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97篇文章
< 1 2 1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诗词中的长度单位
1
作者 董煜宇 《质量与标准化》 2024年第5期39-40,共2页
一问一答问:古诗词中有很多表示长度的句子,如“白发三千丈”“飞流直下三千尺”等。其中的“三千丈”和“三千尺”是真实的空间距离吗?答:“三千丈”和“三千尺”的表述,是古代诗人抒发情感的表现手法,它们并不表示真实的空间距离。但... 一问一答问:古诗词中有很多表示长度的句子,如“白发三千丈”“飞流直下三千尺”等。其中的“三千丈”和“三千尺”是真实的空间距离吗?答:“三千丈”和“三千尺”的表述,是古代诗人抒发情感的表现手法,它们并不表示真实的空间距离。但是诗词中的“丈”“尺”长度单位则是在古人生活中真实存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度单位 古代诗人 古诗词 空间距离 真实存在 抒发情感 表现手法
下载PDF
发展长度观念,聚焦量感培养——以长度单位素养作业为例
2
作者 单秀华 夏瑞雪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24年第2期31-33,2,共4页
一、单元内容和学情分析2022年版课标明确提出了量感。量感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量感是在度量中产生的。小学阶段有关度量的知识包括时间、货币、质量、角度、长度等内容。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测量... 一、单元内容和学情分析2022年版课标明确提出了量感。量感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量感是在度量中产生的。小学阶段有关度量的知识包括时间、货币、质量、角度、长度等内容。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测量”,本次单元作业就是在学完该单元中毫米、分米和千米后设计的。学完本单元后,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了比较系统和完整的认识。千米和毫米分别是小学阶段正式学习的最大和最小的长度单位,相对于其他长度单位,毫米过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情分析 直观感知 长度单位 小学阶段 人教版教材 量感 单元内容 单元作业
下载PDF
感知长度单位 凸显度量本质 助力量感生长
3
作者 佟红新 郝晓鑫 张秋爽 《小学教学参考》 2024年第32期71-73,77,共4页
以发展“量感”为目标,设计深度感知长度单位的主题活动,强调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对长度单位和度量本质的多重体验,包括通过累加感受长度单位的积少成多,通过解决认知冲突理解长度单位的换算,以及通过作品展示建立长度单位的直观表象。活... 以发展“量感”为目标,设计深度感知长度单位的主题活动,强调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对长度单位和度量本质的多重体验,包括通过累加感受长度单位的积少成多,通过解决认知冲突理解长度单位的换算,以及通过作品展示建立长度单位的直观表象。活动涵盖创意填充、厘米变米、一米风铃和超级尺子四个部分,提炼了三项发展量感素养的策略:对度量单位的多重体验是量感形成的基础,度量过程中的深度思考是量感提升的关键,从直观感知到度量认知的转换是量感发展的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感 长度单位 主题活动 度量
下载PDF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量感的培养策略——以“长度单位”为例
4
作者 张葆莉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4年第19期152-154,共3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量感的培养,具有使学生理解事物可测量属性、直观感知事物大小关系的意义,更起着培养学生抽象能力、数学理解能力、数学应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作用.文章以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为例探寻了小学数学教学中...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量感的培养,具有使学生理解事物可测量属性、直观感知事物大小关系的意义,更起着培养学生抽象能力、数学理解能力、数学应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作用.文章以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为例探寻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量感的培养策略,先简要说明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量感的培养意义,然后从制造矛盾、建立表象、对比估计三个方面探析了学生量感的培养策略,旨在使学生逐渐形成和应用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量感 培养策略 长度单位
下载PDF
长度单位的较量
5
作者 许弈晗 杨瑾(指导) 《数学小灵通(启智版)(低年级)》 2024年第7期25-27,共3页
从前,有一个小村庄,里面住着的村民都是长度单位。一天,厘米先生想去测量公路有多长,结果遇到了千米先生。千米先生得意洋洋地说:“你这么小还想量公路?太可笑了。”说完,千米先生带着厘米先生来到一条公路旁。千米先生走几步,轻轻松松... 从前,有一个小村庄,里面住着的村民都是长度单位。一天,厘米先生想去测量公路有多长,结果遇到了千米先生。千米先生得意洋洋地说:“你这么小还想量公路?太可笑了。”说完,千米先生带着厘米先生来到一条公路旁。千米先生走几步,轻轻松松就量出了公路的长度,神气地说:“你行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度单位 轻轻松松 公路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数学“长度单位”教材内容的演进与思考 被引量:7
6
作者 刘久成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13,共6页
“长度单位”是几何测量的基本单位,也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计量单位,一直是小学数学的传统教学内容.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数学教材中“长度单位”内容的结构体系、知识容量、呈现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对此,选择人教版不同阶段的4套教... “长度单位”是几何测量的基本单位,也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计量单位,一直是小学数学的传统教学内容.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数学教材中“长度单位”内容的结构体系、知识容量、呈现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对此,选择人教版不同阶段的4套教材进行内容分析、概括特点,得到如下启示:教材内容的选择应依据计量制度的改革和学生的实际需要;教材内容的呈现应重视知识产生,体现“过程性”;教材中插图应力求承载丰富的数学信息,发挥“思想材料”的功能;教材编写设计应由基于“教”走向关注“学”,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度单位 小学数学教材 结构体系 知识容量 呈现方式
下载PDF
计量学的世纪变迁 长度单位米定义的变迁(二) 被引量:3
7
作者 沈乃澂 《中国计量》 2011年第2期52-55,共4页
二、第一次国际米定义 1889年,第一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了第一次国际米定义:“国际计量局保存的铂铱米尺上所刻两条刻线间的轴线在0℃时的距离。
关键词 米定义 长度单位 计量学 变迁 国际计量局 国际计量大会 米尺
下载PDF
计量学的世纪变迁 长度单位米定义的变迁(一) 被引量:3
8
作者 沈乃澂 《中国计量》 2011年第1期52-53,共2页
20世纪是计量学飞速发展的一个时期,其中,基本单位的定义发生了质的变化。以长度单位米的定义为例,1889年第一次定义是以地球子午线的四千万分之一为基础的铂铱合金米尺的长度,这是一个典型的实物基准。1960年第二次定义就改用同位素Kr... 20世纪是计量学飞速发展的一个时期,其中,基本单位的定义发生了质的变化。以长度单位米的定义为例,1889年第一次定义是以地球子午线的四千万分之一为基础的铂铱合金米尺的长度,这是一个典型的实物基准。1960年第二次定义就改用同位素Kr-86的波长倍数,首次用自然基准来代替实物基准。1983年,进而用时间秒和真空中的光速来定义米,即采用自然界的基本物理常数作为基本单位的定义。21世纪初,米定义采用的上述方法得到推广,7个基本单位的定义都在朝这个方向迈进。本系列文章将介绍这个发展历程中颇有趣味的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度单位 米定义 计量学 变迁 基本单位 基本物理常数 实物基准 铂铱合金
下载PDF
构建小学数学“文化课堂”的思考与尝试——以“趣话‘长度单位’”一课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红娜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18年第1期13-16,共4页
教学长度单位.其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空间观念”。尽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反复结合实物或实例引导学生感知l毫米、l厘米、1分米、l米、1千米的长短,但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包括教师)在估测某段长度或路程时经常会Ⅲ现... 教学长度单位.其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空间观念”。尽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反复结合实物或实例引导学生感知l毫米、l厘米、1分米、l米、1千米的长短,但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包括教师)在估测某段长度或路程时经常会Ⅲ现比较大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度单位 课堂教学 趣话 文化 引导学生 空间观念 实际生活 教师
下载PDF
有趣的长度单位
10
作者 林革 余燕 《小学生课程辅导(数学辅导版)》 2003年第4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长度单位 解题 数学 小学 教学
下载PDF
长度单位有“十米”和“百米”吗?
11
作者 王倩 《教育视界》 2021年第17期79-79,共1页
【问题呈现】教学《认识千米》一课,有学生问:"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和米的进率都是10,可米和千米的进率是1000,在米和千米之间是不是还有长度单位‘十米’和‘百米’呢?"对于这一问题,学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进率 长度单位 百米 分米 学生
下载PDF
古代的长度单位
12
作者 王冠 《数学小灵通(烧脑版)(中高年级)》 2008年第3期28-29,共2页
在人类发明文字之前,就已经学会了长度的测量,但各国测量长度的单位标准不一样。古埃及在建造金字塔时。
关键词 长度单位 长度 测量 指尖 距离 中指 古代 作为 英国 标准
下载PDF
寻常之地觅风景——“长度单位的复习”教学简介
13
作者 许卫兵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13年第7期68-71,共4页
复习课到底怎么上?这个问题常常困扰老师:上什么需要自己选材.怎样上又没有固定的套路.如何上得出彩更是煞费苦心……即便如此,复习课还得上,并且常常上、年年上。为了破解这个难题,我们需要回到“为什么要上复习课”这个本原性... 复习课到底怎么上?这个问题常常困扰老师:上什么需要自己选材.怎样上又没有固定的套路.如何上得出彩更是煞费苦心……即便如此,复习课还得上,并且常常上、年年上。为了破解这个难题,我们需要回到“为什么要上复习课”这个本原性的问题上来思考。客观地看,复习课在学习内容、组织形式、课堂形态等方面和新授课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在凸显学科特点、发展数学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习课 长度单位 简介 教学 风景 学习内容 课堂形态 数学思考
下载PDF
一起来学习“长度单位”
14
作者 易同祥 《数学小灵通(启智版)(低年级)》 2013年第9期3-6,共4页
学习“长度单位”要掌握两方面知识。第一,经过实际的观察和操作,认识线段。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简单图形中线段的条数,会画线段、会量线段的长度。第二,认识长度单位家庭里面两个最常用的成员:“米”和“厘米”,... 学习“长度单位”要掌握两方面知识。第一,经过实际的观察和操作,认识线段。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简单图形中线段的条数,会画线段、会量线段的长度。第二,认识长度单位家庭里面两个最常用的成员:“米”和“厘米”,知道它们之间的进率是1米=100厘米;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简单的测量,会恰当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度单位 学习 语言描述 线段 进率
下载PDF
“长度单位”这一家
15
作者 陶云娥 《数学小灵通(启智版)(低年级)》 2022年第12期42-43,共2页
长度单位是个大家庭,有许多兄弟姐妹。你知道它们都是谁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米,用“m”表示。它的用处可大了:量黑板有多长,操场有多宽,旗杆有多高,都可以用米作单位。课桌的长,黑板的宽,大约都是1米;教室门的宽,讲台桌的高比1米... 长度单位是个大家庭,有许多兄弟姐妹。你知道它们都是谁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米,用“m”表示。它的用处可大了:量黑板有多长,操场有多宽,旗杆有多高,都可以用米作单位。课桌的长,黑板的宽,大约都是1米;教室门的宽,讲台桌的高比1米少一点;小朋友的身高,两臂左右平伸时的一庹比1米多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室门 长度单位 兄弟姐妹 黑板 讲台 大家庭
下载PDF
“长度单位”学习指南
16
作者 易同祥 陈经晓 《数学小灵通(启智版)(低年级)》 2010年第9期3-5,共3页
学习本单元,同学们要通过实际的观察和操作(比、画、量),认识“米”和“厘米”,知道它们之间的换算是1米=100厘米;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简单的测量,会恰当地选用长度单位;认识“线段”,会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简单图... 学习本单元,同学们要通过实际的观察和操作(比、画、量),认识“米”和“厘米”,知道它们之间的换算是1米=100厘米;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简单的测量,会恰当地选用长度单位;认识“线段”,会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简单图形中线段的条数,会画线段和量线段的长度,学习要点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度单位 学习指南 学习要点 线段 同学
下载PDF
有趣的长度单位
17
作者 易同祥 《数学小灵通(烧脑版)(中高年级)》 2014年第12期30-31,共2页
小朋友,在学习“测量”时首先要认识长度单位,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古今中外有趣的长度单位吧!
关键词 长度单位 “测量” 小朋友 学习
下载PDF
“长度单位”这一家
18
作者 陶云娥 《数学小灵通(启智版)(低年级)》 2017年第12期42-43,共2页
长度单位是个大家庭,有许多兄弟姐妹.你知道它们都是谁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米,用“m”表示.它的用处可大了:量黑板有多长,操场有多宽,旗杆有多高,都可以用米作单位.课桌的长,黑板的宽,大约都是1米;教室门的宽,讲台桌的高比1米少... 长度单位是个大家庭,有许多兄弟姐妹.你知道它们都是谁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米,用“m”表示.它的用处可大了:量黑板有多长,操场有多宽,旗杆有多高,都可以用米作单位.课桌的长,黑板的宽,大约都是1米;教室门的宽,讲台桌的高比1米少一点;小朋友的身高,两臂左右平伸时的一庹比1米多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度单位 兄弟姐妹 大家庭 小朋友 黑板 操场 课桌 教室
下载PDF
二年级柜台(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 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9
作者 李云霞 《数学小灵通(启智版)(低年级)》 2013年第9期42-45,31,共5页
关键词 实验教材 人教版 长度单位
下载PDF
二年级柜台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 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20
作者 杨洋 《数学小灵通(启智版)(低年级)》 2012年第9期41-45,12,共6页
关键词 实验教材 人教版 长度单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