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景园林美学》差异化联动式教学探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唐孝祥 袁月 马嘉雯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0-106,共7页
《风景园林美学》是华南理工大学重点建设的本科生通识课程,也是建筑学院的本科生专业选修课、硕士生和博士生专业选修课。基于二十余年的教学实践,面对专业背景多领域、教育水平多层次、学习目标多需求的学生,提出差异化联动式的教学... 《风景园林美学》是华南理工大学重点建设的本科生通识课程,也是建筑学院的本科生专业选修课、硕士生和博士生专业选修课。基于二十余年的教学实践,面对专业背景多领域、教育水平多层次、学习目标多需求的学生,提出差异化联动式的教学模式具有必要性与必然性。客观上要求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评估等角度全面分析,依据“维度细分”和“贯通融合”相统一的课程教学理念,探索线上线下课程混合的差异化联动式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美学》课程 差异化联动式教学 线上线下混合式 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苏东坡诗词散文中的风景园林美学 被引量:1
2
作者 严文丽 郭丽 《美与时代(城市)》 2018年第2期85-86,共2页
苏东坡作为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其部分诗词散文对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有着特殊亲近与钟爱,每到一地,总会留下许多关于当地风景的佳作,至今仍为后世吟唱。苏轼的诗词散文无不体现着山水地形美、气候天象美、建筑艺术美、色彩音响美和... 苏东坡作为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其部分诗词散文对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有着特殊亲近与钟爱,每到一地,总会留下许多关于当地风景的佳作,至今仍为后世吟唱。苏轼的诗词散文无不体现着山水地形美、气候天象美、建筑艺术美、色彩音响美和联想意境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东坡 诗词 散文 风景园林美学
下载PDF
课程思政视角下风景园林美学课程教学改革
3
作者 李哲陟 王业社 +3 位作者 陈立军 黄志友 肖佳伟 李晓红 《河北画报》 2022年第10期225-227,共3页
信息时代来临,影视、娱乐等行业相继成为时下热门的行业门类,这些行业在推动娱乐性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年轻人的思维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也是许多社会乱象出现的原因之一。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方面的建设是高校积极对年轻一代人思维正... 信息时代来临,影视、娱乐等行业相继成为时下热门的行业门类,这些行业在推动娱乐性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年轻人的思维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也是许多社会乱象出现的原因之一。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方面的建设是高校积极对年轻一代人思维正向引导的表征,因此笔者总结风景园林美学课程的实践教学经验,阐述了对如何从美学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体味中华文化,分析风景园林美学课程以思政教育为导向的教学改革对策,并论述其重要性和意义,以期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能从审美教育引发学生思考中国传统文化意蕴,增强文化自信,树立建设美丽新中国的学习目标,并对相关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美学 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 文化自信
下载PDF
风景园林美的生成机制——基于价值论美学的视角
4
作者 唐孝祥 徐应锦 +1 位作者 舒畅 胡雨佳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21,共11页
采用历时梳理与共时比较结合的方法,深入概述国内外风景园林美学研究现状,反思当前风景园林美学理论研究的哲学基础问题。尝试运用价值论美学的哲学观点对风景园林美的生成机制进行分析阐释,从而突破囿于风景园林审美对象及其审美属性... 采用历时梳理与共时比较结合的方法,深入概述国内外风景园林美学研究现状,反思当前风景园林美学理论研究的哲学基础问题。尝试运用价值论美学的哲学观点对风景园林美的生成机制进行分析阐释,从而突破囿于风景园林审美对象及其审美属性的研究现状,梳理风景园林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审美活动的复杂关系。研究认为:风景园林美并非预先存在,而是风景园林客体的审美属性与主体的审美需要在风景园林审美活动中契合而生的一种价值。风景园林美的生成机制包含三个关键因素:风景园林美来源于风景园林的审美属性,取决于主体的审美需要和审美趣味,产生于人对风景园林审美的活动之中。旨在为解决当代风景园林美学中哲学基础、审美对象、生成机制的统一提供一种理论视角,为多元发展的风景园林学科提供一种审美阐释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美学 价值论美学 客体审美属性 主体审美需要 审美活动
下载PDF
粤中名山风景区道观园林的景观特征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鑫 唐孝祥 +1 位作者 徐应锦 白颖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2023年第3期127-133,共7页
为保护中国山岳景观的地域性、独特性和多样性。选取粤中地区五处典型名山风景区道观园林为研究对象,依据景观特征的层级结构理论,通过民族志、文化研究和文本分析等方法,总结出粤中名山风景区道观园林通过组合自然景观要素和道文化、... 为保护中国山岳景观的地域性、独特性和多样性。选取粤中地区五处典型名山风景区道观园林为研究对象,依据景观特征的层级结构理论,通过民族志、文化研究和文本分析等方法,总结出粤中名山风景区道观园林通过组合自然景观要素和道文化、广府文化景观要素,构建出“云山仙境”的格局特征、“均衡守序”的序列特征、“自然向道”的意境特征。有利于展现名山风景区道观园林的审美文化特色,推动中国名山风景区的建设发展和文化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美学 粤中名山风景 道观园林 景观特征层级结构理论
下载PDF
广州传统城市景观营建智慧研究
6
作者 唐孝祥 苏逸轩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0-87,共8页
中国传统城市景观营建智慧是彰显中华文明独特性与文化多样性的审美文化表达。广州特殊的地理位置演变出辐射整个岭南的独特景观营建模式,表现出各朝代景观特色与观景偏好,记载了不同时期自然景致与人文思想的碰撞交融。文章对宋朝至清... 中国传统城市景观营建智慧是彰显中华文明独特性与文化多样性的审美文化表达。广州特殊的地理位置演变出辐射整个岭南的独特景观营建模式,表现出各朝代景观特色与观景偏好,记载了不同时期自然景致与人文思想的碰撞交融。文章对宋朝至清朝时期广州传统城市景观营建变迁展开研究,系统阐释了影响区域城市景观营建的多尺度多维度因素。借鉴审美适应性理论从山水演变、形胜认识、空间布局等方面阐释基于营建主体的广州传统城市景观营建智慧。文章对解读和传承中华城市景观营建传统具有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美学 历史语境 城市景观 营建智慧
下载PDF
西樵山风景名胜审美文化特色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唐孝祥 傅俊杰 《广东园林》 2019年第3期61-65,共5页
结合地方志及诗文游记资料和图像资料,梳理了西樵山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概况,借鉴冯纪忠先生“形情理神意”的园林史论,运用风景园林史学和风景园林美学相结合的方法,归纳分析了西樵山风景名胜区景观审美文化的三个主要阶段:寄情探理、... 结合地方志及诗文游记资料和图像资料,梳理了西樵山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概况,借鉴冯纪忠先生“形情理神意”的园林史论,运用风景园林史学和风景园林美学相结合的方法,归纳分析了西樵山风景名胜区景观审美文化的三个主要阶段:寄情探理、游观畅神、品景抒意,进而论述其景观审美特点的具体表现,以期推进和丰富中国风景名胜区景观审美文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美学 西樵山风景名胜区 寄情探理 游观畅神 品景抒意
下载PDF
冯纪忠的比较园林史研究及其审美文化启示 被引量:8
8
作者 彭孟宏 唐孝祥 《南方建筑》 2017年第6期106-110,共5页
冯纪忠先生在《人与自然——从比较园林史看建筑发展趋势》一文中,以人与自然共生问题为核心,紧扣不同时期的审美主客体关系,用"形、情、理、神、意"五字中文范畴概括了中国传统风景园林审美历程的重点阶段,并以此为参照对日... 冯纪忠先生在《人与自然——从比较园林史看建筑发展趋势》一文中,以人与自然共生问题为核心,紧扣不同时期的审美主客体关系,用"形、情、理、神、意"五字中文范畴概括了中国传统风景园林审美历程的重点阶段,并以此为参照对日本(古坟晚期至江户时期)和英国(17世纪末至20世纪初)园林史进行梳理,其研究有着不可低估的跨文化美学意义。通过解读此文中有关中国传统园林史的断代思路、三国园林艺术的优缺点比较以及全球审美环境发展趋势展望等观点和论述,认为他的综合比较研究模式和"形情理神意"五字逻辑范畴序列,可为研究、整理、发掘、传播中国乃至世界各个地域传统园林发展史中的生态智慧提供理论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美学 冯纪忠 形情理神意 跨文化 本土话语
下载PDF
广州三元宫道观园林审美文化特征 被引量:4
9
作者 袁月 徐应锦 唐孝祥 《广东园林》 2022年第3期58-63,共6页
广州三元宫是岭南地区历史最悠久的宫观遗产之一,是研究岭南道观园林审美文化的重要线索。在分析其空间形成文化背景和社会条件的基础上,结合风景园林美学和风景园林史学的相关理论研究发现,三元宫的环境格局、建筑布局和空间序列融汇... 广州三元宫是岭南地区历史最悠久的宫观遗产之一,是研究岭南道观园林审美文化的重要线索。在分析其空间形成文化背景和社会条件的基础上,结合风景园林美学和风景园林史学的相关理论研究发现,三元宫的环境格局、建筑布局和空间序列融汇了道家美学思想,呈现“藏风得水、道法自然”的格局特征。其借助中国传统园林有无相生、步移景异的创作手法,营造出“时空一体、渐入佳境”景观特点,并融汇岭南文化中务实致用、寻乐享闲思想,形成“兼容世俗、追求真趣”的文化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美学 广州三元宫 空间格局 景观营造 文化意蕴
下载PDF
中国传统园林中荼蘼造景历史与审美文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傅俊杰 徐亮 《中国城市林业》 2020年第3期116-119,共4页
荼蘼是中国传统园林历史上重要的棚架绿化植物,也是中国诗文中广泛吟咏的植物意象。文章通过对荼蘼历史资料诗文园记的分析,梳理其造景历史与园林应用概况,总结荼蘼满架、结屏蔓花和花径野植等园林造景手法,并探讨荼蘼审美文化的变迁概... 荼蘼是中国传统园林历史上重要的棚架绿化植物,也是中国诗文中广泛吟咏的植物意象。文章通过对荼蘼历史资料诗文园记的分析,梳理其造景历史与园林应用概况,总结荼蘼满架、结屏蔓花和花径野植等园林造景手法,并探讨荼蘼审美文化的变迁概况,即,该植物从宋代时期审美价值得到提升,文人赋予其韵友、雅客、不争春等品格内涵,到明清时期其园林应用和审美文化逐渐世俗化。在此基础上,比较分析了荼蘼、木香、蔷薇三者的配置手法与审美差异,提出荼蘼宜立架,木香宜作屋,蔷薇宜作垣、宜编屏的不同造景手法,这不仅丰富了中国园林植物的审美文化研究,也为当代园林植物应用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美学 传统园林 荼蘼 造景 审美文化
下载PDF
景观空间视觉吸引要素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76
11
作者 刘滨谊 范榕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10,共6页
围绕人眼被景观空间的视觉吸引,借助医学生理构造和计算机视觉注意机制前沿研究成果,提出景观空间的视觉吸引机制概念。基于风景园林视觉观赏特性和案例比较,提出视觉吸引概念、视觉吸引机制及其吸引的四要素:"空间尺度和距离"... 围绕人眼被景观空间的视觉吸引,借助医学生理构造和计算机视觉注意机制前沿研究成果,提出景观空间的视觉吸引机制概念。基于风景园林视觉观赏特性和案例比较,提出视觉吸引概念、视觉吸引机制及其吸引的四要素:"空间尺度和距离"要素,"实体景物"要素,"色彩"要素,"综合"要素,分析了四者之间不同组合对吸引力的影响,发现不同的要素组合引发不同的景观空间感受。作为风景园林学科的基础性理论研究,本研究目的在于从人类生理心理感知的基础层面,探究揭示风景园林景观视觉感受的内在动因、外在影响等基本规律,为风景园林美学研究提供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风景园林美学 景观空间感受 视觉注意 景观视觉吸引机制 景观视觉吸引力
下载PDF
走向景观感应——景观感知及视觉评价的传承发展 被引量:33
12
作者 刘滨谊 《风景园林》 2022年第9期12-17,共6页
基于笔者40年来的研究与实践,回顾了景观感知及视觉评价在风景园林学科专业中的重要影响及其60年来引领风景园林美学走向科学理性的积极作用。以生命体的视角,提出应从时空、能量、信息三维度重新审视风景园林,进而依据人类2 000年来走... 基于笔者40年来的研究与实践,回顾了景观感知及视觉评价在风景园林学科专业中的重要影响及其60年来引领风景园林美学走向科学理性的积极作用。以生命体的视角,提出应从时空、能量、信息三维度重新审视风景园林,进而依据人类2 000年来走过的风景园林景观-感知“五阶段”,重新认识、定义景观感知及视觉评价的关键作用;重温景观感知领域研究的缘起、初心及早期的科学研究观与创新成就,借以分析目前该领域研究的关键问题成因:重复性的应用研究有余而开创性的理论探索不足,分析、分解思维方法有余而综合、整合体系的思维方法缺失。论证了以“交叉、综合、体系”理念发展景观感知理论的必要性,提出了景观感应理论的基本思想,阐述了涵盖全景观感应五方面的5个“元素体”及其组成的“三元耦合”ד二元互动”ד主客合一”的哲学主张,由此构建起了一个全面、综合、一体的景观感应体系化框架,旨在推进景观感知及视觉评价研究与应用走向体系化,让景观感应在风景园林学科及其美学领域中发挥更大的引领理论研究与指导规划设计实践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感知 景观感应 视觉评价 体系化 风景园林美学
下载PDF
广州元妙观审美文化特征探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唐孝祥 徐应锦 袁月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8-66,共9页
以已消失的广州元妙观道观园林为研究对象,聚焦于传统道观园林遗产在学术转型背景下的审美文化研究问题。梳理北宋至清初广州元妙观遗留的碑刻文本及相关文献,结合审美文化结构理论,从物质空间审美属性、社会教化审美需求、城市宗教景... 以已消失的广州元妙观道观园林为研究对象,聚焦于传统道观园林遗产在学术转型背景下的审美文化研究问题。梳理北宋至清初广州元妙观遗留的碑刻文本及相关文献,结合审美文化结构理论,从物质空间审美属性、社会教化审美需求、城市宗教景观审美活动三个层次的审美互动展开,以历代修缮活动为研究起点,总结元妙观空间演变的三个阶段特征;以道观命名、斋醮科仪和明贤祭祀为重要线索,揭示其社会教化功能;以文人诗词雅集描摹及城市景观集称塑造为蓝本,归纳广州城市宗教胜景审美意蕴的建构。认为已湮没典型园林所建构的审美文化是其遗产价值的重要表征,其研究为系统挖掘、整理和展示区域景观文化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历史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美学 道观园林 空间演变 社会教化 城市宗教胜景
下载PDF
肇庆鼎湖山景观集称审美文化浅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唐孝祥 林沿孜 《新建筑》 2019年第6期146-149,共4页
鼎湖山系属肇庆星湖风景名胜区,是岭南四大名山之首,其主建筑群庆云寺为岭南四大名刹之一。基于景观集称园林品题的研究思路,在剖析"鼎湖十景"历史变迁和文化背景的基础上,结合鼎湖山景观空间序列,从题材物象、景观意象、审... 鼎湖山系属肇庆星湖风景名胜区,是岭南四大名山之首,其主建筑群庆云寺为岭南四大名刹之一。基于景观集称园林品题的研究思路,在剖析"鼎湖十景"历史变迁和文化背景的基础上,结合鼎湖山景观空间序列,从题材物象、景观意象、审美联想三个方面来探析其审美文化特征。文章希冀为保护和传承名胜古迹景观空间的营建智慧和文化意蕴提供理论支撑,也为研究中国园林景观集称提供思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美学 鼎湖十景 题材物象 景观意象 审美联想
下载PDF
广州光孝寺庭园理景简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唐孝祥 查斌 《广东园林》 2017年第3期45-49,共5页
广州光孝寺的庭园理景有着明显的岭南特色和独特的宗教特征,不仅满足世俗观赏的需要,又衬托出佛教清净庄严的氛围。以风景园林美学的基本理论为出发点,分析了光孝寺庭园的整体布局和庭园种植、布石、理水三个层面的景观建构,探析了在世... 广州光孝寺的庭园理景有着明显的岭南特色和独特的宗教特征,不仅满足世俗观赏的需要,又衬托出佛教清净庄严的氛围。以风景园林美学的基本理论为出发点,分析了光孝寺庭园的整体布局和庭园种植、布石、理水三个层面的景观建构,探析了在世俗和宗教双重背景下的寺院空间的理景特色及其美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美学 光孝寺 庭园理景
下载PDF
海棠造景的审美文化探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唐孝祥 傅俊杰 《中国城市林业》 2019年第3期91-95,共5页
海棠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应用历史悠久,是重要的造景植物。文章结合历代诗词、园记、图像等资料,梳理了海棠的造景历史;从建筑、水体、植物以及天时气象等方面分析海棠在传统园林中的造景要素;总结了海棠造景的审美特征为绮丽纤秾、海棠在... 海棠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应用历史悠久,是重要的造景植物。文章结合历代诗词、园记、图像等资料,梳理了海棠的造景历史;从建筑、水体、植物以及天时气象等方面分析海棠在传统园林中的造景要素;总结了海棠造景的审美特征为绮丽纤秾、海棠在林,典雅悠逸、酒满花阴,似隔非隔、虚实相生,以期丰富中国传统园林中植物审美文化研究,为海棠的植物造景应用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美学 海棠 审美文化 景观营造
下载PDF
“永州八景”及其审美文化特征 被引量:4
17
作者 唐孝祥 邝雅星 《中国名城》 2020年第12期27-33,共7页
“永州八景”是永州城市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湖湘地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运用风景园林史学和风景园林美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分析“永州八景”发展历程、自然环境、人文活动等方面的基础上,从景观要素、人文品... “永州八景”是永州城市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湖湘地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运用风景园林史学和风景园林美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分析“永州八景”发展历程、自然环境、人文活动等方面的基础上,从景观要素、人文品格、审美联想3个方面探讨“永州八景”的审美文化特征,以期进一步挖掘永州的历史文化内涵,为永州城市品牌塑造和城市特色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美学 永州八景 景观要素 人文品格 审美联想
下载PDF
广州近代城市公园的中西合璧特征探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唐孝祥 余文博 《广东园林》 2020年第1期70-74,共5页
广州近代城市公园设计精巧,风格独特,在岭南造园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结合历史图文资料,运用风景园林史学和风景园林美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归纳分析其造园特征。广州近代城市公园的中西合璧特征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因地制宜的空间布局、中... 广州近代城市公园设计精巧,风格独特,在岭南造园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结合历史图文资料,运用风景园林史学和风景园林美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归纳分析其造园特征。广州近代城市公园的中西合璧特征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因地制宜的空间布局、中西融合的建筑小品、多姿多彩的植物景观。探析其中西合璧特征,有利于丰富岭南近代园林历史与理论研究,推进对广州近代城市公园的保护与造园智慧的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美学 中西合璧 广州近代城市公园
下载PDF
广州从化南平村审美适应性特征
19
作者 唐孝祥 袁月 白颖 《中国名城》 2022年第5期73-79,共7页
作为广东省重点打造的特色乡村,南平村具有建成优秀案例的代表性。运用审美适应性理论,以南平村为对象,从地理环境、自然气候、材料运用等地域技术特征层面阐述南平村因地制宜的自然适应性;从民系特征、社会治理、经济产业等社会时代精... 作为广东省重点打造的特色乡村,南平村具有建成优秀案例的代表性。运用审美适应性理论,以南平村为对象,从地理环境、自然气候、材料运用等地域技术特征层面阐述南平村因地制宜的自然适应性;从民系特征、社会治理、经济产业等社会时代精神层面概括南平村与时俱进的社会适应性;从酬神信仰、教化理念、审美趣味等人文艺术品格层面论析南平村饮水思源的人文适应性。总结南平村的审美适应性特征、揭示其审美文化意蕴价值,对于探索乡村建设中地域文化特征的保护路径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美学 广州南平村 乡村景观 审美适应性 地域文化特征
下载PDF
基于文化地域性格的瞻园营造特色研究
20
作者 唐孝祥 王逸婷 《美与时代(城市)》 2020年第12期1-4,共4页
文章基于文化地域性格理论,运用风景园林史学与风景园林美学相结合的方法,从地域技术特征、社会时代精神、人文艺术品格三个方面探讨分析瞻园的营造特色,以期挖掘、展示、传承瞻园的造园智慧,推动传统园林文化的传承发展。
关键词 风景园林美学 瞻园 文化地域性格 营造特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