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0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内雄蕊分化及其适应意义 被引量:21
1
作者 任明迅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22-236,共15页
对花内雄蕊存在显著分化的现象进行了分析与归纳,总结了花内雄蕊分化的各种主要形式及其繁殖适应意义。"花内雄蕊分化"是指花内雄蕊与雄蕊之间存在显著分化的现象,这一概念可以把二强雄蕊、四强雄蕊和异型雄蕊等以往单独进行... 对花内雄蕊存在显著分化的现象进行了分析与归纳,总结了花内雄蕊分化的各种主要形式及其繁殖适应意义。"花内雄蕊分化"是指花内雄蕊与雄蕊之间存在显著分化的现象,这一概念可以把二强雄蕊、四强雄蕊和异型雄蕊等以往单独进行研究的相关性状结合起来,并明确区分了几种新的花内雄蕊分化形式,以期更准确全面地认识这些相关性状的适应意义与进化。该文将花内雄蕊分化区别为花丝的分化、花药的分化、雄蕊合生的分化、雄蕊运动的分化、退化雄蕊5大类。花丝的分化主要是花丝长度的分化,如四强雄蕊、二强雄蕊和单强雄蕊;花药分化主要指花药颜色、花药与花粉粒大小和花药开裂时间等的分化;雄蕊合生的分化主要体现为花内部分雄蕊合生而部分雄蕊离生;雄蕊运动的分化指的是花内雄蕊在运动时间或方式上存在差异,造成雄蕊处于不同的成熟阶段和位于不同的空间位置;退化雄蕊则是花内部分雄蕊失去了生产花粉的繁殖功能,通常也发生了花药形态上的巨大改变。异型雄蕊不仅存在花丝和花药的形态分化,还存在着明显的功能分化,是分化程度很高的一类特殊的花内雄蕊分化形式。一些特殊的繁育系统,如异长花柱和镜像花柱等在种内不同个体上存在着不同形式的花内雄蕊分化。花内雄蕊分化在花内造成了多个不同的花药位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雌雄异位程度,对植物自交与异交水平、花内雌雄功能干扰等有着潜在作用;花内雄蕊分化形成的多个不同空间位置的雄蕊还增加了对多种访花者的吸引与适应潜力,有可能影响到访花者的类型与访花行为,得以适应多种传粉者。此外,花内雄蕊分化可将花粉逐渐分批次分发给访花者,提高花粉散布效率,可看成是"花粉呈现理论"所指的花粉装配与分发机制之一。现有的实验研究发现,花内雄蕊分化能够吸引传粉者、保护正常花药和花粉、促进花粉散发(降低花粉竞争)、实行延迟自交和降低花内雌雄功能干扰等。花内雄蕊分化还缺少系统研究,有些雄蕊分化形式如单强雄蕊和雄蕊运动的分化还没有针对性的实验揭示其适应意义,鸭跖草科和某些豆科植物的雄蕊三型分化等现象也缺少进化适应意义的研究。花内雄蕊分化对植物雌性和雄性适合度可能不同的影响、如何与访花者相互作用、如何与其它花部特征一起影响植物繁殖过程等,可能是这一领域值得今后优先研究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雄异位 异型雄蕊 单强雄蕊 雄蕊运动 传粉 花粉呈现理论
下载PDF
RcAGL61基因调控雄蕊和花瓣之间转变影响月季花瓣数量
2
作者 戚雨岑 杨淑敏 +3 位作者 苏琳 杨艺 张启翔 潘会堂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04-911,共8页
[目的]为探究月季重瓣性状的调控机制,研究克隆了前期筛选到的1个与花发育相关的AG同源基因RcAGL61,并对其功能进行分析。[方法]用荧光定量对该基因在‘窄叶藤本月季花’ב月月粉’杂交群体中重瓣株系和单瓣株系花芽5个发育时期... [目的]为探究月季重瓣性状的调控机制,研究克隆了前期筛选到的1个与花发育相关的AG同源基因RcAGL61,并对其功能进行分析。[方法]用荧光定量对该基因在‘窄叶藤本月季花’ב月月粉’杂交群体中重瓣株系和单瓣株系花芽5个发育时期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以重瓣株系和单瓣株系为材料,克隆RcAGL61,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亚细胞定位及VIGS实验。[结果](1)该基因表达水平在单瓣株系的5个发育时期均显著高于重瓣株系,在单瓣株系花发育的S4-S5期比S1-S3期表达量明显升高。(2)RcAGL61编码区序列在单瓣株系和重瓣株系中一致,长度为495 bp,与RcAG基因序列相似度为30.75%,编码164个氨基酸,含有1个MADS-box保守结构域,属于MADS-Box基因家族。(3)RcAGL61蛋白定位于烟草表皮细胞的细胞核。(4)沉默该基因后,瓣化雄蕊数量增加,雄蕊数量减少,花瓣数量增加,萼片数量和雌蕊数量无显著变化。[结论]RcAGL61参与调控雄蕊原基和花瓣原基间的转变,影响月季的花瓣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季 RcAGL61 重瓣性 雄蕊瓣化
下载PDF
金鱼草KNOX基因家族鉴定及调控其雄蕊瓣化的候选基因挖掘
3
作者 顾伟卓 汪仲毅 +5 位作者 杨洁 赵永晶 赵晗茜 谯正林 杨楠 胡慧贞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29-1339,共11页
【目的】KNOX(KNOTTED1-like homeobox)转录因子家族在植物生长发育及花器官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旨在鉴定并分析金鱼草(Antirrhinum majus)KNOX转录因子,挖掘出调控金鱼草雄蕊瓣化的关键候选基因。【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 【目的】KNOX(KNOTTED1-like homeobox)转录因子家族在植物生长发育及花器官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旨在鉴定并分析金鱼草(Antirrhinum majus)KNOX转录因子,挖掘出调控金鱼草雄蕊瓣化的关键候选基因。【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金鱼草全基因组水平鉴定AmKNOX基因,并对其基因结构、蛋白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系统进化关系、染色体定位、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及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等进行分析,并利用金鱼草雄蕊瓣化和非瓣化材料进行RNA-seq分析和qRT-PCR验证,挖掘出候选基因。【结果】从金鱼草中共鉴定出11个AmKNOX基因,都具有KNOXⅠ、KNOXⅡ、ELK和HOX 4个相对保守的区域,分为ClassⅠ(AmKNOX1、AmKNOX2、AmKNOX3、AmKNOX9和AmKNOX11)和ClassⅡ(AmKNOX5、AmKNOX4、AmKNOX7、AmKNOX10、AmKNOX6和AmKNOX8)2类。AmKNOXs蛋白包含282~406个氨基酸,均定位于细胞核中。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结果显示,AmKNOXs家族成员可参与植物生长、激素和非生物胁迫响应,且AmKNOXs存在大量与植物生长发育、器官分化和逆境生理调节相关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RNA-seq和qRT-PCR分析表明AmKNOX家族基因在金鱼草正常雄蕊和瓣化雄蕊中显著差异表达。【结论】本研究共鉴定出11个AmKNOX成员,最终挖掘出5个正向(AmKNOX5、AmKNOX10、AmKNOX6、AmKNOX4和AmKNOX9)以及1个负向(AmKNOX11)调控雄蕊瓣化的AmKNOX候选基因。其中AmKNOX5基因在瓣化雄蕊中的表达量比正常雄蕊中高2703%,推测其功能非常重要,该研究为后期深入解析金鱼草花型发育分子机制和遗传改良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鱼草 KNOX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 雄蕊瓣化
下载PDF
牡丹雄蕊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模型的影响
4
作者 程丹丹 高德民 +5 位作者 王岱杰 梁栋 庞志勇 徐亚振 王惠敏 袁文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2-348,共7页
为探究牡丹雄蕊对大鼠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药理作用。实验以去势+皮下注射激素(苯甲酸雌二醇0.25 mg·kg^(-1))诱导的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为动物模型。将40只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模型组、阳性组... 为探究牡丹雄蕊对大鼠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药理作用。实验以去势+皮下注射激素(苯甲酸雌二醇0.25 mg·kg^(-1))诱导的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为动物模型。将40只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模型组、阳性组(塞来昔布250 mg·kg^(-1))和牡丹雄蕊低、中、高剂量组(100、200、400 mg·kg^(-1))。另外选取等量生理盐水处理的正常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以大鼠卵磷脂小体密度、前列腺指数及前列腺组织中细胞因子及血液中TXB2和6-K-PGF1α的表达水平为评价指标,评价牡丹雄蕊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治疗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大鼠前列腺组织炎症病变程度明显改善,与模型组比较牡丹雄蕊各剂量组白细胞数目、大鼠前列腺重、前列腺指数、TXB2以及大鼠前列腺组织中PGE2的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P<0.05);牡丹雄蕊高剂量组ICAM-1、INF-γ、TNF-α、MCP-1以及IL-8的含量显著降低(P<0.01,P<0.05),低剂量组也均有下降,但无显著差异(P>0.05);牡丹雄蕊高剂量中6-keto-PGF1α及NO的含量显著升高(P<0.01,P<0.05),低剂量组也均有升高,但无差异差异(P>0.05)。本研究表明牡丹雄蕊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具有治疗作用,为牡丹雄蕊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雄蕊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苯甲酸雌二醇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大花耧斗菜雄蕊发育过程研究
5
作者 王金耀 杨阳 +3 位作者 宋红贤 李森 邢国明 亢秀萍 《山西农业科学》 2018年第9期1458-1460,共3页
试验利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从显微水平上观察了大花耧斗菜低温春化后雄蕊原基分化及发育的过程,以掌握大花耧斗菜的生殖发育规律。结果表明,雄蕊原基的分化顺序为外部雄蕊原基先发育,而后依次内侧发生,即由外侧向内侧,为向心式分化;雄... 试验利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从显微水平上观察了大花耧斗菜低温春化后雄蕊原基分化及发育的过程,以掌握大花耧斗菜的生殖发育规律。结果表明,雄蕊原基的分化顺序为外部雄蕊原基先发育,而后依次内侧发生,即由外侧向内侧,为向心式分化;雄蕊的发育顺序是从顶端至下端,外侧雄蕊发育滞后于内侧雄蕊,即离心式发育;退化雄蕊的花丝维管束及薄壁细胞逐渐退化,最后只剩表皮细胞,致使花丝膜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花耧斗菜 雄蕊 退化雄蕊 石蜡切片 雄蕊原基
下载PDF
基于YOLOv5的对大麻雄蕊的目标识别研究
6
作者 林莹璞 尚金妹 +3 位作者 吴秋峰 李亭慧 荆泽瑞 任向阳 《黑龙江粮食》 2024年第3期84-86,共3页
针对目前大规模生产环境下大麻去雄操作复杂度高,需要依靠人工经验判断所产生的成本过高和易产生误差等问题,本文通过使用目标检测算法YOLOv5进行目标检测。对采集的数据通过重复训练得出阶段性结果,并进行调整和优化,之后对训练的模型... 针对目前大规模生产环境下大麻去雄操作复杂度高,需要依靠人工经验判断所产生的成本过高和易产生误差等问题,本文通过使用目标检测算法YOLOv5进行目标检测。对采集的数据通过重复训练得出阶段性结果,并进行调整和优化,之后对训练的模型进行测试,模型的测试结果F1分数、准确率、召回率、平均精度分别为66.66%、84.2%、89%、70%,本模型的检测效果较好,为大麻的监测和管理提供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识别 大麻雄蕊 深度学习 YOLOv5
下载PDF
滇牡丹雄蕊提取物的化学成分、体外抗氧化和护肤活性研究
7
作者 李进 代嫚婷 +3 位作者 牟亚萍 杜春 王娟 王振兴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86-197,共12页
为深入分析滇牡丹不同颜色雄蕊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该文选取滇牡丹的不同发育阶段(透色期、初开期和盛开期)的红色和黄色雄蕊为材料,采取不同体积分数(0%、50%、80%、100%)的乙醇水溶液对其进行提取,测定不同颜色和不同发育阶段的雄... 为深入分析滇牡丹不同颜色雄蕊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该文选取滇牡丹的不同发育阶段(透色期、初开期和盛开期)的红色和黄色雄蕊为材料,采取不同体积分数(0%、50%、80%、100%)的乙醇水溶液对其进行提取,测定不同颜色和不同发育阶段的雄蕊提取物的总黄酮和总酚含量;以DPPH自由基和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铁还原力为指标,考察其体外抗氧化活性;以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和弹性蛋白酶抑制活性为指标,评估其护肤活性,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其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当乙醇体积分数为50%时,滇牡丹雄蕊的总酚和总黄酮提取率及其含量最高,抗氧化活性、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和弹性蛋白酶抑制活性最强。整体而言,滇牡丹雄蕊的化学成分、体外抗氧化和护肤活性随其发育阶段动态累积和增强,以盛开期的最佳,且滇牡丹中红色雄蕊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要优于黄色雄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从滇牡丹雄蕊提取物中鉴定出11个化合物,其中芍药苷、山奈酚、芦丁、槲皮素、儿茶素为滇牡丹雄蕊的主要酚类物质。该文可为滇牡丹不同颜色雄蕊在抗氧化、抗皱美白等方面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牡丹 雄蕊 化学成分 抗氧化活性 酪氨酸酶抑制活性 弹性蛋白酶抑制活性
下载PDF
异型雄蕊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8
作者 罗中莱 张奠湘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36-542,共7页
就异型雄蕊的概念、在被子植物中的分布、在传粉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发育进行了概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作一展望。异型雄蕊指一朵花内的雄蕊在形态、大小、颜色等方面有显著的区别,并存在不同程度分工的现象。异型雄蕊在野牡丹科、茄科、... 就异型雄蕊的概念、在被子植物中的分布、在传粉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发育进行了概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作一展望。异型雄蕊指一朵花内的雄蕊在形态、大小、颜色等方面有显著的区别,并存在不同程度分工的现象。异型雄蕊在野牡丹科、茄科、千屈菜科、豆科、雨久花科等多个科中都有分布,但其分化与程度常随类群而异。虽然人们对于这一现象的认识由来已久,但研究尚不深入。对于异型雄蕊的研究可以加深人们对植物与其传粉者之间关系的理解,并为传粉生物学与植物繁育系统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型雄蕊 分工 功能 雄蕊发育 综述
下载PDF
植物雄蕊合生的多样性、适应意义及分类学意义初探 被引量:14
9
作者 任明迅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52-466,共15页
定义并总结了雄蕊合生现象,对雄蕊合生的类型、适应意义、进化及分类学意义进行了初步的讨论和总结。本文定义'雄蕊合生'为,花内雄蕊与雄蕊之间部分或整体的结合生长,既包括愈合与黏合,也包括结合紧密的贴生和靠生。根据雄蕊合... 定义并总结了雄蕊合生现象,对雄蕊合生的类型、适应意义、进化及分类学意义进行了初步的讨论和总结。本文定义'雄蕊合生'为,花内雄蕊与雄蕊之间部分或整体的结合生长,既包括愈合与黏合,也包括结合紧密的贴生和靠生。根据雄蕊合生部位的不同,将雄蕊合生分为'花丝合生'、'花药合生'和'花丝花药均合生'等三大类。每一类中还存在着合生程度不同的子类型。雄蕊合生的结构还可能进一步与柱头或花柱合生在一起,形成'合蕊柱'一类的复杂结构。雄蕊合生在裸子植物较进化的科如百岁兰科和买麻藤科中就出现了,在种子植物中集中分布在近50个科内,且从系统关系来看,雄蕊合生各个类型可能发生过多次进化上的反复。在被子植物中,花丝合生类型更多地与较早进化的类群联系在一起,且多出现在离瓣花中;花药合生及花丝花药均合生则较晚进化,多与有着明显花冠筒的合瓣花伴随出现。这暗示着,雄蕊的合生结构有可能与花部其他特征一起影响了植物的繁殖过程,具有一定的适应意义。目前,还没有实验研究针对雄蕊合生各个类型开展实验以揭示其发育机制和适应意义。理论上,花丝合生能增强雄蕊的强度,有时候还形成了围绕子房与花柱的杯状、管状或环状结构,能对子房和花柱有着保护作用且承受传粉者在花内移动的压力;花丝合生还可将雄蕊固定在一个较为稳定的位置,使得花药接触传粉者身体的部位相对固定,减少了花粉浪费。花药合生能将花内花药都集中到同一个位置,花粉接触传粉者身体的同一部位,从而降低花粉损耗和提高异交授粉的准确性。花丝花药均合生可以同时具有以上两种合生方式的适应意义,而且还极大改变了雄蕊的结构与空间位置,改变了花药与柱头之间的空间位置(雌雄异位),对花内自交可能性和雌雄功能干扰有着潜在的影响。雄蕊合生各个类型的适应意义及其对访花者类型与行为和植物繁殖策略的影响,还需要开展实验进行针对性的研究。由于雄蕊形态与结构较为稳定,雄蕊合生的不同方式以及合生程度可以作为科与种的分类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化 花部综合征 合蕊柱 单体雄蕊 传粉 繁殖生态学 聚药雄蕊
下载PDF
兰科雄蕊发育多样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璐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537-1552,共16页
兰科是被子植物中多样性最丰富的家族,其雄蕊形态和功能分化在亚科间变化明显,是该物种多样性形成及适应性传粉生物学的研究重点。基于现有研究资料,该文初步归纳了兰科雄蕊发育多样性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现状,为野生兰花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兰科是被子植物中多样性最丰富的家族,其雄蕊形态和功能分化在亚科间变化明显,是该物种多样性形成及适应性传粉生物学的研究重点。基于现有研究资料,该文初步归纳了兰科雄蕊发育多样性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现状,为野生兰花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可育雄蕊数目的减少和花粉愈合程度的增加在兰科分子系统树上呈明显的平行演化趋势。(2)兰科雄蕊数目的减少和功能分化与早期花器官发生中存在大量的滞后和缺失、次生融合与分裂现象等密切相关。(3)花药开裂时的4类散粉单元的花粉超微形态特征在亚科、族、亚族、属和种间差异明显。(4)兰科花药散粉单元可以为单花粉粒,也可以通过花药发育过程中源自绒毡层的三类黏性物质而聚合成不同的散粉单元,包括花粉鞘、弹性黏素和其他黏性物质。(5)花药发育揭示了兰亚科的花粉小块结构主要有三类(红门兰型、树兰型和过渡型),树兰亚科的不同数目(2、4、8)和形态(全缘、浅裂、深裂、孔裂)的花粉团是由于花药原基分化出的不育隔膜组织的数目、朝向和位置而形成的。(6)兰科花药发育中,花药室数目、花药壁发育类型、绒毡层细胞核数目、不育隔膜组织分化、胞质分裂类型、小孢子四分体排列形式、花粉细胞核数目等在亚科和属间差异明显。然而,由于种类繁多,现有研究资料难以为理解兰科雄蕊发育提供清晰的线索,包括雄蕊的发育模式、散粉单元的形成机制、花药发育的胚胎学特征等。因此,有必要重视兰科雄蕊发育研究,包括扩大取样范围和利用多学科技术方法和修订兰科花形态常用术语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育雄蕊 退化雄蕊 散粉单元 花药发育 系统学
下载PDF
空心莲子草雄蕊和雌化雄蕊发育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法玉 常青山 +2 位作者 张利霞 袭梅 王庆亚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44-450,共7页
采用形态解剖和石蜡切片法,对空心莲子草雄蕊和雌化雄蕊的形态和结构的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1)在形态上,空心莲子草两性花雄蕊由聚药雄蕊和无药雄蕊构成,二者相间而生成一轮;而空心莲子草雌化雄蕊花的雌化雄蕊由雌化雄蕊和无... 采用形态解剖和石蜡切片法,对空心莲子草雄蕊和雌化雄蕊的形态和结构的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1)在形态上,空心莲子草两性花雄蕊由聚药雄蕊和无药雄蕊构成,二者相间而生成一轮;而空心莲子草雌化雄蕊花的雌化雄蕊由雌化雄蕊和无药雄蕊构成,雌化雄蕊的外形如雌蕊状,其外轮为无药雄蕊,二者前后对应而生,成二轮;(2)在结构上,空心莲子草两性花雄蕊的每个花药具两个花粉囊,花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组成,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有四面体型和左右对称型,成熟花粉粒为3核,但后期大量解体,新鲜花粉粒经生活力测定无活性;雌化雄蕊花雌化的雄蕊有柱头、花柱和子房,但子房室内无胚珠状结构,仅为一个空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莲子草 雄蕊 雌化雄蕊
下载PDF
独叶草的不育雄蕊、花被片和可育雄蕊对传粉昆虫和传粉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贺海霞 张小玲 任毅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71-377,共7页
为确定独叶草(Kingdonia uniflora)不育雄蕊、花被片和可育雄蕊对传粉昆虫和传粉的影响,分别进行去除不育雄蕊(A组),去除花被片(B组),去除可育雄蕊(C组)和对照组(D组)处理。结果表明:昆虫访花频率分别为A组0.4次/h、B组0次/h、C组0.9次/... 为确定独叶草(Kingdonia uniflora)不育雄蕊、花被片和可育雄蕊对传粉昆虫和传粉的影响,分别进行去除不育雄蕊(A组),去除花被片(B组),去除可育雄蕊(C组)和对照组(D组)处理。结果表明:昆虫访花频率分别为A组0.4次/h、B组0次/h、C组0.9次/h、D组2.2次/h;被授粉花朵百分比分别为A组29.09%、B组40.38%、C组70.91%、D组91.67%;被授粉心皮百分比分别为A组17.77%、B组20.94%、C组为40.58%、D组为75.27%。与对照组相比,处理后被授粉花朵百分比、被授粉心皮百分比下降幅度均为A组>B组>C组。结合昆虫访花频率与不育雄蕊蜜汁的分泌量呈正比,可确定不育雄蕊产生的蜜汁是吸引昆虫访花的最主要因素。花被片为昆虫取食提供停歇的平台,可育雄蕊与花被片产生的色差及可育雄蕊提供的花粉,是吸引昆虫的辅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叶草 花被片 不育雄蕊 可育雄蕊 传粉 昆虫 影响
下载PDF
文冠果雄蕊发育的解剖学及雄性不育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33
13
作者 马凯 高述民 +3 位作者 胡青 程朋军 吴江黛 李凤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0-42,i001,共4页
研究文冠果雄性不育机理 ,该文观察了文冠果雄蕊发育的形态及解剖结构 ,并通过双向电泳方法对花药蛋白进行差异分析 .结果表明 :①两性花花药和雄花长、短花丝花药中均含有具萌发能力的花粉粒 ,但两性花的饱满花粉粒比雄花的饱满花粉粒... 研究文冠果雄性不育机理 ,该文观察了文冠果雄蕊发育的形态及解剖结构 ,并通过双向电泳方法对花药蛋白进行差异分析 .结果表明 :①两性花花药和雄花长、短花丝花药中均含有具萌发能力的花粉粒 ,但两性花的饱满花粉粒比雄花的饱满花粉粒少 ,两性花花粉败育可能发生在双核花粉粒时期 ;②雄花的短花丝后期能伸长 ,花药能正常开裂散粉 ,而两性花的花丝始终不伸长 ,花药不能开裂 ,这表明文冠果雄性不育的症结主要在于花药不能正常开裂 ,其次在于部分花粉败育 ;③在蕾期 ,两性花花药蛋白与雄花花药蛋白无差异 ;至开花期 ,至少有 2个多肽(B1 ,B2 )的表达存在差异 .对B1 进行了纯化和测序 ,序列为AGSDDVKVPIHPGSG .经蛋白质数据库检索 ,尚无与之同源的序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 雄蕊 显微结构 雄性不育 特异蛋白 分离与纯化 测序
下载PDF
水稻雄蕊雌蕊化突变体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19
14
作者 李云峰 罗洪发 +2 位作者 杨正林 钟秉强 何光华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99-502,共4页
在杂交育种后代中发现了一个水稻雄蕊雌蕊化突变体 ,表现为 :外颖和内颖变窄 ,外颖弯曲呈弯月形 ,内外颖不闭合 ,1~5枚雄蕊转变为雌蕊或雌蕊 雄蕊嵌合体。由于高度雌性不育 ,突变纯合体本身无繁殖保持功能 ,只能通过杂合体繁衍 ,在自交... 在杂交育种后代中发现了一个水稻雄蕊雌蕊化突变体 ,表现为 :外颖和内颖变窄 ,外颖弯曲呈弯月形 ,内外颖不闭合 ,1~5枚雄蕊转变为雌蕊或雌蕊 雄蕊嵌合体。由于高度雌性不育 ,突变纯合体本身无繁殖保持功能 ,只能通过杂合体繁衍 ,在自交 15代后仍分离出完全相同的突变体 ,表现稳定遗传特性。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体由单隐性基因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雄蕊雌蕊化突变体 遗传分析 单隐性基因控制 花器官发育
下载PDF
山核桃雄蕊发育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黄有军 王正加 +2 位作者 郑炳松 黄晓敏 黄坚钦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6-60,共5页
利用石蜡制片技术从显微水平上跟踪了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雄蕊发育过程,以掌握山核桃的生殖发育规律。研究表明:①3月下旬在雄花原基顶部形成雄蕊原基,4月中旬形成雄蕊并进一步分化。②4月下旬,花药内形成花粉囊,花粉母细胞减数分... 利用石蜡制片技术从显微水平上跟踪了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雄蕊发育过程,以掌握山核桃的生殖发育规律。研究表明:①3月下旬在雄花原基顶部形成雄蕊原基,4月中旬形成雄蕊并进一步分化。②4月下旬,花药内形成花粉囊,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四分体解体产生单胞花粉粒,中层和绒毡层在花粉发育过程中逐渐消失。③5月上旬形成2-胞花粉粒,花粉散出,花序凋谢。④建立了山核桃雄蕊发育外部形态与解剖构造之间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山核桃 花芽分化 雄蕊发育
下载PDF
杠杆状雄蕊及其进化生态学意义 被引量:15
16
作者 张勃 孙杉 +1 位作者 张志强 李庆军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9-99,共11页
对被子植物一类特化雄蕊——杠杆状雄蕊的结构多样性及其进化生态学意义进行了归纳总结。植物的花在进化过程中,常会发生雄蕊群的改变,包括雄蕊数目及其形态结构的变化,同时雄蕊功能也会发生相应的适应性转变。杠杆状雄蕊是指结构特化... 对被子植物一类特化雄蕊——杠杆状雄蕊的结构多样性及其进化生态学意义进行了归纳总结。植物的花在进化过程中,常会发生雄蕊群的改变,包括雄蕊数目及其形态结构的变化,同时雄蕊功能也会发生相应的适应性转变。杠杆状雄蕊是指结构特化为杠杆状或距状,在传粉过程中具有类似杠杆功能的一类特化的雄蕊类型。目前,已在唇形科不同亚科以及姜科6个属中发现杠杆状雄蕊,根据其结构和形态发生方式总体上可分为2大类:一类是唇形科中以鼠尾草属(Salvia)为代表的,由2个可育雄蕊平行发育、药隔组织增长所形成的杠杆状雄蕊;另一类是姜科植物中由一个可育雄蕊特化形成的带有距状附属体的雄蕊类型。在生态功能上,两类雄蕊均能通过传粉者推动其距状下臂做杠杆运动进行传粉,被认为是一种促进异交的传粉机制,可通过精确传粉和花粉分发等途径影响植物的繁殖成功。杠杆状雄蕊在不同的类群中是独立起源与进化的;仅在唇形科鼠尾草属中,杠杆状雄蕊发生了3次独立进化,而且它可能是触发该属物种适应性辐射的关键性状。将来需在宏观进化和微观进化两个水平深入探讨杠杆状雄蕊的进化生态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辐射 关键性状 杠杆状雄蕊 传粉 鼠尾草属 物种形成
下载PDF
刺五加花的形态学及雄蕊异长现象的观察 被引量:23
17
作者 刘林德 王仲礼 +1 位作者 田国伟 申家恒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1-6,共6页
刺五加Eleuthercoccocus senticosus(Rupr.et Maxim)Maxim.具有花丝长度不同的三种植株类型, 本文报道了其花序和花的形态结构,开花式样,异长雄蕊现象及相应的花柱长度。结果表明:长花丝长3.96~4.44mm,短花丝长0.45~0.93mm,中花丝长2... 刺五加Eleuthercoccocus senticosus(Rupr.et Maxim)Maxim.具有花丝长度不同的三种植株类型, 本文报道了其花序和花的形态结构,开花式样,异长雄蕊现象及相应的花柱长度。结果表明:长花丝长3.96~4.44mm,短花丝长0.45~0.93mm,中花丝长2.16~3.08mm。伴随异长雄蕊特征的其它表现在于花药大小、花药形状和颜色、花粉大小、花粉数量、柱头宽度和雌雄蕊育性。其中,长花丝对应的花药饱满、白色、花粉量大、花柱较短、雌性败育;短花丝对应的花药小、黄褐色、无花粉、花柱较长、雌性可育;中花丝对应的花药中等、花粉粒较大、雄性半不育、雌性可育。据此,刺五加被认为是单全异株的,其长花丝类型是雄性、短花丝类型是雌性、中花丝类型是两性的。另外,对三种性别形态类型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并认为将雌株作为变种“短蕊刺五加”var.brevistaminea显然是不恰当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加科 刺五加 形态学 异长 雄蕊
下载PDF
基于改进CenterNet的玉米雄蕊无人机遥感图像识别 被引量:22
18
作者 杨蜀秦 刘江川 +3 位作者 徐可可 桑雪 宁纪锋 张智韬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06-212,共7页
为准确识别抽雄期玉米雄蕊实现监测玉米长势、植株计数和估产,基于无锚框的CenterNet目标检测模型,通过分析玉米雄蕊的尺寸分布,并在特征提取网络中添加位置坐标,从而提出一种改进的玉米雄蕊识别模型。针对雄蕊尺寸较小的特点,去除Cente... 为准确识别抽雄期玉米雄蕊实现监测玉米长势、植株计数和估产,基于无锚框的CenterNet目标检测模型,通过分析玉米雄蕊的尺寸分布,并在特征提取网络中添加位置坐标,从而提出一种改进的玉米雄蕊识别模型。针对雄蕊尺寸较小的特点,去除CenterNet网络中对图像尺度缩小的特征提取模块,在降低模型参数的同时,提高检测速度。在CenterNet特征提取模型中添加位置信息,提高定位精度,降低雄蕊漏检率。试验结果表明,与有锚框的YOLO v4、Faster R-CNN模型相比,改进的CenterNet雄蕊检测模型对无人机遥感影像的玉米雄蕊识别精度达到92.4%,分别高于Faster R-CNN和YOLO v4模型26.22、3.42个百分点;检测速度为36 f/s,分别比Faster R-CNN和YOLO v4模型高32、23 f/s。本文方法能够准确地检测无人机遥感图像中尺寸较小的玉米雄蕊,为玉米抽雄期的农情监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雄蕊 无人机遥感 目标检测 深度学习 CenterNet
下载PDF
臭椿雄蕊的发育和雄配子体的形成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永周 古松 +3 位作者 江莎 任艳萍 许珂 李清河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77-586,共10页
利用常规石蜡制片技术,对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Mill.)Swingle]的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形成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1)雄株的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正常,花药4室,花药壁由5—6层细胞组成,分别为表皮、药室内壁... 利用常规石蜡制片技术,对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Mill.)Swingle]的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形成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1)雄株的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正常,花药4室,花药壁由5—6层细胞组成,分别为表皮、药室内壁、中层(2—3层)和绒毡层。药壁的发育属于基本型,腺质绒毡层。(2)孢原细胞为多孢原起源。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形成的四分孢子大多为四面体型,偶尔有左右对称型。同一药室的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几乎完全同步。(3)成熟花粉粒为二细胞型,具3个萌发孔。(4)两性花植株的小孢子母细胞未进行减数分裂就已退化,而且绒毡层细胞液泡化,细胞质稀少以及过度膨胀。开花时花粉囊空瘪,无花粉形成。两性花中花药败育发生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之前,因此臭椿为形态上的雄花和两性花异株,实为功能上的雌雄异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椿 雄蕊 发育 雄配子体
下载PDF
夏季温室遮荫对榕树和三雄蕊槟榔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赵世伟 刘东焕 +2 位作者 张佐双 高荣孚 刘玉军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0-55,共6页
在夏季温室遮荫前后测定榕树和三雄蕊槟榔气体交换以及叶绿素荧光的变化。结果表明 :榕树耐强光和高温 ,而三雄蕊槟榔对强光和高温敏感。遮荫前的高温强光下 ,三雄蕊槟榔的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明显下调 ,榕树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 在夏季温室遮荫前后测定榕树和三雄蕊槟榔气体交换以及叶绿素荧光的变化。结果表明 :榕树耐强光和高温 ,而三雄蕊槟榔对强光和高温敏感。遮荫前的高温强光下 ,三雄蕊槟榔的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明显下调 ,榕树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只有轻微下调。遮荫后 ,这种下调都得以减缓 ;但伴随日均光合有效辐射的大幅降低 ,三雄蕊槟榔和榕树的日均净光合速率也降低 ,榕树的降低幅度略大于三雄蕊槟榔。以上结果说明 ,尽管夏季遮荫能够减轻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的下调 ,但遮荫也使植物日均净光合速率下降 ,对喜光植物生长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 温室 榕树 雄蕊槟榔 光合作用 日均净光合速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