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ICAS)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原因,存在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ICAS的治疗方法尚缺乏共识。鉴于血管内治疗在冠状动脉狭窄和颅外颈动脉狭窄中的良好效果,以颅内支架植...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ICAS)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原因,存在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ICAS的治疗方法尚缺乏共识。鉴于血管内治疗在冠状动脉狭窄和颅外颈动脉狭窄中的良好效果,以颅内支架植入为代表的血管内治疗曾被认为是治疗ICAS安全有效的方法。然而,目前唯一经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可应用于ICAS治疗的Wingspan支架在临床研究中却表现出较高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支架内再狭窄率[1]。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脑梗死伴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脑梗死住院患者464例,根据头颅MRA和颈部CEMRA结果分为单纯颅内动脉狭窄(ICAS)组199例、单纯颅外动脉狭窄(ECAS)组47例、颅内合并颅外动脉狭窄(IECAS)组113例和无颅内颅外...目的探讨脑梗死伴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脑梗死住院患者464例,根据头颅MRA和颈部CEMRA结果分为单纯颅内动脉狭窄(ICAS)组199例、单纯颅外动脉狭窄(ECAS)组47例、颅内合并颅外动脉狭窄(IECAS)组113例和无颅内颅外动脉狭窄(NCAS)组105例;其中ICAS组颅内动脉狭窄率≥50%135例、<50%64例。测定与比较以上4组患者间血清TG、TC、LDL-C、HDL-C、载脂蛋白B(apo B)、载脂蛋白A1(apo A1)、尿酸(UA)和同型半胱氨酸(Hcy)等指标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脑梗死伴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影响因素。结果以上4组患者平均年龄,高血压、糖尿病患病情况,TC、LDL-C水平,apo A1、apo B、apo B/apo A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颅内外动脉狭窄分布显示,颅外血管病变以颈内动脉颅外段和椎动脉颅外段为主,颅内动脉病变以大脑中动脉和颈内动脉颅内段为主。多支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的a p o B水平明显高于单支颅内动脉狭窄患者(P<0.05)。a p o B(OR=8.821)、a p o B/a p o A1(OR=10.149)和吸烟(OR=2.093)是脑梗死伴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影响因素。结论 apo B、apo B/apo A1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成为今后临床上筛查与治疗高危人群的靶点。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药物治疗联合支架置入对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SICAS)患者脑血流灌注、认知功能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124例SICAS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单纯组(60例,予以单纯药物治疗)和联合组(64例,在...目的分析药物治疗联合支架置入对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SICAS)患者脑血流灌注、认知功能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124例SICAS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单纯组(60例,予以单纯药物治疗)和联合组(64例,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支架置入术)。治疗前、治疗第10天时,采用CT脑灌注成像分析局部脑血流速度(rCBF)、局部脑血容积(rCBV)、平均通过时间(MTr)。治疗前和治疗后3、14 d,记录2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随访12个月,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联合组治疗后rCBF、rCBV均不同程度升高,MTr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BF、rCBV、MT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MoCA评分均升高,且2组治疗后3、14 d MoC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14 d,2组NIHSS评分下降,且联合组NIHSS评分低于单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治疗联合支架置入治疗SICAS能较好地改善脑血流和认知功能,提高神经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展开更多
文摘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ICAS)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原因,存在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ICAS的治疗方法尚缺乏共识。鉴于血管内治疗在冠状动脉狭窄和颅外颈动脉狭窄中的良好效果,以颅内支架植入为代表的血管内治疗曾被认为是治疗ICAS安全有效的方法。然而,目前唯一经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可应用于ICAS治疗的Wingspan支架在临床研究中却表现出较高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支架内再狭窄率[1]。
文摘目的探讨脑梗死伴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脑梗死住院患者464例,根据头颅MRA和颈部CEMRA结果分为单纯颅内动脉狭窄(ICAS)组199例、单纯颅外动脉狭窄(ECAS)组47例、颅内合并颅外动脉狭窄(IECAS)组113例和无颅内颅外动脉狭窄(NCAS)组105例;其中ICAS组颅内动脉狭窄率≥50%135例、<50%64例。测定与比较以上4组患者间血清TG、TC、LDL-C、HDL-C、载脂蛋白B(apo B)、载脂蛋白A1(apo A1)、尿酸(UA)和同型半胱氨酸(Hcy)等指标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脑梗死伴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影响因素。结果以上4组患者平均年龄,高血压、糖尿病患病情况,TC、LDL-C水平,apo A1、apo B、apo B/apo A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颅内外动脉狭窄分布显示,颅外血管病变以颈内动脉颅外段和椎动脉颅外段为主,颅内动脉病变以大脑中动脉和颈内动脉颅内段为主。多支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的a p o B水平明显高于单支颅内动脉狭窄患者(P<0.05)。a p o B(OR=8.821)、a p o B/a p o A1(OR=10.149)和吸烟(OR=2.093)是脑梗死伴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影响因素。结论 apo B、apo B/apo A1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成为今后临床上筛查与治疗高危人群的靶点。
文摘目的分析药物治疗联合支架置入对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SICAS)患者脑血流灌注、认知功能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124例SICAS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单纯组(60例,予以单纯药物治疗)和联合组(64例,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支架置入术)。治疗前、治疗第10天时,采用CT脑灌注成像分析局部脑血流速度(rCBF)、局部脑血容积(rCBV)、平均通过时间(MTr)。治疗前和治疗后3、14 d,记录2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随访12个月,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联合组治疗后rCBF、rCBV均不同程度升高,MTr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BF、rCBV、MT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MoCA评分均升高,且2组治疗后3、14 d MoC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14 d,2组NIHSS评分下降,且联合组NIHSS评分低于单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治疗联合支架置入治疗SICAS能较好地改善脑血流和认知功能,提高神经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