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8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潮汐附加构造应力的2013年灯塔M_(S)5.1地震射出长波辐射变化分析
1
作者 荆涛 Boonphor Phetphouthongdy +4 位作者 Chansouk Sioudom 刘洋洋 李继庚 康春丽 马未宇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62,共11页
针对2013年1月23日辽宁灯塔M_(S)5.1地震,利用引潮力附加构造应力(Additional Tectonic Stress Caused By Tidal Force,ATSCTF)计算模型,计算得到震中位置(41.5°N,123.2°E)在地震前5周以及震后3周(2012年12月16日—2013年2月1... 针对2013年1月23日辽宁灯塔M_(S)5.1地震,利用引潮力附加构造应力(Additional Tectonic Stress Caused By Tidal Force,ATSCTF)计算模型,计算得到震中位置(41.5°N,123.2°E)在地震前5周以及震后3周(2012年12月16日—2013年2月15日)的ATSCTF变化。地震发生时,ATSCTF垂直方向分量处于高相位点附近,显示引潮力对本次正断层走滑型地震具有诱发作用。以ATSCTF变化周期的各低相位点时间(2012年12月19日、2013年1月4日、2013年1月18日、2013年2月2日)数据分别为背景,各周期期后数据分别与背景逐日相减,计算研究区(36°N~46°N,118°E~128°E)范围内,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NOAA)卫星射出长波辐射数据(Outgoing Long Wave Radiation,OLR)在各ATSCTF周期时段分布及其变化。结果显示,无震的ATSCTF变化的A、B、D周期,震中附近OLR无变化;发震的ATSCTF变化的C周期,在空间上,该地区震前OLR仅震中及其南侧区域发生了显著连续升高变化过程,在时间上经历了初始微异常→异常加强→高峰→衰减→发震→平静的演化过程,与岩石应力加载—破裂经历:初始微动破裂→扩张破裂→应力闭锁→地震爆发→平静的力学演化过程中各阶段红外辐射特征一致;显示引潮力对处于临界状态的活动断层具有诱发作用,而OLR是地震构造应力应变过程辐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3年灯塔M_(S)5.1地震 长波辐射 潮汐附加构造应力 震前ATSCTF周期异常
下载PDF
NASA/Goddard长波辐射方案在GRAPES_Meso模式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梦 王宏 黄兴友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03-614,共12页
本文将NASA(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Goddard长波辐射方案引入到GRAPES_Meso(Global/Regional Assimilation and PrEdiction System Meso)模式中,对2006年4月中国地区进行了一个月的模拟试验,并与相应的NCEP(Na... 本文将NASA(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Goddard长波辐射方案引入到GRAPES_Meso(Global/Regional Assimilation and PrEdiction System Meso)模式中,对2006年4月中国地区进行了一个月的模拟试验,并与相应的NCEP(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再分析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模拟区域内,使用GRAPES Meso模式进行24h、48 h预报得到的晴空大气顶向外长波辐射通量(the clear sky outgoing longwave radiation flux,OLRC)、地面接收到向下长波辐射通量(the clear sky downward longwave radiation flux at ground,GLWC)分布形势与NCEP再分析资料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模式预报24 h、48 h OLRC和NCEP再分析资料月平均误差百分比控制在-10%^+10%以内,GLWC月平均误差百分比比OLRC略大,但总体上两者误差都在合理和可接受范围之内。OLRC和GLWC 24 h、48 h的预报和NCEP再分析资料的逐日距平相关系数及标准误差的对比显示,模式24 h预报OLRC、GLWC的距平相关系数月平均值分别为0.96、0.98,标准误差月平均值分别为24.54 W m^(-2)、27.23 W m^(-2);模式48 h预报OLRC、GLWC的距平相关系数月平均值分别为0.9521、0.9804,标准误差月平均值分别为22.43 W m^(-2)、27.64W m^(-2)。总体上,模式24 h、48 h预报OLRC和GLWC的距平相关系数都在0.93以上,标准误差都在31 W m^(-2)以内,且GLWC预报和NCEP再分析资料的相关性比OLRC略好,OLRC预报与NCEP再分析资料的的标准误差比GLWC略小。通过和RRTM长波辐射方案对比可知,两者的预报水平基本一致。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引入NASA/Goddard长波辐射方案后的GRAPES_Meso模式整体上能够较好地预报OLRC和GLWC,该辐射方案可以作为模式GRAPES_Meso的备选辐射方案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波辐射方案 GRAPES—Meso模式 晴空大气层顶向外长波辐射通量(OLRC)晴空地面接收到向下 长波辐射通量(GLWC)
下载PDF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长波辐射变化特征 被引量:9
3
作者 何清 缪启龙 +2 位作者 李帅 艾力·买买提明 史岚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42-646,共5页
利用塔克拉玛干沙漠大气环境观测试验站(塔中站)实测的长波辐射资料,分析了流动沙漠区的长波辐射特征。结果表明:地表长波辐射能具体地反映地表失去热能的状况。在沙漠区,由于地表层的湍流运动较强以及下垫面温度与空气温度的差值较大,... 利用塔克拉玛干沙漠大气环境观测试验站(塔中站)实测的长波辐射资料,分析了流动沙漠区的长波辐射特征。结果表明:地表长波辐射能具体地反映地表失去热能的状况。在沙漠区,由于地表层的湍流运动较强以及下垫面温度与空气温度的差值较大,使得地表向大气传输的热通量较大,所以地面长波辐射值较大,有时接近于总辐射,最小值出现在日出前,最大值出现在15:00左右;由于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及云量较少,而沙尘气溶胶含量较高,所以大气长波辐射较大,沙漠区有效辐射也较大,为我国有效辐射年总量最高的地区之一。地表放射的净长波辐射在太阳总辐射中所占的比例小于地表反射辐射,只有在春、夏季两者较接近,且以反射辐射大些。区域气候变化过程中,沙漠加热场的强度是沙漠局地天气气候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 大气长波辐射 地面长波辐射 有效辐射
下载PDF
从Himawari08卫星估算晴空地表长波辐射及其日变化特征初探 被引量:4
4
作者 吴晓 闵敏 董立新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7-46,共10页
通过446183条全球晴空大气廓线的红外辐射传输模拟和统计回归,建立了由Himawari08成像仪通道遥测数据估算晴空地表上行、下行长波辐射通量的反演模式,模式应用于成像仪观测资料,处理出晴空地表上行、下行长波辐射通量实时产品,2016年2~... 通过446183条全球晴空大气廓线的红外辐射传输模拟和统计回归,建立了由Himawari08成像仪通道遥测数据估算晴空地表上行、下行长波辐射通量的反演模式,模式应用于成像仪观测资料,处理出晴空地表上行、下行长波辐射通量实时产品,2016年2~6月的产品精度验证试验结果为:与相同时刻的AQUA卫星CERES仪器同类产品相比,地表上行通量均方根误差Re=7.9 W/m^2,相关系数R=0.9399,地表下行通量Re=14.5 W/m^2,R=0.9586;与由中国地面气象站地面气温和相对湿度观测经Brunt、Brutsaert经验公式计算的实时地表下行长波辐射通量相比,Re=15.34 W/m^2,R=0.8786;与用陆表温度计算的地表上行长波辐射通量相比,Re=12.6 W/m^2,R=0.9977。研究了2016年2、6月的晴空地表长波辐射产品,发现陆地晴空上、下行通量有着与太阳加热地表增温相应的明显日变化特征,峰值出现在12:00(当地时间,下同)至14:00,低谷出现在04:00至07:00,下行通量与上行通量几乎同步变化或约有延时,陆地上2个通量归一化的日变化指数类似一个半正弦曲线,而海面长波辐射通量则没有明显的日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上行长波辐射 地表下行长波辐射 辐射传输模拟 日变化
下载PDF
中强地震前的长波辐射异常震例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荆凤 申旭辉 +2 位作者 康春丽 孟庆岩 熊攀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7-122,共6页
文章利用NOAA提供的1°×1°长波辐射产品对2008年发生在我国的三次地震(2008年8月25日仲巴6.8级地震、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和3月21日于田7.3级地震)进行了研究。通过滑动平均,标准方差阈值等方法分析了各地震震前2个月和... 文章利用NOAA提供的1°×1°长波辐射产品对2008年发生在我国的三次地震(2008年8月25日仲巴6.8级地震、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和3月21日于田7.3级地震)进行了研究。通过滑动平均,标准方差阈值等方法分析了各地震震前2个月和震后2个月的长波辐射日数据的时间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在震前40余天到震前几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长波辐射异常,这些异常可能与地震相关,并且异常的幅度和震级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波辐射 6.5级以上地震 热异常 汶川地震
下载PDF
汶川8.0级大地震的长波辐射征象 被引量:27
6
作者 康春丽 张艳梅 +1 位作者 刘德富 荆凤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6-120,共5页
文中分析了汶川8.0级地震发生前,卫星遥感射出长波辐射(OLR)信息场的中期(年)、短期(月)和临震(日)时空分布及变化特征。通过计算发现该地震震中区附近的OLR信息有异常增强的现象,这种现象可作为诊断强震蕴育地区的一种指征。
关键词 汶川 8级地震 卫星遥感射出长波辐射 异常增强
下载PDF
基于多轨道卫星观测数据分析尼泊尔地震长波辐射特征 被引量:11
7
作者 孙珂 单新建 +2 位作者 Dimitar Ouzounov 申旭辉 荆凤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457-3465,共9页
综合已经在红外异常提取中应用的涡度和RST(Robust Satellite Technique)算法优点,提出了红外异常指数算法.并基于长时间尺度的中国静止卫星FY-2D和美国极轨卫星NOAA长波辐射数据,应用RST和异常指数算法,分别对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M_s8.... 综合已经在红外异常提取中应用的涡度和RST(Robust Satellite Technique)算法优点,提出了红外异常指数算法.并基于长时间尺度的中国静止卫星FY-2D和美国极轨卫星NOAA长波辐射数据,应用RST和异常指数算法,分别对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M_s8.1和5月12日M_s7.5地震前后卫星长波辐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开展了多轨道、多时空分辨率长波辐射同步地震热红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运用RST算法,两次地震前后,未能在震中周围发现明显的长波辐射异常.运用异常指数算法:(1)对于NOAA卫星,4月15日在M_s8.1地震震中以西出现热红外异常,到4月24日震中以西约100 km处出现异常最大值,随后逐渐消失.5月10日在M_s7.5地震震中以东约200 km发现异常;(2)在NOAA卫星长波辐射异常发现最大值当日,采用FY-2D卫星每3 h的数据分析可发现红外异常的动态演化过程,弥补NOAA卫星分辨率不足.以上结果为利用多轨道卫星监测地震热辐射变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泊尔地震 NOAA FY-2D 热红外异常 长波辐射
下载PDF
长波辐射对大气变化的敏感性和在WRF模式中的应用检验 被引量:18
8
作者 沈元芳 黄丽萍 +1 位作者 徐国强 薛纪善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3-227,共15页
用RRTM长波辐射 (LWR)参数化方案测试了LWR对大气变化的敏感性。结果表明 :高云对向外长波辐射(OLR)、30 0和 5 0 0hPa净LWR通量的减弱作用较中、低云大 ;低云对 85 0hPa和地表净LWR通量的减弱作用较中、高云大。在云层中 ,LWR冷却率受... 用RRTM长波辐射 (LWR)参数化方案测试了LWR对大气变化的敏感性。结果表明 :高云对向外长波辐射(OLR)、30 0和 5 0 0hPa净LWR通量的减弱作用较中、低云大 ;低云对 85 0hPa和地表净LWR通量的减弱作用较中、高云大。在云层中 ,LWR冷却率受云影响最大 ;在云层下方 ,云对LWR的影响迅速减小 ;而在云层上方 ,冷却率几乎不受云的影响。当水汽含量减少或增加时 ,地表向下LWR受到相应减弱或增强 ,而净LWR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相应增强或减弱 ,并且越接近地面 ,受到水汽变化的影响就越大。O3 对LWR的影响相对云和水汽来说是比较小的。文中介绍了在WRF模式中应用RRTM方案预报LWR不同季节的 2个个例 ,给出了应用NCEP/AVN分析资料预报和验证中国范围 2d之内LWR通量的模拟结果。试验表明 ,OLR和 5 0 0hPa净LWR通量与高度形势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而地表净LWR很大程度上还受到地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波辐射 RRTM参数化方案 大气变化 敏感性 WRF模式
下载PDF
地震红外长波辐射的短期预测指标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康春丽 李志雄 +6 位作者 孟庆岩 荆凤 李美 闫伟 申旭辉 刘德富 李安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10期83-89,共7页
卫星红外遥感技术在地震预测研究中的应用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如何能够在震前及时准确地识别出红外异常,从而对可能的地震活动做出有效的短期或短临预测,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据此提出了开展区域性短期预测指... 卫星红外遥感技术在地震预测研究中的应用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如何能够在震前及时准确地识别出红外异常,从而对可能的地震活动做出有效的短期或短临预测,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据此提出了开展区域性短期预测指标研究的思路,即对某一确定地区,结合地震活动开展红外信息的短期及短临预测指标研究。本文以川滇地区为例,通过大量的震例分析和总结,提出了与区域地震活动密切相关的红外短期异常判识指标,这一成果的获取对于有效开展地震的短期预测、实现防震减灾实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波辐射 地震红外异常 短期预测 川滇地区
下载PDF
青藏高原的长波辐射特征 被引量:50
10
作者 季国良 江灏 吕兰芝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51-458,共8页
利用在藏北高原五道梁所取得的1993年9月—1994年8月地面向上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观测资料,结合1982年8月—1983年7月青藏高原热源考察期间在4个测点所取得的长波辐射观测资料和1979年5—8月青藏高原气象... 利用在藏北高原五道梁所取得的1993年9月—1994年8月地面向上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观测资料,结合1982年8月—1983年7月青藏高原热源考察期间在4个测点所取得的长波辐射观测资料和1979年5—8月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期间的辐射观测资料以及HEIFE辐射观测资料,分析研究了高原地区地面向上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和地面有效辐射的特征。结果表明:高原地区由于大气逆辐射较小,造成地面有效辐射比平原地区大;高原西部地面有效辐射的年变化为夏季大冬季小,东部为冬季大夏季小,而北部则是春、秋季大,冬、夏季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向上长波辐射 大气逆辐射 地面有效辐射
下载PDF
玉树7.1级地震热红外与长波辐射异常 被引量:15
11
作者 魏从信 张元生 +3 位作者 郭晓 秦满忠 宁亚灵 高见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444-2452,共9页
应用中国静止气象卫星FY-2C/2E遥感亮温和长波辐射资料,通过小波变换和相对功率谱估计,分析2010年4月14日玉树MS7.1地震热红外与长波辐射异常特征.该地震热辐射异常明显且易于提取,总体特征为:1)震前约一个月出现,震后逐渐消散,至5月底... 应用中国静止气象卫星FY-2C/2E遥感亮温和长波辐射资料,通过小波变换和相对功率谱估计,分析2010年4月14日玉树MS7.1地震热红外与长波辐射异常特征.该地震热辐射异常明显且易于提取,总体特征为:1)震前约一个月出现,震后逐渐消散,至5月底完全消失;2)异常特征周期都为13天;3)最大幅度达到9倍以上;4)异常总体方向与该区域断层走向呈十字交叉型;5)震中位于异常出现-消失的过渡区域;6)对比亮温和长波辐射,长波辐射异常更接近于震中附近且相对集中,而亮温异常在时间方面的指示作用优于长波辐射.也研究了中国大陆3次7级以上地震热异常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树7 1级地震 亮温 射出长波辐射 小波变换 相对功率谱
下载PDF
从FY-4A卫星遥感数据和GFS资料估算全天空状况下的地表长波辐射通量 被引量:6
12
作者 闵敏 吴晓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6-345,共10页
本文介绍一种利用FY-4A成像仪遥感数据和全球预报系统(GFS)资料估算全天空地表长波辐射通量的反演方法。该方法通过辐射传输模拟和统计回归计算建立云天地表下行长波辐射通量的反演模式,并基于GFS资料处理云覆盖地区的地表上、下行长波... 本文介绍一种利用FY-4A成像仪遥感数据和全球预报系统(GFS)资料估算全天空地表长波辐射通量的反演方法。该方法通过辐射传输模拟和统计回归计算建立云天地表下行长波辐射通量的反演模式,并基于GFS资料处理云覆盖地区的地表上、下行长波辐射通量。这种全天空状况下两种通量的反演结合了FY-4A晴空地表长波辐射业务产品和本文反演模式处理的云天地表上、下行长波辐射通量。2018年9月1日的处理结果与Aqua/CERES同类产品相对比,精度为:RMSE=20.52 W·m^-2,R=0.9481,Bias=3.3 W·m^-2(夜间地表下行辐射通量对比);RMSE=25.58 W·m^-2,R=0.9096,Bias=5.4 W·m^-2(白天地表下行辐射通量对比);RMSE=10.97 W·m^-2,R=0.9762,Bias=-3.3 W·m^-2(夜间地表上行辐射通量对比);RMSE=19.97 W·m^-2,R=0.9283,Bias=5.0 W·m^-2(白天地表上行辐射通量对比)。这些结果表明本文发展的方法能够反演出精度较好的云天上下行长波辐射通量资料,为今后利用FY-4后续星处理生成全天空状况下的地表长波辐射通量产品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Y-4A遥感数据 GFS资料 全天空 地表上行长波辐射通量 地表下行长波辐射通量
下载PDF
南黄海海面大气长波辐射计算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8
13
作者 魏传杰 于非 +4 位作者 吕连港 葛人峰 郭景松 刁新源 王辉武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2-311,共10页
利用了"中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项目在南黄海区获得的海-气通量观测资料,对一些常用的计算海面大气长波辐射通量的经验公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Clark和Josey各自提出的经验公式所得的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具有较好... 利用了"中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项目在南黄海区获得的海-气通量观测资料,对一些常用的计算海面大气长波辐射通量的经验公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Clark和Josey各自提出的经验公式所得的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而利用Bignami和Bunker提出的经验公式计算的海面大气长波辐射通量值与实测资料则存在着较大的误差。出现差别的原因可能与不同经验公式所选参数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黄海 海气通量观测 海面大气长波辐射 经验公式
下载PDF
地球长波辐射 (OLR)遥感与重大自然灾害预测 被引量:53
14
作者 刘德富 康春丽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427-435,共9页
针对目前重大自然灾害 (如地震、洪水泛滥、火山喷发等 )还难能作出短期预测预警的现实状况 ,文中提出利用极轨卫星遥感所监测的“地气”系统射出长波辐射 (即OLR)信息 ,是可能攻克这一难关的突破口。文中不仅详细介绍了有关OLR数据的... 针对目前重大自然灾害 (如地震、洪水泛滥、火山喷发等 )还难能作出短期预测预警的现实状况 ,文中提出利用极轨卫星遥感所监测的“地气”系统射出长波辐射 (即OLR)信息 ,是可能攻克这一难关的突破口。文中不仅详细介绍了有关OLR数据的产出原理及其载荷卫星 (NOAA)运行的主要参数 ,而且还结合近年来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实例 ,利用笔者研究的应用OLR提取灾前预测信息的3种方法 ,客观地给出了OLR时空变化图像。结果显示 ,在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发生前 ,在未来可能发生重灾的区域及其附近 ,OLR呈现出比周围区域更显著的辐射增强变化特征。这一特征的揭示 ,为利用卫星遥感技术预测未来可能发灾区域及时作出短期预测预警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文末对目前有关强震前热红外异常成因的两种看法做了综合介绍和简要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长波辐射遥感 自然灾害 地震 火山喷发 洪灾 灾前预测 OLR
下载PDF
定量遥感地表净辐射通量所需大气下行长波辐射估算模型改进 被引量:18
15
作者 黄妙芬 邢旭峰 +1 位作者 朱启疆 刘素红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57-766,共10页
利用半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夏季近地层气象观测资料,对得到广泛应用的十种晴天大气下行辐射估算模型和两种昙天大气下行辐射估算模型进行检验。指出其中Iziomon(2003)晴天大气下行辐射估算模型是半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夏季较适用的估算模型。... 利用半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夏季近地层气象观测资料,对得到广泛应用的十种晴天大气下行辐射估算模型和两种昙天大气下行辐射估算模型进行检验。指出其中Iziomon(2003)晴天大气下行辐射估算模型是半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夏季较适用的估算模型。然而,在有云天空,Iziomon(2003)昙天估算模型误差比较大。本文依据实测资料,对Iziomon(2003)昙天大气下行辐射估算模型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模型估算值与实测值非常接近。由于应用常规气象站的大气温湿度来估算大气下行辐射仅代表近地层大气对其的贡献,不能反映整层大气的贡献,尤其在近地层与高空大气的水汽状况不一致时,上述模型将有较大的误差。为此本文结合Iziomon(2003)晴天模型中大气比辐射率的表达式,提出了运用红外辐射计以37°高度角对天空的观测值,来推算大气下行辐射的新方法。小汤山的试验数据表明,新模型的反演精度优于上述传统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地层大气温湿度 红外辐射 37°高度角 大气下行长波辐射 估算模型 近地层大气 辐射估算 模型改进 辐射通量 定量遥感
下载PDF
地表向下短波和长波辐射遥感参数化方案研究综述 被引量:7
16
作者 彭丽春 李万彪 +3 位作者 叶晶 成董 李宇明 曹立佳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72-782,共11页
针对近年来利用卫星和地面常规资料估算向下长、短波辐射研究参数化方案,对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在综合分析有关文献的基础上,介绍向下短波和长波辐射参数化方案的理论背景,按照晴空和有云条件,分别对辐射参数化方案进行总结,并对... 针对近年来利用卫星和地面常规资料估算向下长、短波辐射研究参数化方案,对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在综合分析有关文献的基础上,介绍向下短波和长波辐射参数化方案的理论背景,按照晴空和有云条件,分别对辐射参数化方案进行总结,并对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予以评述。晴空条件下,向下短波参数化方案以统计和辐射传输模式为主,长波辐射参数化方案以单、双参数法为主。有云条件下的辐射参数化方案则主要受限于云量的确定。地表向下短波和长波辐射的计算的局限性在于,需要根据所能获取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地表覆盖类型和卫星遥感数据,选择合适的参数化方案。将来,有发展前景的方法为极轨卫星和静止卫星遥感数据结合研究估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下短波辐射 向下长波辐射 参数化
下载PDF
中国大陆地区卫星长波辐射背景场特征初步分析及震例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荆凤 申旭辉 +2 位作者 康春丽 孟庆岩 熊攀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10期90-97,共8页
利用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提供的30年(1979--2008)的长波辐射数据产品(OLR),对中国大陆地区长波辐射背景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波辐射值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和地域性,青藏高原块体在四季中都呈现低值,中因西北部和华东地... 利用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提供的30年(1979--2008)的长波辐射数据产品(OLR),对中国大陆地区长波辐射背景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波辐射值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和地域性,青藏高原块体在四季中都呈现低值,中因西北部和华东地区的长波辐射值相对青藏高原块体高,这些区域在春秋两季长波辐射变化剧烈,夏冬两季变化相对缓慢。熟悉这些特征将有利于识别地震异常与非震异常.可以为为进一步开展长波辐射的地震异常信息提取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建立的中图川滇地区长波辐射背景场,分析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前的长波辐射数据,发现震前一个月长波辐射异常显著,并且异常的分布受活动构造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波辐射 背景场 汶川地震
下载PDF
运用热惯量估算大气下行长波辐射的遥感方法——以Landsat/TM为例 被引量:6
18
作者 黄妙芬 邢旭峰 +2 位作者 刘素红 于凯 程灿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7-43,共7页
利用2004年北京小汤山精准农业示范基地星地同步试验中获取的自动气象站和红外辐射计观测资料,建立Landsat卫星过境时刻地表辐射温度T和空气温度T0的关系式,利用北京21个常规气象站观测资料,以及2004年5景TM图像,建立热惯量与大气水汽... 利用2004年北京小汤山精准农业示范基地星地同步试验中获取的自动气象站和红外辐射计观测资料,建立Landsat卫星过境时刻地表辐射温度T和空气温度T0的关系式,利用北京21个常规气象站观测资料,以及2004年5景TM图像,建立热惯量与大气水汽压的经验关系式,将获取的两个关系式代入得到广泛引用的Izionmon(2003)晴天大气下行辐射估算模型中,率先提出了根据像元的热惯量、地表辐射温度等遥感参数反演像元大气下行辐射的空间估算模型。通过利用实际测量值,对一个点的大气下行辐射估算值反演的地表净辐射通量和利用逐个像元估算的大气下行辐射估算值反演结果精度验证表明:利用逐个像元的大气下行辐射值估算地表净辐射通量,比利用单一大气下行辐射值来估算,精度提高了9.5%。这表明利用热惯量和地表辐射温度等遥感参数来估算非遥感参数大气下行辐射的思路是可行的,而且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at/TM 热惯量 大气下行长波辐射 地表净辐射通量
下载PDF
文安地震前华北区域长波辐射场的异常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康春丽 王亚丽 刘德富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3-88,共6页
利用NOAA/IR极轨卫星所获取并发布的热红外长波辐射(OLR)月平均网格数据信息(空间分辨率为2.5°×2.5°),采用涡度处理方法,在对华北地区OLR多年背景场分布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2006年7月4日河北文安5.1级地震前华... 利用NOAA/IR极轨卫星所获取并发布的热红外长波辐射(OLR)月平均网格数据信息(空间分辨率为2.5°×2.5°),采用涡度处理方法,在对华北地区OLR多年背景场分布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2006年7月4日河北文安5.1级地震前华北地区OLR的短期异常演化特征。结果显示,华北地区OLR正常背景场变化较为平稳,但在文安地震之前这种平稳均一的分布格局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在地震发生之前2个月,在震中附近出现了OLR的显著增强异常现象。结合以往开展的大量的震例分析结果,显示出这种震前的异常演化特征具有广泛的普适性。这一认识的取得对于开展华北地区地震短临预报应用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波辐射 异常信息 前兆特征 文安5.1级地震
下载PDF
芦山M_S7.0地震长波辐射异常现象 被引量:6
20
作者 郭晓 张元生 +2 位作者 魏从信 钟美娇 张璇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31-737,2,共7页
以静止卫星长波辐射资料为数据源,应用功率谱相对变化法对芦山MS7.0地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芦山地震前在龙门山断裂带上及其西北地区出现了明显的长波辐射功率谱信息异常现象,芦山地震发生在功率谱增强范围区的边缘.临震时功率谱相... 以静止卫星长波辐射资料为数据源,应用功率谱相对变化法对芦山MS7.0地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芦山地震前在龙门山断裂带上及其西北地区出现了明显的长波辐射功率谱信息异常现象,芦山地震发生在功率谱增强范围区的边缘.临震时功率谱相对变化率幅值达到近几年来的相对极值,约为平均值的8倍,功率谱幅值(相对变化率)大于平均值2倍的持续时间约为65天,功率谱幅值最大时大于平均值6倍的异常面积达12万km2.短临异常信息表现特征与之前的中国大陆MS≥6.5地震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强震长波辐射功率谱信息特征幅值极值、功率谱增强持续时间等短临异常特征识别较为容易,且长波辐射资料可实时更新,未来可将其应用于监测地震重点危险区,特别是监测能力较差的强震多发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Ms7.0地震 长波辐射 相对变化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