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性Ⅰ类成年女性上气道矢状径与牙颌面结构的头影测量相关研究
1
作者 朱永潮 车晓霞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334-338,共5页
目的探究骨性Ⅰ类成年女性上气道矢状径与牙颌面结构的相关性。方法对60名不同下颌平面角的年龄在18~35岁的骨性Ⅰ类成年女性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上气道各段矢状径及牙颌面结构测量。采用二阶聚类统计方法以上气道各段矢状径为变量将6... 目的探究骨性Ⅰ类成年女性上气道矢状径与牙颌面结构的相关性。方法对60名不同下颌平面角的年龄在18~35岁的骨性Ⅰ类成年女性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上气道各段矢状径及牙颌面结构测量。采用二阶聚类统计方法以上气道各段矢状径为变量将60名骨型Ⅰ类成年女性进行分组,对比研究不同组间上气道各段矢状径与牙颌面结构的差异性,并分析60名骨型Ⅰ类成年女性上气道各段矢状径与牙颌面结构的相关性。结果60名骨性Ⅰ类成年女性根据上气道各段矢状径聚类成两组,两组上气道各段矢状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U1-PP(mm)、U6-PP(mm)、L1-MP(mm)、L6-MP(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0名骨型Ⅰ类成年女性上气道鼻咽段(PNS-UPW)、腭咽段(U-MPW)与MP-SN(°)、MP-FH(°)呈负相关,与GoPog(mm)呈正相关;上气道舌咽段(TB-TPPW)上气道矢状径与U6-PP(mm)呈负相关。结论牙颌面垂直向结构是影响骨性Ⅰ类成年女性的上气道的重要因素,牙颌面矢状向结构中的下颌体长度影响骨性Ⅰ类成年女性的上气道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ⅰ类 上气道 分析 头影测量
下载PDF
骨性Ⅰ类不同垂直骨面型成人腭中缝融合程度的CBCT研究
2
作者 李彦 苏比努尔·依力哈木 +2 位作者 帕合登 夏尔古丽·木合塔尔 古力巴哈·买买提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3-269,共7页
目的:探究骨性Ⅰ类成人腭中缝的融合程度在不同性别、部位及垂直骨面型的差异性。方法:纳入骨性Ⅰ类错畸形患者173例,根据GoGn-SN角与性别分6组:GoGn-SN>37.7°为高角组(男22,女24);27.2°≤GoGn-SN≤37.7°为均角组(男... 目的:探究骨性Ⅰ类成人腭中缝的融合程度在不同性别、部位及垂直骨面型的差异性。方法:纳入骨性Ⅰ类错畸形患者173例,根据GoGn-SN角与性别分6组:GoGn-SN>37.7°为高角组(男22,女24);27.2°≤GoGn-SN≤37.7°为均角组(男30,女33);GoGn-SN<27.2°为低角组(男33,女31)。Mimics 21.0软件测量并计算腭中缝前区、中区和后区的融合程度,记录前区鼻腭管与测量部位重叠的情况。结果:腭中缝融合程度在不同性别的比较中,低角前区男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不同部位的比较中,除低角女性的前区与中区和后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不同部位腭中缝融合程度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由后区至前区逐渐减小。在不同垂直骨面型的比较中,除男性中区均角与低角和高角,女性前区低角与高角和均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无统计学差异。前区鼻腭管影响测量的比率在男性高角和低角、男性低角和女性低角的比较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成年患者的腭中缝并非完全融合,建议腭部微种植体支抗避免放置于腭中缝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中缝融合程度 垂直面型 骨性ⅰ类错[牙合] CBCT 微种植体支抗
下载PDF
骨性Ⅰ类高角拔牙后上气道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乔星 张士珑 +3 位作者 康文静 刘春艳 胡骁颖 卢海燕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58-862,共5页
目的:研究减数治疗对骨性Ⅰ类高角正畸患者上气道的影响。方法:依据颈椎分期,选取生长发育结束的骨性Ⅰ类高角患者26例,分为非拔牙组13例,男4例,女9例,年龄(17.62±3.45)岁;拔牙组13例,男3例,女10例,年龄(16.85±3.51)岁。测量... 目的:研究减数治疗对骨性Ⅰ类高角正畸患者上气道的影响。方法:依据颈椎分期,选取生长发育结束的骨性Ⅰ类高角患者26例,分为非拔牙组13例,男4例,女9例,年龄(17.62±3.45)岁;拔牙组13例,男3例,女10例,年龄(16.85±3.51)岁。测量分析颅面硬组织和上气道形态。结果:(1)治疗后,非拔牙组U1-NA(mm)、L1-NB(mm)增大;拔牙组U1-SN(°)、U1-NA(mm)、U1-NA(°)、L1-MP(°)、L1-NB(mm)、L1-NB(°)、MP-FH(°)减小,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气道、软腭、舌及舌骨在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非拔牙组与拔牙组治疗前后比较发现ΔU1-SN(°)、ΔU1-NA(mm)、ΔU1-NA(°)、ΔL1-MP(°)、ΔL1-NB(mm)、ΔL1-N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上气道、软腭、舌及舌骨治疗前后改变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拔牙矫治对骨性Ⅰ类高角患者上气道形态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ⅰ类 高角 拔牙 上气道 阻塞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下载PDF
青少年骨性Ⅰ类错颅面部软组织厚度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李沙 常彬彬 赵果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2期25-26,共2页
目的研究不同性别不同地区青少年骨性Ⅰ类错颅面部软组织厚度的性别差异。方法选取郑州地区恒牙初期骨性Ⅰ类错青少年100例,男50例,平均年龄(13.64±0.53)岁,女50例,平均年龄(14.36±0.66)岁。对其头颅侧位片行软组织厚度测... 目的研究不同性别不同地区青少年骨性Ⅰ类错颅面部软组织厚度的性别差异。方法选取郑州地区恒牙初期骨性Ⅰ类错青少年100例,男50例,平均年龄(13.64±0.53)岁,女50例,平均年龄(14.36±0.66)岁。对其头颅侧位片行软组织厚度测量,对所测得数据采用两独立样本检验。结果郑州地区不同性别青少年鼻根点厚度(Ns-N)、鼻底厚度(S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西安地区同性别间相比较,男性额厚(G')、鼻低厚(Sn-A)、下唇凹厚(B-B')、颏厚(Pos-Po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男性额厚(G')、鼻根点厚(Ns-N)、下唇凹厚(B-B')、颏厚(Pos-Po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少年骨性Ⅰ类错颅面部软组织厚度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和地区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ⅰ类错牙合 头影测量 软组织厚度
下载PDF
拔牙矫治对骨性Ⅰ类错垂直向位置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范春香 孙嵘 吴丽萍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9年第6期592-595,共4页
目的:研究拔除第一前磨牙矫治骨性Ⅰ类错畸形,对牙、颌、面部结构垂直向位置关系的影响。方法:选择拔除第一前磨牙和非拔牙矫治的错患者各25例,对2组病例治疗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以SPSS16.0软件包对2组病例治... 目的:研究拔除第一前磨牙矫治骨性Ⅰ类错畸形,对牙、颌、面部结构垂直向位置关系的影响。方法:选择拔除第一前磨牙和非拔牙矫治的错患者各25例,对2组病例治疗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以SPSS16.0软件包对2组病例治疗前、后数据进行配对和非配对t检验,对比2组病例治疗前、后,牙、颌及面部结构垂直向位置关系的变化。结果:拔牙组和非拔牙组治疗后FH-MP、Yaxis、S-Go、S-Go/N-Me和ANS-Me/N-Me均无显著变化;N-Me治疗后2组均增高,拔牙组(3.4±0.55)与非拔牙组(1.72±1.22)变化量的比较具有显著性(P<0.05);2组下磨牙(L6-MP)治疗后伸长,拔牙组(1.30±0.84)与非拔牙组(0.43±0.45)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上磨牙及上前牙均伸长,但伸长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拔牙及非拔牙矫治后面部垂直高度均增加,且拔牙组高于非拔牙组,但正畸矫治不会引起下颌平面角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ⅰ类错[牙合]畸形 第一前磨牙拔除 垂直高度 下颌平面角
下载PDF
板治疗对骨性Ⅰ类错畸形患者髁突功能位置和诊断的影响
6
作者 祁森荣 李莹 +1 位作者 孙君 车晓霞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6年第5期273-275,共3页
目的研究板治疗对骨性Ⅰ类错畸形患者双侧髁突功能位置和诊断的影响。方法 板治疗34例骨性Ⅰ类错畸形患者。使用髁突位置测量仪(measures of condyle displacement,MCD)测量患者治疗前、中、后的正中关系(centric relation,CR)位与... 目的研究板治疗对骨性Ⅰ类错畸形患者双侧髁突功能位置和诊断的影响。方法 板治疗34例骨性Ⅰ类错畸形患者。使用髁突位置测量仪(measures of condyle displacement,MCD)测量患者治疗前、中、后的正中关系(centric relation,CR)位与正中(centric occlusion,CO)位的差异,板治疗结束时重新评估错畸形诊断,比较板治疗前后功能位置差异和左右双侧对称性的改变。使用配对检验对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板治疗后患者CR与CO位的双侧髁突功能位置变化的对称性比治疗前有改善。板治疗后,患者中有2人(7.1%)骨性诊断改变,有6人(21.4%)的安氏诊断改变。结论 板治疗可以使骨性Ⅰ类错畸形患者髁突CO-CR位置差异趋于协调,对称性得到改善。必要的板治疗可以改善错畸形患者诊断的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ⅰ类 正中关系位 正中位 CO-CR差异 板
下载PDF
外科与正畸联合治疗骨性Ⅰ类双颌前突1例
7
作者 李博勋 刘奕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462-463,共2页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对1例骨性Ⅰ类双颌前突患者进行外科与正畸联合治疗,明显改善了患者的容貌美观,提高了患者的自信度,收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骨性ⅰ类双颌前突 外科与正畸联合治疗 上颌前部切开术 下颌前部根尖下切开术
下载PDF
骨性Ⅰ类安氏Ⅰ类颅面咬合形态人群切牙冠根比的锥束CT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苏波 李莹 +3 位作者 徐海华 张文娟 房琪 车晓霞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41期60-61,共2页
目的探讨骨性Ⅰ类安氏Ⅰ类颅面咬合形态人群中切牙冠、根长度和冠根比与年龄增长的关系。方法选择骨性Ⅰ类安氏Ⅰ类颅面咬合形态人群37例,分为A组(10~15岁)18例和B组(16~35岁)19例,通过锥束CT(CBCT)分别测量上下颌切牙的冠长、根长,... 目的探讨骨性Ⅰ类安氏Ⅰ类颅面咬合形态人群中切牙冠、根长度和冠根比与年龄增长的关系。方法选择骨性Ⅰ类安氏Ⅰ类颅面咬合形态人群37例,分为A组(10~15岁)18例和B组(16~35岁)19例,通过锥束CT(CBCT)分别测量上下颌切牙的冠长、根长,计算冠根比,比较两组冠根比的差异。结果两组上下颌切牙冠、根长度及冠根比的CBCT测量值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骨性Ⅰ类安氏Ⅰ类颅面咬合形态人群中切牙冠、根长度及冠根比随年龄增长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正畸学 锥束CT 切牙冠根比 颅面咬合形态 骨性ⅰ类安氏
下载PDF
Carriere Distalizer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骨性Ⅰ类错畸形的临床应用
9
作者 苏牧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1年第4期403-403,405,共2页
目的:观察Carriere Distalizer矫治器在安氏Ⅱ类骨性Ⅰ类错畸形患者前期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安氏Ⅱ类骨性Ⅰ类错12例,上颌粘结Carriere distalizer矫治器,下颌双侧第一磨牙上放置附带固定舌弓的带环,颌间弹性Ⅱ类牵引拉双侧... 目的:观察Carriere Distalizer矫治器在安氏Ⅱ类骨性Ⅰ类错畸形患者前期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安氏Ⅱ类骨性Ⅰ类错12例,上颌粘结Carriere distalizer矫治器,下颌双侧第一磨牙上放置附带固定舌弓的带环,颌间弹性Ⅱ类牵引拉双侧上颌磨牙远移。结果:经过1-6个月调整,12例患者平均每侧上颌磨牙远中移动3.68mm,建立稳定Ⅰ类磨牙关系。结论:通过高效、快速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矫正磨牙关系,Carriere Distalizer矫治器为安氏Ⅱ类骨性Ⅰ类错非拔牙固定正畸治疗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riere Distalizer矫治器 安氏Ⅱ骨性ⅰ类错
下载PDF
骨性Ⅰ类错[牙合]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下颌横向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贾璟博 任娟 王小琴 《口腔疾病防治》 2021年第9期617-623,共7页
目的研究骨性Ⅰ类错[牙合]不同垂直骨面型与下颌牙弓宽度、基骨弓宽度及牙齿颊舌向倾斜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62例骨性Ⅰ类错[牙合]患者的CBCT资料,根据Go Gn-SN角分为3组,高角组19例、均角组22例、低角组21例,用Dolphin imaging进行三... 目的研究骨性Ⅰ类错[牙合]不同垂直骨面型与下颌牙弓宽度、基骨弓宽度及牙齿颊舌向倾斜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62例骨性Ⅰ类错[牙合]患者的CBCT资料,根据Go Gn-SN角分为3组,高角组19例、均角组22例、低角组21例,用Dolphin imaging进行三维重建,分别测量下颌尖牙、第一前磨牙、第一磨牙间的牙弓和基骨弓宽度及牙齿颊舌向倾斜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下颌各段牙弓宽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角组患者的下颌尖牙间基骨弓宽度和第一前磨牙间基骨弓宽度大于均角组和高角组(P <0.05);高角组患者的尖牙颊舌向倾斜度和第一前磨牙颊舌向倾斜度大于均角组和低角组(P <0.05)。磨牙间基骨弓宽度与颊舌向倾斜度在3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检验表明:下颌尖牙间基骨弓宽度、第一前磨牙间基骨弓宽度与Go Gn-SN角呈负相关;排除下颌牙弓宽度和基骨弓宽度的影响,下颌尖牙和第一前磨牙的颊舌向倾斜度与Go Gn-SN角间仍然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骨性Ⅰ类错[牙合]不同垂直骨面型间的基骨弓宽度差异主要体现在尖牙段和前磨牙段,牙体颊舌向倾斜度的差异主要是对下颌平面角的不同进行代偿。临床中应针对差异采用个体化方案以达到矫治的长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ⅰ类错[牙合] 垂直面型 下颌 牙弓宽度 颊舌向倾斜 锥形束CT 三维测量
下载PDF
青春发育高峰期骨性Ⅰ类患者下颌骨生长量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先艳 苏莉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3年第5期285-287,共3页
目的探讨在青春发育高峰期中下颌骨的生长量是否存在性别差异,为今后下颌骨生长量的预测研究是否按性别分组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青春发育高峰期骨性Ⅰ类男性40名,女性30名。比较男女两组治疗前的下颌综合长、升支长和下颌体长是否存在差... 目的探讨在青春发育高峰期中下颌骨的生长量是否存在性别差异,为今后下颌骨生长量的预测研究是否按性别分组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青春发育高峰期骨性Ⅰ类男性40名,女性30名。比较男女两组治疗前的下颌综合长、升支长和下颌体长是否存在差异。以及男女两组下颌综合长、升支长和下颌体长的增长量是否存在差异。结果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男女两组下颌综合长、升支长和下颌体长的增长量具有显著性差异,男性大于女性。结论处于青春发育高峰期的骨性Ⅰ类患者,其下颌综合长、下颌升支长和下颌体长均已存在显著性性别差异。对青春发育高峰期患者下颌骨生长量的预测应按性别分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 生长量 青春发育高峰期 骨性ⅰ类
下载PDF
骨性Ⅰ类不同垂直骨面型成人牙槽骨骨皮质密度和厚度的锥形束CT测定 被引量:3
12
作者 苏滨婷 杨欣睿 +2 位作者 刘英子 周向向 余炜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38-441,共4页
目的:探讨骨性Ⅰ类不同垂直骨面型成人牙槽骨骨皮质密度和厚度的差异,为微螺钉种植体的选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20例骨性Ⅰ类患者(18~45岁)的锥形束CT(CBCT)图像,根据前颅底平面和下颌平面交角与后面高和前面高之比分为低角组(n=40)、... 目的:探讨骨性Ⅰ类不同垂直骨面型成人牙槽骨骨皮质密度和厚度的差异,为微螺钉种植体的选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20例骨性Ⅰ类患者(18~45岁)的锥形束CT(CBCT)图像,根据前颅底平面和下颌平面交角与后面高和前面高之比分为低角组(n=40)、均角组(n=40)和高角组(n=40),测量上颌骨颊侧、舌侧和下颌骨颊侧的骨皮质密度及厚度。结果:3组患者的上颌骨颊侧、舌侧和下颌骨颊侧的骨皮质密度及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性Ⅰ类成人在植入微螺钉时可不过度关注垂直骨面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密度 皮质厚度 垂直面型 骨性ⅰ类 微螺钉种植体 锥形束CT
下载PDF
成人骨性Ⅰ类患者拔牙强支抗矫治前后上气道形态变化的CBCT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汤欢 包涵 +3 位作者 余晨昊 沈慧婕 王威 严斌 《口腔医学》 CAS 2022年第10期895-899,共5页
目的 使用Dolphin软件利用口腔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观察不同垂直骨面型骨性Ⅰ类双颌前突患者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强支抗矫治后对患者上气道形态的影响。方法 以2016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正畸科收治的56例成人... 目的 使用Dolphin软件利用口腔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观察不同垂直骨面型骨性Ⅰ类双颌前突患者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强支抗矫治后对患者上气道形态的影响。方法 以2016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正畸科收治的56例成人双颌前突骨性Ⅰ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强支抗内收上下前牙。根据SN-MP角将患者分为高角组、均角组、低角组。利用Dolphin软件对收集的治疗前后CBCT数据进行三维的气道重建,并测量腭咽、舌咽及喉咽气道体积及口咽部最小横截面积。结果 对56例成年患者的测量结果显示低角组和高角组的上气道口咽部最小横截面积明显小于均角组。而高角组和低角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腭咽、舌咽、喉咽的气道体积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对于治疗前后不同组间上气道进行三维分析,结果显示三组治疗前后腭咽、舌咽、喉咽的气道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角组和均角组治疗后上气道口咽部最小横截面积明显减小,但高角组治疗前后口咽最小横截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基于CBCT证据,对于成年患者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强支抗内收前牙的正畸治疗,高角患者应注意垂直方向的控制防止上气道进一步减少,均角和低角患者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结合患者面型和上气道形态进行个性化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牙矫治 上气道 双颌前突 骨性ⅰ类
下载PDF
新疆维汉青少年骨性Ⅰ类错牙合畸形X线头影测量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静 周梅 刘照永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95-1098,共4页
目的:研究维吾尔族与汉族恒牙早期骨性Ⅰ类青少年上气道形态和舌骨位置的情况及其差异性。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X线头影测量技术,对恒牙早期患者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测量,描图并进行颌骨、舌骨及上气道的测量,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目的:研究维吾尔族与汉族恒牙早期骨性Ⅰ类青少年上气道形态和舌骨位置的情况及其差异性。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X线头影测量技术,对恒牙早期患者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测量,描图并进行颌骨、舌骨及上气道的测量,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在上气道测量中,汉族与维吾尔族骨性Ⅰ类错牙合各测量值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在舌骨位置测量中,汉族与维吾尔族舌骨在垂直方向上均无显著差异,在水平方向上,汉族H-CVP较维吾尔族测量值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维吾尔族与汉族恒牙早期骨性Ⅰ类错牙合畸形青少年上气道形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舌骨水平方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地区 骨性ⅰ类错[牙合]畸形 上气道 恒牙早期 头影测量
下载PDF
基于锥形束CT分析骨性Ⅰ类错[牙合]成年女性牙列拥挤度与牙量和基骨形态的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雪妮 苗珂馨 +1 位作者 袁惠芳 余炜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13-718,共6页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测量分析骨性Ⅰ类错牙合成年女性的牙列拥挤度与牙量及基骨形态的关系。方法:选取骨性Ⅰ类成年女性患者60例,根据上下颌牙列拥挤程度分为非拥挤组(n=30)和拥挤组(n=30)。利用石膏模型测量每位患者的上下颌牙量(M...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测量分析骨性Ⅰ类错牙合成年女性的牙列拥挤度与牙量及基骨形态的关系。方法:选取骨性Ⅰ类成年女性患者60例,根据上下颌牙列拥挤程度分为非拥挤组(n=30)和拥挤组(n=30)。利用石膏模型测量每位患者的上下颌牙量(MxTS和MdTS);利用CBCT扫描并使用三维重建后的图像对上下颌基骨长度(MxBL、MdBL)及宽度(MxBW1、MxBW2和MdBW1、MdBW2)相关指标进行定点测量。比较两组各指标差异,分析拥挤度与牙量及基骨形态的相关性。结果:拥挤组的MxBL、MdBL、上颌根尖水平的MxBW1、上颌根分叉水平的MxBW2、下颌根分叉水平的MdBW2均小于非拥挤组(P<0.05)。上颌牙列拥挤度与MxBL、MxBW1和MxBW2呈负相关(r=-0.453、-0.359、-0.395,P<0.05);下颌牙列拥挤度与MdBL和MdBW2呈负相关(r=-0.507、-0.367,P<0.05)。结论:基骨形态大小与牙列拥挤度有较强的相关性,对于某些牙列拥挤的患者可优先考虑非拔牙矫治如扩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列拥挤 骨性ⅰ类错牙合 牙量 锥形束CT 成年女
下载PDF
不同垂直骨面型骨性Ⅰ类患者颞下颌关节位置与形态的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邓爽 程芸芸 +2 位作者 马新芳 孙昊 米丛波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87-491,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垂直骨面型骨性Ⅰ类错畸形患者颞下颌关节位置与形态的差异。方法:筛选骨性Ⅰ类错畸形成人患者108例,分为低角组(37例)、均角组(39例)、高角组(32例)。对各组患者用CBCT通过Dolphin软件进行三维重建颞下颌关节影像,对影像... 目的:探讨不同垂直骨面型骨性Ⅰ类错畸形患者颞下颌关节位置与形态的差异。方法:筛选骨性Ⅰ类错畸形成人患者108例,分为低角组(37例)、均角组(39例)、高角组(32例)。对各组患者用CBCT通过Dolphin软件进行三维重建颞下颌关节影像,对影像进行测量和统计学分析。结果:骨性Ⅰ类错畸形患者双侧颞下颌关节位置与形态测量值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颞下颌关节半径值、关节上间隙、髁突长度、髁突短轴、髁突长轴、关节窝长度、关节窝高度在三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骨性Ⅰ类错畸形患者左右侧颞下颌关节位置与形态基本对称,不同垂直骨面型各组颞下颌关节位置与形态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面型 颞下颌关节(TMJ) CBCT 骨性ⅰ类
下载PDF
骨性Ⅰ类青少年患者拔牙与非拔牙矫治后上气道形态及舌骨位置的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恬 白晶 +1 位作者 张佐 樊永杰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1期1031-1035,共5页
目的选择骨性Ⅰ类的青少年患者,利用X线头影测量,观察正畸矫治前后上气道形态及舌骨位置的变化。方法收集60例骨性Ⅰ类错[牙合]畸形的青少年患者,分为拔牙组与非拔牙组,每组30例。分析治疗前后拍摄的头颅侧位片,并测量各项数据。结果骨... 目的选择骨性Ⅰ类的青少年患者,利用X线头影测量,观察正畸矫治前后上气道形态及舌骨位置的变化。方法收集60例骨性Ⅰ类错[牙合]畸形的青少年患者,分为拔牙组与非拔牙组,每组30例。分析治疗前后拍摄的头颅侧位片,并测量各项数据。结果骨性Ⅰ类青少年正畸治疗前均角、高角、低角的患者各项上气道及舌骨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拔牙组组内、拔牙组组内及2组间治疗前后结果对比,所有上气道及舌骨测量项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角及低角的患者正畸治疗前后对比,所有测量项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角的患者正畸治疗前后对比,H-FH项目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性Ⅰ类青少年患者,垂直骨面型为均角、高角或低角,上气道形态及舌骨位置无明显差异。骨性Ⅰ类青少年患者经过正畸拔牙矫治或非拔牙矫治,对上气道形态及舌骨位置无明显影响。均角和低角的患者正畸治疗后对上气道形态及舌骨位置无明显影响,高角患者正畸治疗后舌骨有向下移动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气道 位置 骨性ⅰ类错[牙合] X线头影测量
下载PDF
成人骨性Ⅰ类前牙唇倾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18
作者 杨龙 郑辉 +3 位作者 袁路景 娄欣 朱凤节 崔淑霞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7期1160-1162,共3页
目的探讨成人骨性Ⅰ类前牙唇倾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7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行正畸治疗和前拍摄头颅侧位片检查的120例骨性Ⅰ类错颌畸形患者。根据SN-MP平面将患者分为A、B、C组。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 目的探讨成人骨性Ⅰ类前牙唇倾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7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行正畸治疗和前拍摄头颅侧位片检查的120例骨性Ⅰ类错颌畸形患者。根据SN-MP平面将患者分为A、B、C组。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患者ANB角度与上颌前牙唇倾度⊥-SN°、⊥-NA°、⊥-NA mm以及下颌前牙唇倾度|--MP°、|--NB°、|--NB mm的相关性,并分析SN-MP平面与上下前牙唇倾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Pe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NB角与下前牙唇倾度具有相关性(P<0.05),随着ANB角增大,下颌|--MP°、|--NB°、|--NB mm增大。ANB角与上颌前牙唇倾度无相关性(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A组的上颌⊥-NA mm高于B组、C组,B组的上颌⊥-NA mm高于C组,A组的上颌⊥-SN°,⊥-NA°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骨性Ⅰ类患者矢状骨面型与垂直骨型均和上前牙唇倾度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ⅰ类 头颅侧位 唇倾度
下载PDF
骨性Ⅰ类和Ⅲ类不同性别青少年上气道口腔锥束CT测量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盈盈 郑之峻 罗春花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0年第3期272-275,共4页
目的应用口腔锥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和Dolphin软件测量不同性别青少年上气道的三维形态,为临床了解不同性别青少年上气道的三维形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就诊于贵阳市口腔医院正畸科的骨性Ⅲ类患者52例(男26... 目的应用口腔锥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和Dolphin软件测量不同性别青少年上气道的三维形态,为临床了解不同性别青少年上气道的三维形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就诊于贵阳市口腔医院正畸科的骨性Ⅲ类患者52例(男26例,女26例),骨性Ⅰ类患者52例(男26例,女26例)。均拍摄CBCT,用Dolphin软件测量正中矢状面上硬腭水平(HP),软腭下部(SP)及会厌顶点(TE)的矢状径、冠状径、横截面积,各段体积及总体积,分别比较骨性Ⅰ类男女青少年的上气道及骨性Ⅲ类男女青少年的上气道的差异。结果骨性Ⅰ类男性青少年的上气道测量指标与骨性Ⅰ类女性青少年的上气道进行比较,发现男性舌咽段的矢状径、冠状径及鼻咽段的体积大于女性,而鼻咽段的矢状径、冠状径、横截面积,腭咽段的矢状径、冠状径、横截面积及体积,舌咽段的横截面积、体积及总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性Ⅲ类男性青少年的上气道测量指标与骨性Ⅲ类女性青少年的上气道进行比较,发现鼻咽段、腭咽段、舌咽段的矢状径、冠状径、横截面积、各段体积及总体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性Ⅲ类青少年可暂不考虑男女上气道的差异,为简化正畸治疗程序提供了一定临床依据。而骨性Ⅰ类青少年则需要考虑男女性别上气道的差异,从而拟定合理治疗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ⅰ类 不同 上气道 口腔锥束CT
下载PDF
骨性Ⅰ类双颌前突患者强支抗内收前牙矫正对上气道容积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林少云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22期3947-3948,共2页
目的:利用口腔颌面锥形束CT(CBCT)探究强支抗内收前牙对骨性Ⅰ类双颌前突成人患者上气道容积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57例骨性I类双颌前突出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减数第一前磨牙4颗,常规正畸矫治后以... 目的:利用口腔颌面锥形束CT(CBCT)探究强支抗内收前牙对骨性Ⅰ类双颌前突成人患者上气道容积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57例骨性I类双颌前突出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减数第一前磨牙4颗,常规正畸矫治后以种植体强支抗内收前牙。根据眼耳平面—下颌平面角(FMA)将患者分为A组(FMA<22°,19例)、B组(FMA 22°~28°,19例)、C组(FMA>28°,19例)三组,治疗前后以CBCT重建三组患者的颌骨与上气道,测量气道容积指标NPV、PPV、GPV与TV,计算治疗前后气道容积差值,观察指标差异。结果:A、B、C三组气道容积指标NPV、PPV、GPV与TV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气道容积指标NPV治疗前后差值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PPV与GPV治疗前后差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A组与C组TV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和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骨性Ⅰ类双颌前突成人患者矫治后强支抗内收前牙对上气道容积影响不大,但不同FMA患者强支抗内收前牙后上气道容积水平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ⅰ类双颌前突 强支抗内收前牙 上气道容积 CBC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