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93篇文章
< 1 2 1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热祛浊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小鼠NF-κB/NLRP3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研究
1
作者 刘爱茹 李华君 +5 位作者 王立新 姬云妍 王亚男 王元松 苏秀海 吕树泉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14-221,共8页
[目的]研究清热祛浊胶囊(QRQZ)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模型小鼠的治疗效果及对核转录因子-κB(NF-κB)/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通过蛋氨酸和胆碱缺乏(MCD)饮食诱导建立NASH小鼠模型,并灌胃... [目的]研究清热祛浊胶囊(QRQZ)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模型小鼠的治疗效果及对核转录因子-κB(NF-κB)/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通过蛋氨酸和胆碱缺乏(MCD)饮食诱导建立NASH小鼠模型,并灌胃不同剂量的QRQZ。通过检测各组小鼠体质量、肝指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肝苏木素-伊红(HE)染色及油红O染色评估QRQZ对NASH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通过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水平评估QRQZ对NASH模型小鼠氧化应激水平;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评估QRQZ对NASH模型小鼠炎症的影响;通过检测磷酸化核因子κB抑制蛋白(p-IκB)、磷酸化核转录因子κB P65(p-NF-κB P65)、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活化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leaved Caspase-1)、mature IL-1β的蛋白水平以及NLRP3、ASC、Caspase-1、IL-1β的mRNA表达来评估QRQZ对NASH小鼠NF-κB/NLRP3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 QRQZ可改善MCD引起的体质量减轻,降低肝指数,降低血清ALT、AST活性及TC、TG水平,同时改善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提示QRQZ对NASH模型小鼠具有治疗作用;此外,QRQZ提升肝组织中SOD、GSH-Px活性,降低了MDA水平,降低了IL-6、IL-1β、iuTNF-α炎症因子水平,提示了QRQZ的抗氧化及抗炎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QRQZ降低了IκB与P65的磷酸化水平,减少NLRP3、ASC、Caspase-1、IL-1β蛋白及基因表达。提示QRQZ干预抑制了NASH小鼠NF-κB/NLRP3信号通路活化。[结论] QRQZ对NASH模型小鼠具有治疗作用,并且可以提升抗氧化能力改善炎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NLRP3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祛浊胶囊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 氧化应激 炎症 NF-κB/NLRP3通路
下载PDF
载脂蛋白A1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相关慢性肾损伤中的表达及作用
2
作者 袁玥 陈琳 +1 位作者 王文姬 李雪竹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4年第2期461-468,476,共9页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相关慢性肾脏损伤中载脂蛋白A1(apoA1)的表达及作用。方法采用由西式高热量饮食联合小剂量四氯化碳(CCl_(4))腹腔注射诱导建立NASH模型,以正常饮食和单独CCl_(4)腹腔注射为对照,检测肾功能、肾脏组织病...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相关慢性肾脏损伤中载脂蛋白A1(apoA1)的表达及作用。方法采用由西式高热量饮食联合小剂量四氯化碳(CCl_(4))腹腔注射诱导建立NASH模型,以正常饮食和单独CCl_(4)腹腔注射为对照,检测肾功能、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血清apoA1水平及肾脏apoA1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饮食和单独CCl 4注射对照组相比,NASH小鼠出现血肌酐升高,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肾小管损伤标志物NAG、Kim-1表达增高,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标志物α-SMA表达增高。肾组织中apoA1表达增高,表达在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并在刷状缘上浓聚。连续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显示apoA1表达部位与NAG表达高度一致。但NASH小鼠血清apoA1水平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本研究发现在NASH相关慢性肾脏病中,apoA1在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高表达,与发生肾损伤的小管部位一致,而与血清中apoA1水平无关。ApoA1在NASH相关慢性肾损伤中的具体作用机制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 慢性肾脏病 载脂蛋白A1
下载PDF
基于体外实验和网络药理学探讨沙生蜡菊醇提物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作用机制
3
作者 崔琪悦 孙佳茜 +2 位作者 朱磊 马红梅 尤丽 《特产研究》 2024年第2期47-58,67,共13页
本研究采用体外试验和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沙生蜡菊醇提物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的药效学基础和作用机制。用游离脂肪酸诱导HepG2细胞建立体外NASH模型,用不同浓度沙生蜡菊醇提物进行干预,发现其对于... 本研究采用体外试验和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沙生蜡菊醇提物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的药效学基础和作用机制。用游离脂肪酸诱导HepG2细胞建立体外NASH模型,用不同浓度沙生蜡菊醇提物进行干预,发现其对于NASH细胞模型的脂质沉积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在体外进行了沙生蜡菊醇提物的油脂吸附试验和对脂肪酶活性影响试验,发现沙生蜡菊醇提物具有较好油脂吸附能力和抑制脂肪酶活性的能力,说明沙生蜡菊在体外有良好的降脂活性。在上述基础上,利用CNKI、万方数据库、Pubmed等数据库查找沙生蜡菊相关靶点,GeneCards、OMIM、TTD、DrugBank平台查找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相关蛋白,得到潜在活性成分33个,与NASH相关靶点88个;通过蛋白-蛋白互作分析得到核心靶点,选取排名靠前的10个,通过GO和KEGG富集分析及靶点-通路网络图表明,沙生蜡菊中主要活性成分通过多途径和多靶点的方式发挥治疗NASH的作用机制,其可能与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通路、胰岛素抵抗通路、化学致癌-多活性氧通路、脂肪细胞因子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等相关。利用AutoDockTools 1.5.7软件对核心靶点和核心成分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均具有较好的结合能。总之,本研究初步探讨了沙生蜡菊醇提物治疗NASH的“活性成分-靶点-通路”作用机制,为进一步验证其作用机制提供了参考,也为沙生蜡菊治疗NASH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 沙生蜡菊 体外实验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下载PDF
1990—2019年中国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导致肝癌死亡负担的年龄-时期-队列效应分析
4
作者 赵倩雯 彭丹莉 +2 位作者 刘姗姗 佘欣 国昊楠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667-672,共6页
目的分析1990—2019年中国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导致的肝癌死亡负担的长期趋势,为中国肝癌防控提供科学建议。方法从全球疾病负担研究2019(GBD 2019)获取1990—2019年中国NASH导致的肝癌死亡负担数据,... 目的分析1990—2019年中国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导致的肝癌死亡负担的长期趋势,为中国肝癌防控提供科学建议。方法从全球疾病负担研究2019(GBD 2019)获取1990—2019年中国NASH导致的肝癌死亡负担数据,运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评估年龄、时期和队列效应。结果1990—2019年中国NASH导致的肝癌标化死亡率整体呈下降趋势,死亡总人口降幅为54.43%,男性降幅为60.72%,女性降幅46.16%。年龄-时期-队列模型显示,死亡率随年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整体呈上升趋势,死亡总人口从0.16/10万增至3.54/10万,男性从0.10/10万增至2.50/10万,女性从0.26/10万增至1.32/10万;随着时期的推移死亡风险先减小后增加,整体呈下降趋势,总人口死亡风险从1990年的1.64降至2019年的0.63,男性死亡风险从1.52降至0.69,女性死亡风险从1.78降至0.57。越晚出生的队列其死亡风险越小,死亡总人口RR值从5.24降至0.06,男性RR值从4.49降至0.08,女性RR值从5.57降至0.08。预计2020—2034年,中国NASH导致的肝癌死亡人数降至73897例,死亡率降至0.52/10万。结论1990—2019年中国NASH导致的肝癌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须重点加强老年人群NASH的防控和体检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 肝癌 年龄-时期-队列模型 死亡率 疾病负担
下载PDF
基于“以补开塞”理论探讨雷火灸干预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5
作者 王楚云 王灵钧 王丹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8期110-113,共4页
目的基于“以补开塞”理论探讨雷火灸干预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8月九江市中医院收治的10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掷硬币法分为对照组(50例)与治疗组(50例),对照组给予非酒精性脂肪性... 目的基于“以补开塞”理论探讨雷火灸干预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8月九江市中医院收治的10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掷硬币法分为对照组(50例)与治疗组(50例),对照组给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雷火灸干预。比较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疗效、体重指数、血脂水平、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进行安全性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8.00%)高于对照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体重指数及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体重指数、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体重指数及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肝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ALT、AST、TBil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ALT、AST、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IL-6、TNF-α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后的心电图和三大常规结果均显示正常。结论雷火灸干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体重指数、血脂和肝功能,并能明显抑制炎症因子表达,且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脂肪肝炎 以补开塞 雷火灸 肝功能 炎症因子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韩萍 成军 李莉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2年第9期1038-1040,共3页
关键词 病因 流行病学 病理学 预后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
下载PDF
白果内酯通过TLR4/TAK1/NF-κB通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大鼠模型肝纤维化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9
7
作者 董志超 高琦 毛建娜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16-722,共7页
目的探究白果内酯(BB)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高脂饲料诱导建立NASH大鼠模型,检测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甘油三酯(TG)、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浓度;HE染色观测肝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 目的探究白果内酯(BB)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高脂饲料诱导建立NASH大鼠模型,检测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甘油三酯(TG)、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浓度;HE染色观测肝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ELISA检测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IL-1β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和TLR4/TAK1/NF-κB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与NASH组比较,BB组(中、高剂量)血清TG、ALT和AST浓度明显降低,HDL浓度明显升高;肝组织病理损伤减轻;同时BB组大鼠肝组织α-SM A的阳性表达明显减少;给予BB 8周后,大鼠肝组织MMP-1表达明显增多,TIMP-1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炎症因子IL-6、TNF-α和IL-1β表达也明显被抑制;此外,BB还可显著促进NASH大鼠TLR4和TAK1表达,升高p-p65/p65比值。结论 BB能通过抑制TLR4/TAK1/NF-κB通路激活减轻NASH大鼠肝纤维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 肝纤维化 白果内酯
下载PDF
不同强度有氧运动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大鼠肝线粒体增殖相关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赵军 赵美琴 +1 位作者 董合玲 徐晓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5529-5532,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强度运动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大鼠肝线粒体增殖相关调节因子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普通安静组(ND组)和高脂组,高脂组分为安静对照组(C组)和运动组,分别以普通或高脂饲料喂养16 w,后6 w运动各组进行跑台运动。结... 目的研究不同强度运动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大鼠肝线粒体增殖相关调节因子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普通安静组(ND组)和高脂组,高脂组分为安静对照组(C组)和运动组,分别以普通或高脂饲料喂养16 w,后6 w运动各组进行跑台运动。结束时测血谷丙转氨酶(ALT)和血脂,肝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肝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辅酶依赖的组蛋白去乙酰代酶(SIRT1)、过氧化物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因子(PGC-1)α、核呼吸因子(NRF)-1、mt DNA转录因子(TFAM)mRNA和SIRT1、AMPK、p AMPK蛋白表达,肝HE染色切片。结果C组发生NASH;运动各组NAS和氧化应激不同程度缓解;中等、较大强度运动能显著升高SIRT1、p AMPK蛋白表达和SIRT1、PGC-1α、NRF-1、TFAM mRNA水平。结论中等和较大强度运动激活SIRT1/AMPK/PGC-1α信号通路,促进线粒体增殖,降低氧化应激水平,抑制炎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 SIRT1 AMPK PGC-1Α
下载PDF
Nrf2及其相关因子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蔡月琴 张利棕 +5 位作者 王德军 陈方明 陈芝芸 朱科燕 李剑霜 严茂祥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5期465-470,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形成过程中脂质代谢、肝组织病理学改变、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及相关关键因子的转录和蛋白水平的变化,探讨Nrf2及其相关因子在NASH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以饲...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形成过程中脂质代谢、肝组织病理学改变、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及相关关键因子的转录和蛋白水平的变化,探讨Nrf2及其相关因子在NASH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以饲喂高脂饲料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模型,分别于4、12周末处死,检测血清和肝组织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油红O染色法检测肝组织内脂肪沉积变化,常规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计算NAFLD活动度积分(NAS),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Nrf2表达;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肝组织Nrf2及其相关因子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4周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TC和肝组织TC、TG、LDL-C等指标较同期正常组均显著增高(P<0.01,P<0.05),12周模型组大鼠血清、肝组织脂质含量持续增高(P<0.01,P<0.05),肝组织HDL-C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比4周变化明显。24周和12周模型组大鼠肝细胞内沉积大量脂肪滴,肝细胞脂肪变严重,伴有肝细胞气球样变;且随着高脂饮食喂养时间的延长,肝组织内脂肪沉积以及肝细胞脂肪变程度明显加重,NAFLD评分、Nrf2表达强度均显著增高(P<0.01)。34周、12周模型组大鼠Nrf2、HO1、NQO1、rGCS、GST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调或抑制,且12周比4周变化明显(P<0.01,P<0.05)。结论:Nrf2及相关因子可能参与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在NASH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 脂质代谢 脂肪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下载PDF
清热袪浊胶囊通过抑制铁死亡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华君 吕树泉 +4 位作者 王立新 刘爱茹 王亚男 苏秀海 王元松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21期1620-1624,1631,共6页
目的:探究清热袪浊胶囊(QRQZ)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的效果并从抑制铁死亡的角度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60只C57BL/6J小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正常(Control)、模型(Model)、铁死亡抑制剂(Fer-1,10mg/kg,灌胃)、低剂量QRQZ(QRQZL... 目的:探究清热袪浊胶囊(QRQZ)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的效果并从抑制铁死亡的角度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60只C57BL/6J小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正常(Control)、模型(Model)、铁死亡抑制剂(Fer-1,10mg/kg,灌胃)、低剂量QRQZ(QRQZL,482mg/kg,灌胃)、中剂量QRQZ(QRQZM,964 mg/kg,灌胃)、高剂量QRQZ(QRQZH,1929 mg/kg,灌胃)6组,每组10只。正常组给予正常饮食,另外5组实验组均给予胆碱缺乏(MCD)饮食。整个给药过程持续6周,每周统计小鼠体重,6周后采集小鼠血液,分离血清测定ALT与AST,采集小鼠肝脏称重后固定,取同一部位进行HE与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试剂盒测定肝组织中TC、TG、总铁、GSH、GSSG水平,采用RT-qPCR检测Gpx4 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FTH1、FTL、GPX4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Fer-1与QRQZ治疗后,NASH小鼠体重与肝指数有所回升,肝组织病变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TC、TG、ALT、AST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肝组织Fe水平明显下降,FTH1、FTL蛋白相对水平明显升高,GSH/GSSG明显上升,Gpx4 mRNA以及GPX4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论:QRQZ可以通过促进GSH/GPX4抗氧化系统的表达以及抑制铁死亡缓解NASH小鼠的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 清热袪浊胶囊 铁死亡 GPX4 抗氧化
下载PDF
罗汉果水提物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小鼠肠道菌群影响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美锋 陈亚楠 +2 位作者 王佳新 彭培佩 王辉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211-216,共6页
目的探讨罗汉果水提物干预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小鼠模型肠道菌群的变化。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蛋氨酸胆碱正常含量饲料(MCS)组、蛋氨酸胆碱缺乏饲料(MCD)模型组和MCD饲料联合罗汉果水提物处理的低、中、高浓度组[50、100、500 mg/... 目的探讨罗汉果水提物干预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小鼠模型肠道菌群的变化。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蛋氨酸胆碱正常含量饲料(MCS)组、蛋氨酸胆碱缺乏饲料(MCD)模型组和MCD饲料联合罗汉果水提物处理的低、中、高浓度组[50、100、500 mg/(kg·d)],每组各10只。采用MCD饲料和等热量的MCS对照饲料喂养12 d后,采集粪便,送样进行16SrDNA V4V5区测序分析。解剖小鼠,取肝脏组织进行HE染色检测脂肪变性及炎症。结果小鼠肝脏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发现MCD可诱导小鼠肝脏明显脂肪变性和炎性浸润,而罗汉果水提物干预可减少肝脏脂质和炎性浸润的现象。罗汉果水提物干预组中拟杆菌门对厚壁菌门的比值与MCD模型组的比值相比有较为明显的增高作用,且罗汉果水提物浓度越高越接近于对照组的比值。与模型组相比,罗汉果水提物处理组疣微菌门的Akkermansia muciniphilia菌属显著增加,高浓度罗汉果水提物组Akkermansia muciniphilia菌属高于对照组。结论罗汉果水提物可以明显改善NASH小鼠的肠道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 罗汉果水提物 肠道菌
下载PDF
罗汉果水提物对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田荣荣 李美锋 +3 位作者 刘泽平 朱子冬 尉捷 王辉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共6页
该研究以蛋氨酸胆碱缺乏(MCD)饲料诱导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模型,通过小鼠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肝脏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CHO)含量检测,肝组织HE染色观察,脂肪合成基因ACC、FAS及炎症基因TNF-α的表达检测,... 该研究以蛋氨酸胆碱缺乏(MCD)饲料诱导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模型,通过小鼠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肝脏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CHO)含量检测,肝组织HE染色观察,脂肪合成基因ACC、FAS及炎症基因TNF-α的表达检测,研究罗汉果水提物对NASH的影响。结果显示与MCD模型组相比,罗汉果水提物组肝系数无明显改变,对肝组织损伤较小。肝组织病理证实罗汉果水提物明显减轻肝脂肪变性和炎性浸润。中、高剂量罗汉果水提物灌胃后,小鼠血清ALT含量降低为2.37 U/L和2.07 U/L(P<0.01);AST含量降低为3.70 U/L和3.59 U/L(P<0.05)。低、中、高剂量罗汉果水提物组均下调肝组织TG含量,分别为52.45、45.94和41.14μg/mg prot(P<0.01),但对CHO含量无影响。同时罗汉果水提物作用后ACC、FAS和TNF-α基因的表达均下调。该研究证实罗汉果水提物可抑制MCD诱导的肝脂肪变性和炎性浸润、降低脂肪酸合成及炎症相关基因表达,从而为开发NASH防治产品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 脂肪变性 炎症
下载PDF
网络抗氧化剂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模型疗效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晓兰 张志钢 +4 位作者 海春旭 王旭霞 冯国华 刘美媛 闻勤生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8年第2期213-218,共6页
目的:研究网络抗氧化剂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网络抗氧化剂组(n=24)。正常对照组喂以普通饲料,网络抗氧化剂组及模型组均予高脂饮食。网络抗氧化剂组高脂饮食同时使用维... 目的:研究网络抗氧化剂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网络抗氧化剂组(n=24)。正常对照组喂以普通饲料,网络抗氧化剂组及模型组均予高脂饮食。网络抗氧化剂组高脂饮食同时使用维生素E(100mg/kg)、硫辛酸(40mg/kg)、辅酶Q10(100mg/Kg)、维生素C(100mg/Kg)、还原性谷胱甘肽(100mg/Kg)联合灌胃治疗,1次/日。分别在8周、10周、12周通过肝功能、血脂及肝组织病理动态观察病情转归情况,检测MDA、SOD评定网络抗氧化剂在病情转归中起到的抗氧化作用。结果:网络抗氧化剂组体重、肝指数、血清ALT、AST、MDA、TC及肝组织MDA均显著低于模型组;血清、肝组织SOD显著高于模型组;病理学模型组在8-10周出现多处肝细胞内脂滴堆积,出现气球样变,且有少量炎细胞浸润,随着进食高脂饮食时间的延长病变程度逐渐加重,至12周脂肪变及炎症程度均有所加重,出现点灶状坏死、桥接坏死,甚至出现部分肝纤维化。同期网络抗氧化剂肝组织病理显示脂肪变及炎症显著轻于模型组,无明显肝纤维化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 网络抗氧化剂 抗氧化剂
下载PDF
蛋氨酸和胆碱缺乏饮食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作用及性别差异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琪娟 李继斌 +2 位作者 肖晓秋 潘先均 彭川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0-35,47,共7页
目的了解蛋氨酸和胆碱缺乏(MCD)饮食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的诱导作用及性别差异。方法于KM品系孕鼠分娩后第3日,将每只母鼠喂养子鼠数量调整至10只。子代于离乳后分为雌性组(F组)和雄性组(M组),喂养标准饮食至第10周。从第11个星期... 目的了解蛋氨酸和胆碱缺乏(MCD)饮食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的诱导作用及性别差异。方法于KM品系孕鼠分娩后第3日,将每只母鼠喂养子鼠数量调整至10只。子代于离乳后分为雌性组(F组)和雄性组(M组),喂养标准饮食至第10周。从第11个星期开始,根据饲料种类将子代随机分为雌性对照组(F-CTR组)、雌性MCD组(F-MCD组)、雄性对照组(M-CTR组)和雄性MCD组(M-MCD组),其中对照组继续喂养标准饲料,MCD组喂养MCD饲料,每周记录体质量。持续喂养4个星期后处死,取动物肝脏和血清。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脏的组织形态学特点;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肝细胞的超微结构;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Real-Time PCR方法检测肝脏组织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喂养至第10个星期时,M组小鼠的体质量明显高于F组(P<0.05);第11个星期起MCD小鼠的体质量出现下降。HE染色结果显示:与CTR组相比,MCD组小鼠的肝脏出现脂质沉积、肝细胞气球样变和炎症细胞聚集等改变,M-MCD组的改变程度较F-MCD组更严重。M-MCD组小鼠血清中ALT与AST水平升高较F-MCD组更为明显,肝脏组织TNF-αmRNA表达水平也显著高于F-MCD组(P<0.05);但各组间IL-6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CD可诱导肝脏发生NASH的病理改变,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研究提供了可选的动物模型;而雄性动物对MCD饮食诱导的NASH较雌性更严重,尤其体现在炎症反应程度上。TNF-α表达上调可能参与雄性小鼠的炎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 肝细胞气球样变 炎症反应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患者Hcy水平与C-IMT预测心血管病风险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仁萍 郭佳佳 +2 位作者 王伟 刘洁 张媛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775-781,共7页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artery intimae-media thickness,C-IMT)预测的心血管病风险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肝脏活检证实的8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artery intimae-media thickness,C-IMT)预测的心血管病风险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肝脏活检证实的8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fatty hepatitis,NASH)组、80例单纯性脂肪肝患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NAFL)组和50名健康对照者(CONTROL组),测量3组患者的血脂、肝脏生化指标、Hcy、C-IMT预测的心血管病风险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NASH组和NAFL组血清Hcy水平较CONTROL组均有升高,且有统计学意义;其中NASH组血清Hcy水平较NAFL组升高,有统计学意义.由此表明,Hcy升高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所共有,但与NAFL组相比较,其对NASH组影响更显著;相关性分析显示:C-IMT与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Hcy呈正相关,C-IMT的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NASH、高血压、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Hcy为C-IMT的危险因素(标准回归系数分别是1.515、2.066、3.270、1.240,P值分别是0.001、0.032、0.009、0.039).结论:NASH患者Hcy水平与C-IMT预测的心血管病风险之间存在正相关,可作为心血管风险的独立危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 同型半胱氨酸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中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炎胰岛素抵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田川 朱瑞新 +3 位作者 吴平 王特 曹志伟 康廷国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2期101-105,共5页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一个重要病理阶段,可因持续性肝损伤导致肝纤维化,甚至发展成为肝硬化和肝癌。NASH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普遍被认为与胰岛素抵抗、脂质代谢紊乱、氧化应激和脂质过氧化损伤等几...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一个重要病理阶段,可因持续性肝损伤导致肝纤维化,甚至发展成为肝硬化和肝癌。NASH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普遍被认为与胰岛素抵抗、脂质代谢紊乱、氧化应激和脂质过氧化损伤等几大因素有关,而胰岛素抵抗被认为是NASH发病的中心环节。尽管当前仍没有能够彻底治愈NASH的有效药物,但是已不断出现相关预防与控制的药物。相对于西医而言,中医与复杂疾病之间存在更为匹配的关系,这使得中药在治疗NASH中更有优势。该综述重点论述了中医对NASH病因的解释,以及中药在NASH治疗方面,尤其胰岛素抵抗这一环节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 胰岛素抵抗 中医病因 中药
下载PDF
成人非酒精性脂肪肝炎血清miRNA表达谱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晓萌 苏建荣 马丽娜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3期56-59,共4页
目的探究成人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血清微RNA(miRNA)表达谱,以期为NASH的治疗提供线索。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86例NASH成人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其脂肪变性程度分为观察1组(轻、中度脂... 目的探究成人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血清微RNA(miRNA)表达谱,以期为NASH的治疗提供线索。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86例NASH成人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其脂肪变性程度分为观察1组(轻、中度脂肪变性)和观察2组(重度脂肪变性),另选取同期本院体检正常成人30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三组研究对象的生化指标[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水平,并分析NASH成人患者血清miRNA表达谱。结果三组研究对象TC、TG、LDL-C、ALT、ALP水平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F=37.540、41.434、4.942、39.045、6.135,P_均<0.05)。观察2组患者TC、TG水平均显著高于观察1组(P_均<0.05)。三组研究对象血清miRNA-34a、miRNA-103a-2-5p、miRNA-451、miRNA-122表达水平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F=205.037、130.105、218.28、81.408,P_均<0.05)。观察1组患者血清miRNA-34a、miRNA-103a-2-5p、miRNA-451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观察2组(P_均<0.05),而miRNA-122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观察2组(P <0.05)。结论与正常成人比较,NASH成人患者血清miRNA-34a、miRNA-103a-2-5p、miRNA-122、miRNA-451等miRNA表达具有差异性,部分miRNA可能为NASH的治疗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 微RNA 表达谱 脂代谢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8
作者 尤鹏 尤鹏 《中国医药导刊》 2003年第2期97-99,共3页
随着发病率的逐年增加及被认为可能是发展成终未期肝病的一个主要病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已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病发生的风险因素已基本明确,它们分别是:2型糖尿病、45岁或以上,体重指数≥26及AST/ALT比值<1[1].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 发病机制 进展 氧化应激作用 脂质过氧化作用 胰岛素抵抗 内毒素 细胞因子 基因因素
下载PDF
维生素D缺乏饲料联合高果糖糖水喂养诱导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炎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莉 陈健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7年第2期20-27,共8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D缺乏饲料联合高果糖糖水诱导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发生发展情况及其与炎症、脂肪酸代谢的关系。方法 8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标准饲料组(C组),用AIN93基础饲料喂养;高果糖糖水标准饲料组(Hfr组),用20%果糖糖水加AIN9... 目的探讨维生素D缺乏饲料联合高果糖糖水诱导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发生发展情况及其与炎症、脂肪酸代谢的关系。方法 8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标准饲料组(C组),用AIN93基础饲料喂养;高果糖糖水标准饲料组(Hfr组),用20%果糖糖水加AIN93基础饲料喂养;维生素D缺乏饲料组(VDD组),用AIN93缺乏维生素D饲料喂养;缺乏维生素D加高果糖糖水饲料组(Hfr/VDD组),用20%果糖糖水加AIN93缺乏维生素D饲料喂养。喂养7个月后,检测血液生化指标,肝脏组织病理切片染色,检测脂肪酸合成分解相关基因、纤维化和炎症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结果单独Hfr组或VDD组饲料未诱发NASH;Hfr/VDD饲料诱发出NASH,原癌基因c-Myc、谷氨酰胺合成酶在肝脏中表达丰度也升高。结论 Hfr/VDD饲料可诱发NASH,充足维生素D可有效地抑制原癌基因表达;VDD饲料喂养的小鼠肝脏原癌基因c-Myc上调,促进脂肪酸合成,抑制脂肪酸分解,肝脏脂肪堆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缺乏 高果糖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 原癌基因C-MYC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肥胖儿童胰岛素和瘦素抵抗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卫霞 黄锋 +3 位作者 吴尤佳 徐杰 孙宝兰 龚红蕾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第2期119-120,124,共3页
目的:探讨肥胖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与胰岛素、瘦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对符合NASH诊断的23例患儿,符合单纯性肥胖诊断的17例儿童及20例正常儿童分别检测血谷丙转氨酶、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胰岛素、瘦素,比较它们的水平并分析谷... 目的:探讨肥胖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与胰岛素、瘦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对符合NASH诊断的23例患儿,符合单纯性肥胖诊断的17例儿童及20例正常儿童分别检测血谷丙转氨酶、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胰岛素、瘦素,比较它们的水平并分析谷丙转氨酶与各指标的关系。结果:NASH组患儿血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胰岛素、瘦素水平高于单纯肥胖组和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谷丙转氨酶与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胰岛素、瘦素和HOMA-R各指标间存在正相关(r=0.407,r=0.32,r=0.338,r=0.384,r=0.524;P<0.01,P<0.05,P<0.05,P<0.05,P<0.01)。结论:NASH患儿存在着血脂升高、高胰岛素和高瘦素血症,瘦素抵抗与胰岛素抵抗单独或共同构成NASH的发病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 胰岛素 瘦素 儿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