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8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燕辽裂陷槽基底陆壳生长事件——来自长城系碎屑锆石U-Pb年龄和Lu—Hf同位素的启示
1
作者 李文奇 刘汇川 +3 位作者 刘小平 于志琪 王艺壬 王莹莹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35-1352,共18页
华北克拉通大陆地壳生长已有大量研究,但对于被巨厚沉积盖层覆盖的燕辽裂陷槽基底地壳生长的问题前人讨论较少。笔者等以燕辽裂陷槽基底之上的长城系沉积岩为研究对象,统计了燕辽裂陷槽内长城系地层中碎屑锆石年龄频谱和Lu—Hf同位素数... 华北克拉通大陆地壳生长已有大量研究,但对于被巨厚沉积盖层覆盖的燕辽裂陷槽基底地壳生长的问题前人讨论较少。笔者等以燕辽裂陷槽基底之上的长城系沉积岩为研究对象,统计了燕辽裂陷槽内长城系地层中碎屑锆石年龄频谱和Lu—Hf同位素数据,探讨长城系地层沉积年龄、碎屑锆石沉积源区和地壳生长事件等科学问题。同位素年龄将燕辽裂陷槽长城系沉积年龄约束为1680 Ma,代表着燕辽裂陷槽的开启时间。燕辽裂陷槽长城系碎屑锆石年龄频谱主要显示为2.7~2.5 Ga和2.2~1.9 Ga两个阶段,Hf同位素ε_(Hf)(t)表现为高的正值区间0.1~34.6。通过对比长城系碎屑锆石与华北克拉通结晶基底的U-Pb定年、Lu—Hf同位素ε_(Hf)(t)和T_(DM2)模式年龄数据,推测燕辽裂陷槽长城系沉积物源为燕辽裂陷槽下伏基底。结合碎屑锆石U-Pb定年、ε_(Hf)(t)值和T_(DM2)模式年龄数据,我们认为燕辽裂陷槽下伏基底中元古代前地壳生长有3个峰值,分别为2.7~2.5 Ga,2.2~1.9 Ga和1.7~1.6 G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辽裂陷槽 长城系 长城群 碎屑锆石 U-Pb年龄 Lu—Hf同位素 陆壳生长
下载PDF
从全岩石圈视角研究陆壳生长
2
作者 夏群科(编译)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99-1299,共1页
大陆地壳是宜居地球的重要特征之一,在维持区域乃至全球气候环境方面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大陆地壳在地球漫长的演化历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其生长机制仍存在着极大的争议。确立大陆地壳与克拉通岩石圈地幔根之间的相互关系... 大陆地壳是宜居地球的重要特征之一,在维持区域乃至全球气候环境方面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大陆地壳在地球漫长的演化历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其生长机制仍存在着极大的争议。确立大陆地壳与克拉通岩石圈地幔根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确定大陆地壳生长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地壳 全球气候 岩石圈 陆壳生长 演化历程 生长机制 相互关系 地幔
下载PDF
泰山地区太古宙末韧性剪切作用在陆壳演化中的意义 被引量:9
3
作者 王新社 庄育勋 +3 位作者 徐惠芬 徐洪林 任志康 张富中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9年第2期168-174,共7页
泰山地区北西向韧性剪切作用发生在构造体制从韧塑性变形向脆性变形转化的太古宙末期,属于中高温变形环境条件下的剪切变形。剪切带中岩石结构构造解析和化学成分变异等比线研究表明,岩石的物理变化贯穿韧性剪切作用的始终,化学变化... 泰山地区北西向韧性剪切作用发生在构造体制从韧塑性变形向脆性变形转化的太古宙末期,属于中高温变形环境条件下的剪切变形。剪切带中岩石结构构造解析和化学成分变异等比线研究表明,岩石的物理变化贯穿韧性剪切作用的始终,化学变化仅发生在糜棱岩化阶段。韧性剪切变形在地壳演化中具有加厚陆壳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山地区 加厚陆壳 陆壳演化 韧性剪切作用
下载PDF
中国东部陆壳洋幔型岩石圈及其形成机制 被引量:6
4
作者 万天丰 卢海峰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95-511,共17页
长期以来中国东部岩石圈具有何种特殊性,其类型是否转变,其形成年代与形成机制等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意见。通过系统研究中国东部地质、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资料,笔者提出中国东部大陆地壳在侏罗纪晚期,受北美板块WSW向强烈的挤压以及特... 长期以来中国东部岩石圈具有何种特殊性,其类型是否转变,其形成年代与形成机制等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意见。通过系统研究中国东部地质、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资料,笔者提出中国东部大陆地壳在侏罗纪晚期,受北美板块WSW向强烈的挤压以及特提斯洋朝东北方向张开的共同作用,使东亚大陆地壳发生逆时针转动,以致中国东部陆壳水平滑移到古老的洋壳或洋幔之上。在中国东部,原来的大陆型岩石圈的边部就出现较薄的陆壳洋幔型岩石圈(陆壳厚30-40 km,洋幔厚40-50 km)。幔源包体的资料表明中国东部岩石圈地幔与软流圈是未经扰动或轻微扰动,它们均发生在太古宙或中新元古代,还没有足够的在中、新生代发生扰动的证据。看来造成上述岩石圈结构类型的转换,不大可能是中、新生代大洋板块俯冲作用的直接结果,也不像是深部热地幔上涌或底侵作用的产物。强构造–岩浆活动源区形成于区域性断层与中地壳或莫霍面的构造滑脱的交切带,只有极少数的断层可深达岩石圈底面。中国东部岩石圈的构造滑脱面主要在中地壳或莫霍面,而不是在软流圈。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强烈的构造-岩浆作用与内生金属成矿作用,正是受此种特殊岩石圈结构的控制而形成的。总之笔者认为:亚洲与中国大陆东部的岩石圈(包括其中的华北地区)在中、新生代并没有发生"克拉通的裂解",而只是岩石圈的类型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一种洋陆过渡类型的陆壳洋幔型岩石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圈 陆壳洋幔型岩石圈 陆壳水平转动与滑脱 侏罗纪 形成机制
下载PDF
中国陆壳及其沉积层和上陆壳的化学元素丰度 被引量:176
5
作者 黎彤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40-145,共6页
中国陆壳的平均厚度为47km。其上地壳厚31km,沉积层厚5km。质量分别为:中国陆壳12.437×1017t,上陆壳8.005×1017t,沉积层1.146×1017t。上陆壳/下陆壳的质量比例为1.8... 中国陆壳的平均厚度为47km。其上地壳厚31km,沉积层厚5km。质量分别为:中国陆壳12.437×1017t,上陆壳8.005×1017t,沉积层1.146×1017t。上陆壳/下陆壳的质量比例为1.8:1。根据2246个岩石化学全分析资料和微量元素平均含量补充资料,求出了中国陆壳及其沉积层和上陆壳的化学元素丰度。13种常量元素的丰度总和,占中国陆壳质量的99.6%,其余大量微量元素仅占0.4%。文中还讨论了稀土元素、元素对和成矿元素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陆壳 沉积层 陆壳 化学元素
下载PDF
中国陆壳是富烃陆壳 被引量:5
6
作者 郭占谦 杨海博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6-330,共5页
中国陆壳是全球九大陆壳中唯一一个四面受挤的陆壳,是火山活动最活跃而广泛的陆壳,也是世界上板内地震的主要发生地区。从中国陆壳所含C、H元素质量分数分析,中国陆壳的C、H元素质量分数高于全球平均含量的克拉克值。因此,由C、H元素组... 中国陆壳是全球九大陆壳中唯一一个四面受挤的陆壳,是火山活动最活跃而广泛的陆壳,也是世界上板内地震的主要发生地区。从中国陆壳所含C、H元素质量分数分析,中国陆壳的C、H元素质量分数高于全球平均含量的克拉克值。因此,由C、H元素组成的烃类物质理应高于全球陆壳含烃量的平均值。而火山活动活跃正是中国陆壳富烃的原因之一:火山活动为有机生烃机制贡献了灶体生烃模型;火山活动的热液流体为有机生烃机制贡献了催化生烃模型;火山活动带来的幔源CO2和H2贡献了合成生烃机制;火山活动带来的热液水贡献了无机碳化物生烃模型;火山活动还直接贡献了幔源烃。所以中国陆壳理应为富烃陆壳。根据中国陆壳和上陆壳的C、H元素质量分数均高于全球平均值推论,中国的陆壳和上陆壳也应富含烃类物质。已有70年开发史的玉门油区于2002年在盆地的基底岩石中又找到了一个新的玉门油区,表明在我国陆壳深层仍有大量的油气资源有待勘探、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陆壳 火山活动 岩石化学无机生烃 幔源烃 富烃陆壳 有机生烃机制 合成生烃机制 油气资源
下载PDF
陆壳的垂向增生 被引量:4
7
作者 陈立辉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26-29,共4页
陆壳的垂向增生是幔源物质进入到下地壳和下地壳物质进入到地幔的双向过程 ,前者主要表现为壳下底侵作用 ,后者主要表现为岩石圈规模的拆沉作用 ,其中拆沉作用往往诱发了陆壳下大规模的底侵作用。下地壳部分熔融残余的超镁铁质岩沉入到... 陆壳的垂向增生是幔源物质进入到下地壳和下地壳物质进入到地幔的双向过程 ,前者主要表现为壳下底侵作用 ,后者主要表现为岩石圈规模的拆沉作用 ,其中拆沉作用往往诱发了陆壳下大规模的底侵作用。下地壳部分熔融残余的超镁铁质岩沉入到岩石圈地幔的过程称为陆壳沉没作用 ,它可能是陆壳物质进入地幔的一种重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壳垂向增生 壳幔过渡带 底侵作用 拆沉作用 陆壳沉没
下载PDF
登封绿岩带基性火山岩陆壳混染的同位素证据及其启示 被引量:2
8
作者 郭安林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1期97-102,共6页
太古宙登封绿岩带中变基性火山岩(2.5Ga)的ε_(Nd)~i=+2.16,经计算表明,具此值的岩石遭受了ε_(Nd)=-5的大陆地壳的混染,混染量约为16%,而正常的、无混染的幔源岩浆在2.5Ga前的ε_(Nd)~i值应为+3.7。据此推断,登封绿岩带是在有陆壳基... 太古宙登封绿岩带中变基性火山岩(2.5Ga)的ε_(Nd)~i=+2.16,经计算表明,具此值的岩石遭受了ε_(Nd)=-5的大陆地壳的混染,混染量约为16%,而正常的、无混染的幔源岩浆在2.5Ga前的ε_(Nd)~i值应为+3.7。据此推断,登封绿岩带是在有陆壳基底存在的裂谷盆地中发育起来的,同时,前登封绿岩基底是以长英质为主而且下部经历了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陆壳,这一陆壳的年龄在2.9Ga以上(据锆石pb-pb年龄)。由于古老地壳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影响,造成混染的绿岩带基性火山岩过低的^(87)Sr/^(86)Sr初始值以及该值与ε_(Nd)~i值相关性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封绿岩带 陆壳混染 陆壳基底
下载PDF
新疆北部后碰撞幔源岩浆活动与陆壳纵向生长 被引量:175
9
作者 韩宝福 何国琦 +1 位作者 王式洸 洪大卫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96-404,共9页
新疆北部后碰撞幔源岩浆活动强烈。Nd、Sr和Pb同位素资料表明,在330~250Ma的后碰撞期间,有大量的幔源花岗岩类和少量的镁铁—超镁铁杂岩在上地壳侵位。与加里东、海西和喜马拉雅等造山带起源于再循环陆壳的花岗岩类不同,新疆北部后碰... 新疆北部后碰撞幔源岩浆活动强烈。Nd、Sr和Pb同位素资料表明,在330~250Ma的后碰撞期间,有大量的幔源花岗岩类和少量的镁铁—超镁铁杂岩在上地壳侵位。与加里东、海西和喜马拉雅等造山带起源于再循环陆壳的花岗岩类不同,新疆北部后碰撞岩浆岩一般表现出ε_(Nd)(t)值高、(^(87)Sr/^(86)Sr)值相对较低、Nd和Pb模式年龄年轻等特点。阿尔泰山和天山的一些后碰撞花岗岩类可能具有陆壳源区的特点或表现出地壳物质对幔源岩浆及其分异产物有不同程度的混染,东、西准噶尔花岗岩类很少甚至没有受到陆壳物质混染。新疆北部后碰撞花岗岩类和镁铁—超镁铁杂岩主要是幔源岩浆及其分异产物在上地壳侵位的结果。这些幔源花岗岩类代表了新生的初始地壳,其时代可代表地壳形成时代。在后碰撞阶段,新疆北部的陆壳以纵向生长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壳生长 地幔 花岗岩 新疆 岩浆活动 碰撞幔源
下载PDF
关于东天山花岗岩与陆壳垂向增生的若干认识 被引量:137
10
作者 顾连兴 张遵忠 +5 位作者 吴昌志 王银喜 唐俊华 汪传胜 郗爱华 郑远川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03-1120,共18页
东天山海西期主碰撞以后形成的花岗岩可分为三个阶段:挤压-伸展转折阶段(310~285Ma)、碰撞后伸展阶段(285~250Ma)和板内阶段(250~208Ma)。这三个阶段在岩石圈厚度、等温线形态和动力学状态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不同阶段花岗岩岩体形... 东天山海西期主碰撞以后形成的花岗岩可分为三个阶段:挤压-伸展转折阶段(310~285Ma)、碰撞后伸展阶段(285~250Ma)和板内阶段(250~208Ma)。这三个阶段在岩石圈厚度、等温线形态和动力学状态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不同阶段花岗岩岩体形态、岩石组合、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的差异。除了底侵以外,幔源岩浆的内侵可以造成地壳不同层次岩石的部分熔融,也是花岗质岩浆生成的重要机制和地壳垂向增生的重要方式。东天山的片麻状花岗岩有一部分是变质交代成因的,这类花岗岩的形成与碰撞后幔源岩浆的底侵和内侵有关。变质峰期后韧性剪切带中构造细粒化的岩石是形成片麻状花岗岩的最有利部位。虽然这类花岗岩多数定位于地壳较深层次,但在内侵热量的影响下也可以定位于较浅层次。康古尔韧性剪切带的形成除了构造动力作用以外,还与地壳垂向增生,尤其是内侵有着密切联系,是构造动力、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流体运移等复杂反馈的结果。博格达造山带碰撞前和碰撞后岩浆岩均具有正的ε_(Nd)(t)值,表明该造山带地幔早在碰撞前就已亏损,而碰撞后的地幔则继承了碰撞前地幔的亏损特征。东天山在印支期有一次重要的地壳垂向增生事件,其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与古特提斯洋的俯冲和随后的碰撞密切有关,因此是东天山从中亚构造体制向特提斯体制转换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后花岗岩 板内岩浆活动 韧性剪切带 陆壳增生 底侵 内侵 天山
下载PDF
华北地台前寒武花岗岩类、陆壳演化与克拉通形成 被引量:77
11
作者 邓晋福 吴宗絮 +3 位作者 赵国春 赵海玲 罗照华 莫宣学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90-198,共9页
通过华北前寒武纪花岗岩类的研究,提出英云闪长岩和奥长花岗岩(T1T2)代表不成熟陆壳组成,T1T2G1G2代表半成熟陆壳组成,花岗闪长岩和花岗岩(G1G2)代表成熟陆壳组成。讨论了大陆根的形成与性质。识别出华北地台内... 通过华北前寒武纪花岗岩类的研究,提出英云闪长岩和奥长花岗岩(T1T2)代表不成熟陆壳组成,T1T2G1G2代表半成熟陆壳组成,花岗闪长岩和花岗岩(G1G2)代表成熟陆壳组成。讨论了大陆根的形成与性质。识别出华北地台内10个太古陆核。讨论了中太古代初始陆核、新太古代陆核;新太古代末两个微大陆尺度的陆核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台 花岗岩类 陆壳演化 大陆根 克拉通形成
下载PDF
华南花岗岩物源成因特征与陆壳演化 被引量:28
12
作者 刘昌实 朱金初 +2 位作者 沈渭洲 徐士进 杨心宜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0年第2期125-138,共14页
华南不同时代的花岗岩按物质来源及成因可划分为:幔源(分异)系列:幔-壳混源(同熔)系列;壳源改造(重熔)系列和幔-壳混源碱性系列等四个不同的系列,简要阐述了划分四类系列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的依据。侧重根据Sm-Nd、Rb-Sr同位素成分,以... 华南不同时代的花岗岩按物质来源及成因可划分为:幔源(分异)系列:幔-壳混源(同熔)系列;壳源改造(重熔)系列和幔-壳混源碱性系列等四个不同的系列,简要阐述了划分四类系列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的依据。侧重根据Sm-Nd、Rb-Sr同位素成分,以二元混合模型计算了花岗岩源区物质组成中,上壳和亏损地幔组份各占的比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不同物源成因系列花岗岩形成与华南陆壳演化的内在联系:东安、雪峰旋回褶皱系阶段花岗岩物源成因类型比较多样,有幔源(分异)系列、不成熟壳源、成熟壳源改造(重熔)系列等;加里东,海西期以陆壳改造(重熔)系列为主;印支、燕山期活化区(地洼)阶段,在地幔活化激发下,中国东部陆缘形成幔—壳混源(同熔)系列花岗岩和相应的火山岩;但沿内部断裂带,在壳下地幔热传输及构造作用下引起陆壳重熔,形成属于壳源改造(重熔)系列花岗岩。同位素的研究证明了:地洼阶段的构造-岩浆活动主要动力是来自壳下地幔的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 花岗岩 物源 成因 陆壳 演化
下载PDF
中国阿尔泰造山带后造山喇嘛昭花岗岩体锆石SHRIMP年龄、成因及陆壳垂向生长意义 被引量:143
13
作者 王涛 洪大卫 +2 位作者 童英 韩宝福 石玉若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40-650,共11页
喇嘛昭岩体是阿尔泰造山带典型的后构造岩体,其时代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本次锆石SHRIMP定年给出 206Pb/238U年龄276±9Ma(MSWD=1.1),代表其形成年龄。这为阿尔泰后造山花岗岩和后造山作用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年代学证据。主量、微量... 喇嘛昭岩体是阿尔泰造山带典型的后构造岩体,其时代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本次锆石SHRIMP定年给出 206Pb/238U年龄276±9Ma(MSWD=1.1),代表其形成年龄。这为阿尔泰后造山花岗岩和后造山作用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年代学证据。主量、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该岩体具有I-A过渡的高钾钙碱性或高分异钙碱性花岗岩的特点。依据岩体构造特征、年代学、地球化学和地质背景综合分析,该岩体应为后造山岩体。该岩体Sr初始值变化于0.704-0.71659之间。εNd(T) 值为正值(+1.3-+2.8),模式年龄TDM-2为0.93-0.81Ga,与中亚造山带典型的高(正)εNd(T)值花岗岩相同。而且,其εNd (T)值略高于该地区同造山花岗岩。这说明,在具有陆壳基底的阿尔泰造山带后造山阶段,除了可能的俯冲下埋的年轻洋壳或岛弧物质外,可能有新的幔源物质参与了花岗岩的形成。这为中亚造山带后造山阶段陆壳垂向生长提供了一个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A型花岗岩 同位素地球化学 慢源组分 陆壳垂向生长 中亚造山带
下载PDF
东天山东段同造山到后造山花岗岩幔源组分的递增及陆壳垂向生长意义--Sr、Nd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29
14
作者 王涛 李伍平 +3 位作者 李金宝 洪大卫 童英 李舢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62-772,共11页
显生宙陆壳垂向生长是一个新的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索的课题。在已有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基础上,本文报导了东天山东段矿物组成、成因类型相似的早古生代同造山花岗岩体和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后造山花岗岩体新的Sr、Nd同位素测试结果,并进... 显生宙陆壳垂向生长是一个新的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索的课题。在已有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基础上,本文报导了东天山东段矿物组成、成因类型相似的早古生代同造山花岗岩体和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后造山花岗岩体新的Sr、Nd同位素测试结果,并进一步对比研究了它们的Sr、Nd同位素差异。前者I_(Sr)值较高(0.7087~0.7288),ε_(Nd)(t)值较低(-5.8~-15.8),模式年龄T_(DM)大(1.29~2.37Ga),显示以古老陆壳物质为主的物源特征;后者I_(Sr)低(0.7069~0.708),ε_(Nd)(t)值高(-3.8~+0.3),T_(DM)较年轻(0.80~1.28Ga为主),显示混有较多的年轻幔源组分;同期的煌斑岩脉I_(Sr)为0.7080,ε_(Nd)(t)值为+4.3, T_(DM)为0.8 Ga。这些特征为探讨显生宙地壳垂向生长提供了良好实例。一般而言,显生宙高ε_(Nd)(t)值后造山花岗岩中的年轻幔源组分至少有3个可能的来源:(1)前造山(前寒武纪)底侵形成的年轻基性下地壳;(2)同造山水平增生的年轻地壳再循环;(3)后造山底侵的幔源岩浆。这3种来源分别揭示了3种陆壳生长方式和时限:前造山垂向生长;同造山水平生长;后造山垂向生长。通常,这3种情况仅仅依据地球化学特征不易鉴别;而通过花岗岩物源演变的对比研究有可能提供鉴别的线索。该区早古生代花岗岩以古老壳源为特点;而地点相同、矿物组成和地球化学相似、侵位深度相近的晚古生代-早中生代花岗岩幔源组分增多,并伴随有辉绿岩、煌斑岩侵入。这种新的年轻组分最可能与新底侵的幔源岩浆有关,它们随后造山花岗岩加入地壳,导致地壳垂向生长,这是造山后垂向生长的一种特征。该研究为中亚造山带后碰撞或后造山陆壳垂向生长的存在提供了一个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基性岩脉 同位素演变 陆壳垂向生长 中亚造山带
下载PDF
陆壳垂向增生的两种方式:以大兴安岭为例 被引量:54
15
作者 邵济安 韩庆军 +2 位作者 张履桥 牟保磊 乔广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600-606,共7页
本文讨论了大兴安岭由于中生代底侵作用形成的两种类型的陆壳增生方式: 1) 来自地壳底部壳幔混源岩浆房的花岗岩和火山岩对上部陆壳的增生, 岩浆的侵位和喷发集中在145~115 Ma, 它们具明显的幔源岩石同位素特征, 如正的... 本文讨论了大兴安岭由于中生代底侵作用形成的两种类型的陆壳增生方式: 1) 来自地壳底部壳幔混源岩浆房的花岗岩和火山岩对上部陆壳的增生, 岩浆的侵位和喷发集中在145~115 Ma, 它们具明显的幔源岩石同位素特征, 如正的εNd (t)值(0~4),低的87Sr/86 Sr 初始比值(0.704~0.708)等; 2)早中生代形成的镁铁-超镁铁质堆晶岩(241~214 Ma)对下部陆壳的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壳幔混源岩浆 岩浆 陆壳增生 底侵作用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东南缘阿克塔什塔格地区新太古代陆壳增生:米兰岩群和TTG片麻岩的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约束 被引量:34
16
作者 辛后田 刘永顺 +2 位作者 罗照华 宋顺昌 王树庆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40-259,共20页
塔里木盆地东南缘的阿克塔什塔格地区,保存有较为完好的早前寒武纪基底变质岩——阿克塔什塔格杂岩,主要由米兰岩群、新太古代TTG花岗片麻岩和侵入其中的各类古元古代花岗片麻岩构成。其中米兰岩群和TTG片麻岩发育塑性流变褶皱和高角闪... 塔里木盆地东南缘的阿克塔什塔格地区,保存有较为完好的早前寒武纪基底变质岩——阿克塔什塔格杂岩,主要由米兰岩群、新太古代TTG花岗片麻岩和侵入其中的各类古元古代花岗片麻岩构成。其中米兰岩群和TTG片麻岩发育塑性流变褶皱和高角闪岩相-麻粒岩相变质,具有强烈的混合岩化,并遭受后期的角闪岩相变质改造。米兰岩群中的长英质片麻岩和TTG岩系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分别为(2 567±32)Ma和(2 592±15)Ma,二者普遍低Si高Al、富Na贫K、富Sr贫Mg、富集LILE和LREE,亏损HSFE和HREE、轻重稀土分馏强烈、Eu异常不明显,具有类似于埃达克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它们形成于俯冲带的岛弧环境,为岛弧玄武岩俯冲至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指示了塔里木盆地东南缘新太古代晚期古老克拉通的大陆地壳水平增生。在此基础上,文章还探讨了塔里木盆地周缘早前寒武纪基底岩系的年代格架问题,认为塔里木盆地具有统一的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兰岩群 TTG片麻岩 陆壳增生 塔里木克拉通 SHRIMP定年 新太古代
下载PDF
中天山东段尾亚印支早-中期石英闪长岩--陆内俯冲与原生下陆壳部分熔融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遵忠 顾连兴 +4 位作者 吴昌志 翟建平 汪传胜 唐俊华 肖娥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420-1434,共15页
前人对东天山海西期的构造-热事件作了大量研究,得出了许多方面的重要认识。东天山印支期的构造演化到底是海西期的延续,还是受控于另一构造域,至今仍不清楚。因此,印支期岩浆岩岩相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质学的综合研究,对阐明本区印... 前人对东天山海西期的构造-热事件作了大量研究,得出了许多方面的重要认识。东天山印支期的构造演化到底是海西期的延续,还是受控于另一构造域,至今仍不清楚。因此,印支期岩浆岩岩相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质学的综合研究,对阐明本区印支期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产于中天山东段的尾亚石英闪长岩形成于印支早-中期。该岩石主要组成矿物为石英(10%~15%)、斜长石(An35-40,55%~60%)、钾长石(1%~10%)、黑云母(10%~15%)和角闪石(5%~10%)。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尾亚石英闪长岩的SiO2含量介于62.40%~65.25%之间,其Al2O3含量(16.06%~16.90%)高,TiO2含量(0.70%~0.88%)低,Na2O/K2O〉1(1.26~1.75),铝饱和指数(ASI)为0.91~0.93,具准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系的特征。该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Cs、Rb、Ba、K以及Pb和高场强元素(HFSE)U、Th以及Zr等,亏损高场强元素Nb;具有轻稀土(LREE)富集、重稀土(HREE)亏损以及轻、重稀土之间分异明显的特征。Sr、Nd和O同位素分析表明,尾亚石英闪长岩Sr和Nd初始值分别为0.70672~0.70879和0.512413~0.512441,氧同位素值(SMOW,‰)为8.64~8.73,其εNd(t)为1.64~2.16,Nd的模式年龄为0.79~0.80 Ga。这些特征表明,尾亚石英闪长岩既不是幔源岩浆直接分异的产物,也不是幔源岩浆与壳源的酸性岩浆在深部岩浆房混合的产物,而是由原生的下陆壳中-高钾的变质玄武岩在高温(1000~1100℃)和高压(1600~1800 MPa)条件下部分熔融的结果。作者认为,造成尾亚石英闪长岩成岩的动力和热力来源,归根结蒂,可能与古特提斯洋板块于晚二叠世到三叠纪向北俯冲诱发了本区陆内俯冲有关。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东天山印支期可能不是海西期的延续演化过程,而是已经受到古特提斯构造域的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长岩 原生陆壳 陆内俯冲 印支期 尾亚 天山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中生代拆沉陆壳物质对岩石圈地幔的改造:来自橄榄岩捕虏体中角闪石的成分制约 被引量:22
18
作者 许文良 杨德彬 +2 位作者 裴福萍 王枫 王微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06-617,共12页
对鲁西和太行山南段早白垩世高镁闪长岩中橄榄岩捕虏体中的角闪石进行了主量元素和痕量元素分析,并讨论了角闪石成分与改造岩石圈地幔熔体的性质与来源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橄榄岩类捕虏体中的角闪石主要为交代成因。在化学上,... 对鲁西和太行山南段早白垩世高镁闪长岩中橄榄岩捕虏体中的角闪石进行了主量元素和痕量元素分析,并讨论了角闪石成分与改造岩石圈地幔熔体的性质与来源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橄榄岩类捕虏体中的角闪石主要为交代成因。在化学上,它们属于钙质角闪石。太行山南段符山橄榄岩捕虏体中的角闪石属于镁质普通角闪石和浅闪石或浅闪石质普通角闪石;鲁西铁铜沟橄榄岩捕虏体中的角闪石为韭闪石质普通角闪石、浅闪石质普通角闪石和镁绿钙闲石质普通角阏石。与板内橄榄岩捕虏体中的角闪石相比,鲁西和太行山南段早白垩世高镁闪长岩橄榄岩捕虏体中的角闪石具有相对高的Mg^#(鲁西:86.0-90.8;太行山:90.7-94.2)和SiO2(鲁西:44.04%-46.98%;太行山:47.09%-49.79%)以及相对低的Na20(1.92%-2.51%)、TiO2(0.01%-1.46%)、Nb(0.29×10^-6-1.98x10“)和Zr(1.61×10^-6-5.34×10^-6),这与来自俯冲带之上地幔楔橄榄岩捕虏体中的角闪石相类似。综合橄榄岩捕虏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可以判定华北克拉通早白垩世岩石圈地幔遭受了起源于拆沉陆壳物质熔融熔体的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生代 拆沉陆壳 岩石圈地幔 橄榄岩捕虏体 角闪石 华北克拉通
下载PDF
从洋壳俯冲到陆壳俯冲和碰撞:来自羌塘中西部地区榴辉岩和蓝片岩地球化学的证据 被引量:17
19
作者 张修政 董永胜 +4 位作者 李才 解超明 王明 邓明荣 张乐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821-2834,共14页
羌塘中部晚三叠世低温/高压变质带是目前青藏高原内部延伸规模最大的高压变质带,但大量关键高压变质岩石出露地区地球化学资料匮乏,严重制约了对高压变质带原岩建造以及构造演化的全面认识。本文以羌塘中西部地区尚无地球化学资料的果... 羌塘中部晚三叠世低温/高压变质带是目前青藏高原内部延伸规模最大的高压变质带,但大量关键高压变质岩石出露地区地球化学资料匮乏,严重制约了对高压变质带原岩建造以及构造演化的全面认识。本文以羌塘中西部地区尚无地球化学资料的果干加年山榴辉岩和红脊山蓝片岩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系统的地球化学以及原岩恢复工作。研究表明,果干加年山榴辉岩呈透镜状产于围岩石榴石多硅白云母片岩和少量大理岩中,其原岩为亚碱性玄武岩,具有较低的稀土总量(∑REE=51.19×10^-6~59.43×10^-6)和轻稀土亏损的特征[(La/Yb)N=0.59~0.70],不具有Nb、Ta、Ti的亏损,与典型的N-MORB特征一致,暗示其原岩可能来源于亏损的地幔源区,形成于洋中脊环境。红脊山地区基性蓝片岩的原岩为碱性玄武岩-亚碱性玄武岩,具有高的TiO2(2.97%~4.14%)和P2O5(0.29%~0.48%)含量,富集轻稀土元素[(La/Yb)N=6.10~11.6]和高场强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类似于OIB。但是这些基性蓝片岩与大量的陆源碎屑岩伴生产出,且具有明显的硅铝质上地壳物质混染的特征,与南羌塘地区二叠纪大陆板内基性岩墙的产出特征以及地壳混染特征一致,可能是其俯冲消减的产物。通过本文研究结果并结合区域内已识别出的E-MORB型洋壳和洋岛/海山物质深俯冲的证据,我们认为羌塘中部晚三叠世高压变质带以洋壳物质深俯冲为主,同时亦保留了部分陆壳物质俯冲的证据,暗示大洋向北俯冲消减结束之后,又牵引至少一部分南羌塘北缘陆壳物质经历了随后的俯冲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榴辉岩 蓝片岩 地球化学 洋壳俯冲 陆壳俯冲 羌塘
下载PDF
西藏冈底斯南缘冲木达约30Ma埃达克质侵入岩的成因:向北俯冲的印度陆壳的熔融? 被引量:29
20
作者 姜子琦 王强 +4 位作者 WYMAN D.A. 唐功建 贾小辉 杨岳衡 喻亨祥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6-146,共21页
40~25 Ma之间通常被认为是拉萨地块特别是藏南冈底斯带岩浆活动的间歇期,与新特提斯洋板片断离后印度-亚洲大陆的硬碰撞有关。对出露于冈底斯东段南缘的冲木达石英二长岩-花岗闪长岩及相关的闪长质包体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定年和... 40~25 Ma之间通常被认为是拉萨地块特别是藏南冈底斯带岩浆活动的间歇期,与新特提斯洋板片断离后印度-亚洲大陆的硬碰撞有关。对出露于冈底斯东段南缘的冲木达石英二长岩-花岗闪长岩及相关的闪长质包体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定年和主微量元素、Sr-Nd同位素和锆石原位Hf同位素研究。年代学分析显示,侵入岩及其包体形成时代分别为(30.2±0.7)Ma和(31.0±0.5)Ma,近同时形成。冲木达侵入岩富硅(SiO2=64.56%~68.31%),高Sr(649~881μg/g),低Y(7.82~11.4μg/g)和Yb(0.78~1.04μg/g),Sr正异常,高场强元素亏损等,与典型埃达克岩的特征比较类似,但略微高钾(K2O=3.46%~4.10%)和微弱Eu负异常。其初始87Sr/86Sr比值为0.7057~0.7062,εNd(t)值为?3.34~?2.50,εHf(t)值为+2.2~+6.6。闪长质包体中高硅(SiO2=57.76%)样品显示了高镁(MgO=4.67%)、低Nb(15.1μg/g)和Nb/La(0.18)值的特点,但低硅(SiO2=54.76%)样品则低镁(MgO=3.47%)、高Nb(44.3μg/g)和Nb/La(0.68)值。除εNd(t)值(?4.08~?0.43)变化较大外,包体的初始87Sr/86Sr比值为0.7055~0.7062,εHf(t)变化于+0.7至+6.9之间,与埃达克质侵入岩类似。冲木达埃达克质侵入岩及其包体的形成很可能与俯冲陆壳熔融产生的熔体与地幔的相互作用有关:埃达克质侵入岩主要由早渐新世向北俯冲到拉萨地块下部的印度下地壳的熔融形成,高硅闪长质包体与俯冲陆壳熔体受到了上覆地幔橄榄岩的混染有关,低硅闪长质包体则可能由俯冲陆壳熔体交代的地幔部分熔融形成。另外,约30 Ma埃达克质侵入岩的出现可能表明,在拉萨地块南部,至少在约30 Ma,地壳已经增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达克质岩 闪长质包体 陆壳俯冲 渐新世 冲木达 冈底斯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