期刊文献+
共找到3,066篇文章
< 1 2 1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采收期枇杷叶中氨基酸的组成与分析
1
作者 高伟城 王小平 +2 位作者 陈荣珠 丁其春 李雪煌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61-1469,共9页
目的 对12个月份采收期枇杷叶的氨基酸成分组成及含量变化进行分析,为确定枇杷叶采收期及资源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异硫氰酸苯酯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月份枇杷叶氨基酸组成及含量;采用SPSS22.0版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 目的 对12个月份采收期枇杷叶的氨基酸成分组成及含量变化进行分析,为确定枇杷叶采收期及资源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异硫氰酸苯酯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月份枇杷叶氨基酸组成及含量;采用SPSS22.0版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差异及相关性分析;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出的理想模式及朱圣陶提出的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对不同采收期的枇杷叶氨基酸进行评分。结果 不同采收期枇杷叶中均含有17种氨基酸,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EAA)、9种儿童必需氨基酸(CEAA)及9种药用氨基酸。17种氨基酸分别是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甘氨酸、组氨酸、精氨酸、苏氨酸、丙氨酸、脯氨酸、酪氨酸、缬氨酸、甲硫氨酸、胱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它们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41~7.23、4.64~9.66、2.05~3.75、2.99~4.95、0.01~1.56、2.33~4.85、2.10~4.03、2.67~5.48、5.37~7.64、1.45~3.49、2.70~5.53、0.01~0.48、3.64~4.78、1.91~4.15、3.96~7.83、2.39~4.60、1.85~3.65 mg·g^(-1)。不同采收期枇杷叶中17种氨基酸、总氨基酸(TFAA)、EAA总量、CEAA总量、药用氨基酸、苦味氨基酸的含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苦味氨基酸在总氨基酸中的百分含量较稳定。不同采收期枇杷叶的EAA含量为44.26%~50.33%,明显高于WHO/FAO模式值(35.00%);EAA/非必需氨基酸(NEAA)均值(55.67%)和EAA/TFAA均值(35.74%)分别接近WHO/FAO模式值的60%、40%;不同采收期枇杷叶的17种氨基酸含量峰值前2位是7月和11月;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值为62.53~76.17,前3位为11月、8月及7月。赖氨酸为枇杷叶的第一限制氨基酸。苦味氨基酸与药用氨基酸、TFAA呈正相关(P<0.01)。结论 枇杷叶中氨基酸种类齐全,组成合理,具有较佳开发利用价值;不同月份氨基酸的含量差异大,7月和11月是枇杷叶氨基酸合理开发利用的较佳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叶 氨基酸 柱前衍生 采收期 氨基酸评分
下载PDF
不同采收期对轮台白杏果实品质及代谢物的影响
2
作者 樊国全 唐章虎 +7 位作者 闫立玉 金杰 王亚铜 王绍鹏 孙召展 苏比努尔·艾则孜 章世奎 周伟权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306-314,共9页
为探究不同采收期对轮台白杏果实品质和代谢物的影响,对轮台白杏不同采收期(S1~S6)果实的品质进行了测定,同时采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不同采收期果实中代谢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果实的成熟,果实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溶... 为探究不同采收期对轮台白杏果实品质和代谢物的影响,对轮台白杏不同采收期(S1~S6)果实的品质进行了测定,同时采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不同采收期果实中代谢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果实的成熟,果实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色泽指数、pH值不断上升,而果实硬度、可滴定总酸呈现出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维生素C含量呈现出先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趋势,在S3时达到最大值。在6个不同采收期果实中鉴定出867种代谢物,包括黄酮类、脂质类、木脂素和香豆素类类、生物碱类、萜类、鞣质类、其他类(包含糖类、醇类及维生素)、酚酸类、氨基酸及其衍生物、有机酸、核苷酸及其衍生物、甾体等12大类,其中黄酮类物质数量最多,为191种,占总代谢物的22%。通过对差异较大代谢物进行分析,糖类物质、有机酸、黄酮类和氨基酸及其衍生物是造成不同采收期轮台白杏果实口感、风味差异的根本原因。研究结果表明,S3和S4时期为轮台白杏的最佳采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台白杏 采收期 果实品质 广泛靶向代谢组 代谢物
下载PDF
瓶尔小草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不同采收期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3
作者 邱佳 刘付松 +3 位作者 张敏 罗榜秀 罗超群 吴发明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9期90-98,共9页
探究瓶尔小草的最佳采收时期,优化瓶尔小草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并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以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对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提取温度进行单因素实验,并结合响应面法设计优选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瓶尔小草... 探究瓶尔小草的最佳采收时期,优化瓶尔小草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并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以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对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提取温度进行单因素实验,并结合响应面法设计优选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瓶尔小草总黄酮的最优工艺条件为超声提取温度为40℃,乙醇浓度为65%,料液比为1∶30(g/mL),超声时间为35 min;一年中瓶尔小草的总黄酮含量变化存在两个富集期,最佳采收期为8月,其次4月份也较为适宜采收。以维生素C为对照,瓶尔小草黄酮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可达94.76%和98.33%,瓶尔小草总黄酮的总还原能力测定IC_(50)为0.0157 mg/mL,说明瓶尔小草总黄酮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本研究为瓶尔小草的采收、开发利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瓶尔小草 超声辅助提取 总黄酮 抗氧化 采收期
下载PDF
不同移栽期和采收期组合对陕南烤烟上部烟叶品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朱一坷 彭智良 +5 位作者 赵园园 杨青玺 段卫东 尹光庭 张永锋 史宏志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6-105,共10页
为探索陕南烟区烤烟优质上部烟叶形成的时空效应,以陕西省商洛市的主栽品种云烟99为材料,设计不同移栽期和采收期的栽培组合试验,在研究过程中探讨不同处理方法对烤烟上部烟叶采收外观特征的影响,并进行烤后烟叶经济性状、物理性状、常... 为探索陕南烟区烤烟优质上部烟叶形成的时空效应,以陕西省商洛市的主栽品种云烟99为材料,设计不同移栽期和采收期的栽培组合试验,在研究过程中探讨不同处理方法对烤烟上部烟叶采收外观特征的影响,并进行烤后烟叶经济性状、物理性状、常规化学成分、感官品质以及中性香气物质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期的延迟,上部烟叶的叶面色调逐渐从黄绿变为浅黄或淡黄,叶面落黄程度增加,叶脉变白,茸毛加速脱落,叶面的成熟斑增多。移栽期和采收期极显著影响烤烟上部烟叶的叶长、单叶重、叶质重。移栽期对烤烟上部烟叶的经济性状,如产值及上等烟比例等产生极显著的影响。移栽期的推迟会导致上部烟叶产量、产值及上等烟的比例先升高后降低。采收期延迟4、6 d上等烟比例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比正常采收分别显著提高3.87、4.56百分点。采收期对烤后上部烟叶的品质影响较大,采收期与烤后上部烟叶的香气质量密切相关,延迟2~4 d采收,烤后上部烟叶的感官品质评分较优异,化学成分协调,中性香气物质的含量也较高。综合分析,陕南烟区烤烟在4月25日移栽,延迟2~4 d,上部烟叶落黄70%~79%,主脉变白70%~79%,成熟斑稍多时采收,上部烟叶落黄程度较高,内含物质转化充分,经济性状表现良好,最有利于优质上部烟叶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部烟叶 移栽 采收期 品质
下载PDF
不同采收期山桐子的果实品质分析
5
作者 赵梦幻 许郡元 +7 位作者 刘亚丽 李鹏程 刘震 李志 耿晓东 代莉 刘一 王艳梅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77,共9页
【目的】探明不同采收期山桐子果实质量及差异,为山桐子的质量评价、采摘、加工利用、苗木繁育及推广栽植提供参考。【方法】以21 a生山桐子人工林果实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成熟度果实的表型性状、含油率、油脂成分和种子萌发情况等进行测... 【目的】探明不同采收期山桐子果实质量及差异,为山桐子的质量评价、采摘、加工利用、苗木繁育及推广栽植提供参考。【方法】以21 a生山桐子人工林果实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成熟度果实的表型性状、含油率、油脂成分和种子萌发情况等进行测定分析。【结果】随果实成熟度的增加,果皮颜色由青绿色变为深红色,果实大小、果形指数、单果鲜质量、含水率、含油率、种子千粒质量、种子发芽率、饱和脂肪酸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不饱和脂肪酸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果实含油率与果穗宽、单串果穗鲜质量、单穗果实鲜质量、单果鲜质量、果实横径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10月左右山桐子果实成熟度高、单穗果实个数最多,单穗果实鲜质量、单果鲜质量及果实横径均达到最大,含油率较高,为21.87%,不饱和脂肪酸达85.61%,亚油酸含量72.67%,发芽率最高,可达93.33%。【结论】不同采收期山桐子果实品质存在差异。果实用作油脂原料和实生苗繁育材料时,最佳采收期为10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桐子 采收期 含油率 发芽 脂肪酸
下载PDF
不同采收期和种植地貌青蒿的品质分析
6
作者 覃雅 韦莹 +4 位作者 潘丽梅 李林轩 冯世鑫 张坤 张占江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11期1947-1952,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采收期喀斯特山地和传统平地上种植青蒿的表型特征和有效成分含量变化,确定青蒿的最适种植环境及最佳采收期。方法:采用直接测量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比色法,分别测定2种地貌上种植的5个采收日期青蒿的表型特征,以及青蒿... 目的:比较不同采收期喀斯特山地和传统平地上种植青蒿的表型特征和有效成分含量变化,确定青蒿的最适种植环境及最佳采收期。方法:采用直接测量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比色法,分别测定2种地貌上种植的5个采收日期青蒿的表型特征,以及青蒿素、青蒿酸、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结果:同一采收日期,在喀斯特山地上种植的青蒿呈全株矮且宽、根系稀疏且为浅根系的生长状态,而在传统平地种植的青蒿呈枝繁叶茂、株高茎壮、根系茂密且为深根系的生长状态;传统平地种植的青蒿总黄酮、总多酚、青蒿素、青蒿酸含量高于喀斯特山地种植的青蒿。喀斯特山地和传统平地上种植青蒿的总黄酮、青蒿素、青蒿酸含量均在7月末最高,总多酚含量的变化趋势与青蒿表型特征的变化趋势相似。结论:传统平地上种植的青蒿表型特征及青蒿素等成分含量的最高值均优于喀斯特山地上种植的青蒿,7月下旬为青蒿的最佳采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 采收期 喀斯特山地 平地 品质分析
下载PDF
不同采收期和冷藏期对四川“清见”杂柑品质特性的影响
7
作者 高丽 龙勇 +7 位作者 陈德勇 乐梨庆 李红章 李华佳 曾晓丹 朱永清 祝进 贺红宇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9-218,共10页
采收期影响果实在贮藏期间的果实质量。为进一步延长四川“清见”杂柑的货架期,研究了4个采收期(1月29、2月26、3月26和4月25)和(4±0.5)℃下5个冷藏期(30、60、90、120和150 d)对其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柑橘颜色指数、总可溶性固... 采收期影响果实在贮藏期间的果实质量。为进一步延长四川“清见”杂柑的货架期,研究了4个采收期(1月29、2月26、3月26和4月25)和(4±0.5)℃下5个冷藏期(30、60、90、120和150 d)对其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柑橘颜色指数、总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 Solid,TSS)、固酸比、蔗糖、葡萄糖、果糖、奎尼酸和苹果酸含量随采收期的延长显著增加(P<0.05),分别从采收Ⅰ期到Ⅳ期增加了21.81%、17.99%、33.33%、41.56%、51.22%、54.38%、82.59%、34.74%;而b*值、硬度、可滴定酸(TitratableAcid,TA)、柠檬酸和丁二酸含量随采收期的延长显著下降(P<0.05),分别下降了15.57%、39.85%、32.61%、30.95%和33.04%。同时,采收期的延长可使冷藏期果实的TSS、固酸比和蔗糖含量提前30 d达到峰值,TA含量提前30 d降到最低值。果实综合品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结果表明,现采果在采收Ⅳ期、冷藏果在采收Ⅰ期放置60 d和150 d时综合品质最佳。综上,采收期和冷藏期对四川“清见”杂柑品质影响显著且存在交互作用,采收Ⅳ期最适鲜销,采收Ⅰ期在单纯实验理想状态下(未进行经济方面考量)最适长期低温贮藏后销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收期 “清见”杂柑 冷藏 品质特性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不同采收期对李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
8
作者 李珊珊 郝义 +5 位作者 张婷婷 郝邢维 王锦馨 周鑫 李美琳 周倩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72-281,共10页
为探究不同采收期对李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该研究以‘蜜橘’李果实为试验材料,对采后李果实13个品质及生理指标进行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法和数学模型对3个采收期(盛花后100 d、盛花后103 d、盛花后10... 为探究不同采收期对李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该研究以‘蜜橘’李果实为试验材料,对采后李果实13个品质及生理指标进行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法和数学模型对3个采收期(盛花后100 d、盛花后103 d、盛花后106 d)李果实(0±0.5)℃低温贮藏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盛花后103 d采收的保鲜效果最好,盛花后103 d采收的李果实至贮藏结束,硬度、TA分别下降了37.37%、27.06%,下降最慢,相对电导率(relative conductivity,REL)、花青素(anthocyanidins,AC)、TSS、丙二醛、总酚(total phenols,TP)、类黄酮(flavonoids,FL)变化相对平稳,延缓了呼吸强度的上升,同时能够保持较低的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以及较高的过氧化酶(peroxidase,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经过PCA分析发现PC1、PC2和PC3可以准确地反映出87.472%的信息,这说明不同的采收期会对所有的指标产生重要的影响。通过数学模型分析可知,在盛花后100 d、盛花后103 d和盛花后106 d采收的李果实贮藏至56 d时综合得分分别为1.06、0.99和2.69,综合得分越低表明品质越好,因此保鲜效果的排序为盛花后103 d>盛花后100 d>盛花后106 d。本研究为李果实采后保鲜和品质综合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实现李果实的适时采收提供技术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果实 采收期 贮藏品质 主成分分析 评价
下载PDF
不同采收期辽东楤木叶的功能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
9
作者 唐美欣 段泽佳 +4 位作者 郭云 张野 李焦桐 赵恒田 唐中华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2-611,共10页
为给辽东楤木(Aralia elata)适时采收提供理论依据,以栽培型辽东楤木为试验材料,分析了辽东楤木叶在不同采收时期(S1时期,2023年4月10日;S2时期,2023年4月30日;S3时期,2023年5月20日;S4时期,2023年6月9日)的生物量、光合色素含量、总酚... 为给辽东楤木(Aralia elata)适时采收提供理论依据,以栽培型辽东楤木为试验材料,分析了辽东楤木叶在不同采收时期(S1时期,2023年4月10日;S2时期,2023年4月30日;S3时期,2023年5月20日;S4时期,2023年6月9日)的生物量、光合色素含量、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抗氧化能力。同时,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检测方法,测定辽东楤木皂苷A、辽东楤木皂苷V、辽东楤木皂苷X的含量,并且基于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代谢组学技术,对比分析了不同采收期辽东楤木在次生代谢产物上的差异。结果表明:(1)辽东楤木叶鲜质量、干质量、光合色素含量均随着生长而增加,在S4时期达到最大值(;2)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在S1时期达到最大值(1.36 mg·g^(-1)、29.38 mg·g^(-1));(3)S1时期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IC_(50)为0.262 g·L^(-1)),S2时期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IC_(50)为0.511 g·L^(-1));(4)辽东楤木皂苷A的含量在S4时期达到最大值,为12.90 mg·g^(-1),辽东楤木皂苷V和辽东楤木皂苷X在S2时期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时期,分别为1.53、3.30 mg·g^(-1);(5)共鉴定了24种酚类代谢物,4个时期的酚类化合物总量分别为64.84、119.31、101.95、89.32 mg·g^(-1),其中C6C1骨架化合物(原儿茶酸、龙胆酸),C6C3C6骨架化合物(芦丁),C6C3骨架化合物(咖啡酸)在S2时期显著积累。综上所述,综合考虑功能成分含量、抗氧化活性和食用性认为,S2时期为最适宜的采收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楤木 皂苷 不同采收期 功能成分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通海乌天麻适宜采收期研究
10
作者 汪海翔 杜春江 +5 位作者 魏溱 侯英 徐娟 杨梦 刘祥义 苏为耿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107,共7页
【目的】为通海天麻质量评价标准和最佳采收期研究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通过HPLC测定通海5个采收期的天麻有效成分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巴利森苷A、巴利森苷B、巴利森苷C和巴利森苷E含量,结合天麻产量、蛋白质与多糖含量,采用主成... 【目的】为通海天麻质量评价标准和最佳采收期研究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通过HPLC测定通海5个采收期的天麻有效成分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巴利森苷A、巴利森苷B、巴利森苷C和巴利森苷E含量,结合天麻产量、蛋白质与多糖含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综合评价通海天麻的最佳采收期。【结果】1月和2月采收的天麻产量显著高于其他采收期;2月采收的天麻,其天麻素和对羟基苯甲醇总含量显著高于其他采收期;12月采收的天麻,其巴利森苷类物质总含量显著高于其他采收期;10月、11月和1月采收的天麻,其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采收期;12月和1月采收的天麻,其多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采收期。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产量、巴利森苷类和多糖因子权重高于天麻素和对羟基苯甲醇,蛋白质因子权重与对羟基苯甲醇相近。12月采收期综合得分最高,为0.603。【结论】12月采收通海天麻最佳,在天麻质量评价上应重视巴利森苷类、多糖和蛋白质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主成分分析 采收期
下载PDF
鲜食核桃‘礼品2号’采收期研究
11
作者 魏琴 常月梅 +2 位作者 高俊仙 李永琛 郝燕燕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72-1185,共14页
【目的】针对鲜食核桃早采品质低下造成资源浪费问题。探究鲜核桃果实不同生育期各项品质指标的动态变化,并对综合品质进行分析与评价,可明确其生长发育规律并提出适宜的鲜食采收期,为鲜食核桃适时采收及资源利用等提供参考依据。【方... 【目的】针对鲜食核桃早采品质低下造成资源浪费问题。探究鲜核桃果实不同生育期各项品质指标的动态变化,并对综合品质进行分析与评价,可明确其生长发育规律并提出适宜的鲜食采收期,为鲜食核桃适时采收及资源利用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试验以山西翼城县的‘礼品2号’鲜食核桃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在花后82,92,102,112,123,133 d时采样,共计6次。采后果实品质指标含量的测定采用分光光度计法、凯氏定氮仪法、索氏抽提法、气相色谱法、氨基酸分析仪法等。利用LSD多重比较法检验不同生育期数据间的差异显著性,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生育期核桃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随果实的生长发育,外观品质中,青果三径均值、坚果三径均值、青果鲜重、坚果鲜重、坚果干重、核仁鲜重、核仁干重和径仁率均呈先升后趋于相对平稳的变化趋势。花后112 d外观品质各项指标均达到相对较高水平,果实大小和质量基本稳定;感官品质中,取仁难易程度、种皮颜色和种皮剥离难易程度的评价得分均逐渐下降,核仁饱满度得分逐渐上升,核仁香气和风味得分先升后降。感官品质综合得分(2.8~4.5分)表现为先升后降,花后112 d得分最高为4.5分,感官品质最佳;营养品质中,出仁率、脂肪、蛋白质、硬脂酸和油酸等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而含水率、棕榈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等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可溶性糖、果糖、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鲜味、甜味、苦味和芳香族类)4类呈味氨基酸、P、Zn和Ca元素等含量先减后增,单宁含量呈增-减-增、Mg和Fe元素含量呈减-增-减的变化趋势。花后112 d时,部分营养物质如蛋白质、可溶性糖、果糖、亚油酸、P、Mg和Zn元素等含量迅速积累,达到较高水平。鲜核桃不同生育期综合品质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花后112 d时得分为0.53,与133 d时的最高分0.57较为接近,表明综合品质已达到较高。【结论】花后112 d为‘礼品2号’鲜食核桃的适宜采收期,直观指标为核壳内褶壁和隔膜颜色由白色发育为黄褐色,可为果农采收鲜食核桃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核桃 品质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采收期
下载PDF
河西走廊张掖产区蛇龙珠葡萄果实最佳采收期的确定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敏 梁国平 +6 位作者 王欣宇 李欣宇 李彦彪 卢世雄 马维峰 陈佰鸿 毛娟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0-97,共8页
【目的】为了确定河西走廊张掖产区蛇龙珠葡萄果实的最佳采收期。【方法】以甘肃河西走廊张掖产区蛇龙珠葡萄为材料,共设置6个不同采收时期,测定葡萄果实的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总酚、单宁、糖组分和有机酸组分等指标,并... 【目的】为了确定河西走廊张掖产区蛇龙珠葡萄果实的最佳采收期。【方法】以甘肃河西走廊张掖产区蛇龙珠葡萄为材料,共设置6个不同采收时期,测定葡萄果实的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总酚、单宁、糖组分和有机酸组分等指标,并结合主成分分析,确定河西走廊张掖产区蛇龙珠葡萄最佳采收期。【结果】随着采收时间的延迟,蛇龙珠葡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均表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在花后第106天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4.53%和24.03%;可滴定酸、酒石酸和苹果酸含量均表现为逐渐降低的趋势,三者含量在花后第106天时均达到最小值,分别为0.63 mg/g、2.55 mg/g、2.15 mg/g;总酚和单宁含量呈前升后降的趋势,在花后第103天时均达最大值,分别为23.13 mg/g和6.45 mg/g,随后逐渐降低。通过对16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出在花后第100天,103天和106天采收的蛇龙珠葡萄的综合品质排名在前三。【结论】蛇龙珠葡萄的最佳采收期范围为花后第100~106天,其中花后第103天时采收的果实综合品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龙珠 采收期 主成分分析 糖组分 有机酸
下载PDF
鲜食糯玉米适宜采收期与籽粒含水量分析
13
作者 杨明花 刘强 +5 位作者 冯国瑞 廖必勇 达吾来·杰克山 彭云承 布阿依夏木·那曼提 陈艳萍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26-1630,共5页
【目的】分析10个鲜食糯玉米品种的籽粒含水量,并评价其与鲜重之间的关系,筛选出适宜新疆伊犁河谷鲜食糯玉米最佳采收期的品种。【方法】以10个鲜食糯玉米品种为供试材料,综合分析授粉后采收8个时期果穗的籽粒含水量、鲜重、干物质积累... 【目的】分析10个鲜食糯玉米品种的籽粒含水量,并评价其与鲜重之间的关系,筛选出适宜新疆伊犁河谷鲜食糯玉米最佳采收期的品种。【方法】以10个鲜食糯玉米品种为供试材料,综合分析授粉后采收8个时期果穗的籽粒含水量、鲜重、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等性状。【结果】不同糯玉米品种的鲜穗产量差异显著,苏科糯1801、苏科糯1505鲜穗产量分别为1215.14、1025.95 kg/667m 2,各品种授粉后25~30 d时籽粒含水量达59.6%~65.0%为糯玉米最适采收期;10个糯玉米品种的干物质积累量差异不显著,百粒鲜重大小排列顺序依次为苏科糯1505>彩甜糯001>苏科糯1801>苏科糯1901>糯香398>香甜糯968>苏科糯1501>苏科糯12>苏科糯212>苏科糯338,苏科糯1505籽粒含水量下降幅度最小,便于延长采收期。【结论】苏科糯1505、彩甜糯001、苏科糯1801、苏科糯1901、糯香389综合表现良好,可作为新疆伊犁河谷主推鲜食玉米品种,且最适采收期是授粉后25~3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糯玉米 干物质积累 籽粒含水量 采收期
下载PDF
不同采收期“卡罗拉”月季切花贮藏效果比较
14
作者 马占臣 赵竞伊 +5 位作者 廖学智 苏小翔 贾晓昱 张鹏 李春媛 李江阔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64,共9页
目的为了延长月季切花“卡罗拉”的贮藏期,选取合适的采收期进行贮藏至关重要。方法分别以提前4 d采收(1级)、提前2~3 d采收(2级)、提前1 d采收(3级)、当天采收(4级)的月季切花“卡罗拉”为试材,于4℃下贮藏20 d,定期观察贮藏及瓶插期... 目的为了延长月季切花“卡罗拉”的贮藏期,选取合适的采收期进行贮藏至关重要。方法分别以提前4 d采收(1级)、提前2~3 d采收(2级)、提前1 d采收(3级)、当天采收(4级)的月季切花“卡罗拉”为试材,于4℃下贮藏20 d,定期观察贮藏及瓶插期间鲜切花品质的变化。结果与其他采收期月季切花相比,2级月季切花乙烯生成速率偏低,贮藏15 d前,2级月季切花在一定程度上呼吸强度较低,丙二醛含量整体呈现较低趋势。在贮藏20 d瓶插8 d时,2级月季切花花朵直径偏大,可维持花朵较高的开放程度,花朵萎蔫指数、腐烂指数、质量损失率仅为40.66%、82.22%、11%,均低于其他采收期的月季切花;色差中L*值较高,b*值较低,表明2级月季切花颜色较为鲜亮,有效延缓了黄化现象。结论经过1d物流运输及20 d左右的贮藏条件下存放时,提前2~3 d采收(2级)的月季切花可维持较好的品质及观赏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季切花 卡罗拉 采收期 贮藏
下载PDF
基于HPLC结合化学计量学研究黄芪茎叶的最适采收期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小兰 高欣缘 +2 位作者 孙杰 魏赫男 郭丽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9-237,共9页
目的:建立黄芪茎叶中7种黄酮类和3种皂苷类成分含量的HPLC同步检测方法,研究不同采收期黄芪茎叶中活性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明确黄芪茎叶的最适采收期。方法:对色谱条件进行方法学考察,确定10种活性成分的HPLC同步检测方法,进而测定不同... 目的:建立黄芪茎叶中7种黄酮类和3种皂苷类成分含量的HPLC同步检测方法,研究不同采收期黄芪茎叶中活性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明确黄芪茎叶的最适采收期。方法:对色谱条件进行方法学考察,确定10种活性成分的HPLC同步检测方法,进而测定不同采收期黄芪茎叶中10种活性成分的含量,再结合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以及熵权TOPSIS法分析上述成分含量的动态变化与分布规律。结果:10种成分随不同采收期均呈显著变化(P<0.05),其中黄芪茎中黄酮总量在8月下旬~9月较高,皂苷总量在8月上旬达到最高;黄芪叶中黄酮总量在8月~9月上旬较高,皂苷总量变化趋势不明显。化学计量学分析结果显示,黄芪茎和叶中的化学成分含量在8月前后均有明显不同,进一步的熵权TOPSIS分析结果表明,8~9月的黄芪茎质量综合评价较高,8月的黄芪叶质量综合评价最高,建议黄芪茎叶适宜的采收期为8月下旬。结论:所建立的HPLC方法可用于黄芪茎叶中黄酮类和皂苷类活性成分的同步检测,所明确的黄芪茎叶最适采收期可为黄芪茎叶的质量控制和精深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茎叶 采收期 高效液相色谱法 化学计量学 熵权TOPSIS法
下载PDF
移栽期和采收期气候因子对豫南烤烟上部叶产质量的影响
16
作者 王婷婷 赵园园 +4 位作者 程玉渊 张晶云 彭智良 吴疆 史宏志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28-136,共9页
为探究移栽期和采收期对应气候因子对豫南烤烟上部叶产质量的影响,确定豫南烟区优质上部叶形成的气候指标范围。设置不同移栽期和采收期处理组合对上部叶全生育期和成熟期温度、光照等气候因子进行测定,并对烤后烟叶产质量进行分析和评... 为探究移栽期和采收期对应气候因子对豫南烤烟上部叶产质量的影响,确定豫南烟区优质上部叶形成的气候指标范围。设置不同移栽期和采收期处理组合对上部叶全生育期和成熟期温度、光照等气候因子进行测定,并对烤后烟叶产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价,进一步探究气候因子与产质量的关系。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移栽期和采收期显著影响豫南烟区烤烟上部叶全生育期日均温、各积温指标、气温日较差、最高温>30℃时间,其中全生育期日均温受移栽期的影响大于采收期,各积温指标、气温日较差、最高温>30℃时间受采收期的影响大于移栽期。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上部叶均价和上等烟比例受豫南烟区全生育期各积温指标、日均温>20℃时间和累计日照时数影响较大,感官品质与各积温指标和累计日照时数显著相关,模型寻优显示,当>0、>10、>20℃的积温分别达到1 604.75~1 869.71、1 004.75~1 169.71、439.66~469.71℃时,豫南烤烟上部叶感官品质最佳。适当延迟采收可使豫南烤烟上部叶生育期有效积温(>20℃积温)和累计日照时数在一定范围内不断增加,促进上部叶充分成熟与品质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移栽 采收期 上部叶 气候因子 产量 感官品质 经济性状 豫南
下载PDF
不同采收期新疆疏花蔷薇果化学成分的积累规律分析
17
作者 李安林 郭瑛 +2 位作者 贺元 冯倩倩 田莉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7-43,共7页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不同采收期新疆疏花蔷薇果中总多酚、总黄酮、总多糖、总有机酸和总氨基酸的含量,并通过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探究了各成分的动态积累规律。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期疏花蔷薇果中总多酚、总黄酮、...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不同采收期新疆疏花蔷薇果中总多酚、总黄酮、总多糖、总有机酸和总氨基酸的含量,并通过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探究了各成分的动态积累规律。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期疏花蔷薇果中总多酚、总黄酮、总多糖、总有机酸、总氨基酸的含量呈现一定的波动趋势,样品S6中总多酚、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113.12 mg·g^(-1)、141.47 mg·g^(-1);样品S7中总多糖、总有机酸、总氨基酸含量最高,分别为304.37 mg·g^(-1)、25.43 mg·g^(-1)、19.13 mg·g^(-1);主成分PC1、PC2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1.024%;不同采收期疏花蔷薇果的综合得分排名顺序为:S6>S7>S5>S3>S2>S1>S4;根据聚类分析可将不同采收期疏花蔷薇果分为3类,与主成分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疏花蔷薇果的适宜采收期为9月中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花蔷薇果 不同采收期 化学成分 积累规律 综合评价
下载PDF
不同采收期疏花蔷薇果成分积累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18
作者 李安林 郭瑛 +2 位作者 赵文惠 冯倩倩 田莉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3期78-87,共10页
研究不同采收期疏花蔷薇果(Fructus Rosae Laxae,FRL)中主要化学成分的积累量与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确定其最佳采收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不同采收期FRL中5种主要成分的含量,并考察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通过聚类分析、相... 研究不同采收期疏花蔷薇果(Fructus Rosae Laxae,FRL)中主要化学成分的积累量与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确定其最佳采收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不同采收期FRL中5种主要成分的含量,并考察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通过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期FRL中椴树苷、紫云英苷、异槲皮苷、鞣花酸、没食子酸的质量分数范围依次为51.54〜854.10μg/g、11.39〜255.67μg/g、0.23〜1.18 mg/g、0.08〜5.53 mg/g和3.13〜8.29 mg/g,其均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相关性分析显示,紫云英苷、异槲皮苷、没食子酸和鞣花酸的含量与清除DPPH自由基和还原Fe^(3+)活性显著相关(P<0.05);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期FRL的综合评分为S2>S1>S3>S4>S5>S6>S7;聚类分析结果与主成分分析结果一致,其最佳采收期为7月中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花蔷薇果 采收期 化学成分 高效液相色谱法 抗氧化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基于多指标综合分析酸枣仁最佳采收期的质量标志物研究
19
作者 王慧 杨馥源 +3 位作者 王玉龙 邢普 闫艳 杜晨晖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4年第4期1-9,21,共10页
目的:从酸枣仁出仁率、出油率以及13个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综合分析其最佳采收期,并确定最佳采收期的质量标志物。方法:采摘8月28日~10月17日酸枣,计算出仁率和出油率。采用GC-MS法以及HPLC-UV-ELSD法测定不同采收期酸枣仁中主要化学成分... 目的:从酸枣仁出仁率、出油率以及13个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综合分析其最佳采收期,并确定最佳采收期的质量标志物。方法:采摘8月28日~10月17日酸枣,计算出仁率和出油率。采用GC-MS法以及HPLC-UV-ELSD法测定不同采收期酸枣仁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变化。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筛选出不同采收期酸枣仁差异性成分,通过网络药理学寻找其对应靶点和通路。结果:9月30日采收的酸枣仁出仁率和出油率达到最高值;9月16日到10月17日初级代谢产物(脂肪酸类)和次级代谢产物(生物碱类、皂苷类和黄酮类)含量最高,最终确定9月16日到10月17日为酸枣仁的最佳采收时间。采用多元统计分析、网络药理学分析及结合质量标志物原则,预测5个成分亚油酸、油酸、乌药碱、酸枣仁皂苷A和酸枣仁皂苷B为研究酸枣仁最佳采收期的质量标志物。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不同采收期酸枣仁质量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确定了酸枣仁最佳采收期的质量标志物,为酸枣仁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仁 最佳采收期 多元统计分析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不同地区、采收期及部位多叶棘豆中槲皮素与山奈素含量研究
20
作者 乌日力嘎 红艳 +2 位作者 张苏雅拉吐 白金亮 淑敏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9期38-41,45,共5页
该研究以测定内蒙古不同地区、采收期及部位多叶棘豆中槲皮素与山奈素的含量为目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作为研究方法,并对其科学性进行评估。研究结果显示,内蒙古不同地区的多叶棘豆药材中槲皮素含量介于0.19~0.65 mg/g之间,山... 该研究以测定内蒙古不同地区、采收期及部位多叶棘豆中槲皮素与山奈素的含量为目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作为研究方法,并对其科学性进行评估。研究结果显示,内蒙古不同地区的多叶棘豆药材中槲皮素含量介于0.19~0.65 mg/g之间,山奈素含量则在0.04~0.14 mg/g之间。不同采收期中,花期的山奈素含量高于果期,而果期的槲皮素含量高于花期。不同部位中叶子的2种成分含量最高。该研究所建立的槲皮素和山奈素含量测定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重复性和稳定性优良等特点,适用于多叶棘豆药材中槲皮素和山奈素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叶棘豆 HPLC 不同地区 采收期 不同部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