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4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动脉体瘤多排探测器CTA诊断
1
作者 潘碧涛 胡美玉 +2 位作者 潘希敏 赖英荣 江波 《医学诊断》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背景:探讨颈动脉体瘤多排探测器CTA (MDCTA)表现特征与诊断意义。方法:观察26个颈动脉体瘤MDCTA的平扫、增强动脉期及静脉期三期扫描图,基于动脉期强化表现将瘤体分为显著强化的I区和轻微强化的II区。分别比较动、静脉期I区、II区间的... 背景:探讨颈动脉体瘤多排探测器CTA (MDCTA)表现特征与诊断意义。方法:观察26个颈动脉体瘤MDCTA的平扫、增强动脉期及静脉期三期扫描图,基于动脉期强化表现将瘤体分为显著强化的I区和轻微强化的II区。分别比较动、静脉期I区、II区间的强化程度,分别比较I区、II区动、静脉期间强化程度,比较动脉期I区和颈动脉间密度增加值及实际密度值,根据瘤体内部I区、II区的构成及分布进行CBT分型,比较CBT瘤体轴位最大径与纵向最大径,CT-病理对照比较I区、II区镜下表现。结果:MDCTA动、静脉期,I区的强化率均高于II区,差异有显著性(t = 7.95, P 0.5)。MDCTA动脉期I区的密度增加值及密度值均低于颈动脉,差异有显著性(t = 11.06, P < 0.001;t = 11.13, P < 0.001)。CBT分型:A型11个,B型10个,C型5个。26个瘤体纵向最大径(53.2 ± 16.8 cm)均大于轴位最大径(38.7 ± 10.3 cm),差异有显著性(t = 8.43, P < 0.001)。组织学上,I区瘤细胞和血管丰富、纤维成分少;II区胶原纤维丰富、瘤细胞少。结论:MDCTA反映了颈动脉体瘤内部组织结构的异质性,在其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体 计算机辅助断层成像血管造影 诊断 动脉分叉
下载PDF
肥胖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敏感性与血压控制的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江秀娟 徐艳 +1 位作者 危正林 侯俊丞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5期56-61,共6页
目的探讨肥胖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敏感性(CBRS)与血压控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202例肥胖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肥胖血压正常患者101例作为对照组,同期健康志愿者101例作为正常组。比... 目的探讨肥胖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敏感性(CBRS)与血压控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202例肥胖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肥胖血压正常患者101例作为对照组,同期健康志愿者101例作为正常组。比较3组CBRS、体质量指数(BMI)、血压。观察组均按指南给予相关治疗3个月,根据血压控制情况分为控制良好亚组(n=148)与控制不良亚组(n=54),对比两亚组临床特征、CBRS,分析CBRS与BMI、收缩压、舒张压的相关性,评价CBRS、BMI、收缩压、舒张压对血压控制的预测价值及CBRS对血压控制的影响。结果观察组CBRS低于对照组、正常组,对照组CBRS低于正常组(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BMI高于正常组,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高于对照组及正常组(P<0.05);控制不良亚组BMI、收缩压、舒张压高于控制良好亚组,CBRS低于控制良好亚组(P<0.05,P<0.01);CBRS与BMI、收缩压、舒张压呈负相关(r=-0.672、-0.710、-0.695,P<0.05)。CBRS、BMI、收缩压、舒张压联合预测血压控制的曲线下面积大于各指标单独预测(P<0.05)。以最佳截断值为界将CBRS分为低值与高值,CBRS低值的肥胖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良风险是CBRS高值的肥胖型高血压患者7.143倍。结论肥胖型高血压患者CBRS与BMI、收缩压、舒张压及血压控制不良风险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血压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肥胖症 质量指数 血压 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敏感性 相关性 ROC曲线 曲线下面积
下载PDF
颈动脉体瘤外科治疗的术前评估进展
3
作者 顾光超 郑月宏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1期84-86,共3页
颈动脉体瘤(carotid body tumor,CBT)位于颈动脉分叉处,是来源于颈动脉体的罕见肿瘤,约占头颈部副神经节瘤的60%~70%[1]。CBT在高原地区发病率较高,目前认为可能与慢性缺氧有关。手术切除是CBT的主要治疗方法,但由于肿瘤血供丰富,与颈... 颈动脉体瘤(carotid body tumor,CBT)位于颈动脉分叉处,是来源于颈动脉体的罕见肿瘤,约占头颈部副神经节瘤的60%~70%[1]。CBT在高原地区发病率较高,目前认为可能与慢性缺氧有关。手术切除是CBT的主要治疗方法,但由于肿瘤血供丰富,与颈部血管和颅神经关系密切,手术难度和风险均较高,术后颅神经损伤率25%~40%,死亡率2.5%,脑梗死发生率3.5%[2]。北京协和医院是国内较早开展CBT诊治的单位之一,目前已手术治疗600余例CBT,术后永久神经损伤率8.6%,脑梗死发生率0.8%,无死亡病例[3]。国内对CBT治疗较多的中心报道的CBT治疗效果与国际水平接近[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发病率 颈动脉体 慢性缺氧 部血管 颅神经损伤 动脉分叉 肿瘤血供 电子邮箱
下载PDF
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体瘤患者分型及病理预测的应用价值
4
作者 田精通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探究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体瘤患者分型及病理预测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1月我院及外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0例颈动脉体瘤患者,共74个瘤体影响资料,术前均接受过CT血管成像检查,其中39例43个瘤体术前有多普勒超... 目的探究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体瘤患者分型及病理预测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1月我院及外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0例颈动脉体瘤患者,共74个瘤体影响资料,术前均接受过CT血管成像检查,其中39例43个瘤体术前有多普勒超声检查史。Pearson法分析术前CT血管成像与超声对患者瘤体最大径测值与术后病理测值关系,对比CT血管成像与超声对颈动脉体瘤与术中分型一致性。结果70例颈动脉体瘤患者中有56例检出肿块/无痛性肿块渐大,14例有临床症状。但ShamblinnⅡ型与ShamblinnⅢ型无症状或肿块渐大、临床症状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9例35个组织完整颈动脉体瘤瘤体术前超声最大径测值1.92~7.83cm,CT血管成像为2.02~7.24cm,病理为2.02~8.03cm。,超声与CT血管成像瘤体最大径测值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术前超声和CT血管成像瘤体最大径测值与手术病理测值呈正相关关系(r=0.854、0.746,P<0.001);70例66个组织完整瘤体CT血管成像测值与手术病理测值呈正相关关系(r=0.664,P<0.001)。39例35个组织完整颈动脉体瘤瘤体,手术病理证实ShamblinⅡ型21例,超声检出19例与其结果一致,CT血管成像检出18例与其结果一致;手术病理证实ShamblinⅢ型14例,超声和CT血管成像检出一致。结论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体瘤患者分型及病理预测具有较好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 超声 颈动脉体 肿瘤分型 病理
下载PDF
颈动脉体副神经节瘤16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顾晓明 周树夏 +2 位作者 刘宝林 毛天球 罗峰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14-216,共3页
目的总结16例颈动脉体副神经节瘤(CBP)的诊治经验。方法本组共16例19个肿瘤,主要依靠B超和DSA检查确诊。12例共切除14个肿瘤,术前均经Matas训练,经动脉外膜下摘除肿瘤7例,切除肿瘤、修补血管6例,连同肿瘤一起切除颈总和颈内动脉1例。结... 目的总结16例颈动脉体副神经节瘤(CBP)的诊治经验。方法本组共16例19个肿瘤,主要依靠B超和DSA检查确诊。12例共切除14个肿瘤,术前均经Matas训练,经动脉外膜下摘除肿瘤7例,切除肿瘤、修补血管6例,连同肿瘤一起切除颈总和颈内动脉1例。结果DSA对CBP确诊率为100%,B超确诊率为89%。手术全部成功,没有严重并发症,证明术前Matas训练是有效的。结论术前确诊CBP对围手术期准备至关重要,Matas训练对提高手术安全性非常有效,切除肿瘤、修补血管减少了术后严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体副神经节瘤 颈动脉体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颈动脉体瘤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9
6
作者 汪忠镐 潘松龄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7期396-398,共3页
目的 探讨颈动脉体瘤 (CBT )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78例CBT的临床资料。结果  78例共 88个肿瘤 (双侧CBT 10例 )中切除 83个。手术方式 :CBT剥除 2 8例侧 ;CBT与颈外动脉同时切除 12例侧 ;CBT剥离式切除和颈内动脉部分切... 目的 探讨颈动脉体瘤 (CBT )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78例CBT的临床资料。结果  78例共 88个肿瘤 (双侧CBT 10例 )中切除 83个。手术方式 :CBT剥除 2 8例侧 ;CBT与颈外动脉同时切除 12例侧 ;CBT剥离式切除和颈内动脉部分切除、颈内动脉间置吻合 3例侧 ,颈内动脉对端吻合 1例侧 ,颈外动脉与颈内动脉吻合 1例侧 ;CBT与颈总动脉整块切除颈动脉重建 3 0例侧 ;CBT切除与颈总动脉结扎 8例侧。手术死亡率为 3 .8% (3 / 78)。 65例术后随访 1~ 2 1年 ,64例仍存活 ,1例于术后 7年死于肺转移。随访期间 ,1例术后 2年局部复发 ,行再次切除已 8年无复发 ;1例家族性病例左侧病变切除后 10年出现右侧病变。结论 颈动脉体瘤可双侧发病 ,可有家族性 ,可恶变和可有内分泌相关的特性。对于较小的瘤体术中常可用分离法加以切除 ;涉及颈外动脉时可将其与瘤体同时切除 ;涉及颈内动脉而瘤体难以完全自颈内动脉剥脱时 ,可切除部分颈内动脉 ,行对端吻合 ,人工血管间置移植或以颈外动脉与之吻合。瘤体过大或粘连严重时 ,对端吻合可在瘤体横断面的颈内动脉上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体 外科治疗 颈动脉体
下载PDF
恶性颈动脉体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3
7
作者 袁荣涛 郑家伟 +2 位作者 胡宇华 王丽珍 张志愿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71-174,共4页
恶性颈动脉体瘤临床罕见,迄今国内外文献报道病例仅100余例。其特征是肿瘤侵犯包膜及周围组织,颈部淋巴结和(或)远处转移,组织学表现为异型性。我科1993~2004年间收治颈动脉体瘤患者28例,恶性仅1例,且为术后5年复发患者。该例恶性颈动... 恶性颈动脉体瘤临床罕见,迄今国内外文献报道病例仅100余例。其特征是肿瘤侵犯包膜及周围组织,颈部淋巴结和(或)远处转移,组织学表现为异型性。我科1993~2004年间收治颈动脉体瘤患者28例,恶性仅1例,且为术后5年复发患者。该例恶性颈动脉体瘤患者伴同侧颈淋巴结转移,行肿瘤扩大切除及受累颈动脉切除,颈动脉人工血管重建,术后无脑神经并发症发生。随访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体 恶性颈动脉体 化学感受器瘤 副神经节瘤
下载PDF
颈动脉体瘤29例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被引量:1
8
作者 马建明 刘晓明 +1 位作者 常群安 张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31-332,共2页
颈动脉体瘤(carotid body tumor,CBT)是一种临床较为少见、来源于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的肿瘤[1]。虽然放射治疗对CBT有一定的效果[2],但手术仍是目前治疗CBT的唯一有效方法[3]。理想的手术方式是将瘤体完整地从颈动脉壁上剥离并保全颈... 颈动脉体瘤(carotid body tumor,CBT)是一种临床较为少见、来源于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的肿瘤[1]。虽然放射治疗对CBT有一定的效果[2],但手术仍是目前治疗CBT的唯一有效方法[3]。理想的手术方式是将瘤体完整地从颈动脉壁上剥离并保全颈动脉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对于肿瘤体积较大、瘤体与动脉壁粘连紧密的CBT,手术单纯剥离较为困难,往往需要切除颈动脉并行血管重建[4-5]。2009-2014年我科共手术治疗29例CBT患者,均成功切除了肿瘤并保全了颈动脉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体 手术治疗 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肿瘤 诊断 动脉 CBT 放射治疗
下载PDF
颈动脉体瘤6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华 张庆泉 宋西成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68-568,共1页
关键词 颈动脉体瘤(Carotid Body Tumor) 外科手术(Surgical Proceduies Operative) 颈动脉体 手术过程 动脉破裂 部肿瘤 疼痛不适
下载PDF
颈动脉体瘤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琴 郑家伟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9年第2期218-222,共5页
颈动脉体位于颈动脉分叉处,体积较小,在缺氧的急性适应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头颈部副神经节瘤最常见的发生部位。尽管大多数颈动脉体瘤生长缓慢,属良性病变,但由于其紧邻头颈部重要的动脉和神经,严重者仍可造成死亡。颈动脉体瘤的发生... 颈动脉体位于颈动脉分叉处,体积较小,在缺氧的急性适应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头颈部副神经节瘤最常见的发生部位。尽管大多数颈动脉体瘤生长缓慢,属良性病变,但由于其紧邻头颈部重要的动脉和神经,严重者仍可造成死亡。颈动脉体瘤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和慢性缺氧刺激有关。最新的研究认为,颈动脉体瘤的发生与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Ⅱ上的亚单位SDHB、SDHC和SDHD的种系突变和11q13基因的位点突变有关。本文就目前有关颈动脉体瘤发生机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体 颈动脉体 遗传性副神经瘤 散发性副神经瘤
下载PDF
外膜下剥脱术治疗9例颈动脉体瘤的体会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宏宇 章希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88-289,共2页
颈动脉体瘤是一种化学感受器肿瘤,生长在颈动脉分叉处.我科自1988~2000年共收治颈动脉体瘤9例,均行外膜下剥脱术,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颈动脉体 外膜下颈动脉体瘤剥脱术 治疗 化学感受器肿瘤
下载PDF
颈动脉体瘤诊治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练平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8年第8期651-653,共3页
颈动脉体瘤(carotid body tumor,CBT)是发生于颈动脉体副神经节化学感受器的肿瘤,又称颈动脉体副神经节瘤(carotid body paraganglioma,CBP)或化学感受器瘤(chemodectoma),临床上甚为少见,仅占头颈部肿瘤的0.22%,易被疏... 颈动脉体瘤(carotid body tumor,CBT)是发生于颈动脉体副神经节化学感受器的肿瘤,又称颈动脉体副神经节瘤(carotid body paraganglioma,CBP)或化学感受器瘤(chemodectoma),临床上甚为少见,仅占头颈部肿瘤的0.22%,易被疏忽、误诊。另外,其生长部位特殊,与颈总、颈内、颈外动脉及颅神经毗邻,且瘤体本身血运丰富,手术存在一定的风险和难度,诊断、治疗不当,均会发生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体 诊治分析 颈动脉体副神经节瘤 化学感受器瘤 部肿瘤 严重并发症 生长部位 动脉
下载PDF
颈动脉体瘤误诊1例
13
作者 孙志新 孟令江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9期1614-1614,共1页
关键词 颈动脉体瘤/诊断 误诊 颈动脉体 无痛性肿物 甲状腺腺瘤 异常搏动 静脉怒张 病例报告 实性肿物 35岁
下载PDF
颈动脉体瘤2例临床分析
14
作者 居国平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5年第2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颈动脉体 临床分析 颈动脉体副神经节瘤 化学感受器肿瘤 病理诊断为 1996年 术中快速 分泌功能 易误诊 肾上腺
下载PDF
颈动脉体瘤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乌仁套迪 础鲁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5年第3期11-12,共2页
颈动脉体是一种化学感受器,颈动脉体瘤是公认的最典型的化学感受器瘤之一。颈动脉体瘤是头部较常见的一类肿瘤,此病诊断困难,误诊率高,误诊率高达41%~51%,多数为良性,少数为恶性。因体积较小,周围血管丰富,极易出血,而且出血后很不容... 颈动脉体是一种化学感受器,颈动脉体瘤是公认的最典型的化学感受器瘤之一。颈动脉体瘤是头部较常见的一类肿瘤,此病诊断困难,误诊率高,误诊率高达41%~51%,多数为良性,少数为恶性。因体积较小,周围血管丰富,极易出血,而且出血后很不容易控制,所以手术较困难,术后并发症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体 颈动脉体 感受器
下载PDF
颈动脉体瘤的MRI和MRA表现 被引量:23
16
作者 杨军 周康荣 +3 位作者 陈祖望 施伟斌 沈继章 陈财忠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75-277,共3页
目的 探讨颈动脉体瘤的MRI及MRA表现。材料与方法  13例 15个颈动脉体瘤术前SET1WI及FSET2 WI检查 ,其中行 2DTOFMRA检查者 12个 ,SET1WI增强检查者 10个。结果  15个颈动脉体瘤均位于颈动脉分叉水平 ,13个骑跨于颈动脉分叉(86 .6 6 ... 目的 探讨颈动脉体瘤的MRI及MRA表现。材料与方法  13例 15个颈动脉体瘤术前SET1WI及FSET2 WI检查 ,其中行 2DTOFMRA检查者 12个 ,SET1WI增强检查者 10个。结果  15个颈动脉体瘤均位于颈动脉分叉水平 ,13个骑跨于颈动脉分叉(86 .6 6 % )。T1WI表现为等或略高信号 ,T2 WI表现为混合高信号。SET1WI 13个肿块内可见流空信号 (86 .6 6 % ) ,FSET2 WI均可见流空信号 (10 0 % )。 14个颈动脉体瘤周边可见低信号包膜 (93 .33 % )。 12个行MRA检查者 9个表现为颈动脉分叉扩大 (75 % ) ,其中4个可见肿瘤血管 (33 .33 % ) ,10个增强检查均表现为明显强化。结论 颈动脉体瘤有特征性的MRI及MRA表现 ,MRI及MRA是颈动脉体瘤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体 副神经节瘤 磁共振成像 MRI MRA
下载PDF
44例颈动脉体瘤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2
17
作者 郑曰宏 管珩 +4 位作者 刘昌伟 李拥军 刘暴 叶炜 张严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4-66,共3页
目的 总结颈动脉体瘤诊断、术前准备、手术治疗以及并发症防治的经验。方法 对采用肿瘤剥除术、同时切除颈外动脉术、与颈动脉分叉一并切除后血管重建术以及颈总动脉结扎术等手术方式治疗的 44例颈动脉体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 目的 总结颈动脉体瘤诊断、术前准备、手术治疗以及并发症防治的经验。方法 对采用肿瘤剥除术、同时切除颈外动脉术、与颈动脉分叉一并切除后血管重建术以及颈总动脉结扎术等手术方式治疗的 44例颈动脉体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手术切除率 90 9% ,无手术死亡。偏瘫 2例 ,舌下神经损伤 4例 ,舌咽神经损伤 2例 ,迷走神经损伤 1例 ,副神经损伤 1例 ,其中 1例同时有Ⅸ、Ⅹ、Ⅻ颅神经部分损伤。长期随访复发 2例。结论 术前选择性血管造影、血管超声多普勒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合理的Matas训练以及选择适当的术式对于颈动脉体瘤治疗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体 并发症 外科治疗 动脉血管造影
下载PDF
颈动脉体瘤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9
18
作者 符伟国 陈福真 +3 位作者 王玉琦 叶建荣 童一砂 徐欣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0-14,共5页
作者收集了1958~1988年国内文献报道的颈动脉体瘤,共183例,术前误诊率54.0%,行167例次手术,包括:肿瘤剥除术89例次;肿瘤切除、颈总动脉结扎术40例次;肿瘤切除、自体静脉或人造血管旁路移植术33例次;肿瘤切除、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吻合术... 作者收集了1958~1988年国内文献报道的颈动脉体瘤,共183例,术前误诊率54.0%,行167例次手术,包括:肿瘤剥除术89例次;肿瘤切除、颈总动脉结扎术40例次;肿瘤切除、自体静脉或人造血管旁路移植术33例次;肿瘤切除、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吻合术5例次。手术死亡率4.9%。偏瘫发生率6.1%,术后经6个月~21年随访,局部复发和/或远处转移发生率8.2%,作者强调运用 CT、B 超、动脉造影等检查方法来提高术前诊断率.术前常规行 Matas 试验。提倡常温麻醉。手术以肿瘤剥除术和血管重建术为首选,而不主张颈动脉结扎术,以减少脑部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体 手术 动脉肿瘤
全文增补中
超声对颈动脉体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6
19
作者 石文媛 夏春霞 +2 位作者 周亚静 方亚琦 朱强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5年第6期293-295,共3页
目的研究超声在颈动脉体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32个颈动脉体瘤病例系列的超声征象。结果本组29例颈动脉体瘤,单发26例(89.7%),双侧3例(10.3%),共32个肿瘤。所有病灶超声全部检出,超声检查提示颈动脉体瘤31个,提示神经鞘瘤1个,超声诊... 目的研究超声在颈动脉体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32个颈动脉体瘤病例系列的超声征象。结果本组29例颈动脉体瘤,单发26例(89.7%),双侧3例(10.3%),共32个肿瘤。所有病灶超声全部检出,超声检查提示颈动脉体瘤31个,提示神经鞘瘤1个,超声诊断符合率96.9%(31/32)。颈动脉体瘤的超声征象,肿瘤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27个(84.4%),颈总动脉分叉后部5个(15.6%)。边界清楚30个(93.8%),边界不清2个(6.2%)。形态规整31个(96.9%),形态不规整(分叶状)1个(3.1%)。内部均呈不均匀低回声,可见迂曲管状结构29个(90.6%)。颈总动脉分叉角度增大并受压27个(84.4%),角度无改变5个(15.6%)。颈内、外动脉穿行于其内23个(71.9%),位于其外缘9个(28.1%)。彩色多普勒超声瘤内均探及丰富血流。结论颈动脉体瘤的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超声对颈动脉体瘤的诊断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体 副神经节瘤 超声检查 诊断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及CTA诊断颈动脉体瘤的价值 被引量:14
20
作者 曹代荣 游瑞雄 +2 位作者 李银官 王弘岩 陈济铭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5期337-340,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CTA诊断颈动脉体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颈动脉体瘤多层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和CTA及3例DSA的影像资料。结果:7例共9个肿块(双侧2例),平扫肿块密度与肌肉相类似,增强扫描所有肿块均显著增...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CTA诊断颈动脉体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颈动脉体瘤多层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和CTA及3例DSA的影像资料。结果:7例共9个肿块(双侧2例),平扫肿块密度与肌肉相类似,增强扫描所有肿块均显著增强,薄层横断面图像能清晰显示被推移或包绕的颈内外动脉以及增宽的颈内、外动脉间距。8个肿块外周可见多发扩张的滋养动脉影。颈部CTA清晰显示7例9个肿块与颈总、颈内及颈外动脉的关系,其中7个肿块侧的颈动脉分叉呈杯口状扩大。3例CTA结果与DSA检查完全一致。结论:多层螺旋CT结合CTA可以替代DSA作为确诊颈动脉体瘤的最佳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体 多层螺旋CT CTA DS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