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老年人颈动脉内径超声研究1202例 被引量:7
1
作者 师绿江 吕敏 +9 位作者 武留信 任福秀 石英玲 李莹 宋蕾 史平 孙雪蕾 李瑶 刘广莉 武阳丰 《高血压杂志》 CSCD 2004年第2期143-145,共3页
目的 通过观测自然人群颈动脉内径在不同性别和年龄间的表现特征 ,为深入研究动脉硬化和采取早期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参照ARIC研究方案采用高分辨率血管超声技术和相关测量软件 ,对 12 0 2例中老年自然人群进行双侧颈动脉近端、... 目的 通过观测自然人群颈动脉内径在不同性别和年龄间的表现特征 ,为深入研究动脉硬化和采取早期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参照ARIC研究方案采用高分辨率血管超声技术和相关测量软件 ,对 12 0 2例中老年自然人群进行双侧颈动脉近端、远端和窦部各 1cm血管段内径测量 ,包括收缩及舒张内径值 (分别简写为Ds和Dd) ,并计算出每个部位的血管内径差值 (Ds Dd ,简称ΔD)。通过统计学分析 ,比较不同年龄段和性别间的血管内径变化特征。 结果  1、男女性别间比较 :各年龄段 ,男性Ds和Dd均明显大于女性 (P <0 0 1) ,仅≥ 6 0岁年龄段右侧近端和左侧远端的ΔD ,男性显著大于女性 (P <0 0 5 )。 2、年龄段之间比较 :不论男女各部位Ds和Dd在≥ 6 0岁年龄段均明显大于 <6 0岁年龄段 (P <0 0 1) ,而仅在男性左侧窦部和女性右侧近端的ΔD值在≥ 6 0岁年龄段明显小于 <6 0岁年龄段 (P <0 0 5 )。结论 颈动脉内径在不同性别和年龄段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其内径波动的绝对值 (ΔD)仅在部分血管测量时存在年龄和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内径 β-型超声测量 中老年人群
下载PDF
颈动脉内径与血瘀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李林森 田金洲 +2 位作者 蔡艺灵 时晶 崔箭 《北京中医药》 2009年第2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径与血瘀证的相关性。方法对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的13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及73例对照人群进行中医证候要素评分及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在总体人群中,血瘀证组的右侧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CCA)、颈内...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径与血瘀证的相关性。方法对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的13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及73例对照人群进行中医证候要素评分及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在总体人群中,血瘀证组的右侧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CCA)、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颈外动脉(external carotid artery,ECA),左侧CCA、ICA内径均显著大于非血瘀证组(P<0.01);血瘀证组的左侧ECA内径[(0.497±0.119)cm]较非血瘀证组[(0.454±0.160)cm]增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脑梗塞患者中,血瘀证组双侧CCA、ICA内径显著大于非血瘀证组(P<0.01),且右侧ECA内径也大于非血瘀证组(P<0.05)。在对照组人群中,血瘀证组双侧CCA内径均大于非血瘀证组(P<0.05)。血瘀证人群双侧颈动脉内径比较,脑梗塞组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瘀证与颈动脉内径呈正相关,随着颈动脉内径增大,则血瘀证的程度增加。在发生脑梗塞时,血瘀证患者颈动脉内径明显增大,其增大程度依次为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颈外动脉。此外,血瘀证患者存在着颈动脉的正性重构现象,且动脉的扩张更倾向于较大的颈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塞 颈动脉内径 血瘀证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内径和内膜-中层厚度与动态血压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福全 王中 《临床荟萃》 CAS 1999年第16期735-736,共2页
有报道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IMT)和颈总动脉内径(CADIA)可反应高血压对大血管的损害。动态血压监测则被认为能更真实地反映血压情况。我们观察156例高血压病患者的动态血压平均值(ABP)与CAIMT和CADIA,并与50例健康者进行对比,探讨... 有报道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IMT)和颈总动脉内径(CADIA)可反应高血压对大血管的损害。动态血压监测则被认为能更真实地反映血压情况。我们观察156例高血压病患者的动态血压平均值(ABP)与CAIMT和CADIA,并与50例健康者进行对比,探讨高血压对大血管的影响。1 对象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156例高血压病患者,均按WHO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和其他心血管疾病,以及脑、肾、肺疾病和糖尿病,所有病例均停药1周以上。其中男98例,年龄49~67岁,平均(57.5±3.2)岁;女58例,年龄46~63岁,平均(55.2±3.2)岁。健康对照组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44~68岁,平均(57.8±4.2)岁。血压正常,无心脏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颈动脉内径 CAIM 动态血压
下载PDF
多普勒超声检测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径及血流参数
4
作者 黄铮 龚兰生 +1 位作者 施仲伟 刘伊丽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84-86,共3页
对103例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做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颈外动脉(以下统称颈动脉)的多普勒超声检查,探讨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胫及血流参数的方法学以及正常颈动脉的多普勒频谱特征。分析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组... 对103例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做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颈外动脉(以下统称颈动脉)的多普勒超声检查,探讨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胫及血流参数的方法学以及正常颈动脉的多普勒频谱特征。分析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组颈动脉内径及血流参数的差异,并提出颈内动脉和颈总动脉血流速度的比值可能有助于检出轻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颈动脉内径 血流 超声波诊断
下载PDF
超重/肥胖儿童颈总动脉内径、血流速度和内膜中层厚度与早期动脉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5
5
作者 何垚 赵晓娟 朱好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87-290,共4页
目的:探究超重/肥胖儿童颈总动脉(CCA)内径、血流速度和内膜中层厚度(IMT)与早期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根据儿童肥胖评判标准和体重指数(BMI)对120例儿童分组,BMI超过年龄标准的为观察组(n=61),BMI未超过年龄标准的为对照组(n=59)。利... 目的:探究超重/肥胖儿童颈总动脉(CCA)内径、血流速度和内膜中层厚度(IMT)与早期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根据儿童肥胖评判标准和体重指数(BMI)对120例儿童分组,BMI超过年龄标准的为观察组(n=61),BMI未超过年龄标准的为对照组(n=59)。利用动脉硬化检测仪检测臂踝脉搏波传播速度(ba PWV)。采用体表超声分别测量颈总动脉内径、血流速度[收缩期峰值血流速(PSV)和舒张末血流速(EDV)]和内膜中层厚度(IMT),并分析其与早期动脉硬化的关系。结果:对照组ba PWV值和早期动脉硬化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 <0. 001);两组CCA内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97),观察组PSV、EDV低于对照组,IMT高于对照组(P均<0. 05);不同超重/肥胖患儿之间早期动脉硬化发生率和I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随着患儿肥胖程度增加,早期动脉硬化发生率和IMT随之增加(P均<0. 05); PSV、EDV变慢(OR=1. 960和2. 040,95%CI=1. 037~3. 706和0. 810~5. 137)和IMT增厚(OR=2. 601,95%CI=1. 042~6. 497)是影响超重/肥胖儿童早期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超重/肥胖儿童ba PWV、PSV、EDV和IMT明显异于健康儿童,血流速度变慢和IMT增厚是影响超重/肥胖儿童早期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肥胖儿童 动脉内径 血流速度 内膜中层厚度 早期动脉硬化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颈总动脉内径及血流指标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颜世臣 张学义 +2 位作者 王慧 王荷玲 董书桥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1期47-48,共2页
2001年1月至2003年3月,我们应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技术检查了76例冠心病患者的颈总动脉内经及血流参数.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冠心病 动脉内径 血流指标 检测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动脉硬化性脑梗死中医证型与颈动脉超声征象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杨晓妮 李长生 +1 位作者 刘晓明 李霞 《江苏中医药》 CAS 2011年第10期17-19,共3页
目的:研究动脉硬化性脑梗死中医证型与颈动脉超声征象的关系,为动脉硬化性脑梗死中医微观辨证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入选的68例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辨证分为气虚血瘀证、阴虚风动证、风痰火亢证、风痰瘀阻证4组,观察不同证型与颈动脉... 目的:研究动脉硬化性脑梗死中医证型与颈动脉超声征象的关系,为动脉硬化性脑梗死中医微观辨证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入选的68例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辨证分为气虚血瘀证、阴虚风动证、风痰火亢证、风痰瘀阻证4组,观察不同证型与颈动脉超声各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1)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颈外动脉(ECA)动脉内径厚度从厚至薄顺序为:正常对照组>风痰火亢组>阴虚风动组>气虚血瘀组>风痰瘀阻组,风痰瘀阻组、气虚血瘀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其中CCA、ICA内径风痰火亢组明显大于气虚血瘀组和风痰瘀阻组,有显著性差异;(2)5组IMT、斑块检出率、斑块大小依次为风痰瘀阻组>气虚血瘀组>阴虚风动组>风痰火亢组>正常对照组;脑梗死4证型组3项指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风痰瘀阻组、气虚血瘀组明显高于阴虚风动组和风痰火亢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各证型与颈动脉超声征象有一定的相关性,各项指标在4个证型组之间具有较明显的差异,可以作为脑梗死中医辨证的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性脑梗死 证型 颈动脉内径 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动脉斑块 超声检测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病程与颈动脉超声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潘晓冬 冉德森 《北京医学》 CAS 2011年第11期946-947,共2页
原发性高血压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通过高频超声能准确地显示并评价颈动脉结构和功能。我们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2004年3月至2007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内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 原发性高血压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通过高频超声能准确地显示并评价颈动脉结构和功能。我们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2004年3月至2007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内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数量、狭窄率及颈动脉内血流情况进行检测,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高血压病程的相关性,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病程 相关性 动脉超声 动脉粥样硬化 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 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颈动脉内径
下载PDF
慢性肾脏疾病患者静息心率与颈动脉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徐永 程亮 郑东辉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315-317,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疾病患者静息心率与颈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入选慢性肾脏疾病患者96例,依据静息心率水平分为:RHR1组,RHR≤65次/分;RHR2组,65<RHR≤70次/分;RHR3组,70<RHR≤75次/分;RHR4组,75<RHR≤80次/分;RHR5组,RHR>80...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疾病患者静息心率与颈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入选慢性肾脏疾病患者96例,依据静息心率水平分为:RHR1组,RHR≤65次/分;RHR2组,65<RHR≤70次/分;RHR3组,70<RHR≤75次/分;RHR4组,75<RHR≤80次/分;RHR5组,RHR>80次/分,行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颈动脉内径。结果 RHR1组至RHR5组之间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颈动脉内径有逐渐增加趋势,CKD5期患者RHR5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颈动脉内径大于RHR1组。结论静息心率的增加是慢性肾脏疾病患者颈动脉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疾病 静息心率 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颈动脉内径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早期颈动脉硬化的超声检测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兆芳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567-568,共2页
关键词 早期动脉硬化 动脉硬化 高血压患者 超声检测 动脉内中膜厚度 颈动脉内径 年龄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静息心率的关系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俊 姚欢 《医师进修杂志》 2005年第10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静息心率(RHR)的相关性。方法入选的高血压病患者92例,按RHR水平分为三组,RHR1组:<70次min(26例),RHR2组:70次min≤RHR<80次min(34例),RHR3组:RHR≥80次min(32例)。对入选患者询问病...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静息心率(RHR)的相关性。方法入选的高血压病患者92例,按RHR水平分为三组,RHR1组:<70次min(26例),RHR2组:70次min≤RHR<80次min(34例),RHR3组:RHR≥80次min(32例)。对入选患者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并做以下检查:心电图、颈动脉超声、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结果(1)三组患者在年龄、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2)随着RHR的增加,IMT也逐渐增厚,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HR2组和RHR3组的IMT、颈动脉内径(CAD)均高于RHR1组(P<0.01)。(3)RHR与IMT、颈动脉内径呈正相关(r分别为0.432、0.389,P<0.01)。(4)血糖、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随着RHR的增加有升高趋势,与RHR呈正相关,其r值分别为0.659、0.479和0.266,P均<0.01。结论高血压患者随着静息心率的增加,发生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加的机会也在增加,静息心率水平升高是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静息心率 高血压病患者 动脉内膜中层增厚 高血压患者 颈动脉内径 体格检查 RHR 动脉超声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解合兰 《辽宁实用糖尿病杂志》 2004年第3期24-25,共2页
采用超声多普勒技术高频探头对 1 2 3例 2型糖尿病 (其中 64例合并高血压 )及 79例正常对照进行了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内径及斑块的测定。结果 :CAIMT <0 8mm与≥ 0 8mm组比较 ,≥ 0 8mm组患者年龄 ,DM病程、高血压... 采用超声多普勒技术高频探头对 1 2 3例 2型糖尿病 (其中 64例合并高血压 )及 79例正常对照进行了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内径及斑块的测定。结果 :CAIMT <0 8mm与≥ 0 8mm组比较 ,≥ 0 8mm组患者年龄 ,DM病程、高血压病程、合并高血压例数、SBP、WHR、FINS、CHO、TG、U -ALB较 <0 8mm组明显增高 ,斑块指数更大。结论 :2型DM与高血压二者的综合因素比单纯DM的CAIMT增厚更明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合并症 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内膜厚度 颈动脉内径
下载PDF
三种超声技术检测颈动脉血流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开春 张小用 +2 位作者 付建莉 张阳 孙武荣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4年第9期625-627,共3页
目的探讨CDFI、能量多普勒成像(PDI)及B-flow三种技术在颈动脉血流量检测中的差异,推举三者中最佳的检查方案。方法使用CDFI、PDI及B-flow分别观测35例健康志愿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椎动脉内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 目的探讨CDFI、能量多普勒成像(PDI)及B-flow三种技术在颈动脉血流量检测中的差异,推举三者中最佳的检查方案。方法使用CDFI、PDI及B-flow分别观测35例健康志愿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椎动脉内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I)、时间平均血流速度(TAMEAN)及血流量,比较三者所测血流量的差异。结果 CDFI、PDI及B-flow检测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椎动脉PSV、EDV、RI及TAMEAN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检测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椎动脉内径和血流量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PDI检测数值最大,其次为CDFI,B-flow检测数值最小。结论颈动脉内径的检测对于准确检测血流量至关重要。三种超声技术在检测颈动脉内径及血流量中,PDI检测数值最大,其次为CDFI,B-flow无血流外溢,检测的内径及血流量应较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能量 CDFI B-FLOW 颈动脉内径 血流量
下载PDF
肾功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余海峰 施慧飞 +2 位作者 李春胜 陈军斌 周剑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9期2192-2194,共3页
目的:探讨肾功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AS)间的关系及影响颈AS的因素。方法:对76例肾功能不全者(CRF)及128例肾功能正常者测定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总动脉内径(CCAD)、肾功能、血脂、血浆蛋白、血压等,分析血肌酐与IMT等关系及影响... 目的:探讨肾功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AS)间的关系及影响颈AS的因素。方法:对76例肾功能不全者(CRF)及128例肾功能正常者测定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总动脉内径(CCAD)、肾功能、血脂、血浆蛋白、血压等,分析血肌酐与IMT等关系及影响IMT的因素。结果:CRF组收缩压(SP)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浆蛋白、血脂明显低于对照组,CCAD大于对照组,IMT两组无统计学差异。IMT仅与年龄、SP、性别呈正相关。结论:CRF患者颈AS的发生率并未增加,影响IMT的主要因素是年龄、SP、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慢性动脉硬化 动脉B超 肾功能不全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AS) 动脉内径 内-中膜厚度 血浆蛋白 IMT 统计学差异
下载PDF
超声在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冉红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8期1489-1490,共2页
目的分析超声在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淅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纳入观察组,同期纳入非高血压患者5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收缩压、舒张压、颈动脉分叉下方2.0 cm... 目的分析超声在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淅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纳入观察组,同期纳入非高血压患者5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收缩压、舒张压、颈动脉分叉下方2.0 cm处颈动脉内径(CADIA)以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IMT)。对比两组内中膜增厚率、斑块检出率;观察不同类型斑块超声特征。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CADIA、CAIMT。结果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CADIA、CAIM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CADIA、CAIMT值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有助于更早发现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异常情况,指导治疗和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 颈动脉内径 动脉内中膜厚度
下载PDF
已确诊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颈动脉硬度与新发血管事件风险:SMART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Dijk J. M. Algra A. +2 位作者 Van Der Graaf Y. M. L. Bots 刘少伟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 2005年第12期45-46,共2页
Aims: To study whether arterial stiffness is related to risk of new vascular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manifest arterial disease and to examine whether this relation varies between patients who differ with respect to ba... Aims: To study whether arterial stiffness is related to risk of new vascular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manifest arterial disease and to examine whether this relation varies between patients who differ with respect to baseline vascular risk, arterial stiffness, or 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 Methods and results: The study was performed in the first consecutive 2183 patients with manifest arterial disease enrolled in the SMART study(Second Manifestations of ARTerial disease), a cohort study among patients with manifest arterial disease or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Common carotid distension(i.e. the change in carotid diameter in systole relative to diastole) was measured at baseline by ultrasonography. With the distension, several stiffness parameters were determined. In the entire cohort, none of the carotid artery stiffness parameters was related to the occurrence of vascular events. However, decreased stiffness was related to decreased vascular risk in subjects with low baseline SBP. The relation of carotid stiffness with vascular events did not differ between tertiles of baseline risk and carotid stiffness. Conclusion: Carotid artery stiffness is no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vascular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manifest arterial disease. However, in patients with low SBP, decreased carotid stiffness may indicate a decreased risk of vascular ev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度 血管疾病患者 SMART 事件风险 动脉疾病 舒张期 队列研究 动脉 超声检测 颈动脉内径
下载PDF
颈动脉超声在预测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敏 刘元涛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4期149-150,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在预测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中采用颈动脉超声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疑似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病患5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设为实验组,另外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老年人50例设为对照... 目的:分析探讨在预测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中采用颈动脉超声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疑似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病患5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设为实验组,另外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老年人50例设为对照组,对两组均实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对两组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探讨颈动脉超声在预测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价值。结果:实验组病患的斑块形成率、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颈动脉内径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且实验组的峰值流速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颈动脉超声可对心脑血管疾病老年人进行有效的筛查,有利于其及早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血管疾病 颈动脉内径 动脉超声
下载PDF
颈动脉彩超狭窄程度分级在高血压患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8
作者 孙清 李国英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1年第9期1452-1454,共3页
目的分析颈动脉彩超狭窄程度分级在高血压患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收治的318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颈动脉彩超检查。比较不同高血压分级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内径(D)、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判断患者颈动脉狭窄程... 目的分析颈动脉彩超狭窄程度分级在高血压患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收治的318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颈动脉彩超检查。比较不同高血压分级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内径(D)、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判断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分级;分析高血压分级与颈动脉彩超狭窄程度分级的相关性。结果318例患者中高血压1级95例、2级135例、3级88例;颈动脉超声无狭窄37例、轻度狭窄112例、中度狭窄121例、重度狭窄48例。重度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D、IMT最高,中度组次之,轻度组最低(P<0.05);采用Kendall's tau-b相关系数分析显示,高血压患者颈动脉超声狭窄程度与高血压分级呈正相关(r=0.528,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彩超狭窄程度分级与高血压分级密切相关,可根据颈动脉彩超狭窄程度评估高血压程度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动脉狭窄 动脉超声 颈动脉内径 动脉内-中膜厚度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常青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3年第2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的改变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为早期诊断治疗高血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98例,根据血压水平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将其分为高血压前期组36例,...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的改变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为早期诊断治疗高血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98例,根据血压水平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将其分为高血压前期组36例,高血压1级组32例,高血压2级组30例,另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几组患者血压水平、ADMA,高频超声测定总动脉内中膜厚度(CCA-IMT)、颈总动脉内径(CCAD),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高血压各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以及PP均明显升高(P<0.05,P<0.01),随着高血压分级的严重度,SBP、DBP以及PP呈进行性升高(P<0.05),ADMA值和颈动脉超声检测CCA-IMT和CCAD值也呈进行性增加(P<0.05)。多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影响ADMA的主要因素为SBP,影响CCA-IMT的主要因素为SBP和ADMA。结论血清ADMA水平与血压升高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关,可能是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一氧化氮 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内中膜厚度 动脉内径
下载PDF
颈总动脉内径与心血管事件及死亡风险研究:4项队列研究的汇总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Sedaghat S van Sloten TT +10 位作者 Laurent S London GM Pannier Kavousi M Mattace-Raso F Franco OH Boutouyrie P Ikram MA Stehouwer CDA 赵狄 练桂丽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99-699,共1页
颈动脉内径增加是动脉重构的表现,且可能是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研究者评估颈动脉内径与脑卒中、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心血管病及全因死亡的关系,并探讨与血压有关的中膜增厚、动脉僵硬、动脉壁应力及动脉硬化等动脉重构过程能否解释此关系。
关键词 动脉内径 心血管事件 汇总分析 队列研究 死亡风险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颈动脉内径 动脉重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