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3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创颅内压监测下控制性阶梯式减压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1
作者 严志东 张鹏 +4 位作者 赵昆玉 黎海滨 高忠恩 岑庆君 冯荣亮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7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有创颅内压监测下控制性阶梯式减压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重型颅脑外伤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1例。患者均未行手术治疗,且处... 目的:探讨有创颅内压监测下控制性阶梯式减压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重型颅脑外伤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1例。患者均未行手术治疗,且处于急性期。对照组常规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试验组行脑室型有创颅内压监测探头植入术。比较两组颅内压、并发症发生率(迟发血肿、术后脑梗塞)、死亡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及预后情况。结果:术后6 h、12 h、24 h,对照组颅内压指标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72 h、7 d,两组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对照组恢复良好率低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颅内压监测下控制性阶梯式减压疗法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效果理想,可改善患者颅内压指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患者可更快恢复意识,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脑损伤 控制性阶梯式减 有创颅内压监测 并发症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预后
下载PDF
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联合颅内压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
作者 刘欢 刘红彬 +1 位作者 叶勇强 薛芳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11期1205-1208,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联合颅内压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四川省资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4例HIC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给予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联合颅内压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四川省资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4例HIC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给予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和观察组(给予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联合颅内压监测),每组32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预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脑出血侧别、脑血肿体积、脑出血位置、中线偏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甘露醇用量、出院时的Rankin量表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或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Rankin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联合颅内压监测可显著改善HICH患者的预后,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 颅内压监测 高血脑出血 预后
下载PDF
经额定位联合颅内压监测下微创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3
作者 覃成箭 张坤源 +6 位作者 郑传华 邓显东 罗中彬 燕鹏 梁洪岖 吕浩 罗起胜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339-344,共6页
目的探讨经额简易定位软通道联合颅内压监测下微创手术治疗椭圆形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在简易定位后经额软通道微创手术治疗的70例椭圆形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经额简易定位软通道联合颅内压监测下微创手术治疗椭圆形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在简易定位后经额软通道微创手术治疗的70例椭圆形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是否行颅内压(ICP)监测传感器置入术将其分为监测组26例和对照组4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血肿清除率、术后甘露醇使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出血率、术后颅内感染率、术后1个月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评分、预后良好率、术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等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出血量、是否中线移位、是否破入脑室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为(58.72±13.6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58±1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组患者的术后甘露醇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3.00±2.06)d、(11.31±3.8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8.23±4.29)d、(14.73±6.0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出血率、术后颅内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GOS评分为(3.96±0.9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9±1.08)分,预后良好率为69.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mRS评分为(0.88±1.1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9±1.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经额简易定位软通道联合颅内压监测下进行椭圆形基底节区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血肿清除率较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额简易定位软通道 有创颅内压监测 微创 椭圆形基底节区脑出血 疗效
下载PDF
颅内压监测联合亚低温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黄乾亮 胡坤 +1 位作者 张金石 赖文焘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4年第9期1271-1273,共3页
目的 研究颅内压监测联合亚低温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收治的7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39例行颅内压监测联合亚低温治疗,观察患者亚低温期间治疗情况,对照组31例以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 目的 研究颅内压监测联合亚低温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收治的7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39例行颅内压监测联合亚低温治疗,观察患者亚低温期间治疗情况,对照组31例以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神经体液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水平,神经功能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亚低温治疗持续时间为3~7(5.21±1.15)d;亚低温期间患者的入院时、治疗1周、出院时的颅内压分别为(20.39±2.41)mmHg、(15.43±3.41)mmHg、(10.76±2.53)mmHg,患者颅内压治疗1周时低于入院时,出院时低于入院时、治疗1周时(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NE、ACTH、Co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死亡率均为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颅内压监测联合亚低温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可有效改善血清神经体液指标水平、神经功能缺损和障碍评分,降低颅内压,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压监测 亚低温治疗 重型脑损伤
下载PDF
持续性颅内压监测应用于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治疗中的价值
5
作者 利文倩 陆健 +2 位作者 丁帅 吴成良 廖振南 《大医生》 2024年第9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性颅内压(ICP)监测应用于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治疗中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3年1月在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80例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监测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0例,采... 目的探讨持续性颅内压(ICP)监测应用于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治疗中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3年1月在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80例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监测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治疗)和观察组(40例,采用持续性ICP监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记录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统计两组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分级,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整体疗效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下降,ADL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改善情况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GOS分级较好(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采用持续性ICP监测指导治疗效果比常规治疗效果更佳,可有效调节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改善预后情况,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型脑外伤 持续性颅内压监测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日常生活能力 神经功能
下载PDF
颅内压监测仪联合标准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
6
作者 曾波 《医疗装备》 2024年第15期83-85,共3页
目的探究颅内压监测仪联合标准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于医院就诊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信封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标准骨瓣减压术治疗,试验组接受... 目的探究颅内压监测仪联合标准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于医院就诊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信封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标准骨瓣减压术治疗,试验组接受标准骨瓣减压术联合颅内压监测仪治疗。比较两组认知功能[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血清指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蛋白)]、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6个月,试验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4 d,试验组MMP-9、ICAM-1、S100-β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颅内压监测仪器联合标准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确切,可促进其术后认知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脑损伤 颅内压监测仪器 标准骨瓣减治疗 并发症发生率
下载PDF
颅内压监测和脑氧监测在颅脑损伤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梁云衡 卓胜华 +1 位作者 羊良旺(综述) 杨堃(审校)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54-57,共4页
颅脑损伤(TBI)的发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高。继发颅内亚(ICP)增高和脑缺血缺氧严重影响TBI病人的预后。与单纯ICP监测相比,ICP联合脑氧监测可更好地评估病人脑血流灌注及脑组织氧合情况,能为矫正病人脑氧代谢失衡提供及时、准确的依据... 颅脑损伤(TBI)的发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高。继发颅内亚(ICP)增高和脑缺血缺氧严重影响TBI病人的预后。与单纯ICP监测相比,ICP联合脑氧监测可更好地评估病人脑血流灌注及脑组织氧合情况,能为矫正病人脑氧代谢失衡提供及时、准确的依据。本文将简述TBI继发ICP增高和脑缺血缺氧的机制,并就近年来ICP监测和脑氧监测在TBI病人诊疗中单独及联合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TBI病人的临床诊治及神经多模态监测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颅内压监测 脑氧监测 多模态监测
下载PDF
不同类型颅内压监测下梯度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患者中的应用对比研究
8
作者 邓任强 郭智霖 +1 位作者 梁定兴 吴运桥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6期668-672,共5页
目的 探讨脑室型颅内压(ICP)监测与单纯型ICP监测下梯度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sTBI)并脑疝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海南西部中心医院神经外科2021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86例sTBI并脑疝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43)、B... 目的 探讨脑室型颅内压(ICP)监测与单纯型ICP监测下梯度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sTBI)并脑疝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海南西部中心医院神经外科2021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86例sTBI并脑疝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43)、B组(n=43)。比较两组围术期并发症、甘露醇应用剂量及时间、近期疗效、远期疗效、术后并发症。结果 A组急性恶性脑膨出、迟发性血肿发生率低于B组(P<0.05);A组甘露醇应用剂量低于B组,应用时间短于B组(P<0.05);A组术后24 h瞳孔恢复率低于B组,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高于B组(P<0.05);两组远期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相较于单纯型ICP监测,脑室型ICP监测下梯度减压术应用于sTBI并脑疝患者,可降低急性恶性脑膨出、迟发性血肿发生率,优化甘露醇使用情况,改善近期预后,且未增加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型 单纯型 颅内压监测 梯度减 重型脑损伤 脑疝
下载PDF
超声ONSD联合TCCD脑中线移位为基础的无创多模态颅内压监测在大面积脑梗死救治中的应用价值
9
作者 吴云鹰 韩韬 +4 位作者 赵倩 陆海波 王东升 皋九鑫 程言博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698-702,共5页
目的 探讨超声视神经鞘直径(ONSD)联合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D)脑中线移位为基础的无创多模态颅内压监测在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宿迁市钟吾医院确诊的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 目的 探讨超声视神经鞘直径(ONSD)联合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D)脑中线移位为基础的无创多模态颅内压监测在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宿迁市钟吾医院确诊的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常规监测)和研究组(n=40,常规监测+超声多模态监测)。对比2组患者一般资料、行去骨瓣减压术比例和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ONSD、TCCD脑中线移位监测值与去骨瓣减压术的关系。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价值。结果 2组行去骨瓣减压术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前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GO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行去骨瓣减压术患者超声ONSD、TCCD脑中线移位值高于保守治疗患者(P<0.05);超声ONSD、TCCD脑中线移位、二者联合预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4、0.748、0.891。结论 以超声ONSD、TCCD为基础的无创多模态颅内压监测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测量结果可信度较高,有助于改善预后,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鞘直径 颅内压监测 彩色多普勒超声 大面积脑梗死 去骨瓣减
下载PDF
颅内压监测下脑内血肿清除和去骨瓣减压术对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彭演国 陈水钰 +1 位作者 吴旺春 尚占芳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26-229,共4页
目的研究颅内压监测下脑内血肿清除和去骨瓣减压术应用在颅脑损伤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70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35例接受颅内压监测下脑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纳入联合组,另35例采取颅... 目的研究颅内压监测下脑内血肿清除和去骨瓣减压术应用在颅脑损伤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70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35例接受颅内压监测下脑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纳入联合组,另35例采取颅内压监测下脑内血肿清除术患者纳入常规组。比较两组血肿清除率、再次出血率、颅内压水平、神经功能缺损(NIHSS)、格拉斯哥昏迷(GCS)、简易精神状态评价表(MM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并发症。结果联合组血肿清除率(85.71%)高出常规组(62.86%),但再次出血率(11.43%)低于常规组(31.43%)(P<0.05)。手术前,各组的颅内压水平无差别(P>0.05),术后1 d、3 d、7 d的颅内压均低于手术前,同时联合组均低于常规组(P<0.05)。手术前,各组的NIHSS、GCS、MMSE及神经损伤标志物均无差别(P>0.05),两组手术后各项指标均较手术前改善,其中联合组的NIHSS、NSE、GFAP、S100B低于常规组,但GCS、MMSE较常规组更高(P<0.05)。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11.43%)低于常规组(34.29%)(P<0.05)。结论颅内压监测下脑内血肿清除和去骨瓣减压术的效果更为理想,可有效提高患者血肿清除率,并降低颅内压水平,促进神经功能、认知能力改善,减轻昏迷和脑损伤程度,且并发症较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骨瓣减 颅内压监测 脑内血肿清除 脑损伤
下载PDF
重症颅脑损伤治疗中无创颅内压监测下控制性减压的应用研究
11
作者 谭林 谭李梅 +1 位作者 王风波 王宗林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6期183-187,共5页
目的研究重症颅脑损伤治疗中无创颅内压监测(NIICPM)下控制性减压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SCI患者8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无创组与有创组各42例,无创组行NIICPM,有创组行有创颅内压监测(IICPM)。观... 目的研究重症颅脑损伤治疗中无创颅内压监测(NIICPM)下控制性减压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SCI患者8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无创组与有创组各42例,无创组行NIICPM,有创组行有创颅内压监测(IICPM)。观察两组术后1、3、7天颅内压;术前及术后7天昏迷程度、神经缺损情况及生活质量;术后7、30天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达峰时间(TTP)及平均通过时间(MTT)等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前及术后7天血清纤维蛋白原样蛋白2(FGL2)、泛素C末端水解酶L1(UCH-L1)、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等神经损伤相关因子水平;术后30天预后情况;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1、3、7天两组颅内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天,无创组GCS评分、GQOL-74评分高于有创组,NIHSS评分低于有创组(P<0.05);术后7、30天,无创组CBV、CBF均大于有创组,TTP及MTT均小于有创组(P<0.05);术后7天,无创组血清FGL2、UCH-L1、AOPP水平均低于有创组(P<0.05);术后30天两组预后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创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小于有创组(P<0.05)。结论NIICPM下控制性减压可稳定降低SCI患者颅内压,减轻神经损伤,避免脑血流动力学异常改变,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颅内压监测 控制性减 重型脑损伤 脑血流动力学 神经损伤相关因子
下载PDF
开颅血肿清除术联合有创颅内压监测对脑出血脑水肿期患者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岳学智 《临床研究》 2024年第2期23-26,共4页
目的分析脑出血行开颅血肿清除联合有创颅内压监测术后脑水肿期颅内压监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1月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脑出血患者62例,在区间随机法引导下均等划分组别,两组均接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研究组... 目的分析脑出血行开颅血肿清除联合有创颅内压监测术后脑水肿期颅内压监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1月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脑出血患者62例,在区间随机法引导下均等划分组别,两组均接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监护+治疗,根据尿、血常规等相关指标实时调整治疗方案;研究组采取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有创颅内压监测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术前、术后第三月神经缺损程度量表(NIHSS)评分、脑卒中评分(MRS)、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围术期甘露醇使用量及脑水肿其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前,两组NIH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三月,两组NIHSS评分均有所下降,且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间MRS、GO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三月,两组MRS评分均有所下降,GOS评分均有所上升,研究组MRS评分低于对照组,研究组GO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第二日、第四日、第六日、第八日甘露醇使用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脑水肿期并发症发生率(6.45%)低于对照组(2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行开颅血肿清除联合有创颅内压监测能实现颅内压动态监测,在指导术后脑水肿期甘露醇的使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等方面均有一定积极意义,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血肿清除 有创颅内压监测
下载PDF
神经外科护士对创伤性脑损伤患者颅内压监测及分级护理知信行现状调查
13
作者 董倩 王珂 +3 位作者 徐晓旋 包浩莹 周梦良 朱冬梅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7-521,共5页
目的调查三级及以上综合医院神经外科护士对创伤性脑损伤患者颅内压监测及分级护理知信行现状。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3月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13所三级及以上综合医院304名神经外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表、... 目的调查三级及以上综合医院神经外科护士对创伤性脑损伤患者颅内压监测及分级护理知信行现状。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3月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13所三级及以上综合医院304名神经外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表、颅内压监测及分级护理知信行问卷调查神经外科护士对颅内压监测及护理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调查问卷的内容效度为0.855。结果共收回294份问卷。知识、态度、行为的得分分别为(15.05±4.27)分、(23.56±5.02)分和(30.91±6.75)分,总分为(69.52±12.87)分。职称、科室类别、护士类别等是神经外科护士对颅内压监测及分级护理知信行总体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护理领导者应充分重视神经外科护士的临床培训需求,开展颅内压监测及分级护理的基础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的培训,医院也应大力开展神经外科护士专科培训,提高护士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压监测 知信行 脑损伤 分级护理 重症监护病房
下载PDF
基于循证理论的精细化护理联合颅内压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
14
作者 范美敏 赵慧敏 杨爱慧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16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理论的精细化护理联合颅内压(ICP)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1日~2023年7月1日收治的66例sTB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乱数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3例。参照组实施常规ICP监测护理,研...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理论的精细化护理联合颅内压(ICP)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1日~2023年7月1日收治的66例sTB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乱数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3例。参照组实施常规ICP监测护理,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循证理论指导的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昏迷情况[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ICP水平、预后效果[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GCS中睁眼反应、语言交流、运动障碍及总分高于参照组(P<0.05);护理1、2、3周后,研究组ICP水平低于参照组(P<0.01);研究组预后不良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将ICP监测与循证理论指导下的精细化护理措施联合应用于sTBI患者,不仅可对患者昏迷、ICP进行改善,还可降低预后不良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理论 精细化护理 颅内压监测 重型脑损伤 预后 并发症
下载PDF
颅内压监测仪监测指导调整甘露醇剂量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
15
作者 夏克江 吴小琴 童威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7期153-157,共5页
目的:探究颅内压监测仪监测指导调整甘露醇剂量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鹰潭市人民医院2020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1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研究组(n=70)及对照组(n=70)。对照组术后采用腰穿结... 目的:探究颅内压监测仪监测指导调整甘露醇剂量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鹰潭市人民医院2020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1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研究组(n=70)及对照组(n=70)。对照组术后采用腰穿结合CT复查结果调整甘露醇使用剂量,研究组则采用颅内压监测仪调整甘露醇使用量。对比两组心肺功能[全心射血分数(GEF)、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脱水效果、甘露醇使用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GEF、SVRI、ITBVI、PVPI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EVLWI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颅内压及脑水肿体积均较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甘露醇使用时间较短,使用剂量较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电解质紊乱、肺水肿、恶心呕吐发生率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惊厥、低钠血症发生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采用颅内压检测仪监测指导能够更加准确地调整甘露醇使用剂量,在确保脱水效果的同时对患者的心肺功能影响较小,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脑损伤 颅内压监测 甘露醇 心肺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动态颅内压监测对高血压脑出血去骨瓣减压术患者的影响
16
作者 彭演国 陈水钰 +1 位作者 吴旺春 尚战芳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8期37-41,共5页
目的:研究动态颅内压(ICP)监测对高血压脑出血去骨瓣减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收治的89例HICH去骨瓣减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排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45)和参照组(n=44)。... 目的:研究动态颅内压(ICP)监测对高血压脑出血去骨瓣减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收治的89例HICH去骨瓣减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排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45)和参照组(n=44)。参照组术后给予常规监测,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动态ICP监测。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及甘露醇用量,并发症,干预前后血清生化指标、神经功能及意识情况,恢复效果。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甘露醇第1天、3天、5天、7天用量均少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8.89%)显著低于参照组(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高于参照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1.11%)显著高于参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ICP监测能缩短HICH患者住院时间,减少甘露醇使用量,改善血清生化指标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治疗效率,具有临床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颅内压监测 去骨瓣减 高血脑出血 并发症
下载PDF
颅内压监测专利技术现状
17
作者 王铖媛 樊巍 《中国科技信息》 2024年第5期39-41,共3页
颅内压属于重要医学指标中的一种,其代表颅腔内的脑组织、脑脊液、血液三者共同作用下引发的压强。监测颅内压的现有技术为通过传感器,直接或间接监测颅内压,监护设备记录颅内压数值或者趋势线提供给医院的医护人员,以便于医护人员分析... 颅内压属于重要医学指标中的一种,其代表颅腔内的脑组织、脑脊液、血液三者共同作用下引发的压强。监测颅内压的现有技术为通过传感器,直接或间接监测颅内压,监护设备记录颅内压数值或者趋势线提供给医院的医护人员,以便于医护人员分析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颅内压的监测技术始于20世纪,近几十年来该技术发展很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护设备 颅内压监测 医护人员 脑损伤患者 趋势线 脑脊液 专利技术 监测技术
下载PDF
动态颅内压监测指导甘露醇应用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价值分析
18
作者 贾晓燕 李小宁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4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动态颅内压监测指导甘露醇应用在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中的价值。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78例HICH患者分为参考组(n=39)与动态监测组(n=39)。两组均接受常规开颅手术治疗,参考组术后行常规治... 目的:探讨动态颅内压监测指导甘露醇应用在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中的价值。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78例HICH患者分为参考组(n=39)与动态监测组(n=39)。两组均接受常规开颅手术治疗,参考组术后行常规治疗,动态监测组术后使用动态ICP监测指导治疗。比较两组术后10 d的脑血肿量、甘露醇使用量及其减量时间、总住院时间、血清应激反应、神经功能、预后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动态监测组术后10 d的脑血肿量、甘露醇使用量低于参考组,甘露醇减量时间、总住院时间短于参考组(P<0.05);术后10 d,两组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中性粒细胞占比(NEUT)、白细胞计数(WBC)均低于术前,动态监测组各项指标检测值低于参考组(P<0.05);术后10 d,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低于术前,且动态监测组低于参考组(P<0.05);动态监测组预后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监测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颅内压监测指导HICH患者甘露醇治疗用量,能减少甘露醇使用量,提高疗效,改善患者应激反应、神经功能及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脑出血 动态颅内压监测 甘露醇 应激反应 神经功能
下载PDF
颅内压监测下阶梯减压术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19
作者 李明芩 黄坚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探究颅内压监测下阶梯减压术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6月至2023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6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资料,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划分为观察组(颅内压监测下阶梯减压术)和对照组(常规去骨瓣减压术)各38例... 目的探究颅内压监测下阶梯减压术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6月至2023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6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资料,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划分为观察组(颅内压监测下阶梯减压术)和对照组(常规去骨瓣减压术)各38例,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1天(21.54±2.68 mmHg)、3天(17.21±1.76 mmHg)及7天(12.87±1.56 mmHg)的颅内压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5.16±3.22 mmHg、21.73±2.59 mmHg、17.53±1.82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神经功能指标GCS评分、NIH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精神状态指标MMSE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压监测下阶梯减压术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效果良好,有利于改善预后,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脑损伤 颅内压监测 阶梯减 预后
下载PDF
持续颅内压监测预警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20
作者 管雪军 《中外医疗》 2024年第5期74-77,共4页
目的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引入持续颅内压监测预警措施,评估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月江苏省常熟市中医院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配合持续颅内压... 目的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引入持续颅内压监测预警措施,评估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月江苏省常熟市中医院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配合持续颅内压监测预警技术完成手术,对照组常规完成手术,比较两组预后状态、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颅内压水平、甘露醇用药情况与昏迷程度。结果观察组预后良好率(82.50%)高于对照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2,P<0.05)。观察组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颅内压水平持续下降,且观察组术后40、60 h颅内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1周内观察组甘露醇持续用药时间、甘露醇用药总量均低于对照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将持续颅内压监测预警措施融入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状态,稳定术后颅内压水平,降低各项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患者综合预后质量,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颅内压监测预警 重型脑损伤 手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