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景名胜资源的刑法保护路径:一个三阶的分析框架
1
作者 商玉玺 刘三洋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220,共9页
最高人民法院第147号指导性案例开辟了以《刑法》第324条第2款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的先河,其意义不仅在于裁判思路上的创新,更在于对风景名胜资源刑法保护的再次确认。为了进一步厘定第147号指导性案例审判思维,化解故... 最高人民法院第147号指导性案例开辟了以《刑法》第324条第2款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的先河,其意义不仅在于裁判思路上的创新,更在于对风景名胜资源刑法保护的再次确认。为了进一步厘定第147号指导性案例审判思维,化解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在司法认定中的难题,明晰生态环境领域权力和权利、行政违法与刑事犯罪的边界,采取“对象—行为—法益”的三阶分析框架,构建风景名胜资源的刑法保护路径。在指涉对象的界定层面,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中“风景名胜”资源指涉的是生态景观而非生态景区,以维护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与风景名胜区之间刑法保护的协调性。在“损毁”行为的认定层面,采取“嵌套规制论”的适用理念,以风景名胜资源的“毁坏”为主要标准,以“价值减损”为补充,明确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的边界,避免刑事认定的过分严厉。在法益价值重述层面,采取“1+X”模式归纳风景名胜资源的法益价值特征:其中“1”指代风景名胜资源的基础的、原始的生态法益特征,“X”指代风景名胜资源作为自然、人文遗产所蕴含的文物法益属性,其下又分为生物法益价值、启智法益价值、审美法益价值与经济法益价值。不同的法益价值类型对“严重损毁”的刑事认定有不同意义。具体而言,风景名胜资源的生态法益、生物法益、启智法益(科学研究价值)遭受“毁灭”,启智法益(科普价值)、审美法益受到“价值减损”,是刑法启动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的条件;风景名胜资源的经济法益不影响刑事违法性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名胜资源 刑事保护 生态景观说 文物法益 生态法益
下载PDF
关于风景名胜资源产权制度的思考 被引量:13
2
作者 谢茹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24-29,共6页
在风景名胜资源的科学保护和有效开发利用中,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出让规范、监管有力的产权制度是关键所在。本文从现代产权理论的基本原理出发,分析了我国现行风景名胜资源产权制度安排上的缺陷,以及由此而致的景区管理体制... 在风景名胜资源的科学保护和有效开发利用中,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出让规范、监管有力的产权制度是关键所在。本文从现代产权理论的基本原理出发,分析了我国现行风景名胜资源产权制度安排上的缺陷,以及由此而致的景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上的弊端,提出了重构委托代理制、经营权市场化运作、健全法规体系和监督机制的必要性及具体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名胜资源 产权 委托代理 经营权出让 监督
下载PDF
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和利用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30
3
作者 仇保兴 《中国园林》 2002年第6期3-10,共8页
从分析我国风景名胜区面临的形势、总结各地的经验和旅游业发展的特点入手,说明当前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具有不可避免的规律性和多种功能性,以及对景区资源的两重性,进而概括出当前较普遍存在的长官意志、崇洋媚外、一哄而上、急功近... 从分析我国风景名胜区面临的形势、总结各地的经验和旅游业发展的特点入手,说明当前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具有不可避免的规律性和多种功能性,以及对景区资源的两重性,进而概括出当前较普遍存在的长官意志、崇洋媚外、一哄而上、急功近利、盲目错位和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等6种错误开发方式。虽然这些问题属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但由于风景名胜资源的脆弱性与不可再生性等特点,决定了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些由领导干部错误指导思想所导致的恶性开发方式,认真按照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的精神切实加以解决。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文章运用经济学和城市规划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就贯彻落实《通知》精神,在持续高涨的旅游业发展和城镇化浪潮中,保护和利用好风景名胜资源,提出了加强管理和调控的10个方面的重点,以确保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名胜资源 保护 经营管理 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 生态环境
下载PDF
风景名胜资源产权制度探讨 被引量:4
4
作者 吴三忙 和文征 《当代经济管理》 2004年第1期51-55,共5页
我国现有风景名胜资源产权制度的特点是:风景名胜资源法律上的产权主体具有单一性,事实上的产权主体和法律上的产权主体具有不一致性,导致了风景名胜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文章作者认为我国的风景名胜产权制度的重建必须是构建私人产权和... 我国现有风景名胜资源产权制度的特点是:风景名胜资源法律上的产权主体具有单一性,事实上的产权主体和法律上的产权主体具有不一致性,导致了风景名胜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文章作者认为我国的风景名胜产权制度的重建必须是构建私人产权和公有产权的多元产权结构,建立完全的风景名胜资源产权出让和交易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名胜资源 产权制度 重建
下载PDF
赛里木湖区风景名胜资源调查评价 被引量:9
5
作者 徐金发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2-29,共8页
本文对赛里木湖风景区开展了系统深入的野外考察研究,表明该区风景名胜资源别具异彩,不愧为“西来之异境”世外之灵壤”。
关键词 风景名胜资源 赛里木湖 风景 调查
下载PDF
风景名胜资源产权制度的诱致性变迁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柴海燕 鄢志武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8年第4期49-52,共4页
风景名胜资源的产权安排直接决定着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从制度变迁的视角,探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风景名胜资源产权制度的动态变迁过程,提出该变迁是一种诱致性制度变迁,并利用诱致性变迁模型详细分析其产生的条件,指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 风景名胜资源的产权安排直接决定着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从制度变迁的视角,探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风景名胜资源产权制度的动态变迁过程,提出该变迁是一种诱致性制度变迁,并利用诱致性变迁模型详细分析其产生的条件,指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原有制度的路径依赖及制度实施成本将影响它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名胜资源 诱致性变迁 产权制度
下载PDF
试论风景名胜资源的价值 被引量:17
7
作者 魏民 《中国园林》 2003年第3期25-28,共4页
对风景名胜资源价值的正确认识,是关系到资源评价、资源有偿使用、资源永续利用的核心问题。因此以往在风景名胜资源价值上的片面认识,导致了破坏资源、过渡开发等一系列问题。文章旨在以价值的基本概念为切入点,通过借鉴资源经济学与... 对风景名胜资源价值的正确认识,是关系到资源评价、资源有偿使用、资源永续利用的核心问题。因此以往在风景名胜资源价值上的片面认识,导致了破坏资源、过渡开发等一系列问题。文章旨在以价值的基本概念为切入点,通过借鉴资源经济学与环境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并对风景名胜资源本质属性进行理性的分析,来建立一种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型风景名胜资源价值体系,从而最终达到有效保护与利用风景名胜资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风景名胜资源 价值 核算 环境经济学
下载PDF
论风景名胜资源的“评”与“价” 被引量:9
8
作者 魏民 李树山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32-36,共5页
在当前风景名胜资源保护与利用的过程中,缺乏制衡保护与利用行为的客观标尺,以及规划与管理间缺乏相互联系与互动的现象十分突出。该文以促进风景名胜资源评价方法的客观性与全面性为出发点,将风景名胜资源评价中的“评”定义为对资源... 在当前风景名胜资源保护与利用的过程中,缺乏制衡保护与利用行为的客观标尺,以及规划与管理间缺乏相互联系与互动的现象十分突出。该文以促进风景名胜资源评价方法的客观性与全面性为出发点,将风景名胜资源评价中的“评”定义为对资源使用价值的定性分析,“价”定义为对资源价值的定量核算,从而在建立更为完善的风景名胜资源评价体系的同时,使价值规律贯穿于整个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工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名胜资源 评价 价值 价格 核算
下载PDF
中国风景名胜资源产权制度变革的内在逻辑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毓峰 吴开超 《天府新论》 2005年第6期47-49,共3页
中国旅游景区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是风景名胜资源的产权制度改革。从发生原因来看,风景名胜资源产权制度变革是旅游市场发展的客观需求;从内在过程来看,风景名胜资源产权制度变革是充满矛盾和冲突的多方博弈过程;从整体后果来看,风... 中国旅游景区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是风景名胜资源的产权制度改革。从发生原因来看,风景名胜资源产权制度变革是旅游市场发展的客观需求;从内在过程来看,风景名胜资源产权制度变革是充满矛盾和冲突的多方博弈过程;从整体后果来看,风景名胜资源产权制度变革既是一个社会福利增进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资源与利益再分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名胜资源 产权制度 变革逻辑
下载PDF
风景名胜资源市场配置的制度创新 被引量:3
10
作者 韦燕生 敖荣军 《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23-27,共5页
协调风景名胜区旅游开发和保护之间关系的有效途径是建立以政府调控为前提、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风景名胜资源分配体系。然而,意识形态的束缚、所有权主体的缺失、经营体制的低效以及法制管理不健全等制度缺陷导致了市场配置风景名胜资... 协调风景名胜区旅游开发和保护之间关系的有效途径是建立以政府调控为前提、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风景名胜资源分配体系。然而,意识形态的束缚、所有权主体的缺失、经营体制的低效以及法制管理不健全等制度缺陷导致了市场配置风景名胜资源的低效率。因此,必须通过加强政府调控、明确风景名胜资源所有权主体以及经营体制创新等途径确保市场配置风景名胜资源效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名胜 风景名胜资源 市场配置 制度创新
下载PDF
《楚游日记》与湘南丹霞地貌风景名胜资源——纪念徐霞客逝世360周年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载田 《福建地理》 2002年第1期38-41,共4页
丹霞地貌是一种具有很高景观美学价值和科学考察价值的风景名胜资源 ,湘南多有分布。徐霞客“楚游”时对其进行过考察 ,并在其《楚游日记》中进行了详尽记载和描述 。
关键词 徐霞客 楚游日记 景观 开发 生态建设 丹霞地貌风景名胜资源
下载PDF
美丽中国视角下风景名胜资源国家所有权反思与定位
12
作者 郑太福 唐双娥 邓双霜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3-106,共4页
风景名胜资源国家所有权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现行法律上并没有明确规定,原因在于风景名胜资源是一个高度复合的概念,其所有权分别指其中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所有权。美丽中国建设要求未来修法或立法应明确:风景名胜资源可以成立国家... 风景名胜资源国家所有权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现行法律上并没有明确规定,原因在于风景名胜资源是一个高度复合的概念,其所有权分别指其中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所有权。美丽中国建设要求未来修法或立法应明确:风景名胜资源可以成立国家所有权;可通过法律规定对不同主体的风景名胜资源所有权征收实现国家所有权;该种征收基于生态功能保护优先的公共利益,该种国家所有权只能为公共目的服务,其本质为公共权力;不同于现行民法上国家所有权,其所有权与使用权(收益权)不能相分离、不能转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名胜资源 国家所有权 公共目的 生态功能 定位
下载PDF
风景名胜资源的地段性保护与系统完善——中山陵园规划建设回顾
13
作者 杨红伟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0-44,共5页
风景名胜资源并非相互割裂的孤立文保单位或景观点,风景名胜地段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具有独特价值,应在风景名胜资源保护与利用中予以充分关注。文章结合中山陵园风景区的近年实践,进行阐述归纳。
关键词 风景名胜资源 整体性和连续性 保护 中山陵园
下载PDF
风景名胜资源的计价分析
14
作者 李坚 《集团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05S期113-114,共2页
随着1998年碧峰峡风景区的经营权转让,国有景区民营现象迅速成为学者、政府、企业热衷的话题,尤其是风景名胜区的经营权转让中,如何合理评估与计价风景名胜资源价值,成为当前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拟从风景名胜资源价格的度量方... 随着1998年碧峰峡风景区的经营权转让,国有景区民营现象迅速成为学者、政府、企业热衷的话题,尤其是风景名胜区的经营权转让中,如何合理评估与计价风景名胜资源价值,成为当前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拟从风景名胜资源价格的度量方面进行初步探究,以期为转让风景名胜区经营权时旅游资源的定价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名胜资源 计价 经营权转让 风景名胜 资源价值 资源价格 参考依据 旅游资源
下载PDF
中国风景名胜资源的空间格局、使用效率与战略适应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蓉 代美玲 +1 位作者 欧阳红 马晓龙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26-733,共8页
以我国24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其空间分布格局及旅游化使用效率。结果表明:①我国风景名胜资源形成了省际集聚特征明显,东、中、西区域数量分布相对均衡的空间格局。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整体旅游化使用效率较高,东、... 以我国24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其空间分布格局及旅游化使用效率。结果表明:①我国风景名胜资源形成了省际集聚特征明显,东、中、西区域数量分布相对均衡的空间格局。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整体旅游化使用效率较高,东、中部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发展水平明显比西部更好。③数量超过1/3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存在明显的保护管理问题,且西部地区问题更为严重。未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改革发展需从转变发展理念、完善法律法规、创新管理体制、严控规划管理、拓宽筹资渠道等5个方面进行突破,以适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名胜资源 国家级风景名胜 空间格局 使用效率 战略适应
下载PDF
谈风景名胜资源和旅游经济的结合——以重庆市为实例
16
作者 刘伟 《风景名胜》 2001年第7期62-62,共1页
风景名胜区正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休闲娱乐服务功能为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相当特殊的作用,风景名胜的人文价值和休闲价值以及由风景名胜带动的旅游经济也正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如何更好地开发、利用和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怎样使... 风景名胜区正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休闲娱乐服务功能为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相当特殊的作用,风景名胜的人文价值和休闲价值以及由风景名胜带动的旅游经济也正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如何更好地开发、利用和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怎样使风景名胜资源与旅游经济实现深层次的结合,值得我们共同探讨和研究。重庆市的风景名胜区共有36处,其中国家级4处,省市级22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名胜资源
下载PDF
风景名胜资源的区域结构特征及其保护管理策略--以四川省风景名胜体系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涛 沈一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13,共5页
研究区域风景名胜资源"地区—单元—组团"的空间结构及其分布规律,从我国风景名胜资源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资源结构与区域风景名胜事业发展的关系,提出在风景名胜资源保护管理工作中强化区域统筹意识、实施主动... 研究区域风景名胜资源"地区—单元—组团"的空间结构及其分布规律,从我国风景名胜资源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资源结构与区域风景名胜事业发展的关系,提出在风景名胜资源保护管理工作中强化区域统筹意识、实施主动管理的设想,并以四川省风景名胜体系为例,提出确定全区域风景名胜事业的空间发展模式和次区域发展目标、完善以单元为基础的支撑系统以及对风景名胜资源实施分类管理的具体方法,以期促进区域风景名胜事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区域风景名胜资源 空间结构 主动管理
下载PDF
开征风景名胜资源有偿使用费的调研分析与政策建议——以西湖风景名胜区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寿学军 孙继霞 +3 位作者 莫建斌 胡文革 赵建兰 潘晓晖 《中国财经信息资料》 2013年第11期38-43,37,共7页
关于征收风景名胜资源的有偿使用费,早在2006年,国务院就有明确规定。据了解,近几年,江苏、湖北、山东、贵州、湖南、新摄等地的风景名胜区均已陆续开征风景名胜资源有偿使川费,而浙江省至今仍未开征。2011年,浙江省人大对《浙江... 关于征收风景名胜资源的有偿使用费,早在2006年,国务院就有明确规定。据了解,近几年,江苏、湖北、山东、贵州、湖南、新摄等地的风景名胜区均已陆续开征风景名胜资源有偿使川费,而浙江省至今仍未开征。2011年,浙江省人大对《浙江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进行了修汀,修订后的《浙江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于2012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对征收风景辐胜资源有偿使用费作出了明确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名胜资源 风景名胜 有偿使用费 调研分析 西湖 政策 管理条例 浙江省
下载PDF
论长沙县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19
作者 梁硕 胡希军 熊伟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9-172,共4页
为了解长沙县风景名胜资源的现状,并为长沙县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合理的建议,对长沙县风景名胜资源开展了全面的普查分析。结果表明:长沙县共有风景资源2大类7中类29个小类,共168个景源单体。其中自然风景旖旎如画,以水... 为了解长沙县风景名胜资源的现状,并为长沙县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合理的建议,对长沙县风景名胜资源开展了全面的普查分析。结果表明:长沙县共有风景资源2大类7中类29个小类,共168个景源单体。其中自然风景旖旎如画,以水景最为突出;人文景源数量众多,以名人故居为特色。建议采取以生态为基础,同时加大保护力度,构建合理的景源布局结构体系,并且逐步申报一批风景名胜区等一系列的开发和保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名胜资源 长沙县 分析评价 开发保护
下载PDF
黄山风景名胜资源综合保护与开发 被引量:2
20
作者 苏五九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第2期76-78,共3页
黄山旅游业的迅猛发展 ,虽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 ,破坏了风景资源。本文就如何保护黄山风景名胜资源 ,合理开发 ,永续利用进行了论述 。
关键词 黄山 旅游业 风景名胜资源 发展 经济效益 宏观 风景资源 破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