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7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经济带岩溶塌陷分布、成因及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戴建玲 雷明堂 +13 位作者 蒋小珍 ZHOU Wanfang 蒙彦 吴远斌 管振德 贾龙 殷仁朝 潘宗源 尹欧 陈英姿 杨涛 雷柱平 黄敬军 杨荣康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4-202,共19页
[研究目的]岩溶塌陷是长江经济带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之一,开展长江经济带岩溶塌陷分布、成因及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研究,对长江经济带立体综合交通走廊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地质环境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本文系统梳理了长江经... [研究目的]岩溶塌陷是长江经济带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之一,开展长江经济带岩溶塌陷分布、成因及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研究,对长江经济带立体综合交通走廊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地质环境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本文系统梳理了长江经济带岩溶塌陷研究成果,从岩溶环境特征、岩溶塌陷的成因类型和机制、发育及分布规律、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及防控措施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研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岩溶塌陷易发区面积约25.4万km^(2),有记录的岩溶塌陷灾害2146处,矿山疏干排水、抽水、工程施工等是这一地区岩溶塌陷的主要诱发因素。长江经济带岩溶塌陷具有以下发育分布规律:一是具有区域性和地带性的分布特征;二是发育地层一般为均匀状纯碳酸盐岩,沿断裂破碎带、褶皱轴部裂隙发育带、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地带等岩溶洞隙密集发育带分布;三是多发生在岩溶地下水强径流带、河流两岸等地下水位变化幅度大、水动力条件易发生急剧变化的地段;四是多发生在人类工程活动强烈的地区,塌陷的规模取决于人类活动的性质和强度。为了降低岩溶塌陷对工程建设和安全运营影响,本文同时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结论]长江经济带岩溶塌陷分布广、危害大,高易发区内线性工程、重要城市群等规划建设应对这一环境地质问题引起重视,该研究成果可为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规划、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基础支撑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塌陷 地质灾害 分布 成因 工程建设 地质调查工程 长江经济带
下载PDF
贸易开放、产业结构升级与数字经济发展--基于长江经济带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田晖 张丹丹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6-183,共8页
本文基于2010-2020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面板数据,构建并测度数字经济指标体系,使用基准回归模型、Bootstrap模型、空间自回归模型的固定效应,研究长江经济带贸易开放对数字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波动上升,且... 本文基于2010-2020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面板数据,构建并测度数字经济指标体系,使用基准回归模型、Bootstrap模型、空间自回归模型的固定效应,研究长江经济带贸易开放对数字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波动上升,且整个区域呈现明显差异,发展水平由下游向上游递减;贸易开放对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的影响显著为正,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具体表现为产业结构高级化在贸易开放影响数字经济过程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而产业结构合理化表现为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使用空间自回归(SAR)对数字经济之间的互动作用及贸易开放对数字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检验后发现,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数字经济之间存在明显的“虹吸效应”,而贸易开放是数字经济溢出效应的重要推力之一。建议充分发挥贸易开放资源配置功能对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及产业数字化的提升作用,以及在政策制定时着重考虑数字经济供给的空间相互效应,从而促进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并持续推动贸易开放对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增长的扩大拉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贸易开放 数字经济 空间自回归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跨界污染协同治理动力机制分析——基于扎根理论 被引量:2
3
作者 陈芳 郝婧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5-184,共10页
传统的“政府单核”思维和单一的属地治理模式已无法有效回应跨界污染问题,以“多元共治、区域合作、协调对话”为主要方式的协同治理更加符合当下的治理需求。立足于长江经济带,通过对跨界污染事件报道的扎根分析,构建了协同治理动力... 传统的“政府单核”思维和单一的属地治理模式已无法有效回应跨界污染问题,以“多元共治、区域合作、协调对话”为主要方式的协同治理更加符合当下的治理需求。立足于长江经济带,通过对跨界污染事件报道的扎根分析,构建了协同治理动力机制模型,提炼出外源驱动、内生驱动、多元共治、赋能建设、思想引导和流程优化六个主导要素,进一步归纳为驱动力、能动力和执行力三维动力,分别作用于协同意愿、协同结构和协同过程三个阶段。利用模型对跨界污染事件进行回溯分析后发现,当前长江经济带跨界污染协同治理总体上存在驱动力失衡、能动力不足和执行力有限的问题,应结合具体实际有的放矢地予以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治理 动力机制 跨界污染 扎根理论 长江经济带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帅红 吴珍 李鑫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61,共10页
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高低关系到长江流域绿色协调发展能力,深刻影响我国生态安全格局。从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社会3个层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使用改进TOPSIS方法模型测算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高低关系到长江流域绿色协调发展能力,深刻影响我国生态安全格局。从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社会3个层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使用改进TOPSIS方法模型测算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分析其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1)在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整体上呈上升趋势,由东向西沿轴线逐步扩散。(2)各子系统建设水平异质性特征显著,生态经济建设水平东部高于西部,以长江下游地区和省会城市为核心向周围辐射发展;生态环境水平在各省会及其周边城市增长较快,而工业发展型城市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生态社会水平高值区集中分布在江浙沪地区,低值区分散分布于中上游各省会城市。(3)地形、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第三产业占比、恩格尔系数、科技财政支出占比均正向影响了研究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对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呈弱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基于熵权改进TOPSIS和GWR模型
下载PDF
区域旅游产业集聚对旅游经济韧性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贺小荣 任迪川 徐海超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4,共11页
科学洞悉区域旅游集聚对旅游经济韧性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对提升区域旅游经济韧性和实现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文章构建区域旅游产业集聚影响旅游经济韧性的机理框架,以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为案例地,采用区位熵和熵值法得到长江经... 科学洞悉区域旅游集聚对旅游经济韧性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对提升区域旅游经济韧性和实现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文章构建区域旅游产业集聚影响旅游经济韧性的机理框架,以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为案例地,采用区位熵和熵值法得到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集聚度和旅游经济韧性水平,借助面板空间杜宾模型揭示出区域旅游产业集聚对旅游经济韧性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长江经济带旅游经济韧性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且东部地区大于中西部地区,但存在明显的省际差异。长江经济带东部地区旅游经济韧性水平大于中西部,而中西部地区的旅游经济韧性水平增长率大于东部。(2)长江经济带省市旅游产业集聚水平整体上升,受旅游业在当地经济中的地位影响,呈现出西部高于中部,高于东部的格局。(3)区域旅游产业集聚对旅游经济韧性产生明显的正向空间效应,即区域旅游产业集聚不仅可以提升本省旅游经济韧性水平,并且可以产生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来提升省周边区域的旅游经济韧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业集聚 旅游经济韧性 长江经济带 面板空间杜宾模型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制造业碳排放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 被引量:1
6
作者 卞淑贤 刘伟 熊姿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63-72,共10页
在考察2006—2020年长江经济带制造业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的基础上,运用Kaya模型和LMDI分解方法,定量分析长江经济带制造业碳排放驱动因素的影响。考察期间,长江经济带制造业碳排放量总体呈现曲折上升趋势;11个省(市)制造业碳排放量差异... 在考察2006—2020年长江经济带制造业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的基础上,运用Kaya模型和LMDI分解方法,定量分析长江经济带制造业碳排放驱动因素的影响。考察期间,长江经济带制造业碳排放量总体呈现曲折上升趋势;11个省(市)制造业碳排放量差异较大,处于低值区、较低值区的省(市)数量呈现下降趋势,处于较高值区、高值区的省(市)数量呈现上升趋势;驱动因素分解发现制造业经济水平是碳排放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能源碳密度因素和劳动力规模因素对碳排放增加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制造业能耗强度因素是碳减排的主要驱动因素。基于此,提出碳减排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碳排放 长江经济带 时空演变 驱动因素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产业链长制”政策演进、实践特点及其启示 被引量:4
7
作者 吴传清 赵豪 时培豪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8,159,共12页
实施“产业链长制”是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举措。运用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理论解构“产业链长制”的理论逻辑,通过明确发展方向、整合要素资源、提供市场信息、防范经营风险等运行机制助力... 实施“产业链长制”是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举措。运用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理论解构“产业链长制”的理论逻辑,通过明确发展方向、整合要素资源、提供市场信息、防范经营风险等运行机制助力产业链稳定发展。长江经济带“产业链长制”政策的演进脉络可分为初步探索(2017—2018年)、进一步探索(2019—2020年)和全面探索(2021年至今)三个阶段,其实践呈现出重视顶层设计、政府引导、龙头企业带动、中介组织桥梁作用、“链创”建设等显著特点。长江经济带“产业链长制”实践的启示主要体现在围绕“四链”融合、“三链”统筹、区域融通发展,不断优化“产业链长制”政策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产业链长制 产业政策
下载PDF
数字经济、产业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长江经济带11省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郑小碧 伍佳慧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49-66,共18页
快速发展的数字经济已日益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关键驱动因素。在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数字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熵值法进行测算的基础上,利用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13—2019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探究数字经济推动经济高... 快速发展的数字经济已日益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关键驱动因素。在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数字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熵值法进行测算的基础上,利用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13—2019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探究数字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从区域异质性来看,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要强于上游、中游地区;产业升级在数字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发挥显著的中介效应且其占比为34.77%,这充分说明促进产业升级是数字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产业升级的中介效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下游地区最强,上游地区次之,中游地区产业升级中介效应不明显。门槛模型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存在双门槛效应,当跨越门槛值后影响效应呈递增趋势,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呈现非线性边际效应递增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经济高质量发展 产业升级 长江经济带 区域异质性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居民共同富裕与旅游发展水平耦合关系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兆峰 刘路锋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71,共13页
实现居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旅游业作为幸福产业,如何促进居民共同富裕与旅游发展水平协调共进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问题.该文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域,构建了居民共同富裕与旅游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并基于耦合协调模型和时... 实现居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旅游业作为幸福产业,如何促进居民共同富裕与旅游发展水平协调共进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问题.该文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域,构建了居民共同富裕与旅游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并基于耦合协调模型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TWR),考察分析2011—2020年居民共同富裕与旅游发展水平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长江经济带旅游发展水平研究期内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2020年因受疫情影响而出现跌落,居民共同富裕水平则呈整体逐年上升趋势;两者均呈现出显著空间异质性,但中上游地区旅游发展水平相近.2)居民共同富裕与旅游发展水平耦合协调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重庆和贵州两地上升较快,2020年各省市受到疫情影响有所下降;下游地区高于其他地区.3) GTWR模型表明,人口密度、环境治理投入、旅游收入占比、人均GDP因素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不同时期各因素对地区影响强度和波动方向不同,其中人均GDP影响为正向且影响作用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共同富裕 旅游发展 耦合协调 时空地理加权回归 长江经济带
下载PDF
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对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基于长江经济带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恺钧 曹安琪 方慈慧 《资源与产业》 2024年第1期35-49,共15页
将产业集聚、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经济效率纳入同一研究框架,聚焦长江经济带,研究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为我国在“双碳”背景下推进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及长江经济带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参考。论文基于2012—2020... 将产业集聚、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经济效率纳入同一研究框架,聚焦长江经济带,研究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为我国在“双碳”背景下推进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及长江经济带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参考。论文基于2012—2020年长江经济带沿线11个省市面板数据,综合利用超效率SBM和区位熵法,构建计量模型,实证研究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探讨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并进一步分析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和区域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整个区域已形成“带状”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集聚平均水平随年份波动上升,上中下游产业集聚水平呈递增格局,水平差异较大且有逐渐增加趋势;2)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通过整合内部网络资源和提升外部整体能力,对长江经济带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3)产业集聚的发展通过竞争效应和合作效应促进绿色技术创新,而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可以提升经济动力和效率,因而绿色技术创新在产业集聚与绿色经济效率之间具有中介作用;4)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上中下游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据此,从加强产业集群建设,发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强化发展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和推动新能源汽车区域异质性发展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产业集聚 绿色经济效率 绿色技术创新 长江经济带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耦合测度及时空演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闫华飞 章雷敏 郑新宇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6-91,116,共7页
新型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优化相互影响,共同推动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基于长江经济带11省份2014—2019年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分别测算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综合指数,并测度两者的耦合协调水平,探究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 新型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优化相互影响,共同推动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基于长江经济带11省份2014—2019年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分别测算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综合指数,并测度两者的耦合协调水平,探究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化规律。研究发现:(1)长江经济带各省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均呈现逐年递增态势,且存在“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2)2014—2019年,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耦合协调度从0.5630上升到0.6987,由“勉强协调”发展为“初级协调”水平。(3)时间上,两者间耦合协调度逐年提升,具有非均衡性特征,2014—2017年提升较快,2017—2019年提升趋缓;空间上,呈现下游、中游、上游逐级递减且较为明显的区域块状集聚特征,区域间差距在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产业结构 耦合协调 长江经济带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知识产权保护与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的空间效应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程时雄 刘树家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56,共16页
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将绿色技术创新活动分解为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两个阶段,对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知识产权保护的绿色创新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知识产权保护对本地绿色技术创新总效率及其子阶段效率的直接影响... 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将绿色技术创新活动分解为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两个阶段,对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知识产权保护的绿色创新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知识产权保护对本地绿色技术创新总效率及其子阶段效率的直接影响均显著为正;空间效应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对科技研发效率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对成果转化效率则具有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但对总效率的空间影响效应依然为正。(2)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能够通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促进金融发展、提高人力资本质量三种渠道促进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提升。(3)异质性分析表明,长江经济带下游城市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推动科技研发效率和成果转化效率的提升;而中上游城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科技研发效率的提升作用并不显著,对成果转化效率甚至具有消极影响。本文结论为长江经济带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建设和绿色技术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价值链 知识产权保护 绿色技术创新效率 长江经济带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长江经济带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环境规制和经济发展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4
13
作者 崔连标 刘泽晨 王佳雪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9-29,共11页
发展数字经济是促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通过建立面板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长江经济带内数字经济发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程度,利用模型分析并探讨了环境规制和经济发展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虽然该区域内数字经济可以显... 发展数字经济是促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通过建立面板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长江经济带内数字经济发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程度,利用模型分析并探讨了环境规制和经济发展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虽然该区域内数字经济可以显著提升实体经济的发展水平,但已出现了“倒U型”关系;科技进步、产业结构、绿色金融是重要的传导机制;同时,长江经济带内部的环境规制强度和经济发展会弱化数字经济发展对实体经济的提升作用。本研究不仅为数字经济赋能长江经济带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经验证据,还有助于明晰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数字经济 实体经济 门槛效应 调节效应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及实现路径研究--以盐城市射阳县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雪晴 赵敏 杜荣江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4年第3期70-72,共3页
一、前言 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产品是连接人与自然的关键,主要通过多种方式将生态产品的内在价值转化为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1]。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和价值实现路径方面,针对特定区域的研究较为缺乏。本文以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的盐... 一、前言 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产品是连接人与自然的关键,主要通过多种方式将生态产品的内在价值转化为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1]。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和价值实现路径方面,针对特定区域的研究较为缺乏。本文以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的盐城市射阳县为例,综合国内外研究模型,对该县的生态产品经济价值和生态服务价值进行详细核算。同时,分析政府在生态产品领域的支持政策和射阳县的实践反馈,以此建立地方经验和全局战略的有效结合,为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生态服务价值 生态系统服务 全局战略 特定区域 有效结合 人与自然 生态效益
下载PDF
数字经济、工业智能化和工业碳生产率——基于长江经济带的时空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谢奉军 江昕杰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7-198,共12页
数字经济正在引领着工业活动的数字化革命,为其低碳转型提供了契机。为探究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工业碳生产率发展的空间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关系,基于2011—2021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面板数据,借助双重固定效应下的静态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 数字经济正在引领着工业活动的数字化革命,为其低碳转型提供了契机。为探究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工业碳生产率发展的空间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关系,基于2011—2021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面板数据,借助双重固定效应下的静态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引入工业智能化检验数字经济对工业碳生产率升级的作用机制和门槛效应。结果显示:(1)数字经济发展不仅能显著提升本地城市工业碳生产率,也促进邻近城市工业碳生产率提升,且其长期效应大于短期效应,但促进效果存在先增加后减弱的“减速效应”。(2)数字经济推动工业智能化发展是提升城市工业碳生产率的重要传导路径,并存在正向非线性关系,盲目追求智能化指标会削弱数字经济对碳生产率的促进作用。由此提出深入挖掘数字经济减排潜力、加强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平衡数字经济与工业智能化的发展等建议,以放大数字经济对工业碳减排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数字经济 工业碳生产率 工业智能化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养老服务均等化建设水平及收敛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田时中 束宇雪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56-68,共13页
为准确把握长江经济带养老服务均等化建设现状,确保区域养老服务协调发展,构建养老服务均等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以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最新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熵值法、泰尔指数对长江经济带养老服务均等化建设水平进行测评,并基于σ收... 为准确把握长江经济带养老服务均等化建设现状,确保区域养老服务协调发展,构建养老服务均等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以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最新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熵值法、泰尔指数对长江经济带养老服务均等化建设水平进行测评,并基于σ收敛、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模型实证检验其收敛效应。研究发现:样本考察期内,长江经济带养老服务均等化建设差距逐渐缩小,且区域间差异小于区域内差异。长江经济带上下游地区养老服务均等化建设水平存在显著的σ收敛特征,下游地区绝对β收敛程度最高,且在上述模型下,存在上下游地区对中游地区的“追赶”效应;不同驱动因素的条件β收敛情况各不相同:65岁以上的人口数量显著促进了长江经济带上下游地区养老服务均等化建设呈条件β收敛,卫生机构数量显著促进了中游地区呈条件β收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显著促进了长江经济带整体及各地区养老服务均等化建设呈条件β收敛。实证分析结论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和提升养老服务均等化建设水平提供了重要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服务均等化 长江经济带 极值熵值法 泰尔指数 收敛性
下载PDF
区域创新绩效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何雄浪 陈贤青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6,共16页
基于长江经济带2006—2020年10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面板门槛模型和面板分位数模型实证研究创新绩效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在区域创新网络中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度数中心性)与该城市全要素生产... 基于长江经济带2006—2020年10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面板门槛模型和面板分位数模型实证研究创新绩效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在区域创新网络中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度数中心性)与该城市全要素生产率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城市创新能力正向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区位异质性分析发现,度数中心性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倒“U”型影响只存在于下游地区,度数中心性正向影响中游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创新能力的增强能有效提升下游地区全要素生产率;不同节点强度城市的创新能力具有非对称性,在度数中心性排名前14%的城市,创新能力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更强;当度数中心性低于门槛值时,其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积极影响,度数中心性高于门槛值时,则会抑制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不同分位点上创新绩效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呈现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网络 创新能力 全要素生产率 长江经济带
下载PDF
养老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水平测度——基于长江经济带的实证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林 高威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4-97,共4页
文章探讨了养老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态势,构建养老产业与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15—2020年长江经济带养老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以及融合发展情况进行测度和分析。结果表明:养老产业与... 文章探讨了养老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态势,构建养老产业与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15—2020年长江经济带养老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以及融合发展情况进行测度和分析。结果表明:养老产业与文化产业呈相互赶超的发展势头,助推融合关系持续升温,其中,上游地区融合水平增幅领先;养老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状况从初级耦合协调迈入良好耦合协调阶段,但与长江经济带“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国家战略定位存在差距;产业融合呈现养老产业与文化产业同步发展、协同共进的特点,其中,上游和下游地区分别是文化产业和养老产业发展相对突出,中游地区则是同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产业 文化产业 耦合协调度 长江经济带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粮食生态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特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田红宇 刘行 苏治豪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4-354,共11页
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确保粮食安全底线多重压力下,厘清长江经济带粮食生态全要素生产率对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至关重要。基于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市数据,对粮食生产环节的碳排放、面源污染和生态价值进行测算,构建非期望产... 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确保粮食安全底线多重压力下,厘清长江经济带粮食生态全要素生产率对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至关重要。基于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市数据,对粮食生产环节的碳排放、面源污染和生态价值进行测算,构建非期望产出框架下的投入产出体系,运用超效率Slacks-Based Measure模型和全局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考察长江经济带粮食生态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动态特征。研究发现:1)2012—2020年间长江经济带粮食生态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增长态势,年均增长0.98%,且其增长主要源于技术进步而非技术效率提升所致。2)从时空特征看,2012—2020年长江经济带各地级市的粮食生态全要素生产率改善趋势明显,粮食综合技术效率变化的空间格局变化趋势无明显规律。3)在研究期内上游地区的粮食生态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最高,然后依次是中游地区、下游地区。3个区域的粮食生态全要素生产率都处于递增状态。因此,在建设农业强国的征程中,要高度重视农业技术进步并不断提升粮食生产技术效率,以此来稳定提升长江经济带粮食生态全要素生产率,同时要根据区域禀赋差异设计针对性提升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粮食生态全要素生产率 数据包络分析 可持续粮食生产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水生态环境治理区域协同立法的检视及完善途径 被引量:1
20
作者 顾向一 徐茹娴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19,25,共7页
为充分发挥法律对区域环境发展和利益协调的保障作用,基于长江经济带水生态环境治理现状对部分省市已出台的相关规范性文本进行了梳理。结果表明,各地采取的立法模式主要以松散型立法模式为主,尚存在松散型立法模式与水生态环境治理需... 为充分发挥法律对区域环境发展和利益协调的保障作用,基于长江经济带水生态环境治理现状对部分省市已出台的相关规范性文本进行了梳理。结果表明,各地采取的立法模式主要以松散型立法模式为主,尚存在松散型立法模式与水生态环境治理需求不匹配、区域间主体协调机制未建立、协同立法后评估和清理工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因此提出了将现有的松散型立法模式转变为紧密型立法模式,构建区域协同立法利益协调机制和完备协同立法后评估和清理机制等长江经济带水生态环境治理区域协同立法的完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生态环境 区域协同治理 协同立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