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马卡宁两部小说的结构特征和双重主题 被引量:1
1
作者 于双雁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2-45,共4页
在弗·马卡宁的《在天空跟群山相连的地方》和《审讯桌》中,结构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直接承担了传达双重主题意义的功能。在这两部小说中,作者在构建显性结构的同时,又分别通过隐性叙事进程与细节叙事营构一个隐性结构。作者通过这种... 在弗·马卡宁的《在天空跟群山相连的地方》和《审讯桌》中,结构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直接承担了传达双重主题意义的功能。在这两部小说中,作者在构建显性结构的同时,又分别通过隐性叙事进程与细节叙事营构一个隐性结构。作者通过这种结构设置打破建立单一、封闭的情节结构线索的传统习惯,在并未拆解在决定论思想范畴内完成历史叙事与意识形态叙事的同时,又将主题意义延伸到了自我存在的维度,揭示出"真实自我"与"虚假自我"的对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卡宁 《在天空跟群山相连的地方》 《审讯桌》 结构 双重主题
下载PDF
与传统论战——简评马卡宁的中篇小说《高加索的俘虏》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文霞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0年第1期36-39,共4页
《高加索的俘虏》是俄罗斯文学中的一个经典话题",美拯救世界"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在长篇小说《白痴》中极力宣扬的主题。俄罗斯后现代主义作家弗·马卡宁借用这两个经典话题与俄罗斯的文学大师进行论战,对后现代语境下有关&... 《高加索的俘虏》是俄罗斯文学中的一个经典话题",美拯救世界"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在长篇小说《白痴》中极力宣扬的主题。俄罗斯后现代主义作家弗·马卡宁借用这两个经典话题与俄罗斯的文学大师进行论战,对后现代语境下有关"战争"、"俘虏"、"美拯救世界"等命题进行了重新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加索 马卡宁 俘虏 中篇小说 论战 俄罗斯文学 陀思妥耶夫斯基 简评
下载PDF
简析马卡宁的中篇小说《豁口》
3
作者 郭俊超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107-110,共4页
俄罗斯著名作家马卡宁1991年创作的中篇小说《豁口》,以寓言和隐喻的方式表达了作家对现实的批判态度和哲理性思考。小说中充满着"世纪末"情绪下的虚无和荒诞,作者挖掘了在这样的氛围中人的存在状态,深刻地揭示了他们在"... 俄罗斯著名作家马卡宁1991年创作的中篇小说《豁口》,以寓言和隐喻的方式表达了作家对现实的批判态度和哲理性思考。小说中充满着"世纪末"情绪下的虚无和荒诞,作者挖掘了在这样的氛围中人的存在状态,深刻地揭示了他们在"自由"中的阵痛和选择,他们与"恶"的对抗,以及他们在集体异化中的自我救赎和对个性的维持,小说散发着人性之光,体现了作者在内在经验参照下对剧烈变动的历史和社会现实的准确观照和省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卡宁 豁口 世纪末 选择 个性 救赎
下载PDF
马卡宁小说《高加索俘虏》的隐性进程与空间重构
4
作者 任晓舜 《俄罗斯文艺》 CSSCI 2024年第4期44-57,共14页
短篇小说《高加索俘虏》是马卡宁重构俄罗斯文学中高加索地理空间的伟大尝试。在这部作品中,马卡宁虚构了一场吞噬人性的高加索战争,这不仅是对真实空间中第一次车臣战争的预言,而且是对俄罗斯文学传统中高加索浪漫形象的残酷解构。本... 短篇小说《高加索俘虏》是马卡宁重构俄罗斯文学中高加索地理空间的伟大尝试。在这部作品中,马卡宁虚构了一场吞噬人性的高加索战争,这不仅是对真实空间中第一次车臣战争的预言,而且是对俄罗斯文学传统中高加索浪漫形象的残酷解构。本论文把荒诞战争对人的异化视作小说最外层的表意轨道,即显性情节,旨在从显性情节背后挖掘出两个与之并列前行的隐性进程,它们分别聚焦俄罗斯大兵沃夫卡和鲁巴欣以独特方式反抗荒诞的生命意志。通过三重叙事运动,马卡宁构建起“征服美一追寻美”的叙事空间,表达了“美(不)能拯救世界”的双重立场。此外,马卡宁在长篇小说《亚山》中将高加索文学空间的地平线延伸至“为美负责”的层面,把饱受战乱之苦的高加索塑造为以不幸面容向俄罗斯之“我”发出责任命令的他者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卡宁《高加索俘虏》隐性进程 文学地理学 他者
原文传递
论马卡宁小说创作的艺术风格 被引量:8
5
作者 侯玮红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0-66,共7页
马卡宁是当代俄罗斯文坛上最为活跃的作家之一。本文考察了迄今为止马卡宁发表的主要作品 ,着重探讨他在艺术上的大胆探索和特立独行的艺术品格。本文将其创作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 :6 0— 80年代初的早期 ,80年代的中期和 90年代以来的... 马卡宁是当代俄罗斯文坛上最为活跃的作家之一。本文考察了迄今为止马卡宁发表的主要作品 ,着重探讨他在艺术上的大胆探索和特立独行的艺术品格。本文将其创作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 :6 0— 80年代初的早期 ,80年代的中期和 90年代以来的近期。早期作品立足于日常生活 ,主要运用写实笔法 ,描绘在“温饱考验”中普通人沦为新一代市侩的心理蜕变和丧失道德立场的过程。中期作品运用夸张、隐喻、象征等假定性手法 ,反映整个社会的苦闷情绪和精神危机。近期作品大量引入幻象和仿写成分 ,通过对历史的反思继续探究善恶问题 ,深刻挖掘个性丧失的根本原因。马卡宁的创作过程反映了他对人性问题的不懈探索和对精神自由的努力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卡宁 艺术风格 小说创作 90年代以来 80年代 俄罗斯文坛 艺术品格 特立独行 创作历程 日常生活 早期作品 道德立场 中期作品 精神危机 精神自由 人性问题 创作过程 普通人 假定性 运用 丧失 他在 写实 象征 苦闷 幻象
原文传递
从弗·马卡宁的创作看当代俄罗斯文学中的东方意象 被引量:2
6
作者 田洪敏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5-185,共11页
当代俄罗斯处于社会变革期,在文化日益多元的时代,究竟用怎样的思想和怎样的言说方式来关怀人们的心灵应该得到关注,而研究当代俄罗斯文学中的东方意象应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切入途径。它揭示的不仅仅是多元文化之间的"同"与&q... 当代俄罗斯处于社会变革期,在文化日益多元的时代,究竟用怎样的思想和怎样的言说方式来关怀人们的心灵应该得到关注,而研究当代俄罗斯文学中的东方意象应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切入途径。它揭示的不仅仅是多元文化之间的"同"与"不同"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暗合了人们对于自身经典文化和他者文化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卡宁 东方意象 现代性 《高加索的俘虏》 《地下人 或者当代英雄》
原文传递
敢问路在何方?——浅析弗·马卡宁的中篇小说《路漫漫》 被引量:1
7
作者 董晓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03-107,共5页
美与丑,善与恶的冲突是一代又一代艺术家们永恒的主题,而人类在它们当中无奈的抉择又成为艺术家们永恒的思索。带着这种思索,艺术家们在其作品中精心编织着关于真、善、美的梦。九十多年前,刚刚告别了上个世纪的俄罗斯伟大戏剧家契诃夫... 美与丑,善与恶的冲突是一代又一代艺术家们永恒的主题,而人类在它们当中无奈的抉择又成为艺术家们永恒的思索。带着这种思索,艺术家们在其作品中精心编织着关于真、善、美的梦。九十多年前,刚刚告别了上个世纪的俄罗斯伟大戏剧家契诃夫以一曲哀婉悠扬的《樱桃园》之歌道出了心中淡淡的惆怅:人类的进步与发展竟要以牺牲充满诗意的古朴的美为代价;九十多年后的今天,当经历了20世纪充满荒诞的动荡岁月的洗礼之后人们再次作出世纪末的思考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卡宁 中篇小说 20世纪 人道主义 路在何方 “恶” 工业文明 伊利亚 艺术家 出入孔
原文传递
一个平凡人的神话——马卡宁新作《阿桑》赏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薛冉冉 《外国文学动态》 CSSCI 2009年第6期16-18,共3页
俄罗斯文坛公认的“活着的经典”作家弗拉基米尔·马卡宁,2008年凭其新作《阿桑》(AcaH)摘得2008年度俄罗斯文坛著名文学奖“著作奖”的桂冠,并获得一百万卢布的高额奖金。可以说,这是“著作奖”为七十二岁高龄的马卡宁送上的... 俄罗斯文坛公认的“活着的经典”作家弗拉基米尔·马卡宁,2008年凭其新作《阿桑》(AcaH)摘得2008年度俄罗斯文坛著名文学奖“著作奖”的桂冠,并获得一百万卢布的高额奖金。可以说,这是“著作奖”为七十二岁高龄的马卡宁送上的一份寿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卡宁 俄罗斯文坛 赏析 神话 凡人 文学奖 著作
原文传递
试析弗·马卡宁的近作——长篇小说《惊恐》
9
作者 陈静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0-137,共8页
俄罗斯当代著名作家弗拉基米尔·马卡宁的近作——长篇小说《惊恐》运用宁芙神话原型架构人物关系,与纳博科夫的《洛丽塔》在题材、人物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本文通过分析《惊恐》的主要情节与主人公特征、小说对宁芙原型的运用... 俄罗斯当代著名作家弗拉基米尔·马卡宁的近作——长篇小说《惊恐》运用宁芙神话原型架构人物关系,与纳博科夫的《洛丽塔》在题材、人物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本文通过分析《惊恐》的主要情节与主人公特征、小说对宁芙原型的运用、以及小说与"洛丽塔"模式的关系,指出作家将细致的心理分析与含蓄的社会背景勾勒相结合,深刻揭露了人性的复杂与自我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惊恐》 主人公 特征 宁芙原型 “洛丽塔”模式 弗·马卡宁
原文传递
马卡宁的《地下人,或当代英雄》对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意义解构
10
作者 于双雁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6-152,共7页
《地下人,或当代英雄》是俄罗斯当代著名作家弗拉基米尔·马卡宁的代表作之一。在充满矛盾的互文性语境中,该小说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的设置解构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两部作品《地下室手记》与《罪与罚》的意义。相对于陀思妥耶夫... 《地下人,或当代英雄》是俄罗斯当代著名作家弗拉基米尔·马卡宁的代表作之一。在充满矛盾的互文性语境中,该小说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的设置解构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两部作品《地下室手记》与《罪与罚》的意义。相对于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所表现出的"积极自由"基调,《地下人,或当代英雄》更展现出一种"消极自由"的色彩,作者在该作品中通过"消极自由"表达了强烈的存在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卡宁 陀思妥耶夫斯基 地下人 或当代英雄
原文传递
“第一印象是最深刻的”——马卡宁在北京
11
作者 侯玮红 《外国文学动态》 2007年第2期29-31,共3页
2006年8月末至9月初,在这个瓜果飘香的季节里,第十三届国际图书博览会主宾国——俄罗斯代表团飞抵北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宣传和访问活动。代表团成员中有一位早已为中国读者所熟悉的当代著名作家——弗拉基米尔·谢苗诺维奇·... 2006年8月末至9月初,在这个瓜果飘香的季节里,第十三届国际图书博览会主宾国——俄罗斯代表团飞抵北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宣传和访问活动。代表团成员中有一位早已为中国读者所熟悉的当代著名作家——弗拉基米尔·谢苗诺维奇·马卡宁。笔者三年前在莫斯科访学期间与他结识,今天北京重聚,自然而然担当起陪同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卡宁 北京 第一印象 国际图书博览会 访问活动 著名作家 中国读者 代表团
原文传递
介绍马卡宁的一部新作
12
作者 张捷 《外国文学动态》 2000年第2期29-31,共3页
俄罗斯著名作家马卡宁于1998年推出了新作《地下人,或当代英雄》(以下简称《地下人》)。这部小说先在《旗》杂志第1—4期上连载,不久出了单行本。这是作者的一部重头作品,发表后引起了批评界的高度重视。一些著名的批评家,例如拉蒂... 俄罗斯著名作家马卡宁于1998年推出了新作《地下人,或当代英雄》(以下简称《地下人》)。这部小说先在《旗》杂志第1—4期上连载,不久出了单行本。这是作者的一部重头作品,发表后引起了批评界的高度重视。一些著名的批评家,例如拉蒂宁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人 或当代英雄》 马卡宁 长篇小说 现实主义 人性精神
原文传递
马卡宁《声音》中的存在与文学之声 被引量:1
13
作者 谢周 《俄罗斯文艺》 CSSCI 2020年第4期74-84,共11页
《声音》是弗拉基米尔·马卡宁前期创作中的代表作,是一部内容庞杂、结构散乱、具有"元叙事"特征的实验小说。在该小说中,马卡宁揭示了当代大众无意识对个体的强制同化作用,表达了力求潜入自我无意识和远古集体无意识深处... 《声音》是弗拉基米尔·马卡宁前期创作中的代表作,是一部内容庞杂、结构散乱、具有"元叙事"特征的实验小说。在该小说中,马卡宁揭示了当代大众无意识对个体的强制同化作用,表达了力求潜入自我无意识和远古集体无意识深处,在"存在"迷宫之中重新聆听最初听到的真理之声的追求;另一方面,马卡宁主张将人物置于"尴尬情形",并借助于"陌生化"手法展示其非典型、未完成的"鲜活的人"的形象。《声音》不仅包含了马卡宁既往创作的主旨、情节及日后的创作草图,而且浓缩了马卡宁小说创作的众多题材和主要思想艺术特征,成为了马卡宁小说创作的一个"元文本"和文学原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卡宁 《声音》 大众无意识 集体无意识 尴尬情形 模型 原型
原文传递
当代俄罗斯文学中的物性书写:以弗·马卡宁为中心 被引量:4
14
作者 田洪敏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6-62,共7页
灵魂书写是俄罗斯文学的自觉选择,这种选择远大于其他国家。寻找新的文本批评,审视文学阅读中关注重大历史事件与文学之间的事实关系研究,从文学本身出发寻找新的批评方法成为当代俄罗斯文学进程中的一种趋向,并且最终在1990年代苏联解... 灵魂书写是俄罗斯文学的自觉选择,这种选择远大于其他国家。寻找新的文本批评,审视文学阅读中关注重大历史事件与文学之间的事实关系研究,从文学本身出发寻找新的批评方法成为当代俄罗斯文学进程中的一种趋向,并且最终在1990年代苏联解体后,西方文学理论集体涌进新俄罗斯的语境下得到言说。文本新力量的来源之一即被认为是来自文本的物质性,也即物性,是世界文学图景的一部分,是沉默事实。当代俄罗斯作家放大文本物性旨在刻意放大一种思索的方式,作家笔下的"物"是自主性现实,而且在叙述中影响着叙述本身,承担作家自觉分给它的角色。它的基本要义是物质记忆所带来的思想的活跃,是本体论叙事,而不是隐喻或者潜在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俄罗斯文学 物性 马卡宁
原文传递
自由时代的“自由人”——评马卡宁的长篇新作《地下人,或当代英雄》 被引量:3
15
作者 侯玮红 《俄罗斯文艺》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1-73,共3页
关键词 马卡宁 俄罗斯文学 《地下人 或当代英雄》 长篇小说 文学评论
原文传递
21世纪的文学是形象和思维的体系——马卡宁访谈录 被引量:3
16
作者 侯玮红 《外国文学动态》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9,共4页
作者前言:2002年9月至2003年8月,笔者在俄罗斯走访了许多活跃在今日文坛上的著名作家。与他们的相约相识,长谈短晤,使我触摸到了当代俄罗斯文学发展的脉搏。早在出国前,我就拟定了一份准备拜访的作家名单。这个名单是按照老中青结合、... 作者前言:2002年9月至2003年8月,笔者在俄罗斯走访了许多活跃在今日文坛上的著名作家。与他们的相约相识,长谈短晤,使我触摸到了当代俄罗斯文学发展的脉搏。早在出国前,我就拟定了一份准备拜访的作家名单。这个名单是按照老中青结合、爱国派与自由派兼顾、包含现实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作家的原则制定的。现在看来,这个计划基本上都实现了。我想这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俄罗斯人性格比较外向,热情好客,乐于介绍自己和了解别人;二是俄罗斯人对中国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对中国现况也非常感兴趣。在我所走访的近十位作家中,佩列文和索罗金都曾自费到中国旅游;乌利茨卡娅坦言,她近来已很少接见来访者,因为我是从中国来的,她才愿意相见;而马卡宁更是向我历数他年轻时同中国人交往的点点滴滴,怀念之情溢于言表。在我实现采访计划的整个过程中,他都给了我最真诚的鼓励和最切实的帮助。这些作家以各具特色的形象气质、言谈风度走入我的视野,在我面前展开了他们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和生活状态。一如小说中的人物,令我难以释怀。与他们的亲切交往——地铁或广场的相会,酒吧或家中的详谈,河边或街头的漫步,时常萦绕在我的记忆中。在此,我愿意把这些仍然带着新鲜色彩的谈话记述下来,与读者分享这次独特的文学之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 马卡宁 人物访谈 俄罗斯 小说 《透气孔》 《先知》 《出入孔》《地下人 或当代英雄》 文学创作 布克奖
原文传递
我读马卡宁的《审问桌及其它》 被引量:2
17
作者 董晓 《俄罗斯文艺》 CSSCI 1995年第4期32-34,共3页
我读马卡宁的《审问桌及其它》董晓获得1993年英国布克文学奖的昔日“四十岁一代”作家弗拉基米尔·马卡宁的中篇小说《审问桌及其它》是一部颇具后现代主义文学特色的作品。我们不妨借以对当代俄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窥探一斑。西... 我读马卡宁的《审问桌及其它》董晓获得1993年英国布克文学奖的昔日“四十岁一代”作家弗拉基米尔·马卡宁的中篇小说《审问桌及其它》是一部颇具后现代主义文学特色的作品。我们不妨借以对当代俄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窥探一斑。西方后现代主义艺术家们在西方后工业社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卡宁 心理状态 后现代主义作家 作品 后现代主义文学 心理体验 当代俄罗斯文学 审问者 主人公 陀思妥耶夫斯基
原文传递
“韵脚小说”:马卡宁独创的讽刺模拟文体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志华 《俄罗斯文艺》 CSSCI 2019年第3期70-76,共7页
马卡宁创作的独特风格一直是评论界关注的焦点。在2004年发表的随笔《透视》中,作家提出了新的文体观“韵脚小说”。我们认为,这一概念是马卡宁创作艺术的高度凝炼,是作家对文体诗学的重大贡献。本文将从“韵脚小说”的定义和特点、“... 马卡宁创作的独特风格一直是评论界关注的焦点。在2004年发表的随笔《透视》中,作家提出了新的文体观“韵脚小说”。我们认为,这一概念是马卡宁创作艺术的高度凝炼,是作家对文体诗学的重大贡献。本文将从“韵脚小说”的定义和特点、“韵脚小说”在马卡宁创作中的体现和“韵脚小说“与一般讽刺模拟文体的区别三个方面进行研究,论证“韵脚小说”是马卡宁综合运用讽刺模拟手法和其他艺术手法的艺术结晶,是作家“合成主义”美学的集中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卡宁 韵脚小说 讽刺模拟
原文传递
马卡宁的近作《路漫漫》
19
作者 董晓 《俄罗斯文艺》 CSSCI 1994年第2期52-54,78,共4页
马卡宁的近作《路漫漫》董晓弗拉基米尔·马卡宁是近20年来活跃在苏联文坛上的中青年作家。80年代,他的短篇小说《当“侍从”的人》和中篇小说《书市上的斯薇特兰娜》先后被介绍到中国,使中国读者开始对这位苏联青年作家的创... 马卡宁的近作《路漫漫》董晓弗拉基米尔·马卡宁是近20年来活跃在苏联文坛上的中青年作家。80年代,他的短篇小说《当“侍从”的人》和中篇小说《书市上的斯薇特兰娜》先后被介绍到中国,使中国读者开始对这位苏联青年作家的创作风格有所了解,马卡宁自60年代中期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卡宁 工程师 中篇小说 创作风格 俄罗斯文学 人类文明 现代主义 现实生活 大草原 人道主义精神
原文传递
浅析马卡宁后现实主义作品的艺术特色
20
作者 郭天宇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5年第9期49-49,共1页
马卡宁在创作过程中一直都在探索着最能表达自己风格的艺术形式。在他的众多作品中,马卡宁在语言艺术、隐喻、非线性叙事等艺术策略方面都表现出其有别于其它文学样式的艺术特色,而这些艺术特色也恰恰反映出后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原则与... 马卡宁在创作过程中一直都在探索着最能表达自己风格的艺术形式。在他的众多作品中,马卡宁在语言艺术、隐喻、非线性叙事等艺术策略方面都表现出其有别于其它文学样式的艺术特色,而这些艺术特色也恰恰反映出后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原则与精神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卡宁 后现实主义 艺术特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