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需求、治理逻辑与绩效——归难侨安置制度与华侨农场政策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黎相宜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17年第1期50-58,共9页
论文梳理了中国政府在设立归难侨的安置制度以及制定相应的华侨农场政策中的治理逻辑及其治理绩效。研究发现,政府对华侨农场及归难侨的治理经历了三个阶段:从设立之初强调"政治任务",到体制改革后注重"经济发展",... 论文梳理了中国政府在设立归难侨的安置制度以及制定相应的华侨农场政策中的治理逻辑及其治理绩效。研究发现,政府对华侨农场及归难侨的治理经历了三个阶段:从设立之初强调"政治任务",到体制改革后注重"经济发展",再到后来对"社会和谐"的重视。华侨农场的设立具有安置归难侨、改善其生活的政治属性。但是,政府对华侨农场以及归难侨长期的特殊照顾导致了国家沉重的经济负担。出于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归难侨生活的目标,政府对华侨农场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这一政策给华侨农场及其社区内的归难侨群体的生产、生活带来较大冲击,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面临着平衡"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之间张力的两难。国家的这种二元需求与社会结构、中央—地方关系等因素互动,共同影响了归难侨安置制度与华侨农场治理政策的变革轨迹以及治理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侨务政策 华侨农场 难侨安置 归侨 难侨 经济发展 社会和谐
下载PDF
国民政府的救济难侨活动(1931-1937)——以广东为中心 被引量:11
2
作者 袁丁 李亚丽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03年第1期37-46,共10页
20世纪30年代,由于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日本的南进运动及东南亚各地排华运动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大批难侨。在这些难侨归国后,广东省政府对他们进行了积极的扶助和救济,以帮助他们尽快恢复正常生活。本文运用有关的档案资料,力图探讨... 20世纪30年代,由于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日本的南进运动及东南亚各地排华运动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大批难侨。在这些难侨归国后,广东省政府对他们进行了积极的扶助和救济,以帮助他们尽快恢复正常生活。本文运用有关的档案资料,力图探讨广东政府在1931-37年间的有关政策和活动,并以此来揭示这一时期国民政府的国家意识及政府职能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救济难侨 东南亚 广东
下载PDF
归难侨、过路客与国家公民——社会身份复杂性理论视角下的汕丰华侨农场归难侨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姜振逵 刘景岚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2-57,共6页
本文以汕尾市汕丰华侨农场为研究目标,运用社会身份复杂性理论,对汕丰农场归难侨的田野调查1后发现,归难侨在社会身份复杂性上已经发生分化,分为"归难侨群体"与"过路客群体",后者在社会身份认同上比前者更前进一步... 本文以汕尾市汕丰华侨农场为研究目标,运用社会身份复杂性理论,对汕丰农场归难侨的田野调查1后发现,归难侨在社会身份复杂性上已经发生分化,分为"归难侨群体"与"过路客群体",后者在社会身份认同上比前者更前进一步,但总体而言,较低的社会身份复杂性是他们向国家公民社会身份转化的主要阻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侨农场 难侨 国家公民 社会身份复杂性
下载PDF
归国越南难侨子女精神卫生状况对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维雄 邝必兴 +9 位作者 吴传东 叶廷蔚 黄进弟 黄胜 余蔚菲 俞爱君 李素花 吴妹 许世汤 罗海东 《海南医学》 CAS 2003年第5期58-59,共2页
目的 探讨归国越南难侨子女精神卫生状况。方法 以归国越南难侨在国内出生的子女和当地汉族人的子女为调查对象,受试者按SCL-90、16PF和生活事件量表指导语要求,按时按质单独在课堂中完成上述量表的测定。结果 两组SCL-90评定结果比,两... 目的 探讨归国越南难侨子女精神卫生状况。方法 以归国越南难侨在国内出生的子女和当地汉族人的子女为调查对象,受试者按SCL-90、16PF和生活事件量表指导语要求,按时按质单独在课堂中完成上述量表的测定。结果 两组SCL-90评定结果比,两组SCL-90各因子分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生活事件量表总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16PF测定结果比较,16种个性因素分数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越南归国难侨子女的精神卫生状况与当地汉族人的子女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国越南难侨子女 精神卫生 生活事件 调查
下载PDF
太平洋战事前后国民政府救济难侨的活动 被引量:12
5
作者 贺金林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05年第3期34-40,共7页
太平洋战事爆发前后,大批旅居南洋一带的侨胞为躲避战乱纷纷撤退归国。国民政府在财政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对归国难侨给予了积极的救济。在整个救济归国难侨的过程中,粤、闽、滇、桂等省在中央的指导与支持下,对于归国难侨、侨生以及国内... 太平洋战事爆发前后,大批旅居南洋一带的侨胞为躲避战乱纷纷撤退归国。国民政府在财政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对归国难侨给予了积极的救济。在整个救济归国难侨的过程中,粤、闽、滇、桂等省在中央的指导与支持下,对于归国难侨、侨生以及国内的侨眷采取了积极的救济措施。太平洋战事爆发前后各地救济归国难侨的活动反映了政府在处理紧急事件方面开始有了一定的经验,同时也是抗战期间中华民族共同抵御外侮的团结互助精神的集中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战事 国民政府 救济难侨
下载PDF
“九三0”事件后中国对印尼归难侨救济安置工作论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张小欣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11年第2期51-60,共10页
论文根据近年来广东省档案馆陆续公布的档案资料,对"九三〇"事件后中国救济安置印尼归难侨工作的具体过程进行了梳理,并对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探讨。主要观点有:广东省是难侨的主要安置点;在印尼反华排华及美苏共同推动... 论文根据近年来广东省档案馆陆续公布的档案资料,对"九三〇"事件后中国救济安置印尼归难侨工作的具体过程进行了梳理,并对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探讨。主要观点有:广东省是难侨的主要安置点;在印尼反华排华及美苏共同推动国际社会反华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对印尼归难侨采取的救济安置措施,具有维护中国海外侨民权益和国家外交利益的双重意义;该项工作是"文革"期间最大规模的归难侨救济安置活动,在推动国内归难侨救援机制发展方面,特别是归难侨侨生安置和华侨农场机制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尼 “九三0”事件 排华 侨务工作 归侨 难侨 侨生 华侨农场
下载PDF
二战后归国难侨“复员”缅甸析论 被引量:4
7
作者 凌彦 《东南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2-99,共8页
二战后在归国难侨"复员"缅甸问题上,国民政府与英缅政府、缅甸新政府在中国侨民返缅条件、时机、资格甄审等问题上进行了大量交涉,难侨"复员"缅甸结果差强人意。国民政府的华侨"复员"交涉并未因战后东南... 二战后在归国难侨"复员"缅甸问题上,国民政府与英缅政府、缅甸新政府在中国侨民返缅条件、时机、资格甄审等问题上进行了大量交涉,难侨"复员"缅甸结果差强人意。国民政府的华侨"复员"交涉并未因战后东南亚局势的变动而及时调整,墨守成规,缺乏智慧和勇气。独立后的缅甸也基于该国内政的考虑,利用甄别侨民资格、分期分批返回等手法尽量减少华侨重返当地。随着国共两党内战的加剧,国民政府对华侨"复员"工作无暇关注,遣侨工作不了了之,引起归侨的不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战后 难侨 遣返 缅甸
下载PDF
国民政府两次难侨救济之比较 被引量:4
8
作者 凌彦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9-137,共9页
本文对国民政府的两次难侨救济进行比较研究,指出政府救侨动机很大程度上源于华侨对民国创建和抗战救国的贡献,救侨措施的大体相同体现出近代中国农本经济的现状,救侨成效虽未能如愿,却稳定了社会秩序和强化了华侨的归属感。国民政府对... 本文对国民政府的两次难侨救济进行比较研究,指出政府救侨动机很大程度上源于华侨对民国创建和抗战救国的贡献,救侨措施的大体相同体现出近代中国农本经济的现状,救侨成效虽未能如愿,却稳定了社会秩序和强化了华侨的归属感。国民政府对失业华侨的救济,既是近代中国政府首次大规模对遭遇困难的侨民的救济,又为抗战时期战争难侨的救济积累了极为宝贵的经验和救侨思路。日后新中国处理类似的华侨问题基本上沿袭了这一模式。国民政府的救侨工作,其历史意义还是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政府 难侨 救济
下载PDF
人类学视野中的难侨经济适应机制探究——以云南省甘庄苗族难侨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郑宇 胡梦蝶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26,共8页
甘庄苗族难侨较为成功的发展经历表明,他们的经济适应机制是以制度供给为前提、以资源支撑为基础、以族群主体性为核心共同构成的。三者之间的耦合方式与程度,决定了难侨经济生活的适应水平。在不同发展时期、不同特定语境中,它们通过... 甘庄苗族难侨较为成功的发展经历表明,他们的经济适应机制是以制度供给为前提、以资源支撑为基础、以族群主体性为核心共同构成的。三者之间的耦合方式与程度,决定了难侨经济生活的适应水平。在不同发展时期、不同特定语境中,它们通过相互嵌合、抵牾、改造等多样互动方式,赋予经济适应机制相应的阶段性持续调适的动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族 难侨 农场 经济适应机制 主体性
下载PDF
云桂边陲越南归难侨聚居区发展面临的特殊问题及对策研究——以云南省麻栗坡县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子飞 黄开琼 《南方农村》 2011年第6期39-44,共6页
本文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未安置在华侨农(林)场而聚居在沿边偏远山区村寨的归难侨族群——云南省麻栗坡县越南归难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这一特殊群体形成的历史原因及目前发展面临的特殊问题,从主体、供体、载体构成的低质状态&qu... 本文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未安置在华侨农(林)场而聚居在沿边偏远山区村寨的归难侨族群——云南省麻栗坡县越南归难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这一特殊群体形成的历史原因及目前发展面临的特殊问题,从主体、供体、载体构成的低质状态"三位一体"区域运行体系,剖析越南归难侨聚居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并且以系统思想为指导构建其良性发展的途径及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桂边陲 越南归难侨 特殊问题 对策 麻栗坡县
下载PDF
二战期间国民政府救助难侨动机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凌彦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3期91-96,共6页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东南亚大量难侨回国,对其实施救助成为国民政府必须面对的问题。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国民政府认识到华侨是一个爱国和对国家民族有贡献的特殊群体,对其进行救助,是遵循孙中山先生的遗训,是履行人道主义和国民政府的职...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东南亚大量难侨回国,对其实施救助成为国民政府必须面对的问题。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国民政府认识到华侨是一个爱国和对国家民族有贡献的特殊群体,对其进行救助,是遵循孙中山先生的遗训,是履行人道主义和国民政府的职责,而且做好难侨的救助工作也是保存实力,促进国内经济建设的需要。只有从这几个方面去认识,才能理解国民政府救助难侨的真正动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政府 救助 难侨 动机
下载PDF
广西华侨农林场、归难侨安置点——文化人类学研究的“理想实验室” 被引量:10
12
作者 郑一省 《八桂侨刊》 2012年第2期16-18,共3页
广西华侨农林场、归难侨安置点,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理想实验室"。本组论文以广西华侨农林场、归难侨安置点为研究对象,分析和探讨了归侨的认同、归属感的产生与建构,以及生计变迁等问题。
关键词 华侨农林场 难侨安置点 文化人类学
下载PDF
越南归难侨的本土关系建构历程——基于广东小岭华侨农场的个案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孔结群 《南方人口》 CSSCI 2012年第1期42-48,共7页
本文研究于20世纪70年代末回国定居的越南华侨难民与本土社会的互动。作者选择广东小岭华侨农场越南归侨为个案,运用田野调查和历史档案资料,梳理越南归难侨的本土关系建构历程。本研究个案表明:安置政策与文化差异是影响越南归难侨进... 本文研究于20世纪70年代末回国定居的越南华侨难民与本土社会的互动。作者选择广东小岭华侨农场越南归侨为个案,运用田野调查和历史档案资料,梳理越南归难侨的本土关系建构历程。本研究个案表明:安置政策与文化差异是影响越南归难侨进行本土关系建立的两大重要因素;小岭华侨农场越南归难侨的本土关系建构历程,大体上经历了从隔阂到友好的两个阶段。这一转变反映了越南归难侨逐渐适应并融入当地社会,并在一定程度折射出他们从寄居者向定居者转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归难侨 本土关系建构 安置政策 文化差异
下载PDF
从粤档文献看建国三十年归难侨安置政策(1949-1979) 被引量:3
14
作者 尤云弟 《八桂侨刊》 2010年第4期36-40,共5页
20世纪50-70年代东南亚国家多次排华,新中国政府本着高度负责态度和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创立以华侨农场为主的"集中安置"模式,接待安置数十万归难侨。本文将基于粤档文献来回顾与总结中国建国三十年归难侨安置政策,以期对新阶段侨务工... 20世纪50-70年代东南亚国家多次排华,新中国政府本着高度负责态度和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创立以华侨农场为主的"集中安置"模式,接待安置数十万归难侨。本文将基于粤档文献来回顾与总结中国建国三十年归难侨安置政策,以期对新阶段侨务工作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侨 安置 政策
下载PDF
侨乐村:南京国民政府救助难侨措施的新尝试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世慧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6-76,共11页
论文探讨了20世纪30年代初的难侨问题及特点、侨乐村的筹办与运作模式、侨乐村推广之困境等问题;对侨乐村与华侨农场这两种难侨安置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面对30年代初出现的大批难侨问题,以往常规的救助政策已经不能应对新情况。南京国... 论文探讨了20世纪30年代初的难侨问题及特点、侨乐村的筹办与运作模式、侨乐村推广之困境等问题;对侨乐村与华侨农场这两种难侨安置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面对30年代初出现的大批难侨问题,以往常规的救助政策已经不能应对新情况。南京国民政府试图通过建立、推广侨乐村,从根本上实现对归国难侨的救济。侨乐村的创办具有救助难侨、开垦荒地繁荣经济的双重目的,然而在实际管理、运行中,却过度注重国家利益而忽视垦民诉求;加之其他外部环境的影响,侨乐村最终未能得到广泛推广。但通过垦荒安置难民的思路和举措被社会各界认同。侨乐村模式对抗战时期难侨、难民救助及后世华侨农场的建设都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政府 排华运动 归国华侨 难侨安置 侨乐村 华侨农场
下载PDF
国民政府时期广东的两次难侨救济活动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庆林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55-59,94,共5页
国民政府时期广东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难侨救济活动,在难侨的收容、遣送、留医及安置方面做出了不少实绩,体现了其现代政府的职能。两次救济在政府初衷、政策及效果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反映出二者不同的时代背景及所处政府职能转换的不... 国民政府时期广东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难侨救济活动,在难侨的收容、遣送、留医及安置方面做出了不少实绩,体现了其现代政府的职能。两次救济在政府初衷、政策及效果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反映出二者不同的时代背景及所处政府职能转换的不同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政府时期 广东 难侨救济
下载PDF
广西归难侨生活现状调查与研究——以广西扶绥县山圩农场为例
17
作者 蒋戴丽 《时代经贸》 2011年第18期23-23,共1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侨乡之一,区内归侨、侨眷有120多万人,他们的生活状态关系到区域的政治稳定、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在本次调研中,作者主要围绕“扶绥县山圩农场归难侨生活现状调查”这一主题进行,并在调研中取得了相当...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侨乡之一,区内归侨、侨眷有120多万人,他们的生活状态关系到区域的政治稳定、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在本次调研中,作者主要围绕“扶绥县山圩农场归难侨生活现状调查”这一主题进行,并在调研中取得了相当不错的调研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圩农场 难侨 现状 研究
下载PDF
归国印尼华侨、越南难侨及子女心理卫生状况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进弟 吴传东 +6 位作者 陈维雄 余蔚菲 黄胜 邝必兴 喻爱君 罗海东 李素花 《海南医学》 CAS 2002年第7期65-67,共3页
目的 探讨归国印尼华侨、越南难侨及子女心理卫生状况。方法 对 30 0户印尼归侨、越南难侨、当地汉族家庭采用SCL - 90、卡氏 1 6种个性因素 (1 6PF)评定。结果 印尼归侨子女、越南难侨子女、SCL - 90各因子均分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 ,... 目的 探讨归国印尼华侨、越南难侨及子女心理卫生状况。方法 对 30 0户印尼归侨、越南难侨、当地汉族家庭采用SCL - 90、卡氏 1 6种个性因素 (1 6PF)评定。结果 印尼归侨子女、越南难侨子女、SCL - 90各因子均分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 ,1 6PF个性因素比较也无差异。印尼归侨子女、越南难侨子女和对照组子女SCL - 90、1 6PF个性因素各因子均分比较也无差异。结论 表明归国印尼侨民、越南难侨近期心理状况健康、印尼归侨、越南难侨个性在自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国印尼华侨 越南难侨 心理卫生 SCL-90量表
下载PDF
广西接待安置越南难侨概述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文波 《八桂侨刊》 2011年第3期77-79,共3页
1970年代末,印支局势动荡,大批华侨华人沦为难民。毗邻越南的广西承担了接待和安置难侨的工作。在接待和安置工作中,广西相关各级政府部门及各界群众克服各种困难,积极应对,使得工作卓有成效,稳定了侨心,赢得了国家和国际社会的赞扬。
关键词 越南 难侨 广西接待 安置
下载PDF
广西武鸣华侨农场安置归难侨工作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梁姣 《八桂侨刊》 2006年第1期55-58,共4页
华侨农场是建国以来我国安置以东南亚归难侨为的重要基地。本文试图站在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嬗变的历史背景下,以广西最大的华侨农场—武鸣华侨农场为个案,通过回顾武鸣华侨农场建场4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对我国安置归难侨工作进行研究、探讨... 华侨农场是建国以来我国安置以东南亚归难侨为的重要基地。本文试图站在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嬗变的历史背景下,以广西最大的华侨农场—武鸣华侨农场为个案,通过回顾武鸣华侨农场建场4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对我国安置归难侨工作进行研究、探讨,以期对华侨农林场的改革提供有益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侨农场 难侨 安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