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0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块化合成化学在制备系列钼酸铵工艺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徐志昌 张萍 《中国钼业》 2019年第6期38-43,共6页
根据模块化合成化学的基本原理对制备系列钼酸铵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系列钼酸铵不仅是具有一定结构、组成与功能的独立实体,而且是能够相互转换的一组模块单元。依据钼酸根缩合数的高低进行升级与降级反应,可以划分为"模块... 根据模块化合成化学的基本原理对制备系列钼酸铵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系列钼酸铵不仅是具有一定结构、组成与功能的独立实体,而且是能够相互转换的一组模块单元。依据钼酸根缩合数的高低进行升级与降级反应,可以划分为"模块化合成工艺"及"模块化拆分工艺"等两种模块化设计。系列钼酸铵模块包括:二钼酸铵、七钼酸铵、八钼酸铵、十钼酸铵及十二钼酸铵等。自由基理论认为,模块化合成工艺是由下级钼酸铵模块,与氢自由基的极性键的接口作用,完成向上级钼酸铵的转换;模块化拆分工艺是由上级钼酸铵模块,与氧自由基的非极性键的切口作用,拆分成下级钼酸铵的工艺。在模块化合成化学理论指导下的钼酸铵制备工艺具有出类拔萃的优势与无限美好的发展空间;该工艺的特点包括极低的酸或水合氨的耗用指数、完美的晶体结构、均匀的粒度分布、规范的操作工艺、低廉的生产成本、友好的环境保护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列钼酸铵 模块化合成工艺 模块化拆分工艺 钼酸铵 钼酸铵 钼酸铵 钼酸铵 十二钼酸铵
下载PDF
钼酸铵生产中杂质钾的浸出特征分析研究
2
作者 刘起航 翁石林 +2 位作者 王苗 杨双平 李尚晋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2-249,共8页
在采用焙烧―氨浸法生产钼酸铵过程中,通过ICP、XPS、SEM等手段研究了钼焙砂氨浸过程中钾元素的浸出规律,并借助MLA和Factsage热力学软件考察了氨浸过程中钾元素的赋存形态变化。采用未反应核模型、抛物线扩散方程、双常数方程、Elovic... 在采用焙烧―氨浸法生产钼酸铵过程中,通过ICP、XPS、SEM等手段研究了钼焙砂氨浸过程中钾元素的浸出规律,并借助MLA和Factsage热力学软件考察了氨浸过程中钾元素的赋存形态变化。采用未反应核模型、抛物线扩散方程、双常数方程、Elovich方程及一级动力学方程等动力学模型探讨了钾释放的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钼焙砂氨浸过程中钾的浸出可分为2个阶段:前期为离子钾的浸出过程,主要发生KCl、K 2SiF 6的离子交换反应,浸出活化能较小,仅为4.79 kJ/mol,Elovich模型对该阶段的拟合效果最好;后期主要为矿物钾中钾的浸出过程,浸出活化能较大,为34.55 kJ/mol,最优动力学模型为双常数模型。浸出后期,钾的释放速率较慢,4种含钾矿物的释钾能力由弱到强顺序为:伊利石<钡铁云母<云母<正长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酸铵 钼焙砂 浸出 动力学 低钾钼制品 特征
下载PDF
钼酸铵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宝 张佳峰 《中国材料科技与设备》 2008年第3期5-7,共3页
简述了钼酸铵的现状,主要介绍了制取七钼酸铵、二钼酸铵和β型四钼酸铵的生产工艺和钼酸铵废水治理的方法,并对钼酸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和展望。
关键词 钼酸铵 钼酸铵 钼酸铵 β型四钼酸铵
下载PDF
食品营养强化剂钼酸铵产品标准的制定
4
作者 俞淑 孙颖宜 秦晓明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17期6069-6074,共6页
目的确定食品营养强化剂钼酸铵产品标准拟设置的技术指标,并建立各指标的检测方法。方法根据现有的钼酸铵国内外标准和资料,美国药典USP34、美国药典USP42、韩国食品公典、ACS Reagent Chemicals Book、GB/T 3460-2017《钼酸铵》以及GB/... 目的确定食品营养强化剂钼酸铵产品标准拟设置的技术指标,并建立各指标的检测方法。方法根据现有的钼酸铵国内外标准和资料,美国药典USP34、美国药典USP42、韩国食品公典、ACS Reagent Chemicals Book、GB/T 3460-2017《钼酸铵》以及GB/T 657-2011《化学试剂四水合钼酸铵(钼酸铵)》确定技术指标和试验方法,并对10批次钼酸铵产品进行实样验证。结果钼酸铵产品标准拟设置的技术指标有色泽、状态、气味、钼酸铵含量、不溶性杂质、氯化物、硫酸盐、盐酸不溶物、镁及碱金属、硝酸盐、砷盐、磷酸盐与硅酸盐、磷酸盐、铅(Pb)、重金属(以Pb计)。10批次产品均符合要求。结论拟设置的技术指标和建立的试验方法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酸铵 标准 营养强化剂 钼酸铵 钼酸铵 四水合钼酸铵
下载PDF
同心圆式反应器中精确调控和连续制备β-四钼酸铵
5
作者 李江涛 罗勇进 +6 位作者 李志超 赵中伟 刘旭恒 陈星宇 何利华 孙丰龙 张宁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309-321,共13页
采用同心圆式反应器制备β-四钼酸铵,研究制备过程中Mo离子聚合形态和微观结构受溶液酸度影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将溶液的pH值控制在2.5以下可以得到四钼酸铵晶体;采用NH_(3)·H_(2)O将溶液pH值调回至3.0有利于细粒钼酸铵结晶的... 采用同心圆式反应器制备β-四钼酸铵,研究制备过程中Mo离子聚合形态和微观结构受溶液酸度影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将溶液的pH值控制在2.5以下可以得到四钼酸铵晶体;采用NH_(3)·H_(2)O将溶液pH值调回至3.0有利于细粒钼酸铵结晶的溶解,并促进七钼酸铵向四钼酸铵结晶的转变;降低(NH_(4))_(4)Mo_(4)O_(12)(O_(2))2·2H_(2)O晶体与结晶母液的接触时间有利于获得β-(NH_(4))_(2)Mo_(4)O_(13)结晶。基于钼的聚合机理,设计多个格区的同心圆反应器,实现钼酸铵结晶的分区域调控。通过调控硝酸、氨水和含晶种的母液在各格区中加入的位置和时机,可制备出优质的β-(NH_(4))_(2)Mo_(4)O_(13)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四钼酸铵 酸化 离子聚合 同心圆式反应器
下载PDF
系列钼酸铵合成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徐志昌 张萍 《中国钼业》 2019年第2期31-36,共6页
本文系统地归纳、分析了国内系列钼酸铵产品的生产工艺,结果发现,系列钼酸铵的品种是由合成缩合数决定的;而缩合数是由合成过程的质子比决定的。简而言之,合成过程的质子比,决定了一切。有什么样的质子比,就有什么样的缩合数;有什么样... 本文系统地归纳、分析了国内系列钼酸铵产品的生产工艺,结果发现,系列钼酸铵的品种是由合成缩合数决定的;而缩合数是由合成过程的质子比决定的。简而言之,合成过程的质子比,决定了一切。有什么样的质子比,就有什么样的缩合数;有什么样的缩合数就有什么样的化学比及结构与性能。合成机理研究发现,质子化与去质子化的全过程是系列钼酸铵缩合的出发点。质子化理论表明,一方面,久负盛名的四钼酸铵,按照系列钼酸铵质子比顺序排列,应当被正本清源的十钼酸铵来代替。另一方面,七钼酸铵是合成规则型钼酸铵的经济、环保、无与伦比的前驱体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列钼酸铵 质子化理论 质子比 钼酸铵 钼酸铵
下载PDF
钼酸铵研发进展 被引量:29
7
作者 张文钲 《中国钼业》 2005年第2期29-32,共4页
评介了钼酸铵研发进展,如钼酸铵品种多样化,由七钼酸铵与氧化钼合成出一种新型八钼酸铵,它是高效阻然抑烟剂,由七钼酸铵与二钼酸铵合成的十二钼酸铵,含钼高、含杂低,是制取钼粉、碳化钼的新材料。
关键词 钼酸铵 钼酸铵 十二钼酸铵
下载PDF
七钼酸铵生产干燥技术优化研究
8
作者 姚成 厉学武 +4 位作者 牛帅 席莎 李森 陈成 周莎 《中国钼业》 2024年第3期43-49,共7页
旨在找出七钼酸铵干燥技术的合适条件参数,以解决干燥过程中因条件不适造成的产品粉化和能源消耗问题。分别以钼含量、水含量、水不溶物、水溶性、Fsss粒度、热重分析及晶体形貌等为评价指标,系统研究不同时间、不同温度及不同送风速度... 旨在找出七钼酸铵干燥技术的合适条件参数,以解决干燥过程中因条件不适造成的产品粉化和能源消耗问题。分别以钼含量、水含量、水不溶物、水溶性、Fsss粒度、热重分析及晶体形貌等为评价指标,系统研究不同时间、不同温度及不同送风速度对七钼酸铵干燥产品钼含量和水溶性等质量指标的影响,通过对比实验和数据分析,得出烘干七钼酸铵的合适工艺条件为:温度50~65℃,时间1~1.5 h,风速10 L/min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温度 干燥时间 钼酸铵 水溶性 热重分析 晶体形貌
下载PDF
八钼酸铵制备粒度控制研究
9
作者 姚成 杨烨鹏 +2 位作者 崔玉青 刘东新 安耿 《中国钼业》 2024年第6期29-33,共5页
本文旨在找出八钼酸铵制备过程中粒度控制的合适参数条件,为八钼酸铵产业推广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系统研究了不同加料方式和反应温度对八钼酸铵粒度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度仪、平均粒度分析仪等仪器对八钼酸铵的粒度进行... 本文旨在找出八钼酸铵制备过程中粒度控制的合适参数条件,为八钼酸铵产业推广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系统研究了不同加料方式和反应温度对八钼酸铵粒度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度仪、平均粒度分析仪等仪器对八钼酸铵的粒度进行了详细的表征。分析表明,不同加料方式和反应温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八钼酸铵的粒度,纯氧化钼制成悬浊液的加料方式以及较高的反应结晶温度制备得到的八钼酸铵样品粒度累积分布d(0.1)、d(0.5)、d(0.9)所对应的直径相对较小,粒度更细,且对样品钼含量和杂质含量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酸铵 粒度控制 生产工艺 反应条件 粒度表征
下载PDF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渔业水体中总磷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10
作者 刘祝萍 陈家长 +5 位作者 宋超 裘丽萍 李丹丹 方龙香 范立民 孟顺龙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4年第3期8-15,共8页
总磷作为评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水产养殖过程中水质监测的重要检测指标。为了测定渔业水体中总磷含量的不确定度,依据GB 11893—1989《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量渔业水体中总磷含量,依据JJF 1059.1—2012《测... 总磷作为评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水产养殖过程中水质监测的重要检测指标。为了测定渔业水体中总磷含量的不确定度,依据GB 11893—1989《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量渔业水体中总磷含量,依据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评定总磷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通过建立测量模型,分析钼酸铵光度法在总磷测定过程中不确定度主要来源可分为3大类:样品重复测量引入的不确定度、试样在测定磷含量过程中引入的不确定度(包括磷标准贮备溶液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磷标准使用溶液配制过程引入的不确定度、总磷标准曲线测试点移取过程引入的不确定度、总磷标准曲线拟合引入的不确定度和检测仪器测定总磷精密度引入的不确定度)以及样品在取样、消解、定容过程引入的不确定度。试样中总磷含量的测量结果可以报告为:C=(0.19±0.01)mg/L(k=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磷含量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渔业水体 测量不确定度 评定
下载PDF
非团聚二钼酸铵生产钼转化率提升研究与改进
11
作者 郭磊 雷宁宁 +3 位作者 何江山 徐芳苓 魏改丽 王露 《四川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40-43,47,共5页
钼转化率是制约钼化工行业发展的技术难题。通过对非团聚二钼酸铵生产工艺的深入分析和优化探究,运用数据比对、实验验证等手段,进一步提高了钼的转化率。此外,提出了新的工艺流程改造方案,提升钼转化率约6%,改造方式简单易行、效果显... 钼转化率是制约钼化工行业发展的技术难题。通过对非团聚二钼酸铵生产工艺的深入分析和优化探究,运用数据比对、实验验证等手段,进一步提高了钼的转化率。此外,提出了新的工艺流程改造方案,提升钼转化率约6%,改造方式简单易行、效果显著且改造成本较低,可为钼化工生产工艺的优化和钼产品质量水平的提高提供有力的支撑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酸铵 水洗废水 氨浸渣 工艺改造 钼转化率
下载PDF
聚乙烯醇基磷钼酸铵刺激响应防伪油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2
作者 贾儒林 李宏达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88-1895,共8页
选取颜料为磷钼酸铵,连结料为聚乙烯醇,助剂为乙醇和乙二醇,一锅法制备了磷钼酸铵刺激响应防伪油墨。使用单因素优选实验法测试了黏度、初干性、变色灵敏度等因素,确定了磷钼酸铵刺激响应防伪油墨的最佳配比。根据国家标准方法对制备的... 选取颜料为磷钼酸铵,连结料为聚乙烯醇,助剂为乙醇和乙二醇,一锅法制备了磷钼酸铵刺激响应防伪油墨。使用单因素优选实验法测试了黏度、初干性、变色灵敏度等因素,确定了磷钼酸铵刺激响应防伪油墨的最佳配比。根据国家标准方法对制备的防伪油墨进行耐性测试,发现所制备油墨耐性优良,符合国家标准。最后,对磷钼酸铵刺激响应防伪油墨应用能力进行了探讨,油墨墨迹在日光照射下会产生明显的颜色变化,可以应用于商品防伪、文件防伪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伪油墨 刺激响应 钼酸铵 聚乙烯醇 颜色变化
下载PDF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钼酸铵中痕量铅
13
作者 蒙欢 陈秋芳 郭媛 《中国钼业》 2024年第3期57-59,共3页
介绍了一种采用原子荧光光谱仪测定钼酸铵中痕量铅的测定方法,该方法研究了检出限、精密度、加标回收率等,在选定的试验条件下,相关系数r=0.9997,检出限为0.000030%,精密度为5.19%,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6.11%~103.58%,说明方法具有灵敏度... 介绍了一种采用原子荧光光谱仪测定钼酸铵中痕量铅的测定方法,该方法研究了检出限、精密度、加标回收率等,在选定的试验条件下,相关系数r=0.9997,检出限为0.000030%,精密度为5.19%,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6.11%~103.58%,说明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线性关系好、精密度高、分析结果准确可靠等优点,可应用于钼酸铵中铅的准确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荧光光谱法 钼酸铵 测定
下载PDF
钼酸铵晶体转化的化学计量学及化学结构学研究
14
作者 徐志昌 张萍 《中国钼业》 2023年第1期46-53,共8页
对钼酸铵晶体计量学研究表明:十钼酸铵饱和溶液是制备规则型十二钼酸铵晶体的优秀晶种和前驱体。十二钼酸铵晶体是未来粉末冶金钼粉的最佳原料。精准控制十钼酸铵饱和溶液的制备工艺条件包括:第一,是氢离子指数(μH=1.60)的理论计算及... 对钼酸铵晶体计量学研究表明:十钼酸铵饱和溶液是制备规则型十二钼酸铵晶体的优秀晶种和前驱体。十二钼酸铵晶体是未来粉末冶金钼粉的最佳原料。精准控制十钼酸铵饱和溶液的制备工艺条件包括:第一,是氢离子指数(μH=1.60)的理论计算及其计量学平衡的精准控制;第二,有温度的紊流体系内完成饱和溶液的制备和保存,备用于后续十二钼酸铵晶体的转化之用。对钼酸铵晶体结构学研究表明:规则型十二钼酸铵的结构为六棱柱形貌,是由单层蜂窝状微晶叠加和组装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酸铵 十二钼酸铵 氢离子指数 氢氧根离子指数 十二钼酸铵晶体结构
下载PDF
东北寒地大豆应用钼酸铵减氮增效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薛非 杨广川 《现代化农业》 2024年第2期18-20,共3页
为了尽快实现化肥使用负增长的目标,顺应减肥增效、生态环保发展的新趋势,在大豆钼酸铵拌种的基础上,进行减氮增效试验研究。经过2年的试验,初步确定了大豆应用钼肥以后氮肥的最佳使用量(氮肥纯量52.5kg/hm^(2)),并在2022年采用田间示... 为了尽快实现化肥使用负增长的目标,顺应减肥增效、生态环保发展的新趋势,在大豆钼酸铵拌种的基础上,进行减氮增效试验研究。经过2年的试验,初步确定了大豆应用钼肥以后氮肥的最佳使用量(氮肥纯量52.5kg/hm^(2)),并在2022年采用田间示范方法,进一步验证大豆应用钼肥减氮增效技术的可行性,探索出提高大豆产量、增加经济效益、实现化肥减量的途径。结果表明,在试验地块中等肥力情况下,每千克种子用钼酸铵2g拌种、氮肥纯量52.5kg/hm^(2)处理3年较对照增产6.8%以上,通过试验、示范进一步验证了大豆应用钼酸铵减氮技术的增产增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酸铵 生物固氮 减氮增效
下载PDF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磷方法的改进
16
作者 张晴 《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 2024年第3期43-48,共6页
对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废水中总磷方法的消解过程进行优化,提升检测工作效率。使用DRB200消解仪和配套消解管替代钼酸铵分光光度法使用的消解设备(医用手提式蒸汽消毒器或一般压力锅),选择最优消解条件150℃下20 min对水样进行消解,并... 对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废水中总磷方法的消解过程进行优化,提升检测工作效率。使用DRB200消解仪和配套消解管替代钼酸铵分光光度法使用的消解设备(医用手提式蒸汽消毒器或一般压力锅),选择最优消解条件150℃下20 min对水样进行消解,并对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等进行检测计算,得出改进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标准系列在0~1.2μg/mL浓度内,相关系数为0.999 8;回收率93.3%~107.0%;检测GSB07-3169-2014、批号2039119水质总磷标准参考样,测定值在标准范围内。应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对工业废水中总磷进行检测时,采用DRB200消解仪对样品进行消解,具有操作简便、耗时短、安全性高等特点,能够有效提高实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磷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快速消解 精密度 准确度
下载PDF
四硫代钼酸铵制备方法改进 被引量:13
17
作者 柴永明 赵会吉 +1 位作者 柳云骐 刘晨光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2-15,共4页
采用硫化铵与仲钼酸铵(或三氧化钼)反应法制备出了四硫代钼酸铵[(NH4)2MoS4],改进了四硫代钼酸铵的合成过程。采用准原位UV-VIS光谱和pH计对合成过程进行了实时检测,结果表明S2-取代MoO42-中的2个O2-生成MoO2S22-(橙色)的速度极快(<1... 采用硫化铵与仲钼酸铵(或三氧化钼)反应法制备出了四硫代钼酸铵[(NH4)2MoS4],改进了四硫代钼酸铵的合成过程。采用准原位UV-VIS光谱和pH计对合成过程进行了实时检测,结果表明S2-取代MoO42-中的2个O2-生成MoO2S22-(橙色)的速度极快(<1 min),没有观察到生成MoO3S2-(黄色)的过程,然后随着反应时间延长至30 min左右,中间经过生成MoOS23-(橙红色)的过程,最终生成MoS42-(血红色);溶液的pH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产物的UV-VIS,XRD和LRS结果表明,合成的四硫代钼酸铵产物纯度高,晶形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硫代钼酸铵 硫化铵 钼酸铵
下载PDF
高分散大粒径二钼酸铵单晶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军 郭彦辉 +5 位作者 卢伟伟 郭旭明 闫焉服 王键吉 许明臣 郭红波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18,共3页
以四钼酸铵和氨水为原料,通过反应-蒸发-结晶的联合操作过程制备了高分散、大粒径的二钼酸铵单晶。采用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透反射光学显微镜对所得样品的物相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借助TG-DSC综合热分析推断了二钼酸... 以四钼酸铵和氨水为原料,通过反应-蒸发-结晶的联合操作过程制备了高分散、大粒径的二钼酸铵单晶。采用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透反射光学显微镜对所得样品的物相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借助TG-DSC综合热分析推断了二钼酸铵的热分解历程。同时,应用Malvem激光粒度分析仪对样品的费氏粒度、粒度分布和表观密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所得样品为单晶态二钼酸铵,呈非团聚态,表面光亮,棱角分明,颗粒均匀,其费氏粒度为433.316μm,d(0.5)为470.981μm,表观密度为1.592 g/c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酸铵 单晶 钼酸铵
下载PDF
七钼酸铵制备工艺优化及热力学分析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旭 郭军刚 +3 位作者 白佩 员汝娜 李冬 李稳宏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52-858,共7页
为了研究七钼酸铵结晶过程的工艺条件和热力学参数,以四钼酸铵为实验原料,采用氨溶冷却结晶的方法生产七钼酸铵,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各单因素条件对七钼酸铵结晶收率的影响规律,最后求取了结晶过程的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结晶的最... 为了研究七钼酸铵结晶过程的工艺条件和热力学参数,以四钼酸铵为实验原料,采用氨溶冷却结晶的方法生产七钼酸铵,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各单因素条件对七钼酸铵结晶收率的影响规律,最后求取了结晶过程的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结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0.25g/m L,搅拌速度158.33r/min,冷却终温7.90℃,考虑实际情况微调此条件进行了3组重复性验证实验,得到七钼酸铵结晶收率为77%左右,质量均达到化学纯,满足国标要求,颗粒大小基本均匀。此外,热力学参数ΔH,ΔG,ΔS三者均小于零,表明七钼酸铵冷却结晶是非自发溶液混乱度减小的放热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酸铵 钼酸铵 冷却结晶 响应面分析法 热力学
下载PDF
钼酸铵生产技术发展现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来平 刘燕 +1 位作者 王国栋 张文钲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12,共4页
钼酸铵可用作生产钼粉、钼金属制品的前驱体,可广泛用作化学试剂、催化剂、阻燃剂及药物等。简要介绍了钼酸铵的品种,国内外生产概况及生产工艺。重点介绍了近几年钼酸铵生产工艺的技术创新,如表面活性剂的应用,蒸发设备的改进,连续结... 钼酸铵可用作生产钼粉、钼金属制品的前驱体,可广泛用作化学试剂、催化剂、阻燃剂及药物等。简要介绍了钼酸铵的品种,国内外生产概况及生产工艺。重点介绍了近几年钼酸铵生产工艺的技术创新,如表面活性剂的应用,蒸发设备的改进,连续结晶器的引入,循环萃取-反萃法的采用以及浸出剂的添加等,并对中国钼酸铵行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酸铵 钼酸铵 技术创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