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前路减压融合后椎间植入物下沉的风险与预防 被引量:2
1
作者 彭建城 姚晓玲 +2 位作者 凌海乾 赖盈 李捷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7期4408-4413,共6页
背景:椎间植入物下沉是颈前路减压融合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了解该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总结关于颈前路减压融合术后椎间植入物下沉的国内外文献,以期对脊柱外科医生进行临床指导。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以... 背景:椎间植入物下沉是颈前路减压融合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了解该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总结关于颈前路减压融合术后椎间植入物下沉的国内外文献,以期对脊柱外科医生进行临床指导。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以“intervertebral implant,subsidence,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cage,review,biomechanical analysis,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 technology,complications,biomaterials”及“椎间植入物,下沉,颈前路减压融合术,融合器,综述,生物力学研究,三维有限元,3D打印技术,并发症,生物材料”为检索词进行文献检索。结果与结论:(1)在术前因素中,骨质疏松、体质量指数较低、更高的T1倾斜率和倒置的颈椎角是颈前路术后出现椎间融合器下沉的危险因素。(2)C6/7是颈前路术后椎间融合器下沉的好发节段,长节段的发生率高于短节段,大多数文献认为,钛板-融合器内固定系统能有效降低下沉风险。(3)植入物的宽度、直径、高度与术后下沉率相关,植入物放置趋于终板中央时下沉风险增高。(4)矩形、解剖型、12-叶形、多孔结构融合器及仿生凹坑表面置于融合器侧面时可有效降低下沉风险。(5)聚醚醚酮材料融合器较钛合金融合器的下沉风险较低,可降解材料、复合材料在近年得到更多的研究,但仍需进一步证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6)过度刮除终板、椎间过度撑开、颈椎牵开器撑开时间过久、螺钉置入位置较差、植入物置入角度欠佳是导致术后椎间植入物下沉的危险因素,术后过早去除颈托会增加下沉风险。(7)生物力学研究、材料学研究、3D打印技术、远期随访是未来研究颈前路减压融合术后椎间植入物下沉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植入物 下沉 颈前路减压融合 融合 综述
下载PDF
颈前路减压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病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超 唐晓杰 谭江威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5期167-171,共5页
颈椎退变性疾病(cervical degenerative disease,CDD)为目前导致脊髓功能异常的典型诱因,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颈前路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从20世纪50年代出现至今,已成为解决CDD的金标准,而基... 颈椎退变性疾病(cervical degenerative disease,CDD)为目前导致脊髓功能异常的典型诱因,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颈前路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从20世纪50年代出现至今,已成为解决CDD的金标准,而基于访查时间深入,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病(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隐患逐渐显露了出来。ASD对于融合术的后期效果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成为颈前路减压融合术的主要远期并发症。同时引发患者问题反复,严重的更是会对手术疗效造成影响,因此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此次主要总概了近些年业内有关研究成果,并就ASD的发生情况、危险性和防范等予以探讨,提升对于该问题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近节段退变 椎病 颈前路减压融合 生物力学
下载PDF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与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马晓勇 陈涛平 郭志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5期49-51,共3页
目的比较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与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评价其优缺点。方法 65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组(33例,行Bryan假体置换术)和颈前路减压融合术组(32例,行颈前路减压融合术)。观... 目的比较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与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评价其优缺点。方法 65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组(33例,行Bryan假体置换术)和颈前路减压融合术组(32例,行颈前路减压融合术)。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颈部外固定时间以及术后恢复工作时间;两组患者于术前、术后3、6、12个月行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并行X线检测颈椎活动度(ROM);评价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颈部外固定时间以及术后恢复工作时间均显著短于颈前路减压融合术组(P<0.01)。两组术后12个月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组术后12个月单节段及双节段置换ROM较术前无显著改变(P>0.05),颈前路减压融合术组术后12个月ROM较术前减小(P<0.05或P<0.01),且显著小于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组(P<0.05或P<0.01)。两组患者满意率无差异(P>0.05)。两组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颈部外固定时间短,使患者保持正常的颈椎活动度,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椎病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 颈前路减压融合 治疗
下载PDF
自锁式颈前路减压融合术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对颈椎生理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谭志宏 董杰 +1 位作者 董达胜 杨济源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年第7期1436-1440,共5页
目的探讨自锁式颈前路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结合中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对颈椎生理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惠州市中医医院收治... 目的探讨自锁式颈前路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结合中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对颈椎生理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惠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6例CSM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单纯自锁式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治疗组自锁式颈前路减压融合术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 d、3个月、6个月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颈髓功能(Japanese orthopedics a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生理功能恢复情况(融合节段Cobb角、椎间隙高度、颈椎整体曲度)、综合疗效(Odom评级法)、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SF-36健康调查量表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VAS评分较术后3 d减少,JOA评分较术后3 d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VAS评分较对照组减少,JOA评分较对照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VAS评分较术后3个月减少,JOA评分较术后3个月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VAS评分较对照组减少,JOA评分较对照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 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融合节段Cobb角、椎间隙高度、颈椎整体曲度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3 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融合节段Cobb角、椎间隙高度、颈椎整体曲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治疗组总优良率95.83(46/48)高于对照组81.25(39/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SF-36量表生理、心理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锁式ACDF结合中药治疗CSM效果良好,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颈椎生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椎病 颈前路减压融合 补阳还五汤 视觉模拟疼痛量表 日本骨科学会髓功能评分量表
下载PDF
双侧颈浅丛阻滞对颈前路减压融合术后24h内恢复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白涛 王冬玫 康金录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6期2311-2313,共3页
目的 观察双侧颈浅丛阻滞对颈前路减压融合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Ⅱ级择期全身麻醉下行颈前路减压融合术的成年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手术开始前随机分组接受双侧颈浅丛阻滞(A组)或单纯采用全... 目的 观察双侧颈浅丛阻滞对颈前路减压融合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Ⅱ级择期全身麻醉下行颈前路减压融合术的成年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手术开始前随机分组接受双侧颈浅丛阻滞(A组)或单纯采用全身麻醉(B组)。利用回收问卷“40项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oR-40)评价术前和术后24h内的恢复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瑞芬太尼总用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明显高于A组;术后24h内需要镇痛药物和止吐药物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QoR-40总分和各项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内,A组患者QoR-40总分和各项评分都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身麻醉联合双侧颈浅丛阻滞是提高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患者早期恢复质量的有效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丛阻滞 颈前路减压融合 术后 恢复质量
下载PDF
颈前路减压融合术后椎间高度四种测量方法的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良意 喻关标 徐建伟 《脊柱外科杂志》 2004年第3期149-151,共3页
目的 评价颈前路减压融合术后椎间高度变化的四种测量方法的可靠性。方法 由2名医师分别采用前椎间隙高度直接测量法、椎间隙高度指数法、盘-椎比值法、颈前柱高度测量法,测量68例脊髓型颈椎病手术前后颈椎X线侧位片的椎间高度,计算相... 目的 评价颈前路减压融合术后椎间高度变化的四种测量方法的可靠性。方法 由2名医师分别采用前椎间隙高度直接测量法、椎间隙高度指数法、盘-椎比值法、颈前柱高度测量法,测量68例脊髓型颈椎病手术前后颈椎X线侧位片的椎间高度,计算相应结果,再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以颈前柱高度测量法的相关系数(0.836)最大,前椎间隙高度直接测量法相关系数(0.639)最小。结论 四种测量方法中,以颈前柱高度测量法最为可靠,测量方法简单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前路减压融合 椎间高度 测量方法 可靠性 脊髓型椎病
下载PDF
颈前路减压融合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7
作者 方磊 陈子华 +2 位作者 刘丹 陈鑫营 周孝斌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6期93-96,共4页
目的:探究颈前路减压融合用于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SCIWORA)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43例SCIWORA患者临床资料,术前检查确认病情后采用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比较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治疗前... 目的:探究颈前路减压融合用于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SCIWORA)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43例SCIWORA患者临床资料,术前检查确认病情后采用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比较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治疗前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后疗效和并发症以及随访结果。结果:患者随访结束前神经功能分级情况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JOA评分、NDI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患者优13例,良15例,中11例,差4例,优良率为65.11%(28/43);术后3例出现吞咽困难患者,1例声音嘶哑患者,无内固定松动以及植骨愈合较差并发症出现; 21例患者在术后3个月复查时即发现植骨开始融合,36例患者在术后半年复查时可见植骨融合良好。结论:SCIWORA治疗采用颈前路减压融合,可以显著改善患者受损脊椎功能和神经功能以及患者生活质量,近期和远期疗效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前路减压融合 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颈前路减压融合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3
8
作者 赵昕 赵昊 任维花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511-512,共2页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常表现为颈肩部和上肢麻木、烧灼样疼痛,伴有局部皮肤过敏,触摸疼痛且剧烈,夜间难以入睡,给患者造成身心方面的痛苦.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症 手术 颈前路减压融合 围手术期 护理
下载PDF
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朱贤 张兴祥 +2 位作者 葛建飞 沙卫平 张金坤 《交通医学》 2011年第5期495-496,共2页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方法和效果。方法:神经根型颈椎病52例采用前路减压融合术,常规颈前路显露椎体间隙和后纵韧带,行椎体后缘、椎体侧方钩椎关节减压,自体髂骨或椎间融合器植入暴露椎间隙,Orion钢板内...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方法和效果。方法:神经根型颈椎病52例采用前路减压融合术,常规颈前路显露椎体间隙和后纵韧带,行椎体后缘、椎体侧方钩椎关节减压,自体髂骨或椎间融合器植入暴露椎间隙,Orion钢板内固定。结果:获随访6~36个月,平均24.3个月。随访3年未见相邻节段出现继发性改变22例。颈肩部及上肢放射痛者术后症状立即缓解37例,术后1~3个月内缓解15例。按JOA17分评分法评价疗效,术前评分12。15分,平均13.4分,术后评分14~17分,平均15.7分,52例手术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32例,良13例,可7例,优良率为86.5%;术后随访时x线片复查,植骨均获得融合,无内固定松动、脱出等并发症。结论: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创伤较小、操作安全、减压满意、固定可靠,是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效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椎病 颈前路减压融合 椎间Cage融合 Orion钢板内固定术
下载PDF
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与颈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手术疗效比较
10
作者 张涛 王弘 +1 位作者 徐宏光 李从明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527-530,共4页
目的:比较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 cervical disc arthroplasty ,CDA)与颈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 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 ,ACDF)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8月~2015年1月收治的退变性颈椎病50例,... 目的:比较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 cervical disc arthroplasty ,CDA)与颈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 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 ,ACDF)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8月~2015年1月收治的退变性颈椎病50例,随机给予CDA(n=23),或者ACDF(n=27)治疗,术后12个月门诊随访。结果:两组术前性别、年龄、手术节段活动度(range of motion, ROM)、VAS( visual analogue scale )及JOA(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无统计学差异,CDA组比ACDF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P<0.01),两组住院时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术后12个月,两组手术节段RO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CDA组ROM较术前得以维持,ACDF组降低。两组JOA及VAS无统计学差异。结论:CDA较ACDF能维持手术节段的活动度,CDA有望取代ACD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前路减压融合 BRYAN椎人工椎间盘 椎病
下载PDF
颅骨牵引复位配合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关节突绞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简伟 吴广森 +3 位作者 隰建成 才晓军 陈兴 王永川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36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颅骨牵引复位配合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关节突绞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关节突绞锁患者9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探讨颅骨牵引复位配合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关节突绞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关节突绞锁患者9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8例。研究组给予颅骨牵引复位配合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前路撑开撬拨复位固定,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患者恢复情况、脊髓神经功能、围术期指标,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年感觉功能、运动功能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关节突绞锁患者经颅骨牵引复位配合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脊髓神经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牵引复位 颈前路减压融合 椎骨折脱位合并关节突绞锁 临床研究
下载PDF
颈前路减压融合术中后纵韧带切除与保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洪旭伟 曹国良 +2 位作者 蔡耿喜 刘情 丁自海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97-799,共3页
颈前路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是 Robinson 和 Cloward 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并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颈椎伤病的手术方法,它能有效消除突向椎管前方的椎间盘、增生骨赘及骨折碎片等。经前入路操作... 颈前路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是 Robinson 和 Cloward 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并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颈椎伤病的手术方法,它能有效消除突向椎管前方的椎间盘、增生骨赘及骨折碎片等。经前入路操作简单,体位改变少,并可同时植骨融合,以解除脊髓和神经根压迫,重建椎体间高度,间接扩大椎管及神经根管容积,从而达到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及维持病变节段稳定的目的[1-2]。在外科治疗各类颈椎病的术式中,ACDF 较前入路椎体切除及融合术、椎板扩大成形术、椎板切除术等有明显的优势[3-4],并且 ACDF 的手术方式一直在改进以达到更好的减压效果和更少的并发症。在手术中,彻底去除脊髓受压因素,如切除骨性致压物、突出的椎间盘组织等硬性致压物已成为共识,但对非骨性因素,尤其是后纵韧带(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PLL)是否切除及切除后的疗效仍存在争议。本文综述 ACDF 中关于 PLL 切除与保留的研究进展,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前路减压融合 后纵韧带切除 前入路椎体切除 椎板切除术 椎间盘组织 神经功能恢复 外科治疗 脊髓受压
下载PDF
单节段Discover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与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颈椎病的长期疗效对比 被引量:6
13
作者 雷润博 李盼 +5 位作者 甘璐 杨雪蕊 魏彬 曹雄飞 李沫 罗卓荆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88-695,共8页
目的:比较单节段Discover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artificial cervical disc replacement,ACDR)与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治疗颈椎病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 目的:比较单节段Discover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artificial cervical disc replacement,ACDR)与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治疗颈椎病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西京医院行单节段ACDR和ACDF治疗的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ACDR组(n=21例)男性15例,女性6例,年龄33~58岁(44.0±7.5岁);采用Discover假体,C4/52例,C5/617例,C6/72例。ACDF组(n=25例)男性20例,女性5例,年龄33~63岁(48.2±8.5岁);C3/41例,C4/53例,C5/618例,C6/73例。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法、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1年、2年、5年及末次随访时的神经功能和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利用X线、CT及MRI影像学资料测量和评估ACDR组手术节段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末次随访时的异位骨化(heterotopic ossification,HO)以及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手术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CDR组随访时间138.9±12.0个月,ACDF组随访时间136.9±10.8个月,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随访时间点JOA评分、上肢痛VAS评分、颈痛VAS评分和NDI均较术前显著性改善,与同组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与术后2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同时间点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CDR组术后3个月、1年、2年时手术节段ROM与术前比较显著性增加(P<0.05),术后5年和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CDR组末次随访时13例(61.9%)手术节段发生HO,其中McAfee分级Ⅰ级1例,Ⅱ级3例,Ⅲ级6例,Ⅳ级3例。ACDR组17个(40.5%)邻近节段发生退变,ACDF组34个(68.0%)邻近节段发生退变,两组ASD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ACDR组无二次手术患者,ACDF组2例因ASD导致二次手术。两组二次手术率有统计学差异(0 vs 8%,P<0.05)。结论:与ACDF术式相比,单节段ACDR治疗颈椎病能够获得一致的、良好的长期临床疗效,并在减少ASD发生方面具有优势。然而,随时间延长ACDR手术节段HO发生率较高,造成手术节段活动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病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 颈前路减压融合 长期随访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两种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两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陈恩良 王楠 全仁夫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0年第9期841-847,共7页
目的:探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with fusion,ACDF)与颈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with fusion,ACCF)治疗相邻两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7年1... 目的:探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with fusion,ACDF)与颈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with fusion,ACCF)治疗相邻两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相邻两节段脊髓型颈椎病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5例,女22例,年龄43~69岁,平均54.6岁。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ACDF治疗组(A组,17例)和ACCF治疗组(B组,20例)。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12个月颈椎融合节段Cobb角、颈椎曲度,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价临床疗效,并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5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A组分别为(106.3±22.6)min、(52.2±26.4)ml,B组分别为(115.6±16.8)min、(61.7±20.7)ml,手术时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中出血量大于A组(P<0.05)。术前及术后1、12个月颈椎曲度和颈椎融合节段Cobb角A组分别为(11.28±1.40)°、(17.56±1.90)°、(16.64±1.80)°和(4.93±4.20)°、(9.44±2.60)°、(9.25±2.80)°,B组分别为(10.59±1.20)°、(16.26±2.10)°、(15.76±2.50)°和(4.75±3.90)°、(7.98±2.10)°、(7.79±3.00)°。两组患者术后颈椎融合节段Cobb角、颈椎曲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且A组较B组恢复更明显(P<0.05)。术前及术后1、12个月JOA评分A组分别为9.46±1.70、11.56±1.40、14.86±1.20,B组分别为9.11±1.50、11.40±1.30、15.12±1.60。两组患者术后JOA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组间同时间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A组出现吞咽梗阻感2例,cage移位1例,未发生钛板螺钉松动;B组出现吞咽梗阻感4例,钛网沉降2例,钛板螺钉松动1例。结论:两种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两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均能有效减压,改善病椎Cobb角及颈椎生理曲度。ACDF术式可直接去除椎间水平的致压物,椎体破坏小,颈椎生理曲度恢复良好;ACCF术式椎体次全切除,操作空间大,易于去除椎体后缘骨赘及钙化的后纵韧带。长期随访显示,ACDF与ACCF术式效果良好,技术成熟,疗效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椎病 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 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融合 减压 脊柱融合
下载PDF
颈椎病患者经颈前路减压融合手术后吞咽困难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罗剑峰 文坤树 蔡勇平 《颈腰痛杂志》 2020年第4期485-486,489,共3页
目的探讨颈椎病患者经颈前路减压融合手术后吞咽困难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4月于本院行颈前路减压融合手术的195例颈椎病患者,按照术后是否发生吞咽困难将其分为吞咽困难组(56例)和非吞咽困难组(139例)。收集所... 目的探讨颈椎病患者经颈前路减压融合手术后吞咽困难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4月于本院行颈前路减压融合手术的195例颈椎病患者,按照术后是否发生吞咽困难将其分为吞咽困难组(56例)和非吞咽困难组(139例)。收集所选患者基线资料及围术期相关资料,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影响术后吞咽困难的危险因素。结果吞咽困难组女性、年龄≥60岁、有吸烟史、病程≥8个月、手术节段为多节段、手术时间≥2 h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非吞咽困难组(P<0.05);经多元Logisitic回归分析,上述因素均为颈椎前路术后发生吞咽困难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女性、年龄≥60、有吸烟史、病程≥8个月、手术节段为多节段的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减压融合手术后发生吞咽困难的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病 颈前路减压融合 吞咽困难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缝合椎前筋膜对颈前路减压融合术后吞咽困难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开权 康建平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480-483,共4页
目的比较分析术中是否缝合椎前筋膜对减轻颈前路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osition fusion,ACDF)后吞咽困难的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6年9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单/双节段颈椎前路手术患者341例,根据不... 目的比较分析术中是否缝合椎前筋膜对减轻颈前路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osition fusion,ACDF)后吞咽困难的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6年9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单/双节段颈椎前路手术患者341例,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及是否缝合椎前筋膜分为A组(n=147),采用不缝合椎前筋膜颈前路cage置入钛板固定;B组(n=159),采用缝合椎前筋膜颈前路cage置入钛板固定;C组(n=35),使用颈前路零切迹(Zero-P)融合器固定。比较3组患者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所选病例均获随访,B、C组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均低于A组,吞咽困难严重程度均轻于A组(P<0.05);B组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与C组相当(P>0.05);3组患者术后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中,缝合椎前筋膜可降低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减轻吞咽困难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前筋膜 颈前路减压融合 Zero-P 吞咽困难
下载PDF
全麻下颅骨牵引复位配合颈前路减压融合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鹏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8年第1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全麻下进行颅骨牵引复位同颈前路减压融合术联合对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选择治疗的44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患者当做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通在全身麻醉下进行颅骨牵引复位,在患者复位...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全麻下进行颅骨牵引复位同颈前路减压融合术联合对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选择治疗的44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患者当做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通在全身麻醉下进行颅骨牵引复位,在患者复位之后进行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总结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的44例患者中,有39例患者完全复位(88.64%),其余5例患者是90%复位(11.36%)。患者手术时间(129.25±5.67)min;患者的出血量(183.14±11.63)mL出血有点多;在术中以及术后均未给予患者输血。食管和大血管均未出现意外损伤,未发生感染,切口均为甲级愈合。有3例发生术后并发症(6.82%),给予患者雾化、营养神经、激素等治疗,症状消失。结论在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患者的治疗中,在全麻下进行颅骨牵引复位,之后进行颈前路减压融合术的临床效果确切,患者复位良好,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的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骨折脱位 关节突绞锁 颅骨牵引复位 颈前路减压融合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颈前路减压融合术后两种后路再减压手术的疗效比较
18
作者 刘晓伟 陈德玉 +3 位作者 陈宇 王新伟 廖心远 杨海松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45-1047,共3页
对于颈前路减压融合术(anteriordecompressionandfusion,ADF)后需接受再次减压处理的患者,多采用颈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和颈后路单开门或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在减压同时,又可避免经前方入路对重要结构的损伤,并保留部分颈椎活... 对于颈前路减压融合术(anteriordecompressionandfusion,ADF)后需接受再次减压处理的患者,多采用颈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和颈后路单开门或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在减压同时,又可避免经前方入路对重要结构的损伤,并保留部分颈椎活动度。但目前关于颈后路手术作为ADF后再次手术效果评价的研究极少.且尚未检索到关于两种手术效果比较的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前路减压融合 后路单开门 减压手术 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后路椎板切除减压 疗效 手术效果 椎活动度
下载PDF
脊髓型颈椎病颈前路减压融合术围手术期护理
19
作者 谭玲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30期205-206,共2页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颈前路减压融合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做好各种术前训练及术前准备。术后动态生命体征监护,密切观察呼吸情况;注意伤口敷料及引流液变化;防止植骨块脱落;加强术后功能锻炼;预防护理并发症,将...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颈前路减压融合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做好各种术前训练及术前准备。术后动态生命体征监护,密切观察呼吸情况;注意伤口敷料及引流液变化;防止植骨块脱落;加强术后功能锻炼;预防护理并发症,将健康教育贯穿护理过程。结果患者全部痊愈出院,未发生感染和护理并发症,术后恢复满意。结论脊髓型颈椎病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是目前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而正确的专科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效果,避免和减少并发症的重要基础,对治疗质量起到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椎病 颈前路减压融合 围手术期
下载PDF
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颈椎病的体会
20
作者 袁明祥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11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颈前路减压融合术(ACDF)治疗颈椎病的效果。方法:收治颈椎病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试验组采用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参照组采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优良率和JOA评分均明... 目的:探讨颈前路减压融合术(ACDF)治疗颈椎病的效果。方法:收治颈椎病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试验组采用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参照组采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优良率和JOA评分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颈椎病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前路减压融合 椎病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