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酸对馆藏铜质文物的腐蚀影响
1
作者 张然 毋妍 +3 位作者 王克青 许梦颖 李沫 成小林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1-51,共11页
综述了甲酸、乙酸对馆藏铜质文物的腐蚀机理和产物,涉及对铜基体的腐蚀、对已有氯化物锈蚀产物的铜的腐蚀以及对表面有碱性Na、K化合物的铜质文物的腐蚀。有机酸对表面有无碱性Na、K化合物的铜的腐蚀有着截然不同的机理和产物。当无Na、... 综述了甲酸、乙酸对馆藏铜质文物的腐蚀机理和产物,涉及对铜基体的腐蚀、对已有氯化物锈蚀产物的铜的腐蚀以及对表面有碱性Na、K化合物的铜质文物的腐蚀。有机酸对表面有无碱性Na、K化合物的铜的腐蚀有着截然不同的机理和产物。当无Na、K化合物时,产物包括Cu(HCOO)_(2)、Cu(OH)(HCOO)、Cu(OH)_(2)、Cu(CH_(3)COO)_(2)和Cu_(4)(OH)(CH_(3)COO)_(7)·2H_(2)O;而存在碱性Na化合物时,主要产物为Cu_(4)Na_(4)O(HCOO)_(8)(H_(2)O)_(4)(OH)_(2)、Cu_(2)(OH)_(3)(HCOO)和Na Cu(CO_(3))(CH_(3)COO)。近年来,国内外发现了大量相关文物腐蚀的案例,腐蚀产物主要是后者,表明了碱性Na、K化合物和有机酸在腐蚀中的作用。Na、K化合物的来源包括文物在铸造、使用、埋藏和保护修复过程中引入以及复合材质文物中的其他材质(如玻璃或珐琅),有机酸则主要来源于保存展览环境中的木材、板材、涂料、粘合剂等的挥发或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质文物 腐蚀 有机酸 甲酸 乙酸
下载PDF
铜质文物修复过程中的清洗除锈技术 被引量:8
2
作者 陈颢 马卫军 《清洗世界》 CAS 2015年第9期9-13,20,共6页
为了更好地解读铜质文物所遗留下来的纹饰、铭文和各种铸造痕迹等历史信息,对铜质文物进行全面清洗,优选出确实可行的清洗除锈技术。
关键词 铜质文物 清洗 除锈
下载PDF
辽上京博物馆馆藏辽代铜质文物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马超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1期10-15,共6页
巴林左旗-辽朝的建都之地,出土了大量的辽代铜质文物,其马具数量巨大,铜镜精美至极,钱币透露出时代气息,共有铜镜、铜钱、印章、兵器、马具马饰、宗教用品、生活用品7类;来源大部分为交献、征集以及公安局收缴,还有一小部分为出土文物。
关键词 辽代 铜质文物 巴林左旗 辽上京博物馆
下载PDF
馆藏文物保存状态评估——以定州博物馆馆藏铜质、铁质文物为例
4
作者 刘佳旭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第14期38-42,共5页
定州博物铜质、铁质文物类型丰富,未经较为系统全面的保存评估。为科学评估其保存状态,借鉴“馆藏文物腐蚀损失调查项目”,从文物基本情况、病害调查、检测分析、环境监测等方面,对文物保存现状进行调查与综合评估。并对馆藏文物调查评... 定州博物铜质、铁质文物类型丰富,未经较为系统全面的保存评估。为科学评估其保存状态,借鉴“馆藏文物腐蚀损失调查项目”,从文物基本情况、病害调查、检测分析、环境监测等方面,对文物保存现状进行调查与综合评估。并对馆藏文物调查评估进行探讨,为馆藏文物的管理与保护提供支持,为制定针对性的保护方案与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州博物馆 铁质文物 铜质文物 锈蚀分析 环境监测
下载PDF
铜质文物在CO_(2)环境中的腐蚀行为及缓蚀剂研究
5
作者 周浩 尤世界 王胜利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49-1056,共8页
采用石英晶体微天平(QCM)反应性监测技术,结合Cu表面腐蚀产物分析,揭示了铜质文物在CO_(2) 环境中的初期腐蚀行为。进而针对性地引入苯骈三氮唑(BTA)和L-半胱氨酸(CYS)为主的复配气相缓蚀剂(VCI)以提高对铜质文物的抗腐蚀能力,同时结合... 采用石英晶体微天平(QCM)反应性监测技术,结合Cu表面腐蚀产物分析,揭示了铜质文物在CO_(2) 环境中的初期腐蚀行为。进而针对性地引入苯骈三氮唑(BTA)和L-半胱氨酸(CYS)为主的复配气相缓蚀剂(VCI)以提高对铜质文物的抗腐蚀能力,同时结合电化学阻抗谱(EIS)技术和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复配VCI对铜质文物的缓蚀机制。结果表明,CO_(2) 浓度的增大以及相对湿度的升高均会加速铜质文物的腐蚀,在CO_(2)环境暴露后的初期,腐蚀产物主要为Cu_(2) O、CuO和CuCO_(3)·Cu(OH)2。BTA与CYS对铜质文物腐蚀有显著的协同缓蚀性能,当BTA与CYS复配比为4∶1时,缓蚀率最高为86.2%。由于CYS与BTA相比,其较小的尺寸而产生较少的空间位阻,可以充分填补BTA膜的空隙,使得复合缓蚀剂膜更加致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质文物 CO_(2)气氛环境 腐蚀机理 石英晶体微天平 气相缓蚀剂
原文传递
从潘祖荫古器“七厄”说看历代铜质文物之消亡
6
作者 张轲风 《苏州文博论丛》 2012年第1期68-71,共4页
清人潘祖荫曾将我国古器之消亡总结为'七厄',他是最早归纳我国古代铜质文物消亡历史的学者。遗憾的是,后世诸家引证潘氏观点似受梁启超之影响,均误作'六厄'。于今视之,潘氏'七厄'说暴露出时代的局限,不具备科... 清人潘祖荫曾将我国古器之消亡总结为'七厄',他是最早归纳我国古代铜质文物消亡历史的学者。遗憾的是,后世诸家引证潘氏观点似受梁启超之影响,均误作'六厄'。于今视之,潘氏'七厄'说暴露出时代的局限,不具备科学论证的严密性。笔者从宏观角度考察古铜器之消亡,毁器铸钱、信仰冲突、迷信思想作祟、工业化之冲击可谓是我国铜质文物消亡的四大原因。其中,历代以铸钱为目的销毁古铜器则是其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祖荫 七厄 古铜器 铜质文物 毁器 铸钱
原文传递
使用碳酸钠水溶液处理铜质文物所引起的矿物变化
7
作者 A·M·波拉德 R·G·托马斯 P·A·威廉姆斯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11-112,125,共3页
本文对水溶液中氧化铜与碳酸盐反应时所发生的矿物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将其和氯化亚铜(CuCl)以及被碱式碳酸铜(CuCO3(OH)2]所覆盖的铜器与碳酸盐的反应作了比较。所观察到的反应现象和所得到的反应产物均和为稳定铜质文物所使用的... 本文对水溶液中氧化铜与碳酸盐反应时所发生的矿物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将其和氯化亚铜(CuCl)以及被碱式碳酸铜(CuCO3(OH)2]所覆盖的铜器与碳酸盐的反应作了比较。所观察到的反应现象和所得到的反应产物均和为稳定铜质文物所使用的碳酸钠水溶液有关。在处理过的铜器表面上,经常可以看到矿物学上很少见到的蓝铜钻石[Na2Cu(CO3)2·3H2O],现在通过已知的化学反应知识,可以很好地得到解释。处理后的器物通过清洗可以使蓝钢钠石减少到最低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质文物 碳酸钠水溶液 碱式碳酸铜 水羟碳铜石 重结晶 氯化亚铜 铜合金 红外吸收光谱 热力学 粉末衍射
原文传递
三件清代铜质造像的化学保护技术处理 被引量:4
8
作者 金普军 谢振斌 宋艳 《四川文物》 2004年第1期92-96,共5页
本文通过对三件清代铜佛像文物的综合保护处理 ,探讨了铜质文物的点腐蚀机理 ,阐述了保护工作的步骤、方法和效果。
关键词 清代 铜质文物 化学保护技术 铜佛像文物 “粉状锈” 缓蚀剂 缓蚀工艺
下载PDF
浅谈馆藏金属类文物的修复和保护 被引量:6
9
作者 王成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第2期84-85,共2页
馆藏金属类文物(含出土)中最多的是铜质和铁质类文物,它们在不利环境中易出现锈蚀和氧化,若不修复保护就会慢慢就被分解、氧化或腐蚀。文章重点对铜质和铁质文物的腐蚀、残缺等问题进行修复保护分析,并提出了防护金属类文物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铜质和铁质类文物 修复 保护
下载PDF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铜半结跏泥金观音锈蚀产物的光谱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薇 张鹏宇 吴娜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832-3839,共8页
铜质文物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历程的重要物质载体,具有多重价值。铜质文物在埋藏和保存过程中会发生腐蚀,导致器物表面被多种锈蚀产物覆盖。各类锈蚀产物对文物稳定性的影响不同,其中含氯锈蚀产物最受关注,因其多与“青铜病”有关。“青... 铜质文物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历程的重要物质载体,具有多重价值。铜质文物在埋藏和保存过程中会发生腐蚀,导致器物表面被多种锈蚀产物覆盖。各类锈蚀产物对文物稳定性的影响不同,其中含氯锈蚀产物最受关注,因其多与“青铜病”有关。“青铜病”是一种由氯离子引发的快速腐蚀现象,可能对铜质文物的本体造成严重危害。因此,锈蚀产物的快速、准确鉴定对铜质文物的保护与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铜半结跏泥金观音表面锈蚀产物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大幅面X射线荧光成像(MA-XRF)、光纤反射光谱(FORS)、扫描电镜能谱(SEM-EDS)、激光共焦显微拉曼光谱(Raman)几种方法对锈蚀产物成分结构及分布位置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观音造像表面锈蚀产物主要包括碱式氯化铜(氯铜矿和斜氯铜矿)和蓝铜钠石。此外,还发现了一种含锌的碱式氯化铜,推测其分子式为Cu_(3.52-3.64)Zn_(0.36-0.48)(OH)_(6)C_(l2)。这类锈蚀产物在铜质文物表面鲜少发现,该研究结果为其鉴定研究提供了新的参考数据。综合各类分析结果,进一步揭示了观音造像表面各类锈蚀产物的分布情况,确定了碱式氯化铜主要分布于观音造像头冠部、面部、手部、腿部、底座、足部等位置。研究结果为准确判断该件文物受“青铜病”影响的严重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对该观音造像的合理有效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广域和微区分析方法的有效结合也为铜质文物锈蚀产物分析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质文物 锈蚀产物 碱式氯化铜 光纤反射光谱 大幅面X射线荧光成像
下载PDF
铜佛返藏
11
作者 林大泉 《西藏研究》 1984年第1期99-99,共1页
由敦煌文物研究所代为收藏保管的一批西藏铜质文物,已于一九八三年五月中旬运回西藏,交给西藏宗教事务管理局。这批铜质文物,有佛像和香炉、钟铃、灯盏等供器,以及铜锅、铜碗等生活用具,总重约一百二十吨。这是浩劫之中被抢救的一部分。
关键词 铜质文物 敦煌文物 西藏宗教 事务管理 生活用具 研究所 保管 抢救 收藏 佛像
下载PDF
铜佛(照片)
12
作者 祁铎 《西藏研究》 1984年第2期129-129,共1页
由敦煌文物研究所保管的一批铜质文物已经运回西藏宗教事务管理局。这是其中的几尊铜佛。
关键词 事务管理 西藏宗教 敦煌文物 铜质文物 保管 照片 研究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