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8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飞来峰石窟造像分期与时代风格 被引量:1
1
作者 《美术大观》 2024年第1期27-42,共16页
浙江杭州飞来峰石窟造像可分为五期——吴越国、北宋、南宋、元、明,各个时期的佛教造像表现出对前代样式与风格的继承及其自身的创新性。总的来看,吴越国时期造像在题材、样式与风格方面主要继承了唐代传统,其创新性表现在个别菩萨像... 浙江杭州飞来峰石窟造像可分为五期——吴越国、北宋、南宋、元、明,各个时期的佛教造像表现出对前代样式与风格的继承及其自身的创新性。总的来看,吴越国时期造像在题材、样式与风格方面主要继承了唐代传统,其创新性表现在个别菩萨像所着之佛装中,启发了北宋菩萨像的新样式。北宋杭州继续流行十八罗汉与五百罗汉题材,现存的一些造像对研究晚期中国佛教艺术的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如飞来峰第5龛的卢舍那佛会图、第28号禅宗六祖像,是中国现存同类图像的最早作品。南宋开凿的飞来峰第68龛又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处以布袋和尚表现未来弥勒佛与十八罗汉的组合。元代飞来峰造像在全国独树一帜,以其无与伦比的汉、藏式石刻雕像展示着对宋代艺术的继承以及来自尼泊尔与西藏的影响。在明代,杭州佛教及其艺术开始衰落,现存飞来峰理公塔造像主要表现为民间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 飞来峰石窟 佛教艺术 分期
下载PDF
杭州飞来峰阿弥陀佛像龛艺术及其信仰辨析
2
作者 常青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8-98,212,共12页
杭州飞来峰的吴越、北宋、元朝的几幅阿弥陀佛石刻像代表了对佛教西方净土的信仰。通过做功德而往生阿弥陀佛净土,是很多佛教徒的修行目的。这种信仰使信徒们通过遵循佛教教义来潜心修行和做功德,包括制作佛教造像。在飞来峰,雕刻与西... 杭州飞来峰的吴越、北宋、元朝的几幅阿弥陀佛石刻像代表了对佛教西方净土的信仰。通过做功德而往生阿弥陀佛净土,是很多佛教徒的修行目的。这种信仰使信徒们通过遵循佛教教义来潜心修行和做功德,包括制作佛教造像。在飞来峰,雕刻与西方净土相关图像的原始目的主要反映在相关造像铭文题记中。这些造像的历史与宗教背景是基于对阿弥陀佛及其净土的崇拜,是信徒为自己及他人造功德和实践修行之必须。佛教经典可以帮助信徒确定造像题材,并为当时的艺术家提供相关图像的一些基本信息。飞来峰吴越宋元阿弥陀佛像展示了10至14世纪艺术家的审美情趣,其中不乏对前朝艺术风格的继承。到了元朝,为了皇室和蒙古王国的利益,扩展了造像创作的目的,佛教造像更加紧密地服务于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飞来峰 阿弥陀佛造像 佛教石刻艺术 吴越 宋元 西方净土信仰
下载PDF
石窟寺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研究——以杭州飞来峰造像为例
3
作者 施鑫莹 杨尚其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第6期34-37,共4页
飞来峰造像位于杭州飞来峰景区,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面临着复杂的保护环境。在数字化背景下,飞来峰景区利用高新科技开展数字化保护工程,进行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工作,通过720度全景云展览、数字平台线上导览、3D打印文创... 飞来峰造像位于杭州飞来峰景区,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面临着复杂的保护环境。在数字化背景下,飞来峰景区利用高新科技开展数字化保护工程,进行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工作,通过720度全景云展览、数字平台线上导览、3D打印文创摆件、等比例复制龛、线上直播等实践,探索飞来峰造像的利用、传承新路径。依托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创新的发展理念,持续推进数字化保护利用,挖掘石窟艺术的内涵价值,助力学术研究,发展智慧文旅,探索石窟寺数字化保护新模式,实现文化遗产“活”的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窟 飞来峰造像 数字化 保护
下载PDF
登飞来峰
4
作者 (宋)王安石 《学苑教育》 2024年第26期1-1,共1页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赏析:《登飞来峰》是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第一句中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赏析:《登飞来峰》是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第一句中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对前途充满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言绝句 千寻塔 飞来峰 王安石
下载PDF
滇西一些新生代飞来峰的构造演化 被引量:7
5
作者 王二七 王世锋 +1 位作者 樊春 王刚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0-180,I0005-I0006,共13页
在印度和欧亚大陆相互作用下,滇西三江造山带在新生代中期发生了强烈的东西向缩短,地壳物质的大规模推覆作用形成众多的飞来峰。野外调查发现:这些飞来峰中有的在就位后没有再发生过变形,如分布在兰坪—思茅盆地中段的无量山东北山麓一... 在印度和欧亚大陆相互作用下,滇西三江造山带在新生代中期发生了强烈的东西向缩短,地壳物质的大规模推覆作用形成众多的飞来峰。野外调查发现:这些飞来峰中有的在就位后没有再发生过变形,如分布在兰坪—思茅盆地中段的无量山东北山麓一带的一系列上三叠统灰岩飞来峰;有的飞来峰在就位后再次遭受到强烈的变形,如分布在兰坪盆地金顶一带的上三叠统灰岩飞来峰,在渐新世时与下伏岩层一同卷入了强烈的褶皱变形;分布在大理地区鹤庆盆地西侧的中三叠统灰岩飞来峰因受到后期东西向伸展构造的破坏,已被改造成分选极差的重力滑塌沉积。这些古近纪飞来峰由于在就位后再次发生了变形,所以不应称之为飞来峰,应称为异地岩或者是外来岩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造山带 飞来峰 褶皱 重力滑塌 异地岩 原地岩
下载PDF
再论龙门山飞来峰 被引量:26
6
作者 吴山 赵兵 胡新伟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221-224,共4页
龙门山飞来峰广泛分布于推覆构造带前缘,规模巨大。多年调研查明,龙门山飞来峰在地层组成、内部构造及其与区域构造的关系等方面均很有规律,明显反映出其构造成因,并以滑覆作用为主。
关键词 龙门山 飞来峰 滑覆构造
下载PDF
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飞来峰成因的新证据 被引量:10
7
作者 周自隆 阮明德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1-509,i0004,共10页
近来发现四川彭州(原称彭县)、什邡一带的飞来峰是第四纪冰川作用形成的。笔者等在塘坝子、葛仙山等飞来峰的底界及周边,多次发现飞来峰是压在早更新世的冰水堆积层之上。葛仙山北寨门、丁家湾,什邡大垭口等剖面的地质现象,充分说明塘... 近来发现四川彭州(原称彭县)、什邡一带的飞来峰是第四纪冰川作用形成的。笔者等在塘坝子、葛仙山等飞来峰的底界及周边,多次发现飞来峰是压在早更新世的冰水堆积层之上。葛仙山北寨门、丁家湾,什邡大垭口等剖面的地质现象,充分说明塘坝子、葛仙山等飞来峰是第四纪中更新世时“飞”来,压盖上去的。同时可见飞来峰与第四系之间是“冷接触”,找不到确切的断层证据。笔者等还用现有的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及新的地质成果,编制了1:10万更新世时的彭县至汶川的地质剖面图,并设想了冰雪层掩盖情况。那时岷江尚未剥蚀下切,按现在标高计的5000m处,即在光光山、太子城之上约1000m的“天”上。当时应在该处出露的石炭系—二叠系石灰岩,就是塘坝子、葛仙山飞来峰的根部。塘坝子、葛仙山就是从那里被冰川作用剪切、从母体分离的石灰岩,滑动、随冰川固体流,滑移到彭县来的。笔者还从理论上阐述了塘坝子、尖峰顶、天台山等如此巨大的山体,能被冰川作用拔起、挖掉、推走的原因和根据。从而解释了飞来峰“飞”行的过程。顺理成章,合乎自然,揭开了飞来峰之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来峰 冰川漂砾 冰冻灰岩 冰川固体流 推覆构造 冷接触 四川
下载PDF
南宋以来杭州仿灵隐飞来峰造园传统及其重要影响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鲍沁星 张敏霞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5-58,共4页
本文研究了杭州古代园林仿灵隐飞来峰造园的文化现象,指出在南宋时代这种造园文化也被定都杭州的南宋皇家所偏爱,推动了南宋造园叠石为山的流行。这有助于解答长期以来中国园林史中悬而未决的重要问题,即为什么在世界各国园林中只有中... 本文研究了杭州古代园林仿灵隐飞来峰造园的文化现象,指出在南宋时代这种造园文化也被定都杭州的南宋皇家所偏爱,推动了南宋造园叠石为山的流行。这有助于解答长期以来中国园林史中悬而未决的重要问题,即为什么在世界各国园林中只有中国园林出现了叠石为山这种造园手法。仿灵隐飞来峰造园是杭州园林的重要特征,也是启发中国园林叠石为山的重要源头,需高度重视灵隐飞来峰独特的风景园林文化遗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叠石为山 灵隐飞来峰 古典园林艺术 灵隐 杭州西湖
下载PDF
龙门山中段清平飞来峰的构造变形特征及形成机制 被引量:5
9
作者 韩建辉 王道永 李忠权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3期8-14,共7页
在野外考察、室内分析的基础上对清平飞来峰的构造特征、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清平飞来峰具有明显的叠覆式特征,共分5层。各层峰体特征、成因各具特色,下部两层为推覆体,上部三层为滑覆体。推覆体与滑覆体共同构成同一飞来峰... 在野外考察、室内分析的基础上对清平飞来峰的构造特征、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清平飞来峰具有明显的叠覆式特征,共分5层。各层峰体特征、成因各具特色,下部两层为推覆体,上部三层为滑覆体。推覆体与滑覆体共同构成同一飞来峰,为龙门山飞来峰中所少见。从而证实了龙门山飞来峰先发育推覆体,后发育滑覆体的地质景观确实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来峰 龙门山 推覆构造 重力滑覆
下载PDF
龙门山中段清平叠覆式飞来峰的厘定 被引量:3
10
作者 韩建辉 李忠权 王道永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5-310,共6页
以飞来峰构造的角度对龙门山中段的清平飞来峰构造进行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其具有勺状的底滑面,与周围地体在地层层序、构造特征上均有很大差异,应归为飞来峰构造,且该飞来峰具有多层叠置的特点。根据其边界断... 以飞来峰构造的角度对龙门山中段的清平飞来峰构造进行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其具有勺状的底滑面,与周围地体在地层层序、构造特征上均有很大差异,应归为飞来峰构造,且该飞来峰具有多层叠置的特点。根据其边界断层、物质组成、变形特征等进一步将清平飞来峰划分为五层,是目前发现的龙门山飞来峰带中层数最多的飞来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来峰 龙门山 逆冲推覆构造
下载PDF
滇西无量山逆冲推覆带山前飞来峰的构造成因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世锋 王二七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7-322,共6页
印度板块相对于我国华南地块的向北运动在滇西三江地区造成许多地块发生大规模的顺时针旋转,其中,由于刚性度上的差异,临沧花岗岩基的旋转对邻近地块的影响最为明显,导致兰坪—思茅盆地的大规模缩短和无量山的隆升。无量山的隆升是一系... 印度板块相对于我国华南地块的向北运动在滇西三江地区造成许多地块发生大规模的顺时针旋转,其中,由于刚性度上的差异,临沧花岗岩基的旋转对邻近地块的影响最为明显,导致兰坪—思茅盆地的大规模缩短和无量山的隆升。无量山的隆升是一系列逆冲断片的叠置造成的,其中,古生界无量山群浅变质岩位于最上部,三叠系麦初箐组含煤砂板岩位于中部,侏罗-白垩系红层位于最下部。在无量山的北东山前散布有许多飞来峰,盖在侏罗-白垩系红层之上,由于这些飞来峰的岩性和无量山群及麦初箐组很相似,前人将其视为推覆体。近年来,笔者针对这些飞来峰的变形和地貌特征以及与无量山的构造关系开展系统研究,认为它们是在重力作用下从无量山滑覆下来的岩块,并在滑覆的过程中岩石发生了掀斜。无量山的顶部山峰大多位于同一高度,十分平坦,代表一次侵蚀夷平事件,这说明在推覆造山之后发生过大规模的侵蚀作用,在此之前无量山要高的多,因此造山带边缘的推覆岩片具有很大的势能,这是重力滑覆作用得以发生的条件。可以推测飞来峰的滑覆发生在造山期后,很可能发生在无量山大规模的侵蚀作用期间,因为在此时大气降水多,山体边坡稳定性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量山 飞来峰 构造成因 逆冲 滇西 推覆带 侏罗-白垩系 临沧花岗岩基 侵蚀作用 顺时针旋转 边坡稳定性 三江地区 华南地块 印度板块 思茅盆地 浅变质岩 系统研究 构造关系 地貌特征 重力作用 造山期后 大气降水 规模 滑覆
下载PDF
南宋以来古典园林叠山中的“飞来峰”用典初探 被引量:6
12
作者 鲍沁星 李雄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66-70,共5页
从飞来峰的用典文化出发,探讨了园林叠山中作为解释学依据而出现飞来峰意向的由来。对明清园林叠山中的飞来峰用典进行分析和考察,指出这些用典的意义不仅在于营造园林假山本身,也是造园者表达自身情感和思想的方式。在研究古典园林叠... 从飞来峰的用典文化出发,探讨了园林叠山中作为解释学依据而出现飞来峰意向的由来。对明清园林叠山中的飞来峰用典进行分析和考察,指出这些用典的意义不仅在于营造园林假山本身,也是造园者表达自身情感和思想的方式。在研究古典园林叠山时需要重视飞来峰用典,其背后复杂的文化现象值得进一步深入思考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来峰 古典园林 叠山 用典
下载PDF
关于四川彭县“飞来峰”的新见解 被引量:2
13
作者 韩同林 何银武 周自隆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CSCD 1994年第29期133-135,共3页
四川彭县境内的“飞来峰”,主要分布于龙门山区,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赵亚曾教授首先发现和确定的,60年代,得到了四川地质局有关专家的进一步证实。自后就成为众多地质学家在研究和讨论该区地质构造时将其做为典型地质构造证据与模式... 四川彭县境内的“飞来峰”,主要分布于龙门山区,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赵亚曾教授首先发现和确定的,60年代,得到了四川地质局有关专家的进一步证实。自后就成为众多地质学家在研究和讨论该区地质构造时将其做为典型地质构造证据与模式,也是国内众多教课书引用的典型例子,从而引起国内外地学界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来峰 地学 地质学家 龙门山 地质构造 年代 发现 山区 分布 高度
下载PDF
龙门山南段飞来峰构造变形及形成演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宋春彦 何利 刘顺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2009年第1期51-57,共7页
龙门山前山构造带中分布着大量的飞来峰。为了解其构造演化过程,主要通过分析研究龙门山南段白石-苟家飞来峰和金台山飞来峰内部及下覆地层的构造变形特征,确定出其至少经历了5个构造变形序列,并结合前人资料讨论龙门山南段飞来峰的形... 龙门山前山构造带中分布着大量的飞来峰。为了解其构造演化过程,主要通过分析研究龙门山南段白石-苟家飞来峰和金台山飞来峰内部及下覆地层的构造变形特征,确定出其至少经历了5个构造变形序列,并结合前人资料讨论龙门山南段飞来峰的形成和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来峰构造 构造变形序列 形成演化 龙门山南段
下载PDF
龙门山巨型滑覆型飞来峰体系与龙门山构造活动性 被引量:13
15
作者 吴山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77-382,共6页
广泛分布于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前缘的飞来峰群构成规模巨大的飞来峰体系,其平面展布和构造线方向与龙门山推覆构造一致,但构造倒向与龙门山推覆构造相反。其明显构造特征表明为滑覆作用形成,并且与龙门山构造演化密切相关,主要形成于喜马... 广泛分布于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前缘的飞来峰群构成规模巨大的飞来峰体系,其平面展布和构造线方向与龙门山推覆构造一致,但构造倒向与龙门山推覆构造相反。其明显构造特征表明为滑覆作用形成,并且与龙门山构造演化密切相关,主要形成于喜马拉雅期。龙门山收缩变形的继续发展对飞来峰产生叠加变形,中央断裂可截覆飞来峰,反映了龙门山构造带具有很强的新构造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 飞来峰 滑覆构造 新构造活动
下载PDF
杭州飞来峰藏传石刻造像的风格渊源与历史文化价值 被引量:16
16
作者 谢继胜 高贺福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1-49,共9页
本文通过分析飞来峰造像雕造过程、蒙元时期以至后期蒙古喇嘛教美术的历史 ,认为飞来峰造像间接反映了西夏藏传美术的影响 ;同时探讨了飞来峰布袋弥勒和尚对藏传佛教罗汉造像中“和尚”图像的影响 ;并强调了飞来峰造像的历史文化价值 :... 本文通过分析飞来峰造像雕造过程、蒙元时期以至后期蒙古喇嘛教美术的历史 ,认为飞来峰造像间接反映了西夏藏传美术的影响 ;同时探讨了飞来峰布袋弥勒和尚对藏传佛教罗汉造像中“和尚”图像的影响 ;并强调了飞来峰造像的历史文化价值 :它是一座我国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民族文化的里程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 飞来峰 藏传名刻 藏传造像 风格渊源 历史文化价值 西夏藏传美术 布袋弥勒 民族文化 藏传佛教
下载PDF
白石-苟家飞来峰甘溪组及其古环境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兵 吴山 +1 位作者 苟宗海 胡新伟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40-44,共5页
详细描述了白石-苟家飞来峰内甘溪组地层剖面,首次在汶川水磨及崇州九龙沟发现有甘溪组分布,建立了甘溪组的地层层序,讨论了岩性组合特征及基本层序类型,并进行了层序地层初探。发现甘溪组内存在深水相钙质浊积岩及原地埋藏菊石层,为研... 详细描述了白石-苟家飞来峰内甘溪组地层剖面,首次在汶川水磨及崇州九龙沟发现有甘溪组分布,建立了甘溪组的地层层序,讨论了岩性组合特征及基本层序类型,并进行了层序地层初探。发现甘溪组内存在深水相钙质浊积岩及原地埋藏菊石层,为研究古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来峰 甘溪组 泥盆系 沉积环境 古环境
下载PDF
龙门山南段大型飞来峰 被引量:12
18
作者 吴山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67-72,共6页
最近1∶5×104区调查明的白石-苟家大型飞来峰,面积达320km2,其规模仅次于唐王寨飞来峰,由泥盆系养马坝组至三叠系嘉陵江组构成,准原地系统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及侏罗系红层。飞来峰主体构造为向斜,两翼不对称,内... 最近1∶5×104区调查明的白石-苟家大型飞来峰,面积达320km2,其规模仅次于唐王寨飞来峰,由泥盆系养马坝组至三叠系嘉陵江组构成,准原地系统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及侏罗系红层。飞来峰主体构造为向斜,两翼不对称,内部构造的规律性和运动学特征表明它是由NW方向滑来。飞来峰体具多层结构,在其就位后又受到晚期挤压的改造。其主要特征与唐王寨构造极为相似。飞来峰的成因研究对龙门山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 飞来峰 滑覆构造
下载PDF
论龙门山飞来峰群 被引量:12
19
作者 韩建辉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1期55-59,共5页
龙门山飞来峰群带状分布在映秀-北川断裂以东的狭长区域,在分布、构造线方向、内部变形以及组成等方面具有清晰规律性。在研究了飞来峰群的特征,并在实地调查和地震解释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演化模式,认为飞来峰群主要是推覆作用的产物,... 龙门山飞来峰群带状分布在映秀-北川断裂以东的狭长区域,在分布、构造线方向、内部变形以及组成等方面具有清晰规律性。在研究了飞来峰群的特征,并在实地调查和地震解释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演化模式,认为飞来峰群主要是推覆作用的产物,并辅以滑覆作用;映秀-北川断裂在飞来峰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 飞来峰 四川
下载PDF
龙门山中南段白石-苟家飞来峰龙潭组及二叠纪层序地层特征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兵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1-245,共5页
详细描述了龙门山构造带中南段白石 -苟家大型飞来峰多条龙潭组地层剖面 ,讨论了龙潭组的岩石组合特征及其横向变化规律。根据沉积特征及相对海平面变化规律将区内二叠纪阳新组和龙潭组划分为 4个沉积层序并归于两个层序组 ,讨论了各体... 详细描述了龙门山构造带中南段白石 -苟家大型飞来峰多条龙潭组地层剖面 ,讨论了龙潭组的岩石组合特征及其横向变化规律。根据沉积特征及相对海平面变化规律将区内二叠纪阳新组和龙潭组划分为 4个沉积层序并归于两个层序组 ,讨论了各体系域特征。首次发现区内晚二叠世存在强烈的沉积环境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 飞来峰 龙潭组 岩石地层 层序地层 沉积环境 二叠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