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3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溶山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颗粒有机碳和矿物结合态有机碳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12
1
作者 沈艳 傅瓦利 +3 位作者 蓝家程 程辉 张石棋 武玲珍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共6页
对重庆中梁山岩溶山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0—40cm土壤颗粒有机碳和矿物结合态有机碳的含量和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含量平均值表现为:林地>菜地>草地>橘园地>弃耕地。除橘园地外,其它各... 对重庆中梁山岩溶山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0—40cm土壤颗粒有机碳和矿物结合态有机碳的含量和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含量平均值表现为:林地>菜地>草地>橘园地>弃耕地。除橘园地外,其它各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细颗粒有机碳(FPOC)含量大于粗颗粒有机碳(CPOC)。不同利用方式土壤颗粒有机碳含量在剖面层次中表现不同。0—20cm表层土壤CPOC含量表现为:橘园地>草地>菜地>林地>弃耕地,差异较大。土壤FPOC含量表现为:林地>草地>菜地>橘园地>弃耕地;20—40cm土壤CPOC和FPOC最高值出现在菜地,最低值出现在弃耕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矿物结合态有机碳(MOC)含量和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布特征一致。除橘园地外土壤各组分有机碳分配比例大致表现为:MOC/SOC>CPOC/SOC>FPOC/SOC。相关分析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SOC和POC呈正相关,相关性不一致。林地和草地呈极显著相关(P<0.01),弃耕地呈显著相关(P<0.05),菜地和橘园地相关性不显著。表明人为干扰和耕作措施会影响POC对SOC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区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有机 土壤粗颗粒有机碳 土壤细颗粒有机碳 土壤矿物结合态有机
下载PDF
东北黑土区坡耕地表层土壤颗粒有机碳和团聚体结合碳的空间分布 被引量:63
2
作者 方华军 杨学明 +2 位作者 张晓平 梁爱珍 申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2847-2854,共8页
以东北黑土区典型漫岗坡耕地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侵蚀程度地形部位表层土壤不同粒级有机碳、水稳性团聚体及其结合碳含量,探讨土壤侵蚀和沉积作用对表层土壤有机碳(SOC)损失、迁移和累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侵蚀微弱的坡顶相比,严... 以东北黑土区典型漫岗坡耕地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侵蚀程度地形部位表层土壤不同粒级有机碳、水稳性团聚体及其结合碳含量,探讨土壤侵蚀和沉积作用对表层土壤有机碳(SOC)损失、迁移和累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侵蚀微弱的坡顶相比,严重侵蚀的坡肩部位表层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矿质结合碳(IOC)和团聚体结合碳含量分别减少23%、17.5%和8.7%,而土壤颗粒有机碳(POC)含量无明显差异。长期处于沉积状态的坡脚部位,表层土壤大团聚体、POC和大团聚体结合碳含量分别较坡顶低56.1%、47.9%和67%;而IOC和微团聚体结合碳分别较坡顶高10%和18.7%。研究结果反映了土壤侵蚀以及耕作倾向于破坏水稳性大团聚体,其内部包裹的轻质、细颗粒物质易被地表水流迁移流失,加上下层土壤的稀释作用,导致侵蚀部位SOC减少。轻质活性碳组分在迁移和累积过程中易被微生物利用分解,沉积区土壤以IOC和微团聚体碳为主,形成一个惰性碳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水稳性团聚体 颗粒有机碳 大团聚体 黑土
下载PDF
黄海、东海颗粒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41
3
作者 金海燕 林以安 +1 位作者 陈建芳 金明明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6-53,共8页
分析研究了2001年春季黄海、东海颗粒有机碳(POC),结果表明POC的浓度为2~3815μg/dm^3,其平面分布呈现近岸高、远岸低的特点.海水表层POC浓度与三磷酸腺苷(ATP)呈显著的正相关,这表明2001年真光层POC主要是海洋生物源.对不... 分析研究了2001年春季黄海、东海颗粒有机碳(POC),结果表明POC的浓度为2~3815μg/dm^3,其平面分布呈现近岸高、远岸低的特点.海水表层POC浓度与三磷酸腺苷(ATP)呈显著的正相关,这表明2001年真光层POC主要是海洋生物源.对不同海区POC垂直分布的影响因素做了探讨:长江口附近受总悬浮颗粒物浓度的影响,POC呈现表层低、底层高的特征;陆架区POC的垂直分布是生物活动与水文条件(海水混合、层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离岸较远的深水区,影响POC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大洋海水的性质.由海区4个周日连续站的观测结果得知黄海区POC的周日变化主要受生物周日活动的影响,而在东海区POC周日变化除了受生物周日活动影响外,还分别受到潮汐作用以及海水水团周日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有机碳 分布特征 影响因子 黄海 东海
下载PDF
长期施肥对水稻土颗粒有机碳和矿物结合态有机碳的影响 被引量:35
4
作者 袁颖红 李辉信 +3 位作者 黄欠如 胡锋 潘根兴 樊后保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53-360,共8页
在23 a的田间定位试验区,研究了长期施肥对水稻土颗粒有机碳和矿物结合态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施肥(CK)、无机肥(NPK)、有机肥(猪粪+紫云英绿肥)(OM)和无机肥与有机肥配施(NPKM)处理中,A层游离态和闭蓄态颗粒有机物含量比P层高,... 在23 a的田间定位试验区,研究了长期施肥对水稻土颗粒有机碳和矿物结合态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施肥(CK)、无机肥(NPK)、有机肥(猪粪+紫云英绿肥)(OM)和无机肥与有机肥配施(NPKM)处理中,A层游离态和闭蓄态颗粒有机物含量比P层高,随着土层的加深呈下降的趋势;而矿物态有机物呈相反的趋势。增施有机肥(NPKM,OM处理)有利于提高土壤中游离态和闭蓄态颗粒有机物及其有机碳的含量以及占土壤有机碳的比例。团聚体中颗粒有机物占土壤团聚体重量的比例及颗粒有机物的有机碳含量均随着团聚体粒径的减小而明显增加。增施有机肥显著提高了团聚体特别是微团聚体(<0.25mm)中颗粒有机物及其有机碳的含量。团聚体中颗粒有机物的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容积土壤中颗粒有机物的有机碳含量。这些结果表明微团聚体对颗粒有机物具有富集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水稻土 团聚体 颗粒有机碳 矿物结合态有机
下载PDF
2010年夏季珠江口海域颗粒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及其来源 被引量:20
5
作者 刘庆霞 黄小平 +2 位作者 张霞 张凌 叶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4403-4412,共10页
于2010年8月对珠江口海域20个站位的颗粒有机碳(POC)进行采样,分析了POC的空间分布特征,讨论了POC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并利用碳稳定同位素(δ13C)分析了POC的来源及其贡献率。结果显示,研究区域POC的浓度范围98.5—1929.8μg/L,平均浓... 于2010年8月对珠江口海域20个站位的颗粒有机碳(POC)进行采样,分析了POC的空间分布特征,讨论了POC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并利用碳稳定同位素(δ13C)分析了POC的来源及其贡献率。结果显示,研究区域POC的浓度范围98.5—1929.8μg/L,平均浓度541.9μg/L,空间分布总体呈现自北部海域向中部海域逐渐降低,中部海域至南部海域又逐渐升高,底层大于表层的特点。总悬浮颗粒物、叶绿素a、水动力是影响POC空间分布的重要原因。研究区域总悬浮颗粒物δ13C值的变化范围-27.05‰—-21.03‰,平均为-24.57‰,反映出珠江口海域颗粒有机碳为陆源和水生源混合来源,其分布呈现沿盐度梯度自口门内向口门外逐渐递增,底层高于表层的特点。陆源输入和海洋生物生产是影响δ13C值分布的主要原因。运用二元混合模型计算得知,珠江口北部和中部海域POC以陆源有机碳为主,贡献率平均为64%;南部海域POC以水生源有机碳为主,贡献率平均为68%。与20多年前相比,POC的分布特征与来源已经发生了改变,珠江口海域含沙量减少与营养盐含量增加可能是导致POC组成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有机碳 空间分布 δ13C 来源 珠江口海域
下载PDF
长期种植绿肥稻田土壤颗粒有机碳演变特征 被引量:22
6
作者 刘立生 徐明岗 +3 位作者 张璐 文石林 高菊生 董春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39-1446,共8页
【目的】基于长期定位试验探讨长期冬种绿肥稻田颗粒有机碳演变特征与土壤肥力的关系。【方法】以中国农业科学院祁阳红壤实验站水田轮作制度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测定了1982年至2012年每6年一次的历史土壤-样品的颗粒含量、颗粒有机碳... 【目的】基于长期定位试验探讨长期冬种绿肥稻田颗粒有机碳演变特征与土壤肥力的关系。【方法】以中国农业科学院祁阳红壤实验站水田轮作制度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测定了1982年至2012年每6年一次的历史土壤-样品的颗粒含量、颗粒有机碳含量和稻田土壤养分含量。试验设4个处理:1)稻-稻-冬闲(R-R-WF):2)稻-稻--油菜(R-R-RP):3)稻-稻-紫云英(R-R-MV);4)稻-稻-黑麦草(R-R-RG)。晚稻收获后,采集0-20 cm耕层土壤。土壤颗粒分级采用改进的Anderson离心法得到砂粒(53-2000μm)、粗粉粒(5-53μm)、细粉粒(2-5μm)、粗粘粒(0.2-2μm)和细粘粒(〈0.2μm)。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土壤颗粒有机碳含量。【结果】1)30年试验后三种绿肥处理稻田土壤有机碳在不同土壤颗粒中的分布表现为细粘粒(28.05-28.27 g/kg)〉粗粘粒(25.76-26.91 g/kg)〉细粉粒(12.80-14.52 g/kg)、砂粒(13.83-14.92 g/kg)〉粗粉粒(1.67-2.62g/kg),与冬闲处理(R-R-WF)相比,土壤总有机碳、细粘粒有机碳和粗粘粒有机碳含量分别显著增加34.6%-42.4%、12.3%-13.2%、6.1%-10.9%砂粒有机碳含量显著降低26.2%-31.6%(P〈0.05)。2)30年试验后,三种绿肥处理稻田土壤总有机碳在不同颗粒中平均分布比例为粗粘粒有机碳(45.0%)〉细粉粒有机碳(25.8%)〉细粘粒有机碳(15.1%)〉砂粒有机碳(11.5%)〉粗粉粒有机碳(2.7%),与R-R-WF处理相比,总有机碳在粗粘粒中的比例提高8.0%-12.8%在砂粒中的比例降低36.8%-42.9%在细粘粒、细粉粒、粗粉粒中的比例提高5.3%-6.1%、5.5%-6.4%、6.5%-8.1%。3)长期种植绿肥土壤总有机碳、粗粘粒有机碳、细粘粒有机碳含量与时间(年)呈现极显著线性正相关(P〈0.01),累积速率分别为0.16 g/(kg·a)、0.31 g/(kg·a)、0.22 g/(kg·a);砂粒有机碳、粗粉粒有机碳、细粉粒有机碳含量与时间(年)呈现显著线性负相关(P〈0.05),消减速率分别为0.59 g/(kg·a)、0.35 g/(kg·a)、0.19 g/(kg·a)。粗粘粒有机碳年均增幅1.5%,是细粘粒有机碳增幅的1.5倍;粗粉粒有机碳年均减幅2.7%,是细粉粒、砂粒有机碳减幅的2.8倍和1.5倍。4)细粘粒、粗粘粒有机碳含量与总有机碳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且与粗粘粒有机碳相关性更为紧密;细粘粒、粗粘粒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全氮、全磷、有效磷、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呈(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且粗粘粒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养分含量相关性更为紧密。【结论】粗粘粒有机碳含量高、分布比例大,是稻田土壤有机碳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粗粘粒对有机碳的固持能力强,对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变化的响应最敏感,是土壤有机碳最稳定的组分;粗粘粒有机碳与土壤养分相关性显著与土壤肥力关系最紧密,因此粗粘粒有机碳可以作为指示稻田土壤肥力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变特征 颗粒有机碳 绿肥 稻田
下载PDF
土壤颗粒有机碳和矿质结合有机碳对4种耕作措施的响应 被引量:26
7
作者 姬强 孙汉印 +2 位作者 王勇 刘帅 王旭东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2-137,共6页
以陕西关中平原中部耕作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研究深松、旋耕、免耕和统耕作4种耕作方式在秸秆还田和不还田条件下对土壤颗粒有机碳和矿质结合态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耕作,深松、旋耕和免耕处理都使土壤颗粒碳(POC)含量增加... 以陕西关中平原中部耕作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研究深松、旋耕、免耕和统耕作4种耕作方式在秸秆还田和不还田条件下对土壤颗粒有机碳和矿质结合态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耕作,深松、旋耕和免耕处理都使土壤颗粒碳(POC)含量增加,但在秸秆还田下相应增加幅度更大,在0-10cm土层颗粒碳增加20.71%~69.25%,表现出深松>旋耕>免耕>传统耕作的顺序,而对其他10-20cm,20-30cm,30-40cm土层的颗粒碳影响较小。在同一种耕作模式下,秸秆还田的与无秸秆还田的相比,深松、旋耕、传统耕作使土壤POC增加了9.17%~26.61%,其中以传统耕作措施的提高幅度最大。在秸秆不还田条件下,各耕作处理矿质结合态有机碳的差异较小,但在秸秆还田条件下,旋耕促进了土壤矿质结合态有机碳(MOC)的增加,比对照(传统耕作)提高了22.98%。从土壤有机碳的角度考虑,深松和旋耕并结合秸秆还田是较适合于当地土壤条件的耕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措施 秸秆还田 土壤颗粒有机碳 矿质结合态有机
下载PDF
珠江水体悬浮物颗粒有机碳稳定同位素组成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17
8
作者 魏秀国 沈承德 +1 位作者 孙彦敏 易惟熙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71-476,共6页
研究了珠江三干流西江、北江和东江水体中悬浮物颗粒有机碳稳定碳同位素的组成、分布以及季节变化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可以根据.C_3、C_4植物及悬浮物的δ^(13)C值区分不同流域的植被覆盖状况;东江流域水土流失区以草地、农田为主,C_4... 研究了珠江三干流西江、北江和东江水体中悬浮物颗粒有机碳稳定碳同位素的组成、分布以及季节变化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可以根据.C_3、C_4植物及悬浮物的δ^(13)C值区分不同流域的植被覆盖状况;东江流域水土流失区以草地、农田为主,C_4植物影响较大;北江水体中颗粒有机碳主要来源于森林覆盖区,同位素组成受C_3植物影响较大;西江水体中颗粒有机碳同位素组成介于其间,同时受C_3、C_4植物影响,颗粒有机碳部分来源于森林覆盖土壤,部分来源于草地和农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 水体 悬浮物 颗粒有机碳 稳定同位素 Δ^13C
下载PDF
海水颗粒有机碳(POC)变化的生物地球化学机制 被引量:54
9
作者 张乃星 宋金明 贺志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2328-2339,共12页
海水中颗粒有机碳(POC)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是海洋碳循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主要阐述了海水POC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的概况。海水POC在海洋中的分布受各种物理、化学、生物过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海域、不... 海水中颗粒有机碳(POC)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是海洋碳循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主要阐述了海水POC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的概况。海水POC在海洋中的分布受各种物理、化学、生物过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海域、不同水层POC的含量与组成差异很大,在水平分布上,近岸高于远海,垂直分布上,表层高于中下层,含量通常为几十到几百个μg/L,主要由陆源碎屑、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及其新陈代谢产物和死亡残体组成,海水POC可来源于陆源、海源(海洋生物的生产)、海底沉积物的再悬浮以及溶解有机碳(DOC)的转化,其中海源是其主要贡献者。海水POC与生物过程的关系密切,海洋生物既是POC的组成部分也是POC的重要生产者,通过摄食-代谢过程产生碎屑POC,通过垂直洄游促进POC的向下沉降,通过细菌的降解将POC转化为其他形态。POC参与再循环与营养盐(特别是氮、磷、硅)之间有重要的协同作用,生命POC的新陈代谢造成了营养盐浓度的变化,反过来,营养盐浓度的变化又改变了生命POC的组成及数量;无生命的POC一方面在生物及化学作用下分解矿化释放出营养盐,及时补充了水体中氮、磷、硅等生源要素的含量,这在高生产力的珊瑚礁区尤为明显。另一方面,其又通过在沉积物中的矿化,产生吸附位点,吸附营养盐,影响着营养盐在沉积物与水体中的交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有机碳(POC) 生物地球化学行为 生物过程 营养盐
下载PDF
台湾海峡1997年夏季和1998年冬季两航次颗粒有机碳研究 被引量:29
10
作者 刘占飞 彭兴跃 +1 位作者 徐立 洪华生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0年第1期95-101,共7页
1997~ 1 998年台湾海峡两个航次的数据表明 ,颗粒有机碳 (POC)的平均含量为 0 .1 2 0± 0 .0 0 9mg/dm3 ,表层POC浓度在夏季和冬季分别存在几个高值区。POC在随深度变化的剖面分布图中 ,最大值出现在 1 0m层 ,底层水明显受再悬浮影... 1997~ 1 998年台湾海峡两个航次的数据表明 ,颗粒有机碳 (POC)的平均含量为 0 .1 2 0± 0 .0 0 9mg/dm3 ,表层POC浓度在夏季和冬季分别存在几个高值区。POC在随深度变化的剖面分布图中 ,最大值出现在 1 0m层 ,底层水明显受再悬浮影响 ,这一剖面的变化规律普遍存在于整个海区及不同季节。夏季POC的深度变化幅度要显著大于冬季 ,这与垂直混合作用有关。POC与Chl a相关性较差 ,暗示以Chl a估算浮游植物的不确定性及POC产生及来源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有机碳 季节变化 台湾海峡 海水
下载PDF
长期施肥对小麦-玉米作物系统土壤颗粒有机碳和氮的影响 被引量:57
11
作者 龚伟 颜晓元 +4 位作者 蔡祖聪 王景燕 胡庭兴 宫渊波 冉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375-2381,共7页
通过对华北平原小麦-玉米轮作农田生态系统18年田间施肥试验,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耕层(0~20cm)土壤颗粒有机碳和氮及矿质结合有机碳和氮的影响.施肥处理包括化肥NPK不同组合(NPK、NP、NK、PK)、全部施用有机肥(OM)、一半有机肥+化... 通过对华北平原小麦-玉米轮作农田生态系统18年田间施肥试验,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耕层(0~20cm)土壤颗粒有机碳和氮及矿质结合有机碳和氮的影响.施肥处理包括化肥NPK不同组合(NPK、NP、NK、PK)、全部施用有机肥(OM)、一半有机肥+化肥NPK(1/2OMN)及不施肥(CK)共7个处理.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均能在不同程度上增加土壤颗粒有机碳和氮及矿质结合有机碳和氮含量,提高土壤颗粒有机碳和氮分配比例及颗粒有机质C/N.施肥处理颗粒有机碳和氮储量较不施肥处理分别增加11.7%~196.8%和13.0%~152.2%,土壤颗粒有机碳对总有机碳储量增加的贡献率为31.5%~67.3%,土壤颗粒有机氮对全氮储量增加的贡献率为14.3%~100.0%;矿质结合有机碳和氮储量较不施肥处理分别增加2.0%~75.0%和0.0%~69.8%.各处理颗粒有机碳和氮及矿质结合有机碳和氮储量均以OM处理最高,且有机肥与化肥NPK配施高于单施化肥各处理,而化肥处理中NPK均衡施用效果最好.说明施用有机肥、有机肥与化肥NPK配施及化肥NPK均衡施用是增加土壤颗粒有机碳和氮及矿质结合有机碳和氮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土壤颗粒有机碳和氮 矿质结合有机和氮 固存
下载PDF
贺兰山不同海拔土壤颗粒有机碳、氮特征 被引量:22
12
作者 杨益 牛得草 +4 位作者 文海燕 张宝林 董强 陈菊兰 傅华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4-60,共7页
采用颗粒大小的物理分组方法,测定了贺兰山(西坡)不同海拔具有代表性的8个样地的草地土壤颗粒有机碳和颗粒有机氮含量,并且分析了土壤颗粒碳、氮分配比例与植被特征及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颗粒碳、氮含量随海拔的降低而显著降... 采用颗粒大小的物理分组方法,测定了贺兰山(西坡)不同海拔具有代表性的8个样地的草地土壤颗粒有机碳和颗粒有机氮含量,并且分析了土壤颗粒碳、氮分配比例与植被特征及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颗粒碳、氮含量随海拔的降低而显著降低,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在4个植被类型中,二者在高山草甸最高,在草原化荒漠最低。土壤颗粒碳、氮分配比例随海拔的降低表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在高山草甸最高,山地荒漠草原最低。土壤颗粒碳、氮分配比例与植被盖度、地上生物量、年均降水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年均温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 贺兰山 土壤颗粒有机碳 土壤颗粒有机
下载PDF
厦门西港和九龙江口颗粒有机碳的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蔡阿根 李文权 +1 位作者 陈清花 王宪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6-50,共5页
研究了九龙江河口及相邻海区颗粒有机碳 ( POC)的分布变化特征及 POC与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关系。结果表明 ,九龙江河口区和厦门西港 POC的平均含量分别为 762和 793μg C/L。春季 ,河口区的 POC含量高于西港 ,而秋季则相反。春季 ,河口区... 研究了九龙江河口及相邻海区颗粒有机碳 ( POC)的分布变化特征及 POC与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关系。结果表明 ,九龙江河口区和厦门西港 POC的平均含量分别为 762和 793μg C/L。春季 ,河口区的 POC含量高于西港 ,而秋季则相反。春季 ,河口区和西港的 POC含量与ATP(三磷酸腺苷 )含量都呈正相关关系 ,其中 ,浮游植物有机碳 ( POCB)分别占 POC的 4 4 %和 2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有机碳 三磷酸腺苷 浮游植物 生物量 厦门巷
下载PDF
三峡水库建设对长江下游颗粒有机碳通量及碳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许斐 杨守业 +2 位作者 展望 李超 钱鹏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9-208,共10页
2008年4月至2009年4月,在南通长江干流每周采集一次表层悬浮物样品,共51个,分析了其粒度、颗粒有机碳(POC)、颗粒氮(PN)含量以及有机碳同位素(δ13Corg)组成,研究了下游干流颗粒有机碳组成的季节性变化特征。悬浮物的平均粒径在一年内... 2008年4月至2009年4月,在南通长江干流每周采集一次表层悬浮物样品,共51个,分析了其粒度、颗粒有机碳(POC)、颗粒氮(PN)含量以及有机碳同位素(δ13Corg)组成,研究了下游干流颗粒有机碳组成的季节性变化特征。悬浮物的平均粒径在一年内变化不明显,而POC和PN含量呈现洪季缓慢减小,枯季增加的趋势;δ13Corg值的变化正好相反,介于–24.1‰与–25.6‰之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POC/PN比值的季节性变化不显著。平均粒径与POC、PN及δ13Corg值均无显著相关性。颗粒有机碳的总通量及陆源有机碳的贡献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陆源有机质所占的比例呈现洪季高、枯季低的特点,同径流量和含沙量关系密切。与前人在长江南通段的研究结果比较揭示,三峡水库建设后长江下游干流颗粒有机质组成与入海陆源有机碳通量发生明显变化,其对河口及边缘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潜在影响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物 颗粒有机碳 有机同位素 通量 三峡水库 长江
下载PDF
南黄海与东海北部春季悬浮体颗粒有机碳分布 被引量:11
15
作者 熊林芳 刘季花 +2 位作者 白亚之 石学法 邹建军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14,共8页
2006年4—5月对南黄海和东海北部进行了悬浮体调查,分析研究了45个站位的悬浮体资料和数据,阐述了南黄海和东海北部春季颗粒有机碳(POC)的平面和垂向分布特征,并结合悬浮体总氮(PN)和C/N摩尔比值探讨了其来源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 2006年4—5月对南黄海和东海北部进行了悬浮体调查,分析研究了45个站位的悬浮体资料和数据,阐述了南黄海和东海北部春季颗粒有机碳(POC)的平面和垂向分布特征,并结合悬浮体总氮(PN)和C/N摩尔比值探讨了其来源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春季表层悬浮体POC在东海北部31°N、123°E附近含量最高,124°E以东悬浮体POC含量相对降低;长江口邻近海区表层悬浮体POC浓度较高,与长江冲淡水径流携带大量营养物质刺激生物生长有关。底层悬浮体POC含量高值区出现在南黄海33.5°N、121.5°E附近,在东海31.5°N、124.5°E附近出现次高值区,东海31°N以南区域POC含量则相对较低,高浓度主要受底质再悬浮作用影响。C/N摩尔比显示,南黄海和东海北部悬浮体有机质主要为海洋来源。研究区悬浮体POC的分布主要受海流影响,可以识别出黄海暖流、苏北沿岸流和长江冲淡水等控制区。南黄海和东海北部悬浮体POC分布是有机质来源和海流作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体 颗粒有机碳 颗粒 南黄海与东海北部
下载PDF
长江口外颗粒有机碳及光合色素在不同溶氧水平下早期降解速率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朱卓毅 张经 +3 位作者 吴莹 张莹莹 林晶 季倩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共8页
有机质降解是低氧形成的重要原因。长江口外的低氧近几十年来日趋恶化,引起了大量学者关注,但现场有机质降解及相关的耗氧速率还鲜见报道。本研究通过人工控制体系溶氧(DO)水平,于2006年10月在曾经出现低氧的长江口外近海进行现场有机... 有机质降解是低氧形成的重要原因。长江口外的低氧近几十年来日趋恶化,引起了大量学者关注,但现场有机质降解及相关的耗氧速率还鲜见报道。本研究通过人工控制体系溶氧(DO)水平,于2006年10月在曾经出现低氧的长江口外近海进行现场有机质降解培养实验,以模拟有机质在沉降进入近底层水后早期(9天)内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估算有机碳降解速率和耗氧速率。培养实验表明,有机质在几天内即可出现明显的降解,并伴随体系pH的下降和细菌、病毒的增加。体系溶氧对有机碳(POC)降解速率影响较大,POC在DO>95%条件下的降解速率是DO<50%条件下的5倍,分别为1.5mmol/(m3·d)和0.3mmol/(m3·d)。光合色素岩藻黄素(FUCO)和叶绿素a(Chla)含量在9天内呈指数下降,其中80%的FUCO在9天内发生了降解。指数方程能较好地实现对观测数据的拟合,结果表明Chla的半衰期为3—4天。不同溶氧条件下的结果表明低溶氧条件(DO<50%)下浮游植物更容易成为降解有机质的来源。根据POC降解速率估算得到长江口外溶氧消耗速率分别为82—91mmol/(m2·d)(DO>95%条件)和27—30mmol/(m2·d)(DO<50%条件),远高于深海氧通量和表层50m南海的氧消耗通量;以此耗氧速率为基础,估算得到长江口外层化形成至发育出低氧的时间为50—150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颗粒有机碳 光和色素 长江口 降解实验 耗氧速率
下载PDF
台湾海峡南部夏季的颗粒有机碳 被引量:13
17
作者 叶翔 李炎 +1 位作者 黄邦钦 陈坚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7-99,共13页
根据2004年夏季、2005年夏季和2006年夏季3个航次观测的颗粒有机碳(POC)数据,表层POC含量的分布表现出近岸高、远岸低的特点,表层和次表层POC含量的高值区出现在东山以东以及南澳附近上升流区。沿岸流较强的2005年和2006年航次具有相对... 根据2004年夏季、2005年夏季和2006年夏季3个航次观测的颗粒有机碳(POC)数据,表层POC含量的分布表现出近岸高、远岸低的特点,表层和次表层POC含量的高值区出现在东山以东以及南澳附近上升流区。沿岸流较强的2005年和2006年航次具有相对丰富的总悬浮颗粒物(TSM)含量。浮游植物是该区POC的主要来源。各航次的POC含量与叶绿素a(Chl a)含量正相关,所有航次统计的Chl a/POC与Chl a呈正相关,上升流区Chl a/POC偏小,上升流较强的航次高Chl a区的Chl a/POC也偏小,反映了上升流与高营养转换效率浮游生物生态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联系。根据Chl a/POC^Chl a关系图判断,台湾海峡南部海域1988年、1998年和2004年夏季航次的浮游生物营养转换效率受到相对抑制,而在上升流信号较强的2005年和2006年夏季航次,上升流区的浮游生物高营养转换效率状态得以强化。各航次的POC含量和Chl a/POC比值与TSM含量正相关,POC/TSM比值与TSM负相关,沿岸流带来的陆源悬浮颗粒物通量波动,并没明显干扰台湾海峡南部以海洋浮游生物生态主导的颗粒有机碳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有机碳 悬浮颗粒 上升流 台湾海峡
下载PDF
丘陵区坡面土壤有机碳及颗粒有机碳分布特征 被引量:14
18
作者 高雪松 何鹏 +2 位作者 邓良基 张世熔 黄春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37-342,共6页
测定了紫色丘陵区疏林地、荒草地和坡耕地三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和颗粒有机碳含量,探讨不同利用方式与坡位下土壤有机碳和土壤颗粒有机碳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上坡位和中坡位土壤有机碳和颗粒有机碳含量均为... 测定了紫色丘陵区疏林地、荒草地和坡耕地三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和颗粒有机碳含量,探讨不同利用方式与坡位下土壤有机碳和土壤颗粒有机碳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上坡位和中坡位土壤有机碳和颗粒有机碳含量均为疏林地>坡耕地>荒草地,而在下坡位两者含量变化差异较大;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各坡位土壤剖面有机碳含量均是在0~5cm层富集,颗粒有机碳的含量也表现出一定在剖面分异性;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颗粒有机碳分配比例为(0.74±0.01)~(0.34±0.02),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之间土壤颗粒有机碳分配比例差异较小。相关分析表明,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全氮和颗粒有机碳含量之间均呈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有机碳 土壤有机 坡位 土地利用
下载PDF
2016年夏季黄、渤海颗粒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雪景 金春洁 +1 位作者 王丽莎 张传松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00-208,共9页
本文根据2016年6-7月黄、渤海航次获得的调查数据,分析了黄、渤海海域颗粒有机碳(POC)的浓度变化、空间分布特征并结合盐度、叶绿素a、POC/PON、POC/Chl a平面分布特征和相关性分析,探讨了黄、渤海海域POC的来源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 本文根据2016年6-7月黄、渤海航次获得的调查数据,分析了黄、渤海海域颗粒有机碳(POC)的浓度变化、空间分布特征并结合盐度、叶绿素a、POC/PON、POC/Chl a平面分布特征和相关性分析,探讨了黄、渤海海域POC的来源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6年夏季渤海海域POC平均浓度(500.2±226.5)μg/L,北黄海POC平均浓度(358.2±101.5)μg/L,南黄海POC平均浓度(321.0±158.1)μg/L,渤海海域POC浓度高于黄海,整个海域POC浓度表层高于底层。POC的平面分布特征为近岸高,外海低。调查海域表层POC/PON均值为8.89,POC/Chl a均值为182.52;中层POC/PON均值为8.87,POC/Chl a均值为179.56;底层POC/PON均值为9.41,POC/Chl a均值为178.80。黄海海域浒苔衰败对POC/PON与POC/Chl a影响较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渤海海域盐度、总悬浮物和叶绿素a与POC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是影响POC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南黄海除表层POC浓度与盐度、总悬浮物和叶绿素a浓度有很好的相关性外,中层和底层POC浓度与盐度、总悬浮物和叶绿素a浓度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渤海海域POC主要受陆源和浮游植物共同影响,浮游植物是POC的主要贡献者,而黄海海域POC受长江冲淡水、黄海暖流、苏北沿岸流、生物活动和底层沉积物等多种因素影响,其中苏北近岸和青岛外海,有机碎屑为POC的主要贡献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有机碳 黄海 渤海 相关性分析 氮比
下载PDF
黑土区水稻土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及其颗粒有机碳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18
20
作者 徐文静 丛耀辉 +3 位作者 张玉玲 段鹏鹏 范庆锋 张玉龙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10-215,共6页
为研究黑土区水稻土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及其颗粒有机碳含量和δ^(13) C值的分布特征,探讨黑土区水稻土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及其颗粒有机碳的分布和稳定性,为该地区黑土的合理利用及土壤的合理培肥提供理论依据,以黑土区不同有机碳含量的... 为研究黑土区水稻土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及其颗粒有机碳含量和δ^(13) C值的分布特征,探讨黑土区水稻土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及其颗粒有机碳的分布和稳定性,为该地区黑土的合理利用及土壤的合理培肥提供理论依据,以黑土区不同有机碳含量的水稻土为研究对象,利用湿筛法和物理分组技术分离提取各级团聚体及其颗粒有机物,采用^(13) C稳定同位素质谱技术分析有机碳含量及其δ^(13) C值。结果表明,黑土区水稻土以2~0.25mm团聚体为主,土壤有机碳主要富集在>0.25mm团聚体中,尤其是2~0.25mm团聚体中;团聚体有机碳的δ^(13) C值随团聚体粒级的减小而增大,>2mm和2~0.25mm团聚体中有机碳的δ^(13) C值均小于土壤有机碳的δ^(13) C值,具有碳截获或碳固定能力,而0.25~0.053mm和<0.053mm团聚体中有机碳的δ^(13) C值均大于土壤有机碳的δ^(13) C值,具有碳固持或稳定的能力;除B-2土样外,各土样均以2~0.25mm团聚体中的颗粒有机碳含量为最大,以0.25~0.053mm团聚体中的颗粒有机碳含量为最小,且该团聚体中颗粒有机碳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917,P<0.01),表明微团聚体闭蓄态的颗粒有机碳对土壤有机碳的固持和稳定发挥重要作用。土壤颗粒有机碳及各级团聚体中颗粒有机碳的δ^(13) C值均小于土壤有机碳及各粒级团聚体中有机碳的δ^(13) C值,团聚体颗粒有机碳的δ^(13) C值也随团聚体粒级的减小而增大。因此,黑土区水稻土中>0.25mm的水稳性团聚体是有机碳的主要载体,团聚体颗粒有机碳作为活性碳库,较总有机碳更易反映黑土区水稻土有机碳的周转变化,其敏感性随团聚体粒级的增大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区 水稻土 水稳性团聚体 颗粒有机碳 ^13C自然丰度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