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铁改性生物炭载体强化厌氧氨氧化菌富集与脱氮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俊杰 杨津津 +5 位作者 常根旺 李绍康 侯军华 钟根茂 白顺果 李翔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2-821,共10页
为实现厌氧氨氧化菌(AnAOB)在载体生物膜中快速富集,本文采用液相还原方法制备了纳米铁改性生物炭(nZVI@BC)载体,并设置两组相同的厌氧氨氧化(ANAMMOX)富集装置(R_(1)、R_(2)),通过对R_(1)、R_(2)装置添加不同载体(分别为BC和nZVI@BC),... 为实现厌氧氨氧化菌(AnAOB)在载体生物膜中快速富集,本文采用液相还原方法制备了纳米铁改性生物炭(nZVI@BC)载体,并设置两组相同的厌氧氨氧化(ANAMMOX)富集装置(R_(1)、R_(2)),通过对R_(1)、R_(2)装置添加不同载体(分别为BC和nZVI@BC),考察在富集过程中ANAMMOX装置的脱氮性能、载体表面特征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结果表明:①BC表面成功负载nZVI,nZVI@BC载体比BC载体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改性后载体的比表面积从47.17 m^(2)/g增至210.82 m^(2)/g,可为微生物提供更多的附着位点.②R_(2)装置NH_(4)^(+)-N和NO_(2)^(−)-N去除率稳定达到90%所需时间均比R_(1)装置短,且稳定运行后,R_(1)、R_(2)装置的TN去除率最高分别为86.99%、89.65%.③nZVI@BC载体表面颜色由黑色变为红褐色,表明红色的ANAMMOX生物膜初步形成,且其表面生物量比BC载体表面生物量高23倍.④第20天,R_(1)、R_(2)装置中AnAOB的相对丰度分别为10.47%和29.15%;R_(1)、R_(2)装置载体表面主要的AnAOB属均为Candidatus Kuenenia,其相对丰度分别为7.49%和23.76%.研究显示,改性的nZVI@BC载体显著促进了ANAMMOX生物膜的快速形成和AnAOB的高效富集,提升了ANAMMOX过程的脱氮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ANAMMOX) 纳米铁改性生物炭(nZVI@BC) 载体 生物群落 快速富集
下载PDF
铁改性生物炭捕集水体磷机制及农田资源化回用进展
2
作者 张峻霄 夏桂敏 +2 位作者 刘啸威 吴奇 迟道才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06-112,共7页
利用铁改性生物炭从富营养化水体中捕集磷,将其回用于农田,是高效利用生物质、促进磷资源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铁改性生物炭对磷的吸附效率受制备方式和水环境的影响极大。为促进富营养化水体磷的捕集效率和再利用,本文总结了... 利用铁改性生物炭从富营养化水体中捕集磷,将其回用于农田,是高效利用生物质、促进磷资源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铁改性生物炭对磷的吸附效率受制备方式和水环境的影响极大。为促进富营养化水体磷的捕集效率和再利用,本文总结了国内外铁改性生物炭(Fe-B)的制备方法及其对水体中磷酸盐的吸附性能,阐述了Fe-B对磷的吸附机制,分析了pH值、共存离子、生物炭用量和温度对Fe-B吸附磷酸盐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富营养化水体中磷的农田资源化再利用潜力。本研究结果可为富营养化水体磷捕集与资源化再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改性生物炭 富营养化水体 吸附 农田
下载PDF
铁改性生物炭对黄绵土Pb^(2+)运移过程影响及模型分析
3
作者 马成凤 白一茹 +2 位作者 袁成 马艳 王幼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3-220,229,共9页
[目的]明确不同铁改性生物炭施加量下土壤重金属的运移过程,以期为黄土区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铁改性生物炭与黄绵土质量比分别为0%(CK),1%(A_(1)),2%(A_(2)),3%(A_(3)),4%(A_(4))和5%(A_(5))6组处理为研究对象,以P... [目的]明确不同铁改性生物炭施加量下土壤重金属的运移过程,以期为黄土区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铁改性生物炭与黄绵土质量比分别为0%(CK),1%(A_(1)),2%(A_(2)),3%(A_(3)),4%(A_(4))和5%(A_(5))6组处理为研究对象,以Pb^(2+)为示踪离子,利用室内土柱进行溶质运移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铁改性生物炭施加量对黄绵土中Pb^(2+)运移过程的影响并进行模型模拟。[结果](1)A_(1),A_(2),A_(3),A_(4)和A_(5)处理的饱和导水率(K_(s))比CK分别减少了6.90%,20.70%,27.60%,31.03%和37.93%,即K s随铁改性生物炭施加量增大而逐渐减小。(2)不同处理的Pb^(2+)浓度达到平衡时的总历时比CK分别延长了1.79,13.00,34.98,35.34,40.81 h,随铁改性生物炭施加量增加,重金属初始和完全穿透时间明显推迟。(3)两区模型(TRM)和对流-弥散方程(CDE)的拟合曲线均能与实测曲线较好吻合,但TRM的决定系数(R^(2))大于CDE,均方根误差(RMSE)小于CDE,因此TRM的模拟精度更高。[结论]土壤中施加铁改性生物炭能较好地减缓重金属的运移过程,对调控土壤中重金属运移及防止地下水污染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改性生物炭 溶质运移 Pb^(2+) 两区模型 对流-弥散方程
下载PDF
铁改性生物炭制备及其对磷的吸附和有效性
4
作者 苏杨 冼卓慧 张俊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82-1793,共12页
【目的】受自身理化性质的影响,普通生物炭对磷的吸附能力较差。本研究尝试通过铁改性提升生物炭的磷吸附能力,以增强磷的固储能力,减轻土壤磷流失带来的环境风险。【方法】供试生物炭包括核桃壳炭(WSB)、水稻秸秆炭(RSB)和木质炭(WB)。... 【目的】受自身理化性质的影响,普通生物炭对磷的吸附能力较差。本研究尝试通过铁改性提升生物炭的磷吸附能力,以增强磷的固储能力,减轻土壤磷流失带来的环境风险。【方法】供试生物炭包括核桃壳炭(WSB)、水稻秸秆炭(RSB)和木质炭(WB)。将10 g生物炭浸泡于1 mol/L HCl中1 h,用蒸馏水洗涤至滤液呈中性后烘干,然后加入到1 mol/L的FeCl3溶液中,设置铁与生物炭的质量比分别为0.28、0.56、0.84,经静置、过滤、烘干、煅烧后,得到铁改性生物炭,分别记为WSB-0.28、WSB-0.56、WSB-0.84、RSB-0.28、RSB-0.56、RSB-0.84、WB-0.28、WB-0.56、WB-0.84。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傅立叶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全自动比表面积、孔径测试仪和元素分析仪分别对改性生物炭进行表征测定,并分别以2%、4%、6%的比例(质量比)添加至土壤中进行磷的吸附解吸试验,选取磷调控能力较好的生物炭进行矮牵牛栽培试验。【结果】Fe2O3成功地负载到3种生物炭表面,改性后生物炭的吸附位点显著增多,特别是WSB-0.28对磷的吸附能力显著高于WSB。土壤对磷吸附量随铁改性生物炭添加量增加而增加,在相同添加量下,土壤磷吸附量排序为铁改性水稻秸秆炭>铁改性木质炭>铁改性核桃壳炭(WSB-0.28除外),而铁改性木质炭对土壤磷的解吸量和解吸率高于其他生物炭。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富磷铁改性核桃壳炭可增加矮牵牛幼苗根、叶生物量,并提升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开花量。【结论】铁改性可提升生物炭对磷的吸附能力,增强土壤固磷作用,提高土壤磷素供给,促进植物生长。因此,铁改性生物炭可作为一种新型炭基缓释肥料应用于城市绿地土壤中,固磷增效,减轻土壤磷流失的环境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改性生物炭 矮牵牛 土壤磷 磷吸附 磷解吸
下载PDF
铁改性生物炭对磷的吸附及磷形态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64
5
作者 蒋旭涛 迟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817-1822,共6页
利用农作物残体小麦秸秆为原料制备生物炭,并用氯化铁溶液改性,考察了改性后生物炭元素组成和表面官能团的变化、改性和吸附后生物炭中磷形态变化特征以及溶液初始pH的影响,分析了铁改性生物炭对磷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生物炭经氯化铁... 利用农作物残体小麦秸秆为原料制备生物炭,并用氯化铁溶液改性,考察了改性后生物炭元素组成和表面官能团的变化、改性和吸附后生物炭中磷形态变化特征以及溶液初始pH的影响,分析了铁改性生物炭对磷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生物炭经氯化铁溶液改性后C的质量分数大幅下降,O和Fe的质量分数大幅上升;表面的羧基含量增加,碱性官能团含量显著降低。铁改性使生物炭对磷的吸附平衡时间由改性前的60 min增至120 min;铁改性后,生物炭的理论最大吸附量为10.1 mg·g-1,是改性前的19.4倍。改性前生物炭对磷的吸附主要是物理吸附,表现为交换态磷含量大幅增加,占吸附总量的82.1%;而铁改性生物炭主要是化学吸附,表现为铁结合态磷的增幅最大,占吸附总量的66.7%,交换态磷仅占26.6%。随溶液初始pH的增加,铁改性生物炭对磷的去除率先增加后下降,pH=7时去除率最高,去除率随pH的变化与交换态磷含量密切相关;随着pH升高,铁结合态磷有向闭蓄态磷转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改性生物炭 吸附 磷形态 PH
下载PDF
铁改性生物炭抑制土壤中As的迁移 被引量:7
6
作者 吴福飞 贾宏涛 +2 位作者 董双快 王红 朱丹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15-222,共8页
砷(As)的毒性极强,为了治理含As土壤,该研究通过室内土柱模拟试验,研究铁改性生物炭对土壤中As迁移能力和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8%生物炭和铁改性生物炭后,能显著降低土柱灌水后渗滤液中As的含量,增加土壤表层(0~20 cm) As的含量... 砷(As)的毒性极强,为了治理含As土壤,该研究通过室内土柱模拟试验,研究铁改性生物炭对土壤中As迁移能力和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8%生物炭和铁改性生物炭后,能显著降低土柱灌水后渗滤液中As的含量,增加土壤表层(0~20 cm) As的含量,降低土壤深层(>20~50 cm) As的含量,促进土壤中有效态As向稳定态As转化,生物炭的添加量越大,土壤中R-As的含量就越高。对比铁改性生物炭和生物炭发现,生物炭负载Fe3+后,其吸附和固持能力更强,更能促进有效态As向R-As转化,进而降低As污染的风险。因此,在治理含As土壤时,可在表层土壤施加2%的铁改性生物炭,达到吸附和固化As的目的,进而提高土壤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迁移 铁改性生物炭
下载PDF
铁改性生物炭对几种染料的吸附机理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周淑红 张博文 +3 位作者 卫嘉华 王雪 彭其安 蔡亚君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928-3939,共12页
本文以生物炭为原料,经氧化亚铁硫杆菌生物沥滤,将离子态的铁负载到生物炭上再进行二次热解,制备出铁改性生物炭材料(FeBC).开展该材料对三苯基甲烷、偶氮和噻嗪类染料等典型染料进行吸附试验,考察材料投加量、染料浓度以及温度因素对... 本文以生物炭为原料,经氧化亚铁硫杆菌生物沥滤,将离子态的铁负载到生物炭上再进行二次热解,制备出铁改性生物炭材料(FeBC).开展该材料对三苯基甲烷、偶氮和噻嗪类染料等典型染料进行吸附试验,考察材料投加量、染料浓度以及温度因素对染料去除的影响,利用XRD、FT-IR、XPS和BET等分析方法对FeBC进行表征并做吸附动力学模型和等温吸附模型拟合.结果表明,FeBC负载了Fe_(3)O_(4)后表面官能团和孔隙结构更加丰富.FeBC对几种染料的吸附结果符合一阶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证明FeBC对染料的去除是以物理吸附为主的单分子层吸附过程;染料去除率与初始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本文初步揭示了该材料对几种染料的去除机理,是以孔隙吸附、氢键、π—π电子共轭吸附以及静电吸附等方式去除,改性后对不同染料吸附量提高达302.2%-409.5%.该研究为新型炭改性材料在染料废水中的处理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改性生物炭 染料废水 吸附
下载PDF
铁改性生物炭吸附初雨中氮磷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何琨 姜应和 +2 位作者 周龙 韩旻沂 金建华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8-86,共9页
将制备的铁负载改性生物炭(Fe-BC)用于初期雨水径流中低浓度氮磷的吸附去除,旨在寻求经济高效的氮磷吸附材料。文章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Fe-BC进行了表征,发现有晶体结构产生和Fe-O官能团出现。... 将制备的铁负载改性生物炭(Fe-BC)用于初期雨水径流中低浓度氮磷的吸附去除,旨在寻求经济高效的氮磷吸附材料。文章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Fe-BC进行了表征,发现有晶体结构产生和Fe-O官能团出现。通过吸附动力学、等温吸附、吸附热力学试验对Fe-BC吸附氮磷的机理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Fe-BC与NO_(3)^(-)-N的结合方式主要是外层络合物,吸附过程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的拟合度较高,以物理吸附为主,是自发、熵增的放热反应,不同温度下理论最大吸附量为2.83~5.70 mg/g;与PO_(4)^(3-)-P的结合则主要通过形成内层络合物实现,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Temkin模型,以化学吸附为主,是自发、熵增的吸热反应,不同温度下理论最大吸附量为1.78~2.19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改性生物炭 磷酸根 硝酸根 吸附模型 吸附机理
下载PDF
纳米零价铁改性生物炭对污染土壤中Cd稳定化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许亚琼 王雪佳 +2 位作者 李荣华 肖然 张增强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478-2487,共10页
为研究纳米零价铁改性生物炭(nZVI-BC)对土壤镉(Cd)的长效稳定机制,特别是生物炭(BC)老化过程中nZVI-BC与Cd的界面相互作用,本研究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制备了nZVI-BC,采用批吸附与养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并利用现代光谱分析手段探究了nZVI-B... 为研究纳米零价铁改性生物炭(nZVI-BC)对土壤镉(Cd)的长效稳定机制,特别是生物炭(BC)老化过程中nZVI-BC与Cd的界面相互作用,本研究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制备了nZVI-BC,采用批吸附与养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并利用现代光谱分析手段探究了nZVI-BC对液相Cd(Ⅱ)的吸附和对土壤中Cd的稳定化效果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nZVI负载显著提高了生物炭对Cd(Ⅱ)的吸附能力,nZVI-BC对Cd(Ⅱ)的饱和吸附量是BC的4.3倍(125.5 mg·g^(-1)vs 23.61 mg·g^(-1))。nZVI-BC对Cd(Ⅱ)的吸附更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其等温吸附更符合Langmuir模型,属于单层吸附。随着养护时间的增加,生物炭表面的Cd负载量逐渐增加,老化后BC表面形成的含氧官能团是Cd饱和吸附力增加的主要原因。相比而言,nZVI-BC上Cd的负载量呈先增加后逐渐降低的趋势。沉淀与表面络合是nZVI-BC固定土壤中Cd的主要机制,而Fe含量的降低和Fe的氧化则是导致其Cd固定量降低的主要原因。尽管如此,nZVI-BC对Cd的吸附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且远高于BC。综上所述,nZVI-BC可以作为一种能够适用于中度污染农田中Cd修复的高效稳定化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 纳米零价铁改性生物炭(nZVI-BC) 污染土壤修复 稳定化机制
下载PDF
铁改性生物炭对啤酒废水厌氧消化产甲烷的促进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叶俊沛 张盼月 +1 位作者 仙光 张光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3634-3637,3653,共5页
啤酒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高COD废水必需经过有效处理,达到标准后才能排放或二次循环利用。本研究以固体废弃物杨木木屑作为原料,经过载铁改性后,在550℃条件下热解,制备了铁改性生物炭(Fe/C)和未改性生物炭(BC),研究了它们对啤酒废水... 啤酒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高COD废水必需经过有效处理,达到标准后才能排放或二次循环利用。本研究以固体废弃物杨木木屑作为原料,经过载铁改性后,在550℃条件下热解,制备了铁改性生物炭(Fe/C)和未改性生物炭(BC),研究了它们对啤酒废水厌氧消化产甲烷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BC和Fe/C能够明显将产甲烷迟滞期缩短33%。BC和Fe/C的产甲烷对数期分别为40h和14h,虽然BC产气对数期比Fe/C长,但Fe/C在对数期的产甲烷速率明显高于BC,因此Fe/C的甲烷产量明显高于BC的甲烷产量。经过48h厌氧消化后,对比空白组,Fe/C和BC的最大产气量分别提高了81.36%和70.28%,说明Fe/C和BC能够明显促进啤酒废水产甲烷。傅里叶红外转换光谱(FT-IR)表明,BC和Fe/C中脂肪烃官能团在厌氧消化前后发生明显偏移,同时生物炭对微生物具有吸附作用。XRD谱中,厌氧消化前后BC中无机相对应的峰位减弱,说明厌氧消化过程中生物炭中灰分溶出,这可能是BC对厌氧消化过程有促进作用的原因。Fe/C中铁氧化物等无机组分的存在,促进了厌氧消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改性生物炭 啤酒废水 厌氧消化
下载PDF
铁改性生物炭的制备及水体修复应用综述 被引量:2
11
作者 梁欣冉 郭光光 +3 位作者 甄静 武艳芳 胡传伟 徐自恒 《河南科学》 2023年第1期55-63,共9页
铁改性生物炭被认为是一种环境友好型吸附剂,可用于处理多种水体污染,其吸附能力及吸附特性由于不同的制备方法而存在差异.鉴于此,综述了铁改性生物炭常见的制备方法及其对水体污染物(重金属、氮、磷、有机物)的修复应用,并对其主要的... 铁改性生物炭被认为是一种环境友好型吸附剂,可用于处理多种水体污染,其吸附能力及吸附特性由于不同的制备方法而存在差异.鉴于此,综述了铁改性生物炭常见的制备方法及其对水体污染物(重金属、氮、磷、有机物)的修复应用,并对其主要的吸附机理进行总结.重点阐述了铁改性生物炭的原料选择、物理化学预处理、热解温度以及改性方法等对生物炭性质以及水环境中有机无机污染物吸附效果的影响,以期为铁改性生物炭在水环境修复中的高效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最后,对铁改性生物炭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改性生物炭 水体污染 重金属污染 氮磷富营养化 有机污染
下载PDF
铁改性生物炭对水稻土中砷/铁还原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何璇 钱子妍 +2 位作者 吴川 崔梦倩 薛生国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55-764,共10页
为探讨铁改性生物炭对水稻土中砷(As)/铁(Fe)形态转化的影响,本研究以湖南某矿区周边As污染稻田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对照组(CK)、生物炭(CS)、铁改性生物炭(CFS)和蒽醌-2,6-二磺酸盐(AQDS,AS)4个处理对As/Fe形态转化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 为探讨铁改性生物炭对水稻土中砷(As)/铁(Fe)形态转化的影响,本研究以湖南某矿区周边As污染稻田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对照组(CK)、生物炭(CS)、铁改性生物炭(CFS)和蒽醌-2,6-二磺酸盐(AQDS,AS)4个处理对As/Fe形态转化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至49 d时,各处理中释放的As(Ⅲ)浓度为CS(383.6μg·L^(-1))>AS(335.7μg·L^(-1))>CK(296.9μg·L^(-1))>CFS(109.7μg·L^(-1));Fe(Ⅱ)浓度为CFS(166.3 mg·L^(-1))>AS(155.1 mg·L^(-1))>CS(123.8 mg·L^(-1))>CK(72.43 mg·L^(-1))。CK、CS、CFS、AS处理中溶解性有机碳(DOC)分别被利用了52.37%、56.96%、55.29%、53.52%;3个处理组液相层中DOC的腐殖化程度显著高于CK。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表明,优势微生物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约占细菌总量的70.0%;CFS处理组中As/Fe还原菌(Clostridium、Geobacter和Anaeromyxobacter)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研究表明,施加铁改性生物炭会改变DOC的生物利用性及微生物群落结构,从而调控水稻土中As(V)/Fe(Ⅲ)的还原,为水稻土As污染修复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改性生物炭 水稻土 溶解性有机碳 生物群落结构
下载PDF
铁改性生物炭的制备及铁改性对生物炭性质的影响
13
作者 杨家浚 余浩 +4 位作者 王梓行 黄恩惠 任进键 关弋翔 包艳萍 《广东化工》 CAS 2023年第24期14-15,43,共3页
铁改性处理可改变生物炭的理化性质,优化生物炭的性能,因而受到科研工作者的关注。本文主要综述了铁改性生物炭的方法,改性前后生物炭理化性质的变化及由此引起的污染物处理效果的优化,客观分析了现状并对未来提出展望。
关键词 生物 铁改性生物炭 制备方法 理化性质
下载PDF
铁改性生物炭强化生物滞留系统融雪径流中有机氮去除效能的研究
14
作者 陈友媛 王丹 +5 位作者 王磊 张孝桢 李雪薇 赵昊昀 李晓涵 刘恒阳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7-205,共9页
在城市雨水径流中,溶解性有机氮(DON)约占总氮含量的47%,大量DON排入水体会造成城市水体黑臭,同时冬季融雪剂会抑制DON转化,导致DON去除率较低.本研究通过向生物滞留系统填料中添加铁改性生物炭(FBC),探讨添加融雪剂和不同运行条件对DO... 在城市雨水径流中,溶解性有机氮(DON)约占总氮含量的47%,大量DON排入水体会造成城市水体黑臭,同时冬季融雪剂会抑制DON转化,导致DON去除率较低.本研究通过向生物滞留系统填料中添加铁改性生物炭(FBC),探讨添加融雪剂和不同运行条件对DON去除效率及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FBC显著提升了生物滞留系统对DON的去除能力.FBC组在未添加融雪剂,且降雨时长为60 min,降雨强度为60mL·min^(-1)时,对DON的去除率可达78.23%,比石英砂组提高了24.60%.添加融雪剂抑制了DON的去除效果,在此运行条件下,去除率降低了15.85%.此外,FBC通过表面氧化铁活性官能团及Fe^(3+)的作用,促进细菌产生了更多的蛋白酶、脲酶、脱氢酶、硝酸盐还原酶和亚硝酸盐还原酶等氮循环相关酶,酶活性比石英砂组提高了23.16%~572.8%,从而促进了DON的转化.总体而言,将FBC加入生物滞留系统的填料层,能够吸附部分DON,同时促进DON矿化,在融雪剂胁迫下,FBC吸附Na^(+),缓解了融雪剂对氮素转化的抑制作用,实现了DON的高效去除.该研究为冬季生物滞留系统去除融雪径流中DON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滞留系统 铁改性生物炭 融雪剂 有机氮 矿化
原文传递
活化铁尾砂与镁改性生物炭配施对水稻幼苗生长及盐碱土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罗春峰 张晓蓉 +4 位作者 巩宗强 贾艳杰 赵祥 刘凤飞 郭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78,共11页
为探究活化的高硅型铁尾砂与镁改性生物炭配施材料对水稻幼苗生长及盐碱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及改善盐碱地水稻生产力的可行性,本研究应用电子扫描显微镜对生物炭材料进行形貌结构观察,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生物炭材料进行官能团... 为探究活化的高硅型铁尾砂与镁改性生物炭配施材料对水稻幼苗生长及盐碱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及改善盐碱地水稻生产力的可行性,本研究应用电子扫描显微镜对生物炭材料进行形貌结构观察,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生物炭材料进行官能团表征;开展盆栽实验,探究活化铁尾砂与生物炭材料配施对水稻幼苗的形态学和生理学的影响及对盐碱土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他生物炭材料,活化铁尾砂-镁改性生物炭材料孔隙较大,表面更加粗糙,对于养分的吸附能力强,表面的官能团丰富。盆栽实验中活化铁尾砂-镁改性生物炭配施组中水稻幼苗株高、根长、根冠比和干质量分别较对照组提高12.61%、191.49%、42.93%和100.00%;叶片的丙二醛和活性氧含量分别降低65.76%和46.46%;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值分别升高117.35%、44.75%、55.00%和19.31%。施用活化铁尾砂-镁改性生物炭材料后,盐碱土的电导率降低,p H、总碳、总氮、土壤有效硅、总磷和总钾含量升高。研究证明活化铁尾砂-镁改性生物炭材料性能优越,并且活化铁尾砂与镁改性生物炭配施改善了盐碱土壤理化性质和养分含量,使水稻幼苗活性氧含量降低及抗氧化酶活性提升,减缓盐碱土对水稻幼苗生长的胁迫,促进盐碱土壤中水稻幼苗生理过程,增加干物质积累,可以促进盐碱地水稻幼苗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尾砂-镁改性生物材料 水稻 酶活性 苏打盐碱土
下载PDF
浸渍热解法制备铁改性生物炭活化过硫酸盐去除2,4-二硝基甲苯 被引量:9
16
作者 曹媛 李晓东 +4 位作者 彭昌盛 孙宗全 沈佳伦 马福俊 谷庆宝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5-142,178,共9页
为探究并优化浸渍热解法制备铁改性生物炭(MBC)活化过硫酸盐(PS)对有机污染物去除的试验条件及影响因素,以2,4-二硝基甲苯(2,4-DNT)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热解参数(热解温度、升温速率和停留时间)、FeCl_(3)浸渍浓度及初始pH值对2,4-DNT... 为探究并优化浸渍热解法制备铁改性生物炭(MBC)活化过硫酸盐(PS)对有机污染物去除的试验条件及影响因素,以2,4-二硝基甲苯(2,4-DNT)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热解参数(热解温度、升温速率和停留时间)、FeCl_(3)浸渍浓度及初始pH值对2,4-DNT去除的影响,并采用电子自旋共振波谱技术及自由基猝灭试验鉴定了PS/MBC体系中生成的自由基。结果表明:1)热解温度对MBC活化PS去除2,4-DNT的影响最显著,其次为升温速率和停留时间;当热解温度、停留时间和升温速率分别为300℃、3 h和10℃/min时,热解制备的MBC对活化PS去除2,4-DNT的效果最佳;2)FeCl_(3)浸渍浓度是影响MBC活化性能的重要因素,随着FeCl_(3)浸渍浓度的升高,2,4-DNT的去除率先增后减,当FeCl_(3)的浸渍浓度为100 mmol/L时,5 h内2,4-DNT的去除率可达到100%,2,4-DNT去除的准一级动力学常数(k_(obs))为1.373 min^(-1);3)当初始pH值为5.0~9.0时,2,4-DNT均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其去除率为94.5%~83.6%,k_(obs)为0.606~0.345 min^(-1);4)PS/MBC体系中生成的·OH是2,4-DNT去除的主要原因,其强度随MBC的热解温度和FeCl_(3)浸渍浓度的不同差异较大。研究结果表明,浸渍热解法制备的MBC可有效活化PS实现污染物的高效去除,为PS化学氧化处理有机污染水体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硫酸盐 铁改性生物炭 浸渍热解法 2 4-二硝基甲苯
原文传递
铁改性生物炭的制备及其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宋佩佩 马文静 +3 位作者 王军 谢慧 高晓禹 艾仕云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018-4036,F0002,共20页
生物炭已被广泛应用于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但粒径大、力学性能差、吸附点位较少等缺点限制了其应用。由铁基化合物和生物炭制备的铁改性生物炭,可优化生物炭的性能,弥补生物炭修复能力的不足,表现出良好的重金属钝化效果。综述了铁改性... 生物炭已被广泛应用于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但粒径大、力学性能差、吸附点位较少等缺点限制了其应用。由铁基化合物和生物炭制备的铁改性生物炭,可优化生物炭的性能,弥补生物炭修复能力的不足,表现出良好的重金属钝化效果。综述了铁改性生物炭的制备方法,以及该材料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进展:介绍了铁改性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和常用表征手段;总结了制备及修复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原材料、温度、投加量、修复时间等);从静电作用、离子交换、络合、氧化还原、共沉淀作用等方面阐明了铁改性生物炭对重金属的固定化机制;分析了施用铁改性生物炭对土壤微生态的影响;最后指出了铁改性生物炭材料在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期为铁改性生物炭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改性生物炭 重金属 土壤修复 固定化机制 微生态
原文传递
两种铁改性生物炭对微碱性砷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 被引量:6
18
作者 梁欣冉 何丹 +3 位作者 郑曌华 付庆灵 胡红青 朱俊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100-4108,共9页
改性生物炭作为良好的重金属钝化剂,已被广泛应用于环境修复.为探究不同改性方法对生物炭钝化土壤砷-镉(As-Cd)的影响,采用共沉淀法和浸渍热解法制备铁改性生物炭,通过吸附试验和土壤培养试验,对生物炭性质、吸附As-Cd以及钝化土壤As-C... 改性生物炭作为良好的重金属钝化剂,已被广泛应用于环境修复.为探究不同改性方法对生物炭钝化土壤砷-镉(As-Cd)的影响,采用共沉淀法和浸渍热解法制备铁改性生物炭,通过吸附试验和土壤培养试验,对生物炭性质、吸附As-Cd以及钝化土壤As-Cd的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改性方法均可提高生物炭铁含量和零电荷点,且共沉淀法制备的铁改性生物炭(FeBC-1)负载的铁矿物主要为Fe_(3)O_(4)、FeO(OH)和γ-Fe_(2)O_(3)等,而浸渍热解法制备的铁改性生物炭(FeBC-2)主要为α-Fe_(2)O_(3)和γ-Fe_(2)O_(3)等铁氧化物.FeBC-1对As和Cd均展现出很强的吸附去除能力,去除率达21.40%~34.14%,可显著促进土壤中非专性吸附态As向残渣态As转化,而FeBC-2仅对As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BC、FeBC-1和FeBC-2对Cd的吸附能力与自身的阳离子交换量(CEC)呈正比,其中,BC对Cd的吸附去除效果优于FeBC-1和FeBC-2,可显著促进土壤酸溶态Cd向稳定的残渣态Cd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As) 镉(CD) 土壤污染修复 铁改性生物炭 改性方法
原文传递
铁改性玉米秸秆生物炭的制备及对Cd^(2+)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金燕 赵柳涛 +7 位作者 沈莉 关凤禹 郭利 吴沿博 吉国佳 张志伟 鲁勖琳 宋爱君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66-74,共9页
为确定不同制备条件下,铁氧化物改性生物炭对受污染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Cd^(2+)吸附性能的影响,提高生物炭对水Cd^(2+)的吸附去除性能,以秸秆生物炭为基础材料,FeSO_(4)·7H_(2)O,Fe_(2)(SO_(4))_(3)做为改性剂,选用磁力搅拌法、高... 为确定不同制备条件下,铁氧化物改性生物炭对受污染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Cd^(2+)吸附性能的影响,提高生物炭对水Cd^(2+)的吸附去除性能,以秸秆生物炭为基础材料,FeSO_(4)·7H_(2)O,Fe_(2)(SO_(4))_(3)做为改性剂,选用磁力搅拌法、高温煅烧法、微波加热法3种方法制备改性秸秆生物炭。并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XRD)、红外光谱分析(IR)、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BET)对铁改性生物炭材料的物相、结构以及形貌进行表征,同时考察了其对Cd^(2+)的吸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微波法制备的铁改性玉米秸秆生物炭的吸附性能最好,吸附量达到了1.96 mg·g^(-1),是未改性生物炭吸附量的2.0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改性生物炭 玉米秸秆 制备方法 吸附性能
下载PDF
覆膜条件下铁改性磷负载生物炭对花生磷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夏桂敏 刘宇庭 +3 位作者 罗秀兰 逄彧广 郑俊林 迟道才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176-187,共12页
为探究覆膜条件下铁改性磷负载生物炭对花生植株磷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该研究于2021和2022年设置盆栽裂区试验,研究不同覆膜方式(覆膜处理(M1)和无膜处理(M0))下,铁改性磷负载生物炭处理(常规施磷量+无生物炭处理(P1C0)、3/4常规施磷量+... 为探究覆膜条件下铁改性磷负载生物炭对花生植株磷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该研究于2021和2022年设置盆栽裂区试验,研究不同覆膜方式(覆膜处理(M1)和无膜处理(M0))下,铁改性磷负载生物炭处理(常规施磷量+无生物炭处理(P1C0)、3/4常规施磷量+7.5 t/hm^(2)铁改性磷负载生物炭处理(P2C1)、3/4常规施磷量+15 t/hm^(2)铁改性磷负载生物炭处理(P2C2)、2/3常规施磷量+7.5 t/hm^(2)铁改性磷负载生物炭(P3C1)、2/3常规施磷量+15 t/hm^(2)铁改性磷负载生物炭(P3C2))对花生植株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量、磷素利用、土壤有效磷含量及花生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M0处理相比,M1处理下花生苗期、花针期、结荚期和饱果期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分别提高了7.6%和29.1%、12.4%和25.9%、14.9%和16.0%、6.5%和14.8%,饱果期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分别提高了17.7%和18.8%(2 a平均)。同一覆膜方式下,从苗期至饱果期,花生净光合速率和土壤有效磷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花针期达到最大值。与P1C0处理相比,P2C1处理饱果期土壤有效磷含量、花生植株磷素积累量、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分别显著提高了为13.5%、14.3%、6.5%和10.2%(2 a平均)。不同覆膜方式和铁改性磷负载生物炭处理中,M1P2C1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植株磷素积累量、饱果期干物质量及产量均为最优,花生产量较M0P1C0处理(常规处理)提高了40.4%(2 a平均)。因此,覆膜处理结合3/4常规施磷量和7.5 t/hm^(2)铁改性磷负载生物炭可通过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促进植株对磷素的吸收利用,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量,最终实现花生增产。研究结果可为花生田减磷增效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膜 产量 改性磷负载生物 磷素利用 土壤有效磷 花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