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七年时期作家创作钝化现象探源
1
作者 方丽萍 《青海师专学报》 2002年第3期63-65,共3页
十七年时期的文学创作 ,虽然呈现出繁盛的局面 ,但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经典性作品并不很多。本文着重从古代文化的浸染、社会教化、作家个体内化及作家内部的复杂关系四个方面对作家创作心理的影响探究了十七年时期作家创作钝化的根源。
关键词 十七年时期 创作心理 钝化现象 作家 文学研究 古代文 社会
下载PDF
谈金属钝化现象的规律性
2
作者 唐涌泗 王连柱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33-34,共2页
在冷浓硫酸中,铁、铝等金属表面能生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钝态,使之不与酸继续反应,所以工业上浓硫酸的长途运输和大批储存都要用铁、铝器皿。那么铁铝的钝态为何有保护作用,金属的钝化有何规律性?从化学结构的角度来分析,铁、铝的钝... 在冷浓硫酸中,铁、铝等金属表面能生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钝态,使之不与酸继续反应,所以工业上浓硫酸的长途运输和大批储存都要用铁、铝器皿。那么铁铝的钝态为何有保护作用,金属的钝化有何规律性?从化学结构的角度来分析,铁、铝的钝态具有特殊的致密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作用 规律性 钝化现象 浓硫酸 保护膜 结构形式 学结构 金属表面
下载PDF
计件工资制度激励钝化现象分析及对策
3
作者 李一品 《中国航班》 2020年第18期159-159,共1页
现代企业,尤其是生产制造企业普遍采取生产计件工资制度(以下简称计件制),且将计件制奉为不二圭臬,作为提升工人劳动积极性和劳动效率的制胜法宝。但是越来越多的企业不约而同地发现,计件制的激励性越来越边际递减,存在退化和钝化现象... 现代企业,尤其是生产制造企业普遍采取生产计件工资制度(以下简称计件制),且将计件制奉为不二圭臬,作为提升工人劳动积极性和劳动效率的制胜法宝。但是越来越多的企业不约而同地发现,计件制的激励性越来越边际递减,存在退化和钝化现象。为什么存在这些问题?怎么解决这一问题是本文着重要解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件工资 激励 钝化现象
下载PDF
企业“钝化”现象及其突破──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整合 被引量:6
4
作者 邢军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72-74,共3页
本文研究了民营企业在发展中过程的“钝化”现象及其成因,认为现代民营企业要突 破“钝化”,不能仅仅依靠单一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或管理创新,必须依靠各种创新的整 合作用,特别是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有效整合,必须以技术创新迎... 本文研究了民营企业在发展中过程的“钝化”现象及其成因,认为现代民营企业要突 破“钝化”,不能仅仅依靠单一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或管理创新,必须依靠各种创新的整 合作用,特别是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有效整合,必须以技术创新迎接来自企业外部的压力 ,而以管理创新协调企业内部的矛盾,形成对外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企业 钝化现象 技术创新 管理创新 制度创新 整合
下载PDF
浅析互联网谣言传播的钝化现象 被引量:4
5
作者 王继先 《传媒观察》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2-43,共2页
一般认为,因为互联网传播在速度和广度、时效性、低受控性、匿名性、多媒体冲击力等方面与谣言传播的特点是契合的,所以谣言在互联网络中的传播会更加没有约束。然而我们研究发现,事实可能并非如此。在互联网络中传播的谣言,并不能... 一般认为,因为互联网传播在速度和广度、时效性、低受控性、匿名性、多媒体冲击力等方面与谣言传播的特点是契合的,所以谣言在互联网络中的传播会更加没有约束。然而我们研究发现,事实可能并非如此。在互联网络中传播的谣言,并不能完全依赖互联网进行传播,而互联网络的某些固有特性甚至阻碍了谣言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传播 谣言传播 钝化现象 互联网络 时效性 受控性 匿名性 冲击力
原文传递
新闻敏感性钝化及克服途径探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易同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99-101,共3页
在新闻实践中 ,往往会出现某些新闻工作者随着参加工作时间的增加而新闻敏感性却反而逐步钝化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其职业新鲜感的逐步丧失、新闻写作创新感的消失和敬业精神的逐步衰退造成的。要解决这一问题 ,就要求新闻工作者以更加... 在新闻实践中 ,往往会出现某些新闻工作者随着参加工作时间的增加而新闻敏感性却反而逐步钝化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其职业新鲜感的逐步丧失、新闻写作创新感的消失和敬业精神的逐步衰退造成的。要解决这一问题 ,就要求新闻工作者以更加理性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 ,要有勇于创新的精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敏感性 新闻工作者 新闻敏感性 钝化现象 创新精神 使命感
下载PDF
传统社会制度的进化、退化和钝化——给“黄宗羲定律”的一个制度经济学解释 被引量:3
7
作者 施正康 《世界经济文汇》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7-71,共5页
中国传统社会的赋役制度经过反复进化、退化,终于钝化。制度的进化变得琐碎和低效,退化接踵而至,负面影响大于正面,人们对制度变迁变得麻木,对制度进化的预期持悲观态度,把它看作更坏制度出现的先兆,从而普遍采取更加保守、顽固守旧的... 中国传统社会的赋役制度经过反复进化、退化,终于钝化。制度的进化变得琐碎和低效,退化接踵而至,负面影响大于正面,人们对制度变迁变得麻木,对制度进化的预期持悲观态度,把它看作更坏制度出现的先兆,从而普遍采取更加保守、顽固守旧的价值取向。所谓“黄宗羲定律”正是对制度钝化现象的一种误读,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其作出另一种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社会 赋役制度变迁 黄宗羲定律 “黄宗羲定律” 经济学解释 钝化现象 传统社会制度 退 中国传统社会
下载PDF
浅谈金属钝化的机理 被引量:1
8
作者 林小驹 王桂杰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34-35,共2页
我们知道,铁、铝在稀HNO<sub>3</sub>或稀H<sub>2</sub>SO<sub>4</sub>中能很快溶解,但在浓HNO<sub>3</sub>或浓H<sub>2</sub>SO<sub>4</sub>中溶解现象几乎... 我们知道,铁、铝在稀HNO<sub>3</sub>或稀H<sub>2</sub>SO<sub>4</sub>中能很快溶解,但在浓HNO<sub>3</sub>或浓H<sub>2</sub>SO<sub>4</sub>中溶解现象几乎完全停止了,碳钢通常很容易生锈,若在钢中加入适量的Ni、Cr,就成为不锈钢了。金属或合金受一些因素影响,化学稳定性明显增强的现象,称为钝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 钝化现象 电极反应 吸附理论 固态物质 表面反应 正方向 学方法
下载PDF
浅谈有机分子电位图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9
作者 罗轩 林翠梧 罗芳光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年第11期49-50,52,共3页
化学反应中,电子永远是主角。而掌握有机化学中各类化合物结构中电子云分布情况,将对理解相关理论以及反应历程有很大帮助。化合物的电位图正是利用不同颜色来区分"富电子"和"缺电子"区。将电位图应用于卤代烃S N2亲核取代反应、烯... 化学反应中,电子永远是主角。而掌握有机化学中各类化合物结构中电子云分布情况,将对理解相关理论以及反应历程有很大帮助。化合物的电位图正是利用不同颜色来区分"富电子"和"缺电子"区。将电位图应用于卤代烃S N2亲核取代反应、烯烃E1亲电加成反应、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以及芳烃上取代基对苯环活化钝化现象,能够更容易找出试剂进攻的靶点,理解反应历程,同时对一些现象有更直观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位图 有机 亲核反应 亲电反应 钝化现象
下载PDF
“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常见错误例析
10
作者 李锦 《中学化学》 2022年第2期30-31,共2页
一、忽视钝化现象例1室温下,将足量的铝粉分别投入下列溶液中,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最大的是( )。A.100mL 1.0mol·L^(-1)稀盐酸B.100mL 1.0mol·L^(-1)NaOH溶液C.100mL 1.0mol·L^(-1)稀硫酸.D.100 mL 18.0 mol·L^(-1)... 一、忽视钝化现象例1室温下,将足量的铝粉分别投入下列溶液中,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最大的是( )。A.100mL 1.0mol·L^(-1)稀盐酸B.100mL 1.0mol·L^(-1)NaOH溶液C.100mL 1.0mol·L^(-1)稀硫酸.D.100 mL 18.0 mol·L^(-1)浓硫酸错误原因分析有的学生忽视室温下铝在浓硫酸中产生钝化现象,错误认为室温下铝能与浓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而错选D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化现象 稀硫酸 错误例析 错误原因分析 稀盐酸 浓硫酸 反应生成 金属及其合物
下载PDF
民营企业“钝化”现象的本质分析
11
作者 邢军 《中外科技信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1-71,70,共2页
关键词 民营企业 现象 本质 企业管理 核心竞争力 可持续发展 企业生命周期
原文传递
酸性AlCl_3-BMIC离子液体中的铝阳极溶解(英文) 被引量:4
12
作者 裴启飞 华一新 +4 位作者 徐存英 张启波 李艳 汝娟坚 龚凯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46-952,共7页
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法研究了Lewis酸性AlCl3-BMIC(BMIC:1-butyl-3-methylimidazoliumchloride)离子液体中铝电极的溶解.铝电极在阳极极化时出现了钝化现象,钝化是由于在铝电极表面形成了固体AlCl3钝化膜造成的.铝的电化学溶解过程可以依... 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法研究了Lewis酸性AlCl3-BMIC(BMIC:1-butyl-3-methylimidazoliumchloride)离子液体中铝电极的溶解.铝电极在阳极极化时出现了钝化现象,钝化是由于在铝电极表面形成了固体AlCl3钝化膜造成的.铝的电化学溶解过程可以依次分为三个区:电化学控制区、过渡区和钝化区.在电化学控制区,铝的电化学溶解速率随着电位的正移而逐渐增加;在过渡区,由于电极表面AlCl4-和Al2Cl7-浓度发生改变而析出固体AlCl3使得铝电化学溶解速率随着电位的正移而逐渐减小;当钝化膜形成之后,铝的电化学溶解速率不再随着电位的正移而发生改变,铝溶解进入钝化区.增加搅拌、升高温度、降低离子液体AlCl3摩尔分数都可以增加铝溶解阳极极限电流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极溶解 AlCl3-BMIC离子液体 钝化现象 AlCl3膜
下载PDF
细粒层对浸矿表面形貌及钝化的影响
13
作者 尹升华 王雷鸣 +1 位作者 潘晨阳 陈勋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10-917,共8页
由于矿石粒径配比、表面粗糙度、密度等性质差异,筑堆过程中堆内极易出现矿石颗粒偏析现象.细粒层是导致矿石表面受侵蚀程度不均的关键因素,其严重制约了铜矿资源的高效浸取.为探究细粒层对矿石浸出效果、表面形貌及钝化现象的影响,选... 由于矿石粒径配比、表面粗糙度、密度等性质差异,筑堆过程中堆内极易出现矿石颗粒偏析现象.细粒层是导致矿石表面受侵蚀程度不均的关键因素,其严重制约了铜矿资源的高效浸取.为探究细粒层对矿石浸出效果、表面形貌及钝化现象的影响,选取粗颗粒矿石(4 mm〈d〈6mm)与细颗粒矿石(2mm〈d〈4mm),开展不同细粒层位置下次生硫化铜矿微生物浸出实验.结合CT扫描与冷场电镜扫描技术等分析手段,从宏、细、微观多层面,探究不同细粒层位置下矿石宏观浸出规律,细观矿石团聚结块,微观表面形貌特征与钝化.结果表明:细粒层导致铜浸出率普遍降低,均低于无细粒层、均匀粗颗粒介质的实验组;不同矿堆位置处细粒层对浸出效果影响不同,细粒层位于顶部的实验组铜浸出效果最优,浸矿60d铜浸出率达71.3%;同一细粒层不同位置处矿石表面孔裂结构演化程度不一;浸矿60d后,铜浸出率趋于峰值,矿石团聚结块与钝化现象显著,矿石表面形成以黄钾铁矾、多硫化物、胞外多聚物、硫膜为主的钝化物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硫铜矿 生物浸出 细粒层 表面形貌 钝化现象
原文传递
离子束混合改善纯铁耐蚀性能的研究
14
作者 吴宝善 阎鹏勋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49-54,共6页
本文研究比较了不同条件下的离子束混合对纯铁腐蚀性能的影响.阳极极化试验表明,各种剂量氮离子束轰击纯铁镀钛样品,在0.15M H_2SO_4水溶液中均发生理想的自钝化现象.因而氮离子束混合显著提高了纯铁的耐性性能.而氮离子束混合,没有提... 本文研究比较了不同条件下的离子束混合对纯铁腐蚀性能的影响.阳极极化试验表明,各种剂量氮离子束轰击纯铁镀钛样品,在0.15M H_2SO_4水溶液中均发生理想的自钝化现象.因而氮离子束混合显著提高了纯铁的耐性性能.而氮离子束混合,没有提高纯铁镀钛样品的耐蚀性.XPS 和 X 光薄膜衍射仅分析表明,氮离子束轰击纯铁镀钛样品表面形成了均匀的 TiN 层.这是氮离子束混合样品耐蚀性显著提高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化现象 耐蚀性 离子束混合
下载PDF
新时代人民获得感的现状及增强路径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青卫 崔亿久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4-28,共5页
当前我国人民总体生活处于“获而有感”的良性循环状态,但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面临一定困难,党领导人民不断增强获得感的奋斗之路依然艰巨。人民心理预设获得与实际获得之间存在着落差,这种落差极易导致人民对实际享有的改革成果感知力不... 当前我国人民总体生活处于“获而有感”的良性循环状态,但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面临一定困难,党领导人民不断增强获得感的奋斗之路依然艰巨。人民心理预设获得与实际获得之间存在着落差,这种落差极易导致人民对实际享有的改革成果感知力不足,进而淡化了人民群众的心理获得感、幸福感。这一获得感知能力“钝化”现象已经影响到新时代人民获得感的进一步增强。只有通过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纠正人民思想偏差;尊重主体需求层次客观规律,努力满足人民更高水平的精神生活需要;缓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重视人民关心的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才能不断排除干扰人民获得感知力的消极因素,促使全面深化改革成果落地有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感 获得感知力 钝化现象 全面深改革
下载PDF
煤气计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6
作者 李洪伟 朱本荣 《一重技术》 2004年第2期53-54,共2页
介绍影响煤气计量的因素及解决办法。
关键词 煤气计量作业 计量管理 误差 钢铁工业 钝化现象 流出系数 计量仪器
下载PDF
阳极保护管壳式不锈钢浓硫酸冷却器在我厂的应用与总结 被引量:1
17
作者 侯宝泉 《世界有色金属》 2001年第8期35-37,共3页
本文从葫芦岛锌厂采用的阳极保护管式不锈钢浓硫酸冷却器的工艺参数变化对比,并 结合实际对硫酸冷却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找出了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 的措施。
关键词 阳极保护 硫酸冷却器 钝化现象 硫酸
下载PDF
感觉障碍拉响警报
18
作者 徐笛先 《健康大视野》 1994年第7期52-53,共2页
人类靠听、视、味、嗅、触之五感来捕捉外界讯息,这五种感官可以说是人与信息化社会间的桥梁。但是在充满刺激的现代生活中,人类因五感的负担加重而出现钝化现象,医学专家指出:“感觉器官是非常纤细的器官,可以敏感地感受到人体的身心变... 人类靠听、视、味、嗅、触之五感来捕捉外界讯息,这五种感官可以说是人与信息化社会间的桥梁。但是在充满刺激的现代生活中,人类因五感的负担加重而出现钝化现象,医学专家指出:“感觉器官是非常纤细的器官,可以敏感地感受到人体的身心变化,但是过分地使用感觉器官,也会出现种种症状。应早期发现并预防“感觉障碍”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障碍 五种感官 钝化现象 视觉异常 感觉异常 医院设置 个人电脑 商品开发 摄取量 辛辣食物
下载PDF
与硫酸有关的十个问题
19
作者 王开山 《中学化学》 2011年第6期19-20,共2页
1.为什么铁、铝在冷的浓硫酸中会发生钝化? 常温下铁、铝在稀HNO3或稀H2SO4中能很快溶解,但不溶于浓HNO3或浓H2SO4中。普通碳素钢通常很容易生锈,若在钢中加入适量的Ni、Cr,就成为不锈钢了。金属或合金受一些因素影响,化学稳定... 1.为什么铁、铝在冷的浓硫酸中会发生钝化? 常温下铁、铝在稀HNO3或稀H2SO4中能很快溶解,但不溶于浓HNO3或浓H2SO4中。普通碳素钢通常很容易生锈,若在钢中加入适量的Ni、Cr,就成为不锈钢了。金属或合金受一些因素影响,化学稳定性明显增强的现象,称为钝化,工业上又有人称之为“发蓝”。由某些钝化剂(化学药品)所引起的金属钝化现象,称为化学钝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硫酸 钝化现象 H2SO4 学药品 HNO3 不锈钢 因素影响 稳定性
下载PDF
Relatedness between catalytic effect of activated carbon and passivation phenomenon during chalcopyrite bioleaching by mixed thermophilic Archaea culture at 65°C 被引量:5
20
作者 Ya-long MA Hong-chang LIU +7 位作者 Jin-lan XIA Zhen-yuan NIE Hong-rui ZHU Yi-dong ZHAO Chen-yan MA Lei ZHENG Cai-hao HONG Wen WEN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6期1374-1384,共11页
The relatedness between catalytic effect of activated carbon and passivation phenomenon during chalcopyrite bioleachingby mixed thermophilic Archaea culture(Acidianus brierleyi,Metallosphaera sedula,Acidianus manzaens... The relatedness between catalytic effect of activated carbon and passivation phenomenon during chalcopyrite bioleachingby mixed thermophilic Archaea culture(Acidianus brierleyi,Metallosphaera sedula,Acidianus manzaensis and Sulfolobusmetallicus)at65°C was studied.Leaching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the addition of activated carbon could significantly promote thedissolution of chalcopyrite for both bioleaching and chemical leaching.The results of synchrotron-based X-ray diffraction,ironL-edge and sulfur K-edge X-ray absorption near edge structure spectroscopy indicated that activated carbon could change thetransition path of electrons through galvanic interactions to form more readily dissolved secondary mineral chalcocite at a low redoxpotential(?400mV)and then enhanced the copper dissolution.Jarosite accumulated immediately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bioleachingwith activated carbon but copper dissolution was not hindered.However,much jarosite precipitated on the surface of chalcopyrite inthe late stage of bioleaching,which might account for the decrease of copper dissolution rate.More elemental sulfur(S0)was alsodetected with additional activated carbon but the mixed thermophilic Archaea culture had a great sulfur oxidation activity,thus S0waseliminated and seemed to have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dissolution of chalcopyri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LCOPYRITE BIOLEACHING activated carbon passivation phenomenon mixed thermophilic Archaea cultur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