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03篇文章
< 1 2 2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颌骨骨内动静脉畸形介入栓塞治疗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晓 王豪伟 +3 位作者 杨西涛 王德明 范新东 苏立新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73-77,共5页
目的 :探讨通过介入栓塞方式治疗颌骨骨内动静脉畸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的颌骨骨内动静脉畸形患者9例,在DSA引导下予以介入栓塞治疗,通过DSA观察病变范围、预测硬化剂注射剂量... 目的 :探讨通过介入栓塞方式治疗颌骨骨内动静脉畸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的颌骨骨内动静脉畸形患者9例,在DSA引导下予以介入栓塞治疗,通过DSA观察病变范围、预测硬化剂注射剂量以使药物注射入病变腔内,并对患者疗效、不良反应和并发症进行长期随访观察。结果:9例患者中,男6例(66.7%),女3例(33.3%);年龄7~51岁,平均21.3岁。出血是患者最主要的报告症状(6例,66.7%);供血动脉包括下牙槽动脉、面动脉以及上颌动脉分支。9例患者均于全麻下接受介入栓塞治疗,共治疗20次(每例患者接受1~5次,平均2.2次/例)。无水乙醇单次平均用量为21.95 mL。20次介入栓塞治疗中,9次应用弹簧圈辅助无水乙醇栓塞治疗,共使用158枚弹簧圈,平均17.6枚/次(80枚/9次)。另有2次使用博来霉素,5次使用少量150μm PVA颗粒辅助栓塞治疗。9例患者随访时间5~11年,其中,4例治愈,3例基本治愈,2例好转,治疗有效率为100%。结论:在颌骨骨内动静脉畸形治疗中,根据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正确诊断、根据DSA造影结果采用以无水乙醇为主介入栓塞方案,可减少创伤、改善症状、控制病灶,获得相对满意的治疗效果,该方案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 静脉畸形 介入栓塞治疗 弹簧圈 无水乙醇
下载PDF
无水乙醇、泡沫硬化剂治疗儿童大型静脉畸形的疗效比较
2
作者 赵磊 丁语 +2 位作者 徐伟洋 皮梦奇 徐淼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探讨无水乙醇、泡沫硬化剂治疗儿童大型静脉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大型孤立性静脉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先注射无水乙醇再注射泡沫硬化剂作为A组(n=30),先注射泡沫硬化剂再注射无水乙醇作为B组(n=30),对比两组患儿的... 目的探讨无水乙醇、泡沫硬化剂治疗儿童大型静脉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大型孤立性静脉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先注射无水乙醇再注射泡沫硬化剂作为A组(n=30),先注射泡沫硬化剂再注射无水乙醇作为B组(n=30),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并发症、注射次数及无水乙醇用量等。结果A、B两组的总有效率均为100%。A组显著有效率为63.33%(19/30),B组显著有效率为90%(2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水乙醇用量A组为(10.30±3.19)mL,B组为(6.73±2.06)mL;注射次数A组为(3.57±1.01)次,B组为(2.63±0.61)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水疱发生率A组30%(9/30),B组为6.67%(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水乙醇、泡沫硬化剂联合应用治疗儿童大型静脉畸形,可以增加疗效,减少无水乙醇用量,降低并发症;尤其先注射泡沫硬化剂再注射无水乙醇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水乙醇 泡沫硬化剂 静脉畸形 硬化疗法
下载PDF
经胸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右心声学造影诊断肺动静脉畸形的临床价值
3
作者 薛媛 蔡垚 +3 位作者 郝美芳 李奕莹 张静璇 徐琨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4期340-344,共5页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右心声学造影(cTTE)、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右心声学造影(cTEE)诊断肺动静脉畸形(PAVM)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可疑PAVM患者50例,均行cTTE、cTEE观察左心腔内微泡出现时间及微泡数量,并进行半定量分级。绘制...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右心声学造影(cTTE)、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右心声学造影(cTEE)诊断肺动静脉畸形(PAVM)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可疑PAVM患者50例,均行cTTE、cTEE观察左心腔内微泡出现时间及微泡数量,并进行半定量分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TTE、cTEE对PAVM的诊断效能;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cTTE、cTEE半定量分级与PAVM发生的关系。结果50例可疑PAVM患者经胸部CT或CT肺血管造影检查确诊PAVM阳性6例(PAVM组),PAVM阴性44例(非PAVM组)。PAVM组cTTE半定量分级、cTEE半定量分级均高于非PAV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纳入患者的cTEE半定量分级高于cTT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TTE诊断PAVM的灵敏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66.7%、86.4%、0.814;cTEE诊断PAVM的灵敏度、特异度、AUC分别为83.3%、88.6%、0.89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TTE、cTEE半定量分级均与PAVM发生相关(均P<0.05),其中cTTE半定量分级>Ⅱ级患者发生PAVM的风险是≤Ⅱ级患者的12.865倍;cTEE半定量分级>Ⅱ级患者发生PAVM的风险是≤Ⅱ级患者的39.450倍。结论对于可疑PAVM患者,应用cTTE、cTEE均可进行早期筛查,且cTEE半定量分级的诊断效能优于cT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经胸 经食管 右心声学造影 肺动静脉畸形
下载PDF
DSA引导下经皮入路应用无水乙醇联合聚桂醇治疗头颈部高回流型静脉畸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
作者 孙明飞 饶德新 +2 位作者 潘丽红 孟庆江 曹佩佩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8期3284-3287,共4页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经皮入路应用无水乙醇联合聚桂醇治疗在头颈部高回流型静脉畸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6月在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68例头颈部高回流型静脉畸形患者,根据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即...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经皮入路应用无水乙醇联合聚桂醇治疗在头颈部高回流型静脉畸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6月在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68例头颈部高回流型静脉畸形患者,根据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即经DSA引导下经皮入路应用聚桂醇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经DSA引导下经皮入路应用无水乙醇联合聚桂醇治疗的患者纳入研究组。统计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83.33%的临床有效率相比,研究组(97.37%)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5,P=0.043)。与对照组43.33%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总发生率相比,研究组(10.53%)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23,P=0.002)。结论DSA引导下经皮入路应用无水乙醇联合聚桂醇治疗头颈部高回流型静脉畸形安全有效,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高回流型静脉畸形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无水乙醇 聚桂醇
下载PDF
医护协同下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治疗头颈部静脉畸形疗效评价
5
作者 张芳 寿卫东 李妍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74-278,共5页
目的:评价医护协同下聚多卡醇液体注射法与泡沫注射法在头颈部静脉畸形中的治疗效果和注射次数的差异。方法:选择采用聚多卡醇硬化剂治疗的头颈部静脉畸形患者120例,其中60例采用液体注射法,60例采用泡沫注射法。根据静脉畸形分型每组分... 目的:评价医护协同下聚多卡醇液体注射法与泡沫注射法在头颈部静脉畸形中的治疗效果和注射次数的差异。方法:选择采用聚多卡醇硬化剂治疗的头颈部静脉畸形患者120例,其中60例采用液体注射法,60例采用泡沫注射法。根据静脉畸形分型每组分为A、B、C、D 4组,A组为Ⅰ型静脉畸形,B组为Ⅱ型静脉畸形,C组为Ⅲ型静脉畸形,D组为Ⅳ型静脉畸形,共8个亚组,每组15例。比较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聚多卡醇的注射次数。采用SPSS 2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和B组2种注射法比较,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平均注射次数A组泡沫法减少0.5次,B组减少1.2次。C组和D组2种注射法比较,泡沫注射法治疗效果优于液体注射法,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注射次数C组泡沫法减少2.7次,D组减少3.9次。结论:在头颈部静脉畸形治疗中,泡沫注射法对于高回流静脉畸形的疗效优于液体注射法;回流速度越高的静脉畸形,泡沫注射法的平均治疗次数越是少于液体注射法。治疗次数的减少有利于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时间成本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多卡醇 静脉畸形 硬化治疗 头颈部
下载PDF
MSCT诊断胰腺动静脉畸形并发胰腺炎1例
6
作者 吴德红 庹亚鑫 +2 位作者 朱桂雯 赵铭洋 虞思润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7期175-175,共1页
患者男,48岁。4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不适入院。查体:腹部稍膨隆,腹肌稍紧张,全腹压痛、反跳痛,有饮酒史。实验室检查:血脂肪酶(LPS):170.9 U/L,血淀粉酶(Ams):353 IU/L,尿淀粉酶(UAms):3314U/L,白细胞(WBC):23.46 G/L,中性粒... 患者男,48岁。4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不适入院。查体:腹部稍膨隆,腹肌稍紧张,全腹压痛、反跳痛,有饮酒史。实验室检查:血脂肪酶(LPS):170.9 U/L,血淀粉酶(Ams):353 IU/L,尿淀粉酶(UAms):3314U/L,白细胞(WBC):23.46 G/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20.78 G/L。MSCT平扫显示胰腺头、体部增大,密度不均匀减低,周围间隙增宽模糊,见不规则片絮状、条索状影。MSCT增强显示动脉期胰腺头、体部可见纤细、迂曲、杂乱的畸形血管团(图1,2)。MSCT诊断为胰腺动静脉畸形、胰腺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动静脉畸形 胰腺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多学科协作手术治疗妊娠晚期合并颅内巨大动静脉畸形伴破裂出血的围手术期护理
7
作者 张美芳 薛晴 张新元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169-171,共3页
目的总结多学科协作手术治疗妊娠晚期合并颅内巨大动静脉畸形(AVM)伴破裂出血的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妊娠30+3周合并颅内巨大AVM伴破裂出血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总结护理经验。结果30岁女性,因突发头痛伴意识不清、抽搐... 目的总结多学科协作手术治疗妊娠晚期合并颅内巨大动静脉畸形(AVM)伴破裂出血的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妊娠30+3周合并颅内巨大AVM伴破裂出血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总结护理经验。结果30岁女性,因突发头痛伴意识不清、抽搐8 h余入院。头颈部CTA及CT平扫示右侧枕叶AVM,大小约4.8 cm×3.7 cm×5.0 cm,双侧侧脑室、第三脑室及第四脑室铸型。为保障母婴安全,积极采用多学科联合会诊共同手术治疗。先在产科与麻醉科医生配合下实施剖宫产手术,娩出一男婴,阿氏评分7分;胎儿娩出后,将病人更换体位后实施神经外科手术,利用神经内镜切除颅内血管畸形团,同时清除颅内血肿。围手术期积极采用多学科护理模式控制血压,营养支持、心理干预、延续性护理等方面进行有效干预,住院37 d后康复出院,并与婴儿建立良好的母子关系。结论妊娠晚期合并颅内巨大动静脉畸形伴破裂出血病人,建议积极采用多学科联合会诊共同手术治疗。围手术期注意监测病人血压,加强营养支持和心理干预,并积极预防手术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静脉畸形 脑出血 妊娠晚期 多学科协作 手术治疗 围手术期 护理
下载PDF
ONYX胶分阶段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巨大动静脉畸形的临床应用研究
8
作者 叶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039-0043,共5页
探讨采用Onyx 胶分阶段介入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全身麻醉下经股动脉入路采用采用分3个阶段的方法治疗AVM,首次手术介入栓塞约50%,第2次手术栓塞30%,第3次栓塞剩余20%。结果 32例巨大AVM患者共行96次栓塞,第3次手术后2... 探讨采用Onyx 胶分阶段介入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全身麻醉下经股动脉入路采用采用分3个阶段的方法治疗AVM,首次手术介入栓塞约50%,第2次手术栓塞30%,第3次栓塞剩余20%。结果 32例巨大AVM患者共行96次栓塞,第3次手术后22例患者栓塞80%以上,7例患者栓塞50-80%,3例患者栓塞达50%以下。术中继发AVM破裂出血2例,术后24h因并发继发性颅内出血并发症1例,术后经积极处理后均未造成严重后果,无死亡病例。结论 ONYX 胶分阶段介入栓塞法是一种治疗脑动静脉、有效的手术方式,是提高脑动静脉畸形患者临床疗效的重要措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 分阶段 介入栓塞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出血性高级别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内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邵哲 陈健龙 +3 位作者 郭大闯 冯基高 吕久一 彭浩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4期2012-2016,共5页
目的观察出血性高级别脑动静脉畸形(BAVM)血管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3年1月海南省人民医院采用血管内治疗的37例高级别脑动静脉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血管造影(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目的观察出血性高级别脑动静脉畸形(BAVM)血管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3年1月海南省人民医院采用血管内治疗的37例高级别脑动静脉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血管造影(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分析脑动静脉畸形血管的构筑。血管内治疗采用动脉入路、静脉入路、分次治疗、高压锅等技术,未完全栓塞患者术后行放射治疗。术后定期随访3个月,行CT、CTA或DSA复查,并进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以评估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按Spetzler-Martin分级,37例高级别脑动静脉畸形患者中Ⅳ级25例和Ⅴ级12例;单支动脉供血10例,多支动脉供血27例,畸形团单次栓塞6例,分次栓塞31例。治愈性栓塞29.7%(11/37),大部分栓塞54.1%(20/37),部分栓塞16.2%(6/37);术后随访3个月,按GOS评分评价预后,其中恢复良好56.8%(21/37),轻度残疾21.6%(8/37),重度残疾10.8%(4/37),植物生存8.1%(3/37),死亡2.7%(1/37)。结论血管内介入技术治疗出血性高级别脑动静脉畸形临床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高级别颅内动静脉畸形 血管内治疗 栓塞 疗效
下载PDF
肺动静脉畸形致急性脑梗死一例
10
作者 解燕昭 韩凝 +1 位作者 赵景茹 魏娜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98-402,共5页
患者女性,70岁,主因突发性意识丧失伴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能34小时,于2021年6月10日下午16∶00收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患者入院前1天6∶00突发意识丧失致跌倒,急诊至当地医院,体格检查无法配合,仅可见右侧肢体无自主活动,... 患者女性,70岁,主因突发性意识丧失伴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能34小时,于2021年6月10日下午16∶00收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患者入院前1天6∶00突发意识丧失致跌倒,急诊至当地医院,体格检查无法配合,仅可见右侧肢体无自主活动,头部CT未见脑出血,发病后2小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20分,遂予rt-PA静脉溶栓(0.90 mg/kg),意识转清,NIHSS评分降至9分,右侧肢体肌力3级,有自主活动,但无法言语;发病后6小时再次出现意识障碍,复查头部CT仍无脑出血,遂转至我院急诊(6月9日17∶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畸形 肺动脉 静脉 脑梗死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多学科诊疗模式下以不同方法治疗肺动静脉畸形
11
作者 范则杨 黄鹏 +1 位作者 关海涛 邹英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6,共5页
目的观察多学科诊疗(MDT)模式下以不同方法治疗肺动静脉畸形(PAVM)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31例PAVM患者行MDT,对比介入治疗、手术治疗及保守治疗用于PAVM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31例中,22例接受介入治疗(介入组),4例接受手术治疗(手术... 目的观察多学科诊疗(MDT)模式下以不同方法治疗肺动静脉畸形(PAVM)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31例PAVM患者行MDT,对比介入治疗、手术治疗及保守治疗用于PAVM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31例中,22例接受介入治疗(介入组),4例接受手术治疗(手术组),5例接受保守治疗(保守组)。介入组22例均成功栓塞PAVM,技术成功率100%(22/22);3例出现胸膜炎(3/22,13.64%),随访期间4例PAVM复发(4/22,18.18%),经二次介入治疗后均未复发。手术组4例均成功行胸腔镜下病变肺叶切除术,技术成功率100%(4/4),均未出现术后并发症;随访期间2例PAVM复发(2/4,50.00%),1例接受介入治疗、1例接受保守治疗。保守组5例中,3例PAVM进展(3/5,60.00%);其中2例经介入治疗后未复发、1例接受保守治疗后死于脑卒中。结论MDT模式下以不同方法个体化治疗PAVM具有可行性;相比手术及保守治疗,介入治疗PAVM更为有效且相对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畸形 治疗学 多学科诊疗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经皮注射泡沫硬化剂治疗肢体静脉畸形的疗效及并发症处理
12
作者 伍思意 张艳 +4 位作者 林印胜 刘玉龙 李王海 韩键 李承志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经皮注射泡沫硬化剂治疗肢体静脉畸形的疗效及并发症处理。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8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55例肢体静脉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DSA引导下行硬化治疗,观察术后瘤体大小变...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经皮注射泡沫硬化剂治疗肢体静脉畸形的疗效及并发症处理。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8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55例肢体静脉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DSA引导下行硬化治疗,观察术后瘤体大小变化、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总结并发症的处理方案和预后情况。结果55例患者共进行了127次治疗,中位2次。治疗前后数字疼痛分级法(NR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有效率为92.7%,术后出现术区肿胀、疼痛7例(12.7%),发热2例(3.6%),轻度过敏2例(3.6%),神经压迫症状2例(3.6%),1例(1.8%)肢体急性缺血症状,经积极治疗后均未发生正常组织和器官坏死、重要器官功能丧失、心肺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在DSA引导下经皮注射泡沫硬化剂治疗肢体静脉畸形安全有效,但其并发症需受到重视,尽早干预有利于减少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静脉畸形 泡沫硬化剂 硬化治疗 并发症 疗效
下载PDF
c-TCD在肺动静脉畸形相关脑梗死中的诊断意义
13
作者 雷淇松 张医芝 +1 位作者 韩梦岩(综述) 贾革(审校)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89-192,共4页
右向左分流目前被认为与隐源性卒中密切相关,右向左分流分为心内分流及心外分流,在心内分流中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已经得到神经内科医生的广泛认识,但在心外分流中,由于肺动静脉畸形(pulmonary arteriovenous malforma... 右向左分流目前被认为与隐源性卒中密切相关,右向左分流分为心内分流及心外分流,在心内分流中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已经得到神经内科医生的广泛认识,但在心外分流中,由于肺动静脉畸形(pulmonary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PAVM)发生率低,往往被忽视,但其卒中及复发的概率要远高于PFO。目前发泡试验已经广泛应用到右向左分流的筛查中,对于早期分流及三个心动周期内出现栓子的阳性患者,我们往往将其全部归为PFO,并且认为肺内右向左分流栓子出现的时间要长于在心内分流的时间。但事实上分流的时间并不存在某一绝对界值,单纯根据时间不能区分心内及心外分流,本文主要分析使用对比增强经颅多普勒超声(con‑trasted transranial Doppler sonography,c-TCD)检测PAVM所致右向左分流及其分流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超声 肺动静脉畸形 脑梗死 卵圆孔未闭
下载PDF
运用绵羊颈外静脉构建面颈部静脉畸形动物模型
14
作者 杨霞 沈艳玲 +6 位作者 郭军 刘源 闫志伟 杨向明 吴炜 冯瑶 杨耀武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通过外科手术改建绵羊颈外静脉,初步建立面颈部静脉畸形(VMs)动物模型。方法:解剖、观察并测量5只健康成年绵羊颈外静脉的位置、走行、分支和外径。通过近心端静脉主干缝扎缩窄、远心端分支静脉结扎或缩窄等方法构建具有汇入静脉... 目的:通过外科手术改建绵羊颈外静脉,初步建立面颈部静脉畸形(VMs)动物模型。方法:解剖、观察并测量5只健康成年绵羊颈外静脉的位置、走行、分支和外径。通过近心端静脉主干缝扎缩窄、远心端分支静脉结扎或缩窄等方法构建具有汇入静脉和回流静脉的VMs动物模型。术后4周,通过多普勒超声、大体观察以及组织学观察对动物模型进行评价。结果:绵羊颈外静脉位于双侧颈部侧面,主干由上颌静脉、舌面静脉汇合而成,外径为6~12 mm,平均外径9.3 mm。颈外静脉经过近心端静脉主干缝扎缩窄、远心端分支静脉结扎或缩窄处理后即刻血液回流速度减慢,模型区域静脉鼓起变粗。术后4周,大体观察见多数静脉收缩变细,部分静脉管腔内血栓形成,部分标本中心区隆起扩张,部分模型外周侧支静脉扩张。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制备成的VMs模型静脉管腔较粗,回流静脉、汇入静脉较细,管腔内可见彩色血流。组织学观察显示静脉血管内皮及管壁结构与正常静脉接近,部分标本血管壁增厚。结论:绵羊颈外静脉构建的VMs动物模型基本符合要求,有望用于面颈部VMs治疗方法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颈外静脉 静脉畸形 动物模型 面颈部
下载PDF
肺动静脉畸形的影像学诊断及介入治疗现状
15
作者 吴宇 李文兰 刘源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4-458,共5页
肺动静脉畸形是一种与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相关的先天性肺血管畸形,其中异常扩张的血管在肺循环和体循环之间产生了无毛细血管干预的直接通路。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低氧血症、呼吸困难、中风、脑脓肿、肺出血等。目前肺动静脉畸形... 肺动静脉畸形是一种与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相关的先天性肺血管畸形,其中异常扩张的血管在肺循环和体循环之间产生了无毛细血管干预的直接通路。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低氧血症、呼吸困难、中风、脑脓肿、肺出血等。目前肺动静脉畸形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治疗主要通过介入手段进行血管内栓塞供血动脉,栓塞后可以有效缓解临床症状,预防相关并发症。本文就肺动静脉畸形的形成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以及介入治疗等方面的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静脉畸形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影像学诊断 介入治疗
下载PDF
双下腔静脉畸形患者下肢骨折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
16
作者 商铭溶 赵德杰 +3 位作者 张旭阳 崔惠方 赵义静 刘明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5期637-640,共4页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作为外周血管常见疾病,可引起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下肢坏死等并发症,下腔静脉滤器(inferior vena cava filter,IVCF)置入术可以有效阻止致死性PE的发...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作为外周血管常见疾病,可引起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下肢坏死等并发症,下腔静脉滤器(inferior vena cava filter,IVCF)置入术可以有效阻止致死性PE的发生。在临床实践中,双下腔静脉畸形(duplicate inferior vena cava,DIVC)发病率低,合并DVT更是少见,因此对其认识不佳,容易出现漏诊、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下腔静脉畸形 静脉血栓形成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
下载PDF
介入治疗颌面部动静脉畸形患者围术期的并发症分析
17
作者 罗丽珠 吴惠文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597-599,共3页
目的:总结颌面部动静脉畸形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的并发症特点及其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外科行介入治疗的颌面部动静脉畸形患者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均顺利出院,病变部位得到... 目的:总结颌面部动静脉畸形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的并发症特点及其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外科行介入治疗的颌面部动静脉畸形患者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均顺利出院,病变部位得到完全或大部分栓塞;有3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并发症,经积极处理后基本缓解。结论:颌面部动静脉畸形患者介入治疗的围术期正确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动静脉畸形 介入治疗 围术期 并发症 预防 护理
下载PDF
脑动静脉畸形治疗进展
18
作者 李代波 宋春华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7期471-475,共5页
脑动静脉畸形(bAVM)是脑动脉和静脉之间的直接连接而缺少毛细血管网的病症,通常由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团和引流静脉3部分组成。颅内出血、癫痫发作、非特异性头痛是bAVM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估计的累积终生出血风险与干预风险之间的平衡是... 脑动静脉畸形(bAVM)是脑动脉和静脉之间的直接连接而缺少毛细血管网的病症,通常由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团和引流静脉3部分组成。颅内出血、癫痫发作、非特异性头痛是bAVM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估计的累积终生出血风险与干预风险之间的平衡是制定治疗方案的决定性因素,完全闭合异常血管巢是bAVM干预的目标。目前主要干预措施包括显微外科手术、血管内栓塞治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和保守治疗,各种方式之间的风险和优点各不相同,必要时可以组合使用。本文将从自然病史、临床诊断、治疗方法等方面展开,就bAVM诊治进展作一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 显微外科手术 血管内栓塞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下载PDF
颅内动静脉畸形血管构筑的思考和展望
19
作者 陈光忠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共6页
颅内动静脉畸形是脑血管疾病中形态结构最为复杂且难以采用现有的影像学手段进行清晰显示的疾病之一。因此,目前对其空间结构学规律性的认识尚非常有限,从而限制了颅内动静脉畸形的治疗理念和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该文在目前对颅内动静脉... 颅内动静脉畸形是脑血管疾病中形态结构最为复杂且难以采用现有的影像学手段进行清晰显示的疾病之一。因此,目前对其空间结构学规律性的认识尚非常有限,从而限制了颅内动静脉畸形的治疗理念和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该文在目前对颅内动静脉畸形血管构筑学认识进展的基础上,探讨其潜在临床价值,并就颅内动静脉畸形血管结构学研究方法和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作一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静脉畸形 血管构筑学 展望 专家论坛
下载PDF
聚桂醇联合不同浓度平阳霉素介入治疗肢体低流速静脉畸形的疗效
20
作者 王蒙 陈晓峰 +3 位作者 张强 何晓奇 韩宁 杨晔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3-487,共5页
目的对比聚桂醇联合不同浓度平阳霉素治疗肢体低流速静脉畸形的疗效。方法纳入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1日西安儿童医院胸外科/肿瘤(血管瘤)介入中心收治的肢体低流速静脉畸形患儿83例,随机分为A组42例,B组41例。两组分别在介入下给予... 目的对比聚桂醇联合不同浓度平阳霉素治疗肢体低流速静脉畸形的疗效。方法纳入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1日西安儿童医院胸外科/肿瘤(血管瘤)介入中心收治的肢体低流速静脉畸形患儿83例,随机分为A组42例,B组41例。两组分别在介入下给予聚桂醇混合平阳霉素,A组平阳霉素配置为2 mg/mL,B组平阳霉素1 mg/mL,影像引导下缓慢注射于静脉畸形瘤腔内部,使药物充盈留置瘤腔内。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6个月内治疗次数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A、B两组患儿均成功给予介入硬化治疗。随访6个月时,A组患儿治疗有效率92.9%(39/42),B组患儿治疗有效率87.8%(36/41)。A组共行介入治疗88次,B组共行介入治疗137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82,P=0.047)。A组10例患儿发生不良反应,B组8例患儿发生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9)。结论较高浓度的平阳霉素与聚桂醇混合液与较低浓度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相仿,但较高浓度平阳霉素与聚桂醇混合液可降低患儿治疗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畸形 介入治疗 血管内硬化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