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81篇文章
< 1 2 1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卵巢颗粒细胞瘤的影像表现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东坡 郑作锋 +1 位作者 杨家斐 刘晓刚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3期116-118,共3页
目的探讨卵巢颗粒细胞瘤(OGCT)的影像表现及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进行手术治疗且确诊为OGCT的CT、MRI影像学、临床及病理相关资料,并分析病变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4例患者(61岁,73岁,68岁,79岁)... 目的探讨卵巢颗粒细胞瘤(OGCT)的影像表现及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进行手术治疗且确诊为OGCT的CT、MRI影像学、临床及病理相关资料,并分析病变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4例患者(61岁,73岁,68岁,79岁)共发现4个肿瘤,3例位于左侧卵巢,1例位于右侧卵巢,病变于CT、MRI均表现为囊实性肿块,2例实性部分为主,1例囊实性部分相当,1例囊性部分为主,实性部分于T1WI呈等或稍高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DWI病变呈高信号,囊性部分3例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1例T1WI呈低-稍高不均匀信号、T2WI呈低-高混杂信号,2例T2WI呈“蜂窝状、海绵状”典型改变,2例病变T2*WI见低信号。增强扫描病变实性部分呈中度强化。结论OGCT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若发现卵巢囊实性肿瘤,T2WI呈“蜂窝状、海绵状”典型改变,实性成分于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并有出血征象时,结合患者临床病史,应考虑到该肿瘤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颗粒细胞 卵巢肿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山羊circFDXR的鉴定及其在卵巢颗粒细胞中高效表达的研究
2
作者 刘杰 李之瀚 +9 位作者 郭聪慧 冯光杭 薛文哲 刘德武 柳广斌 孙宝丽 郭勇庆 邓铭 邹娴 李耀坤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30-2341,共12页
【目的】鉴定山羊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铁氧还蛋白还原酶(circFDXR)的表达,建立其在山羊原代卵巢颗粒细胞中的高效表达方式。【方法】利用PCR扩增、DNA测序、RNase R酶消化、实时荧光定量PCR鉴定circFDXR的环状性质。通过核质... 【目的】鉴定山羊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铁氧还蛋白还原酶(circFDXR)的表达,建立其在山羊原代卵巢颗粒细胞中的高效表达方式。【方法】利用PCR扩增、DNA测序、RNase R酶消化、实时荧光定量PCR鉴定circFDXR的环状性质。通过核质分离、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circFDXR亚细胞定位。利用同源重组将circFDXR的线性序列无缝克隆至慢病毒载体pLC5-ciR,转染至293T细胞包装病毒后进行病毒滴度测定,并确定最佳感染复数(MOI),并以最佳MOI感染山羊原代卵巢颗粒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过表达效率,并测序验证circFDXR是否正确环化。【结果】山羊circFDXR主要定位于卵巢颗粒细胞的细胞质中,耐受RNase R酶的消化。成功构建circFDXR慢病毒过表达载体,浓缩病毒滴度为5.49×10~9 TU/mL,感染山羊卵巢颗粒细胞的最佳MOI为100。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组circFDXR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测序结果显示过表达的circFDXR可以正确环化。【结论】circFDXR主要定位于卵巢颗粒细胞的细胞质中,相比线性RNA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利用慢病毒包装的circFDXR在山羊原代卵巢颗粒细胞中可以正确环化,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circFDXR在山羊原代卵巢颗粒细胞中的功能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circFDXR 慢病毒包装 卵巢颗粒细胞
下载PDF
白藜芦醇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模型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线粒体功能和抑制凋亡的作用
3
作者 胡俊 马智 +1 位作者 张洪英 王炼炼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4-269,共6页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模型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及线粒体的形态和功能的改变,并探讨其可能的保护机制。方法:32只雌性SD大鼠幼鼠随机分为2组,PCOS模型组(n=24)和模型对照组...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模型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及线粒体的形态和功能的改变,并探讨其可能的保护机制。方法:32只雌性SD大鼠幼鼠随机分为2组,PCOS模型组(n=24)和模型对照组(n=8)。成功提取PCOS组颗粒细胞并体外培养,然后用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处理颗粒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的变化;Mito Tracker Deep Red染色观察细胞线粒体的形态变化;JC-1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ATP检测试剂盒检测ATP的变化;分光光度计检测与凋亡密切相关casppase-3和caspase-9酶活性变化;最后,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颗粒细胞内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白藜芦醇处理PCOS模型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后,颗粒细胞的增殖活性明显增强(P=0.000);Mito Tracker Deep Read染色结果显示线粒体质量明显增加,形状呈管状或长条状;颗粒细胞内ATP产量和线粒体膜电位也明显增加(P=0.000、P=0.000)。另外,白藜芦醇也降低了caspase-3和caspase-9酶活性和蛋白水平的表达(P=0.000、P=0.000)。结论:白藜芦醇抑制了PCOS模型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的凋亡,也促进了细胞的增殖,其机制与白藜芦醇改善颗粒细胞线粒体的形态和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颗粒细胞 线粒体 凋亡
下载PDF
儿童声带颗粒细胞瘤2例临床特征分析
4
作者 刘小红 张青青 +4 位作者 曹楠 李娜 杨敏娟 任晓勇 罗花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454-457,共4页
目的:分析儿童声带颗粒细胞瘤(GCT)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3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例儿童声带GC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病例1,女,6岁,因“发声无力3月余”入院,喉镜提示声门下弥漫性膨隆,颈部增强C... 目的:分析儿童声带颗粒细胞瘤(GCT)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3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例儿童声带GC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病例1,女,6岁,因“发声无力3月余”入院,喉镜提示声门下弥漫性膨隆,颈部增强CT提示前联合下方低密度结节并渐进性强化;患儿在全麻下行支撑喉镜CO_(2)激光切除术,术后病理确诊GCT;术后1个月至术后2年复查,肿物无复发,术区局部瘢痕形成,但无明显黏连,声门闭合可。病例2,女,11岁,因“声嘶半年余”入院,喉镜提示前联合光滑肿物,颈部增强CT及喉部增强MRI提示前联合强化结节;患儿在全麻下行支撑喉镜CO_(2)激光切除术,术后病理确诊GCT,术后2周至术后1年复查,肿物无复发,声门下瘢痕形成,声门闭合良好。结论:儿童声带GCT常表现为发音异常,需依靠病理确诊;手术切除为其主要治疗方法,术后应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细胞 声带 儿童 手术
下载PDF
褪黑素对H_(2)O_(2)诱导蛋鸡卵巢颗粒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5
作者 白康 郝二英 +4 位作者 任河陵 艾嘉伟 宁炜 黄仁录 陈辉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共7页
为探讨褪黑素对蛋鸡卵巢颗粒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试验选取产蛋高峰期蛋鸡进行颗粒细胞分离培养,分别用0、12.5、25、50、100、200µmol/L H_(2)O_(2)处理3、6、9 h,根据颗粒细胞增殖活性和氧化指标变化建立氧化应激模型。... 为探讨褪黑素对蛋鸡卵巢颗粒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试验选取产蛋高峰期蛋鸡进行颗粒细胞分离培养,分别用0、12.5、25、50、100、200µmol/L H_(2)O_(2)处理3、6、9 h,根据颗粒细胞增殖活性和氧化指标变化建立氧化应激模型。试验分为4组:试验Ⅰ组为对照组,试验Ⅱ组为H_(2)O_(2)组,试验Ⅲ组为H_(2)O_(2)+Mel组,试验Ⅳ组为褪黑素组,利用CCK-8法、DCF法及TUNEL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增殖率、活性氧(ROS)水平和凋亡率,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抗氧化指标SOD1、SOD2、CAT、GPX3和PRDX3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①与对照组相比,H_(2)O_(2)组细胞增殖率降低(P<0.05),丙二醛(MDA)水平增加(P<0.05),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下降(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H_(2)O_(2)组细胞活性氧(ROS)水平、凋亡率增加(P<0.05),增殖活性降低(P<0.05),Ⅲ组细胞活性氧水平、凋亡率降低(P<0.05),增殖活性增加(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H_(2)O_(2)组细胞SOD1、SOD2、CAT、GPX3和PRDX3等抗氧化基因和蛋白表达下降(P<0.05),而褪黑素干预后则促进了抗氧化基因和蛋白表达(P<0.05)。研究提示:褪黑素干预后缓解了H_(2)O_(2)对颗粒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其可通过清除活性氧及上调蛋鸡卵巢颗粒细胞抗氧化基因和蛋白的表达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蛋鸡 卵巢颗粒细胞 氧化应激 保护
下载PDF
微RNA-93-5p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卵巢颗粒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
6
作者 王敬敏 李卫 +6 位作者 闫佳敏 赵凯 张慧 刘莹 任一梦 金帅 韩丹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548-553,共6页
目的探讨血浆微RNA(miR)-93-5p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卵巢颗粒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焦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育龄期PCOS患者为PCOS组,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的18例育龄期健康女性为对照组。收... 目的探讨血浆微RNA(miR)-93-5p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卵巢颗粒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焦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育龄期PCOS患者为PCOS组,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的18例育龄期健康女性为对照组。收集2组受试者的年龄、体质量和身高,计算体质量指数(BMI)。2组受试者均在自然月经周期的卵泡期或黄体酮诱导的撤退性出血期采集空腹静脉血,采用电化学法测定血清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总睾酮(TT)、抗米勒管激素(AMH)、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稳态模型(HOMA-IR);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2组受试者血浆中miR-93-5p表达水平。取对数生长期人卵巢颗粒细胞KGN,以每孔3×10^(5)个细胞接种至6孔板中,随机分为miR-93-5p mimics组、LY294002+miR-93-5p组、AZD5363+miR-93-5p组、阴性对照(NC)组、空白对照组。miR-93-5p组KGN细胞转染miR-93-5p mimics;LY294002+miR-93-5p组KGN细胞转染miR-93-5p mimics,并于转染前1 h给予50 mmol·L^(-1) LY294002处理;AZD5363+miR-93-5p组KGN细胞转染miR-93-5p mimics,并于转染前1 h给予50μmol·L^(-1) AZD5363处理;NC组KGN细胞转染阴性对照质粒;空白对照组KGN细胞不做任何处理。应用qRT-PCR法检测各组KGN细胞中miR-93-5p表达,细胞计数试剂盒-8试验检测各组KGN细胞增殖情况。结果PCOS组与对照组受试者的年龄及FSH、ALT、AS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OS组患者的BMI、TT、AMH、LH、FINS、FBG、HOMA-I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COS组患者血浆中miR-93-5p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t=-5.549,P<0.001)。miR-93-5p与TT、FINS、HOMA-IR呈中度正相关(r=0.434、0.622、0.586,P<0.001),与FBG和LH呈低度正相关(r=0.398、0.398,P<0.001)。ROC曲线显示,血浆miR-93-5p诊断PCOS的最佳临界值为1.380,曲线下面积为0.906(95%置信区间:0.839~0.973,P<0.001),敏感度为0.858,特异度为0.833,约登指数为0.691。miR-93-5p mimics组、LY294002+miR-93-5p组、AZD5363+miR-93-5p组KGN细胞中miR-93-5p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NC组(P<0.05)。培养24、48、72 h时,miR-93-5p mimics组、LY294002+miR-93-5p组、AZD5363+miR-93-5p组KGN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NC组(P<0.05);LY294002+miR-93-5p组、AZD5363+miR-93-5p组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低于miR-93-5p mimics组(P<0.05)。结论PCOS患者血浆miR-93-5p呈过表达,miR-93-5p可能通过基于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B信号通路介导PCOS卵巢颗粒细胞增殖来参与PCOS的发生发展,血浆miR-93-5p水平对PCOS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卵巢颗粒细胞 微RNA-93-5p 增殖
下载PDF
原发性腹膜后成人型颗粒细胞瘤一例
7
作者 何文琪 姜萍 罗敏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73-1275,共3页
病例资料患者,女,75岁,因“体检发现腹膜后包块1天”入院,患者平素身体健康状况良好,30年前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有输血史。专科检查:腹部无明显隆起,腹软,双肾区对称,无红肿及叩击痛,双输尿管行径区无压痛,膀胱区轻微压痛。辅助检查... 病例资料患者,女,75岁,因“体检发现腹膜后包块1天”入院,患者平素身体健康状况良好,30年前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有输血史。专科检查:腹部无明显隆起,腹软,双肾区对称,无红肿及叩击痛,双输尿管行径区无压痛,膀胱区轻微压痛。辅助检查:腹部增强CT示左侧腹膜后巨大囊实性肿块,大小约14.3 cm×8.5 cm×9.8 cm,边界可见,增强扫描显示病灶血供来源于腹主动脉,其内实性成分渐进性强化,病灶与左输尿管上段及左肾静脉分界不清,左肾静脉节段被包绕,周围侧支循环形成,伴左肾积水(图1a~d);双附件区未见结节、肿块影。实验室检查:细胞角蛋白19片段4.11 ng/mL,余肿瘤标志物及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均未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型颗粒细胞 腹膜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学
下载PDF
PPOS促排卵方案对颗粒细胞芳香化酶CYP19A1和ERβ受体表达的自身对照研究
8
作者 谭小方 刘霖 +2 位作者 马薇薇 李浩 丁家怡 《广东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494-498,共5页
目的研究第一周期行黄体期减量长方案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促排卵过程中黄体生成素(LH)偏低(扳机日LH<1.2 mIU/mL)的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第2周期改用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PPOS)方案。检测两种促排卵方案中颗粒细胞中芳香... 目的研究第一周期行黄体期减量长方案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促排卵过程中黄体生成素(LH)偏低(扳机日LH<1.2 mIU/mL)的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第2周期改用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PPOS)方案。检测两种促排卵方案中颗粒细胞中芳香化酶CYP19A1和ERβ受体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以探讨不同促排卵方案对卵泡颗粒细胞发育的影响。方法对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南通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ET的RIF患者进行研究,第1周期采用黄体期减量长方案RIF患者,第2周期改采用PPOS方案患者共36例。同时收集两种方案促排卵卵泡液中壁层颗粒细胞,检测颗粒细胞中芳香化酶CYP19A1和ERβ受体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自身对照分析两种促排卵方案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研究不同促排卵方案对卵泡颗粒细胞发育的影响。结果PPOS方案和长方案平均获卵数、成熟卵母细胞数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POS方案的扳机日LH水平、正常受精(2PN)数、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显著高于长方案(P<0.05)。PPOS组中CYP19A1和ERβ受体的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mRNA表达水平结果相一致,PPOS组中CYP19A1和ERβ受体的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1周期行长方案促排卵过程中LH偏低的RIF患者中,第2周期改用PPOS方案组后,扳机日的LH水平明显上升,同时壁层颗粒细胞ERβ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长方案组,CYP19A1 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也显著高于长方案组,改用PPOS方案后,LH水平有所提高,改善了患者的卵子质量,进而提高了胚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激素 促排卵 颗粒细胞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下载PDF
miR⁃7靶向调控CTSK对贵州黑山羊卵巢颗粒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9
作者 刘彬 陆情梅 +3 位作者 杨永鲜 周明帅 温晓艳 赵佳福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9-435,共7页
【目的】探明miR⁃7与CTSK基因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对贵州黑山羊卵巢颗粒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为贵州黑山羊优良品种保藏、选育与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在线数据库筛选miR⁃7与CTSK基因3′UTR的结合靶点,通过将CTSK基因3′UTR插入... 【目的】探明miR⁃7与CTSK基因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对贵州黑山羊卵巢颗粒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为贵州黑山羊优良品种保藏、选育与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在线数据库筛选miR⁃7与CTSK基因3′UTR的结合靶点,通过将CTSK基因3′UTR插入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中进行互作位点检测;采用CCK⁃8和划痕试验检测miR⁃7是否靶向调控CTSK基因影响贵州黑山羊卵巢颗粒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过表达miR⁃7后采用RT⁃qPCR检测其对促增殖蛋白PCNA、抗凋亡蛋白BCL2和促凋亡相关蛋白BAX、caspase⁃3、caspase⁃9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CTSK基因3′⁃UTR 2个预测靶点的野生型和突变型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双荧光素酶试验结果表明CTSK基因3′UTR区的2个预测靶位点均受miR⁃7调控;CCK⁃8和细胞划痕结果表明,转染miR⁃7试验组的卵巢颗粒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均显著高于对照(NC)组;RT⁃qPCR结果表明,上调miR⁃7能极显著上调PCNA和BCL2的表达,抑制BAX、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结论】miR⁃7可以靶向结合CTSK的3′UTR区2个靶位点并极显著抑制CTSK基因的表达;过表达miR⁃7可以显著促进贵州黑山羊卵巢颗粒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并促进增殖标志基因、抗凋亡基因的表达和抑制促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miR⁃7靶向调控CTSK表达影响贵州黑山羊繁殖性能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黑山羊 miRNA CTSK 卵巢颗粒细胞 细胞增殖和迁移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卵巢颗粒细胞miR-144-3p及其靶基因PTEN的表达及作用研究
10
作者 苏静 张荣雪 +3 位作者 仲纪祥 邱峰龙 贾媛媛 薛惠英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54-160,共7页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卵巢颗粒细胞miR-144-3p及其靶基因PTEN的表达及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3月在淮安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科行IVF/ICSI治疗的20例PCO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即为PCOS组,...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卵巢颗粒细胞miR-144-3p及其靶基因PTEN的表达及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3月在淮安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科行IVF/ICSI治疗的20例PCO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即为PCOS组,选取行IVF/ICSI治疗的输卵管因素或男方因素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颗粒细胞,并分析颗粒细胞miR-144-3p的表达情况。利用Tar-getScan数据库预测miR-144-3p的靶基因,并采用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验证靶基因。复苏人卵巢颗粒细胞(ovarian granulosa cells,KGN),转染并建立miR-144-3p模拟物组、模拟物阴性对照组、miR-144-3p抑制物组、抑制物阴性对照组、si-PTEN和siRNA-NC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的细胞凋亡情况,RT-PCR及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颗粒细胞中miR-144-3p、PTEN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RT-PCR结果显示P-COS组miR-144-3p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miR-144-3p mimic组的颗粒细胞凋亡百分比显著低于mimic-NC组(P<0.05),miR-144-3p inhibitor组颗粒细胞凋亡水平显著高于inhibitor-NC组(P<0.05)。生物信息学预测miR-144-3p的靶基因为PTEN,荧光素酶结合实验证实miR-144-3p能特异结合PTEN-3′UTR并下调PTEN基因表达。RT-PCR测定结果显示PCOS组PTEN 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与miR-144-3p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91,P<0.001)。qRT-PCR及蛋白质印迹检测结果显示与mimic NC组相比,miR-144-3p mimic组中PTEN mRNA及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mimic NC组(P<0.05)。miR-144-3p inhibitor组PTEN mRNA及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inhibitor NC组(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si-PTEN组颗粒细胞凋亡水平显著低于siRNA-NC组(P<0.05),而miR-144-3p inhibitor+si-PTEN组的颗粒细胞凋亡比例显著低于miR-144-3p inhibitor组(P<0.05)。结论PCOS患者卵巢颗粒细胞miR-144-3p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而PTEN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增高,进而促进PCOS患者卵巢颗粒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卵巢颗粒细胞 凋亡 miR-144-3p PTEN
下载PDF
消化道颗粒细胞瘤临床特征分析
11
作者 张晓静 赵文君 +3 位作者 孟品 刘爱玲 徐楠 徐永红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247-251,共5页
目的分析消化道颗粒细胞瘤(GCT)的临床特征,提高对消化道GCT的认识及其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为消化道GCT病人2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病人中男17例,女5例,平均年龄(49.36±8.45)岁;发病部位为食管17例(77.27%),... 目的分析消化道颗粒细胞瘤(GCT)的临床特征,提高对消化道GCT的认识及其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为消化道GCT病人2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病人中男17例,女5例,平均年龄(49.36±8.45)岁;发病部位为食管17例(77.27%),回盲部2例(9.09%),结肠3例(13.64%)。17例病人表现为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内镜下病灶最大径0.29~2.00 cm。22例行CT检查,6例食管壁略增厚,1例盲肠壁略增厚,余15例未见明显异常。1例行PET-CT检查,食管下段轻度增厚,结节状代谢增高,SUVmax约2.1。22例行内镜检查,病灶黄色15例(68.18%),白色7例(31.82%)。13例行超声内镜(EUS)检查,病变起源于黏膜下层7例(53.84%),黏膜肌层5例(38.46%),固有肌层1例(7.70%);病变低回声12例(92.30%),低回声混有少量高回声改变1例(7.70%),回声均匀10例(76.92%),回声欠均匀3例(23.08%)。免疫组化检查显示,所有病灶均表达S100,部分表达CD68、SOX10、Ki-67、SDHB、CD34。20例行内镜下治疗,1例行手术治疗,1例随访。病人随访7~6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3个月,除1例病人化疗后失访,余均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消化道GCT以男性为主,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内镜、EUS检查相结合可提高对其诊断率,确诊需依据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内镜下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细胞 临床表现 腔内超声检查 病理状态 体征和症状
下载PDF
基于氧化应激探讨疏肝补肾法对卵巢早衰大鼠颗粒细胞凋亡的影响
12
作者 王敏 张斐 王洋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30-37,共8页
目的:探讨疏肝补肾法对卵巢早衰大鼠颗粒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柴胡疏肝散合左归饮低剂量组、柴胡疏肝散合左归饮中剂量组、柴胡疏肝散合左归饮高剂量组、雌激素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 目的:探讨疏肝补肾法对卵巢早衰大鼠颗粒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柴胡疏肝散合左归饮低剂量组、柴胡疏肝散合左归饮中剂量组、柴胡疏肝散合左归饮高剂量组、雌激素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连续15 d建立卵巢早衰大鼠模型,同时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方式建立肝郁证模型,连续21 d。造模成功后,柴胡疏肝散合左归饮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服柴胡疏肝散合左归饮混悬液3.39 g·kg^(-1)、6.77 g·kg^(-1)、13.55 g·kg^(-1),雌激素组灌胃戊酸雌二醇(补佳乐)0.105 mg·kg^(-1),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的灭菌水,连续干预3周。采集阴道脱落细胞监测大鼠动情周期变化,行为学检测肝郁证造模情况,HE染色观察卵巢组织病理学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雌二醇(E_(2))、促卵泡激素(FSH)、抗缪勒管激素(AMH)、抑制素B(INHB)含量,TUNEL法检测卵巢颗粒细胞凋亡指数,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卵巢组织Bcl-2、Bax、活性氧(ROS)、SOD-2 mRNA和蛋白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动情周期紊乱,卵巢组织结构不清晰,颗粒细胞层明显变薄,旷场实验移动总距离和蔗糖水消耗率降低(P<0.05,P<0.01),血清FSH水平升高,E_(2)、AMH、INHB水平显著降低(P<0.01),颗粒细胞凋亡指数升高(P<0.01),Bcl-2、SOD-2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降低,Bax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升高,ROS的mRNA表达量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卵巢组织病理形态和行为学实验结果有所改善,血清FSH水平降低,E_(2)、INHB水平升高(P<0.05,P<0.01),Bax、ROS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柴胡疏肝散合左归饮中、高剂量组和雌激素组颗粒细胞凋亡指数降低(P<0.01)、Bcl-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柴胡疏肝散合左归饮高剂量组和雌激素组Bax蛋白表达降低、SOD-2和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与柴胡疏肝散合左归饮低剂量组相比,中剂量组INHB水平升高,高剂量组FSH降低、E_(2)升高、SOD-2的蛋白表达升高,中、高剂量组颗粒细胞凋亡指数降低(P<0.05,P<0.01)。与柴胡疏肝散合左归饮中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E_(2)水平升高、Bax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疏肝补肾法可能通过减轻氧化应激而降低颗粒细胞凋亡率,进而改善卵巢功能,且以高剂量组作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早衰 氧化应激 疏肝补肾法 颗粒细胞凋亡
下载PDF
接种密度对牛颗粒细胞形态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13
作者 王栋梁 成俊丽 李鹏飞 《山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147-152,共6页
牛卵巢颗粒细胞是雌激素(Estrogen,E_(2))合成的主要来源,具有E_(2)活性的牛颗粒细胞体外模型的建立是研究E_(2)合成与分泌过程中潜在调控机制的重要工具,该细胞模型的建立可为E_(2)合成分子调控机制及牛卵巢卵泡发育机制的研究提供理... 牛卵巢颗粒细胞是雌激素(Estrogen,E_(2))合成的主要来源,具有E_(2)活性的牛颗粒细胞体外模型的建立是研究E_(2)合成与分泌过程中潜在调控机制的重要工具,该细胞模型的建立可为E_(2)合成分子调控机制及牛卵巢卵泡发育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细胞接种密度是颗粒细胞体外培养模型的关键因素,高密度可引起细胞生理及分子的显著变化。研究通过不同接种密度下的形态变化和基因表达筛选牛颗粒细胞体外培养最优接种密度,采用长期无血清法培养牛原代颗粒细胞,培养液中添加FSH及IGF-1以诱导E_(2)的合成。培养7 d后,采集6孔板中高(3.0×10^(6)个细胞/孔)、中(2.0×10^(6)个细胞/孔)、低(1.0×10^(6)个细胞/孔)3种不同接种密度的细胞图像进行观测,并利用qRT-PCR技术检测3种不同接种密度中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低密度(1.0×10^(6)个细胞/孔)接种细胞呈现成纤维细胞样外观,细胞无聚集倾向;中密度组(2.0×10^(6)个细胞/孔)可观察到少量聚集的细胞团;高密度(3.0×10^(6)个细胞/孔)培养条件下,大多数细胞聚集成细胞团。低密度组(1.0×10^(6)个细胞/孔)中,CYP19A1及FSHR高表达,RGS2及VNN2低表达;高密度组(3.0×10^(6)个细胞/孔)表达量则相反。综上所述,低密度组(1.0×10^(6)个细胞/孔)细胞可作为具有E_(2)活性的牛颗粒细胞体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细胞 接种密度 无血清培养 细胞培养模型
下载PDF
乳腺颗粒细胞瘤超声表现与临床病理特点分析1例报道
14
作者 何翠云 周宏伟 +2 位作者 张艳华 任明俊 李娅萍 《云南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116-117,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56岁,发现右乳肿物10余年,近期自觉肿块较前增大于2023年3月在本院就诊。查体:右乳10点距乳头约30mm处可扪及直径约40×40mm质地偏硬、活动差、边界不清、无压痛性肿物,乳头无凹陷、溢液,皮肤无橘皮样改变。双腋下... 1临床资料患者女,56岁,发现右乳肿物10余年,近期自觉肿块较前增大于2023年3月在本院就诊。查体:右乳10点距乳头约30mm处可扪及直径约40×40mm质地偏硬、活动差、边界不清、无压痛性肿物,乳头无凹陷、溢液,皮肤无橘皮样改变。双腋下未扪及明显肿大的淋巴结。二维超声显示:右乳外上象限距乳头约30mm、距皮肤5mm见大小42×40×26mm的实性极低回声团块,边界不清、边缘模糊、呈细分叶、可见“成角、毛刺”改变;Cooper s韧带受牵拉,团块内回声不均,以极低回声为主;未见强回声及液性区,后方回声衰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团块内见丰富、紊乱血流信号。频谱多普勒(Pulsed wave doppler,PW):动脉峰值流速(Peak arterial flow rate,PSV)10.4cm/s,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0.81。超声诊断:右乳外上象限实性占位病变,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5类,见图1。乳腺X线检查:右乳外上象限见团块状高密度影,大小45×34mm,边缘呈毛刺状(BI-RADS 4C类),见图2。实验室检查:肿瘤标记物无特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颗粒细胞 超声 病理
下载PDF
1例成人型卵巢颗粒细胞瘤伴自发性破裂报道
15
作者 华翠萍 宁浩杰 梁伟翔 《医药前沿》 2024年第25期85-88,共4页
成人型卵巢颗粒细胞瘤(AGCT)是一种起源于卵巢间质和性索的恶性肿瘤,发病率较低。AGCT伴自发性破裂更为罕见,超声医生往往认识不够,诊断时容易漏诊、误诊。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例AGCT伴自发性破裂患者诊治过... 成人型卵巢颗粒细胞瘤(AGCT)是一种起源于卵巢间质和性索的恶性肿瘤,发病率较低。AGCT伴自发性破裂更为罕见,超声医生往往认识不够,诊断时容易漏诊、误诊。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例AGCT伴自发性破裂患者诊治过程,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及其超声诊断符合率,为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颗粒细胞 成人型颗粒细胞 超声表现 实验室检查
下载PDF
Kiss-1/GPR54系统在PCOS模型大鼠卵巢颗粒细胞中的表达及对卵泡发育障碍的作用机制
16
作者 石明晴 王津 +1 位作者 徐小雨 蓝关翠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1期994-998,1005,共6页
目的初步探讨Kiss-1/GPR54系统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模型大鼠卵巢颗粒细胞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PCOS之间的关联。方法筛选出14只动情规律的雌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7只。其中模型组大鼠予来曲唑-羧甲... 目的初步探讨Kiss-1/GPR54系统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模型大鼠卵巢颗粒细胞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PCOS之间的关联。方法筛选出14只动情规律的雌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7只。其中模型组大鼠予来曲唑-羧甲基纤维素混悬液0.1mg/(kg·d)连续灌胃21 d以构建PCOS大鼠模型。收集大鼠血清、卵巢组织、卵巢颗粒细胞。然后计算大鼠卵巢指数,对卵巢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激素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测颗粒细胞中亲吻素(Kp)、G蛋白偶联受体54(GPR54)荧光强度,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颗粒细胞中Kiss-1、GPR54基因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卵巢囊状扩张卵泡及闭锁卵泡增加,卵泡颗粒细胞层变薄;卵巢指数增大[(1.22±0.10)mg/g比(0.82±0.13)mg/g,P<0.05];血清黄体生成素[(66.32±3.98)IU/L比(11.87±5.54)IU/L]、睾酮[(33.72±3.57)ng/mL比(8.40±2.94)ng/mL]、Kp水平[(1506.79±154.82)pg/mL比(289.57±89.20)pg/mL]均升高(P<0.05);卵巢颗粒细胞中Kp荧光强度[(1601852.67±378567.82)比(3685156.00±359825.63)]、GPR54荧光强度[(1298372.25±297701.61)比(2961456.58±309119.01)]及Kiss-1基因表达[(0.10±0.03)比(1.11±0.14)]、GPR54基因表达[(0.10±0.05)比(1.00±0.13)]均降低(P<0.05)。结论卵巢表达的Kiss-1/GPR54系统可能通过调节颗粒细胞从而影响PCOS大鼠卵泡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多囊卵巢综合征 颗粒细胞 卵泡发育 亲吻素 G蛋白偶联受体54
下载PDF
巨大型成年型卵巢颗粒细胞瘤1例
17
作者 李福瑞 张冬冬 王静 《安徽医学》 2024年第8期1068-1069,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3岁,因"腹部胀痛不适五个月"入院。既往有冠心病病史,有“脑梗塞”病史,曾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除,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乙肝、结核病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入院后体格检查:神志清楚,颈软...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3岁,因"腹部胀痛不适五个月"入院。既往有冠心病病史,有“脑梗塞”病史,曾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除,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乙肝、结核病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入院后体格检查:神志清楚,颈软,甲状腺不肿大,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 颗粒细胞 成人型颗粒细胞
下载PDF
miR-24-3p对猪颗粒细胞雌二醇合成的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时胜洁 王立光 +3 位作者 高磊 蔡传江 何伟先 褚瑰燕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9-178,共10页
旨在探究miR-24-3p对猪颗粒细胞雌二醇合成的影响。本试验收集180日龄健康母猪的卵巢组织,每次试验取20对卵巢进行颗粒细胞的分离培养,将miR-24-3p的mimics及inhibitor转染进颗粒细胞,通过ELISA、RT-qPCR、Western blot、双荧光素酶报... 旨在探究miR-24-3p对猪颗粒细胞雌二醇合成的影响。本试验收集180日龄健康母猪的卵巢组织,每次试验取20对卵巢进行颗粒细胞的分离培养,将miR-24-3p的mimics及inhibitor转染进颗粒细胞,通过ELISA、RT-qPCR、Western blot、双荧光素酶报告试验等技术探究miR-24-3p对猪颗粒细胞雌二醇合成的作用。结果表明,过表达miR-24-3p可显著促进雌二醇的合成(P<0.01),并加快StAR、CYP19A1和CYP11A1的转录和翻译(P<0.05);而干扰miR-24-3p则显著抑制雌二醇的合成(P<0.05),并显著下调CYP11A1、CYP19A1的mRNA和蛋白水平(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TOP 1是miR-24-3p的直接靶基因,过表达miR-24-3p可显著抑制TOP1的表达(P<0.05),干扰miR-24-3p可显著上调TOP1的表达(P<0.05)。而过表达TOP 1则可减弱miR-24-3p对颗粒细胞雌二醇合成的促进作用(P<0.05)。综上所述,miR-24-3p通过靶向TOP 1抑制其mRNA和蛋白水平,促进雌二醇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从而促进颗粒细胞的雌二醇合成。鉴于颗粒细胞的雌二醇合成能力直接影响卵巢卵泡的发育状态,因此本研究为筛选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miRNA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4-3p 颗粒细胞 雌二醇
下载PDF
猪卵泡液外泌体处理卵巢颗粒细胞的SNP/Indel筛选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阳光 章会斌 +6 位作者 文浩宇 谢帆 赵世明 丁月云 郑先瑞 殷宗俊 张晓东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6-586,共11页
旨在分析卵泡液外泌体对卵巢颗粒细胞基因的影响,了解卵泡液外泌体在卵泡发育过程中的调控机理,为母猪繁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选取6月龄、健康状态良好且体重相近的二元母猪为材料,屠宰后收集卵巢150枚,利用梯度离心法获取卵泡液... 旨在分析卵泡液外泌体对卵巢颗粒细胞基因的影响,了解卵泡液外泌体在卵泡发育过程中的调控机理,为母猪繁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选取6月龄、健康状态良好且体重相近的二元母猪为材料,屠宰后收集卵巢150枚,利用梯度离心法获取卵泡液外泌体与猪卵巢颗粒细胞(porcine ovarian granulosa cells,POGCs),并在体外将卵泡液外泌体与猪卵巢颗粒细胞共培养。通过RNA-seq技术对猪卵巢颗粒细胞(granulosa cell samples,GC,n=3)和与外泌体共培养的猪卵巢颗粒细胞(granulosa-exosome co-culture samples,GCE,n=3)进行测序。结果显示,在GC和GCE组中平均每个样品获得5.54×10^(7)条clean reads,Q20和Q30质量得分均在92%以上。在GC和GCE组的6个样品中共获得1310979个SNPs突变和104498个InDel突变,其中纯合型SNP/Indel突变数量为170426个,杂合型SNP/Indel突变数量为1245052个,突变杂合子数目明显高于纯合子且SNP的发生率较高。另外,在突变类型中,转换类型共计973003个,颠换类型339974个,转换的类型显著高于颠换类型。经基因注释,突变主要发生在基因3′UTR、5′UTR、内含子区域,其次为外显子和基因间隔区。另外,通过与差异基因对比后,够筛选出1583个候选基因,经GO和KEGG功能富集发现,候选基因主要与细胞周期以及细胞增殖/凋亡过程相关。此外,共发现14个与细胞周期、增殖/凋亡通路相关的关键候选基因,其中11个基因存在互作关系。本研究获得的这些SNP/Indel信息可为后续研究外泌体在母猪生殖上的调控奠定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泡液外泌体 卵巢颗粒细胞 SNP RNA-SEQ
下载PDF
γ-氨基丁酸对绵羊卵巢颗粒细胞凋亡及类固醇激素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单新雨 李太春 +4 位作者 杨若晨 段香茹 康佳 张英杰 刘月琴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2-321,共10页
【目的】该文章旨在探究γ-氨基丁酸(GABA)对绵羊卵巢颗粒细胞(GCs)凋亡及类固醇激素分泌的影响。【方法】卵巢GCs培养液中分别添加0、10^(-8)、10^(-7)、10^(-6)和10^(-5)mol/L的GABA处理24 h后,采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GCs增... 【目的】该文章旨在探究γ-氨基丁酸(GABA)对绵羊卵巢颗粒细胞(GCs)凋亡及类固醇激素分泌的影响。【方法】卵巢GCs培养液中分别添加0、10^(-8)、10^(-7)、10^(-6)和10^(-5)mol/L的GABA处理24 h后,采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GCs增殖及凋亡情况,筛选出GABA适宜培养浓度用于后续试验,采用ELISA检测GABA对GCs雌激素(E_(2))及孕酮(P_(4))分泌的影响,RT-q 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促GCs增殖(PCNA、CCNB1、CCND1)、促凋亡(Caspase-3、Bax)、抗凋亡(Bcl-2)和类固醇激素合成相关基因(CYP11A1、St AR、3β-HSD、CYP19A1)m 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添加GABA处理绵羊卵巢GCs 24 h,各组均可显著促进GCs增殖(P<0.05),抑制其凋亡(P<0.05)。GABA可显著上调PCNA、CCNB1、CCND1、Bcl-2 m RNA及蛋白表达量(P<0.05),显著下调Bax、Caspase-3 m RNA及蛋白表达量(P<0.05)和Bax/Bcl-2比值(P<0.05)。GABA可显著促进P_(4)的分泌(P<0.05),显著抑制E_(2)的分泌(P<0.05)。显著上调St AR、3β-HSD、CYP11A1的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P<0.05),显著下调CYP19A1的m RNA及蛋白水平(P<0.05)。【结论】GABA通过调节CCNB1、CCND1、PCNA、Caspase-3、Bcl-2、Bax基因表达促进GCs的增殖,抑制其凋亡;通过调节St AR、3β-HSD、CYP11A1、CYP19A1基因表达促进GCs的P_(4)分泌,抑制E_(2)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丁酸 绵羊颗粒细胞 凋亡 类固醇激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