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电卡制冷材料与系统发展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
5
1
作者
李子超
施骏业
+1 位作者
陈江平
钱小石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3,共13页
电卡制冷循环基于巨电卡效应,利用电介质极化/退极化过程中的可逆焓变实现热力学循环。电卡制冷循环使用固态工质,环境友好、能量转化效率高。固态工质直接由电能驱动,结构简单,在微系统制冷领域拥有潜在技术优势。近十年来,国际上多个...
电卡制冷循环基于巨电卡效应,利用电介质极化/退极化过程中的可逆焓变实现热力学循环。电卡制冷循环使用固态工质,环境友好、能量转化效率高。固态工质直接由电能驱动,结构简单,在微系统制冷领域拥有潜在技术优势。近十年来,国际上多个研究机构在铁电陶瓷、单晶、高分子、液晶等凝聚态材料中陆续观测到巨电卡效应;电卡制冷热力学循环研究亦均取得进展。本文从电卡效应的热力学原理、工质材料、制冷系统的仿真与验证三个方面综述电卡制冷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目前,电卡工质温变极限可达40~50 K,循环不可逆损失小于10%;理论热力学完善度可达40%~60%;实际系统零负载温宽达14 K。电卡制冷技术未来的发展需要在凝聚态相变理论、新材料合成、工质集成工艺、固态界面传热/传质、固态热力学循环等跨学科研究领域实现协同突破,从而发挥其在微制冷系统领域的技术潜力。在未来电卡制冷有望为我国芯片冷却、动力电池热管理等关键技术的发展提供高效、紧凑的热管理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卡效应
固态制冷技术
铁电与弛豫铁电体
电介质
热管理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卡制冷材料与系统发展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
5
1
作者
李子超
施骏业
陈江平
钱小石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
出处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3,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076127)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YFA0711503)资助项目
上海交通大学重点前瞻布局基金(AF0200246)项目资助
文摘
电卡制冷循环基于巨电卡效应,利用电介质极化/退极化过程中的可逆焓变实现热力学循环。电卡制冷循环使用固态工质,环境友好、能量转化效率高。固态工质直接由电能驱动,结构简单,在微系统制冷领域拥有潜在技术优势。近十年来,国际上多个研究机构在铁电陶瓷、单晶、高分子、液晶等凝聚态材料中陆续观测到巨电卡效应;电卡制冷热力学循环研究亦均取得进展。本文从电卡效应的热力学原理、工质材料、制冷系统的仿真与验证三个方面综述电卡制冷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目前,电卡工质温变极限可达40~50 K,循环不可逆损失小于10%;理论热力学完善度可达40%~60%;实际系统零负载温宽达14 K。电卡制冷技术未来的发展需要在凝聚态相变理论、新材料合成、工质集成工艺、固态界面传热/传质、固态热力学循环等跨学科研究领域实现协同突破,从而发挥其在微制冷系统领域的技术潜力。在未来电卡制冷有望为我国芯片冷却、动力电池热管理等关键技术的发展提供高效、紧凑的热管理解决方案。
关键词
电卡效应
固态制冷技术
铁电与弛豫铁电体
电介质
热管理技术
Keywords
electrocaloric effect
solid state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ferroelectrics and relaxors
dielectrics
thermal management technology
分类号
TB619.2 [一般工业技术—制冷工程]
TB64 [一般工业技术—制冷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电卡制冷材料与系统发展现状与展望
李子超
施骏业
陈江平
钱小石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