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专用救护车与转运暖箱配合护理对危重症新生儿院前救治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何丽峰 《医疗装备》 2024年第8期154-157,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专用救护车与转运暖箱配合护理在危重症新生儿院前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3年8月医院收治的112例危重症新生儿,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新生儿专... 目的探讨新生儿专用救护车与转运暖箱配合护理在危重症新生儿院前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3年8月医院收治的112例危重症新生儿,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新生儿专用救护车与转运暖箱配合护理。比较两组的转运情况、生命体征、抢救情况、康复出院率、疾病危重程度评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安全转运率、5 min 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转运时间、转运后住院时间、抢救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温、血氧饱和度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康复出院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运前,两组疾病危重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运中、转运后,观察组疾病危重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危重症新生儿院前救治中,新生儿专用救护车与转运暖箱配合护理可提升转运效果、提高患儿的抢救成功率、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新生儿 救护车 转运暖箱 护理 院前救治
下载PDF
意外低体温症院前救治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曹文亮 赵玲珑 +5 位作者 李鹏 杜文霞 杨波 汪国梁 程一钊 王博文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4期472-476,481,共6页
意外低体温症院前救治是在低体温紧急情况下采取的现场应急救治方法,主要用于防止或控制低体温症患者院前病情快速恶化,从而为后期转入院内救治赢得宝贵时间并提供良好的救治条件。目前意外低体温症院前救治的方法以复温为主,主要通过... 意外低体温症院前救治是在低体温紧急情况下采取的现场应急救治方法,主要用于防止或控制低体温症患者院前病情快速恶化,从而为后期转入院内救治赢得宝贵时间并提供良好的救治条件。目前意外低体温症院前救治的方法以复温为主,主要通过利用各种保暖材料、现场输注温热液体以及转运途中利用加热设备等进行复温。但目前关于意外低体温症院前救治仍缺乏系统性研究,有待未来深入研究,以为院前救治提供更加合适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外低体温症 院前救治 复温
下载PDF
早期预警评估工具在院前救治孕产妇中的应用
3
作者 万鑫 丛娜 戚晓敏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4年第9期72-75,共4页
目的构建适合危重症孕产妇院前救治的早期预警评估工具,并评价该工具的应用效果。方法2022年7月—2023年6月,选取赣州市医疗急救中心院前救治转运的120例危重症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7月—12月救治的60例危重症孕产妇纳入对照组,另... 目的构建适合危重症孕产妇院前救治的早期预警评估工具,并评价该工具的应用效果。方法2022年7月—2023年6月,选取赣州市医疗急救中心院前救治转运的120例危重症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7月—12月救治的60例危重症孕产妇纳入对照组,另将2023年1月—6月救治的60例危重症孕产妇纳入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院前急救,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早期预警评估工具的评分情况进行综合干预。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院前救治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院前救治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意外和医疗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产科急性事件的总发生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预警评估工具在院前救治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将其作为院前救治孕产妇时提供诊断评估、早期预警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预警评分 院前救治 孕产妇
下载PDF
健康宣教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院前救治延误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翟家琦 汤百伶 +1 位作者 李兰 李红玉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7期0107-0110,共4页
研究健康教育在急诊 ST段抬高型心梗病人院前抢救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23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接收的66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根据患者接受STEMI教育情况进行分组,本研究以本院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66名 STEMI病... 研究健康教育在急诊 ST段抬高型心梗病人院前抢救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23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接收的66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根据患者接受STEMI教育情况进行分组,本研究以本院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66名 STEMI病人为研究对象,按其是否受过STEMI相关知识的宣教分为两组。观察组此前接受过STEMI教育宣教。所有患者全部于病情发作的 24 h 内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干预。通过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数据,采用多因子 logistic回归方法,研究导致院前急救延迟的相关因素。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有医护人员,有心绞痛史,有冠心病家族史,有心源性休克,造影时 TIMI流量为0,血栓抽吸率高于对照组,但在院前抢救耽误情况、从发病至医院的用时和总缺血时间比对照组要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对比的结果显示:健康教育、文化程度、代表性症状、院前心跳骤停、120等是导致 STEMI院前抢救延迟的主要原因。多因素结果显示:在 STEMI病人中,健康教育比(OR=0.475)、典型症状(OR=0.412)和120 (OR=0.551)是导致 STEMI院前急救耽误的重要原因。在对年龄、性别、家庭成员是否为医务人员、有心绞痛史、家族史、心脏性休克等进行校正后, STEMI病人发生院前抢救延迟的独立危险因子依然是健康教育(OR=0.464)、典型症状(OR=0.406)和120 (OR=0.559)。结论 开展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降低 AMI病人的入院时间,改善病人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宣教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STEMI 院前救治 LOGISTIC
下载PDF
VIPC院前急救措施在重症车祸伤院前救治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5
作者 熊杰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033-0036,共4页
分析在重症车祸伤院前救治中采取VIPC院前急救措施的价值。方法 将2022.01-2022.12为研究阶段,从中抽取重症车祸伤患者40例纳入此次研究,并行分组处理,依据抽签法,组别名称: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开展常规的院前救治措施与VIPC院前急救措... 分析在重症车祸伤院前救治中采取VIPC院前急救措施的价值。方法 将2022.01-2022.12为研究阶段,从中抽取重症车祸伤患者40例纳入此次研究,并行分组处理,依据抽签法,组别名称: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开展常规的院前救治措施与VIPC院前急救措施,并对救治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本文将从六项指标观察疗效,其中救治用时以观察组的各用时更短,而ICU入住率与救治后致残率,以观察组的占比最低,对比结果均显示(p<0.05),差异明显;另外三项指标为量表评估,分别于入院时、出院时进行评估,结果 入院时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出院时的对比则均为p<0.05,差异明显,其中以观察组的负性情绪评分更低、生活质量评分更高、疼痛评分更低。结论 对重症车祸伤患者开展VIPC院前急救措施的价值显著,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PC院前急救措施 重症车祸伤 院前救治
下载PDF
健康宣教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救治延误的影响
6
作者 胡宪清 金强松 +7 位作者 周瑶瑶 倪瑜琦 蒋泽楠 傅慎文 陈巧莉 赖长春 陈向东 刘艳梅 《心电与循环》 2023年第4期372-376,共5页
目的 探讨健康宣教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院前救治延误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在金华地区5家二级以上医院心内科就诊的552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在发病24 h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根据发病前是否... 目的 探讨健康宣教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院前救治延误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在金华地区5家二级以上医院心内科就诊的552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在发病24 h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根据发病前是否接受过STEMI健康宣教分为宣教组85例和对照组467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TEMI患者院前救治延误(发病至到达医院时间≥120 min)的影响因素。结果 宣教组患者小学以上文化程度、家属是医务人员、有心绞痛病史、有冠心病家族史、合并心源性休克、造影时心肌梗死溶栓试验血流0级、血栓抽吸等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院前救治延误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病至到达医院时间、总缺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健康宣教(OR=0.463)、典型症状(OR=0.405)、呼叫120(OR=0.558)是STEMI患者院前救治延误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健康宣教能降低STEMI患者院前救治延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宣教 院前救治延误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院前救治研究进展
7
作者 何家礼 莫云 《医药前沿》 2023年第25期34-36,共3页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属于常见的心血管危急重症,发病后及时进行溶栓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本文就AIS患者院前紧急救治三大要素—发现、派遣、转运的现状、存在的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做一综述。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院前救治 转运
下载PDF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院前救治情况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唐文杰 孙海晨 +5 位作者 聂时南 刘红梅 邵旦兵 李百强 许宝华 王慧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9-71,共3页
回顾性分析近几年对患者进行的院前救护,探讨军队三级医院院前救护不同于地方医院的特殊之处,指出旧运作模式的缺陷,并对军队医院在和平时期院前救治的模式进行分析,认为要充分利用地方已有的医疗卫生资源,加强基层单位、基层人员和重... 回顾性分析近几年对患者进行的院前救护,探讨军队三级医院院前救护不同于地方医院的特殊之处,指出旧运作模式的缺陷,并对军队医院在和平时期院前救治的模式进行分析,认为要充分利用地方已有的医疗卫生资源,加强基层单位、基层人员和重点人员的培训工作,将基础培训工作制度化、常规化,以提高院前救护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军队医院的整体保障力和战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队医院 三级医院 院前救治 心肺复苏
下载PDF
创伤性休克患者院前救治与术后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的相关性调查 被引量:6
9
作者 史计月 周琨 +3 位作者 张爱民 耿岩 张洪林 侯宝君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35-538,共4页
目的调查分析创伤性休克患者院前救治与术后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双盲法抽取1995年10月—2005年10月符合调查条件的创伤性休克患者600例,其中院前进行综合治疗184例(A组),单纯液体... 目的调查分析创伤性休克患者院前救治与术后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双盲法抽取1995年10月—2005年10月符合调查条件的创伤性休克患者600例,其中院前进行综合治疗184例(A组),单纯液体复苏治疗305例(B组),未治疗111例(C组)。对比各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ALI/AR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确诊率及预后;并以入院1h及术后24、48、96和144h相关数据进行SIRS评分。结果600例患者中524例诊断为SIRS(占87.33%),其中A组73.37%(135/184例),B组91.48%(279/305例),C组99.10%(110/111例);SIRS分值A组各时间点均显著低于B组和C组(P均<0.01),B组又低于C组(P均<0.01);且A组术后96h基本正常,而B组术后144h才接近正常。ALI确诊率A组为5.98%(11/184例),发生ARDS1例,MODS1例,无死亡;B组为10.49%(32/305例),发生ARDS7例,MODS3例,死亡3例;C组则为20.72%(23/111例),发展为ARDS8例,MODS5例,死亡5例。结论创伤性休克院前救治与术后ALI密切相关,院前综合治疗有助于降低术后ALI/ARDS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创伤性 院前救治 肺损伤 急性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下载PDF
社区联动下胸痛患者院前救治体系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李超红 陶雨婷 +1 位作者 曲新凯 潘常青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9-31,共3页
对危重胸痛病人的救治,时间就是生命。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与长宁区、市急救中心紧密合作,从急救120、社区医生、胸痛中心、居民等维度,通过流程标准化、工作信息化、救治协同化、宣教社区化建设,建立了"社区—胸科"一... 对危重胸痛病人的救治,时间就是生命。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与长宁区、市急救中心紧密合作,从急救120、社区医生、胸痛中心、居民等维度,通过流程标准化、工作信息化、救治协同化、宣教社区化建设,建立了"社区—胸科"一体化的社区联动救治模式,缩短了从病人发生胸痛或前兆到首次医疗接触的时间,提升了救治效果。建议要进一步优化胸痛中心布局,减少基层转诊延误时间,优化信息化快速反应力,提升自我保健判断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联动模式 胸痛中心 院前救治体系
下载PDF
产前出血的院前救治特点及对策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雪霞 孔欣 +2 位作者 王黎娜 张娟辉 李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2406-2407,共2页
目的:探讨产前出血的院前救治特点及对策,以提高院前产前出血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对我院开展院前救治的95例产前出血患者的急救呼叫原因和现场救治特点及对策进行分析。结果:胎盘异常是产前出血的主要原因,院前救治对改善患者... 目的:探讨产前出血的院前救治特点及对策,以提高院前产前出血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对我院开展院前救治的95例产前出血患者的急救呼叫原因和现场救治特点及对策进行分析。结果:胎盘异常是产前出血的主要原因,院前救治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结论:产前出血是孕产妇的急危重症,产科高年资医护人员参与院前积极救治能尽早纠正出血,改善患者预后,提高院前救治的效率和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院前救治 孕产妇 围产儿
下载PDF
“互联网+远程监护”在危重心血管疾病患者院前救治中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于雪 李剑 +2 位作者 杨东 王研 于珊珊 《中国数字医学》 2020年第8期83-85,共3页
目的:分析"互联网+远程监护"在危重心血管疾病患者院前救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危重心血管疾病患者184例,按院前转运方法分为观察组(n=80,"互联网+远程监护")、对照组(n=104,常规心电监护仪监测),比较两组实时监护... 目的:分析"互联网+远程监护"在危重心血管疾病患者院前救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危重心血管疾病患者184例,按院前转运方法分为观察组(n=80,"互联网+远程监护")、对照组(n=104,常规心电监护仪监测),比较两组实时监护结果、发现异常的时间、救护阶段抢救时间与抢救成功率。结果:两组各项实时监护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在≤10 min发现异常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10~30 min发现异常的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互联网+远程监护"应用于危重心血管疾病院前救治中可及早发现异常,利于医生早期诊疗,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远程监护 危重心血管疾病 院前救治
下载PDF
急救护理程序在院前救治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佩绸 方月梅 洪春燕 《现代医院》 2007年第z2期130-131,共2页
目的 为探索院前急救护理程序应用效果,缩短首次施救时间,提高院前急救病人救治成功率.方法 成立院前急救小组,实施程序化急救及护理,从信息的接收→反馈"120"→通知出诊人员→现场联系→→→.结果 能缩短对患者首次施救时间... 目的 为探索院前急救护理程序应用效果,缩短首次施救时间,提高院前急救病人救治成功率.方法 成立院前急救小组,实施程序化急救及护理,从信息的接收→反馈"120"→通知出诊人员→现场联系→→→.结果 能缩短对患者首次施救时间.结论 程序化急救护理的有效实施能使求救病人在院前赢得抢救"黄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提高病人日后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护理程序 院前救治 应用 评价
下载PDF
几个常见部位严重创伤院前救治措施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苏文 何文秀 苟忠勇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2年第1期85-86,共2页
院前急救工作中,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外伤,按照受伤部位的不同,可以分为颅脑伤、胸部伤、腹部伤和肢体伤。由于致伤原因的动力作用不同,所导致的伤害不同,所造成的组织器官破坏程度也不同。实际工作中,急救人员应根据不同的伤情采... 院前急救工作中,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外伤,按照受伤部位的不同,可以分为颅脑伤、胸部伤、腹部伤和肢体伤。由于致伤原因的动力作用不同,所导致的伤害不同,所造成的组织器官破坏程度也不同。实际工作中,急救人员应根据不同的伤情采取不同的现场急救方法。如果早期抢救及时方法得当,不但可以挽救伤员生命,也为院内后期治疗赢得时机,因此,院前创伤急救是伤情转归的关键。笔者就常见的几种不同部位严重创伤院前救治体会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创伤 院前救治 规范
下载PDF
51例连枷胸院前救治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扬 葛书萌 张进军 《创伤外科杂志》 2012年第4期311-313,共3页
目的探讨连枷胸患者伤情特点及院前救治策略。方法收集北京急救中心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51例连枷胸患者资料,分组并进行分析。结果 51例中男性33例,女性18例。交通伤20例(39.2%),坠落伤9例(17.7%),工伤9例(17.7%),其他13例(25.... 目的探讨连枷胸患者伤情特点及院前救治策略。方法收集北京急救中心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51例连枷胸患者资料,分组并进行分析。结果 51例中男性33例,女性18例。交通伤20例(39.2%),坠落伤9例(17.7%),工伤9例(17.7%),其他13例(25.4%)。院前紧急情况下给予徒手固定胸壁+气囊面罩正压通气较为理想,转运途中给予胸部外固定+机械正压通气为最佳急救方式,两种方式使得伤者血压、血氧饱和度、心律、呼吸及预后与单纯包扎固定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院前对连枷胸需紧急救治,且根据不同的时段选择相应的急救措施,为后期救治创造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枷胸 正压通气 院前救治
下载PDF
“锅连炕”小儿烧伤院前救治与转归的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向军 闫德雄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0年第1期109-111,共3页
内蒙古西部地区多有“锅连炕”的生活习性,小儿烧伤较为常见.我们对2002年1月至2006年1月收住我科的564例小儿烧伤患者进行较系统的统计分析,旨在为该地区小儿“锅连炕”烧伤人院前处理提供最佳的方法,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小儿烧伤 院前救治 转归 生活习性 西部地区 统计分析 烧伤患者 院前处理
下载PDF
2010~2012年兰州市交通事故伤员院前救治与转运策略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肖文 龚海军 +4 位作者 王军 牛天平 谢伟 张晓峰 郭学慧 《甘肃医药》 2013年第10期787-789,共3页
目的:评价兰州市2010~2012交通事故后伤员院前救治的调度与实施,为进一步提高院前伤员的救治效果提供解决思路。方法:收集2010~2012年甘肃省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受理并进行救治和转运的交通伤伤员相关资料,汇总分类并进行分析。结果:2010... 目的:评价兰州市2010~2012交通事故后伤员院前救治的调度与实施,为进一步提高院前伤员的救治效果提供解决思路。方法:收集2010~2012年甘肃省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受理并进行救治和转运的交通伤伤员相关资料,汇总分类并进行分析。结果:2010~2012年共受理交通事故7585起,救治伤员9093人,其中现场死亡71人,途中转运死亡4人,其它伤员均成功转运至救治医院。结论:准确、合理、快速的院前急救及转运可提高交通事故伤患者抢救成功率,科学调度,合理调配资源是抢救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事故 调度 院前救治 转运 策略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院前救治的近期预后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赵国青 乔洪潮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第17期1962-1967,共6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院前早期干预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3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150)采取院内接受抢救,研究组(n=150)为现场展开救治,包括保持呼吸道畅通、迅速创建静脉通路、给氧、调整降低颅内压、加强院...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院前早期干预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3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150)采取院内接受抢救,研究组(n=150)为现场展开救治,包括保持呼吸道畅通、迅速创建静脉通路、给氧、调整降低颅内压、加强院前监测及安全转运等措施,比较2组近期预后。结果研究组抢救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2个月后,Barthel指数、FMA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应激性溃疡、脑疝、呼吸衰竭、气道阻塞以及中枢性高热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展院前救治,缩短了"无治疗期",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院前救治 急救 近期预后 “无治疗期” 早期干预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院前救治体会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国阳 王庆玮 +2 位作者 赵明锐 杨晓清 刘云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年第4期18-19,共2页
目的:总结院前脑卒中患者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淮安市急救中心从2012年1月—2017年4月救治47例脑卒中患者院前临床表现、诊断及救治策略。结果:47例脑卒中患者,脑出血20例;脑梗塞27例,其中脑血栓24例,脑栓塞3例。甘露醇降低颅内压1... 目的:总结院前脑卒中患者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淮安市急救中心从2012年1月—2017年4月救治47例脑卒中患者院前临床表现、诊断及救治策略。结果:47例脑卒中患者,脑出血20例;脑梗塞27例,其中脑血栓24例,脑栓塞3例。甘露醇降低颅内压15例,硝普钠、硝酸甘油降压14例,平衡液及多巴胺升压2例,安定控制抽搐4例,口咽通气管2例,球囊面罩辅助通气1例,9例末处理,经现场救治及转运途中无死亡病例。结论:应加强公众或社区医生对脑卒中症状早期识别、早期呼救,120早期电话指导及处理,缩短院前救治时间,合理转运,院前院内无缝连接,对减少脑卒中患者致残率,致死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院前救治 体会
下载PDF
两种院前救治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苏丰鸣 白向威 尚洋洋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27期5079-5080,共2页
目的评估两种院前救治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接受先治疗后转运的急救模式下的80例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为先治疗组,以2017年1—12月按... 目的评估两种院前救治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接受先治疗后转运的急救模式下的80例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为先治疗组,以2017年1—12月按先转运后治疗的急救模式下的80例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为先转运组。所有患者入院后随访7个月。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治疗前、送至入院时的生命体征情况,并比较7个月内存活情况。结果先治疗组治疗有效率(81.25%)高于先转运组(61.25%)(P<0.05);入院时,先治疗组心率、呼吸频率、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先转运组,血氧饱和度高于先转运组(P<0.05);治疗后两组心率、呼吸频率、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血氧饱和度均高于治疗前(P<0.05);先治疗组存活情况优于先转运组(P<0.05)。结论对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先治疗后转运的院前急救方式有利于维持生命体征平稳,提高后期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救治模式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生存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