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4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诱导扩增为内皮祖细胞的细胞分离方法、接种数目、培养瓶包被条件
1
作者 孙白羽 陈静依 姜志超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1期44-48,共5页
目的筛选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诱导扩增为内皮祖细胞(BM-EPCs)的细胞分离方法、接种数目、培养瓶包被条件,构建一个高效、高产量、高纯度的骨髓来源BM-EPCs分离培养诱导扩增方法。方法取2周龄雄性SD大鼠,脱颈处死后分离大鼠双侧... 目的筛选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诱导扩增为内皮祖细胞(BM-EPCs)的细胞分离方法、接种数目、培养瓶包被条件,构建一个高效、高产量、高纯度的骨髓来源BM-EPCs分离培养诱导扩增方法。方法取2周龄雄性SD大鼠,脱颈处死后分离大鼠双侧胫骨和股骨,收集骨髓细胞悬液。配制30%、50%、60%和70%浓度的Percoll细胞分离液,通过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大鼠BMMNCs种子细胞,并计算活细胞比例。将获得的BMMNCs分为1×10^(5)、5×10^(5)、1×10^(6)、2.5×10^(6)、5×10^(6)、1×10^(7)六个组别,分别接种于25 cm^(2)无菌培养瓶中,培养7 d后镜下观察各组细胞集落形成数目,并计算每10^(6)细胞的集落形成数。运用Graphpad prism9.5软件进行Logistic拟合曲线,根据相关系数R^(2)确定相关性,根据其P值将有统计学差异的接种数目纳入范围,随后使用R语言编程定义计算函数,根据已知种子细胞总数及相关性函数限制下,通过迭代寻找最佳的BMMNCs细胞接种数目。分别配制20、50、100 nmol/L浓度的人纤连蛋白(FN)溶液,以不添加FN的空白溶液为对照,分别包被空白培养瓶2、6、12、24 h,将收集的48 h未贴壁BMMNCs接种于FN包被的各培养瓶中,静置培养3 d后计算各组集落形成数目,确定FN包被的最佳浓度与时间。接种48 h未贴壁BMMNCs于25 cm^(2)培养瓶底,使用EGM-2完全培养基定向诱导,于显微镜下观察集落形成及诱导扩增进程。取培养14 d的BM-EPCs,分别采用双阳性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术鉴定BM-EPCs的纯度。结果使用Percoll分离法可把BMMNCs细胞清晰的分为5层,其中30%与50%Percoll细胞分离层之间为BMMNCs活细胞比率最高。BMMNCs的最优接种数目为2.5×10^(6)个。以50 nmol/L的FN溶液包被24 h或以100 nmol/L的FN溶液包被6 h皆可有效促进细胞集落形成。细胞接种7 d后获得形态良好的铺路石样细胞并建立生长优势,表明BMMNCs已经诱导成为形态良好的BM-EPCs。Dil-Ac-LDL/FITC-UEA-1双阳性细胞占比为91.89%±5.77%,CD31+KDR阳性率为90.73%±0.61%、CD14阳性率为0.53%±0.17%、CD45阳性率0.77%±0.34%,说明获得的BM-EPCs纯度良好。结论大鼠BMMNCs诱导扩增为BM-EPCs过程中,可使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BMMNCs,BMMNCs的最优细胞接种数目为2.5×10^(6)个,细胞培养瓶包被条件为以50 nmol/L的FN溶液包被24 h或以100 nmol/L的FN溶液包被6 h,分离培养诱导获得的BM-EPCs形态和纯度均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骨髓来源内皮祖细胞 单个细胞 骨髓单个核细胞 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 人纤连蛋白 骨组织工程 细胞分离方法 细胞培养方法
下载PDF
双龙方与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经心导管移植对中国小型猪心肌梗死的影响 被引量:39
2
作者 李连达 张荣利 +4 位作者 刘成源 宁可永 李贻奎 冯新庆 何君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999-1004,共6页
目的:研究中药双龙方与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经心导管移植对中国小型猪心肌梗死的影响。方法:利用心导管技术建立中国小型猪冠状动脉栓塞心肌梗死模型,建立经心导管冠状动脉内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的新方法,通过心电图、定量组织学、超声心... 目的:研究中药双龙方与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经心导管移植对中国小型猪心肌梗死的影响。方法:利用心导管技术建立中国小型猪冠状动脉栓塞心肌梗死模型,建立经心导管冠状动脉内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的新方法,通过心电图、定量组织学、超声心动图、心肌酶及生化检查、心肌小血管密度、梗死区内骨髓单个核细胞观察等综合评价双龙方、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经心导管移植及两者合用的疗效。结果:双龙方与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经心导管移植可减小心肌梗死范围,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心功能明显改善,并可增加心肌梗死区小血管密度,对心肌酶及生化指标亦有不同程度改善作用。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及合用双龙方后均有助于心肌侧枝循环的建立,心肌供血明显改善。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可在移植区内存活,并部分分化为心肌细胞及心肌小血管,补充了心肌细胞的数量。结论:双龙方与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对中国小型猪心肌梗死有明确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龙方 骨髓单个核细胞 心导管 自体移植 冠心病 心肌细胞
下载PDF
当归多糖对电离辐射致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凋亡及氧化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8
3
作者 何晓莉 关雪晶 +1 位作者 吴宏 姜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5-319,共5页
目的:探讨当归多糖(Angelica polysaccharides,APS)对电离辐射引起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 marrow mononuclearcell,BMNC)凋亡及氧化损伤的影响,旨在阐明APS对辐射性造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直线加速器4.0 Gy一次性全身均匀X射线照射... 目的:探讨当归多糖(Angelica polysaccharides,APS)对电离辐射引起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 marrow mononuclearcell,BMNC)凋亡及氧化损伤的影响,旨在阐明APS对辐射性造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直线加速器4.0 Gy一次性全身均匀X射线照射C57BL/6小鼠,建立小鼠放射损伤动物模型。照射后连续7 d腹腔注射不同剂量APS或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并于照射后第1、3、7天处死小鼠,提取BMNC,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率以及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P53的表达;比色法检测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aleic Dialdehyde,MDA)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NS组G0/G1期细胞比例及凋亡率升高;SOD活性明显降低以及MDA含量明显升高;P53有表达。2 mg/kg APS组和8 mg/kg APS组均能降低G0/G1期细胞比例以及细胞凋亡率,降低突变型P53的表达,提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结论:APS可抑制辐射引起的细胞凋亡,还具有抗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多糖 电离辐射 骨髓单个核细胞 凋亡 P53 氧化损伤
下载PDF
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 被引量:11
4
作者 虞桂平 刘长建 +3 位作者 陈国强 王忠 刘昭 王晓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0期1773-1779,共7页
背景:下肢缺血性疾病治疗中血管再生技术已成为研究的热点。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后下肢缺血性疾病患者肢体缺血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胸心血管外科及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市鼓楼医院血管外科于... 背景:下肢缺血性疾病治疗中血管再生技术已成为研究的热点。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后下肢缺血性疾病患者肢体缺血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胸心血管外科及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市鼓楼医院血管外科于2007年10月至2011年10月采用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治疗35例下肢缺血性疾病患者,抽取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沿下肢动脉走行路径进行多点注射,测定患肢疼痛程度、冷感缓解程度、踝肱指数、经皮氧分压及皮肤溃疡或坏疽面积的改变,动脉造影观察血管新生情况。结果与结论:①疼痛评分: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后2个月和1年的疼痛评分均较移植前有下降趋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移植后2个月与移植后1年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冷感缓解程度:移植后2个月缓解率为51%,移植后1年缓解率为60%,与移植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踝肱指数的变化:移植2个月踝肱指数均较移植前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移植后1年踝肱指数较移植前有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④经皮氧分压的变化:对经皮氧分压增加值进行比较,移植后2个月及移植后1年均较移植前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移植后1年与移植后2个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⑤行走距离:移植后2个月和移植后1年的行走距离明显增加,与移植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移植后1年与移植后2个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⑥溃疡创面的变化:移植后2个月和1年的溃疡面积均较移植前有缩小趋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⑦新生血管评价:移植后股动脉造影显示缺血下肢注射骨髓单个核细胞的部位毛细血管增生明显,且与已有的毛细血管相互连接形成侧支循环,促进了缺血下肢的血液供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细胞移植 骨髓单个核细胞 骨髓细胞 下肢缺血性疾病 动脉闭塞 自体 踝肱指数 经皮氧分压 行走距离 血管新生 细胞移植 其他基金 细胞图片文章
下载PDF
人骨髓单个核细胞向肝细胞诱导分化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文晰 段芳龄 +9 位作者 马军 朱武凌 高天慧 陈香宇 颜伏归 李蔚 韩娜 王晓 孙艳 孙嫣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44-147,共4页
目的 探讨在HGF、FGF_4诱导下骨髓单个核细胞能否向肝细胞分化。方法 找健康忐愿者,年龄4~50岁,胸骨抽取骨髓,用淋巴分离液分离出骨髓单个核细胞,用含2%胎牛血清和1×ITS的DMEM培养,分别用单独HGF、单独FGF_4、HGF和FGF_4联合刺... 目的 探讨在HGF、FGF_4诱导下骨髓单个核细胞能否向肝细胞分化。方法 找健康忐愿者,年龄4~50岁,胸骨抽取骨髓,用淋巴分离液分离出骨髓单个核细胞,用含2%胎牛血清和1×ITS的DMEM培养,分别用单独HGF、单独FGF_4、HGF和FGF_4联合刺激、无生长因子4种处理因素进行诱导培养,分别于诱导培养0、7、14、21、28天时,留取细胞,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CK18、AFP、白蛋白,用PAS法进行糖元染色试验以验证诱导分化的结果。结果 0天时,AFP、白蛋白少数细胞阴性,CK18阴性,糖元未见阳性;加生长因子的三组AFP在7、14天时表达逐渐增高,21、28天减弱;糖元、CK18、白蛋白表达逐渐增高。无生长因子组,在7、14、21、28天时,这此指标均未见表达。结论 在HGF、FGR_4诱导下,骨髓单个核细胞可分化为具肝细胞表型和功能的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单个核细胞 细胞 诱导分化 免疫细胞化学 淋巴分离液 HGF FGF4 体外培养 骨髓细胞
下载PDF
犬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经冠状动脉移植重建梗死心肌 被引量:8
6
作者 朱智明 高连如 +5 位作者 费宇行 王志国 张宁坤 陈宇 贺声 丁青艾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936-939,共4页
目的 :探讨选用含有原始干细胞 /多系祖细胞及基质细胞的骨髓单个核细胞 (MBMC) ,经冠状动脉移植重建犬梗死心肌 ,观察其修复、重建梗死心肌及改善心功能的效果。方法 :经皮穿刺球囊封堵前降支成功建立心肌梗死动物模型并存活约 1周的... 目的 :探讨选用含有原始干细胞 /多系祖细胞及基质细胞的骨髓单个核细胞 (MBMC) ,经冠状动脉移植重建犬梗死心肌 ,观察其修复、重建梗死心肌及改善心功能的效果。方法 :经皮穿刺球囊封堵前降支成功建立心肌梗死动物模型并存活约 1周的杂种犬 10条 ,平均分为细胞移植组和对照组。细胞移植术前 1d分离 MBMC,以 DAPI标记 ,温箱保存过夜。常规冠状动脉造影、PTCA,在球囊闭塞前降支条件下注入 MBMC(每次 4× 10 6个细胞 ,2 ml) ,气囊保持充盈 2 min后恢复灌注 2 min,重复注入 3次。分别于术前及术后 2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 ,动物放血处死后取心脏前壁和下壁冰冻切片 ,荧光显微镜观察并照相。 结果 :移植组术后与术前及对照组比较 ,平均左室舒张末容量和左室收缩末容量减少、EF和 FS增加 (P<0 .0 5 ) ;对照组则左室舒张末容量和左室收缩末容量明显增加、FS减少 (P<0 .0 5 )。细胞移植组左室收缩及舒张内径和梗死长度均较移植前缩小 ,梗死部位室壁厚度较移植前增加 (P<0 .0 5 ) ;而对照组梗死区室壁变薄。在细胞移植组前壁心肌组织冰冻切片中可以看到心肌细胞核发黄绿色荧光 ,发现带绿色荧光的丝状肌丝肌管 ,移植犬的下壁和对照组的前壁可见心肌细胞核发出光亮较移植组前壁淡的自发黄绿色荧光 ,而均未发现有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骨髓单个核细胞 细胞移植
下载PDF
露蜂房蛋白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辛先贵 张圣明 +2 位作者 张春燕 时彦 吴洪娟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露蜂房蛋白(NVP)成份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加入不同浓度露蜂房蛋白成分作用于AML患者BMMNC,培养72h收集细胞,常规制备超薄切片,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露蜂房蛋白(NVP)成份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加入不同浓度露蜂房蛋白成分作用于AML患者BMMNC,培养72h收集细胞,常规制备超薄切片,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AML患者BMMNC的超微结构。结果:露蜂房蛋白各处理组细胞核染色质浓缩、边集,呈新月形或环状或细胞核碎裂呈块状。线粒体出现空泡样变及髓样变。结论:中药露蜂房蛋白成份有明显诱导AML患者体外培养BMMNC凋亡的作用,并呈现典型的细胞凋亡超微结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蜂房 患者 AML 蛋白 超微结构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骨髓单个核细胞 镜下观察 成份 浓度
下载PDF
补肾健脾化瘀中药对难治/复发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集落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华海应 高华强 +4 位作者 朱文艳 周晔 王志清 张艳 何广胜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38期84-86,共3页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化瘀中药提取物对难治/复发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集落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15例难治/复发AA患者,采集患者骨髓液,提取骨髓单个核细胞,将其分为补肾健脾化瘀中药组、雷帕霉素组、空白对照组。将细胞置...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化瘀中药提取物对难治/复发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集落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15例难治/复发AA患者,采集患者骨髓液,提取骨髓单个核细胞,将其分为补肾健脾化瘀中药组、雷帕霉素组、空白对照组。将细胞置于红系祖细胞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FU-E)、爆式红系集落形成单位(BFU-E)、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生成单位(CFU-GM)常规培养体系中培养,雷帕霉素组加入终浓度25 nmol/L的雷帕霉素;补肾健脾化瘀中药组加入当归多糖、淫羊藿苷、巴戟天多糖、黄芪多糖、三七总皂苷、黄精多糖各100μg/m L,菟丝子黄酮、人参二醇各50μg/m L;空白对照组加入生理盐水。10 d后计数各组CFU-E、BFU-E、CFU-GM数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雷帕霉素组、补肾健脾化瘀中药组CFU-E、BFU-E、CFU-GM数量均增加(P均<0. 01),雷帕霉素组与补肾健脾化瘀中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结论补肾健脾化瘀中药提取物可增加难治/复发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的集落形成,促进骨髓单个核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补肾健脾化瘀中药 骨髓单个核细胞 细胞增殖
下载PDF
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42例严重慢性下肢缺血性疾病 被引量:8
9
作者 辛世杰 宋清斌 +8 位作者 胡海地 张健 秦岭峰 张赞松 张平 罗英伟 丁奎 白明欣 段志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27-630,F0003,共5页
目的:评价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严重慢性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003年12月至2005年12月应用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术治疗42例严重慢性下肢缺血性疾病,其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22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5例... 目的:评价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严重慢性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003年12月至2005年12月应用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术治疗42例严重慢性下肢缺血性疾病,其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22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5例、糖尿病足14例、下肢狼疮性动脉炎1例。术前多数患肢有轻重不同的静息痛,踝肱指数(ABI)均在0.6以下。随访时检查跛行距离、ABI、双下肢放射性核素扫描等客观指标。结果:患者手术1个月后开始随访,其中显著有效11例(26%)、有效16例(38%)、无效15例(36%),总有效率64%。糖尿病足、TAO、下肢狼疮性动脉炎3种疾病总有效率80%,ASO有效率50%,无手术并发症。结论: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术能够增加患肢血流灌注,改善某些严重慢性下肢缺血性疾病的症状和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单个核细胞 自体移植 慢性下肢缺血性疾病 双下肢放射性素扫描
下载PDF
骨髓单个核细胞缺血组织局部移植对血运重建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文亮 尹邦良 +2 位作者 喻风雷 胡野荣 陈晓凤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72-576,共5页
目的 :研究骨髓单个核细胞局部移植对缺血组织血运重建的影响。方法 :从大鼠胫骨及股骨采集骨髓细胞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骨髓单个核细胞。分离、切断近交系Wistar大鼠右侧股动脉及其分支 ,建立单侧后肢缺血模型。分 7点在缺血后肢局... 目的 :研究骨髓单个核细胞局部移植对缺血组织血运重建的影响。方法 :从大鼠胫骨及股骨采集骨髓细胞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骨髓单个核细胞。分离、切断近交系Wistar大鼠右侧股动脉及其分支 ,建立单侧后肢缺血模型。分 7点在缺血后肢局部注射单个核细胞悬液 (MNC组 )或磷酸盐缓冲液 (PBS组 )。术后第 2 ,4周测定各组后肢动静脉氧差 (AVDO2 )并取内收肌制作组织切片 ,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血管新生。结果 :术后第 2 ,4周MNC组内收肌毛细血管密度、毛细血管与肌纤维比值高于PBS组 (P <0 .0 1) ,AVDO2 低于同期PBS组 (P <0 .0 5 )。结论 :在大鼠缺血后肢局部直接植入骨髓单个核细胞可诱导新生血管形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骨髓单个核细胞 局部 血运重建 后肢 移植 术后 内收肌 MNC 毛细血管密度
下载PDF
PKH26荧光示踪剂在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肝内迁移过程中标记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金世柱 韩明子 +2 位作者 曲波 裴凤华 王新红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PKH26荧光示踪剂在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肝内迁移过程中的标记作用。方法以红色荧光染料PKH26标记从小鼠骨髓中分离出的骨髓单个核细胞,从小鼠的尾静脉注入CCL4-AAF造成肝损伤的同种异体的小鼠体内,移植2周后取肝组织,通过荧光显... 目的探讨PKH26荧光示踪剂在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肝内迁移过程中的标记作用。方法以红色荧光染料PKH26标记从小鼠骨髓中分离出的骨髓单个核细胞,从小鼠的尾静脉注入CCL4-AAF造成肝损伤的同种异体的小鼠体内,移植2周后取肝组织,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实验组小鼠骨髓干细胞向肝脏迁移的情况。结果受体组小鼠的肝小叶中央静脉及汇管区均可见新生的PKH26标记阳性的肝细胞。结论PKH26可用于标记向急性肝损伤小鼠肝脏迁移的骨髓单个核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H26 骨髓单个核细胞 急性肝损伤 BALB/C小鼠 自体
下载PDF
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对梗死后心脏形态、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高长青 任崇雷 +2 位作者 李力兵 刘志勇 叶卫华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32-37,共6页
目的研究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梗死心肌后心脏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方法将24条成年杂种犬随机分为4组:急性心肌梗死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移植组、陈旧心肌梗死对照组和陈旧心肌梗死移植组,每组6条。急性、陈旧心肌梗死移植组用心肌直... 目的研究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梗死心肌后心脏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方法将24条成年杂种犬随机分为4组:急性心肌梗死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移植组、陈旧心肌梗死对照组和陈旧心肌梗死移植组,每组6条。急性、陈旧心肌梗死移植组用心肌直接注射法行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急性、陈旧心肌梗死对照组注射等体积无细胞的磷酸盐缓冲液。移植前和移植后6周分别用超声心动图观察心脏形态和功能的变化,处死动物后行心脏大体形态、结构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超声心动图观察结果显示,移植后急性心肌梗死移植组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心室舒张期末容积(LVEDV)、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均较其相应的对照组减小(32.5±5.1mmvs.36.6±3.4mm,46.7±12.1mlvs.57.5±10.1ml,6.2±0.6mmvs.6.9±0.9mm;P<0.05);陈旧心肌梗死移植组LVEDD、LVEDV和LVPW均较其相应的对照组减小(32.8±4.2mmvs.36.8±4.4mm,48.2±12.9mlvs.60.6±16.5ml,7.0±0.4mmvs.7.3±0.5mm;P<0.05)。陈旧心肌梗死移植组在细胞移植后射血分数较其相应的对照组升高(53.3%±10.3%vs.44.7%±10.1%)。大体形态学观察细胞移植后急性、陈旧心肌梗死移植组梗死区厚度较相应的对照组增加(7.0±1.9mmvs.5.0±2.0mm,6.0±0.6mmvs.4.0±0.5mm;P<0.05),而梗死区长径较对照组减小(25.5±5.2mmvs.32.1±6.2mm,33.6±5.5mmvs.39.0±3.2mm,P<0.05);急性心肌梗死移植组无室壁瘤发生。而陈旧心肌梗死移植组长轴/短轴周长较对照组增加(0.581±0.013vs.0.566±0.015;P<0.05)。两移植组于细胞移植后在移植细胞区均观察到荧光表达,但多数核形态不规则,未观察到发荧光的成熟心肌细胞核。组织学观察见细胞移植后均有较多新生毛细血管生成,急性心肌梗死移植组有较多淋巴细胞浸润。结论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在急性或陈旧心肌梗死期均发挥了有益的作用,在形态和结构上抑制了心室重构的发展,同时促进了血管新生,从而改善了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单个核细胞 细胞移植 心室重构 心肌梗死
下载PDF
基质细胞对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体外扩增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孔佩艳 郭朝华 +3 位作者 罗成基 周燕虹 邹仲敏 施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891-893,共3页
目的 阐明基质细胞在造血细胞体外扩增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骨髓基质细胞培养、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体外液体培养和各种造血祖细胞集落培养技术,进行基质细胞支持条件下骨髓单个核细胞体外扩增的研究,并与单纯细胞因子支持下... 目的 阐明基质细胞在造血细胞体外扩增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骨髓基质细胞培养、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体外液体培养和各种造血祖细胞集落培养技术,进行基质细胞支持条件下骨髓单个核细胞体外扩增的研究,并与单纯细胞因子支持下的细胞扩增进行比较。结果 在照射后基质细胞层存在的条件下,同时含有细胞因子组合的培养体系,对细胞总数和集落形成细胞数的扩增作用明显高于其它各组。结论 基质细胞对细胞因子作用下的造血细胞体外扩增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细胞 细胞因子 骨髓单个核细胞 体外扩增 动物实验
下载PDF
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和MAPLC3在急性白血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7
14
作者 胡晓燕 白海 +6 位作者 潘耀柱 王存邦 吴冰 赵强 艾昊 陈哲 韩夏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3期598-601,共4页
本研究旨在检测人急性白血病(AL)骨髓单个核细胞中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和微管相关蛋白质轻链3(MAPLC3)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RT-PCR方法检测初治、复发难治、完全缓解(CR)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和正常人骨髓单个核... 本研究旨在检测人急性白血病(AL)骨髓单个核细胞中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和微管相关蛋白质轻链3(MAPLC3)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RT-PCR方法检测初治、复发难治、完全缓解(CR)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和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中的自噬活性以及Beclin1、MAPLC3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急性白血病初治组骨髓单个核细胞自噬活性、Beclin1和MAPLC3mRNA表达分别为80%、0.68±0.18、0.24±0.06;在难治复发组分别为100%、0.79±0.09、0.30±0.07;在完全缓解组分别为40%、0.52±0.15、0.16±0.04;在正常对照组分别为20%、0.57±0.13、0.16±0.05。初治组和难治复发组自噬活性和Beclin1、MAPLC3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治组急性白血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自噬活性和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MAPLC3mRNA的表达均上调,在难治复发组自噬活性和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MAPLC3mRNA的表达上调尤为明显,这可能与急性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耐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自噬相关基因 Beclin1基因 MAPLC3基因 骨髓单个核细胞
下载PDF
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性下肢缺血83例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广宇 朱旅云 +5 位作者 厚荣荣 马利成 胡丽叶 李晓玲 杨少玲 单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2508-2511,共4页
背景: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是目前广泛开展的一项技术,对缺血性病变有较好的效果,有个案报道对周围神经损伤所致临床症状有改善作用。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前后糖尿病足病患者缺血性及神经性病变... 背景: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是目前广泛开展的一项技术,对缺血性病变有较好的效果,有个案报道对周围神经损伤所致临床症状有改善作用。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前后糖尿病足病患者缺血性及神经性病变指标的变化。方法:行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的糖尿病足病患者 83 例 153 条肢体。每例患者抽取自体骨髓 250~400 mL,经密度梯度法提取单个核细胞,提取的单个核细胞数量为 1.01×108~4.96×109个,平均数量为(2.04±0.53)×108个,稀释后双下肢肌肉内注射,每点 1~3 mL,间隔约 3 cm。移植后 3,6 个月进行缺血性指标和神经病变指标检测。结果与结论: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后增加了双下肢血流量和外周血管数量,延长了行走距离,提高了皮温,促进了溃疡的愈合。治疗 3 个月及 6 个月后均有明显效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 6 个月后,还可以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的自觉症状,增加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单个核细胞 自体 细胞移植 糖尿病足病 缺血性病变 周围神经病变
下载PDF
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肝内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 被引量:6
16
作者 郭学军 林晓燕 +3 位作者 何玉卓 冯雪琴 李风菊 姚志琴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4367-4370,共4页
背景:大量研究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肝干细胞的主要肝外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特定环境下可分化为肝组织和肝细胞从而参加肝脏的修复与重建。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肝硬化... 背景:大量研究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肝干细胞的主要肝外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特定环境下可分化为肝组织和肝细胞从而参加肝脏的修复与重建。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20例,在无菌条件下由髂后上棘抽取骨髓200mL,在体外分离纯化骨髓单个核细胞并制成10mL细胞悬液,经肝动脉将细胞悬液移植入肝脏,分别在移植后第2、4、8、12周复查肝脏功能,观察实验室指标,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结果与结论:移植后2周内所有血清学指标均无显著改变,移植后4周白蛋白由(27.05±5.23)g/L升到(30.02±5.02)g/L,纤维蛋白原由(1.55±0.53)g/L升到(2.55±0.53)g/L,凝血酶原时间由(24.05±5.23)s降到(17.05±5.13)s,胆碱酯酶和甲胎蛋白也有不同程度上升,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水平在移植前后无显著性变化。单个核细胞移植后食欲改善、体力好转10例,腹胀减轻6例,腹水减少7例,下肢浮肿减轻4例。全部患者在移植中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移植近期无不良反应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 移植 肝硬化 失代偿期 血清学指标
下载PDF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促进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向急性肝损伤小鼠肝脏迁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金世柱 韩明子 +2 位作者 孙立影 耿莹 洪钰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230-233,共4页
目的探索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促进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向急性肝损伤小鼠肝脏迁移的作用。方法以红色荧光染料PKH26标记从小鼠骨髓中分离出的骨髓单个核细胞,从小鼠的尾静脉注入同种异体的CCL4-AAF造成肝损伤的小鼠体内,移植2周后取肝组织... 目的探索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促进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向急性肝损伤小鼠肝脏迁移的作用。方法以红色荧光染料PKH26标记从小鼠骨髓中分离出的骨髓单个核细胞,从小鼠的尾静脉注入同种异体的CCL4-AAF造成肝损伤的小鼠体内,移植2周后取肝组织,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实验组及对照组小鼠骨髓干细胞向肝脏迁移的情况。结果两组小鼠的肝小叶中央静脉及汇管区均可见新生的肝细胞,PKH26标记阳性的细胞在实验组20倍镜下每张切片平均为(102.76±37.304)个,在对照组平均(53.84±29.987)个(P<0.05)。结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以促进骨髓单个核细胞向急性肝损伤小鼠的肝脏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骨髓单个核细胞 急性肝损伤 自体
下载PDF
急诊经冠状动脉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9
18
作者 李延林 葛均波 +9 位作者 钱菊英 史剑慧 王齐兵 牛玉宏 潘翠珍 樊冰 刘学波 张少衡 孙爱军 邹云增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5年第3期142-145,共4页
目的评价急诊经冠状动脉内骨髓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是否可行。方法20例发病在24h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骨髓移植组(n=10)和对照组(n=10),分别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成功后3h内经导管注入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或安... 目的评价急诊经冠状动脉内骨髓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是否可行。方法20例发病在24h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骨髓移植组(n=10)和对照组(n=10),分别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成功后3h内经导管注入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或安慰剂至梗死相关冠状动脉。随访患者PCI术后1周及6个月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以及心肌灌注缺损指数。结果经胸心脏超声提示移植组LVEF由术后1周53.8%±9.2%升至58.6%±9.9%(P<0.05),而对照组无显著变化(58.2%±7.5%比56.3%±3.5%,P>0.05);随访移植组LVDd维持不变(52.5±2.8mm比52.1±3.2mm,P>0.05),而对照组LVDd由术后1周50.4±6.0mm增加至55.2±7.1mm(P<0.05)。单光子放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术(SPECT)提示移植组心肌灌注缺损指数由21±11降低至13±10(P<0.01),而对照组变化不显著。结论急诊经冠状动脉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可以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远期左心室收缩功能和心肌血流灌注,并有效防止远期左心室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经冠状动脉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 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同种异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瑞成 董念国 +3 位作者 梁凯 侯剑峰 武刚 黄晓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0期7898-7902,共5页
背景:细胞凋亡增加所导致的进行性心肌细胞丢失是引起急性心肌梗死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及Bax蛋白、PDCD5mRNA表达可以抑制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凋亡。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对... 背景:细胞凋亡增加所导致的进行性心肌细胞丢失是引起急性心肌梗死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及Bax蛋白、PDCD5mRNA表达可以抑制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凋亡。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6-01/11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完成。材料:体质量为(240±20)g的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细胞移植组,20只/组。另取体质量为100~150g的Wistar大鼠60只用于制备骨髓单个核细胞。方法:模型对照组、细胞移植组大鼠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假手术组大鼠仅开胸,不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造模后,细胞移植组大鼠在梗死心肌周围分4点于心外膜下植入骨髓单个核细胞悬液,每点100μL(107个细胞);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同法注射等量DMEM培养基,培养4周。主要观察指标:血清及非梗死区心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左室非梗死区心肌细胞凋亡指数、Bax蛋白和PDCD5mRNA的表达。结果:移植后4周,细胞移植组在发生凝固坏死的宿主心肌内可以看到局灶BrdU标记阳性的骨髓单个核细胞。与假手术组比较,移植后4周模型对照组、细胞移植组血清和心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但细胞移植组升高幅度明显小于模型对照组(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和细胞移植组左心室非梗死区心肌细胞凋亡指数、Bax蛋白和PDCD5mRNA(PDCD5/GAPDH)均明显升高(P<0.05),但细胞移植组升高幅度明显小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同种异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可以抑制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降低Bax蛋白和PDCD5基因的促凋亡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单个核细胞 移植 急性心肌梗死 细胞凋亡 基因
下载PDF
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在脑梗死大鼠脑内分化为小胶质样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建平 陈明 +6 位作者 蒋超 余列 王梦涵 刘恒方 张敏 赵源征 陈宁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406-1408,共3页
目的:探讨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移植治疗脑梗死大鼠的疗效及其脑内分化情况。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梗死大鼠模型,筛选成功模型后随机分为溶剂组(vehicle组)和BMMNCs移植组(BMMNCs组),BMMNCs组于24h后经尾静脉注入1mLBrdu标记... 目的:探讨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移植治疗脑梗死大鼠的疗效及其脑内分化情况。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梗死大鼠模型,筛选成功模型后随机分为溶剂组(vehicle组)和BMMNCs移植组(BMMNCs组),BMMNCs组于24h后经尾静脉注入1mLBrdu标记含1×107个BMMNCs细胞悬液,vehicle组注射同等剂量PBS溶液,采用神经功能损害严重程度评分(Nss)观察神经行为学功能,免疫荧光双标法示踪BMMNCs脑内分化情况。结果:与vehicle组相比,BMMNCs组Nss明显降低(P<0.05),BMMNCs组脑内梗死皮层区、海马齿状回检测到Brdu和Iba1双标阳性细胞。结论:BMMNCs移植在脑梗死大鼠脑内分化为小胶质样细胞,显著改善脑梗死大鼠神经行为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骨髓单个核细胞 移植 小胶质细胞 分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