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晶状体βγ-晶状体蛋白与三叶因子蛋白复合物的细胞核转运及其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何英英 刘树柏 +2 位作者 钱金桥 李文辉 张云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86-398,共13页
非晶状体βγ晶状体蛋白与三叶因子蛋白复合物(βγ-CAT)是从大蹼铃蟾(Bombina maxima)皮肤分泌物中分离的分子量为72kDa的天然蛋白复合物。本研究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Western blot分析βγ-CAT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中的细胞核... 非晶状体βγ晶状体蛋白与三叶因子蛋白复合物(βγ-CAT)是从大蹼铃蟾(Bombina maxima)皮肤分泌物中分离的分子量为72kDa的天然蛋白复合物。本研究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Western blot分析βγ-CAT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中的细胞核转运机制,以及βγ-CAT对多株肿瘤细胞(HCT116,HT29,A375,Hela,THP-1等)的细胞毒效应。结果表明:βγ-CAT的α亚基中含有典型的GTP/ATPase的保守结构模体Walker A和Walker B,体外检测到βγ-CAT具有GTP/ATP水解酶和GTP/ATP结合活性。在细胞核转运过程中,βγ-CAT的α亚基和β亚基参与形成约150kDa含有泛素化修饰信号的大分子复合物,且泛素化修饰信号和βγ-CAT的α亚基和β亚基共定位于细胞内和融合于细胞核区域的转运囊泡小体中。βγ-CAT能够选择性的杀伤肿瘤细胞,诱导肿瘤细胞脱落和发生凋亡。上述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βγ-CAT的细胞核转运和调节细胞功能的分子作用机制提供思路和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状体βγ-晶状体蛋白 三叶因子 非晶状体βγ-晶状体蛋白和三叶因子蛋白复合物 GTP/ATP水解酶 肿瘤细胞脱落与凋亡 泛素化修饰 细胞核定位
下载PDF
非晶状体βγ-晶状体蛋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树柏 何英英 +2 位作者 钱金桥 李文辉 张云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79-688,共10页
βγ-晶状体蛋白是主要分布于脊椎动物眼睛晶状体内的水溶性结构蛋白。非晶状体βγ-晶状体蛋白从微生物到高等哺乳动物都有过报道。微生物中发现的非晶状体βγ-晶状体蛋白主要作为环境胁迫应急蛋白,在恶劣环境中发挥对细菌的自我保护... βγ-晶状体蛋白是主要分布于脊椎动物眼睛晶状体内的水溶性结构蛋白。非晶状体βγ-晶状体蛋白从微生物到高等哺乳动物都有过报道。微生物中发现的非晶状体βγ-晶状体蛋白主要作为环境胁迫应急蛋白,在恶劣环境中发挥对细菌的自我保护作用,如ProteinS。在哺乳动物中,非晶状体βγ-晶状体蛋白被推测能够参与胚胎的皮肤发育与分化调节,具有肿瘤抑制等重要的生理功能,如黑色素瘤缺失蛋白。但是,对于它们的生化特性、生理功能和作用机制知之甚少。本文从蛋白结构、基因起源和生物学功能等方面简要介绍目前非晶状体βγ-晶状体蛋白的相关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状体βγ-晶状体蛋白 晶状体晶状体蛋白与三叶因子蛋白复合物 黑色素瘤缺失蛋白
下载PDF
电镜分析非晶状体βγ晶状体蛋白与三叶因子蛋白复合物在人红细胞膜上的孔道形成效应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树柏 何英英 +1 位作者 钱金桥 张云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03-510,共8页
非晶状体βγ晶状体蛋白与三叶因子蛋白复合物(non-lens βγ-crystallin and trefoil factor complex,βγ-CAT)是一个从大蹼铃蟾(Bombina maxima)皮肤分泌物中分离的天然分子量为72kDa的全新的蛋白复合物。本研究测定了βγ-CAT处理... 非晶状体βγ晶状体蛋白与三叶因子蛋白复合物(non-lens βγ-crystallin and trefoil factor complex,βγ-CAT)是一个从大蹼铃蟾(Bombina maxima)皮肤分泌物中分离的天然分子量为72kDa的全新的蛋白复合物。本研究测定了βγ-CAT处理红细胞后引起细胞内钾离子外流与溶血效应的时效曲线,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βγ-CAT处理红细胞引起的早期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βγ-CAT(3nmol/L)37℃处理红细胞5min,(93.31±5.89)%的细胞内钾离子迅速外流(P<0.01),相应溶解率为(13.12±1.92)%(P<0.05)。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红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细胞体积增加,肿胀。少数红细胞表面向外形成棘状异常突起,部分肿胀细胞内的血红蛋白通过棘状突起缺口向细胞外喷射血红蛋白。表明βγ-CAT通过在红细胞膜上形成孔道使细胞内钾离子迅速外流导致红细胞内渗透压改变而溶血。其结果为理解βγ-CAT的溶血机制提供了直接的形态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因子 非晶状体βγ-晶状体蛋白 品状体βγ-晶状体蛋白与三叶因子蛋白复合物 孔道形成蛋白 扫描电子显微镜 投射电子显微镜
下载PDF
糖基化对α-晶状体蛋白的修饰和分子伴侣活性的降低 被引量:18
4
作者 严宏 惠延年 +3 位作者 范建国 张延凤 武丽华 张晓楠 《眼科新进展》 CAS 2003年第2期86-89,共4页
目的 研究糖基化对 α-晶状体蛋白分子伴侣活性的作用。方法 分离牛晶状体α-晶状体蛋白 ,分别与 0 .5 mol· L- 1 果糖和 0 .5 m ol· L- 1 葡萄糖在 37℃温育 ,在第 0、2 4、32天测定 380 nm的光吸收值和 40 0 nm非色氨酸... 目的 研究糖基化对 α-晶状体蛋白分子伴侣活性的作用。方法 分离牛晶状体α-晶状体蛋白 ,分别与 0 .5 mol· L- 1 果糖和 0 .5 m ol· L- 1 葡萄糖在 37℃温育 ,在第 0、2 4、32天测定 380 nm的光吸收值和 40 0 nm非色氨酸荧光值 ,高压液相色谱 ( high performanceliquid chrom atography,HPL C)和 SDS- PAGE评价蛋白质交联程度 ,采用过氧化氢酶( catalase,CAT)和βL-晶状体蛋白的热凝聚光散射值 ,作为α-晶状体蛋白的分子伴侣活性指标。结果 果糖和葡萄糖可导致时间依赖性 α-晶状体蛋白在 380 nm吸收值的增加 ,非色氨酸荧光值升高 ;HPL C和 SDS- PAGE提示糖与α-晶状体蛋白形成交联复合物。果糖较葡萄糖作用明显。糖基化导致 α-晶状体蛋白抑制 CAT和 βL-晶状体蛋白热凝聚作用降低 ,孵育第 2 4天 ,葡萄糖组α-晶状体蛋白分子伴侣活性分别降低约 12 %和 19% ,果糖组约7%和 9% .结论 糖基化导致 α-晶状体蛋白形成高分子聚合物、凝聚、交联 ,分子伴侣活性丧失 ,这在老化和糖尿病性白内障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晶状体蛋白 分子伴侣 糖基化 白内障 糖尿病
下载PDF
水通道蛋白-1在高糖培养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7
5
作者 林雯 谢茂松 +2 位作者 徐国兴 何青 郑卫东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34-738,共5页
目的研究水通道蛋白-1(AQP-1)在糖尿病性白内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从健康的供体眼中分离出人晶状体囊膜,用组织块培养法将人晶状体囊膜分别置于1g/L葡萄糖+体积分数15%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对照组)或4.5g/L葡萄糖+15%胎牛血清的D... 目的研究水通道蛋白-1(AQP-1)在糖尿病性白内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从健康的供体眼中分离出人晶状体囊膜,用组织块培养法将人晶状体囊膜分别置于1g/L葡萄糖+体积分数15%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对照组)或4.5g/L葡萄糖+15%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进行培养(高糖组)。培养3d、28d后观察2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的生长状态。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和流式细胞术检测AQP-1在人LECs中表达的平均荧光强度,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组人LECs的凋亡和坏死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培养第3天2组LECs的生长形态近似,但培养28d高糖组坏死细胞增加。培养3d后高糖组人LECs的AQP-1免疫荧光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2组间平均荧光强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34,P=0.004),但2组间LECs的凋亡率和坏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681,P=0.131;t=1.064,P=0.318)。培养28d后高糖组人LECs的AQP-1免疫荧光表达较对照组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69,P=0.015),LECs凋亡率、坏死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213,P<0.01;t=15.778,P<0.01)。结论 AQP-1的异常表达在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通道蛋白-1 糖尿病性白内障 晶状体上皮细胞
下载PDF
硫氧还蛋白-2在氧化损伤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0
6
作者 车选义 赵清侠 李迪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3-259,共7页
目的:探讨硫氧还蛋白-2(thioredoin-2,Trx-2)是否参与白内障的发病过程及其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志愿者(因外伤行透明晶状体取出术患者)10例和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患者(年龄大于60岁)30... 目的:探讨硫氧还蛋白-2(thioredoin-2,Trx-2)是否参与白内障的发病过程及其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志愿者(因外伤行透明晶状体取出术患者)10例和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患者(年龄大于60岁)30例的晶状体前囊膜,采用链霉素亲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志愿者和白内障患者晶状体上皮细胞中Trx-2蛋白的表达情况。体外培养SRA01/04细胞,根据不同处理分为空白对照组、20μmol/L H_2O_2组、50μmol/L H_2O_2组、100μmol/L H_2O_2组、阴性对照组(转染对照空p CMV6质粒并用100μmol/L H_2O_2处理)和过表达Trx-2组(转染p CMV6-Trx-2过表达质粒并用100μmol/L H_2O_2处理)。采用噻唑蓝[3-(4,5-dimethyl-2-thiazolyl)-2,5-diphenyl-2-H-tetrazolium bromide,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采用化学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细胞中Trx-2以及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蛋白(B-cell lymphoma 2 protein,Bcl-2)、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和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3,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与志愿者相比,白内障患者晶状体上皮细胞中Trx-2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20,50,100μmol/L H_2O_2组Trx-2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降低(均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00μmol/L H_2O_2组和阴性对照组细胞存活率降低、凋亡率增加,细胞内SOD和CAT活性降低、GSH含量减少、MDA含量增加,Trx-2和Bcl-2蛋白表达降低,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均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过表达Trx-2组细胞存活率增加、凋亡率降低,SOD和CAT活性增加、GSH含量升高、MDA含量降低,Trx-2和Bcl-2蛋白表达增加,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减少(均P<0.05)。结论:Trx-2参与白内障发病中上皮细胞的凋亡,过表达Trx-2能够减少H_2O_2诱导的细胞凋亡,这可能与拮抗H_2O_2诱导的氧化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氧还蛋白-2 H2O2 晶状体上皮细胞 氧化损伤
下载PDF
紫外线辐射对α-晶状体蛋白分子伴侣活性的作用 被引量:6
7
作者 严宏 惠延年 +1 位作者 姚立农 俞兰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5-128,共4页
目的 研究在老化和白内障形成过程中紫外线 (UV)辐射对α 晶状体蛋白分子伴侣活性的作用。方法 新生Sprague Dawley大鼠皮下注射亚硒酸钠诱导硒性白内障 (SC) ,采用SephacrylS 3 0 0HR分离幼年和老年兔晶状体皮质和核以及SC大鼠α 晶... 目的 研究在老化和白内障形成过程中紫外线 (UV)辐射对α 晶状体蛋白分子伴侣活性的作用。方法 新生Sprague Dawley大鼠皮下注射亚硒酸钠诱导硒性白内障 (SC) ,采用SephacrylS 3 0 0HR分离幼年和老年兔晶状体皮质和核以及SC大鼠α 晶状体蛋白。以α 晶状体蛋白对过氧化氢酶热凝聚的抑制作为分子伴侣活性指标 ,观察UV B (3 0 0nm )辐射α 晶状体蛋白后 ,其伴侣活性的变化。结果 UV辐射新生和老年兔晶状体核αL 晶状体蛋白后 3 0h ,与辐射前比较伴侣活性降低约 18%和 14 % ,而皮质的变化不显著 ;至 10 0h时 ,老年兔皮质、核和新生兔核αL 晶状体蛋白的伴侣活性分别下降 8%、2 7%和 2 3 %。辐射第 192h ,正常大鼠和SC晶状体αH 和αL 晶状体蛋白的伴侣活性显著降低 ,正常组分别下降 3 5 %和 2 3 % ,SC组下降 3 1%和 10 %。结论 UV B辐射可降低α 晶状体蛋白的分子伴侣活性 ,并呈时间依赖效应。UV辐射对老年α 晶状体蛋白分子伴侣活性影响比幼年显著 ,晶状体核比皮质对UV辐射敏感 ,αH 晶状体蛋白比αL 晶状体蛋白敏感。UV辐射可进一步降低硒性白内障α 晶状体蛋白的分子伴侣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晶状体蛋白 分子伴侣 紫外线 老化 硒性白内障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2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E-钙黏素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朱艳 朱玉广 +3 位作者 钟莹莹 杜孝楠 张荣 王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46期8636-8640,共5页
背景:有研究表明,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的间质转分化是后发性白内障的主要病理改变,转化生长因子β2可以诱导间质转分化的发生。目的:体外培养人晶状体上皮细胞,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2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转分化相关蛋白E-钙黏蛋白和α-平滑肌... 背景:有研究表明,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的间质转分化是后发性白内障的主要病理改变,转化生长因子β2可以诱导间质转分化的发生。目的:体外培养人晶状体上皮细胞,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2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转分化相关蛋白E-钙黏蛋白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组织块法体外培养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并传代,选择传5代的细胞进行实验,采用100ng/L转化生长因子β2诱导48h,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E-钙黏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mRNA的表达,应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其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转化生长因子β2处理人晶状体上皮细胞48h后,细胞E-钙黏蛋白表达明显减弱,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强。提示转化生长因子β2可以成功诱导晶状体上皮细胞间质转分化,转化生长因子β2处理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可以作为间质转分化的细胞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上皮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2 E-钙黏蛋白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转分化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对α-晶状体蛋白分子伴侣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严宏 刘兵 +1 位作者 俞兰 王为农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 研究糖皮质激素对α 晶状体蛋白分子伴侣功能的影响。 方法 凝胶过滤层析分离αL和βL 晶状体蛋白,αL 晶状体蛋白与 25mmol/L泼尼松龙 21 半琥珀酸(P 21 H)孵育 20d(37℃),分别于 0、2、4、10和 20d应用βL 晶状体蛋白热聚集...  目的 研究糖皮质激素对α 晶状体蛋白分子伴侣功能的影响。 方法 凝胶过滤层析分离αL和βL 晶状体蛋白,αL 晶状体蛋白与 25mmol/L泼尼松龙 21 半琥珀酸(P 21 H)孵育 20d(37℃),分别于 0、2、4、10和 20d应用βL 晶状体蛋白热聚集法测定分子伴侣活性,采用PerkinElmerLB50B荧光光度仪观察色氨酸和非色氨酸荧光值,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监测蛋白质交联程度。 结果 被P 21 H修饰后的αL 晶状体蛋白分子伴侣功能显著降低。P 21 H可导致αL 晶状体蛋白色氨酸荧光强度明显降低,非色氨酸荧光强度向较长波长移位和增强,提示形成新的荧光色素物。孵育第 10d,伴侣活性已降低至约 3 3%,色氨酸荧光强度殆尽,约在激发波长 412nm出现新的非色氨酸荧光强度。SDS PAGE显示糖皮质激素导致αL 晶状体蛋白明显凝聚。 结论 糖皮质激素对α 晶状体蛋白的修饰和伴侣活性的降低可能参与糖皮质激素诱导白内障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晶状体蛋白 翻译后修饰 糖皮质激素 分子伴侣 白内障
下载PDF
兔α-晶状体蛋白的分子伴娘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小丽 吴荣瀚 +2 位作者 李含玉 曾令柏 牟奇芸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11-213,共3页
目的了解兔α-晶状体蛋白是否具有分子伴娘功能。方法凝胶过滤法分离水溶性晶状体蛋白。在55℃高温条件下,观察。一晶状体蛋白是否能抑制β-low晶状体蛋白的凝集和变性;观察α-晶状体蛋白是否能抑制糖基化诱导的葡萄糖-6-... 目的了解兔α-晶状体蛋白是否具有分子伴娘功能。方法凝胶过滤法分离水溶性晶状体蛋白。在55℃高温条件下,观察。一晶状体蛋白是否能抑制β-low晶状体蛋白的凝集和变性;观察α-晶状体蛋白是否能抑制糖基化诱导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的失活,均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作为对照。结果α-晶状体蛋白能抑制热诱导的β-low晶状体蛋白的凝集和变性;α-晶状体蛋白亦能抑制糖基化诱导的G6PD的失活;而牛血清白蛋白却无此作用。结论α-晶状体蛋白具有分子伴娘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晶状体蛋白 β-low晶状体蛋白 分子伴娘6一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下载PDF
前囊下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上皮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3的表达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蒋剑 谭浅 +2 位作者 刘双珍 蒋莉 王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 ri xmet al lopro-teinase-3,MMP-3)在前囊下性白内障患者的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epithelialcells,LECs)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21例前囊下性白内障、18例核性白内障和10例...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 ri xmet al lopro-teinase-3,MMP-3)在前囊下性白内障患者的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epithelialcells,LECs)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21例前囊下性白内障、18例核性白内障和10例正常晶状体上皮细胞中MMP-3的表达情况,并进行阳性细胞细胞计数。结果:MMP-3在前囊下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中有表达,而在核性白内障和正常晶状体上皮细胞中均无表达。结论:MMP-3可能是调节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matrix,ECM)降解的重要因素而参与前囊膜下性白内障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上皮细胞 白内障患者 表达 MMP-3 基质金属蛋白-3 正常 LEC 结论 意义 重要因素
下载PDF
地塞米松对体外培养的晶状体上皮细胞水通道蛋白-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熊新春 苗娟 +3 位作者 席祖莲 张海江 胡义珍 魏厚仁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72-475,共4页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的人眼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水通道蛋白-1(AQP-1)的表达;研究地塞米松对其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人眼LECs AQP-1的表达;用含0、1×10-8、5×10-8、10×10-8、50×10-8mol/L地塞...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的人眼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水通道蛋白-1(AQP-1)的表达;研究地塞米松对其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人眼LECs AQP-1的表达;用含0、1×10-8、5×10-8、10×10-8、50×10-8mol/L地塞米松的DMEM培养液培养人眼LECs7d,采用RT-PCR检测地塞米松对LECs AQP-1表达的影响。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示体外培养的正常人眼LECs胞膜和胞浆中可见AQP-1的表达;RT-PCR示正常人眼LECs AQP-1/β-actin吸光度比值为1·43±0·12;4种浓度地塞米松处理7d后其比值分别为1·32±0·09、1·27±0·08、1·01±0·09、0·67±0·10,当地塞米松浓度≥5×10-8mol/L时有抑制作用(P<0·05),且抑制作用随地塞米松浓度的增加逐渐增强。结论体外培养的人眼LECs中可见AQP-1的表达,AQP-1可能参与维持晶状体的脱水状态及其透明性;地塞米松抑制体外培养的人眼LECs AQP-1的表达,AQP-1可能在皮质类固醇性白内障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晶状体上皮细胞 水通道蛋白-1 细胞培养 皮质类固醇性白内障
下载PDF
衰老标记蛋白-30在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胡美霞 罗国容 +3 位作者 周素芳 莫发荣 谢小薰 梁皓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研究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中衰老标记蛋白-30(senescence marker protein-30,SMP-30)的表达,探讨其在白内障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制备57例人晶状体前囊膜、4例正常人肝组织和2例正常人肾组织的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目的研究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中衰老标记蛋白-30(senescence marker protein-30,SMP-30)的表达,探讨其在白内障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制备57例人晶状体前囊膜、4例正常人肝组织和2例正常人肾组织的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MP-30在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发现SMP-30在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的表达较透明晶状体弱(P<0.05),其在晶状体上皮细胞的表达与性别、年龄未见相关性。结论SMP-30在晶状体上皮细胞表达的减少可能导致白内障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标记蛋白-30 晶状体上皮细胞 白内障
下载PDF
氯通道蛋白-3在透明晶状体和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虹 胡维琨 +3 位作者 谢二娟 彭洁 李贵刚 王毓琴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91-593,F0003,共4页
目的研究透明晶状体和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上皮细胞氯通道蛋白-3(chloride channel protein 3,CLC-3)的表达。方法随机收集40例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和5例透明晶状体(来自晶状体脱位患者)的晶状体前囊膜,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 目的研究透明晶状体和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上皮细胞氯通道蛋白-3(chloride channel protein 3,CLC-3)的表达。方法随机收集40例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和5例透明晶状体(来自晶状体脱位患者)的晶状体前囊膜,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晶状体上皮细胞CLC-3的表达。结果CLC-3阳性表达于晶状体上皮细胞的细胞膜。老年白内障组40张切片中,CLC-3表达均为阳性。而透明晶状体组5张切片中,4张阴性,1张可疑阳性。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透明晶状体组平均吸光度(A)值明显低于老年白内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上皮细胞CLC-3表达阳性,CLC-3可能参与老年性白内障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晶状体上皮细胞 氯通道蛋白-3
下载PDF
肌肽对激素诱导晶状体α-晶状体蛋白修饰的作用(英文) 被引量:1
15
作者 严宏 孙熠 +2 位作者 刘婉莹 王建伟 王永强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1085-1089,共5页
目的:研究肌肽对糖皮质激素诱导的α-晶状体蛋白修饰和分子伴侣功能降低的保护作用,以及肌肽与糖皮质激素的直接反应。方法:采用SephacrylS-300HR凝胶柱分离牛αL-晶状体蛋白。αL-晶状体蛋白分别与不同浓度的泼尼松龙-21-半琥珀酸(P-... 目的:研究肌肽对糖皮质激素诱导的α-晶状体蛋白修饰和分子伴侣功能降低的保护作用,以及肌肽与糖皮质激素的直接反应。方法:采用SephacrylS-300HR凝胶柱分离牛αL-晶状体蛋白。αL-晶状体蛋白分别与不同浓度的泼尼松龙-21-半琥珀酸(P-21-H)及肌肽孵育不同时间。以αL-晶状体蛋白对热凝聚的抑制作为分子伴侣活性指标。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荧光光度仪来监测被修饰的αL-晶状体蛋白,并观察肌肽和泼尼松龙-21-半琥珀酸作用后的光谱变化。结果:泼尼松龙-21-半琥珀酸可导致浓度和时间依赖性αL-晶状体蛋白分子伴侣活性的降低,但是肌肽加剧了这种效应。被泼尼松龙-21-半琥珀酸修饰后的较未被修饰的αL-晶状体蛋白色氨酸荧光强度显著降低,但是其非色氨酸荧光强度向较长波长移位,并呈现时间-剂量依赖的增强,提示有新的荧光色素物的形成。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显示肌肽能与泼尼松龙-21-半琥珀酸迅速反应,从而抑制激素诱导的蛋白质修饰。时间依赖性的光吸收强度增加提示肌肽与泼尼松龙-21-半琥珀酸反应可能形成了新的加合物。结论:肌肽能够与泼尼松龙-21-半琥珀酸直接反应,肌肽具有潜在的抗糖皮质激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肽 Α-晶状体蛋白 分子伴侣 激素
下载PDF
α-晶状体蛋白在眼科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琪 严宏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01-1104,共4页
α-晶状体蛋白是晶状体中重要的成分蛋白质,是由αA-和αB-亚基组成的四聚体蛋白质。近年来研究表明α-晶状体蛋白具有很多特性,包括分子伴侣活性、自激酶活性、磷酸化丝氨酸残基-19、45、59模式及通过抑制细胞凋亡蛋白酶前体-3的活化... α-晶状体蛋白是晶状体中重要的成分蛋白质,是由αA-和αB-亚基组成的四聚体蛋白质。近年来研究表明α-晶状体蛋白具有很多特性,包括分子伴侣活性、自激酶活性、磷酸化丝氨酸残基-19、45、59模式及通过抑制细胞凋亡蛋白酶前体-3的活化抗凋亡等,但其主要作用在于维持晶状体的结构和屈光性,此外,它还可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细胞膜结合促进RGCs的存活和轴突的再生,部分改善视功能。α-晶状体蛋白分子伴侣活性的下降可导致其他晶状体蛋白的凝聚和酶的失活,与眼科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就α-晶状体蛋白的研究进展及其与眼科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晶状体蛋白 分子伴侣 晶状体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眼科疾病
下载PDF
α-硫辛酸对果糖诱导的实验性白内障大鼠的氧化应激、晶状体蛋白以及Ca^(2+) ATPase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曹娟 马波 吕伯昌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第21期2249-2252,共4页
目的探讨α-硫辛酸对果糖诱导的实验性白内障的氧化应激、晶状体蛋白以及Ca^(2+) ATPase活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SD大鼠30只,20只大鼠通过果糖诱导建立实验性白内障模型(模型组);另外10只大鼠为空白组,不建立白内障模型。模型组中分为... 目的探讨α-硫辛酸对果糖诱导的实验性白内障的氧化应激、晶状体蛋白以及Ca^(2+) ATPase活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SD大鼠30只,20只大鼠通过果糖诱导建立实验性白内障模型(模型组);另外10只大鼠为空白组,不建立白内障模型。模型组中分为治疗组10只大鼠与对照组10只大鼠,治疗组在粉末状的饲料中添加0. 3%α-硫辛酸进行饲养,对照组进行常规饲养。TUNEL法检测晶体上皮细胞凋亡,酶联免疫法检测氧化应激指标,分光光度法测定晶状体蛋白活性,荧光法测定Ca^(2+) ATPase活性。结果模型组泪液中的SOD值高于空白组,MDA值低于空白组;治疗组的泪液中的SOD值低于对照组,MDA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模型组的晶体上皮细胞凋亡率、晶状体蛋白活性、Ca^(2+) ATPase活性高于空白组,治疗组晶体上皮细胞凋亡率、晶状体蛋白活性、Ca^(2+) ATPase活性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α-硫辛酸在果糖诱导的实验性白内障大鼠中能调节机体氧化应激平衡,降低晶状体蛋白以及Ca^(2+) ATPase活性,可维持晶状体透明性,从而发挥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白内障 Α-硫辛酸 氧化应激 晶状体蛋白 CA^(2+) ATPase
下载PDF
氯通道蛋白-3和水通道蛋白-1在大鼠半乳糖性白内障晶状体中表达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丁熊 王平 +2 位作者 陈瑜 赵婷 仲苏鄂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60-764,共5页
目的研究大鼠半乳糖性白内障晶状体中氯离子通道蛋白-3(CLC-3)和水通道蛋白-1(AQP-1)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CLC-3和AQP-1与白内障发病的关系。方法健康清洁级Wistar大鼠8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8只)、生理盐水组(40只)和半乳糖性白内障模... 目的研究大鼠半乳糖性白内障晶状体中氯离子通道蛋白-3(CLC-3)和水通道蛋白-1(AQP-1)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CLC-3和AQP-1与白内障发病的关系。方法健康清洁级Wistar大鼠8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8只)、生理盐水组(40只)和半乳糖性白内障模型组(Gal组)(40只)。生理盐水组和Gal组根据处理时间不同各亚分为5个亚组,每个亚组8只大鼠。Gal组单侧眼球后注射D-半乳糖生理盐水注射液,生理盐水组同期单侧眼球后注射等体积无菌生理盐水,每日裂隙灯下观察大鼠晶状体混浊的动态变化,并参照Kador等的分级标准分期记录。分别于第1次给药后第3、7、14、21、30天在全身麻醉下处死各组实验大鼠,摘出晶状体,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晶状体中CLC-3mRNA和AQP-1mRNA含量的变化。结果透明晶状体和半乳糖性白内障晶状体中均有CLC-3mRNA和AQP-1mRNA的表达;生理盐水组各时间点CLC-3mRNA和AQP-1m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al组于3、7、14d时CLC-3mRNA表达逐渐增高,均高于同期生理盐水组,到14d时约达正常水平的7倍,21d、30d时又有所下降,均低于同期生理盐水组(P<0.01);各时间点晶状体CLC-3mRNA含量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于3d时AQP-1mRNA表达已下降,与同期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白内障的进一步发展,AQP-1mRNA含量逐渐降低,均低于同期生理盐水组(P<0.01);各时间点晶状体AQP-1mRNA含量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晶状体中CLC-3和AQP-1表达的变化可能与白内障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通道蛋白-3 水通道蛋白-1 实时荧光定量PCR 白内障 晶状体 D-半乳糖
下载PDF
αβ-晶状体蛋白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永娜 任程晖 +1 位作者 张磊 李汛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7年第5期68-72,共5页
αβ-晶状体蛋白(Cryab)是热休克蛋白家族中最重要的基因之一。Cryab在体内广泛表达,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主要作为分子伴侣参与蛋白质的合成、折叠、积聚、装配、运输和降解。最新研究证实Cryab在肿瘤中高表达,可作为癌基因在恶性肿... αβ-晶状体蛋白(Cryab)是热休克蛋白家族中最重要的基因之一。Cryab在体内广泛表达,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主要作为分子伴侣参与蛋白质的合成、折叠、积聚、装配、运输和降解。最新研究证实Cryab在肿瘤中高表达,可作为癌基因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与肿瘤患者的预后有着密切关系,预示其存在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就Cryab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和作用机制做一综述,以期为深入研究Cryab在肿瘤中的功能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β-晶状体蛋白 肿瘤 机制
下载PDF
糖尿病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水通道蛋白-1表达变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虹 张新芳 +1 位作者 王芳 陈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0-252,268,F0003,共5页
目的研究大鼠糖尿病性白内障(diabetic cataract,DC)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s,LECs)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1,AQP1)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60 mg/kg体重一次性尾静脉注射制作大鼠糖尿病模型... 目的研究大鼠糖尿病性白内障(diabetic cataract,DC)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s,LECs)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1,AQP1)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60 mg/kg体重一次性尾静脉注射制作大鼠糖尿病模型,分别在造模后不同时间点摘取模型组及对照组大鼠的眼球,制作石蜡切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晶状体囊膜下上皮细胞AQP1进行检测。结果透明晶状体和DC各期晶状体囊膜下上皮细胞膜均有AQP1阳性表达。图像分析显示:在造模2周糖尿病大鼠晶状体尚透明,LECs的AQP1平均吸光度(A)值即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DC各期LECs的AQP1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随着白内障的发展,A值逐渐下降。除DCⅡ期与Ⅲ期之间A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外,其余DC各期之间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LECs胞膜AQP1表达量减少先于DC的发生,DC早期AQP1的表达量显著下降,AQP1表达改变可能在DC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通道蛋白-1 糖尿病性白内障 晶状体上皮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