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4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蒲公英-银纳米颗粒对三文鱼源哈夫尼亚菌AHL型群体感应系统的抑制作用
1
作者 檀茜倩 裴建博 +5 位作者 王晓晴 崔方超 孟玉琼 马睿 李学鹏 励建荣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0-220,共11页
群体感应(QS)是细菌间的一种通讯机制,抑制细菌QS系统可作为控制腐败菌的一种新策略,且可避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本研究以AgNO3为银源,蒲公英植物提取物为还原剂,制备蒲公英-银纳米颗粒(D-AgNPs)。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动态光散射、Z... 群体感应(QS)是细菌间的一种通讯机制,抑制细菌QS系统可作为控制腐败菌的一种新策略,且可避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本研究以AgNO3为银源,蒲公英植物提取物为还原剂,制备蒲公英-银纳米颗粒(D-AgNPs)。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动态光散射、Zeta电位、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D-AgNPs为球形、平均粒径13.9 nm、Zeta电位值(-14.07±0.25)mV,主要含Ag(68.96%)和Cl(15.27%)两种元素。测定D-AgNPs对两株哈夫尼亚菌生长和受QS系统调控的生物被膜、N-酰基-L-高丝氨酸内酯(AHLs)、蛋白酶、胞外多糖、群集和泳动等毒力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D-AgNPs对哈夫尼亚菌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为128μg/mL,在1/16~1/2 MIC(8~64μg/mL)时可抑制哈夫尼亚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在1/128~1/32 MIC(1~4μg/mL)时促进其生物被膜形成。对AHLs、蛋白酶产生、群集和泳动均显示不同程度的抑制,而对胞外多糖的产生有一定促进作用。本研究证实D-AgNPs可作为一种QS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纳米颗粒 哈夫尼亚菌 群体感应 绿色合成 三文鱼
下载PDF
口腔环境响应性的银纳米颗粒对变形链球菌的抗菌作用
2
作者 汪宇 黄昊文 +2 位作者 刘欣 薛皖秋 曹颖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24年第2期74-81,共8页
目的开发一种基于淀粉有机模板的银纳米颗粒(silver nanoparticles,AgNPs),该AgNPs在口腔龋损酸性微环境中响应性释放,通过杀灭病原菌抑制生物膜形成和破坏已成熟生物膜的双重抗菌能力,为龋病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以可溶性淀粉为绿色... 目的开发一种基于淀粉有机模板的银纳米颗粒(silver nanoparticles,AgNPs),该AgNPs在口腔龋损酸性微环境中响应性释放,通过杀灭病原菌抑制生物膜形成和破坏已成熟生物膜的双重抗菌能力,为龋病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以可溶性淀粉为绿色稳定剂,抗坏血酸为还原剂,硝酸银为银前驱体,使用一锅法制备得到淀粉负载的AgNPs。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透射电镜对AgNPs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采用细菌稀释平板菌落计数法探究其抗菌能力、使用结晶紫染色探究其抑制生物膜形成能力、通过细菌活死染色探究其破坏成熟生物膜能力。结果紫外分光光度计显示的特征峰和透射电镜图像均表明成功合成了均匀分散在淀粉模板的球形Ag NPs,菌落计数结果显示,在α-淀粉酶的作用下,淀粉模板酶解后释放Ag NPs,对变形链球菌具有良好的杀灭效果(P<0.001),而未经α-淀粉酶作用的淀粉负载的Ag NPs则与对照组结果相比,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晶紫染色结果和细菌荧光显微镜观察图像表明,淀粉负载的AgNPs具有抑制变形链球菌形成生物膜和破坏成熟生物膜的作用。结论使用简单的一锅法绿色合成的淀粉负载的Ag NPs,能在口腔中α-淀粉酶的作用下被释放,杀灭变形链球菌、抑制变形链球菌生物膜的形成,同时还能破坏成熟的生物膜,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病 口腔环境响应性 银纳米颗粒 变形链球菌 生物膜
下载PDF
载外泌体银纳米颗粒抗菌水凝胶的构建及其对人表皮HaCaT细胞增殖的影响
3
作者 刘韬 傅家财 +2 位作者 钟秤明 滕旭 齐玲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6-345,共10页
目的:构建负载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MSC-Exo)和银纳米颗粒(AgNPs)抗菌水凝胶,初步探讨该水凝胶的抗菌活性及促人表皮HaCaT细胞增殖的效果,阐明其在皮肤损伤治疗方面的应用潜力。方法:利用氧化葡聚糖(ODex)和改性透明质酸(HA-ADH)制备基... 目的:构建负载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MSC-Exo)和银纳米颗粒(AgNPs)抗菌水凝胶,初步探讨该水凝胶的抗菌活性及促人表皮HaCaT细胞增殖的效果,阐明其在皮肤损伤治疗方面的应用潜力。方法:利用氧化葡聚糖(ODex)和改性透明质酸(HA-ADH)制备基础水凝胶骨架,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稳定剂制备AgNPs;培养间充质干细胞(MSC)获取MSC-Exo。构建AgNP/HA-ADH/ODex水凝胶和MSC-Exo@AgNP/HA-ADH/ODex水凝胶。通过BCA法评估外泌体的负载率,选用动态光散射(DLS)分析、Zeta电位分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表征AgNPs形貌、表面带电情况和结构,利用红外光谱表征HA-ADH/ODex水凝胶骨架的结构组成,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纳米流式检测仪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对MSC-Exo进行鉴定,CCK-8法检测HA-ADH/ODex水凝胶和AgNP/HA-ADH/ODex水凝胶的细胞存活率及MSC-Exo@AgNP/HA-ADH/ODex水凝胶对HaCaT细胞的细胞增殖率的影响,平板涂布法和比浊法评估AgNP/HA-ADH/ODex水凝胶的抗菌活性。结果:DLS分析、Zeta电位分析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成功制备了粒径大小均一、表面带正电的AgNPs。红外光谱检测,HA-ADH/ODex水凝胶制备成功。TEM、纳米流式检测和Western blotting法验证MSC-Exo成功提取,BCA法证实在MSC-Exo@AgNP/HA-ADH/ODex水凝胶中MSC-Exo负载率为77.8%。CCK-8法检测,稀释倍数为0、1、2、4、8、16、32和64的HA-ADH/ODex水凝胶浸提液处理的HaCaT细胞存活率接近100%。稀释8倍及以上的AgNP/HA-ADH/ODex水凝胶浸提液处理的HaCaT细胞存活率均大于85%。平板涂布法检测,AgNP/HA-ADH/ODex和MSC-Exo@AgNP/HA-ADH/ODex水凝胶具有明显的抗菌活性,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的抗菌率分别为(96.44±0.16)%和(96.62±0.16)%,对大肠杆菌(E.coli)的抗菌率分别为(95.73±0.28)%和(95.58±0.14)%。CCK-8法检测,MSC-Exo@AgNP/HA-ADH/ODex水凝胶能够促进HaCaT细胞增殖,细胞增殖率为(115.00±7.42)%。结论:MSC-Exo@AgNP/HA-ADH/ODex水凝胶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能够有效促进人表皮HaCaT细胞的增殖,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生物敷料,用于皮肤创伤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葡聚糖 银纳米颗粒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 皮肤创伤 药物递送
下载PDF
伽师瓜皮银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其对单偶氮染料的催化降解作用
4
作者 孙艳美 燕子红 +2 位作者 章聚宝 王飒 热娜古丽·阿不都热合曼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24年第3期83-92,共10页
以硝酸银为前躯物,伽师瓜皮提取物作为还原剂和保护剂制备了伽师瓜皮银纳米颗粒(JM-AgNP)材料。通过单因素法分析了伽师瓜皮提取液的pH值和质量浓度、硝酸银溶液浓度、反应时间与温度对JM-AgNP的影响。采用紫外-可见(UV-Vis)分光光度计... 以硝酸银为前躯物,伽师瓜皮提取物作为还原剂和保护剂制备了伽师瓜皮银纳米颗粒(JM-AgNP)材料。通过单因素法分析了伽师瓜皮提取液的pH值和质量浓度、硝酸银溶液浓度、反应时间与温度对JM-AgNP的影响。采用紫外-可见(UV-Vis)分光光度计、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对JM-Ag-NP结构及性能进行表征,并探究了JM-AgNP对单偶氮染料的催化降解性能及机理。研究得到的JM-AgNP最佳合成工艺为:伽师瓜皮提取液pH值为11.5,硝酸银溶液浓度为7 mmol/L,伽师瓜皮提取液质量浓度为5 g/L,反应时间为150 min,反应温度为90℃。所形成的JM-Ag-NP近似为圆球形,粒径在9~46 nm之间。在(CH3COO)3BHNa还原作用下,经过15 min反应时间,JM-AgNP对酸性橙7(AO7)和酸性红13(AR13)染料的降解率分别达到90.48%和88.16%。研究结果可为银纳米颗粒的绿色合成及其在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提供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师瓜皮 银纳米颗粒(AgNP) 单偶氮染料 催化降解 绿色合成 废水处理
下载PDF
汞灯诱导合成银纳米颗粒的研究
5
作者 肖厚贞 刘钟馨 +2 位作者 李凤珍 王敏 庾名槐 《广东化工》 CAS 2016年第15期16-18,共3页
室温下,以汞灯为光源,硼氢化钠为还原剂,柠檬酸钠为结构导向剂,在200瓦功率下合成了以三角形为主的银纳米颗粒,在600瓦功率下,合成了以十面体为主的银纳米颗粒。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透射电镜对样品的光学性质和形貌进行了表征。此外... 室温下,以汞灯为光源,硼氢化钠为还原剂,柠檬酸钠为结构导向剂,在200瓦功率下合成了以三角形为主的银纳米颗粒,在600瓦功率下,合成了以十面体为主的银纳米颗粒。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透射电镜对样品的光学性质和形貌进行了表征。此外,还研究了溶液p H值、搅拌对形成银纳米颗粒形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形银纳米颗粒 十面体银纳米颗粒 光诱导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下载PDF
水溶性银纳米颗粒的制备及抗菌性能 被引量:20
6
作者 孙磊 刘爱心 +3 位作者 黄红莹 陶小军 赵彦保 张治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22-728,共7页
采用液相还原法,以单宁酸为还原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修饰剂制备出了水溶性的表面修饰Ag纳米颗粒.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吸收分光光度计(UV-Vis)、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仪等对所得样品的形... 采用液相还原法,以单宁酸为还原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修饰剂制备出了水溶性的表面修饰Ag纳米颗粒.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吸收分光光度计(UV-Vis)、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仪等对所得样品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肉汤稀释法测试了样品的抗菌性能,考察了样品在水相中的分散稳定性,提出了PVP修饰Ag纳米颗粒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样品具有Ag的面心立方晶体结构,平均粒径为15-17nm.样品在水相中能长时间稳定分散;对埃希氏大肠杆菌(E.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具有明显的抗菌作用.操作简便、条件温和的制备方法易于在工业规模上放大;试剂无毒,使得所制备的PVP修饰Ag纳米颗粒作为抗菌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纳米颗粒 水溶性 表面修饰 绿色无毒 抗菌性
下载PDF
以树形分子为模板制备银纳米颗粒 被引量:27
7
作者 李国平 罗运军 谭惠民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158-1161,MJ05,共5页
以硝酸银为原料 ,硼氢化钠为还原剂 ,PAMAM树形分子为模板兼稳定剂 ,制备出粒径分布范围在 4~ 7nm的银纳米颗粒 .实验发现 ,其他条件相同时 ,银纳米颗粒的粒径随着Ag+ /树形分子摩尔比的增加而增加 ,并且树形分子代数越高 ,所起的模板... 以硝酸银为原料 ,硼氢化钠为还原剂 ,PAMAM树形分子为模板兼稳定剂 ,制备出粒径分布范围在 4~ 7nm的银纳米颗粒 .实验发现 ,其他条件相同时 ,银纳米颗粒的粒径随着Ag+ /树形分子摩尔比的增加而增加 ,并且树形分子代数越高 ,所起的模板作用越显著 .还研究了溶液pH值的影响 ,发现当溶液pH值在 7左右时 ,可以制得粒径较小、分散性较好的银纳米颗粒 .用紫外 -可见光谱 ,透射电镜 (TEM )以及原子力显微镜 (AF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形分子 银纳米颗粒 模板合成 紫外-可见光谱 透射电镜 原子力显微镜
下载PDF
离子交换法在钠钙硅酸盐玻璃中原位合成银纳米颗粒的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杨修春 杜天伦 +2 位作者 HOFMEISTER Herbert DUBIEL Manferd 黄文旵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371-1375,共5页
采用离子交换结合热处理法,在商用钠钙硅酸盐平板玻璃中原位形成2~7 nm的银纳米颗粒.利用电子探针、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谱、透射电子显微镜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银离子在玻璃中的扩散、还原和生长机理.结果表明:玻璃中同时存在... 采用离子交换结合热处理法,在商用钠钙硅酸盐平板玻璃中原位形成2~7 nm的银纳米颗粒.利用电子探针、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谱、透射电子显微镜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银离子在玻璃中的扩散、还原和生长机理.结果表明:玻璃中同时存在2价和3价铁离子,2价铁离子的存在有利于银离子被还原成中性银原子.银原子在玻璃中成核并生长成纳米颗粒.银纳米颗粒可以在离子交换时形成.提高热处理温度比延长热处理时间更有利于颗粒长大.特别当热处理温度高于玻璃转变温度时,出现Ostwald生长,导致银颗粒迅速长大,密度降低.大部分银纳米颗粒为十四面体单晶,少量为孪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 银纳米颗粒 十四面体单晶 形成机理
下载PDF
油酸囊泡层状液晶作为模板电化学合成银纳米颗粒 被引量:6
9
作者 郑龙珍 金乐红 +2 位作者 吴守国 孙秀玉 林祥钦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07-409,共3页
在油酸囊泡的层状液晶中利用电化学沉积法成功地制备了银纳米颗粒。并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银纳米颗粒进行了表征,发现银纳米颗粒能够均匀地分散在油酸囊泡中,并且油酸囊泡能够有效地阻止产生的银纳米颗粒发生... 在油酸囊泡的层状液晶中利用电化学沉积法成功地制备了银纳米颗粒。并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银纳米颗粒进行了表征,发现银纳米颗粒能够均匀地分散在油酸囊泡中,并且油酸囊泡能够有效地阻止产生的银纳米颗粒发生聚集反应。此外,我们还提出了银纳米颗粒形成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酸囊泡 层状液晶 电化学沉积 合成 银纳米颗粒 纳米材料
下载PDF
热处理条件对硅酸盐玻璃中原位形成银纳米颗粒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修春 杜天伦 +1 位作者 李志会 黄文旵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481-1484,1490,共5页
用离子交换结合热处理法制备银(Ag)纳米颗粒–玻璃复合材料。用透射电镜、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Rutherford背散射谱和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研究了热处理条件对玻璃中原位形成Ag纳米颗粒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玻璃表面... 用离子交换结合热处理法制备银(Ag)纳米颗粒–玻璃复合材料。用透射电镜、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Rutherford背散射谱和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研究了热处理条件对玻璃中原位形成Ag纳米颗粒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玻璃表面的Ag原子逐渐向玻璃内部扩散,其表面摩尔浓度逐渐降低。提高热处理温度和延长热处理时间都有利于提高玻璃中Ag纳米颗粒的体积分数。空气中,高温热处理高掺Ag量的白玻璃样品时发生二次成核,因此,Ag纳米颗粒尺寸呈双峰分布。Ag纳米颗粒尺寸的双峰分布导致其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峰出现双峰。在氢气气氛中,在250℃热处理2min,即可在玻璃中形成大量Ag纳米颗粒,颗粒尺寸小于空气中高温热处理样品的尺寸,从而引起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峰发生蓝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纳米颗粒 热处理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双峰 蓝移
下载PDF
银纳米颗粒的晶格畸变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汪宝珍 魏智强 +2 位作者 杨晓红 刘立刚 王晓云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5-28,34,共5页
采用水热还原法,以硝酸银(AgNO3)为前驱物,十二烷基磺酸钠(SDS)为表面修饰剂,水合肼(N2H4.H2O)为还原剂,制备出了银纳米颗粒。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选区电子衍射(SAED)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形貌、粒径及其分布特性... 采用水热还原法,以硝酸银(AgNO3)为前驱物,十二烷基磺酸钠(SDS)为表面修饰剂,水合肼(N2H4.H2O)为还原剂,制备出了银纳米颗粒。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选区电子衍射(SAED)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形貌、粒径及其分布特性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晶格畸变。结果表明:样品的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晶态是多晶体,形貌为不规则类球形颗粒。同时研究了晶格结构,发现晶格结构发生了畸变,表现为晶格膨胀。粒径分布在40~60 nm范围,平均粒径为50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银纳米颗粒 水热法 形貌 晶格常数 晶格畸变
下载PDF
银纳米颗粒形成过程中的光致发光性质研究(英文) 被引量:6
12
作者 何平 沈兴海 高宏成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200-1203,共4页
利用γ辐照技术在SDS(十二烷基硫酸钠)/正己醇/环己烷/水相四组份反相微乳中制备出纳米银颗粒,并且在银纳米颗粒形成过程的不同阶段,观察到不同的光致发光现象.发现荧光主要来源于原子簇而非纳米颗粒,而且纳米颗粒表面的状态对发射光谱... 利用γ辐照技术在SDS(十二烷基硫酸钠)/正己醇/环己烷/水相四组份反相微乳中制备出纳米银颗粒,并且在银纳米颗粒形成过程的不同阶段,观察到不同的光致发光现象.发现荧光主要来源于原子簇而非纳米颗粒,而且纳米颗粒表面的状态对发射光谱有直接影响,表明电子状态或(和)空穴状态受到纳米颗粒表面状态的扰动.由于具有极窄的分布,银纳米颗粒可以自组装成超晶格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纳米颗粒 形成过程 光致发光性质 自组装 超晶格结构 原子簇
下载PDF
基于银纳米颗粒的HCPCF SERS传感系统优化设计 被引量:7
13
作者 邸志刚 贾春荣 +1 位作者 姚建铨 陆颖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17-1322,共6页
银纳米颗粒与光子晶体光纤、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应结合而成的PCF SERS传感器得到了科研界的广泛关注。而PCF结构、SERS基底的性能是传感器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了进一步提高SERS PCF传感器的性能,通过研究对比PCF和SERS基底结构参数对传... 银纳米颗粒与光子晶体光纤、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应结合而成的PCF SERS传感器得到了科研界的广泛关注。而PCF结构、SERS基底的性能是传感器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了进一步提高SERS PCF传感器的性能,通过研究对比PCF和SERS基底结构参数对传感性能的影响,设计出适用于PCF SERS传感的空芯PCF以及SERS基底的结构参数。通过数值计算,设计的空芯PCF空气填充率为56.30%,当激发光波长785 nm时存在光子带隙,并能够实现单模传输。而半径为38 nm的银纳米球在间距为0.7 nm时能够产生最大的SERS增强因子。研究证明,设计的空芯PCF在785 nm输入波长下既能够基模传输激发光,又能够为SERS提供理想的活性面积,而且银纳米颗粒的形状、尺寸、间距对SERS性能影响严重,而且与入射波长有很强的依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芯光子晶体光纤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光子带隙 银纳米颗粒 数值计算
下载PDF
银纳米颗粒-玻璃复合薄膜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修春 董志伟 +2 位作者 李志会 钱士雄 黄文旵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E01期305-310,共6页
采用离子交换结合热处理方法,制备出银纳米颗粒一玻璃复合薄膜。利用光学吸收谱和Z-扫描技术研究了该复合薄膜的线性和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延长热处理时间有利于提高银纳米颗粒尺寸和银纳米颗粒在玻璃中的体积分数。导... 采用离子交换结合热处理方法,制备出银纳米颗粒一玻璃复合薄膜。利用光学吸收谱和Z-扫描技术研究了该复合薄膜的线性和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延长热处理时间有利于提高银纳米颗粒尺寸和银纳米颗粒在玻璃中的体积分数。导致复合薄膜的三阶非线性系数增大。当熔盐中AgNO3/NaNO3的质量分数由0.1%提高到0.5%时,相同条件热处理后玻璃中银纳米颗粒的尺寸和体积分数有较大增长,复合薄膜的三阶非线性系数增大;进一步提高熔盐中AgNO3/NaNO3的质量分数,热处理后玻璃中银纳米颗粒的尺寸反而降低,但银纳米颗粒在玻璃中的体积分数增大,材料的三阶非线性系数不增反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 银纳米颗粒-玻璃复合膜 Z-扫描技术 三阶光学非线性
下载PDF
银纳米颗粒对掺铒铋酸盐玻璃光谱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一 徐铁峰 +7 位作者 沈祥 陈飞飞 戴世勋 聂秋华 王训四 宋宝安 张巍 林常规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04-708,共5页
采用传统熔融淬火技术制备了一系列Er3+离子掺杂复合银纳米颗粒的铋酸盐玻璃样品。研究了纳米银含量的改变对Er3+离子荧光发射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铒在1.53μm处的荧光强度在银纳米颗粒质量分数为0.2%处取得最大值,为未掺杂银纳米颗... 采用传统熔融淬火技术制备了一系列Er3+离子掺杂复合银纳米颗粒的铋酸盐玻璃样品。研究了纳米银含量的改变对Er3+离子荧光发射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铒在1.53μm处的荧光强度在银纳米颗粒质量分数为0.2%处取得最大值,为未掺杂银纳米颗粒时的4.6倍。其荧光增强的原因归结于银纳米颗粒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导致局域场增强和Ag0→Er3+的能量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纳米颗粒 铋酸盐玻璃 荧光强度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下载PDF
有机分子CTAB对银纳米颗粒形貌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吴青松 赵岩 张彩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405-1409,共5页
报道了一种有效调节银纳米颗粒形貌的特殊方法.在不同浓度的CTAB有机分子作用下,片状三角形银纳米颗粒形貌发生改变,形成圆形和纺锤形等特殊形貌的银纳米片,研究了CTAB浓度对银纳米颗粒形貌的影响,从实验结果分析了银纳米颗粒形貌发生... 报道了一种有效调节银纳米颗粒形貌的特殊方法.在不同浓度的CTAB有机分子作用下,片状三角形银纳米颗粒形貌发生改变,形成圆形和纺锤形等特殊形貌的银纳米片,研究了CTAB浓度对银纳米颗粒形貌的影响,从实验结果分析了银纳米颗粒形貌发生改变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纳米颗粒 三角形 圆片形 纺锤形 CTAB
下载PDF
基于植物质还原的银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在织物抗菌整理上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道华 刘兆岩 +3 位作者 肖正梨 郑艳梅 黄加乐 李清彪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678-3684,共7页
纳米银是以纳米技术为基础研制而成的新型抗菌产品,由于量子效应和尺寸效应具有普通银系抗菌剂无法比拟的抗菌效果。本研究以黄芩、丁香、洋浦桃、芳樟4种植物质提取液制备银纳米颗粒,并借助于UV-Vis、TEM以及XRD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 纳米银是以纳米技术为基础研制而成的新型抗菌产品,由于量子效应和尺寸效应具有普通银系抗菌剂无法比拟的抗菌效果。本研究以黄芩、丁香、洋浦桃、芳樟4种植物质提取液制备银纳米颗粒,并借助于UV-Vis、TEM以及XRD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增加植物质提取液浓度或增大Na OH加入量,均有利于制得粒径较小的银纳米颗粒。SEM图片表明采用浸渍法可将所得纳米银颗粒负载于纯棉织物上,通过考察浸渍时间、温度、浴比对织物上载银量的影响,确定较优的浸渍条件为时间30 h,温度55℃,浴比为1:25。分别考察了银纳米颗粒粒径和植物质种类对所得载银织物抗菌性能的影响,发现负载到织物上的纳米银粒径越小,织物抑菌效果越好;利用本身具有抑菌效果的黄芩、丁香来制备银纳米颗粒,有利于增强所得载银织物的整体抗菌性能;4种植物质中以黄芩制得的载银织物抗菌效果最优,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实验菌株均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质还原 银纳米颗粒 抗菌织物
下载PDF
基于银纳米颗粒墨水在柔性基材表面制备导电薄膜及其电阻率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礼杰 应俊林 +1 位作者 邹超 黄少铭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3-257,238,共6页
通过两相界面反应制备出小尺寸银纳米颗粒,用喷墨打印技术和热处理工艺在柔性PET基材表面制备导电薄膜。用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透射电镜和能谱研究了银颗粒粒径、微结构和成分,结果表明所合成的颗粒为多晶结构,粒径为2~5nm。用扫描... 通过两相界面反应制备出小尺寸银纳米颗粒,用喷墨打印技术和热处理工艺在柔性PET基材表面制备导电薄膜。用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透射电镜和能谱研究了银颗粒粒径、微结构和成分,结果表明所合成的颗粒为多晶结构,粒径为2~5nm。用扫描电镜和四探针薄膜电阻率测量法研究了热处理温度、时间与薄膜形貌、电阻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柔性PET塑料表面的银颗粒在150℃条件下处理30min,可获得表面平整、无明显裂纹、电阻率~6.4μΩ.cm的导电薄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纳米颗粒 喷墨打印 导电薄膜 电阻率
下载PDF
石墨烯/银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双氧水的电化学检测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杰 赵振廷 +2 位作者 史健芳 张文栋 胡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11-15,共5页
以氧化石墨烯(GO)和硝酸银为原材料,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还原剂和稳定剂,通过水热法制备出还原氧化石墨烯/银纳米颗粒(rGO/AgNPs)复合材料。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对rGO/AgNPs复合材... 以氧化石墨烯(GO)和硝酸银为原材料,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还原剂和稳定剂,通过水热法制备出还原氧化石墨烯/银纳米颗粒(rGO/AgNPs)复合材料。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对rGO/AgNPs复合材料的形貌、组成和结构进行表征。同时,将rGO/AgNPs复合材料修饰到玻碳电极表面制备出过氧化氢(H_2O_2)电化学传感器,通过循环伏安法(CV)和计时安培响应法(i-t)对传感器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rGO/AgNPs传感器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其对H_2O_2检测的灵敏度为340.6μA·(mmol/L)^(-1)·cm^(-2),响应时间为3s,最低检测极限为7.5μmol/L(S/N=3),线性检测范围为20~4950μmol/L(线性相关系数为R=0.99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氧化石墨烯 银纳米颗粒 过氧化氢 电化学传感器 循环伏安法
下载PDF
银纳米颗粒/多孔硅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气敏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严达利 李申予 +1 位作者 刘士余 竺云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346-352,共7页
采用双槽电化学腐蚀法以电阻率为10—15Ω·cm的p型<100>晶向的单晶硅片制备了孔径约为1.5μm,孔深约为15—20μm的p型多孔硅,并以此多孔硅作为基底采用无电沉积法通过调控沉积时间在其表面沉积了不同厚度的银纳米颗粒薄膜.... 采用双槽电化学腐蚀法以电阻率为10—15Ω·cm的p型<100>晶向的单晶硅片制备了孔径约为1.5μm,孔深约为15—20μm的p型多孔硅,并以此多孔硅作为基底采用无电沉积法通过调控沉积时间在其表面沉积了不同厚度的银纳米颗粒薄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表征了银纳米颗粒/多孔硅复合材料的形貌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银纳米颗粒较均匀的分布于多孔硅的表面上且沉积时间对产物的形貌有重要影响.采用静态配气法在室温下研究了银纳米颗粒/多孔硅复合材料对NH3的气敏性能.气敏测试结果表明沉积时间对产物的气敏性能影响较大.当沉积时间较短时,适量银纳米颗粒掺杂的多孔硅复合材料由于其较高的比表面积以及特殊的形貌和结构,对NH3气体表现出较高的灵敏度、优良的响应/恢复性能.室温下,其对50 ppm的NH3气体的气敏灵敏度可以达到5.8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硅 银纳米颗粒 无电沉积 气敏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