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4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媒体背景下党校期刊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具体实践与创新路径
1
作者 朱丽雅 《传媒论坛》 2024年第20期94-96,共3页
融媒体背景下,党校期刊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实践上不断发力,利用社交平台、网络技术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同时重视多维拓展传播平台和成果的数据展示与传播。未来,党校期刊还应从实现精准推送、拓宽传播圈层、期刊集群发展,以及布局智慧... 融媒体背景下,党校期刊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实践上不断发力,利用社交平台、网络技术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同时重视多维拓展传播平台和成果的数据展示与传播。未来,党校期刊还应从实现精准推送、拓宽传播圈层、期刊集群发展,以及布局智慧出版等方面进行创新,以提高党校期刊的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媒体 党校期刊 马克思主义传播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在高校教育信息化中的应用——评《互联网技术与马克思主义传播--基于价值观与方法论的研究》
2
作者 苏文彪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I0011-I0011,共1页
随着经济社会日益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马克思主义传播进入了新阶段,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在高校教育信息化中的应用开辟了新的广阔天地。《互联网技术与马克思主义传播--基于价值观与方法论的研究》一书是苟欣文、邓新民、... 随着经济社会日益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马克思主义传播进入了新阶段,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在高校教育信息化中的应用开辟了新的广阔天地。《互联网技术与马克思主义传播--基于价值观与方法论的研究》一书是苟欣文、邓新民、蔡敏编著,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在2017年出版的著作。该书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传播建立了连接通道,并用较为系统的方法开展学术研究。在书中,学者们着眼于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环境,不断思考马克思主义自恨发展及其发展路径如何与时代同频共振,为当代马克思主义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传播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 同频共振 当代马克思主义 发展路径 互联网 高校教育信息化 连接通道
下载PDF
“凝聚组织”与“知识武器”: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刊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功能表征
3
作者 田森杰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3-121,共9页
党刊作为“机关”的历史出场形塑着其自身的功能。以《共产党》《新青年》季刊为代表的中共早期党刊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具有“凝聚组织”和“知识武器”的双重功能表征。在“凝聚组织”方面,党刊在生产马克思主义内容的同时,也生产该内容... 党刊作为“机关”的历史出场形塑着其自身的功能。以《共产党》《新青年》季刊为代表的中共早期党刊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具有“凝聚组织”和“知识武器”的双重功能表征。在“凝聚组织”方面,党刊在生产马克思主义内容的同时,也生产该内容的消费主体,促进了组织队伍的壮大;党刊通过外部话语的排斥与内部话语的净化构建起马克思主义的话语合法性,增进了组织成员对组织的认同度;由于党刊在文本形式与遣词造句上的群体性取向,具备了产生“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的阅读效果。在“知识武器”方面,党刊通过融合式的话语策略与隐喻式的修辞方式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知识转化,并建立起“党刊—中共党员—工农群众”的马克思主义信息流通模式,通过“两级传播”的方式使马克思主义被群众掌握,进而将理论变为物质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党刊 马克思主义传播 传播功能 人民性
下载PDF
中间地带的马克思主义传播——1917—1937年北京高校报刊史研究
4
作者 林绪武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6,共12页
1917—1937年,知识分子相对集中的北京高校,成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和研究的重要场所之一,而北京高校报刊是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载体和记录者。北京高校报刊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要内容,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 1917—1937年,知识分子相对集中的北京高校,成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和研究的重要场所之一,而北京高校报刊是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载体和记录者。北京高校报刊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要内容,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但更多是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学说或一种哲学、经济学理论进行传播与研究;主要方式有演讲传播、图书介绍、译文摘录等,特点表现为间接传播为主、侧重学理探讨、差异性明显。北京高校报刊和部分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学理性研究和传播,属于中间地带的传播,存在零散而不系统、局部而不全面等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高校报刊 马克思主义传播
下载PDF
《建设》杂志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及其评价
5
作者 周东娜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3-150,共8页
《建设》杂志是五四时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建设》杂志从初创到终刊的近一年半时间中,累计刊发了数十篇翻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文章,内容涵盖了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这三大组... 《建设》杂志是五四时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建设》杂志从初创到终刊的近一年半时间中,累计刊发了数十篇翻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文章,内容涵盖了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这三大组成部分。在正面阐扬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对于当时各种非难马克思主义的声音,《建设》杂志同人积极予以回应,通过正本清源辨明是非。当然必须指出,《建设》杂志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在价值理念上是为宣传三民主义服务的,在传播目的上则是重在助力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建国目标,因而从本质上说,马克思主义是被作为一种工具来使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杂志 马克思主义传播 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下载PDF
中东铁路对哈尔滨马克思主义传播影响探析
6
作者 赵栩冰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20-24,共5页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初期,主要通过日本、法国、俄国三个途径,其中俄国渠道主要源于中东铁路的修建及其沿线的发展。哈尔滨作为中东铁路的核心枢纽,成为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信息集聚地和俄共的活动联络站。在中东铁路修建过程中,...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初期,主要通过日本、法国、俄国三个途径,其中俄国渠道主要源于中东铁路的修建及其沿线的发展。哈尔滨作为中东铁路的核心枢纽,成为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信息集聚地和俄共的活动联络站。在中东铁路修建过程中,俄国布尔什维克通过多种方式和方法在哈尔滨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因此,早在20世纪初期,哈尔滨中东铁路干线上的中国产业工人群体就已通过与俄国布尔什维克工人的交流,较早地接触到马克思主义思想,这促进了哈尔滨工人的思想觉醒,为后来中共哈尔滨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阶级基础和思想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初期 中东铁路 哈尔滨 马克思主义传播
下载PDF
算法视域下马克思主义传播及其路径优化研究
7
作者 任庆银 范晓雨 《新闻世界》 2024年第10期18-21,共4页
我们正处于一个算法无处不在的时代,算法与技术的融合与发展产生巨大的算力,依靠算力支撑的信息技术与数据分析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带来机遇,革新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理念、创新了马克思主义传播方式、更新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生态、刷新了马克... 我们正处于一个算法无处不在的时代,算法与技术的融合与发展产生巨大的算力,依靠算力支撑的信息技术与数据分析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带来机遇,革新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理念、创新了马克思主义传播方式、更新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生态、刷新了马克思主义传播平台。同时算法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传播也面临着严峻挑战,信息茧房、算法偏见和算法沉迷制约着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完整性、准确性、有效性。算法时代优化马克思主义传播路径应以主体合力筑牢马克思主义传播之基,增强马克思主义传播广度;以技术赋能淬炼马克思主义传播之器,提高马克思主义传播效度;以算法识别坚定马克思主义传播之道,提升马克思主义传播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传播 算法时代 机遇挑战 路径优化
下载PDF
留法勤工俭学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8
作者 孙李欣 王絮颖 +1 位作者 李梓炫 孙松松 《人民周刊》 2024年第10期70-71,共2页
留学生团体是近代中国社会的精英阶层。五四时期,中国不少有志青年远赴海外求学,力求在他国学习到救国真理。这些留学生在国外接受了许多思想,特别是研究了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回国后,他们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力量,将相关理论在... 留学生团体是近代中国社会的精英阶层。五四时期,中国不少有志青年远赴海外求学,力求在他国学习到救国真理。这些留学生在国外接受了许多思想,特别是研究了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回国后,他们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力量,将相关理论在国内进行传播,特别是留法勤工俭学的学生团体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法勤工俭学 马克思主义传播 近代中国社会 留学生 精英阶层 在中国的传播 五四时期 团体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传播学: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破题求解 被引量:12
9
作者 徐艳玲 李建柱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3-56,共4页
从当下来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困境难以突破:如何在全球化语境下保持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如何进一步明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定位,如何构建面向全体国民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体系,如何消解思想政治教育... 从当下来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困境难以突破:如何在全球化语境下保持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如何进一步明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定位,如何构建面向全体国民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体系,如何消解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模式的"灌输论"色彩,如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等等。马克思主义传播学旨在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破题求解,其主要内容是按照现代传播学的框架建立包括传播环境研究、传播主体研究、传播客体研究、传播内容研究、传播方式和路径研究、传播受众研究等在内的内容体系。路径选择包括:优化马克思主义传播环境、整合马克思主义传播媒介、进行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受众细分和策略选择、建立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效果评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传播 思想政治教育 困境 路径选择
下载PDF
微博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传播探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赵付科 李永健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74-78,共5页
微博作为一种新兴媒体,空前扩大了大众话语权、瞬间诱发了信息爆炸、极大促进了信息透明、强力突出了草根性。微博的上述传播特征,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影响。微博视域下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策略应包括:解决人民群... 微博作为一种新兴媒体,空前扩大了大众话语权、瞬间诱发了信息爆炸、极大促进了信息透明、强力突出了草根性。微博的上述传播特征,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影响。微博视域下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策略应包括: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夯实群众基础;整合新媒体信息资源,创建微博理论传播的新模式;加强网络道德和法律宣教,优化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微博生态;强化高校的育人和文化传播功能,服务马克思主义的微博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 新媒体 马克思主义传播 策略
下载PDF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与李大钊历史作用问题的探讨——兼评石川祯浩《中国共产党成立史》的有关论述 被引量:33
11
作者 朱成甲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7-96,共10页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李大钊历史作用问题,是多年来我国学者不断探讨的问题,已取得丰硕成果。本文对日本学者石川祯浩的著作,在充分肯定其成就的同时,就有关几个问题与之进行商榷。
关键词 五四时期 马克思主义传播 李大钊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探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赵兰香 郭跃军 《人民论坛(中旬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15-217,共3页
大数据时代给马克思主义传播带来了机遇:壮大传播主体、扩大信息量、拓展传播渠道、增强传播实效;但另一方面又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传播注意力、传播反馈机制提出挑战。因此,大数据时代必须运用"大数据"的分析技术... 大数据时代给马克思主义传播带来了机遇:壮大传播主体、扩大信息量、拓展传播渠道、增强传播实效;但另一方面又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传播注意力、传播反馈机制提出挑战。因此,大数据时代必须运用"大数据"的分析技术增强传播内容的可读性,查找传播受体的关注点,捕捉传播的未知受体,调整传播语言,以增强马克思主义传播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 马克思主义传播 挑战与机遇 对策
下载PDF
五四时期国民党人与马克思主义传播 被引量:17
13
作者 沈传亮 《历史教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20-26,共7页
五四时期的国民党人以<觉悟>、<星期评论>、<建设>等报刊为舆论阵地,对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广泛宣传,在某些方面的研究也较深刻.虽然有其片面之处,但客观上大大推动了马... 五四时期的国民党人以<觉悟>、<星期评论>、<建设>等报刊为舆论阵地,对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广泛宣传,在某些方面的研究也较深刻.虽然有其片面之处,但客观上大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党 马克思主义传播 科学社会主义 五四时期 舆论 唯物史观 建设 报刊
下载PDF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历史特点平议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德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65-68,共4页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有三个突出特点 :不是没有真理性的强意识形态化 ,而是具有符合中国反帝反封建斗争需要的彻底革命性 ,是马克思主义作为真正揭示中国革命规律的思想武器被中国人民接受 ;不是对外排斥一切文化、对内拒绝自我更新 ...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有三个突出特点 :不是没有真理性的强意识形态化 ,而是具有符合中国反帝反封建斗争需要的彻底革命性 ,是马克思主义作为真正揭示中国革命规律的思想武器被中国人民接受 ;不是对外排斥一切文化、对内拒绝自我更新 ,而是具有科学的开放性 ,对外积极吸收其他文化优秀成分 ,对内不断自我更新 ;不是排斥知识分子 ,也不是强迫知识分子向落后的农民认同 ,而是具有主体的大众性 ,以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为桥梁 ,迅速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并影响农民运动 ,从而实现了以中国人民为实践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时期 马克思主义传播 历史特点
下载PDF
建党前夕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历史解释方法─—对《马克思还原》的分析与解读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一皋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6-32,42,共8页
中国共产党建立前夕的马克思主义传播,一方面需要尽快确立马克思主义作为政 党指导思想的地位,以便用于中国革命实践;一方面由于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国情的认识尚 不深刻,存在着不同的解释。历史批判和比较的方法成为主要的解释工具... 中国共产党建立前夕的马克思主义传播,一方面需要尽快确立马克思主义作为政 党指导思想的地位,以便用于中国革命实践;一方面由于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国情的认识尚 不深刻,存在着不同的解释。历史批判和比较的方法成为主要的解释工具,其结果正宗马克 思主义必须通过还原历史来判定,理论教条又反过来规范对于历史的解释。历史解释方法是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重要特征,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传播 历史解释 话语解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传播观理论体系构建的思考 被引量:5
16
作者 高杨文 《传媒》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93-96,共4页
在新闻出版领域,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着概念使用不统一、内涵界限不清晰的问题。本文在概念梳理、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马克思主义传播观的概念适用性,并从主体观、内容观、媒介观、受众观、效果观五个方面探讨了... 在新闻出版领域,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着概念使用不统一、内涵界限不清晰的问题。本文在概念梳理、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马克思主义传播观的概念适用性,并从主体观、内容观、媒介观、受众观、效果观五个方面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传播观理论体系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传播 新闻出版 理论体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群建设之思——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研究视角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金海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0-65,共6页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等研究,在宏观层次上几乎已经穷尽了所有问题,要向前推进,就需要借用物理学的思维方法,向微观层次进军。微观层次研究是一个崭新领域,其中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研究又是主要阵地。马克思主义传播...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等研究,在宏观层次上几乎已经穷尽了所有问题,要向前推进,就需要借用物理学的思维方法,向微观层次进军。微观层次研究是一个崭新领域,其中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研究又是主要阵地。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研究涉及到一个学科群,至少包括马克思学、列宁学、马克思主义学、马克思主义典藏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系列考据解读、马克思主义在世界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等。逐步把这些学科建立起来,不仅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群建设,也有助于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群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传播 学科群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大众传媒发展与马克思主义传播——以《人民日报》《学习》杂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徐建飞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4-108,共5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中央加强了报纸、刊物、广播电台等大众传媒建设。这些大众传媒对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史、政治经济学,介绍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宣传党的总路线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参与思想文化的论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初期 大众传媒 马克思主义传播
下载PDF
论民主革命时期中共高校党建与马克思主义传播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向勇 《党史研究与教学》 CSSCI 2009年第2期55-63,共9页
民主革命时期,中共高校党建在党的建设中处于关键地位。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的传播,主要通过4种途径: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邀请进步教授做报告,传播马克思主义和革命思想;成立进步团体,开展马克思主义读书活动... 民主革命时期,中共高校党建在党的建设中处于关键地位。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的传播,主要通过4种途径: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邀请进步教授做报告,传播马克思主义和革命思想;成立进步团体,开展马克思主义读书活动;创办或利用进步刊物,宣传马克思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革命时期 中共高校党建 马克思主义传播
下载PDF
新媒体境遇下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内在矛盾及其调适 被引量:2
20
作者 任伟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9年第3期180-184,共5页
传媒技术塑造着人类认知与行为模式,连接着社会生活状态与存在方式,推动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以新媒体为代表的新兴传媒技术重构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理念、媒介、模式和环境,引发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内在矛盾。结合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 传媒技术塑造着人类认知与行为模式,连接着社会生活状态与存在方式,推动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以新媒体为代表的新兴传媒技术重构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理念、媒介、模式和环境,引发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内在矛盾。结合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客观要求和实际需要,从新媒体传播的基本特征和内在规律出发,以价值需求与利益需求无缝对接、显性教育的隐性嵌入、话语体系的解构重建、权威重塑下的主体培养为着力点,探索解决新媒体境遇下马克思主义传播内在矛盾的途径,是确保新媒体时代我国意识形态主导地位,掌握新媒体境遇下马克思主义传播主导权、主动权、话语权的应然之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传播 内在矛盾 调适 新媒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