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高效液相-质谱法测定滴通鼻炎水中马兜铃酸Ⅰ、Ⅱ的含量 被引量:1
1
作者 郭日新 肖萌 +2 位作者 刘静 戴忠 马双成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4期386-390,396,共6页
目的测定滴通鼻炎水中马兜铃酸Ⅰ、马兜铃酸Ⅱ的含量,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借鉴。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滴通鼻炎水中马兜铃酸Ⅰ、马兜铃酸Ⅱ的含量。色谱柱采用Waters-ACQUI UPLC HSS T3 C_(18)(2.1 mm×100 m... 目的测定滴通鼻炎水中马兜铃酸Ⅰ、马兜铃酸Ⅱ的含量,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借鉴。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滴通鼻炎水中马兜铃酸Ⅰ、马兜铃酸Ⅱ的含量。色谱柱采用Waters-ACQUI UPLC HSS T3 C_(18)(2.1 mm×100 mm,1.8μm),采用乙腈为流动相A,0.1%甲酸含1 mmol·L^(-1)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以标准曲线法计算含量。结果17批滴通鼻炎水中有9批样品未检出马兜铃酸Ⅰ(检出限0.13 pg),8批样品中检出马兜铃酸Ⅰ,含量在0.41~3.60 ng·mL^(-1)。所有样品中均未检出马兜铃酸Ⅱ(检出限0.41 pg)。结论建立了UPLC-MS/MS同时测定滴通鼻炎水中马兜铃酸Ⅰ、马兜铃酸Ⅱ含量的方法,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为滴通鼻炎水中马兜铃酸Ⅰ、马兜铃酸Ⅱ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通鼻炎水 马兜铃酸ⅰ 马兜铃 超高效液相-质谱法 含量测定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木香马兜铃中马兜铃酸Ⅰ及马兜铃酸Ⅱ的含量
2
作者 罗疆南 李靖云 +7 位作者 王欢 王子昕 丁野 孙辉 李文莉 刘静 戴忠 马双成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8期1326-1331,共6页
目的:建立测定木香马兜铃中马兜铃酸Ⅰ(AA-Ⅰ)及AA-Ⅱ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Poroshell SB-C18(100 mm×2.1 mm,2.7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含5 mmol·L^(–1)甲酸铵),梯度洗脱,流速0.3 ... 目的:建立测定木香马兜铃中马兜铃酸Ⅰ(AA-Ⅰ)及AA-Ⅱ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Poroshell SB-C18(100 mm×2.1 mm,2.7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含5 mmol·L^(–1)甲酸铵),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柱温35℃,离子源为电喷雾离子源,扫描方式为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离子监测模式。结果:AA-Ⅰ在质量浓度为1.036~207.310 ng·mL^(–1)时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5);AA-Ⅱ在质量浓度为1.1~110.0 ng·mL^(–1)时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1);AA-Ⅰ的定量限、检测限分别为0.3287、0.0986 pg;AA-Ⅱ的定量限、检测限分别为0.6506、0.1952 pg;AA-Ⅰ的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RSD均小于5.0%;AA-Ⅱ的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RSD均小于5.0%;AA-Ⅰ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2.50%,RSD为4.3%;AA-Ⅱ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4.97%,RSD为3.7%。15批木香马兜铃药材中1批未检出AA-Ⅰ,8批未检出AA-Ⅱ,其余批次的AA-Ⅰ质量分数为5.94×10^(–4)~2.86 mg·g^(–1),AA-Ⅱ质量分数为0.09~0.50 mg·g^(–1)。结论:所建立的方法专属性强、快速、灵敏,可用于木香马兜铃中AA-Ⅰ及AA-Ⅱ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兜铃酸ⅰ 马兜铃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 木香马兜铃 含量测定
下载PDF
UPLC-MS/MS测定双辛鼻窦炎颗粒中马兜铃酸Ⅰ和马兜铃酸Ⅱ的含量
3
作者 郭日新 肖萌 +2 位作者 刘静 戴忠 魏锋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8期1294-1299,共6页
目的:同时测定双辛鼻窦炎颗粒中马兜铃酸Ⅰ和马兜铃酸Ⅱ的含量,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双辛鼻窦炎颗粒中马兜铃酸Ⅰ和马兜铃酸Ⅱ的含量。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100 ... 目的:同时测定双辛鼻窦炎颗粒中马兜铃酸Ⅰ和马兜铃酸Ⅱ的含量,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双辛鼻窦炎颗粒中马兜铃酸Ⅰ和马兜铃酸Ⅱ的含量。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乙腈(A)-0.1%甲酸水溶液(含1 mmol·L^(–1)乙酸铵,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以标准曲线法计算样品中马兜铃酸Ⅰ和马兜铃酸Ⅱ的含量。结果:12批双辛鼻窦炎颗粒中9批样品未检出马兜铃酸Ⅰ(检出限0.13 pg),3批样品检出马兜铃酸Ⅰ,质量分数为14.62~25.82 ng·g^(–1)。所有样品均未检出马兜铃酸Ⅱ(检出限0.44 pg)。结论:建立的UPLC-MS/MS同时测定双辛鼻窦炎颗粒中马兜铃酸Ⅰ和马兜铃酸Ⅱ含量的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为双辛鼻窦炎颗粒中马兜铃酸Ⅰ和马兜铃酸Ⅱ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辛鼻窦炎颗粒 马兜铃酸ⅰ 马兜铃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 含量测定
下载PDF
扶正化瘀方对马兜铃酸Ⅰ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4
作者 王帆 王四园 +3 位作者 王静 彭渊 刘成海 陶艳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455-3460,共6页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方对马兜铃酸Ⅰ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HK-2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马兜铃酸Ⅰ孵育HK-2细胞24 h,确定最佳造模浓度。HK-2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N-乙酰半胱氨酸组及扶正化瘀方低、高剂量组,模型组以400μmol/L...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方对马兜铃酸Ⅰ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HK-2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马兜铃酸Ⅰ孵育HK-2细胞24 h,确定最佳造模浓度。HK-2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N-乙酰半胱氨酸组及扶正化瘀方低、高剂量组,模型组以400μmol/L马兜铃酸Ⅰ分别孵育6、12、24 h,扶正化瘀方低、高剂量组及N-乙酰半胱氨酸组分别以100、200μg/mL扶正化瘀方浸膏粉及5 mmol/L N-乙酰半胱氨酸孵育24 h。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试剂盒测定细胞上清LDH活性,RT-qPCR法检测fos mRNA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FOS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FOS、JNK、p-JNK、ERK、p-ERK、IL-1β蛋白表达。结果HK-2细胞活力随着马兜铃酸Ⅰ处理时间延长而降低,细胞损伤逐渐加重(P<0.01)。与溶剂对照组比较,马兜铃酸Ⅰ作用后HK-2细胞fos mRNA表达及FOS、p-JNK、p-ERK、IL-1β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扶正化瘀方各剂量组和N-乙酰半胱氨酸组细胞活力升高(P<0.05,P<0.01),fos mRNA表达及FOS、p-JNK、p-ERK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JNK、ERK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扶正化瘀方高剂量组和N-乙酰半胱氨酸组细胞IL-1β表达降低(P<0.01)。结论扶正化瘀方可通过抑制FOS及p-JNK、p-ERK蛋白表达,抑制炎症因子释放,从而改善马兜铃酸Ⅰ诱导的HK-2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化瘀方 马兜铃酸ⅰ 慢性肾病 肾小管上皮细胞 炎症 FOS JNK ERK
下载PDF
UPLC-MS/MS同时测定通迪胶囊中的马兜铃酸Ⅰ和马兜铃酸Ⅱ
5
作者 梁晟 孙辉 +3 位作者 丁野 李文莉 刘静 戴忠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8期1307-1311,共5页
目的:建立通迪胶囊中马兜铃酸Ⅰ(AA-Ⅰ)和AA-Ⅱ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方法:采用Shiseido Shim-pack velox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以乙腈(A)-0.1%甲酸水溶液(含甲酸铵,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 目的:建立通迪胶囊中马兜铃酸Ⅰ(AA-Ⅰ)和AA-Ⅱ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方法:采用Shiseido Shim-pack velox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以乙腈(A)-0.1%甲酸水溶液(含甲酸铵,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1),采用多反应监测,AA-Ⅰ以m/z 358.9→298.0(定量)和m/z 358.9→296.0(定性)为监测离子对;AA-Ⅱ以m/z 329.0→268.0(定量)和m/z 329.0→294.0(定性)为监测离子对,建立了液相色谱-质谱法检测方法,并对样品进行分析。结果:AA-Ⅰ在1.0524~420.9600 pg、AA-Ⅱ在1.002~100.200 ng时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63%、92.34%,RSD分别为2.24%、1.49%,15批样品中AA-Ⅰ和AA-Ⅱ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760~20.790、0.010~0.156μg·g^(–1)。结论:该方法灵敏、快速、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测定通迪胶囊中AA-Ⅰ和AA-Ⅱ的含量,可为通迪胶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迪胶囊 马兜铃酸ⅰ 马兜铃 含量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法
下载PDF
UPLC-MS/MS同时测定京制咳嗽痰喘丸中马兜铃酸Ⅰ、Ⅱ的含量
6
作者 李靖云 孙辉 +5 位作者 丁野 李文莉 刘静 戴忠 马双成 罗疆南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4期16-20,共5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京制咳嗽痰喘丸中马兜铃酸Ⅰ、Ⅱ的含量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Poroshell SB-C_(18)色谱柱(100 mm×2.1 mm,2.7μm),以甲醇(A)-5 mmol/L甲酸铵(含0.1%甲酸),(B)为流动相进行梯...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京制咳嗽痰喘丸中马兜铃酸Ⅰ、Ⅱ的含量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Poroshell SB-C_(18)色谱柱(100 mm×2.1 mm,2.7μm),以甲醇(A)-5 mmol/L甲酸铵(含0.1%甲酸),(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为1μL。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模式下多反应监测(MRM),标准曲线法测定。结果:马兜铃酸I和马兜铃酸Ⅱ分别在1.052 4~210.48 pg(R^(2)=0.998 1,n=6)、1.002~100.2 pg(R^(2)=0.999 9,n=6)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09%(RSD=2.08%)和88.05%(RSD=2.64%)。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专属性好,可用于京制咳嗽痰喘丸马兜铃酸Ⅰ、Ⅱ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制咳嗽痰喘丸 马兜铃酸ⅰ 马兜铃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下载PDF
醒脑再造丸中马兜铃酸Ⅰ的含量测定
7
作者 李正刚 王莎莎 +4 位作者 张亦萌 王丹 王丹彧 李本淳 马彧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21期152-154,198,共4页
目的建立醒脑再造丸中马兜铃酸Ⅰ的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方法样品经甲醇提取、中性氧化铝柱吸附、甲醇洗脱杂质,以含5%甲酸的甲醇解吸附马兜铃酸Ⅰ,之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检测器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马兜铃酸Ⅰ对... 目的建立醒脑再造丸中马兜铃酸Ⅰ的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方法样品经甲醇提取、中性氧化铝柱吸附、甲醇洗脱杂质,以含5%甲酸的甲醇解吸附马兜铃酸Ⅰ,之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检测器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马兜铃酸Ⅰ对照品浓度在0.10~20.06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76.2%、105.8%、87.7%;该方法的重复性良好[共测定6次,相对标准偏差(RSD)≤3.9%],检出限为1μg/g(0.0001%)。3批样品均未检出马兜铃酸Ⅰ。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好、准确可靠、灵敏度高,可用于醒脑再造丸中马兜铃酸Ⅰ的限量检查,对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再造丸 马兜铃酸ⅰ 高效液相色谱 限量检查
下载PDF
UPLC-MS/MS测定3种川芎茶调类制剂中马兜铃酸Ⅰ的含量
8
作者 李青 苏晶 丁慧宁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8期1312-1318,共7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川芎茶调丸、川芎茶调丸(浓缩丸)、川芎茶调颗粒中马兜铃酸Ⅰ的含量,对不同剂型中马兜铃酸Ⅰ的含量进行比较。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以...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川芎茶调丸、川芎茶调丸(浓缩丸)、川芎茶调颗粒中马兜铃酸Ⅰ的含量,对不同剂型中马兜铃酸Ⅰ的含量进行比较。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1),电喷雾离子源,多反应监测,选择m/z 359.0→298.1和359.0→296.1离子对进行监测,对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等进行验证的同时,对3种剂型共48批样品进行测定。结果:马兜铃酸Ⅰ在质量浓度为2.96~295.82 ng·mL^(–1)时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均大于0.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3.36%、85.08%、90.13%,RSD分别为10.04%、6.04%、11.85%,定量限为0.0406~0.1577μg·g^(–1)。结论:该方法准确度、精密度、稳定性、线性关系良好,适用于川芎茶调类制剂中马兜铃酸Ⅰ的检测和分析;对于含有马兜铃酸类毒性成分中药的中药制剂更宜采用非原粉入药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茶调类制剂 剂型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 马兜铃酸ⅰ 含量测定
下载PDF
人参再造丸中马兜铃酸Ⅰ的检测方法研究
9
作者 程庆兵 杨彬 +2 位作者 袁杰 郑正 王玮 《药品评价》 CAS 2024年第7期794-797,共4页
目的建立人参再造丸中马兜铃酸Ⅰ的专属性检测方法,为人参再造丸的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人参再造丸中的马兜铃酸Ⅰ进行含量测定。采用Poroshell 120 SB-C18色谱柱(100 mm×2.1 mm,2.7μm)进行分离,... 目的建立人参再造丸中马兜铃酸Ⅰ的专属性检测方法,为人参再造丸的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人参再造丸中的马兜铃酸Ⅰ进行含量测定。采用Poroshell 120 SB-C18色谱柱(100 mm×2.1 mm,2.7μm)进行分离,以0.1%甲酸溶液(含5 mmol/L甲酸铵)-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0.3 mL/min,在电喷雾离子化正离子模式下,进行多反应监测(MRM),外标法定量。结果马兜铃酸Ⅰ在0.2~4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3),平均回收率为112.3%(RSD=1.6%),方法重复性及精密度均良好。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可用于人参再造丸中马兜铃酸Ⅰ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人参再造丸 马兜铃酸ⅰ
下载PDF
LC-MS/MS法测定消肿止痛酊中马兜铃酸Ⅰ的含量
10
作者 程庆兵 汪海宣 +3 位作者 郑正 杨彬 袁杰 王玮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21期52-54,59,共4页
目的 建立消肿止痛酊中马兜铃酸Ⅰ的专属性检测方法,为消肿止痛酊的质量安全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消肿止痛酊中的马兜铃酸Ⅰ进行含量测定。采用Poroshell 120SB-C18(2.1 mm×100 mm,2.7μm)色谱柱进行... 目的 建立消肿止痛酊中马兜铃酸Ⅰ的专属性检测方法,为消肿止痛酊的质量安全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消肿止痛酊中的马兜铃酸Ⅰ进行含量测定。采用Poroshell 120SB-C18(2.1 mm×100 mm,2.7μm)色谱柱进行分离,以0.1%甲酸溶液(含5 mmol/L甲酸铵)-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0.3 ml/min,在电喷雾离子化正离子模式下,进行多反应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 马兜铃酸Ⅰ在0.1~4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14.0%(RSD=8.7%),方法重复性及精密度均良好。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可实现对消肿止痛酊中马兜铃酸Ⅰ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消肿止痛酊 马兜铃酸ⅰ 含量测定
下载PDF
HPLC-MS/MS法同时测定龙胆泻肝丸中高毒成分马兜铃酸Ⅰ与鬼臼毒素 被引量:1
11
作者 曹雅静 温家欣 +1 位作者 胡佳哲 赖宇红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522-527,共6页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同时测定龙胆泻肝丸中高毒成分马兜铃酸Ⅰ与鬼臼毒素的研究方法,为龙胆泻肝丸的质量控制提供技术依据。方法采用Agilent InfinityLab Poroshell 120 EC-C_(18)色谱柱(100 mm×2.1 mm,2.7μm)分离,以0.1...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同时测定龙胆泻肝丸中高毒成分马兜铃酸Ⅰ与鬼臼毒素的研究方法,为龙胆泻肝丸的质量控制提供技术依据。方法采用Agilent InfinityLab Poroshell 120 EC-C_(18)色谱柱(100 mm×2.1 mm,2.7μm)分离,以0.1%甲酸溶液(含5 mmol·L^(-1)乙酸铵)-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35℃,流速0.3 mL·min-1,进样量为5μL。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下,采用多反应监测方式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马兜铃酸Ⅰ与鬼臼毒素线性关系良好,线性范围分别为9.5~94.9 ng·mL^(-1)、10.0~99.7 ng·mL^(-1),r均大于0.9950。马兜铃酸Ⅰ与鬼臼毒素平均回收率大蜜丸分别为81.89%(RSD=8.55%)、84.34%(RSD=8.67%);小蜜丸分别为82.19%(RSD=7.63%)、96.05%(RSD=6.18%);浓缩丸分别为67.99%(RSD=6.70%)、94.98%(RSD=5.01%);水丸分别为75.98%(RSD=11.37%)、93.88%(RSD=6.01%)(n=18)。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可行,可快速测定龙胆泻肝丸中高毒成分马兜铃酸Ⅰ与鬼臼毒素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龙胆泻肝丸 高毒性成分 马兜铃酸ⅰ 鬼臼毒素
下载PDF
液质联用法测定十一味参芪片中马兜铃酸Ⅰ、马兜铃酸Ⅳa和马兜铃内酰胺Ⅰ 被引量:1
12
作者 覃丽郦 何颂华 +1 位作者 白桂昌 罗轶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3年第12期2606-2611,共6页
目的:建立十一味参芪片中马兜铃酸Ⅰ、马兜铃酸Ⅳa和马兜铃内酰胺Ⅰ的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检测分析方法。方法:Kromasil Proshell C18色谱柱(100 mm×2.1 mm,2.5μm),以乙腈-0.1%乙酸水溶液(含10 mmol·L^(-1)乙酸铵)为流动相... 目的:建立十一味参芪片中马兜铃酸Ⅰ、马兜铃酸Ⅳa和马兜铃内酰胺Ⅰ的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检测分析方法。方法:Kromasil Proshell C18色谱柱(100 mm×2.1 mm,2.5μm),以乙腈-0.1%乙酸水溶液(含10 mmol·L^(-1)乙酸铵)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多反应监测模式,马兜铃酸Ⅰ为m/z 359.1→298.1(定量)和m/z 359.1→296.1(定性),马兜铃酸Ⅳa为m/z 375.1→312.2(定量)和m/z 375.1→297.2(定性),马兜铃内酰胺Ⅰ为m/z 294.1→279.0(定量)和m/z 294.1→251.1(定性),建立十一味参芪片中3个马兜铃酸类成分的LC-MS,在方法学验证的基础上对所有样品进行检测分析。结果:马兜铃酸Ⅰ、马兜铃酸Ⅳa和马兜铃内酰胺Ⅰ进样量分别在2.0197~100.9829、1.9478~116.8656、1.9718~98.5880 pg时线性关系良好(r>0.999),定量限分别为1、6、2 pg,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2.95%(RSD为2.28%)、80.09%(RSD为4.16%)、104.89%(RSD为3.24%)。14批十一味参芪片样品中马兜铃酸Ⅰ、马兜铃酸Ⅳa和马兜铃内酰胺Ⅰ的检出量分别为21.0~47.6、185.0~506.1、164.4~426.0 ng·g^(-1)。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可靠,能够用于十一味参芪片中上述马兜铃酸类成分的筛查与分析,可为其安全性有关成分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一味参芪片 马兜铃酸ⅰ 马兜铃Ⅳa 马兜铃内酰胺 液相色谱-质谱法
下载PDF
UPLC-Q-Exactive-MS/MS测定伤痛宁胶囊中马兜铃酸Ⅰ的含量
13
作者 朱立华 黄生武 +1 位作者 沈冰冰 谢谊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1415-1420,共6页
目的建立UPLC-Q-Exactive-MS/MS测定伤痛宁胶囊中马兜铃酸Ⅰ的含量。方法采用Hypersil GOLD C18色谱柱(2.1 mm×50 mm,1.9μm),流动相为乙腈和0.1%甲酸水溶液(含5 mmol/L甲酸铵),梯度洗脱,流速0.5 mL/min,柱温30℃。采用电喷雾离子... 目的建立UPLC-Q-Exactive-MS/MS测定伤痛宁胶囊中马兜铃酸Ⅰ的含量。方法采用Hypersil GOLD C18色谱柱(2.1 mm×50 mm,1.9μm),流动相为乙腈和0.1%甲酸水溶液(含5 mmol/L甲酸铵),梯度洗脱,流速0.5 mL/min,柱温30℃。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进行平行反应监测模式,选择质荷比(m/z)359.0→298.0和359.0→296.0离子对进行监测。结果马兜铃酸Ⅰ在0.06~0.2 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5),精密度和稳定性的RSD值均小于3%,加样回收率均值为104.1%(RSD=4.29%)。不同批次伤痛宁胶囊样品中马兜铃酸Ⅰ的含量均值为0.00000490%,从药材到成品的转移率均值为103.7%,RSD值为19.5%。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好,灵敏度高,准确可靠、耐用,可以用于伤痛宁胶囊中马兜铃酸Ⅰ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痛宁胶囊 马兜铃酸ⅰ UPLC Q-Exactive MS/MS 定量分析
下载PDF
马兜铃酸Ⅰ致癌作用及其与代谢酶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召聪 陆茵 +3 位作者 顾亚琴 汪思亮 刘兆国 张良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65-769,共5页
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AA)广泛存在于马兜铃科马兜铃属中草药中,是马兜铃酸肾病(aristolochic acid nephropathy,AAN)的致病因素,此类肾病患者可伴发泌尿系统肿瘤,阐明马兜铃酸的致癌机制成为其毒性研究的一大焦点。马兜铃酸Ⅰ(AA... 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AA)广泛存在于马兜铃科马兜铃属中草药中,是马兜铃酸肾病(aristolochic acid nephropathy,AAN)的致病因素,此类肾病患者可伴发泌尿系统肿瘤,阐明马兜铃酸的致癌机制成为其毒性研究的一大焦点。马兜铃酸Ⅰ(AAⅠ)是马兜铃酸的主要毒性成分,其在体内经氧化还原后活化,与DNA共价结合形成加合物而诱发癌变。本文综述参与AAⅠ氧化还原的代谢酶及其代谢过程在AAⅠ致癌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兜铃 马兜铃酸ⅰ 马兜铃酸ⅰ-DNA加合物 代谢酶 致癌
下载PDF
青木香发酵后总马兜铃酸和马兜铃酸Ⅰ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14
15
作者 刘学湘 潘扬 +2 位作者 蒋亚平 杨英 蔡江涛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1-205,共5页
以灵芝、槐耳等20个真菌为菌种、青木香药材为基质,运用固体发酵技术,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发酵试验,筛选出13个菌种能在青木香药材上生长良好,表明这些菌种能与药材形成较好的发酵组合形成发酵品。采用反相HPLC二元梯度洗脱法测定13种青... 以灵芝、槐耳等20个真菌为菌种、青木香药材为基质,运用固体发酵技术,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发酵试验,筛选出13个菌种能在青木香药材上生长良好,表明这些菌种能与药材形成较好的发酵组合形成发酵品。采用反相HPLC二元梯度洗脱法测定13种青木香发酵品中马兜铃酸Ⅰ(AAⅠ)的含量及紫外分光光度法(UV)测定这些发酵品中总马兜铃酸(TAA)含量。HPLC测定表明,13种青木香发酵品主要肾毒性成分马兜铃酸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有6种发酵品的马兜铃酸Ⅰ的下降率在50%以上;UV测定发现,这些发酵品中总马兜铃酸含量均有所下降,下降率最高者为46.76%,最低者为7.61%;HPLC和UV综合(加权)分析表明,13种真菌(均以代号表示)对青木香肾毒性成分的降解能力由大至小依次排列如下:F-1>F-2>F-5>F-6>F-8>F-13>F-4>F-11>F-3>F-9>F-10>F-12>F-7。提示不同真菌发酵可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中药青木香中肾毒性成分马兜铃酸Ⅰ和总马兜铃酸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木香 真菌发酵 马兜铃 马兜铃酸ⅰ 含量测定
下载PDF
马兜铃酸Ⅰ及马兜铃内酰胺Ⅰ对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差异 被引量:18
16
作者 李彪 李晓玫 +2 位作者 张翠英 王璇 蔡少青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 :初步探讨马兜铃酸Ⅰ (AA Ⅰ )及马兜铃内酰胺Ⅰ (AL Ⅰ )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机制。方法 :以体外培养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系 (HK 2 )为研究对象 ,分别以不同浓度的AA Ⅰ (2 .5mg/L)与AL Ⅰ (5mg/L) 刺激细胞 ,以流式细胞... 目的 :初步探讨马兜铃酸Ⅰ (AA Ⅰ )及马兜铃内酰胺Ⅰ (AL Ⅰ )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机制。方法 :以体外培养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系 (HK 2 )为研究对象 ,分别以不同浓度的AA Ⅰ (2 .5mg/L)与AL Ⅰ (5mg/L) 刺激细胞 ,以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DNA含量以了解细胞凋亡情况 ;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纤连蛋白 (FN)及转化生长因子 β1 (TGF β1 )分泌水平 ;分别用特异性抗TGF β1中和抗体阻断TGF β1作用后 ,观察AA Ⅰ与AL Ⅰ诱导细胞凋亡及FN分泌的改变。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AA Ⅰ刺激 1 2h后HK 2细胞的TGF β1分泌水平显著增高 ,36h后FN分泌水平明显增加 ,4 8h后HK 2细胞凋亡显著增多 ,抗TGF β1中和抗体 (5mg/L)能够抑制AA Ⅰ诱导的HK 2细胞凋亡 (抑制率达 6 3.7% ,P <0 .0 0 1 )及FN分泌 (抑制率 5 0 .2 % ,P <0 .0 0 1 )。与AA Ⅰ有所不同 ,AL Ⅰ刺激HK 2细胞后仅在 4 8h同时诱导TGF β1、FN分泌 ,并导致细胞凋亡 ,而抗TGF β1中和抗体 (5mg/L)却不能阻断AL Ⅰ引起的相应改变。 结论 :AA Ⅰ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和FN分泌的作用可能是由TGF β1所介导的。尽管AL Ⅰ与AA Ⅰ同样具有导致细胞凋亡以及细胞外基质成分分泌的作用 ,但AL Ⅰ的作用机制有别于AA Ⅰ ,可能通过非TGF β1机制而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兜铃酸ⅰ 马兜铃内酰胺 肾小管上皮细胞 流式细胞仪 细胞凋亡 纤连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黄芪甲苷拮抗马兜铃酸Ⅰ所致的急性肾小管损伤 被引量:17
17
作者 马莲顺 肖植涛 +7 位作者 叶杰成 刘梅 郑广娟 李楚天 陆伟标 陈德臻 杨海峰 朱林燕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966-1970,共5页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对马兜铃酸Ⅰ所致的急性肾小管损伤的影响。方法:(1)体外实验: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观察黄芪甲苷对马兜铃酸Ⅰ所致人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K-2)存活率降低的拮抗作用;(2)动物体内实验:马兜铃酸Ⅰ腹腔注射6 d建立昆明小...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对马兜铃酸Ⅰ所致的急性肾小管损伤的影响。方法:(1)体外实验: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观察黄芪甲苷对马兜铃酸Ⅰ所致人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K-2)存活率降低的拮抗作用;(2)动物体内实验:马兜铃酸Ⅰ腹腔注射6 d建立昆明小鼠急性肾损伤模型,同时用50 mg.kg-1.d-1黄芪甲苷灌胃进行干预治疗。7 d后检测尿蛋白、尿γ-谷氨酰转移酶(γ-GT)、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的变化和肾脏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1)黄芪甲苷能增加马兜铃酸Ⅰ处理的HK-2细胞存活率,并呈剂量依赖趋势;(2)黄芪甲苷干预组小鼠尿蛋白、尿γ-GT、SCr、和BUN的水平均低于马兜铃酸肾损伤组;近曲小管坏死和裸基底膜面积也较马兜铃酸肾损伤组明显改善。结论:黄芪甲苷可以拮抗马兜铃酸Ⅰ诱导的急性肾小管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兜铃酸ⅰ 黄芪甲苷 急性肾损伤 小鼠
下载PDF
马兜铃酸Ⅰ对大鼠体内PI3K/Akt/NF-кB通路的影响к 被引量:16
18
作者 杨召聪 陆茵 +5 位作者 顾亚琴 钱知知 汪思亮 韦忠红 盛晓波 张良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0-253,共4页
目的探讨马兜铃酸Ⅰ(Aristolochic acidⅠ,AAⅠ)诱导的马兜铃酸肾病可能病变机制,分析其对PI3K/Akt/NFкB通路的影响。方法 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以及AAⅠ高、低剂量(9.0、2.25mg/kg)组,连续腹腔注射给药14d后,取血... 目的探讨马兜铃酸Ⅰ(Aristolochic acidⅠ,AAⅠ)诱导的马兜铃酸肾病可能病变机制,分析其对PI3K/Akt/NFкB通路的影响。方法 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以及AAⅠ高、低剂量(9.0、2.25mg/kg)组,连续腹腔注射给药14d后,取血清检测肌酐(Cr)、尿素氮(BUN)、碱性磷酸酶(AKP),并用HE法染色观察肾脏病理组织学变化;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分析PI3K、Akt、NFкB蛋白的表达,此外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AAⅠ对肾脏组织IL-6和TNF-的表达变化。结果给药AAⅠ组与对照组比较,Cr、BUN、AKP水平显著升高(P<0.05);肾脏病理学检查显示肾脏病变和炎症改变,IL-6、TNF-表达显著增多(P<0.01);PI3K、Akt、NFкB及其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增高。结论 AAⅠ能导致肾脏毒性,并且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NFкB通路,诱发炎症,从而加重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兜铃酸ⅰ 肾损伤 PI3K/Akt/NFкB通路 炎症
下载PDF
HPLC法测定4种细辛中马兜铃酸Ⅰ和细辛脂素 被引量:22
19
作者 宋双红 色林格 +2 位作者 陈蓓 崔浪军 商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711-1715,共5页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华细辛、铜钱细辛、毛细辛和辽细辛不同部位马兜铃酸Ⅰ和细辛脂素的量。方法分析在MERCK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上实施;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60 nm,柱...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华细辛、铜钱细辛、毛细辛和辽细辛不同部位马兜铃酸Ⅰ和细辛脂素的量。方法分析在MERCK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上实施;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60 nm,柱温30℃。结果马兜铃酸Ⅰ和细辛脂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1~250μg/mL(r=0.999 7)和0.6~200μg/mL(r=0.999 7),其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8%(RSD为1.1%)和99.8%(RSD为0.7%)。结论 4种细辛中均检测到马兜铃酸Ⅰ,叶中含有量均大于根茎。细辛脂素在毛细辛茎中未检测到.细辛脂素在华细辛和辽细辛根及茎中含有量较叶中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辛 马兜铃酸ⅰ 细辛脂素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马兜铃酸Ⅰ致肾小管上皮细胞DNA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李瑛 刘志红 +4 位作者 郭啸华 苏健 陈朝红 周虹 黎磊石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7-12,共6页
目的:研究马兜铃酸Ⅰ(AAⅠ)致肾小管上皮细胞(LLC-PK1细胞)DNA损伤和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并探讨其与P53途径的关系。 方法:不同浓度的AAⅠ纯品(80、160、320、640和1280ng/ml)体外刺激LLC-PK1细胞24h,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仪观... 目的:研究马兜铃酸Ⅰ(AAⅠ)致肾小管上皮细胞(LLC-PK1细胞)DNA损伤和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并探讨其与P53途径的关系。 方法:不同浓度的AAⅠ纯品(80、160、320、640和1280ng/ml)体外刺激LLC-PK1细胞24h,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仪观察AAⅠ对LLC-PK1细胞DNA损伤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用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小管上皮细胞P53蛋白的表达。 结果: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发现 AAⅠ浓度为160,320,640和1280ng/ml时能导致LLC-PK1细胞产生彗星拖尾现象,且剂量越大,拖尾越明显,尾长和尾部荧光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此剂量的AAI使LLC-PK1细胞在G2/M期的比例明显增高,且剂量越大,增高越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各组小管上皮细胞P53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AAⅠ可导致LLC-PK1细胞DNA损伤,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这可能是马兜铃酸肾毒性损伤后肾小管上皮细胞再生修复能力差和形成泌尿道肿瘤的机制之一。AAⅠ对LLC-PK1细胞DNA损伤和细胞周期阻滞作用是非P53依赖的,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兜铃酸ⅰ 肾小管上皮细胞 DNA损伤 细胞周期 单细胞凝胶电泳 流式细胞仪 肾功能衰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