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2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刺针法结合旋颈调枢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1
作者 王永亮 梅荣军 +5 位作者 刘晓阳 由佳鑫 李岳峰 尹世琦 于连君 张健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60-65,共6页
目的:探究短刺针法结合旋颈调枢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推拿科2022年1月—2023年1月就诊的颈源性头痛患者100例纳入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 目的:探究短刺针法结合旋颈调枢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推拿科2022年1月—2023年1月就诊的颈源性头痛患者100例纳入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安普洛治疗,60 mg/次,3次/d,治疗2周;观察组给予短刺针法结合旋颈调枢法治疗,隔日1次,每周治疗3次,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颈椎活动度评分(ROM)、测量寰齿侧间隙两侧差值、枢椎棘突中心点到齿状突中线的垂直距离差值及其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且观察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颈椎关节活动度(ROM)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1),且观察组的RO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寰齿侧间隙两侧差值和棘突中点到齿状突中线的垂直距离差值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且观察组的寰齿侧间隙两侧差值和棘突中点到齿状突中线的垂直距离差值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1%(41/45),对照组为68.2%(30/44),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短刺针法结合旋颈调枢法治疗颈源性头痛与口服安普洛相比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刺针法 旋颈调枢法 颈源性头痛 安普洛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高电压长时程脉冲射频术与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2
作者 赵晓静 梁惠 +1 位作者 郭玉娜 武百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5-90,共6页
目的比较低温等离子消融术与高电压长时程脉冲射频术治疗颈源性头痛(cervicogenic headache,CEH)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颈源性头痛患者80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两组:低温等离子消融组(L组,n=50);高电压长时程脉冲射频组(H组,n=30)。L... 目的比较低温等离子消融术与高电压长时程脉冲射频术治疗颈源性头痛(cervicogenic headache,CEH)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颈源性头痛患者80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两组:低温等离子消融组(L组,n=50);高电压长时程脉冲射频组(H组,n=30)。L组采用颈脊神经后内侧支低温等离子消融术联合肌筋膜松解,H组采用颈脊神经后内侧支高电压长时程脉冲射频术联合肌筋膜松解。记录患者术前(T_(0))及术后1周(T_(1))、4周(T2)、12周(T_(3))、24周(T_(4))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颈部活动障碍评分(ROM评分)、术后疼痛缓解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两组之间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各时点的VAS评分、ROM评分均较T_(0)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L组相比,H组各时点的VAS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组各时点的ROM评分均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4)时点H组的有效率高于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有头皮麻木的情况,T_(3)时点H组的麻木发生率稍高于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和高电压长时程脉冲射频术治疗颈源性头痛均有效,安全性均较好,但高电压长时程脉冲射频术术后24周的疗效优于低温等离子消融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源性头痛 低温等离子消融术 高电压长时程脉冲射频术 超声引导
下载PDF
C2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三氧自体血疗法治疗老年颈源性头痛的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赵艳红 李明泽 +2 位作者 王连松 杨昕 罗民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探究C2背根神经节(DRG)脉冲射频微创技术(PRF)联合三氧自体血疗法(OAHT)治疗老年颈源性头痛(CEH)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1月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收治的85例CEH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确定有效病例48... 目的探究C2背根神经节(DRG)脉冲射频微创技术(PRF)联合三氧自体血疗法(OAHT)治疗老年颈源性头痛(CEH)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1月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收治的85例CEH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确定有效病例48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PRF组、PRF+OAHT组。PRF组共22例患者,行C2 DRG的PRF治疗;PRF+OAHT组共26例患者,行C2 DRG的PRF联合OAHT治疗,每日1次,疗程为1周。记录治疗前、治疗后1天、1周、1个月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的颈椎活动度(ROM)评分;采用临床总有效率评估临床效果,记录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ROM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1周、1个月PRF+OAHT组VAS评分低于PRF组(P<0.05);两组治疗有效率均达90%以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F+OAHT组对老年CEH的缓解效果优于PRF组;两种方法均能减轻CEH引起的颈椎受限,且效果基本相同,治疗后均接近正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射频 三氧自体血疗法 颈源性头痛 视觉模拟量表
下载PDF
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温通刮痧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
4
作者 路洁辉 习亚炜 +3 位作者 李莉 高寅秋 王颖 杨晓忱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4期687-690,共4页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与温通刮痧疗法协同作用对颈源性头痛(cervicogenic headache,CEH)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CEH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试验组患者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温通刮痧疗...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与温通刮痧疗法协同作用对颈源性头痛(cervicogenic headache,CEH)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CEH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试验组患者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温通刮痧疗法,每周治疗1次,4周后通过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法评估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改善情况,自制调查问卷评价患者对治疗的舒适度及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自第2次治疗后,VAS评分与头痛发作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试验组疼痛改善度和舒适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温通刮痧治疗CEH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头痛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源性头痛 温通刮痧 星状神经节阻滞
下载PDF
颈源性头痛患者棘突偏歪和椎体滑脱X线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杜春晓 梁咏珊 +1 位作者 许伟丹 黄君瑶 《广州医药》 2024年第5期494-499,共6页
目的研究颈源性头痛患者颈椎X线中C2~C7棘突偏歪和椎体滑脱情况,总结其中存在的规律,为治疗颈源性头痛提供影像学理论支持。方法选取颈源性头痛患者96例,观察并记录每位患者颈椎X线片中C2~C7棘突偏歪和椎体滑脱情况。用统计软件分别对... 目的研究颈源性头痛患者颈椎X线中C2~C7棘突偏歪和椎体滑脱情况,总结其中存在的规律,为治疗颈源性头痛提供影像学理论支持。方法选取颈源性头痛患者96例,观察并记录每位患者颈椎X线片中C2~C7棘突偏歪和椎体滑脱情况。用统计软件分别对棘突偏歪和椎体滑脱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颈源性头痛患者较常出现棘突偏歪,右侧偏歪明显多于左侧偏歪。其中C2棘突偏歪最常见,出现比例为66.7%。C2棘突偏歪率与C3~C7分别进行χ2检验,其中C5、C6与C2均有显著差异。C3、C4、C7与C2均无显著差异。椎体滑脱亦常出现于颈源性头痛患者,其中C7椎体向前Ⅰ度滑脱最常见,出现比例为50.0%。C7椎体向前Ⅰ度滑脱率与C2~C6分别进行χ2检验,其结果均有显著差异。结论C2棘突偏歪和C7椎体向前Ⅰ度滑脱较常出现于颈源性头痛患者。在治疗颈源性头痛患者时,与C2和C7相关的软组织损伤和关节紊乱应引起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源性头痛 X线片 棘突偏歪 椎体滑脱
下载PDF
射频针刀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观察
6
作者 刘兆含 史栋梁 +3 位作者 任博文 王莉莎 宋亮亮 王振涛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1392-1395,共4页
目的探讨射频针刀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效果,为颈源性头痛的治疗提供新的有效方案。方法选取河南省中医院骨病一科2022年1—12月诊治的8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化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均以健康教育和史... 目的探讨射频针刀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效果,为颈源性头痛的治疗提供新的有效方案。方法选取河南省中医院骨病一科2022年1—12月诊治的8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化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均以健康教育和史栋梁教授创新的颈椎肌肉中医功能锻炼为基础治疗,同时分别给予脉冲射频治疗、射频针刀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及随访6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分级指数(PRI)、现时疼痛强度(PPI)、颈椎活动度评分和治疗前、治疗2周后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及睡眠质量评分(QS),评估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周后2组VAS评分、PRI评分、PPI评分、颈椎活动度评分及SDS评分、QS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随访6个月时,治疗组VAS评分、PRI评分、PPI评分、颈椎活动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36/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31/4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射频针刀治疗颈源性头痛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有效改善颈椎活动度和睡眠质量,缓解患者抑郁状态,减轻患者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源性头痛 射频针刀 射频脉冲
下载PDF
基于“经筋理论”运用多功能套针浮刺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研究
7
作者 袁娜 陈英华 +3 位作者 王婷 吴琳 李俊峰 孙玮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9期37-42,共6页
目的:评价基于“经筋理论”运用多功能套针浮刺疗法对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各脱落1例)。观察组采用多功能套针浮刺疗法,对照组为常规针刺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7 d。分别于治疗... 目的:评价基于“经筋理论”运用多功能套针浮刺疗法对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各脱落1例)。观察组采用多功能套针浮刺疗法,对照组为常规针刺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7 d。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头痛影响测定表-6(HIT-6)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和伴随症状量表评分,并于治疗结束后3个月观察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的VAS量表评分、HIT-6量表评分、NDI量表评分及伴随症状积分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效果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于治疗后3个月随访,以上量表评分与治疗后相比均有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55%(29/31),高于对照组的83.87%(2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多功能套针浮刺疗法能有效改善颈源性头痛患者症状,见效较快且效果持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源性头痛 经筋理论 多功能套针 浮刺疗法
下载PDF
枕下肌群筋膜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价值分析
8
作者 庞金磊 符舟洋 +3 位作者 刘亚静 孙海燕 冉广原 何明伟 《中国医药》 2024年第10期1481-1484,共4页
目的探究枕下肌群筋膜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CEH)的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就诊的100例CE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究枕下肌群筋膜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CEH)的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就诊的100例CE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枕下肌群筋膜阻滞治疗。比较2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疼痛分级指数(PRI)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疗效及安全性指标。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VAS、PRI、N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治愈0例、显效2例、好转3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0.0%(40/50);观察组治愈0例、显效13例、好转3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0%(48/5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49,P<0.001)。观察组患者未出现出血、治疗区域感染等不良事件情况。对照组中有3例患者诉口服药物后出现恶心呕吐的不适感,症状较轻微,能自行缓解。结论枕下肌群筋膜阻滞在治疗CEH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其能够显著减少头痛的频率和强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源性头痛 枕下肌群筋膜阻滞 临床疗效 安全
下载PDF
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其机制探讨
9
作者 王明 张杰 杨时雨 《微循环学杂志》 2024年第4期24-31,共8页
目的:探究银质针导热疗法对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与作用机制。方法:9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银质针非导热组(30例)、布洛芬片组(30例)和银质针导热组(30例)。银质针非导热组接受银质针非导热治疗,布洛芬片组口服布洛芬片治疗,银质针... 目的:探究银质针导热疗法对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与作用机制。方法:9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银质针非导热组(30例)、布洛芬片组(30例)和银质针导热组(30例)。银质针非导热组接受银质针非导热治疗,布洛芬片组口服布洛芬片治疗,银质针导热组采用银质针导热治疗,疗程均为1周。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颈椎活动度评分(ROM)、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β-内啡肽、皮质醇、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IL-1)、血清前列腺素F2α(PGF2α)及血管加压素(AVP)水平,并运用血液流变学测量仪检测患者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以及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治疗后,银质针导热组有效率(88.57%)显著高于银质针非导热组(40.00%)和布洛芬片组(66.57%)(P<0.05),银质针非导热组与布洛芬片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银质针非导热组和布洛芬片组,银质针导热组治疗后的VAS、ROM评分降低(P<0.05);ACTH、皮质醇水平降低(P<0.05),β-内啡肽水平升高(P<0.05);TNF-α、IL-6、IL-1水平均降低(P<0.05);血清PGF2α及AVP水平均下降(P<0.05);NO水平升高(P<0.05),ET-1水平降低(P<0.05);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下降(P<0.05)。治疗后银质针非导热组与布洛芬片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质针导热疗法可改善颈源性头痛症状,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ACTH、炎性因子、提高疼痛阈值、缓解血管紧张、改善血流灌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源性头痛 银质针导热疗法 机制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微针刀治疗颈源性头痛的随机对照研究
10
作者 傅丽颖 王海梁 +2 位作者 吕慧娟 罗华送 李正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67-1170,共4页
目的 研究微针刀疗法对颈源性头痛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6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A组采用微针刀治疗4周,B组采用安慰针刀治疗4周。结果 干预4周后,A组现时疼痛强度评分(1.27±0.583)明显低于B组(3.37±0.765... 目的 研究微针刀疗法对颈源性头痛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6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A组采用微针刀治疗4周,B组采用安慰针刀治疗4周。结果 干预4周后,A组现时疼痛强度评分(1.27±0.583)明显低于B组(3.37±0.765);A组颈部功能活动度评分(1.20±0.407)明显低于B组(2.47±0.681);A组的头痛持续时间(3.33±0.661)明显低于B组(5.30±0.988);A组的头痛频率(1.50±0.682)明显低于B组(2.73±0.691),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时A组头痛持续时间(3.93±0.739)与头痛频率(1.96±0.556)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与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微针刀治疗可以有效改善颈源性头痛患者的疼痛程度,减少头痛持续时间和头痛频率,改善颈椎的活动度,并且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临床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针刀 颈源性头痛 随机对照试验 安慰针刀
下载PDF
温针灸项四穴联合郑氏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对颈椎功能、疼痛程度的影响
11
作者 张琳 刘剑伟 +1 位作者 王佳 彭倩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11期35-39,共5页
目的:探究温针灸项四穴联合郑氏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CEH)对颈椎功能、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90例CE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手法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温针灸项四穴联合郑... 目的:探究温针灸项四穴联合郑氏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CEH)对颈椎功能、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90例CE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手法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温针灸项四穴联合郑氏手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疗效,两组治疗前后的头痛程度、头痛频率、颈部的活动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红细胞压积(HCT)、纤维蛋白原(FIB)],观察治疗期间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43/45),对照组为82.22%(37/4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头痛持续时间、每周头痛发作频率、颈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评分(NDI)、颈部功能活动度评分(ROM)、HCT和FIB水平均大幅下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温针灸项四穴联合郑氏手法治疗CEH,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改善颈部功能,调节颈部血流,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源性头痛 温针灸 项四穴 郑氏手法 颈椎功能 疼痛程度
下载PDF
内热针联合运动针法对急性期颈源性头痛患者的影响
12
作者 陈占昕 苏惠贞 +1 位作者 丁晓宇 张发英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33期156-159,共4页
目的:探究内热针联合运动针法对急性期颈源性头痛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青海省中医院收治的82例急性期颈源性头痛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n=41)和研究组(n=41)。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针灸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 目的:探究内热针联合运动针法对急性期颈源性头痛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青海省中医院收治的82例急性期颈源性头痛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n=41)和研究组(n=41)。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针灸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内热针联合运动针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颈椎活动度,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血流动力学以及炎症因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颈椎活动度,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血流动力学以及炎症因子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和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颈椎活动度,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颈部血管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及炎症因子更低,椎动脉血流平均速度(Vm)更快,且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热针联合运动针法可以改善急性期颈源性头痛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减轻患者的炎症水平和颈椎功能障碍程度,进而改善患者的颈椎活动度,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热针 运动针法 颈源性头痛 颈椎功能障碍指数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张敬华基于筋膜肌肉理论论治颈源性头痛
13
作者 鲁皓文 张敬华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0期1125-1129,共5页
颈源性头痛(CEH)是由于颈椎或颈项部软组织出现功能性或器质性损伤,诱发以慢性、单侧和(或)双侧头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器质性或功能性综合征。其发病因素较复杂,常常涉及骨骼、神经、软组织和肌肉等。筋膜是使肌群连结在一起的结缔组... 颈源性头痛(CEH)是由于颈椎或颈项部软组织出现功能性或器质性损伤,诱发以慢性、单侧和(或)双侧头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器质性或功能性综合征。其发病因素较复杂,常常涉及骨骼、神经、软组织和肌肉等。筋膜是使肌群连结在一起的结缔组织,其中包括深筋膜、浅筋膜、肌内膜、肌外膜等,筋膜的病理性黏连和肌肉的过度紧张是颈源性头痛的原因之一。张敬华认为,颈源性头痛发病除与骨骼、神经有关,还与骨骼附着的肌肉和筋膜关系密切,总结临床经验发现,通过刃针针刺联合推拿肌肉起止点的方法松解筋膜、缓解肌肉的紧张度,可以有效缓解颈源性头痛,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源性头痛 筋膜 肌肉 针灸 推拿
下载PDF
4种中医外治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网状Meta分析
14
作者 官磊瑶 徐添 +3 位作者 王瑞奇 刘浪辉 许洋 黄春华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39-45,共7页
目的:对4种中医外治法治疗颈源性头痛(CEH)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网状Meta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知网、万方、维普、SinoMed、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针刀、温针、推拿和普通针刺治疗CE... 目的:对4种中医外治法治疗颈源性头痛(CEH)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网状Meta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知网、万方、维普、SinoMed、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针刀、温针、推拿和普通针刺治疗CEH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2016年1月1日—2021年5月30日。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筛选和质量评价,运用RevMan 5.3、Gemtc 0.14.3和Stata 14.2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最终纳入31项RCT,共纳入病例2372例,其中试验组1187例,对照组1185例。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1)总有效率。推拿疗效最显著,针刀、温针、推拿的总有效率优于普通针刺;(2)VAS评分。推拿疗效最显著,针刀降低VAS评分优于普通针刺;(3)ROM评分。针刀疗效最显著,温针改善ROM评分优于普通针刺,温针、针刀改善ROM评分优于药物;(4)发作频率。推拿疗效最显著,温针降低发作频率优于普通针刺;(5)持续时间。推拿疗效最显著,温针减少发作持续时间优于普通针刺。结论:中医外治法治疗CEH效果优于药物治疗,且推拿或成为临床最优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源性头痛 中医外治法 针刀 温针 推拿 普通针刺 网状Meta分析
下载PDF
基于“经筋理论”运用针刀联合温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观察
15
作者 王克坡 范凯悦 +2 位作者 周欣华 李蔚然 李飞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16-19,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刀联合温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颈源性头痛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温针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针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 [目的]观察针刀联合温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颈源性头痛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温针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针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头痛指数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及阻力指数(RI),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头痛指数评分、NDI评分、RI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Vm均较治疗前加快,且治疗组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经筋理论”运用针刀联合温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加快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及降低血管阻力指数,减轻头痛症状,改善颈椎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源性头痛 经筋理论 针刀 温针灸 临床观察
下载PDF
项三针合运动针法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中书 《光明中医》 2024年第3期539-542,共4页
目的探讨项三针合运动针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组采用项三针合运动针法。2组均每天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2 d。观察2组治疗前后VA... 目的探讨项三针合运动针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组采用项三针合运动针法。2组均每天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2 d。观察2组治疗前后VAS、NDI、PSQI评分,并综合评价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首次治疗后较治疗前,治疗结束后较治疗前、首次治疗后VAS、NDI、PSQI评分均降低(P<0.05)。首次治疗后治疗组N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治疗组VAS、N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项三针结合运动针法能有效治疗颈源性头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痹 颈源性头痛 项三针 合谷刺 运动针法
下载PDF
基于“经筋理论”从筋论治颈源性头痛
17
作者 曾伶伶 谭磊 付磊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1期102-105,共4页
颈源性头痛是临床最常见的头痛类型之一,其疼痛的发生与颈部细小关节紊乱及软组织病变密切相关,临床上该病的治疗方式多样。该病具有病情易反复、病程长的特点,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质量。经筋理论作为经络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颈源性头痛是临床最常见的头痛类型之一,其疼痛的发生与颈部细小关节紊乱及软组织病变密切相关,临床上该病的治疗方式多样。该病具有病情易反复、病程长的特点,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质量。经筋理论作为经络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治疗领域应用价值巨大。本文基于经筋理论,通过阐述经筋理论在颈源性头痛中的运用,从经筋整体及局部结筋病灶点的角度论治颈源性头痛。总结其病变本质为经筋功能失守,治疗以整体“调筋”配合局部“散结”为法,另附病案举隅进行阐释,以期为治疗颈源性头痛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源性头痛 颈椎 经筋 调筋散结
下载PDF
针刺外科基础穴位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观察
18
作者 卫书彦 秦海燕 赵征宇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10期50-53,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外科基础穴位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5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试验过程中观察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选穴,观察组采用针刺外科基础穴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 目的:观察针刺外科基础穴位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5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试验过程中观察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选穴,观察组采用针刺外科基础穴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简化McGill疼痛问卷量表(SF-MPQ)评分、生存质量测定量表(SF-36)评分、安全性指标,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分级指数(PRI)感觉评分、PRI情感评分、PRI总分、疼痛强度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F-36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38%(27/32),高于对照组的80.77%(21/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针刺后遗痛4例,对照组出现头部皮下出血2例,针刺后遗痛1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4/3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54%(3/26),其余受试者在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针刺外科基础穴位治疗颈源性头痛效确切,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源性头痛 外科基础穴位 临床研究
下载PDF
针药结合调枢柔筋法治疗中重度颈源性头痛临床观察
19
作者 黄剑浩 谢宇锋 +2 位作者 王俏 刘毅 冯军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3期494-497,共4页
目的比较针药结合调枢柔筋法与颈2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中重度颈源性头痛(CE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CEH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36例,脱落2例)与射频组(36例,脱落2例)。针药组予颅项针联合瓜芍柴胡汤,射频组予颈2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 目的比较针药结合调枢柔筋法与颈2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中重度颈源性头痛(CE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CEH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36例,脱落2例)与射频组(36例,脱落2例)。针药组予颅项针联合瓜芍柴胡汤,射频组予颈2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随访1个月、随访2个月时观察两组VAS评分、颈椎ROM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针药组总有效率为82.35%,高于射频组的55.88%(P<0.05)。针药组VAS评分比较,治疗后、随访1个月、随访2个月针药组均低于射频组(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评定时间主效应显著(F=483.024,P=0.000),两组治疗后、随访1个月、随访2个月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评定时间组别的交互作用显著(F=35.485,P=0.000),组间效应显著(F=18.342,P=0.000)。针药组颈椎ROM评分比较,治疗后、随访1个月、随访2个月针药组均低于射频组(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评定时间主效应显著(F=353.384,P=0.000),两组治疗后、随访1个月、随访2个月的颈椎ROM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评定时间组别的交互作用显著(F=7.972,P=0.000),组间效应显著(F=3.453,P=0.000)。结论针药结合调枢柔筋法治疗中重度CEH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源性头痛 颅项针 瓜芍柴胡汤 调枢柔筋法 针药结合
下载PDF
寰枕筋膜内热针联合脉冲射频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
20
作者 罗华高 张义森 +2 位作者 赖伟珍 林昭众 聂爱俐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30期22-24,共3页
目的 分析寰枕筋膜内热针联合脉冲射频治疗方法在颈源性头痛患者临床干预中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永安市中医医院于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8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脉冲射频治疗,观察组患... 目的 分析寰枕筋膜内热针联合脉冲射频治疗方法在颈源性头痛患者临床干预中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永安市中医医院于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8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脉冲射频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脉冲射频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寰枕筋膜内热针,两组患者的治疗周期均为30 d,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躯体疼痛等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低于对照组,偏头痛残疾程度评估问卷(MIDAS)评估结果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障碍评分(PSQI)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在颈源性头痛患者临床治疗期间,采用寰枕筋膜内热针联合脉冲射频治疗方法能显著提升疾病的治疗总有效率,可改善偏头痛,提升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源性头痛 寰枕筋膜 内热针 脉冲射频 颈椎 疼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