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斑块生境中食果鸟类对南方红豆杉种子的取食和传播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宁 王征 +3 位作者 鲁长虎 熊天石 傅文源 吴锦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681-1689,共9页
生境斑块化对食果鸟类的移动行为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其对植物种子的传播格局和效率。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是我国一级保护植物,在南方山区多因人为干扰而呈斑块状分布。2011年,2012年10月底到12月中,以分布于福建梅花... 生境斑块化对食果鸟类的移动行为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其对植物种子的传播格局和效率。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是我国一级保护植物,在南方山区多因人为干扰而呈斑块状分布。2011年,2012年10月底到12月中,以分布于福建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豆杉生态园中南方红豆杉种群为对象,研究斑块生境中鸟类对南方红豆杉种子的取食和传播行为,并评估专性鸟类和泛性鸟类的传播效率。结果发现:南方红豆杉源斑块共吸引22种食果鸟类取食红豆杉种子,并与13种鸟类形成了种子传播关系。不同年间,黑短脚鹎(Hypsipetes leucocephalus)都是植物的主要传播鸟类,而其他鸟类传播者种类具有一定的年间变化。生境斑块化导致专性鸟类黑短脚鹎和泛性鸟类红嘴蓝鹊(Urocissa erythrorhyncha)种子传播效率差异。与红嘴蓝鹊相比,黑短脚鹎飞行的平均距离较短((16.3±11.0)m,Mean±SD,n=125),传播距离相对较近;且它们取食后偏好在源斑块中活动,喜栖息在同种成树、甜楮(Castanopsis eyrei)及其他阔叶树等栖树上。红嘴蓝鹊取食后常在斑块间移动,常停歇在同种成树和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上,传播距离相对较远((24.9±20.0)m,Mean±SD,n=95)。空间一致性结果表明,黑短脚鹎移动距离对幼苗更新距离的空间一致性程度高;而红嘴蓝鹊偏好生境与幼苗更新生境一致性程度高。结果表明,斑块生境中植物能与专性鸟类、泛性鸟类之间形成种子传播互惠关系,且种子传播效率受到专性鸟类和泛性鸟类传播距离和传播生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果鸟类 斑块生境 种子传播 南方红豆杉
下载PDF
食果鸟类对红楠种子的传播作用 被引量:9
2
作者 潘扬 徐丹 +3 位作者 鲁长虎 熊天石 罗芳 傅文源 《生态科学》 CSCD 2017年第2期63-67,共5页
肉质果植物通常依赖食果鸟类等取食果实后经消化道过程传播种子,以完成种群的更新。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是亚热带森林的代表性种类,其果实具有依赖鸟类等动物取食后传播的特点。2012年、2013年在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研究了鸟... 肉质果植物通常依赖食果鸟类等取食果实后经消化道过程传播种子,以完成种群的更新。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是亚热带森林的代表性种类,其果实具有依赖鸟类等动物取食后传播的特点。2012年、2013年在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研究了鸟类对红楠果实的取食及种子的传播作用。结果如下:取食红楠种实的鸟类共计18种,其中整吞果实的鸟类12种,啄取果肉的鸟类5种,啄食种子的鸟类1种。整吞果实鸟类中4种鹎科和2种鸦科鸟类访问频次和取食量较大,是主要的种子传播者。鸟类主要以呕吐方式传播种子。取食后初停栖点与母树距离及地面种子散布地点的分析结果表明,鸟类可以远距离扩散种子。地面种实可被啮齿动物或蚁类再次捕食或搬运。研究表明,红楠可以借助鸟类实现种子传播和种群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果鸟类 红楠 种子传播 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食果鸟类在红豆杉天然种群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17
3
作者 朱琼琼 鲁长虎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238-1243,共6页
2005年10月初至2006年2月,在南京中山植物园研究了红豆杉(Taxus chinensis)天然更新种群的分布格局,野外定点观察了鸟类对红豆杉种子的取食行为,记录了红豆杉落果的命运,分析了食果鸟类在红豆杉种群形成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红豆杉天然... 2005年10月初至2006年2月,在南京中山植物园研究了红豆杉(Taxus chinensis)天然更新种群的分布格局,野外定点观察了鸟类对红豆杉种子的取食行为,记录了红豆杉落果的命运,分析了食果鸟类在红豆杉种群形成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红豆杉天然更新种群集中分布于距母树群10m以外面积约0.5hm2的山坡上,全部红豆杉幼苗、幼树共213株,主要分布在中下坡;幼苗和幼树的空间水平格局符合聚集分布特征。"果实"成熟后,一部分被鸟类直接在树上取食,一部分掉落母树下地面。经过对结实母树的定点、连续观察,记录到4种鸟类取食红豆杉"果实",其中红嘴蓝鹊(Urocissa erythrorhyncha)和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为主要的取食者和传播者。食果鸟类整吞"果实",消化果肉(假种皮)后,种子经消化道随粪便排出,以此过程传播种子。在取食完红豆杉"果实"后,食果鸟类多飞向坡上。坡上排水良好,有适量的荫蔽,生境适宜红豆杉种子萌发和幼苗的成长。因此,食果鸟类将种子传播至适宜萌发和生长的环境中,对该红豆杉种群的天然更新起主要作用。同时,鸟类传播对于红豆杉种群扩散、占据新的生境也有着特殊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杉 天然更新 食果鸟类
下载PDF
三种食果鸟类对植物果实的取食和肠道消化时间研究
4
作者 吕婷婷 王业迪 +3 位作者 蒋佩月 金柏慧 刘好好 王征 《南方农业》 2020年第17期141-142,共2页
研究鸟类对植物果实的取食和肠道消化时间有助于评估其对植物的有效传播距离。于2018年7—8月,以白头鹎、红耳鹎和灰树鹊为对象,研究这三种鸟类对八角枫、乌蔹莓和接骨木果实的取食和肠道消化时间。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的长径、短径和重... 研究鸟类对植物果实的取食和肠道消化时间有助于评估其对植物的有效传播距离。于2018年7—8月,以白头鹎、红耳鹎和灰树鹊为对象,研究这三种鸟类对八角枫、乌蔹莓和接骨木果实的取食和肠道消化时间。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的长径、短径和重量差异显著(均P<0.01);三种鸟类对接骨木的取食率大于另外两种果实,白头鹎的取食率相对较高;白头鹎和红耳鹎肠道对三种果实的消化时间无显著差异,但三种鸟类对植物果实的肠道消化时间相比差异显著(P<0.01),即灰树鹊大于另两种。该研究为了解鸟类对植物的取食和传播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果鸟类 植物 肠道消化时间
下载PDF
食果鸟类对秋枫果实的取食和传播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汪国海 李福燕 +3 位作者 涂文馨 黄秋婵 唐创斌 周岐海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30-236,共7页
食果鸟类对植物果实的取食和传播在植物种群的更新和扩散中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11月至2021年1月,采用焦点动物扫描法并借助Safari 10×26变焦双筒望远镜,观察鸟类对校园内秋枫Bischofia javanica果实的取食行为,详细记录鸟类种类... 食果鸟类对植物果实的取食和传播在植物种群的更新和扩散中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11月至2021年1月,采用焦点动物扫描法并借助Safari 10×26变焦双筒望远镜,观察鸟类对校园内秋枫Bischofia javanica果实的取食行为,详细记录鸟类种类、取食基质、访问频次、取食时间、取食数量和取食方式等信息,探讨秋枫母树的特征(结实量、郁闭度和高度)和鸟类的体型特征(喙长、体长和体质量)对鸟类取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共观察到5种鸟类取食秋枫植物的果实,其中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红耳鹎Pycnonotus jocosus、白喉红臀鹎Pycnonotus aurigaster和黄臀鹎Pycnonotus xanthorrhous等4种鸟类以整吞的方式取食秋枫种子,属于种子潜在传播者。不同种鸟类对秋枫果实的平均访问只数、平均取食时间和平均取食量存在极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秋枫结实量与访问母树的鸟类数量、种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呈正相关,母树郁闭度和高度均与访问母树的鸟类数量呈正相关;鸟类的体长、体质量和喙长与平均取食量间均呈正相关,说明动植物特征会影响鸟类对秋枫果实取食行为,进而影响其种群的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枫 食果鸟类 种子传播 更新 行为
下载PDF
食果鸟类对樟树种子的空间散布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怡皓 陈宝花 +7 位作者 胡桂花 刘璐璐 朱昕颖 王玉杰 张婷 李华兰 李林霞 易现峰 《江西科学》 2017年第2期258-261,274,共5页
食果鸟类通过取食果实,消化果肉后散布种子,从而存在潜在的种子传播作用。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是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的一种常绿阔叶树种,有关其肉质果实传播模式的研究还鲜见报道。本研究调查了江西师范大学瑶湖校区1 100余株樟... 食果鸟类通过取食果实,消化果肉后散布种子,从而存在潜在的种子传播作用。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是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的一种常绿阔叶树种,有关其肉质果实传播模式的研究还鲜见报道。本研究调查了江西师范大学瑶湖校区1 100余株樟树的结实量、树冠下以及空地中食果鸟类散布的种子量,研究了食果鸟类对樟树果实的空间散布模式。共调查6 000余个小样方,面积达40 000 m^2,共收集樟树果实和种子20万多粒,40余kg。结果表明:樟树平均结实量为110.00±3.84粒/m^2。取食樟树果实的食果鸟类主要有丝光椋鸟(Sturnus sericeus),乌鸫(Turdus merula),珠颈斑鸠(Streptopelia chinensis),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绿翅短脚鹎(Hypsipetes mcclellandii)等。这些食果鸟类均以直接吞食樟树成熟果实,并经一段时间消化后通过呕吐或排泄的方式在空间上散布樟树的种子。经食果鸟类消化后被散布至樟树树冠下的种子量为148.71±7.41粒/m^2,但非结实的樟树下也发现较多被消化排出的种子(37.93±7.60粒/m^2)。另外,在无樟树分布的空地中发现的种子量高达15.93±2.80粒/m^2左右。食果鸟类通过散布樟树种子,对樟树种子传播和幼苗建成有潜在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树 食果鸟类 种子散布 空间分布
下载PDF
城市绿地中鸟类对小叶榕果实的取食和传播作用
7
作者 汪国海 唐创斌 +3 位作者 韦丽娟 农万廷 黄秋婵 董佩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7期53-55,63,共4页
2020年9—11月借助Safari 10×42变焦双筒望远镜,采用焦点扫描法对访问小叶榕(Ficus microcarpa)果实的鸟类的取食行为(鸟类种类、取食频次、取食时间、取食量、取食方式和传播距离)进行观察,同时采用随机森林模型(random forest mo... 2020年9—11月借助Safari 10×42变焦双筒望远镜,采用焦点扫描法对访问小叶榕(Ficus microcarpa)果实的鸟类的取食行为(鸟类种类、取食频次、取食时间、取食量、取食方式和传播距离)进行观察,同时采用随机森林模型(random forest model)探讨鸟类功能特征对果实取食量和传播距离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叶榕能吸引6种(1目3科)食果鸟类以整吞的方式取食其果实,其中红耳鹎(Pycnonotus jocosus)、白喉红臀鹎(Pycnonotus aurigaster)、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是小叶榕果实的主要传播者。不同鸟类对小叶榕果实的取食频次存在显著差异(t=3.338,df=5,P=0.021),而取食量、取食时间和访问只数均存在极显著差异。7个变量(访问只数、取食方式、取食时间、翅长、尾长、体重和体长)对果实取食量的解释率为24.31%,其中鸟类访问只数与果实取食量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鸟类体型特征变量(翅长、尾长、体重和体长)对鸟类传播距离的解释率为17.88%,其中翅长和体长均与传播距离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说明鸟类的功能特征会影响其对小叶榕果实取食行为,进而影响其种群的自然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榕 食果鸟类 体型特征 种子传播 城市绿地
下载PDF
江苏大丰沿海地区林鸟的食果网络研究
8
作者 刘守国 邰威 +1 位作者 王征 刘彬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27-932,I0078-I0082,共11页
鸟类对植物果实的取食影响着植物种群更新,对维系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于2022年11月至翌年2月在江苏大丰沿海地区林地生境收集鸟类多样性数据,研究林鸟对植物种子的取食,用以构建鸟类食果网络并分析网络结构与鸟类特征和植物特征的关联... 鸟类对植物果实的取食影响着植物种群更新,对维系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于2022年11月至翌年2月在江苏大丰沿海地区林地生境收集鸟类多样性数据,研究林鸟对植物种子的取食,用以构建鸟类食果网络并分析网络结构与鸟类特征和植物特征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大丰沿海地区秋冬季林鸟共记录7目22科44种;食果网络由15种食果鸟类和7种结果植物组成,连接度和专业性较低;鸟类数量与物种度、物种强度和连接多样性呈显著相关,但鸟类形态特征并不影响网络结构;植株数量和结实量与物种度呈显著相关,植株数量与连接多样性呈显著相关,而株高与专性指数呈显著负相关。研究表明,大丰沿海地区秋冬季鸟类食果网络结构较为简单,鸟类种群大小和植物特征是影响网络结构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网络 网络结构 鸟类特征 植物特征
下载PDF
桂林植物园鸟类-果实植物互惠网络研究
9
作者 孙涛 黄杨 +2 位作者 唐启明 汪国海 周岐海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00-207,共8页
采用样线法和焦点动物扫描法收集桂林植物园内鸟类对果实植物的取食行为数据,通过分析两者间的互惠网络关系,探讨鸟类对果实植物的利用规律及网络参数的季节性变化。结果显示:全年共记录到14种(2目7科)鸟类取食13种(8目11科)植物的果实... 采用样线法和焦点动物扫描法收集桂林植物园内鸟类对果实植物的取食行为数据,通过分析两者间的互惠网络关系,探讨鸟类对果实植物的利用规律及网络参数的季节性变化。结果显示:全年共记录到14种(2目7科)鸟类取食13种(8目11科)植物的果实,取食总频次为2174次。每种鸟类平均取食(6.57±1.20)种植物的果实,每种植物平均吸引(7.15±0.88)种鸟类取食其果实;网络的互惠连接度(C=0.51)、嵌套度(ωNODF=0.93)和互惠多样性(H_(2)=3.81)较高,而网络的特化性(H′_(2)=0.10)较低。鸟类取食最多的植物为乌蔹莓Cayratia japonica和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取食植物种类最多的鸟类为黄臀鹎Pycnonotus xanthorrhous、栗背短脚鹎Hemixos castanonotus和绿翅短脚鹎Ixos mcclellandii,均取食13种植物果实。鸟类在秋季和冬季的取食频次占全年总取食频次的比例最大,分别为38.79%和33.15%。秋季鸟类与果实植物间的嵌套度(ωNODF=0.92)和互惠多样性指数(H_(2)=4.78)最大,冬季的连接度最大(C=0.53),而夏季中互惠网络的特化性(H′_(2)=0.27)最大。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绿地中的动植物关系存在季节上的复杂多变,网络分析可为研究栖息地变化中生态系统功能状态的变化提供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惠网络 食果鸟类 实植物 季节性
下载PDF
茂兰喀斯特森林区食果(种子)鸟与树种传播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冉景丞 熊志斌 张丛贵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2期63-66,共4页
通过收集器收集、观察鸟类取食行为及剖检部分鸟类消化道得知,植物种子的传播除自然掉落外,有许多是靠动物通过埋藏遗忘或取食后随粪便方式传播的,茂兰喀斯特林区的鸟类传播树种,不是单一某1种鸟只传播1种树,而是被多种鸟传播,... 通过收集器收集、观察鸟类取食行为及剖检部分鸟类消化道得知,植物种子的传播除自然掉落外,有许多是靠动物通过埋藏遗忘或取食后随粪便方式传播的,茂兰喀斯特林区的鸟类传播树种,不是单一某1种鸟只传播1种树,而是被多种鸟传播,每种鸟也传播多种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传播 喀斯特森林 食果鸟类 鸟类 树种 森林
下载PDF
鸟类取食活动对桑树种子传播和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帆 巴一 +7 位作者 石鑫 高妍夏 谢岩 宋永学 张东豪 高玉军 李季生 杨贵明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29-736,共8页
种子(果实)作为桑树(Morus L.)的有性繁殖体,其传播和萌发关系到桑属植物种群延续以及动态更新,而食果鸟类在桑树种子的传播和萌发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以及与桑树种群之间形成的生态互利关系值得探讨。在调查实生桑植株的生长、结实,种子... 种子(果实)作为桑树(Morus L.)的有性繁殖体,其传播和萌发关系到桑属植物种群延续以及动态更新,而食果鸟类在桑树种子的传播和萌发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以及与桑树种群之间形成的生态互利关系值得探讨。在调查实生桑植株的生长、结实,种子传播、萌发和幼苗存活等特性的基础上,对鸟类取食桑椹、传播桑种子的行为进行观察。结果如下:桑树植株间的形态、果实大小和单果种子数量等特征存在较大差异,表明桑树个体间的种子繁殖和传播能力存在差异;自然环境中桑树的果实基本散落在树冠范围内(直径<5 m),随着散落距离的增加,地表果实数量和种子萌发数量减少,但种子萌发率增加(2.6%~7.9%),而种子成苗率和次年存活率均没有差异(分别为18.8%和2.7%);鸟类对桑种子的传播距离远远大于桑树自身散落的距离,含有桑种子的鸟类粪便64%着落在适宜种子萌发和种群定居的水源区;鸟类未消化并通过粪便排泄桑种子的萌发率与去除果肉(皮)的桑种子萌发率没有显著差异(萌发率均>75.0%),但显著高于未经处理桑种子的萌发率(46.7%)。上述结果提示,桑树果实为食果鸟类提供了食物,鸟类取食活动不仅扩大了桑树种子的传播距离,而且促进了种子的萌发,这也是食果鸟类与桑树种群互利共生的证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果鸟类 桑树 种子传播 萌发率 存活率
下载PDF
鸟类对绢毛蔷薇种子的取食选择初探
12
作者 张立影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52-55,共4页
对雅鲁藏布江中游的鸟类取食蔷薇果的行为进行了初步调查,以确认食果鸟类。通过果实特征不同,判断鸟类对果实的选择。结果表明:该地区主要的食果实鸟类有5种,其中4种是食肉质鸟,是合法的种子传播者;1种是食种子鸟,是种子掠夺者... 对雅鲁藏布江中游的鸟类取食蔷薇果的行为进行了初步调查,以确认食果鸟类。通过果实特征不同,判断鸟类对果实的选择。结果表明:该地区主要的食果实鸟类有5种,其中4种是食肉质鸟,是合法的种子传播者;1种是食种子鸟,是种子掠夺者。绢毛蔷薇果实在成熟后才是鸟类取食的目标,果肉多的果实是鸟类的首选。同一地点的果实,鸟类一般选择当时果实质量最好的植株取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果鸟类 绢毛蔷薇 种子传播 选择
下载PDF
城市绿地中鸟类对海南蒲桃的取食和传播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汪国海 董佩佩 +3 位作者 韦丽娟 黄秋婵 韩巧 唐创斌 《生态科学》 CSCD 2022年第6期100-104,共5页
海南蒲桃(Syzygium cumini)是亚热带地区城市绿地中常见的绿化植物,其果实数量多、果期长,可为鸟类提供大量食物资源。2020年6月—8月借助Safari 10×26变焦双筒望远镜,采用焦点扫描法对访问海南蒲桃果实(种子)的鸟类行为进行观察,... 海南蒲桃(Syzygium cumini)是亚热带地区城市绿地中常见的绿化植物,其果实数量多、果期长,可为鸟类提供大量食物资源。2020年6月—8月借助Safari 10×26变焦双筒望远镜,采用焦点扫描法对访问海南蒲桃果实(种子)的鸟类行为进行观察,详细记录鸟类的种类、取食基质、访问频次、取食时间、取食数量和取食方式等信息,探讨鸟类在海南蒲桃种子传播及种群更新中的生态作用。结果表明:成熟的海南蒲桃能吸引7种食果鸟类对其种子进行取食,其中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红耳鹎(Pycnonotus jocosus)、白喉红臀鹎(Pycnonotus aurigaster)和黄臀鹎(Pycnonotus xanthorrhous)4种鸟类以整吞的方式取食海南蒲桃的种子,属于种子潜在传播者。不同种鸟类对海南蒲桃果实的取食频次间存在显著差异(t=4.310,df=6,P<0.01),平均访问只数、平均取食时间和平均取食量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食果鸟类的形态特征(体长、体重和嘴峰大小)与取食数量间均呈正相关。鸟类主要以呕吐的方式传播海南蒲桃的种子,观察期间在鸟类取食后停歇的树木下方地面上常散落着较多表面洁净、无果肉包裹的裸露种子,且有大量的海南蒲桃幼苗成功更新,说明城市绿地中的植物是可以借助鸟类的取食和传播来实现其种群的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蒲桃 食果鸟类 种子传播 城市绿地
下载PDF
浙江天目山自然保护区鸟类对美洲商陆种子的传播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新华 王聪 +2 位作者 陈钘 王探 胡金良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21-423,428,共4页
为了解外来植物美洲商陆Phytolacca americana的入侵方式,2008年8月至2010年7月,在浙江省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研究了鸟类对美洲商陆种子的传播作用。观察到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领雀嘴鹎Spizixos semitorques和红嘴蓝鹊Uroc... 为了解外来植物美洲商陆Phytolacca americana的入侵方式,2008年8月至2010年7月,在浙江省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研究了鸟类对美洲商陆种子的传播作用。观察到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领雀嘴鹎Spizixos semitorques和红嘴蓝鹊Urocissa erythrorhyncha3种留鸟取食美洲商陆果实,其中白头鹎与领雀嘴鹎对美洲商陆果实的访问次数均明显多于红嘴蓝鹊。鸟类主要以排出鸟粪的方式传播美洲商陆种子。在收集到的70份鸟粪样品中,共计分离出1695粒结构完整的美洲商陆种子。这些鸟粪样品都只含有美洲商陆1种种子,各鸟粪样品中有种子8~56个,平均为24·2±9·8个。鸟类传播种子已经导致美洲商陆种群入侵至多样化的干扰生境中,成为该保护区内危害比较严重的1种环境杂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商陆 食果鸟类 种子传播 生物入侵 西天目山
下载PDF
鸟类栖木在森林植被恢复中的生态意义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新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448-4454,共7页
鸟类传播种子对于植物种群自然更新及群落演替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鸟类栖息的树木具有富集种子雨功能,在山体滑坡区及废弃矿区等干扰生境中人工设置鸟类栖木,可以增加鸟类传播的种子雨输入,丰富土壤种子库,尤其食果鸟类可以传播那些处... 鸟类传播种子对于植物种群自然更新及群落演替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鸟类栖息的树木具有富集种子雨功能,在山体滑坡区及废弃矿区等干扰生境中人工设置鸟类栖木,可以增加鸟类传播的种子雨输入,丰富土壤种子库,尤其食果鸟类可以传播那些处于群落演替中期至后期的乔、灌木树种,能够促进受干扰地区森林植被的演替进程。5.12汶川大地震对地震灾区造成了大面积的山体滑坡和严重的植被破坏,在地震灾区森林植被的生态恢复工作中,一些地区可以采用人工设置鸟类栖木方法,充分利用山体滑坡区周围残余森林的丰富种子源及众多食果鸟类,促进灾区森林植被的自然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果鸟类 种子传播 种子雨 栖木 生态恢复
下载PDF
鸟类与植物种子扩散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饶晓东 陈德祥 +2 位作者 王代平 李意德 梁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6期14209-14212,共4页
种子扩散是指种子以某种方式离开母树到达适宜生境并能生长、繁殖,实现定居的过程。种子靠不同的方式实现扩散,如通过动物、风、水和自我扩散。其中,在动物扩散类群中,鸟类是最重要的扩散者。国外学者对鸟类在植物种子扩散中的作用、鸟... 种子扩散是指种子以某种方式离开母树到达适宜生境并能生长、繁殖,实现定居的过程。种子靠不同的方式实现扩散,如通过动物、风、水和自我扩散。其中,在动物扩散类群中,鸟类是最重要的扩散者。国外学者对鸟类在植物种子扩散中的作用、鸟类对种子的扩散距离、鸟类摄食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及食果鸟类与结果植物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为进一步探讨鸟类与植物种子扩散的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鸟类对植物种子的扩散既有积极的作用,也能产生不利的影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鸟类在森林更新中的作用,并呼吁应更好地发挥鸟类在植物种子扩散中的积极作用。国内对鸟类扩散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鸟类与植物之间的关系,并对鸟类在传播红松、红豆杉、黄檗等植物种子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扩散 食果鸟类 扩散距离 种子萌发 互惠 共进化
下载PDF
浅谈通道侗族自治县鸟类对植物种子运输的传播作用
17
作者 吴少武 杨利勋 《河南农业》 2021年第35期63-64,共2页
笔者对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自然保护区的常见食果鸟类进行观察,发现鸟群啄食植物果食的习性以及鸟类对植物种子的运输传播功能。因此笔者提出要重视食果鸟类在植被恢复和乡土树种保护所起的作用。通道侗族自治县自然保护区分为:万佛山... 笔者对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自然保护区的常见食果鸟类进行观察,发现鸟群啄食植物果食的习性以及鸟类对植物种子的运输传播功能。因此笔者提出要重视食果鸟类在植被恢复和乡土树种保护所起的作用。通道侗族自治县自然保护区分为:万佛山丹霞地貌保护区、玉带河湿地公园、亚热带沟谷雨淋保护区,它们均作为食果鸟类观察运输传播的重点调查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果鸟类 运输种子 传播作用 通道县
下载PDF
南京中山植物园鸟类对香樟果实(种子)的取食 被引量:10
18
作者 陆彩虹 鲁长虎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84-792,共9页
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是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的常绿阔叶树种,其果实数量多、果期长,可为鸟类提供大量食物资源。2018年11月至2019年2月,借助Safari 10×26变焦双筒望远镜,采用焦点扫描法对南京中山植物园内访问香樟果实(种子)... 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是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的常绿阔叶树种,其果实数量多、果期长,可为鸟类提供大量食物资源。2018年11月至2019年2月,借助Safari 10×26变焦双筒望远镜,采用焦点扫描法对南京中山植物园内访问香樟果实(种子)的鸟类行为进行观察,详细记录鸟类的种类、取食基质、取食次数、取食时间、取食数量和取食方式等信息。研究期间有效记录达48 d,累计记录到27种鸟类1021次取食香樟果实(种子)行为,存在2种取食基质(地面和树上)和3种取食方式(整吞果实、啄食果肉和取食种子)。T检验显示,不同鸟类对香樟果实(种子)的取食次数存在显著差异(t=3.096,df=26,P<0.01);不同月份间鸟类对香樟香樟果实(种子)的平均访问只数、平均取食次数、平均取食时间和取食数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乌鸫(Turdus mendarinus)和灰喜鹊(Cyanopica cyanus)是访问次数及取食量最多的3种鸟类。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表明,上述这3种鸟类的取食数量存在极显著差异(F3,598=25.219,P<0.001)。按照时间统计,11月份访问的鸟类种类和数量最多,1月份鸟类的取食次数、时间和数量最多。鸟类的形态特征(体重、体长和嘴峰长)与取食数量呈显著正相关,其中,体重和体长对取食数量的影响比嘴峰长的影响更显著,但嘴峰长影响鸟类对果实的取食方式。在鸟类常活动和停歇的树木下方地面往往散落着较多表面洁净、无果肉包裹的香樟种子,且园内人工林和自然更新林地可见许多香樟幼苗,表明鸟类对香樟具有潜在传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果鸟类 香樟 行为 南京中山植物园
原文传递
西双版纳热带森林中原生林与次生林内鸟类对不同颜色果实的选择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丽 陈进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247-250,共4页
果实颜色是影响食果动物取食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影响植物的种子传播.试验地点位于西双版纳野象谷自然保护区和补蚌自然保护区,在每个自然保护区内选取原生林和次生林各1处,使用红、橙、黑、蓝4种颜色的人工果实来研究鸟类对不同... 果实颜色是影响食果动物取食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影响植物的种子传播.试验地点位于西双版纳野象谷自然保护区和补蚌自然保护区,在每个自然保护区内选取原生林和次生林各1处,使用红、橙、黑、蓝4种颜色的人工果实来研究鸟类对不同颜色果实的选择.试验发现,不同颜色果实在原生林中被取食的程度有显著差异,而在次生林中不存在显著差异.与以往研究结果不同,鸟类对蓝色和橙色果实的选择较为突出,而黑色果实在2处生境中的被取食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颜色 颜色喜好 食果鸟类 原生林 次生林 西双版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