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锰(Ⅲ)Corrole配合物催化DNA氧化断裂 被引量:9
1
作者 刘海洋 刘兰英 +4 位作者 张雷 应晓 王湘利 江焕峰 张启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628-1630,共3页
Several Mn(Ⅲ)10-(hydroxylphenyl)-5,15-bis(pentafluoro-phenyl)corroles with the hydroxyl at ortho-,meta-and para-position of 10-phenyl group were used as the catalysts in the oxidative cleavage of plasmid DNA in the p... Several Mn(Ⅲ)10-(hydroxylphenyl)-5,15-bis(pentafluoro-phenyl)corroles with the hydroxyl at ortho-,meta-and para-position of 10-phenyl group were used as the catalysts in the oxidative cleavage of plasmid DNA in the presence of H2O2.The catalytic system was composed of 10 μL 0.5 mg/mL pC DNA 6 in TE buffer solution(pH=8.0,4.0×10-2 mol/L Tris,1.0×10-3 mol/L EDTA),10 μL 1.0×10-5 mol/L Mn(Ⅲ)corrole in DMSO and 10 μL 0.3% H2O2.After 8 h incubation at room temperature,significant oxidative DNA damage could be observed with the ortho-hydroxyl Mn(Ⅲ)corrole showing a better activity as detected by agarose-gel electrophoresis.Plasmid DNA was completely damaged after 12 h incubation.These observations show Mn(Ⅲ)corrole can be used as an artificial model of nucl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role DNA 氧化断裂
下载PDF
锰(Ⅲ)5,10,15-三(五氟苯基)-Corrole配合物的DFT计算
2
作者 刘海洋 李立 +4 位作者 应晓 王湘利 徐志广 廖世军 张启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602-1608,共7页
在6-31G*水平上采用DFT(UB3LYP)方法对锰(III)5,10,15-三(五氟苯基)-corrole[(TPFC)MnIII]及其咪唑轴向配位加合物(TPFC)MnIII(Im)进行了几何结构全优化.计算结果表明,咪唑的配位作用不会改变其基态的高自旋(s=2)特性.(TPFC)MnIII与咪... 在6-31G*水平上采用DFT(UB3LYP)方法对锰(III)5,10,15-三(五氟苯基)-corrole[(TPFC)MnIII]及其咪唑轴向配位加合物(TPFC)MnIII(Im)进行了几何结构全优化.计算结果表明,咪唑的配位作用不会改变其基态的高自旋(s=2)特性.(TPFC)MnIII与咪唑配位形成轴向加合物后,其中心金属Mn原子偏离平面结构,与corrole大环N4平均平面的距离达到0.02734nm.NBO分析显示(TPFC)MnIII和(TPFC)MnIII(Im)中心金属锰的电子组态为(dxz)1(dyz)1(dz2)1(dx2-y2)1(dxy)0.(TPFC)MnIII(Im)前线分子轨道能级明显上升,从其β-(LUMO+3)轨道可见咪唑配位N原子的py轨道与中心金属Mn原子dyz轨道形成了d-pπ轨道.TD-DFT计算发现,(TPFC)MnIII和(TPFC)MnIII(Im)电子光谱Q带的"四轨"特征比B带明显;(TPFC)MnIII的CT带主要源自β-(HOMO-1)→β-(LUMO+5)和β-HOMO→β-(LUMO+4)的跃迁,(TPFC)MnIII(Im)的CT带则主要源自β-(HOMO-1)→β-(LUMO+3)和β-HOMO→β-(LUMO+4)的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role 轴向配体 咪唑 DFT 电子光谱
下载PDF
金属锰Corrole的脱金属研究(英文) 被引量:4
3
作者 练萍 刘海洋 +2 位作者 陈玲 任飞 张启光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420-1425,共6页
合成了中位带有不同取代基的锰corrole配合物1-Mn,2-Mn,3-Mn,4-Mn,并研究了其酸解和还原脱金属特性。结果表明取代基的性质对脱金属产率有很大的影响。缺电子金属锰corrole的酸解脱金属产率比富电子金属锰corrole高,而还原脱金属产率的... 合成了中位带有不同取代基的锰corrole配合物1-Mn,2-Mn,3-Mn,4-Mn,并研究了其酸解和还原脱金属特性。结果表明取代基的性质对脱金属产率有很大的影响。缺电子金属锰corrole的酸解脱金属产率比富电子金属锰corrole高,而还原脱金属产率的顺序则正好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role 脱金属
下载PDF
Corrole锰-氧配合物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晶晶 汪华华 +3 位作者 应晓 王湘利 章浩 刘海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8-224,共7页
对5,10,15-三(五氟苯基)-Corrole(tpfc)MnV≡≡O配合物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以二氯甲烷为参考溶剂,在乙醇、正辛醇、乙醚、四氢呋喃、二甲基亚砜和甲苯中(tpfc)MnⅤ≡≡O的稳定性降低,而在N,N-二甲基甲酰胺、水、乙酸乙酯和丙酮中(tpfc)M... 对5,10,15-三(五氟苯基)-Corrole(tpfc)MnV≡≡O配合物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以二氯甲烷为参考溶剂,在乙醇、正辛醇、乙醚、四氢呋喃、二甲基亚砜和甲苯中(tpfc)MnⅤ≡≡O的稳定性降低,而在N,N-二甲基甲酰胺、水、乙酸乙酯和丙酮中(tpfc)MnⅤ≡≡O的稳定性提高.(tpfc)MnⅤ≡≡O与盐酸和醋酸反应分别生成(tpfc)MnⅣCl和(tpfc)MnⅣAc.(tpfc)MnⅢ能与咪唑、4-甲基咪唑及吡啶形成1∶1的配合物,轴向配位常数按咪唑>4-甲基咪唑>吡啶顺序减弱,在这些轴向配体存在时,(tpfc)MnⅤ≡≡O的稳定性显著降低.轴向配体与(tpfc)MnⅢ的结合导致其MnⅢ/MnⅤ半波电位降低.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果表明,(tpfc)MnⅢ与轴向配体结合后,其中心金属锰的结合能Mn2p3/2减少,减少程度与轴向配体的给电子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role Oxo 稳定性 轴向配体
下载PDF
共存铁和锰氧化物氧化和固定Ce(Ⅲ)的机制
5
作者 赵涵玥 周跃飞 +2 位作者 李晓松 谢巧勤 陈天虎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05-712,共8页
该研究通过批次和动态实验,考查含锰褐铁矿和合成针铁矿对Ce(Ⅲ)的氧化和固定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共存铁和锰氧化物氧化和固定Ce的机制及地质意义。批次实验结果显示,含锰褐铁矿对Ce的氧化和固定有重要促进作用,在初始Ce浓度为6000μg... 该研究通过批次和动态实验,考查含锰褐铁矿和合成针铁矿对Ce(Ⅲ)的氧化和固定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共存铁和锰氧化物氧化和固定Ce的机制及地质意义。批次实验结果显示,含锰褐铁矿对Ce的氧化和固定有重要促进作用,在初始Ce浓度为6000μg/L,含锰褐铁矿添加量为1 g/L时,可在48 h实现对Ce的完全固定;初始Ce(Ⅲ)浓度在300~4500μg/L时,含锰褐铁矿对Ce(Ⅲ)氧化和沉淀的促进作用与Mn含量正相关,而合成针铁矿相对于无矿体系体现出抑制效应。动态实验结果显示,对高锰褐铁矿固定的Ce,其分布不受锰氧化物的制约,与铁氧化物的分布一致。对结果的分析表明Ce氧化和沉淀的过程为:吸附—氧化—CeO_(2)沉淀生成—CeO_(2)自催化氧化Ce(Ⅲ);锰和铁氧化物共存时,对Ce氧化和固定的贡献分别是:前者促进Ce氧化,后者通过静电吸附作用促进CeO_(2)的固定。研究对于解释“锰氧化物氧化Ce(Ⅲ)的能力强于铁氧化物,但二者共存时铁氧化物更易于固定Ce”这一地质现象有一定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铁矿 氧化物 针铁矿 Ce() CeO_(2) 自催化氧化
下载PDF
锰改性生物炭材料对As(Ⅲ)的吸附特性探究
6
作者 段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3年第3期36-40,共5页
本文以玉米秸秆为原材料热解得到玉米秸秆生物炭(BC),用高锰酸钾对其改性得到锰改性生物炭(MnBC)。利用改性前后生物炭研究了其对As(Ⅲ)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曲线,并探究了初始溶液pH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前后的生物炭对... 本文以玉米秸秆为原材料热解得到玉米秸秆生物炭(BC),用高锰酸钾对其改性得到锰改性生物炭(MnBC)。利用改性前后生物炭研究了其对As(Ⅲ)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曲线,并探究了初始溶液pH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前后的生物炭对As(Ⅲ)的吸附过程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MnBC吸附As(Ⅲ)的过程更符合Langmuir等温线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改性生物炭 As()
下载PDF
吩噻嗪-Corrole镓(III)配合物的合成、荧光及其光断裂DNA性质(英文) 被引量:9
7
作者 史蕾 江焕峰 +5 位作者 尹伟 汪华华 王惠 张雷 计亮年 刘海洋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65-469,共5页
合成了吩噻嗪(PTZ)-corrole二元体1-3及其镓(III)配合物4-6.采用稳态吸收与稳态发射及时间分辨的瞬态光谱技术研究了这几种化合物的光物理特性.结合荧光量子产率和荧光寿命计算得到它们的辐射和无辐射速率常数.稳态吸收光谱表明:几种二... 合成了吩噻嗪(PTZ)-corrole二元体1-3及其镓(III)配合物4-6.采用稳态吸收与稳态发射及时间分辨的瞬态光谱技术研究了这几种化合物的光物理特性.结合荧光量子产率和荧光寿命计算得到它们的辐射和无辐射速率常数.稳态吸收光谱表明:几种二元体中,corrole镓(III)单元表现出更强的Soret带和Q带.化合物1-3的荧光量子产率分别是0.156、0.134和0.139,辐射速率常数分别为4.02′107、3.47′107和2.89′107s-1.化合物4-6的荧光量子产率分别是0.502、0.443和0.494,辐射速率常数分别为20.90′107、16.78′107和21.11′107s-1.可见,化合物4-6的荧光量子产率和辐射速率常数均高于化合物1-3.然而,化合物4-6的荧光寿命分别是2.40、2.64和2.34ns,低于自由corrole1-3.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表明:在光照的条件下,这些吩噻嗪-corrole镓(III)二元体化合物能够把超螺旋DNA(formI)切割成缺刻型DNA(formI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role 吩噻嗪 镓() 荧光 DNA
下载PDF
生物炭-锰氧化物复合材料吸附砷(Ⅲ)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30
8
作者 于志红 黄一帆 +3 位作者 廉菲 谢丽坤 刘爽 宋正国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5-161,共7页
以生物炭为对照,采用吸附试验,考察了炭-锰复合材料和生物炭对砷(Ⅲ)的吸附性能,应用Langmuir、Freundlich方程和吸附动力学方程分析了其对砷(Ⅲ)的吸附特征,并结合不同时间、吸附剂加入量及p H条件下对砷的吸附效果来探讨其吸附性能。... 以生物炭为对照,采用吸附试验,考察了炭-锰复合材料和生物炭对砷(Ⅲ)的吸附性能,应用Langmuir、Freundlich方程和吸附动力学方程分析了其对砷(Ⅲ)的吸附特征,并结合不同时间、吸附剂加入量及p H条件下对砷的吸附效果来探讨其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生物炭与炭-锰复合材料对砷(Ⅲ)的吸附均较迅速,在30 min内对砷(Ⅲ)的吸附即可达到最大,且吸附过程较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R2>0.99)。利用粒子分散模型进行拟合,发现炭-锰复合材料和生物炭吸附过程符合多过程吸附模型,炭-锰复合材料对砷的吸附能力明显提高,最大吸附容量从11.41 mg·g-1(生物炭)增加到20.08 mg·g-1(炭-锰复合材料),其吸附机制可能是炭-锰复合材料中的锰氧化物增加了复合材料表面的吸附位点;p H在3~7的范围内对复合材料吸附砷的影响作用不大。实验结果表明,炭-锰复合材料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功能吸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复合材料 砷() 吸附
下载PDF
在线电生锰(Ⅲ)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地塞米松磷酸钠 被引量:9
9
作者 晨晓霓 申双龙 +1 位作者 张成孝 吕九如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501-1503,共3页
采用在线恒电流电解产生Mn 与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相结合 ,基于地塞米松磷酸钠可使Mn Na2 SO3新体系化学发光大大加强的现象 ,建立了测定地塞米松磷酸钠的新分析方法。其线性范围为 1× 1 0 - 4~ 1× 1 0 - 2 g L;检出限为 7... 采用在线恒电流电解产生Mn 与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相结合 ,基于地塞米松磷酸钠可使Mn Na2 SO3新体系化学发光大大加强的现象 ,建立了测定地塞米松磷酸钠的新分析方法。其线性范围为 1× 1 0 - 4~ 1× 1 0 - 2 g L;检出限为 7×1 0 - 5g L ;RSD为 1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 流动注射分析 化学发光 () 地塞米松磷酸钠
下载PDF
Mn(Ⅱ)-KIO_4-偶氮胂Ⅲ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钢铁中痕量锰 被引量:5
10
作者 崔丽君 李慧芝 +1 位作者 于京华 藏传梅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1-22,20,共3页
研究了在硼砂-NaOH 介质中,锰催化高碘酸钾氧化偶氮胂Ⅲ褪色的指示反应。由此建立了一种高灵敏、高选择性测定痕量 Mn(Ⅱ)的新方法。可测0.01~1.5μg/10ml 范围的锰(Ⅱ),方法的检测限为2.86×10^(-11)g/ml。
关键词 偶氮胂 钢铁 催化光度法
下载PDF
铍试剂Ⅲ-Mn^(2+)-H_2O_2催化体系测定痕量锰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长增 徐文军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1-74,共4页
在pH 11.92的Br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存在下,用1,10′-菲口罗啉与Mn2+协同催化H2O2氧化铍试剂Ⅲ的反应,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测定了反应级数,建立了一个测定超痕量Mn2+的新催化光度法,方法线性范围是0~1.00ng/mL,检出限为2.4×10-1... 在pH 11.92的Br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存在下,用1,10′-菲口罗啉与Mn2+协同催化H2O2氧化铍试剂Ⅲ的反应,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测定了反应级数,建立了一个测定超痕量Mn2+的新催化光度法,方法线性范围是0~1.00ng/mL,检出限为2.4×10-11g/mL。方法用于一次蒸馏水及烟叶中锰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光度 铍试剂 1 10′-菲啰啉
下载PDF
氮杂-12-冠-4取代的单Schiff碱锰(Ⅲ)配合物对羧酸酯水解的催化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冯发美 李建章 +3 位作者 谢家庆 刘富安 曾伟 秦圣英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10-815,共6页
合成了N [4 ( 2 羟基苯亚甲基亚胺基 )苯甲基 ] 单氮杂 1 2 冠 4锰 (III)配合物 (MnL1 2Cl) .研究了MnL1 2 Cl催化PNPP水解的动力学 ,分析了反应体系的紫外光谱变化 ,提出了催化反应的机理 .结果表明 ,在中性、碱性和室温 ( 2 5... 合成了N [4 ( 2 羟基苯亚甲基亚胺基 )苯甲基 ] 单氮杂 1 2 冠 4锰 (III)配合物 (MnL1 2Cl) .研究了MnL1 2 Cl催化PNPP水解的动力学 ,分析了反应体系的紫外光谱变化 ,提出了催化反应的机理 .结果表明 ,在中性、碱性和室温 ( 2 5℃ )条件下 ,MnL1 2 Cl能够有效地催化水解PNPP .在底物浓度大于配合物浓度 1 0倍以上时 ,PNPP催化水解的表观一级速率常数遵循方程kob=kK[S]/(K + [S])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氮杂-12-冠-4 单Schiff碱()配合物 催化PNPP水解 动力学
下载PDF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增敏锰(Ⅱ)催化高碘酸钾氧化偶氮胂Ⅲ分光光度法测定锰 被引量:6
13
作者 余萍 高俊杰 张东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31-534,共4页
研究了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为增敏剂,在pH4.4的HAc-NaAc介质中,1,10-邻菲Ⅱ啉(Phen)存在下,痕量锰催化高碘酸钾氧化偶氮胂Ⅲ的催化动力学光度法。在试验的各种表面活性剂中,发现十六烷基三甲基溴... 研究了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为增敏剂,在pH4.4的HAc-NaAc介质中,1,10-邻菲Ⅱ啉(Phen)存在下,痕量锰催化高碘酸钾氧化偶氮胂Ⅲ的催化动力学光度法。在试验的各种表面活性剂中,发现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能显著提高反应的灵敏度,比不加时提高1.5倍。在35℃反应16min的条件下,测定锰的线性范围为0.1.3.0μg/L,检出限为6.38×10^-8g/L,对0.05vg/25mL锰(Ⅱ)进行11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1.79%。方法已经成功地用于茶叶中总锰以及茶叶浸出液中锰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分光光度法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 偶氮胂 高碘酸钾 (Ⅱ)
下载PDF
Triton X-100 存在下偶氮氯膦Ⅲ分光光度法测定锰化合物中的微量钙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幼平 黄可龙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1998年第1期51-53,共3页
研究了钙与偶氮氯膦Ⅲ(CPAⅢ)的配位显色反应。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存在下,于pH2.5的邻苯二甲酸氢钾-盐酸缓冲溶液中,钙可与CPAⅢ形成1∶2稳定的蓝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656nm,表... 研究了钙与偶氮氯膦Ⅲ(CPAⅢ)的配位显色反应。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存在下,于pH2.5的邻苯二甲酸氢钾-盐酸缓冲溶液中,钙可与CPAⅢ形成1∶2稳定的蓝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656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84×104L·mol-1·cm-1,钙量在0~30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本法已用于锰化合物中微量钙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A TRITONX-100 分光光度法 化合物
下载PDF
氧化偶氮胂Ⅲ褪色光度法测定微量锰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黄典文 简秀芳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10-111,共2页
Mn( )对偶氮胂 具有褪色作用 ,借此可以进行吸光光度法测定锰。试验表明 ,在0 .36~ 1 .2 6mol·L- 1 硫酸介质中 ,有色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为 55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1 .33× 1 0 4 L· mol- 1 · cm- 1 。锰量... Mn( )对偶氮胂 具有褪色作用 ,借此可以进行吸光光度法测定锰。试验表明 ,在0 .36~ 1 .2 6mol·L- 1 硫酸介质中 ,有色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为 55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1 .33× 1 0 4 L· mol- 1 · cm- 1 。锰量在 0~ 60μg/2 5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选择性好 ,可用于测定某些地质样品中的微量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氮胂 褪色作用 光度法测定 地质样品
下载PDF
苯并-10-氮杂-15-冠-5取代的单Schiff碱的合成及其锰(Ⅲ)配合物的催化环氧化性能 被引量:3
16
作者 魏星耀 李建章 +1 位作者 冯发美 秦圣英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55-159,共5页
由苯并 10 氮杂 15 冠 5经Mannich反应、还原和缩合制得了含单氮杂冠醚的水杨醛亚胺单Schiff碱HL1和HL2.研究了它们的锰(Ⅲ)配合物MnL21Cl和MnL22Cl的仿酶催化性能,并与非冠醚类似物MnL23Cl比较,考察了配体芳环上挂接氮杂冠醚环对锰(Ⅲ... 由苯并 10 氮杂 15 冠 5经Mannich反应、还原和缩合制得了含单氮杂冠醚的水杨醛亚胺单Schiff碱HL1和HL2.研究了它们的锰(Ⅲ)配合物MnL21Cl和MnL22Cl的仿酶催化性能,并与非冠醚类似物MnL23Cl比较,考察了配体芳环上挂接氮杂冠醚环对锰(Ⅲ)配合物的催化环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温常压下,MnL21Cl和MnL22Cl比MnL23Cl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其中,具有正庚氧基的MnL22Cl最佳,苯乙烯转化率52.6%,环氧化选择性96.2%,摩尔转化频率(TOF)17.5h-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10-氮杂-15-冠-5 水杨醛亚胺单Schiff碱 ()配合物 催化环氧化 仿单加氧酶
下载PDF
在NPE-7存在下高碘酸钾氧化偶氮胂Ⅲ催化光度法测定微量锰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丽杰 赵丽萍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5-126,共2页
关键词 NPE 显色法 微量 偶氮胂 测定 间接法 壬基酚 催化动力学 催化光度法 高碘酸钾
下载PDF
偏硼酸钆镁∶铈(Ⅲ)、铽(Ⅲ)、锰(Ⅱ)高显色性荧光粉的研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晓格 张炳于 +3 位作者 金鑫 唐寅轩 杨菊英 楼辉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4-148,共5页
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高显色性橙红粉(Gd,Ce,Tb)(Mg,Mn)B5O10,研究了硼酸用量、Tb Ce比例、氢气浓度和灼烧温度等对合成产物发光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当硼酸过量8%、Tb Ce≥2.5、氢气浓度≤10%、灼烧温度≥1000℃时,可制得发光亮度... 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高显色性橙红粉(Gd,Ce,Tb)(Mg,Mn)B5O10,研究了硼酸用量、Tb Ce比例、氢气浓度和灼烧温度等对合成产物发光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当硼酸过量8%、Tb Ce≥2.5、氢气浓度≤10%、灼烧温度≥1000℃时,可制得发光亮度较高的高显色性橙红色荧光粉。为进一步探讨Tb,Mn的激活机制,制备了高显色性绿粉(Gd,Ce,Tb)MgB5O10和高显色性红粉(Gd,Ce)(Mg,Mn)B5O10作对比。研究表明,通过无辐射能量机制,Ce3+能够有效地将吸收的紫外能量传递给Tb3+,Gd3+作为能量传递过程中的中间体,其作用是增强Tb3+的发光,即发生了"激发→Ce3+→(Gd3+)n→Tb3+→发射"过程。此外,Mn2+发光不能被Ce3+直接敏化,也是通过Gd3+作为中间体,发生Gd3+→Mn2+的能量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显色性 铈() 铽() (Ⅱ) 偏硼酸 Tb^3+ Ce^3+ GD^3+ 高温固相反应法 Mn^2+ 研制 能量传递过程 灼烧温度 氢气浓度 红色荧光粉 发光性能 合成产物 发光亮度 激活机制 辐射能量 中间体 酸用量
下载PDF
两个N,N′-亚乙基双(1-苯基-3-亚氨基-1-丁酮)锰(Ⅲ)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晶体结构 被引量:7
19
作者 冯云龙 刘世雄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887-891,共5页
合成了两个 N,N′-亚乙基双 ( 1 -苯基 -3 -亚氨基 -1 -丁酮 ) (简写为 H2 bzacen)的锰配合物 Mn( bzacen)·( NO2 ) ( Et OH) ( 1 )和 Mn( bzacen) ( NO2 ) ( Me OH) ( 2 ) .晶体结构分析表明 :配合物 1晶体属正交晶系 ,空间群 Pb... 合成了两个 N,N′-亚乙基双 ( 1 -苯基 -3 -亚氨基 -1 -丁酮 ) (简写为 H2 bzacen)的锰配合物 Mn( bzacen)·( NO2 ) ( Et OH) ( 1 )和 Mn( bzacen) ( NO2 ) ( Me OH) ( 2 ) .晶体结构分析表明 :配合物 1晶体属正交晶系 ,空间群 Pbca,晶胞参数 a=2 .81 73 ( 6) nm,b=2 .1 94 6( 4) nm,c=0 .7683 ( 6) nm,V=4 .750 ( 5) nm3 ,Z=8,μ=5.71 cm-1,R=0 .0 540 .配合物 2晶体属正交晶系 ,空间群 Pbca,晶胞参数 a=2 .764 1 ( 6) nm,b=2 .1 83 2 ( 4) nm,c=0 .770 5( 2 ) nm,V=4 .650 ( 3 ) nm3 ,Z=8,μ=5.81 cm-1,R=0 .0 564 .在这两个配合物中 ,Mn( )原子均具有畸变的 N2 O4 八面体配位构型 ,整个晶体通过分子间氢键作用形成一维的无限链状结构 .红外光谱表明 ,配体在形成配合物后 ,νC=N,νC=O和νC=C谱带移向低频 ,NO-2 以一个 O原子与 Mn( )配位 .电子光谱表明存在 d-d* ,π-π*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佛碱 ()配合物 合成 N N′-亚乙基双(1-苯基-3-亚氨基-1-丁酮) 晶体结构 红外光谱 电子吸收光谱
下载PDF
氮杂冠醚取代基对schiff碱锰(Ⅲ)配合物催化苯乙烯环氧化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魏星跃 秦圣英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35-639,共5页
合成并表征了苯并-10-氮杂-15-冠-5或吗啉基取代的单和双Sch iff碱锰(Ⅲ)配合物MnL21C l,MnL22C l,Mn l3C l和MnL4C l.研究了它们作为仿P450模型化合物催化苯乙烯环氧化反应的性能,并考察了催化反应的动力学.结果表明,氮杂冠醚取代的Sch... 合成并表征了苯并-10-氮杂-15-冠-5或吗啉基取代的单和双Sch iff碱锰(Ⅲ)配合物MnL21C l,MnL22C l,Mn l3C l和MnL4C l.研究了它们作为仿P450模型化合物催化苯乙烯环氧化反应的性能,并考察了催化反应的动力学.结果表明,氮杂冠醚取代的Sch ifft碱锰(Ⅲ)配合物优于相应的吗啉基取代的Sch iff碱锰(Ⅲ)配合物,且反应遵从M ichaelis-M enten规律.这是由于具有特殊功能和空间构型的氮杂冠醚大环的引入。改善了催化中心周围的微环境,从而显著地提高了Sch iff碱锰(Ⅲ)配合物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10-氮杂-15-冠-5 Schiff碱()配合物 催化环氧化 动力学 ()配合物 SCHIFF碱 环氧化反应 催化反应 氮杂冠醚 苯乙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