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1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滩地血防林建设与钉螺分布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方建民 苏守香 +3 位作者 郭婉琳 宋晶晶 汪国柱 周平华 《安徽林业科技》 2023年第2期19-26,共8页
本文以望江县国家级林业血防工程质量与效益监测点为依托,通过多年对钉螺分布、林草植物群落结构、林地经营模式、土壤理化性质、气候变化(水旱情状况)等生物和非生物要素的定量分析,研究血防林建设与钉螺分布的内在联系及其相关性。结... 本文以望江县国家级林业血防工程质量与效益监测点为依托,通过多年对钉螺分布、林草植物群落结构、林地经营模式、土壤理化性质、气候变化(水旱情状况)等生物和非生物要素的定量分析,研究血防林建设与钉螺分布的内在联系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1)血防林建设显著降低了钉螺密度,监测点新造林活螺密度从0.6480~1.4250只/0.11 m^(2)下降至0.0558~0.1351只/0.11 m^(2)。(2)不同模式、季节、耕作方式和气候变化对钉螺的年际分布具有显著影响。活螺密度:遇旱下降、遇汛上升,间作<翻耕不间作<不翻耕不间作,秋季<春季及新造林<对照。(3)钉螺密度年际变化与土壤理化性质显著相关。滩地造林后,土壤含水量、毛管持水量、最大持水量、总孔隙度和全钾明显下降,而土壤的pH值、容重明显升高,林地土壤的诸多理化指标发生显著变化,导致钉螺密度显著降低(P<0.05)。(4)血防林建设改变了林下草本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草本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越高,抑螺效果越好;与钉螺密度显著相关的是草本植物群落物种的相对盖度。综上所述,血防林建设引起了滩地生物和非生物诸多要素的显著改变,不同要素的交互作用共同影响钉螺分布,导致钉螺密度显著降低,具有明显的抑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防林建设 生物及非生物要素 钉螺分布 相关性
下载PDF
安徽、江西及江苏3省血吸虫病患者与钉螺分布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被引量:37
2
作者 杨国静 周晓农 +3 位作者 汪天平 林丹丹 洪青标 孙乐平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 (GIS)分析江苏、安徽、江西 3省血吸虫病疫情空间分布规律。 方法 收集 3省近 2 0年的血吸虫病流行病学数据 ,建立 GIS空间数据库。在 Arc View3.x,S- PL U S及 Spatial Statistics软件 (模块 )支持下对建立... 目的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 (GIS)分析江苏、安徽、江西 3省血吸虫病疫情空间分布规律。 方法 收集 3省近 2 0年的血吸虫病流行病学数据 ,建立 GIS空间数据库。在 Arc View3.x,S- PL U S及 Spatial Statistics软件 (模块 )支持下对建立的血吸虫病 GIS数据库进行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结果 安徽及江西省血吸虫病患者总数及钉螺总面积不同代表年份中 ,均具有不同程度的空间自相关性。总体上钉螺分布的相关系数 (Moran′I )大于患者的相关系数 ,并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江苏省钉螺总面积具有一定的空间自相关性 ,其空间聚集性显著高于血吸虫病患者数 ,两者间缺乏空间聚集性。 结论 空间自相关分析可用于血吸虫病患者、钉螺分布的地域聚集性的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下游 血吸虫病 钉螺分布 空间自相关分析 安徽 江西 江苏
下载PDF
浙江省钉螺分布抽样调查 被引量:25
3
作者 闻礼永 郑伟 +8 位作者 朱明东 严德华 杨纪顺 高璐璐 陈军虎 张剑锋 俞丽玲 林丽君 陶海全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24-327,共4页
目的 了解浙江省钉螺及感染性钉螺分布 ,为制定血吸虫病防治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调查点 ,5m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 2框方法查螺 ,压碎法检查钉螺感染情况 ,设置假螺点考核查螺质量。 结果 在全省 5 ... 目的 了解浙江省钉螺及感染性钉螺分布 ,为制定血吸虫病防治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调查点 ,5m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 2框方法查螺 ,压碎法检查钉螺感染情况 ,设置假螺点考核查螺质量。 结果 在全省 5 5县 710 6个村中抽取 3 4县的 10 0村为调查点 ,在 2 1县的 3 2村中查出有螺条块 2 2 3个 ,15 72框有螺 ,有螺面积 73 3 0 0m2 。其中山丘型 18县 2 9村有螺 ,有螺面积 72 64 0m2 ,占总数的 99.1% ,与水网型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t =3 .0 4,P <0 .0 1) ;1,2层有螺面积 71680m2 ,占总数的 97.8% ,与 3层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t=3 .71,P <0 .0 1) ;沟和渠有螺面积占总数的 62 .6% ,显著高于田环境 (t =3 .0 2 ,P <0 .0 1)。解剖活螺 7892只 ,均阴性。推算全省有螺面积理论值为 13 61940m2 。 结论 估算浙江省当前有螺面积 15 0 0 0 0 0~ 2 0 0 0 0 0 0m2 ,主要分布在山丘地区近 4年内有螺村 ,以沟渠为主 ,但未查到感染性钉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钉螺分布 感染性钉螺 总数 调查 分层整群随机抽样 血吸虫病防治 阴性 感染情况 沟渠 山丘地区
下载PDF
钉螺分布与滩地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50
4
作者 张旭东 杨晓春 彭镇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65-269,共5页
长江中下游滩地钉螺的分布与滩地的地下水位关系显著,当地下水位为32cm左右时,钉螺密度和有螺框出现率分别达到其最大值。活螺密度(Y)与地下水位的回归方程为:Y=-1.9686+0.2512X-0.004013X^2;... 长江中下游滩地钉螺的分布与滩地的地下水位关系显著,当地下水位为32cm左右时,钉螺密度和有螺框出现率分别达到其最大值。活螺密度(Y)与地下水位的回归方程为:Y=-1.9686+0.2512X-0.004013X^2;有螺框出现率(Y)与地下水位的关系为:Y=-55.9720+7.5689X=-0.1180X^2;5月份钉螺适宜在土壤含水率30%左右的土壤表层生活。当土壤含水率为28-30%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钉螺分布 滩地 环境因子
下载PDF
广义负二项分布对钉螺分布的拟合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志杰 彭文祥 +4 位作者 Ong Senghuat 周艺彪 庄建林 姜庆五 陈更新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6,共5页
目的介绍并应用广义负二项分布研究湖北钉螺的分布规律,为定量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秋浦河沿岸的4块滩地作为研究现场,2005年调查4块滩地的钉螺数据,2006年从中再随机抽取2块滩地进行调查。通过全局最大... 目的介绍并应用广义负二项分布研究湖北钉螺的分布规律,为定量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秋浦河沿岸的4块滩地作为研究现场,2005年调查4块滩地的钉螺数据,2006年从中再随机抽取2块滩地进行调查。通过全局最大似然法分别拟合广义负二项分布和负二项分布,比较同一季节不同滩地和不同季节同一滩地的分布拟合结果。结果不同季节、不同滩地的钉螺密度是不同的,但其分布形状均是相似的正偏态分布,广义负二项分布能成功地拟合所有的钉螺数据。不同季节同一滩地间的广义负二项分布参数的变化不一致,同一季节不同滩地广义负二项分布的参数估计结果即使在钉螺密度相近的情况下也不相近,钉螺生存环境的微小差异可以通过广义负二项分布的参数灵敏反映。结论广义负二项分布比负二项分布能更好地反映钉螺分布的复杂性,其将在钉螺的定量化研究领域以及家庭聚集性疾病、寄生虫病和定量生态学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湖北钉螺 钉螺分布 广义负二项分布 负二项分布
下载PDF
洞庭湖滩地主导水分因子与钉螺分布密度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月容 周金星 +1 位作者 周志翔 孙启祥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59-864,共6页
对影响洞庭湖滩地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钉螺分布密度的主导水分因子和钉螺分布密度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行了定位观测研究。结果表明:钉螺分布密度与汛期淹水时间、地下水位、土壤含水率有关,表现为地下水位>土壤含水率>淹水时间;地下... 对影响洞庭湖滩地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钉螺分布密度的主导水分因子和钉螺分布密度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行了定位观测研究。结果表明:钉螺分布密度与汛期淹水时间、地下水位、土壤含水率有关,表现为地下水位>土壤含水率>淹水时间;地下水位随滩地高程、林龄的增加或湖水水位的降低而降低,秋冬季地下水位常低于春季;土壤含水率在多阴雨的春季常高于秋冬季,并随滩地高程的降低、地下水位的升高而增加;钉螺活螺框出现率和活螺密度均随高程的升高、林龄的增加或地下水位的降低而降低;挖沟抬垄整地所形成的杨树林分林内微生境的活螺框出现率与活螺密度大小为垄面<保留带<沟壁坡面、沟底<芦苇地(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钉螺分布密度 主导水分因子 地下水位 滩地 洞庭湖
下载PDF
枫杨林下八种主要植物对钉螺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马安宁 王万贤 +2 位作者 杨毅 柯文山 陈建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2期171-173,共3页
对枫杨林下的8种主要植物对钉螺分布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木贼(EquisetumhiemaleL.)、益母草(Leorwtus heterophyllusSweet.)、豚草(Ambrosia artemisi... 对枫杨林下的8种主要植物对钉螺分布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木贼(EquisetumhiemaleL.)、益母草(Leorwtus heterophyllusSweet.)、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香薷(Elsholtziaciliata(Thunb.)Hy-land)等植物下钉螺分布较少;水芹(Oenanthe)、鸡矢藤(Paederiascandens)和草(PhalarisarundinaceaL.)等植物下钉螺分布较多;灰化苔草(Carex cinerascens Kiikenth.)对钉螺分布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钉螺分布 枫杨林 生态环境 益母草 豚草 木贼
下载PDF
江苏省江宁县气候因素在钉螺分布中的作用 被引量:6
8
作者 孙志东 张治英 +4 位作者 徐德忠 周晓农 周云 龚自力 刘士军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026-1028,共3页
目的 探求钉螺分布与环境气候因素的关系 .方法 收集江宁县 1990 / 1999螺情及同期的气温、降雨量、日照时间等气候环境资料 ,以逐步回归法进行分析 .结果 影响不同流行区钉螺分布的环境因素不同 ,其中江滩型钉螺密度与1月份平均气... 目的 探求钉螺分布与环境气候因素的关系 .方法 收集江宁县 1990 / 1999螺情及同期的气温、降雨量、日照时间等气候环境资料 ,以逐步回归法进行分析 .结果 影响不同流行区钉螺分布的环境因素不同 ,其中江滩型钉螺密度与1月份平均气温正相关 (r=0 .6 6 4 ,P<0 .0 5 ) ,山区型钉螺密度和 3及 10月份日照时间呈负相关 (r分别为 - 0 .710和- 0 .70 3,P均 <0 .0 5 ) ;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进一步显示 ,江滩型钉螺密度与 1和 2月份的气温存在 Y=- 1.75 2 +0 .392 t1 +0 .2 74 t2 的关系 (其中 t1 ,t2 分别代表 1,2月份的平均气温 ,Y代表钉螺密度 ) ,山区型钉螺密度与 3月份日照时间存在 Y=0 .70 7- 0 .0 0 375 s3关系 (s3为三月份日照 ) .结论 山区型钉螺分布受日照影响较大 ,过强日照不利于钉螺的生长繁殖 ;而江滩型钉螺分布受气温影响较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江宁县 气候因素 钉螺分布 钉螺密度 血吸虫病 控制
下载PDF
湖沼地区沟渠水体中钉螺分布的进一步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何亮才 袁梅枝 +2 位作者 彭孝武 董娟 周厚荣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98-98,102,共2页
关键词 钉螺分布 水体 湖沼地区 系统观察 原始资料 钉螺扩散 沉螺池 再次
下载PDF
洲滩地区感染性钉螺分布与负二项分布配合适度的检验 被引量:8
10
作者 曹奇 洪青标 +1 位作者 过伯裕 孙家林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6期377-377,共1页
我国钉螺在自然状态的分布规律,苏德隆、陈祜鑫、陈其焘等专家已作了研究,阐明钉螺在水网、湖沼和山区3种不同类型地区的分布均符合负二项分布.但对感染性钉螺分布规律报道甚少.作者曾在1991年提出,洲滩地区感染性钉螺的分布具有地域性... 我国钉螺在自然状态的分布规律,苏德隆、陈祜鑫、陈其焘等专家已作了研究,阐明钉螺在水网、湖沼和山区3种不同类型地区的分布均符合负二项分布.但对感染性钉螺分布规律报道甚少.作者曾在1991年提出,洲滩地区感染性钉螺的分布具有地域性与相对聚集性,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揭示这规律,指导防治工作,我们于1992年春,选择南京市栖霞区八卦洲乡的洲滩进行感染性钉螺分布规律研究.现将方法和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钉螺 负二项分布 洲滩地区 配合适度 分布规律 血吸虫病防治 八卦洲乡 钉螺分布 自然状态 不同类型地区
下载PDF
洞庭湖防洪大堤涵闸钉螺分布情况的调查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以义 谭敦立 +2 位作者 谢木生 周达人 卓尚炯 《医学临床研究》 CAS 1992年第S1期25-26,共2页
洞庭湖区垸内钉螺面积的不断增加,其重要原因是由于涵闸引水灌溉,使垸外钉螺随水流进入垸内孳生、扩散。为给防制涵闸进螺改造涵闸提供理论依据,1990年11月我们对洞庭湖血吸虫病流行区的湖泊、河道(洪道)、江滩上的防洪大堤涵闸内外的... 洞庭湖区垸内钉螺面积的不断增加,其重要原因是由于涵闸引水灌溉,使垸外钉螺随水流进入垸内孳生、扩散。为给防制涵闸进螺改造涵闸提供理论依据,1990年11月我们对洞庭湖血吸虫病流行区的湖泊、河道(洪道)、江滩上的防洪大堤涵闸内外的螺情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1 调查内容与方法1.1 资料收集.以县(市、区、农场)为单位,查阅和收集当地历年来防洪大堤上的涵闸类型等有关资料及涵闸内外螺情资料。1.2 现场查螺.涵闸外口周围300m范围内,涵闸内进水渠道两侧(在常年水位线上下1m处)500m范围内,采用环境抽样法查螺。1.3 涵闸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钉螺分布 洞庭湖区 螺情 防洪大堤 江滩 钉螺面积 流行区 进水渠 洪道 洲滩
下载PDF
长江武汉段钉螺分布与江滩环境及水流状态的关系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书耀 李雍龙 +3 位作者 李孝清 黄四喜 张继威 商文华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99-100,共2页
关键词 长江武汉段 钉螺分布 水流状态 江滩 血吸虫病防治 滩面坡度 钉螺孳生地 人体寄生虫学 规划设计院 调查范围
下载PDF
四川省西昌市河谷阶地沟渠感染性钉螺分布与负二项分布配合适度的检验 被引量:4
13
作者 毛勇 蒙先洪 +4 位作者 杨长虹 刘伯钊 沙开友 尹洪智 赵联国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CAS 2004年第1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四川 西昌市 河谷阶地 沟渠 感染性钉螺 钉螺分布 负二项分布 检验
下载PDF
安徽省乡镇级别钉螺分布和血吸虫病的空间聚集性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世清 赵飞 +5 位作者 汪天平 张志杰 高风华 周艺彪 何家昶 姜庆五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11年第3期131-137,F0002,F0004,共9页
目的探索安徽省乡镇级别血吸虫病高风险区域的空间聚集性并加以可视化,为血吸虫病高风险区域的确定提供参考。方法在传统描述性分析基础上,采用全局、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和空间动态窗口扫描统计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结果 2000~2008... 目的探索安徽省乡镇级别血吸虫病高风险区域的空间聚集性并加以可视化,为血吸虫病高风险区域的确定提供参考。方法在传统描述性分析基础上,采用全局、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和空间动态窗口扫描统计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结果 2000~2008年钉螺分布主要集中分布在沿长江周围62 km的带状区域内。有螺面积百分比不随时间变化而发生更为聚集的趋势(t=1.85,P>0.05)。在2002~2004年和2008年间全局空间自相关结果显示血吸虫病患病率分布呈现空间聚集性(Moran's I>0,P<0.05)。局部空间自相关结果与SaTScan探测结果较为一致,整体上这些年份该指标分布呈现空间聚集性。结论有螺面积百分比指标分布较为集中,血吸虫病患病率指标分布没有一定规律性;三种方法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联合使用,逐步深入,使得结果呈现更加全面、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 钉螺分布 血吸虫病 空间聚集性
下载PDF
松江区大河大港钉螺分布调查报告 被引量:2
15
作者 金仿贤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29-229,共1页
关键词 松江区 钉螺分布 调查报告
下载PDF
2004~2010年安徽铜陵市钉螺分布动态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明祥 施晓冬 王平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13年第1期28-29,45,共3页
目的分析铜陵市2004~2010年不同流行类型和流行程度钉螺分布特点及变化规律,为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防治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2004~2010年螺点卡报表和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报表资料,分析不同年份钉螺面积... 目的分析铜陵市2004~2010年不同流行类型和流行程度钉螺分布特点及变化规律,为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防治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2004~2010年螺点卡报表和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报表资料,分析不同年份钉螺面积、感染性钉螺面积和钉螺感染率的变化趋势,比较流行类型和程度不同的地区上述指标的年间变化。结果 2004~2010年期间传播未控制、传播控制地区钉螺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钉螺感染率由0.267%下降到0.003%,下降了98.88%(x^2=173.05,P<0.01)。其中感染性钉螺面积江洲湖滩和山丘地区分别由129.89hm^2、0.56hm^2下降到2hm^2和0,分别下降了98.46%和100%。结论铜陵市钉螺面积和感染性钉螺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加强江洲湖滩地区螺情控制仍然是现阶段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同时应进一步加大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力度,有效控制感染性钉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钉螺分布
下载PDF
2007~2013年铜陵市钉螺分布动态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施晓冬 王平 孙明祥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15年第2期79-81,115,共4页
目的分析铜陵市2007~2013年不同流行类型和流行程度钉螺分布特点及变化规律,为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防治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2007~2013年螺点卡报表和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报表资料,分析不同年份钉螺面积... 目的分析铜陵市2007~2013年不同流行类型和流行程度钉螺分布特点及变化规律,为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防治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2007~2013年螺点卡报表和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报表资料,分析不同年份钉螺面积、感染性钉螺面积和钉螺感染率的变化趋势,比较流行类型和程度不同的地区上述指标的年间变化。结果 2007~2013年间实有钉螺面积和感染性钉螺面积分别减少了332.28hm2和29.68hm2,分别下降了10.69%和100%,江洲湖滩地区实有钉螺面积占历史有螺面积的百分比为39.64%~51.93%,山丘地区实有钉螺面积占历史有螺面积的百分比为2.95%~3.51%。2007~2013年钉螺感染率由0.148%下降到0,下降了100%(χ2=27.82,P<0.01)。7年间江洲湖滩地区新查出钉螺面积0hm2,山丘地区新查出钉螺面积6hm2(占100%),江洲湖滩、山丘型期间实有钉螺面积的构成比分别为97.66%~97.92%、2.08%~2.34%。结论铜陵市钉螺面积和感染性钉螺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应进一步加大传染源控制策略为主的综合治理力度,同时根据湖沼型和山丘型地区钉螺和感染性钉螺分布的不同特点,制定一环境一策,并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逐步消灭钉螺孳生的环境,有效遏制血吸虫病的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钉螺分布 铜陵市
下载PDF
衢州市钉螺分布抽样调查结果
18
作者 吕跃民 叶正茂 《浙江预防医学》 2007年第10期29-29,37,共2页
关键词 钉螺分布 抽样调查 衢州市 调查结果 血吸虫病流行区 传播阻断标准 吸虫幼虫 感染病例
下载PDF
家畜污染滩地对感染性钉螺分布的影响及综合治理的效果观察
19
作者 何家昶 吴维铎 +8 位作者 王恩木 徐连发 高风华 徐伏牛 解光应 檀斌 王学贵 汪根稳 叶昀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1994年第2期65-68,共4页
本文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了滩地野粪污染程度及家畜活动频度对感染性钉螺分布影响,并观察了以建立安全放牧场、封滩为主的滩地综合治理措施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效果。结果表明,感染性钉螺的密度和钉螺感染率与滩地野粪污染程度及家... 本文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了滩地野粪污染程度及家畜活动频度对感染性钉螺分布影响,并观察了以建立安全放牧场、封滩为主的滩地综合治理措施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效果。结果表明,感染性钉螺的密度和钉螺感染率与滩地野粪污染程度及家百活动频度之间的回归关系有显著意义;通过建立安全放牧场和综合治理滩地,两年后滩地感染性钉螺的密度和钉螺感染率以及附近居民血吸虫感染率得到明显控制,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粪污染 感染性钉螺分布 滩地治理 效果
下载PDF
环境改造为林区对钉螺分布的影响
20
作者 朱传刚 吕大兵 +4 位作者 肖祥 方国仁 彭宏传 徐说荣 张帮炬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1995年第1期27-28,共2页
和县陈桥洲地区的大片洲滩地采用分隔筑坝,结合地形地貌分别改造成以种植意杨为主的林区、牧区以及渔区和农作物区。农作物区由于种植棉花、花生、油菜为主的旱季作物改变了生态环境而不适宜钉螺生长,
关键词 林区 环境改造 生态环境 钉螺分布 地形地貌 牧区 洲滩地 钉螺密度 渔区 螺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