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凡是锦囊,皆为妙计?——论陀思妥耶夫斯基早中期小说的“信中信”现象 |
万海松
|
《北方论丛》
|
2024 |
0 |
|
2
|
舍斯托夫“自明性”反思中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
俞航
|
《中国俄语教学》
CSSCI
|
2024 |
0 |
|
3
|
论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中的“梅尼普体” |
高静
|
《今古文创》
|
2024 |
0 |
|
4
|
论路翎的《谷》──兼及鲁迅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谷》中的印痕 |
李春林
臧恩钰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3
|
|
5
|
原始回归与人性超越——从《卡拉马佐夫兄弟》看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人的理解和对人性的超越 |
肖四新
涂晓艳
|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2 |
7
|
|
6
|
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视觉艺术形态 |
傅星寰
|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00 |
6
|
|
7
|
论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孤独意识与对话艺术 |
张竹筠
|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00 |
6
|
|
8
|
四维空间 明暗光影——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精神人格和审美意象 |
傅星寰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5
|
|
9
|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三副面孔——对中国陀氏研究的批判性考察 |
田全金
王圣思
|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2
|
|
10
|
人的有限性与上帝的可能性——论陀思妥耶夫斯基复调小说的拯救主题 |
贺立华
姜桂栩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11
|
拒绝与认同——论康拉德与陀思妥耶夫斯基之间的关系 |
胡强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12
|
堕落与救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中介新娘” |
王志耕
|
《河北学刊》
|
2002 |
8
|
|
13
|
苦难的价值——陀思妥耶夫斯基《白痴》中的“受难”思想 |
潘道正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5
|
|
14
|
两种伟大与两种激情——“现代性”历史文化语境中的鲁迅与陀思妥耶夫斯基 |
耿传明
|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02 |
3
|
|
15
|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圣愚 |
王志耕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6
|
|
16
|
巴赫金接受与中国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 |
曾军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3
|
|
17
|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人物”及其现代性 |
张磊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18
|
经典的深度与品读的维度——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谈起 |
周启超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5
|
|
19
|
陀思妥耶夫斯基《地下室手记》评论史综述 |
苏畅
杨依柳
|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2
|
|
20
|
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现实主义——兼评巴赫金复调理论的局限性 |
梅兰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