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尴尬的处境——对陈若曦《纸婚》的一种理解 |
吕雅清
|
《巢湖学院学报》
|
2002 |
2
|
|
2
|
陈若曦的伤痕记忆 |
王静
|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3 |
2
|
|
3
|
论陈若曦小说创作的现代派艺术 |
李诠林
|
《唐山学院学报》
|
2002 |
1
|
|
4
|
“现代文学”的歧路——白先勇陈若曦比较论 |
尤作勇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5
|
人生的三种书写——读陈若曦早期作品 |
王静
|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
2003 |
0 |
|
6
|
至情至性的人事风景——评台湾女作家陈若曦的散文创作 |
钱虹
|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
1998 |
0 |
|
7
|
论陈若曦佛教小说的人道主义底蕴 |
申明秀
|
《华文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8
|
成长的历程在于抗争——论陈若曦小说中的海外华人女性形象 |
曾丽华
|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
2016 |
0 |
|
9
|
多重身份的“文革”书写——陈若曦《尹县长》小说集新解 |
计红芳
尤丽君
|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0 |
|
10
|
留美女性的尴尬处境——谈陈若曦《纸婚》 |
王佳欢
|
《安阳工学院学报》
|
2017 |
0 |
|
11
|
陈若曦文革题材小说研究 |
尤作勇
|
《临沂大学学报》
|
2016 |
0 |
|
12
|
论陈若曦“现代文学”阶段的小说创作 |
尤作勇
|
《安康学院学报》
|
2016 |
0 |
|
13
|
突围与回归——陈若曦小说的创作阶段及其主题分析 |
王静
|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0 |
|
14
|
人生的三种书写——读陈若曦早期作品 |
王静
|
《珠海教育学院学报》
|
2004 |
0 |
|
15
|
女性问题的初步探讨——陈若曦早期婚恋小说研究 |
吕雅清
|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
2013 |
0 |
|
16
|
浅析陈若曦笔下的男性形象 |
胡冬智
|
《太原大学学报》
|
2013 |
0 |
|
17
|
日常情境、传统道德与理性叙事法则——论陈若曦文革题材小说 |
尤作勇
|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6 |
0 |
|
18
|
传统妇德的认同——陈若曦移民小说中的女性关注 |
王静
|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
2005 |
1
|
|
19
|
个人化写作与代言人写作——陈若曦小说创作的双重品格 |
邓全明
|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
1998 |
3
|
|
20
|
评陈若曦的长篇小说《二胡》 |
梁若梅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7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