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4篇文章
< 1 2 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典型县域城乡非农就业指数测度研究
1
作者 周永伟 刘睿 +2 位作者 郑达燕 王子安 戴鹏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26-1036,共11页
非农就业是城乡居民收入的重要保障,也是乡村产业兴旺发展的重要内容。该领域已有相应研究,但在就业岗位与人口的定量关系、城乡多级分异特征、产业驱动机制等方面仍需完善。采用手机信令数据、POI信息点及大数据分析方法,定量识别城乡... 非农就业是城乡居民收入的重要保障,也是乡村产业兴旺发展的重要内容。该领域已有相应研究,但在就业岗位与人口的定量关系、城乡多级分异特征、产业驱动机制等方面仍需完善。采用手机信令数据、POI信息点及大数据分析方法,定量识别城乡多级空间,构建非农就业指数算法。以重庆典型县域为例,定量测度城乡多级空间非农就业岗位与常住人口的空间匹配关系。结果表明:(1)非农就业指数能够可靠表征非农就业岗位供给与常住人口的空间匹配关系;(2)非农就业指数存在城乡多级分异特征,表现为场镇>城乡结合部>城市核心>乡村;(3)非农就业指数对影响因子的响应程度存在城乡多级界限,其中城市核心响应程度最强,乡村响应程度最低;(4)工业园与景区的布局对邻近区域的非农就业存在正向驱动,助力区域形成:就业环境再改善-生活环境再改善的内生双循环驱动模式,推动城乡空间正向重构。结论为引导县域城乡非农产业发展与人口空间适配,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农就业 空间匹配 非农就业指数 城乡多级空间 县域城乡非农就业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市场化进程和农村居民非农就业——来自我国农村的经验证据
2
作者 赵砚 张洪霞 宋夏云 《商业会计》 2024年第18期37-43,共7页
伴随着数字技术与金融业的快速融合发展,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非农就业行为的影响机制,对促进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择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CHFS)2019年调查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发... 伴随着数字技术与金融业的快速融合发展,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非农就业行为的影响机制,对促进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择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CHFS)2019年调查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发布的2019年数字普惠金融指数,运用Probit模型,从市场化进程的视角,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非农就业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显著正向促进农村居民非农就业,市场化进程在数字普惠金融对非农就业的影响中发挥中介效应作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显著提升了非农就业质量,数字普惠金融正向促进非农就业水平存在区域差异,该效应在中东部地区显著,西部地区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市场化进程 非农就业 中介效应
下载PDF
非农就业对农户经济林经营行为的影响
3
作者 卢素兰 丛海龙 钟海霞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79,共12页
基于福建省林改监测数据,使用OLS最小二乘法和Tobit方法进行估计,实证分析非农就业对农户经济林经营投入及收入的影响效应和组群差异,并对森林保险和林业补贴政策进行调节效应检验。结果表明:非农就业对农户经济林经营的投入与收入均产... 基于福建省林改监测数据,使用OLS最小二乘法和Tobit方法进行估计,实证分析非农就业对农户经济林经营投入及收入的影响效应和组群差异,并对森林保险和林业补贴政策进行调节效应检验。结果表明:非农就业对农户经济林经营的投入与收入均产生抑制作用;本地非农就业与外出务工对农户经济林经营的投入与收入均产生抑制作用;非农就业对家庭居住地距离城市20 km以内的农户经济林经营投入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家庭居住地距离城市20 km以外的农户经济林经营行为的影响不大;非农就业对闽西北林区的农户经济林经营的投入与收入均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闽东南的农户经济林经营的投入与收入影响都不大;非农就业对有森林保险或森林补贴的农户经济林经营的收入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但对其投入的影响效应不显著。因此,应该根据不同就业类型的农户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差异化的帮扶政策,引导农户经济林经营;根据不同地区特点采取差异化管理手段;完善森林保险、森林补贴政策,设计“重点倾斜性”的补贴政策。同时,积极引入技术人才,加强推广农技服务,完善林业生产外包服务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农就业 经济林 经营 投入 收入
下载PDF
宗族文化对农村女性非农就业的影响
4
作者 杨志海 陈芝芝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78,共17页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从微观层面研究宗族文化对农村女性非农就业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宗族文化强度越大和宗族多样性越高都显著不利于农村女性参与非农就业。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宗族文化对未婚女性非农就业无显著影响,...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从微观层面研究宗族文化对农村女性非农就业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宗族文化强度越大和宗族多样性越高都显著不利于农村女性参与非农就业。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宗族文化对未婚女性非农就业无显著影响,对已婚女性非农就业存在显著负向影响,对生育阶段女性的影响显著强于非生育阶段女性。此外,宗族文化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南方地区的宗族文化显著降低农村女性的非农就业概率,而北方地区的宗族文化无显著影响。在作用机制方面,证明了宗族文化通过影响生育行为、教育投资以及家庭分工进而制约农村女性参与非农就业。还进一步探究了宗族文化是否影响农村女性非农就业地点。结果显示,宗族文化虽然不利于农村女性非农就业,但对于已实现非农就业的女性而言,宗族文化有利于其跨县就业和跨省就业。促进农村女性非农就业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在文化方面进行积极引导,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充分发挥非正式制度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女性 宗族文化 非农就业 家庭分工模式
下载PDF
中国非农就业群体的极化问题研究
5
作者 彭竞 何毓桃 徐宇航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8-80,共3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力市场中出现了劳动力逐步被高新科技所替代的就业极化现象。受就业极化的影响,我国非农就业群体逐渐成了最大的潜在受损者。本文首先对非农就业群体的极化现象进行描述,并从受教育程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力市场中出现了劳动力逐步被高新科技所替代的就业极化现象。受就业极化的影响,我国非农就业群体逐渐成了最大的潜在受损者。本文首先对非农就业群体的极化现象进行描述,并从受教育程度、技能培训、性别、年龄等角度分析了该群体出现就业极化现象的原因。最后提出需要逐步提高非农就业群体的受教育程度、推广“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全通道模式和提高非农就业群体女性的技能培训参与度来缓解该群体的就业极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农就业群体 就业极化 教育 技能培训
下载PDF
抚养负担、非农就业与宅基地流转意愿
6
作者 江激宇 王嘉慧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67-173,共7页
宅基地流转是盘活乡村资产,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本文利用CRSS数据库262份拥有闲置宅基地的农户样本数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二元Probit模型,实证分析抚养负担,非农就业对宅基地流转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 宅基地流转是盘活乡村资产,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本文利用CRSS数据库262份拥有闲置宅基地的农户样本数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二元Probit模型,实证分析抚养负担,非农就业对宅基地流转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抚养负担对宅基地流转意愿存在显著抑制作用,非农就业在抚养负担与宅基流转意愿中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从抚养负担结构来看,抚幼负担对宅基地流转意愿的影响要强于老龄化负担。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非农就业培训体系,加大农户本地非农就业的扶持力度,缓解抚养负担对宅基地流转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养负担 非农就业 宅基地流转意愿 中介效应模型
下载PDF
非农就业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基于社会资本的中介效应检验
7
作者 刘宗飞 燕倩倩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36-43,共8页
基于2022年安徽省五县473户农户调查数据,利用联立方程模型对不同层次的非农就业比例、社会资本与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在控制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非农就业比例每增加1%,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平均提升7%;(2)... 基于2022年安徽省五县473户农户调查数据,利用联立方程模型对不同层次的非农就业比例、社会资本与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在控制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非农就业比例每增加1%,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平均提升7%;(2)社会资本在非农就业比例与农村居民消费升级间起中介作用;(3)非农就业比例分位点位于(0.2,0.7)时,非农就业比例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直接效应及社会资本的中介效应变得更加明显。基于此,从增加非农就业培训和教育的机会,强化社会资本的建设和利用,促进农村与城市的经济和社会融合三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农村居民消费升级注入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农就业 农村居民消费升级 社会资本 中介效应
下载PDF
家庭资本对农户相对贫困的影响研究——基于非农就业的调节效应
8
作者 李新英 相松延 靳亚婷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2-124,共13页
农户相对贫困治理已成为我国亟需解决的一项战略任务,家庭资本是形成农户脱贫内生动力进而影响农户相对贫困的重要因素。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将微观家庭资本、非农就业纳入同一分析框架,研究其对农户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 农户相对贫困治理已成为我国亟需解决的一项战略任务,家庭资本是形成农户脱贫内生动力进而影响农户相对贫困的重要因素。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将微观家庭资本、非农就业纳入同一分析框架,研究其对农户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研究发现:29.2%的农户存在收入上的相对贫困;基础回归分析表明,家庭经济资本中的本地收入水平、家庭社会资本的人缘社交程度和关系重于能力、家庭文化资本中的闲暇学习及受教育程度对农户相对贫困有显著负向影响,家庭经济资本中的工作满意度对农户相对贫困有显著正向影响,家庭文化资本中的智力水平对农户相对贫困影响不显著;区域异质性分析表明,东、中、西部地区家庭经济、文化、社会资本影响农户相对贫困差异较大;作用机制分析表明,非农就业的调节效应可显著增强家庭资本对农户相对贫困的减贫效应。提出以下政策启示:提升农户家庭经济资本,促使农户选择非农就业;加强农户社会资本联系,匹配合适非农就业岗位;积累农户家庭文化资本,提升农户非农就业水平;三大地区因地制宜,发挥家庭资本减贫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资本 农户相对贫困 非农就业 调节效应
下载PDF
非农就业、社会资本对农户农机租赁与雇工支出的影响研究——基于CFPS2018数据的实证分析
9
作者 许芳 张一鸣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3期112-116,共5页
随着我国农村优质劳动力的大量外流,农业劳动力稀缺和老龄化问题日渐突出,租赁农机和农业雇工成为克服农户家庭劳动力约束的有效途径。同时,中国乡土社会普遍存在的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的社会资本也可能影响农户的农机租赁和雇工支出。... 随着我国农村优质劳动力的大量外流,农业劳动力稀缺和老龄化问题日渐突出,租赁农机和农业雇工成为克服农户家庭劳动力约束的有效途径。同时,中国乡土社会普遍存在的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的社会资本也可能影响农户的农机租赁和雇工支出。该文利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实证研究非农就业、社会资本对农户农机租赁和雇工支出的影响。研究表明,非农就业能够促进农户农机租赁行为,但会减少其雇工支出,而社会资本则会同时提高农户农机租赁与雇工支出。因此,应努力提高农机服务效率,设立农业雇工平台,构建多层次、多元化农机服务体系,缓解非农就业引致的农地弃耕撂荒问题,实现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租赁 雇工支出 非农就业 社会资本 普通农户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老龄化非农就业与土地转出——基于CFPS 2020数据
10
作者 贺林波 张婧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19期165-169,共5页
在农村劳动力老龄化攀升的背景下,农户非农就业情况对土地转出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库,通过Logit模型从家庭层面上实证分析了老龄化背景下农户非农就业对土地转出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内老龄劳动力... 在农村劳动力老龄化攀升的背景下,农户非农就业情况对土地转出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库,通过Logit模型从家庭层面上实证分析了老龄化背景下农户非农就业对土地转出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内老龄劳动力越多土地转出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家庭内选择非农就业的人数越多,土地转出行为发生的概率越大;从对农业生产依赖性的差异来看,对于不太依赖农业生产的农户而言,老龄化和非农就业能对土地转出行为起到显著促进作用;而在较为依赖农业生产的农户家庭中,这一作用并不显著。根据上述结论,在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的背景下,提出了促进农户非农就业及加快土地转出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农就业 劳动力老龄化 土地流转 土地转出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基于非农就业和要素供给视角 被引量:6
11
作者 魏滨辉 罗明忠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4-166,共13页
基于2003—2019年21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将智慧城市试点作为一项衡量数字经济发展的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基于2003—2019年21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将智慧城市试点作为一项衡量数字经济发展的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且这一结论在经过平行趋势、安慰剂等多种方法检验后依然稳健。(2)“需求-供给”两端分析表明,促进非农就业和资本、技术和信息等要素供给是数字经济推动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路径。(3)数字经济对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以及传统基础设施和规模化种植较为完善的城市更明显。(4)城镇化在数字经济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之间具有显著“单一”门槛效应,只有在人口、产业和土地城镇化达到一定水平时,数字经济才能发挥出对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智慧城市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非农就业 准自然实验
下载PDF
农户非农就业对林地转出决策行为的影响分析——基于浙江山区369户农户的调研 被引量:8
12
作者 徐秀英 石道金 +1 位作者 朱臻 符椒燕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42-351,共10页
基于浙江山区369户农户的调研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农户非农就业及林地转出决策行为状况,并采用计量经济方法分析农户非农就业对林地转出决策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样本地区农户非农就业水平较高,但非农就业稳定性程度不高,... 基于浙江山区369户农户的调研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农户非农就业及林地转出决策行为状况,并采用计量经济方法分析农户非农就业对林地转出决策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样本地区农户非农就业水平较高,但非农就业稳定性程度不高,非农就业距离较近。农户非农就业时间比例均值达66.45%;有劳动力从事非农就业的农户非农就业平均年数均值为10.77年,固定工资收入者比例均值为30.54%,非农就业平均距离均值为57.25千米。(2)农户林地转出意愿不强,愿意转出林地的规模较小;愿意转出林地的农户占总样本农户的30.89%,愿意转出林地的农户户均愿意转出林地面积1.37公顷。(3)非农就业水平、非农就业稳定性及非农就业距离均对农户是否愿意转出林地及愿意转出林地规模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据此,提出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创造农民进入城市就业的条件、增强非农就业稳定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农就业水平 非农就业稳定性 非农就业距离 林地转出 决策行为
下载PDF
土地转出的决定:非农就业调节农地确权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梦瑶 戴理政 梅莹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56-162,共7页
文章以2020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为依托,从非农就业对农地确权和土地转出关系影响的理论分析出发,运用Logit模型实证检验农地确权对土地转出的影响和非农就业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1)农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对农户土... 文章以2020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为依托,从非农就业对农地确权和土地转出关系影响的理论分析出发,运用Logit模型实证检验农地确权对土地转出的影响和非农就业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1)农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对农户土地转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影响具有时间的滞后性;(2)调节效应检验表明,非农就业对农地确权和土地转出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非农就业增强了农地确权对土地转出的正向影响。因此,为激活土地资源,推进乡村振兴,在保证农户的耕地权益和健全现行的耕地流转制度的基础上,还应多渠道促进农民实现非农就业,从而提升农户土地流转面积,实现农地规模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确权 土地流转 非农就业 调节效应 LOGIT模型
下载PDF
人力资本对非农就业收入的影响——基于村庄内外的视角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金风 史江涛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2007年第6期35-42,共8页
利用山西省2004年3 506名农村居民的抽样调查数据,比较分析了人力资本对劳动力村内、村外非农就业收入的影响。在进行OLS估计,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选择性偏误,使用Heckman二阶段模型进行纠正后发现,无论是在村内还是在村外,受教育年数对非... 利用山西省2004年3 506名农村居民的抽样调查数据,比较分析了人力资本对劳动力村内、村外非农就业收入的影响。在进行OLS估计,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选择性偏误,使用Heckman二阶段模型进行纠正后发现,无论是在村内还是在村外,受教育年数对非农就业收入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受过职教培训与劳动力村内非农就业收入具有显著的负向关系,但其对村外非农就业收入的促进作用却十分明显;拥有技术职称在村内取得了显著的收入回报;健康对于村内非农就业收入的影响并不十分明显,但在村外,健康成为重要的影响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 非农就业收入 村内非农就业 村外非农就业
下载PDF
数字经济背景下互联网使用能否促进农村女性非农就业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兰兰 夏咏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59-68,共10页
采用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结合Probit模型、随机森林模型(Random forest)与拓展回归模型(ERM)等实证分析方法,分析数字时代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女性非农就业决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能够促进农村女性非农就... 采用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结合Probit模型、随机森林模型(Random forest)与拓展回归模型(ERM)等实证分析方法,分析数字时代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女性非农就业决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能够促进农村女性非农就业,其边际效应为6.8%;现代媒介使用频率越高的农村女性,其非农就业概率越高,尤其对自雇就业的影响效果大于受雇就业;信息获取渠道影响则不显著。异质性分析表明,互联网使用对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家庭照料强度小、家庭经济水平较低的农村女性非农就业提升的概率更高。互联网使用可能通过人力资本水平提升及经验累积、拓展社会关系渠道、改善传统性别观念认知3个方面影响非农就业。这说明在数字经济时代互联网的使用对农村女性非农就业参与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也为探索现存劳动力制约下的数字红利、优化劳动配置资源、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互联网使用 农村女性 非农就业 随机森林 影响机制
下载PDF
信息获取渠道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影响研究——基于非农就业视角
16
作者 贺登科 何蒲明 魏君英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8-336,共9页
基于江汉平原372户水稻种植户调查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考察信息获取渠道对农户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程度的影响,并从非农就业视角探讨信息获取渠道对农户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程度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媒介渠道、组织渠道和人... 基于江汉平原372户水稻种植户调查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考察信息获取渠道对农户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程度的影响,并从非农就业视角探讨信息获取渠道对农户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程度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媒介渠道、组织渠道和人际渠道对农户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程度具有促进作用,经过稳健性检验结果依旧显著;媒介渠道、组织渠道和人际渠道对农户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程度的促进作用通过非农就业实现。进一步异质性分析发现,信息获取渠道对农业收入占比低的农户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程度具有正向影响,而对农业收入占比高的农户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程度具有负向影响;信息获取渠道对受教育程度低的农户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程度影响较小,而对受教育程度高的农户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程度影响显著。因此,建议拓宽农户信息获取渠道,鼓励农户多渠道就业,并针对不同农户实行差异化扶持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获取渠道 农机社会化服务 非农就业 有序PROBIT模型
下载PDF
农户家庭人力资本减贫效应实证研究:基于非农就业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源 《山西农经》 2024年第2期10-13,共4页
全面脱贫之后,我国扶贫重点目标变为解决相对贫困,缓解贫困脆弱性。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四期数据,分析对比教育、经验与健康等人力资本在消除绝对贫困、减少相对贫困、降低农户贫困脆弱性方面的效果,实证分析农... 全面脱贫之后,我国扶贫重点目标变为解决相对贫困,缓解贫困脆弱性。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四期数据,分析对比教育、经验与健康等人力资本在消除绝对贫困、减少相对贫困、降低农户贫困脆弱性方面的效果,实证分析农户非农就业在相关路径中产生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教育、经验与健康等人力资本均有利于促进农户减贫,防止返贫;对农户减贫边际作用最大的人力资本是经验,其次为教育;在教育与经验促进农户家庭减贫的过程中,非农就业起到了中介作用;在非农就业的中介效应占比中,教育降低农户家庭返贫风险的中介效应最大,其次为经验。因此,未来仍可通过提高农户家庭人力资本有效防止农村居民返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 消除贫困 非农就业 中介效应
下载PDF
易地扶贫搬迁人口非农就业能力评价、影响与提升研究述评——兼论就业能力的内涵与拓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卓 刘天平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4年第13期263-267,共5页
为了探究现有文献对易地扶贫搬迁人口非农就业能力有关议题的研究进展,采用文献分析法,追溯了就业能力的渊源和延伸,总结了易地扶贫搬迁人口非农就业能力的评价结果、影响因素和提升路径。研究发现,易地搬迁人口非农就业能力在定性和定... 为了探究现有文献对易地扶贫搬迁人口非农就业能力有关议题的研究进展,采用文献分析法,追溯了就业能力的渊源和延伸,总结了易地扶贫搬迁人口非农就业能力的评价结果、影响因素和提升路径。研究发现,易地搬迁人口非农就业能力在定性和定量两种类型的评价中表现均较差,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个体适应力是其重要影响因素;提升内生动力、完善技能培训和就业保障体系、增强社会资本积累能力、提升个体适应能力等是提升非农就业能力的路径。未来在非农就业能力内涵拓展、评价与影响、个案研究上还有深入研究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地扶贫搬迁人口 非农就业能力 文献综述
下载PDF
非农就业、农业机械化与城乡收入差距
19
作者 梁亚文 李绍亭 +1 位作者 孙自来 阮俊虎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90-94,共5页
随着中国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和农业机械化不断发展,农民收入渠道增加,城乡收入差距却依然较大。为剖析非农就业、农业机械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及空间效应,文章基于我国31个省份2004—2021年的面板数据,采用个体固定的空间杜宾模... 随着中国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和农业机械化不断发展,农民收入渠道增加,城乡收入差距却依然较大。为剖析非农就业、农业机械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及空间效应,文章基于我国31个省份2004—2021年的面板数据,采用个体固定的空间杜宾模型分析非农就业、农业机械化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非农就业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正向影响,且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将促使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和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分别呈现显著的负向和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因此,非农就业和农业机械化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径,各省份应通过与邻近省份的沟通合作,创造就业机会及提升农村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但由于地区间存在异质性,要注意把握二者在不同地区的作用效果,否则可能导致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非农就业 农业机械化 空间溢出效应
下载PDF
喀斯特地区非农就业对农户薪柴利用的作用路径——基于供需的角度
20
作者 张雨珊 周洪 +1 位作者 向道艳 邹璐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6-388,共13页
薪柴是中国山村的传统生活能源。薪柴砍伐是喀斯特地区植被退化、石漠化加剧的重要原因。薪柴利用关系着森林转型和生态恢复。已有研究主要从劳动力和收入的角度分析非农就业对薪柴利用的影响。从薪柴供需变化的角度研究非农就业对薪柴... 薪柴是中国山村的传统生活能源。薪柴砍伐是喀斯特地区植被退化、石漠化加剧的重要原因。薪柴利用关系着森林转型和生态恢复。已有研究主要从劳动力和收入的角度分析非农就业对薪柴利用的影响。从薪柴供需变化的角度研究非农就业对薪柴利用的作用路径,有助于明晰森林转型的微观机制。本文以喀斯特地区三个典型区县562户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有序Log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从供需的角度分析非农就业对农户薪柴利用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研究表明:(1)研究区薪柴利用总体减少,79.72%的农户减少对薪柴的利用。(2)非农就业通过降低农户薪柴获取能力和放大薪柴采集环境约束减少薪柴供给,同时通过减少需求来源、增强其他能源替代减少薪柴需求,供需的减少使得农户对薪柴的利用减少。(3)非农就业促进了薪柴替代,有利于喀斯特地区森林质量的提升。森林转型“经济增长路径”中能源转型机制拓展和细化为“非农就业—薪柴替代—薪柴利用减少—森林质量提升—森林质量转型”。(4)喀斯特地区可通过引导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发展规模养殖和增加商品能源的消费来加快薪柴替代、促进地区的生态恢复。研究结果丰富和拓展了森林转型的路径理论,可为喀斯特地区的生态恢复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转型路径 薪柴利用 供给和需求 非农就业 喀斯特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