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2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东缘及邻区强震构造:专辑序言 被引量:6
1
作者 吴中海 何仲太 +2 位作者 钟宁 俞晶星 张波 《地震科学进展》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青藏高原东缘由多个次级构造单元组成了独特的“多层次挤出-旋转活动构造体系”,是调节高原物质向东挤出的构造转换带,发育了高密度的活动断裂,强震频度高且强度大,而且地质地貌复杂,成为我国地震灾害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之一。近年来,... 青藏高原东缘由多个次级构造单元组成了独特的“多层次挤出-旋转活动构造体系”,是调节高原物质向东挤出的构造转换带,发育了高密度的活动断裂,强震频度高且强度大,而且地质地貌复杂,成为我国地震灾害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之一。近年来,伴随全国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城市活断层探测、地震科学实验场建设、工程场地的地震安全性评价以及重大工程与城镇区的活断层鉴定与地壳稳定性评价等工作的深入开展,高精度遥感、构造地貌、古地震和第四纪年代学等方法的广泛应用,显著提升了青藏高原东缘及邻区强震构造的调查研究程度。为了及时交流这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支撑区域防震减灾及重要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地质安全评价等工作,《地震科学进展》编辑部组织了“青藏高原东缘及邻区强震构造”成果专辑,征集了活断层与地震、甘肃积石山地震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综述等代表性学术论文20余篇,本期《青藏高原东缘及邻区强震构造专辑Ⅰ》优选了10篇论文,后续还将推出《青藏高原东缘及邻区强震构造专辑Ⅱ》,希望这些成果可提升对区域强震活动特征与孕震构造机制的理解,并为区域强震危险性分析和有效防范强震灾害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缘 强震构造 积石山6.2级地震 活动断裂 河套—银川裂谷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及邻区强震构造研究新进展:专辑序言
2
作者 吴中海 何仲太 +2 位作者 钟宁 俞晶星 张波 《地震科学进展》 2024年第10期621-627,共7页
青藏高原东缘作为调节高原物质向东挤出的构造转换带,发育了高密度活动断裂和具有高频强震活动,而且地质地貌复杂,人口相对密集,因而成为我国地震灾害问题最突出的地区之一。近年来,伴随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和活断层探测等工作的深入,对青... 青藏高原东缘作为调节高原物质向东挤出的构造转换带,发育了高密度活动断裂和具有高频强震活动,而且地质地貌复杂,人口相对密集,因而成为我国地震灾害问题最突出的地区之一。近年来,伴随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和活断层探测等工作的深入,对青藏高原东缘及邻区强震构造及相关地震灾害的调查研究程度得到不断提升。为了及时交流相关的研究成果,支撑区域防震减灾和地质安全评价等工作,《地震科学进展》编辑部组织了“青藏高原东缘及邻区强震构造”成果专辑2期。此期专辑共征集优选了强震构造、地震与灾害和构造地貌相关领域的代表性学术论文11篇,希望这些成果可进一步提升对区域强震构造特征、地震活动风险及触发地质灾害规律等的认识,从而为防范强震灾害风险提供科学依据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缘 强震构造 地震次生灾害 活动断裂 构造地貌
下载PDF
MODIS NDVI饱和性对高寒草甸草地生物量遥感估测的影响——以青藏高原东缘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胡仁杰 陈璇黎 +8 位作者 陈金 张世荣 匡依利 于红妍 吉汉忠 赵晓军 宜树华 孟宝平 李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6357-6372,共16页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在天然草地地上生物量估测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NDVI对高密度植被生物量遥感估测存在饱和现象,使草地生物量遥感估测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以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为例,基于比值植被指数(R...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在天然草地地上生物量估测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NDVI对高密度植被生物量遥感估测存在饱和现象,使草地生物量遥感估测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以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为例,基于比值植被指数(RVI)探讨了NDVI的饱和性,并评估了NDVI饱和性对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时空动态变化分析的影响。结果表明:(1)虽然基于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NDVI构建的草地地上生物量估测模型精度较基于RVI构建的估测模型高,但模型对高寒草地地上生物量(生物量大于2314.627 kg/hm^(2))灵敏度较RVI估测模型低,即NDVI阈值大于0.73时,估测模型呈现饱和现象(低估了草地地上生物量);(2)结合RVI和NDVI的相关关系,对饱和部分NDVI遥感植被指数进行校正,校正后最优地上生物量遥感估测模型为线性模型(y=5908.5x-2198.9,R=0.6190,RMSE=902.41 kg/hm^(2)),较调整前RMSE降低了11.72 kg/hm^(2);(3)就NDVI饱和性空间分布而言,从全年6月—9月初(全年第161—257天)饱和性呈现先自东南向西北延伸,后自西北向东南消退的变化趋势,平均低估值介于158.45—293.92 kg/hm^(2)之间,最大低估值出现在8月初(全年第225天),超过600 kg/hm^(2);(4)此外,NDVI饱和性对草地地上生物量年际动态变化趋势分析具有较大的影响,去除饱和性影响后草地地上生物量基本不变的区域减小了21.44%,而年际变化小于-10 kg/hm^(2)和大于30 kg/hm^(2)的区域分别增加了8.48%和16.19%。研究探讨了NDVI饱和性对草地地上生物量遥感估测的影响,以期为精确评估高寒草地地上生物量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高寒草地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 NDVI饱和性阈值 遥感估测 青藏高原东缘
下载PDF
利用双差走时成像研究青藏高原东缘地壳速度结构
4
作者 武振波 邹昆 +3 位作者 苏金蓉 滑玉琎 李萍萍 徐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71-888,共18页
青藏高原东缘断裂密布,强震频发,是研究高原侧向挤出及深部孕震环境的理想实验室.为了解龙门山次级块体及其西界龙日坝断裂带在青藏高原东缘隆升过程中的作用,我们基于四川地震台网64个宽频带地震台在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记录的... 青藏高原东缘断裂密布,强震频发,是研究高原侧向挤出及深部孕震环境的理想实验室.为了解龙门山次级块体及其西界龙日坝断裂带在青藏高原东缘隆升过程中的作用,我们基于四川地震台网64个宽频带地震台在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记录的震级≥3.0地震事件波形,利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揭示了四川盆地及青藏高原东缘的地壳速度结构.结果表明:夹持于龙门山断裂带(LMSF)与龙日坝断裂带(LRBF)之间的龙门山次级块体,相对东侧龙门山断裂带和四川盆地呈现明显的低速特征.结合该区域的低阻、低密度结构特征,以及块体内部、特别是龙日坝断裂带现今地震活动缺乏,我们推测这是因为该块体“相对较软”,不易脆性破裂产生地震,在青藏高原东缘与扬子块体西缘强烈相互作用过程中,该块体主要通过地壳缩短增厚和地表隆升吸收板块挤压造成的累积应变能.依据本文获得的速度等值线变化特征及已有地球物理剖面探测结果,推测龙日坝断裂带为深部向南东倾斜且向下切入基底,该断裂倾角较陡,主要以走滑运动调节应变能,而东侧龙门山断裂带倾角较缓,表现为逆冲运动导致的地壳缩短是其调节应变能的主要形式.此外,据本文多条速度剖面及已有电性剖面、重力异常的联合约束,我们推测鲜水河、安宁河断裂带均以较大倾角向南东倾斜,至少延伸至中下地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缘 双差层析成像 龙门山次级块体 龙日坝断裂带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地区强震灾害演进特征及减灾对策
5
作者 陈林 王超深 《城市与减灾》 2024年第1期44-48,共5页
引言进入21世纪后,受喜马拉雅板块与亚欧板块运动影响,横贯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板块进入强震活跃期,自2001年昆仑山口发生8.1级地震以来,青藏高原东缘地区相继发生了2008年汶川8.0级地震、2010年玉树7.1级地震、2013年芦山7.0级地震、201... 引言进入21世纪后,受喜马拉雅板块与亚欧板块运动影响,横贯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板块进入强震活跃期,自2001年昆仑山口发生8.1级地震以来,青藏高原东缘地区相继发生了2008年汶川8.0级地震、2010年玉树7.1级地震、2013年芦山7.0级地震、2017年九寨沟7.0级地震和2022年泸定6.8级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8.0级地震 亚欧板块 强震活跃期 减灾对策 8.1级地震 昆仑山口 青藏高原东缘 演进特征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主要次生林物种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变化
6
作者 王飞 白青蒙 +2 位作者 赵阳 杨永红 刘锦乾 《贵州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46-52,共7页
通过对青藏高原东缘甘肃南部白龙江主要次生林的研究,对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功能多样性指数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物种α多样性指数(SW)和优势度指数(SN)呈双峰正相关,随海拔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最后增大;丰... 通过对青藏高原东缘甘肃南部白龙江主要次生林的研究,对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功能多样性指数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物种α多样性指数(SW)和优势度指数(SN)呈双峰正相关,随海拔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最后增大;丰富度指数(S)和均匀度指数(R)呈单峰负相关,丰富度指数(S)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均匀度指数(R)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大;优势度指数(SN)与均匀度、丰富度指数(S)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2)β多样性指数表现出相邻海拔区间β多样性指数较大的趋势,海拔区间相差越大β指数越小。(3)功能均匀度指数(FE_(ve))和功能分歧度指数(FD_(iv))随着海拔呈多峰变化,表现出随着海拔的升高先减小后增加然后减小,最后升高;功能丰富度指数(FR_(ic))表现为随海拔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然后增大。(4)群落中物种α多样性指数和功能多样性指数呈现复杂的相关性,优势度指数(SN)与均匀度指数(FE_(ve))呈显著正相关,优势度指数(SN)与丰富度指数(R)、多样性指数(SW)与功能分歧度指数(FD_(iv))以及功能均匀度指数(FE_(ve))与功能丰富度指数(FR_(ic))呈显著负相关,其他指数之间相关性均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功能多样性 海拔 次生林 青藏高原东缘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龙门-锦屏造山带的崛起——大型拆离断层和挤出机制 被引量:148
7
作者 许志琴 李化启 +5 位作者 侯立炜 付小芳 陈文 曾令森 蔡志慧 陈方远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262-1276,共15页
龙门-锦屏山的东缘发育一系列逆冲断裂和飞来峰构造,逆冲作用使山体向东叠置在四川盆地之上。新的野外调查、显微构造分析和糜棱岩石英组构的EBSD测量表明,在龙门-锦屏山的前震旦纪变质杂岩体西缘(即青藏高原东缘)发育一条近NS向的大型... 龙门-锦屏山的东缘发育一系列逆冲断裂和飞来峰构造,逆冲作用使山体向东叠置在四川盆地之上。新的野外调查、显微构造分析和糜棱岩石英组构的EBSD测量表明,在龙门-锦屏山的前震旦纪变质杂岩体西缘(即青藏高原东缘)发育一条近NS向的大型韧性拆离断裂,被20Ma以来形成的NW—SE向鲜水河韧性走滑剪切带[1]左行错位80km。青藏高原东缘韧性拆离断裂中黑云母40Ar-39Ar测年获得112~120Ma的年龄,表明龙门-锦屏山的崛起可能与白垩纪开始的垂向挤出机制密切关联。结合四川前陆盆地的沉积及演化特征,认为晚三叠世时期羌塘/东昆仑/扬子陆块的碰撞形成松潘-甘孜造山带,晚三叠世—侏罗纪在其东南缘形成四川前陆盆地沉积;早白垩世龙门-锦屏山开始抬升,晚白垩世快速崛起,在四川前陆盆地沉积之上叠置白垩纪—第四纪再生前陆盆地的沉积。龙门-锦屏山的崛起与白垩纪以来扬子板块岩石圈对于松潘-甘孜地体的陆内俯冲作用有关,使位于中下地壳的变质基底岩石在挤出机制下隆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缘 龙门-锦屏造山带 大型拆离构造 挤出机制 前陆盆地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活动断裂地质灾害效应研究 被引量:79
8
作者 张永双 郭长宝 +3 位作者 姚鑫 杨志华 吴瑞安 杜国梁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7-286,共10页
活动断裂的地质灾害效应是工程地质与地质灾害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以第四纪以来构造活动最强烈的青藏高原东缘为例,阐述了活动断裂地质灾害效应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1)活动断裂对地形地貌和岩体结构的影响;(2)断裂剧烈活动(地震)... 活动断裂的地质灾害效应是工程地质与地质灾害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以第四纪以来构造活动最强烈的青藏高原东缘为例,阐述了活动断裂地质灾害效应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1)活动断裂对地形地貌和岩体结构的影响;(2)断裂剧烈活动(地震)诱发地质灾害;(3)断裂蠕滑作用对斜坡应力场和稳定性的影响;(4)断裂活动是地质灾害链的源头,为地质灾害提供物源。上述表现形式及灾害成因机理和分布规律是活动构造区地质灾害防治中需要关注的关键问题。根据青藏高原东缘典型地质灾害案例研究提出,内外动力耦合作用成灾机理是未来地质灾害研究方向,将为活动构造区地质灾害早期识别和防灾减灾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断裂 地质灾害 内外动力耦合 地震滑坡 青藏高原东缘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及四川盆地的壳幔导电性结构研究 被引量:65
9
作者 张乐天 金胜 +5 位作者 魏文博 叶高峰 段书新 董浩 张帆 谢成良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126-4137,共12页
自从2008年MS8.0级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青藏高原东缘便成为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的热点区域.该区域的龙门山断裂带标志着青藏高原东缘与四川盆地的边界.汶川地震即发生于龙门山断裂带内的映秀—北川断裂上.该地区现有的研究工作多集中于... 自从2008年MS8.0级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青藏高原东缘便成为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的热点区域.该区域的龙门山断裂带标志着青藏高原东缘与四川盆地的边界.汶川地震即发生于龙门山断裂带内的映秀—北川断裂上.该地区现有的研究工作多集中于青藏高原东缘及四川盆地的西部,对四川盆地东部构造情况的研究目前较少.在SinoProbe项目的资助下,完成了一条跨越青藏高原东缘及整个四川盆地的大地电磁测深剖面.该剖面自西北始于青藏高原内部的松潘—甘孜地块,向东南延伸穿过龙门山断裂带、四川盆地内部及四川盆地东部的华蓥山断裂,最终止于重庆东南的川东滑脱褶皱带附近.维性分析表明剖面数据整体二维性较好,通过二维反演得到了最终的电性结构模型.该模型表明,从电性结构上看,沿剖面可分为三个主要的电性结构单元,分别为:浅部高阻、中下地壳低阻的松潘—甘孜地块,浅部低阻、中下地壳相对高阻的四川盆地,以及华蓥山以东整体为高阻特征的扬子克拉通地块.龙门山断裂带在电性结构上表现为倾角较缓、北西倾向的逆冲低阻体,反映了青藏高原东缘相对四川盆地的推覆作用.其在地下向青藏高原内部延伸,深度约为20km左右.在标志逆冲推覆滑脱面的低阻层下存在一电性梯度带,表征着低阻的青藏高原中下地壳与高阻的扬子地壳之间的电性转换.位于四川盆地东边界的华蓥山断裂在电性结构上表现为一倾向为南东向的低阻体插入高阻的扬子克拉通结晶基底,切割深度约为30km左右.这一结构反映出华蓥山向西的推覆作用.在电性结构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青藏高原东缘的壳内物质流、青藏块体与扬子块体的深部关系以及青藏高原东部的隆升机制等构造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测深 青藏高原东缘 四川盆地 壳幔电性结构 龙门山断裂带 华蓥山断裂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鲜水河断裂与龙门山断裂交会区现今的构造活动 被引量:51
10
作者 唐文清 陈智梁 +4 位作者 刘宇平 张清志 赵济湘 B.C.Burchfiel R.W.King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169-1172,共4页
鲜水河断裂与龙门山断裂交会区具有特殊的构造性质。通过对交会区GPS观测,得到欧亚框架下运动速度场。利用所得的运动速度结果,采用刚性地块假设下的最小二乘法拟合方法,得到川滇、川青、扬子地块运动速度分别为(19.2±2.8)mm/a、(1... 鲜水河断裂与龙门山断裂交会区具有特殊的构造性质。通过对交会区GPS观测,得到欧亚框架下运动速度场。利用所得的运动速度结果,采用刚性地块假设下的最小二乘法拟合方法,得到川滇、川青、扬子地块运动速度分别为(19.2±2.8)mm/a、(10.7±3.2)mm/a、(9.7±1.6)mm/a,地块运动方向由SE逐渐变成SEE,呈现出顺时针旋卷特征;鲜水河断裂运动速度为(9.3±2.8)mm/a,断裂性质为左旋走滑;龙门山断裂运动速度为(1.2±2.2)mm/a,断裂性质为右旋挤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缘 断裂交会区 地块运动 断裂活动 GPS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不同树种人工林对土壤酶活性及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37
11
作者 舒媛媛 黄俊胜 +3 位作者 赵高卷 包维楷 李根前 庞学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94-402,共9页
为评价不同树种人工林对土壤酶及养分的影响,选择立地条件和营林方式相同的4种人工林(连香树[CJ]、油松[PT]、落叶松[LK]和华山松[PA])为研究对象,以落叶灌丛(QC)为对照,比较不同树种人工林地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的变化。结果显示:(1)... 为评价不同树种人工林对土壤酶及养分的影响,选择立地条件和营林方式相同的4种人工林(连香树[CJ]、油松[PT]、落叶松[LK]和华山松[PA])为研究对象,以落叶灌丛(QC)为对照,比较不同树种人工林地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的变化。结果显示:(1)造林降低了土壤酸性磷酸酶、脱氢酶、β-葡萄糖苷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但人工造林后土壤脲酶活性增加;(2)造林也明显影响了土壤养分,与对照林地相比,除CJ人工林土壤中磷(P)略高外,造林地土壤有机碳(TOC)、氮(N)、水可提取有机碳(WEOC)和氮(WEON)、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均降低;(3)不同的人工林树种之间土壤养分及酶活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CJ和LK人工林土壤C、N、P及相关酶活性明显不同于PT和PA人工林;(4)土壤酶与养分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除转化酶和多酚氧化酶反应较迟钝外,其它酶对环境反应较敏感。综合分析表明,在川西地区选择高密度单一树种造林并没有改善土壤养分和酶活性,在该地区选择落叶或阔叶树种造林可使土壤肥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缘 不同树种 人工林 土壤养分 土壤酶活性 生态恢复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活动构造 被引量:144
12
作者 周荣军 李勇 +4 位作者 Alexander L Densmore Michael A Ellis 何玉林 王凤林 黎小刚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0-51,共12页
青藏高原东缘由岷山断块和龙门山构造带构成。以活动构造地貌学为主线,在解析该地区主干断裂晚第四纪以来活动的地质地貌表现的基础上,对一批断裂运动学和史前强震活动的定量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岷山断块中,虎牙断裂的平均左... 青藏高原东缘由岷山断块和龙门山构造带构成。以活动构造地貌学为主线,在解析该地区主干断裂晚第四纪以来活动的地质地貌表现的基础上,对一批断裂运动学和史前强震活动的定量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岷山断块中,虎牙断裂的平均左旋滑动速率为1.4 mm/a,垂直滑动速率为0.3 mm/a。岷江断裂的平均垂直滑动速率介于0.37 mm/a^0.53 mm/a之间,左旋位错量与垂直位错量大致相当;在龙门山构造带中,茂汶-汶川断裂、北川-映秀断裂和彭县-灌县断裂的平均垂直滑动速率均在1 mm/a左右,且几条主干断裂的右旋位错量与垂直位错量相当。结合震源机制解结果和GPS测量资料,建立晚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东缘向南东方向逸出的构造变形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地貌 滑动速率 强震复发 青藏高原东缘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现今三维地壳运动特征研究 被引量:50
13
作者 王双绪 蒋锋云 +1 位作者 郝明 朱良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334-3345,共12页
利用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中国构造环境观测网络"和相关项目1999—2011年GPS区域站观测资料,获得了青藏高原东缘地区现今地壳水平运动速度场图像;结合地质构造动力环境和区内发生的特大地震事... 利用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中国构造环境观测网络"和相关项目1999—2011年GPS区域站观测资料,获得了青藏高原东缘地区现今地壳水平运动速度场图像;结合地质构造动力环境和区内发生的特大地震事件,初步分析了GPS观测反映的水平运动空间分布的分区差异性和时间变化的阶段性;进而与本研究区1970s—2011年水准测量获得的垂直运动背景场进行综合对比,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了区域现今三维地壳运动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机理.结果认为:①青藏高原东缘不同构造地带水平运动强度和方式的差异,受控于青藏高原向北挤压、向东挤出和绕东构造结旋转作用;而运动状态随时间变化的阶段性(尤其是汶川地震发震断裂及其相关构造地带)与特大地震的孕育、发生有关.②现今三维地壳运动呈现的高原山地挤压缩短隆升、盆地伸展下沉的山、盆构造活动分异与构造动力环境和深部物质活动有关,反映了新构造活动的继承性.③龙门山汶川发震地段长期受压、闭锁积累的应变能经Ms8.0特大地震集中释放之后处于松弛调整运动状态,但与之相关联的构造部位以及外围的西秦岭、川滇菱形块体东边界等构造地带应变积累仍在持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缘 GPS 水准测量 三维地壳运动 汶川地震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新构造及其对汶川地震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51
14
作者 张岳桥 杨农 +1 位作者 施炜 董树文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668-1678,共11页
基于卫星遥感图像解译、地形起伏度分析和地面调查资料,论述了青藏高原东缘构造地貌格局、新构造演化阶段和活动断裂特征,提出青藏高原东缘不同地块在晚新生代时期有序的向东挤出过程,并划分为4个阶段:中新世早期川滇地块向北东挤出、... 基于卫星遥感图像解译、地形起伏度分析和地面调查资料,论述了青藏高原东缘构造地貌格局、新构造演化阶段和活动断裂特征,提出青藏高原东缘不同地块在晚新生代时期有序的向东挤出过程,并划分为4个阶段:中新世早期川滇地块向北东挤出、中新世晚期川滇地块的再次强烈向东挤出、上新世至早中更新世时期川青地块的向东挤出、晚更新世以来最新构造变动阶段,青藏高原东缘地貌边界带也经历了由西向东、由南向北的有规律的迁移过程。基于活动构造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现今GPS测量成果,阐述了东昆仑-岷山-龙门山走滑-逆冲断裂系统的运动学特征。根据地震破裂构造的实地调查,分析了汶川地震的地表破裂行为,提出了汶川地震的发震构造模型。研究认为,青藏高原东部地区NW向楔状条块向东运动速度的一半被鲜水河断裂及其北西延伸的构造带所吸收,而龙门山构造带向东运动受阻于四川盆地之下扬子刚性地块,使得龙门山断裂带处在低应变、高应力环境下,因长期应力-应变累积而导致向西陡倾的断裂带突然向东逆冲运动而释放能量。汶川强震发生的深部机理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缘 构造地貌格局 新构造 龙门山断裂 汶川地震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15
作者 王绪本 余年 +2 位作者 高嵩 罗威 蔡学林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350-2370,共21页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中国学者针对青藏高原东缘地壳上地幔探测,累积完成超过20000 km的大地电磁测深剖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学数据和认识,为青藏高原东缘构造格局、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地震机制和动力学研究奠定了基础.根据青藏高原东...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中国学者针对青藏高原东缘地壳上地幔探测,累积完成超过20000 km的大地电磁测深剖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学数据和认识,为青藏高原东缘构造格局、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地震机制和动力学研究奠定了基础.根据青藏高原东缘的主要构造和断裂分布特征,本文重点对龙门山构造带、川滇构造带和三江构造带三个构造带分区进行研究,主要依据大地电磁探测工作成果和壳幔电性结构特征,系统地对青藏高原东缘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与扬子西缘接触关系、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的电性孕震环境及弱物质流通道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一是青藏高原东缘地壳表层岩块和物质沿壳内高导层向龙门山造山带仰冲推覆,表现为逆冲推覆特征的薄皮构造;二是高原东部地壳中下部及上地幔顶部向龙门山造山带和上扬子地块西缘岩石圈深部俯冲,呈现刚性的上扬子地块西缘高阻楔形体向西插入柔性青藏块体的楔形构造;三是将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的震源投影到大地电磁剖面上,发现震源位于剖面下方的高阻块体与低阻体之间靠近高阻体的一侧,龙门山构造带岩石圈表现出高阻、高密度和高速的"三高"特征,这种非均匀电性结构可能构成地震孕育发生条件;四是川滇和三江地区的多条大地电磁剖面探测结果表明,在青藏高原东缘中下地壳存在下地壳流和局部管道流,大地电磁结果对其空间分布形态、位置及大小进行了较好的刻画.根据研究区壳幔电性结构特征的构造解析和综合实例分析,总结了青藏高原东缘六类壳幔电性结构模型,提出了下一步重点研究领域和目标.总之,青藏高原东缘壳幔电性结构的研究对揭示研究区岩石圈结构和构造格局提供了重要依据,对油气及矿产资源远景评价提供了背景资料,对"Y"型多地震区的构造关系和发震机理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缘 扬子地块 大地电磁测深 壳幔电性结构 强震源区电性结构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及四川盆地晚中生代以来隆升作用对比研究 被引量:29
16
作者 邓宾 刘树根 +3 位作者 李智武 刘顺 王国芝 李巨初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77-486,共10页
通过系统对比磷灰石裂变径迹数据,从整体上探讨了青藏高原东缘地区与四川盆地各地质单元在晚中生代、新生代抬升冷却特征。它们的构造活动在空间上具有分区性和连续性特征,在时间上具有幕式性特点。构造活动的空间上分区性表现在各地质... 通过系统对比磷灰石裂变径迹数据,从整体上探讨了青藏高原东缘地区与四川盆地各地质单元在晚中生代、新生代抬升冷却特征。它们的构造活动在空间上具有分区性和连续性特征,在时间上具有幕式性特点。构造活动的空间上分区性表现在各地质单元隆升特征的差异性,主要为四川盆地川东北-川西南地区及其相邻两侧单元对比的差异和松潘-甘孜造山带南北地区的差异。空间上的连续性表现在中生代-新生代构造活动具有由北向南逐渐迁移的趋势,即由北向南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减小和径迹长度增大的趋势。构造活动时间的幕式性表现在阶段性的快速冷却(埋深)及其相间的缓慢冷却过程。青藏高原东缘和四川盆地各地质构造单元径迹年龄值及年龄变化范围具有由西向东逐渐增大、径迹长度逐渐减小的趋势,它们在晚中生代-新生代共处于统一的、递进的挤压变形动力学体制下,从西向东构筑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挤压-抬升体系,其新生代构造抬升运动主要受控于喜马拉雅构造运动,同时也受中央造山带和扬子板块的重要影响。青藏高原东缘新近纪龙门山造山带隆升速率最快(大于600 m/Ma),隆升幅度大于3 km,甚至超过6 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变径迹 构造隆升 青藏高原东缘 四川盆地 龙门山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晚新生代大邑砾岩的物源分析与水系变迁 被引量:31
17
作者 黎兵 李勇 +4 位作者 张开均 张玉修 张毅 魏庆国 汪洋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4-73,共10页
成都盆地晚新生代碎屑沉积物的快速堆积是青藏高原东缘强烈隆升的产物,同时为青藏高原东缘晚新生代的隆升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文章以盆地底部的大邑砾岩作为研究切入点,详细研究了它的物源区,以深化对青藏高原东缘晚新生代隆升过程的... 成都盆地晚新生代碎屑沉积物的快速堆积是青藏高原东缘强烈隆升的产物,同时为青藏高原东缘晚新生代的隆升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文章以盆地底部的大邑砾岩作为研究切入点,详细研究了它的物源区,以深化对青藏高原东缘晚新生代隆升过程的理解。通过砾石成分统计、砂岩薄片鉴定、重矿物分析以及古流向恢复等方面的研究表明,成都盆地北部和南部的大邑砾岩分别受不同的物源区和河流所控制。其中北部的大邑砾岩受控于出口在都江堰南约4km处向南流的河流所控制,其物源区为玉堂镇以西、汶川-茂汶断裂以东的流域范围内。而南部的大邑砾岩则主要受向东流的古青衣江的控制,其物源区即为现代青衣江流域。大邑砾岩的物源分析表明晚新生代期间岷江和青衣江都曾发生河流改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缘 晚新生代 成都盆地 大邑砾岩 物源分析 水系变迁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的地壳流及动力过程 被引量:37
18
作者 朱介寿 王绪本 +2 位作者 杨宜海 范军 程先琼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038-2057,共20页
黏滞性地壳流对地壳及上地幔变形作用及动力机制,是大陆新生代造山带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青藏高原中下地壳存在部分熔融或含水物质的黏滞性流体,已为一系列地球物理及岩石学研究所证实.为研究青藏高原东缘地壳流的动力作用,本文用密集... 黏滞性地壳流对地壳及上地幔变形作用及动力机制,是大陆新生代造山带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青藏高原中下地壳存在部分熔融或含水物质的黏滞性流体,已为一系列地球物理及岩石学研究所证实.为研究青藏高原东缘地壳流的动力作用,本文用密集的被动源宽频带地震台的观测数据,反演了地壳上地幔精细速度结构和泊松比.研究表明,川西及滇西北高原的中地壳内普遍存在低速层,而高泊松比的地壳只分布在川西北地区.位于中地壳的黏滞性地壳流从青藏高原腹地羌塘高原流出,自北西向南东流入青藏高原东缘.这些黏滞性地壳流带动了上地壳块体水平移动,当它们受到刚强的四川盆地及华南地块阻挡时将发生分层作用,地壳流将分为二或更多分支不同方向的分流,向上的一支地壳流将对上地壳产生挤压,引起地面隆升,向下的一支地壳流将使莫霍面下沉加厚下地壳·黏滞性地壳流的运动在地壳中产生应变破裂发生强烈地震活动,地震的空间分布与震源机制也受到地壳流动力作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缘 地壳速度结构和泊松比 中地壳黏滞性地壳流 地壳异常隆升及增厚 地震活动性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中南部主要活动断裂滑动速率及其地震矩亏损 被引量:43
19
作者 李煜航 郝明 +1 位作者 季灵运 秦姗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62-1078,共17页
作为青藏高原南东向"挤出逃逸"的重要通道,青藏高原东缘中南部具有大型走滑断裂广泛发育和地震活动强烈而频繁的特征.本文使用线性球面块体模型理论,在前人活动地块研究的基础上吸收新近研究成果,建立研究区三维块体几何模型... 作为青藏高原南东向"挤出逃逸"的重要通道,青藏高原东缘中南部具有大型走滑断裂广泛发育和地震活动强烈而频繁的特征.本文使用线性球面块体模型理论,在前人活动地块研究的基础上吸收新近研究成果,建立研究区三维块体几何模型,使用1999—2007年的GPS数据反演得到青藏高原东缘中南部主要活动断裂滑动速率.使用反演得到的滑动速率和最优断层闭锁深度估算了川滇菱形块体主要边界和其内部断裂的地震矩积累,并利用历史强震目录估算了地震矩释放,在比较两者差异的基础上得到了研究区地震矩亏损(未释放的地震矩)较大的断层和断层段,该结果可以作为研究区强震中长期危险性研究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缘中南部 线性球面块体模型 GPS 断层滑动速率 地震矩亏损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数字高程剖面及其对晚新生代河流下切深度和下切速率的约束 被引量:48
20
作者 李勇 A.L.Densmore +3 位作者 周荣军 M.A.Ellis 张毅 黎兵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6-243,共8页
文章利用数字高程剖面将青藏高原东缘分为4个大尺度地貌单元,即青藏高原地貌区、龙门山高山地貌区、山前冲积平原区(成都盆地)和四川盆地东部隆起区。根据数字高程剖面中的最高海拔高程点剖面与最低海拔高程点剖面之间的高差,定量计算... 文章利用数字高程剖面将青藏高原东缘分为4个大尺度地貌单元,即青藏高原地貌区、龙门山高山地貌区、山前冲积平原区(成都盆地)和四川盆地东部隆起区。根据数字高程剖面中的最高海拔高程点剖面与最低海拔高程点剖面之间的高差,定量计算了该地区河流下切深度;结合成都盆地岷江最古老冲积扇沉积物提供的青藏高原东缘河流形成的时间(3.6M aB.P.),定量计算了河流下切速率为1.29mm/a;在约束局部侵蚀基准面和气候变化对河流下切速率控制作用的基础上,建立了青藏高原东缘河流下切速率与表面隆升速率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河流下切速率约为表面隆升速率的4倍。基于龙门山在表面隆升速率和下切速率等方面均大于青藏高原内部,认为青藏高原东缘的边缘山脉是剥蚀隆升和构造隆升两者叠加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缘 数字高程剖面 河流下切深度 河流下切速率 表面隆升速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