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T无损检测的脆弱青铜器腐蚀评估
1
作者 李磊 席晓琦 +8 位作者 陈卓 韩玉 赵洪枫 王春晖 陈家昌 黄霞 王鑫光 陈俊英 闫镔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4年第5期585-593,共9页
目前对脆弱青铜器的分析主要依赖于对样品横截面、表面等二维层面的研究,如光学和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分析、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等。CT作为一种快速、无损的检测手段,可以对青铜器的内部结构、腐蚀情况、腐蚀分布等作出更详细的表... 目前对脆弱青铜器的分析主要依赖于对样品横截面、表面等二维层面的研究,如光学和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分析、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等。CT作为一种快速、无损的检测手段,可以对青铜器的内部结构、腐蚀情况、腐蚀分布等作出更详细的表征和检测。本文从青铜器腐蚀定性观测、青铜器腐蚀分层提取、青铜器腐蚀特征提取与分析等方面,通过分析脆弱青铜器的CT成像结果,实现对脆弱青铜器中内部腐蚀进行分析、定位和测量,为脆弱青铜器的腐蚀评估与保护研究提供数据支撑,进一步验证CT技术在文物保护领域的重要价值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CT 青铜保护 青铜器腐蚀评估
下载PDF
粉状锈对青铜器腐蚀影响的电化学研究及其形成机理 被引量:7
2
作者 冯丽婷 苏畅 +2 位作者 冯绍彬 李振兴 王绍亮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4-16,52,共4页
为了研究腐蚀产物对青铜器腐蚀的影响,分别以多种不溶性铜盐作为活性催化物质,制备成了多孔氧电极,使之与青铜阳极组成原电池。以电流密度为0.01mA/cm2进行了连续115h以上的放电试验,并对氧电极进行了阴极极化测试。本试验较好地模拟了... 为了研究腐蚀产物对青铜器腐蚀的影响,分别以多种不溶性铜盐作为活性催化物质,制备成了多孔氧电极,使之与青铜阳极组成原电池。以电流密度为0.01mA/cm2进行了连续115h以上的放电试验,并对氧电极进行了阴极极化测试。本试验较好地模拟了青铜器在大气条件下的电化学腐蚀过程,验证了铜盐中催化活性最高的是氯化亚铜而不是碱式氯化铜即粉状锈,粉状锈仅是腐蚀的最终产物。提出了多孔氧电极催化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器腐蚀 粉状锈 原电池模拟 多孔氧电极 氯化亚铜
下载PDF
翼城大河口墓地出土青铜器残片锈蚀层的科技分析
3
作者 李青会 袁仪梦 +1 位作者 谢尧亭 刘松 《文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2-168,共7页
本文选取翼城大河口墓地出土西周时期青铜器残片,联用了超景深光学显微镜、拉曼光谱和X射线荧光光谱微区分析和面扫描技术对铜器残片的锈蚀层进行了综合表征。结果表明锈蚀层主要包含孔雀石、赤铜矿、蓝铜矿等常见锈蚀产物,同时也识别... 本文选取翼城大河口墓地出土西周时期青铜器残片,联用了超景深光学显微镜、拉曼光谱和X射线荧光光谱微区分析和面扫描技术对铜器残片的锈蚀层进行了综合表征。结果表明锈蚀层主要包含孔雀石、赤铜矿、蓝铜矿等常见锈蚀产物,同时也识别出有害的含氯锈蚀产物,获取了不同的孔雀石结晶形态,探讨了锈蚀进程的复杂性及其与埋藏环境的关系。本文为理解青铜器锈蚀层提供了新视角,展示了综合科技表征方法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器腐蚀 锈蚀层分析 拉曼光谱分析 X射线荧光光谱
下载PDF
腐蚀青铜器中纯铜晶粒形成机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贾莹 苏荣誉 +3 位作者 华觉明 铃木稔 黄允兰 肖梦龙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1999年第2期31-40,共10页
本文以吴国青铜兵器的金相检测为基础,利用电子显微镜对样品中出现的纯铜晶粒进行检 测分析,从矿物转化及自然铜形成机理解释了纯铜晶粒的形成,讨论了可能形成纯铜晶粒的条件。 结果认为纯铜晶粒的析出并非是筒单的电解分解与电解析... 本文以吴国青铜兵器的金相检测为基础,利用电子显微镜对样品中出现的纯铜晶粒进行检 测分析,从矿物转化及自然铜形成机理解释了纯铜晶粒的形成,讨论了可能形成纯铜晶粒的条件。 结果认为纯铜晶粒的析出并非是筒单的电解分解与电解析出,这个过程涉及到合金的矿化产生不 稳定的中间腐蚀产物向析出自然铜的稳定态转变,这种转化由原子在矿物质中的反应扩散完成。这 个过程相当漫长,非实验室条件所能摸拟。从矿物转化析出机理考虑,纯铜晶粒中的“李晶”结构可 解释为自然铜的双晶形态,与合金本身,加工工艺以及腐蚀产生的微小体积变化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古代青铜器 纯铜晶粒 合金矿化 自然铜 反应扩散 双晶结构
下载PDF
考古遗址出土青铜器的腐蚀:原位pH、氯和氧化还原法测量过去与现在微环境的相关性 被引量:1
5
作者 伊恩·麦克劳德 爱丽丝·波西亚·帕特拉克斯 雷雨声(译)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34-40,共7页
考古出土青铜器的稳定性和干预是许多文物保护工作者面临的长期难题。本文论述了日本安纳托利亚考古研究所(JIAA)在土耳其安纳托利亚中部卡曼的卡莱赫耶克(Kalehöyük)和布克鲁卡莱(Büklükale)遗址对青铜器埋藏环境... 考古出土青铜器的稳定性和干预是许多文物保护工作者面临的长期难题。本文论述了日本安纳托利亚考古研究所(JIAA)在土耳其安纳托利亚中部卡曼的卡莱赫耶克(Kalehöyük)和布克鲁卡莱(Büklükale)遗址对青铜器埋藏环境的现场检查结果。根据当地环境中氧气含量差异,青铜器发生不同程度的腐蚀,而埋藏深度是决定腐蚀程度的一个主要因素。布拜图的使用有助于人们了解青铜器的化学腐蚀如何受到热处理(退火)等的影响,以及金属制品的变化。对修复青铜器进行简单的三分钟pH值和氯化物浓度测试,可以预测青铜器的蚀变,并确定这些物品是否必须存放在缺氧或干燥的微容器中,直到开展详细检查为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器腐蚀 原位腐蚀测量 微环境 脱盐处理
下载PDF
海昏侯墓车马坑出土鎏金青铜当卢铜、锡元素迁移变化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蔡毓真 胡东波 +1 位作者 管理 李文欢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80-188,共9页
本研究分别通过扫描电镜能谱(SEM-EDX)与X射线衍射(XRD)对海昏侯墓车马坑出土鎏金青铜当卢与车马器腐蚀产物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酸性红壤环境中鎏金青铜器中,铜元素自基体流失严重,在样品表面能检测到一定含量的铜元素,然而相对铜... 本研究分别通过扫描电镜能谱(SEM-EDX)与X射线衍射(XRD)对海昏侯墓车马坑出土鎏金青铜当卢与车马器腐蚀产物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酸性红壤环境中鎏金青铜器中,铜元素自基体流失严重,在样品表面能检测到一定含量的铜元素,然而相对铜的流失,锡元素原位沉积,样品表面腐蚀物中含锡量小于1 (wt.%)。通过腐蚀理论推论,显示在酸性铁铝红壤土环境、低锡青铜配比和金与青铜的电偶腐蚀是影响青铜腐蚀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迁移 青铜器腐蚀 海昏侯车马坑 鎏金青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