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大池引流联合生物蛋白胶黏贴肌瓣治疗骶管囊肿的疗效分析
1
作者 王纪华 谢佳芯 +3 位作者 刘羽阳 姜海莉 杨凌 封亚平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9-24,共6页
目的探讨腰大池引流联合生物蛋白胶黏贴肌瓣治疗骶管囊肿的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82例症状性骶管囊肿患者的资料,均行腰大池引流联合生物蛋白胶黏贴肌瓣治疗骶管囊肿.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完成随访... 目的探讨腰大池引流联合生物蛋白胶黏贴肌瓣治疗骶管囊肿的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82例症状性骶管囊肿患者的资料,均行腰大池引流联合生物蛋白胶黏贴肌瓣治疗骶管囊肿.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完成随访,随访时间6-14个月,平均10个月.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术后3、6个月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JOA评分术前(16.09±1.91)分,术后升至(23.09±1.7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0.75,P<0.05).VAS评分术前(5.52±1.28)分,术后降至(2.22±0.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023,P<0.05).疼痛消失38例(46.34%),改善36例(43.90%),无变化5例(6.10%);感觉障碍消失19例(23.17%),改善26例(31.71%),无变化6例(7.32%);下肢无力消失2例(2.44%),改善5例(6.10%),无变化2例(2.44%);排便障碍消失6例(7.32%),改善15例(18.29%),无变化4例(4.88%);排尿障碍消失6例(7.32%),改善13例(15.85%),无变化4例(4.88%);性功能障碍消失0例(0.00%),改善2例(2.44%),无变化3例(3.66%).结论腰大池引流联合生物蛋白胶黏贴肌瓣是治疗骶管囊肿有效、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管囊肿 生物蛋白胶 肌瓣 腰大池引流 疗效
下载PDF
儿童骶管囊肿的围手术期护理
2
作者 石婷 田丰 鲜继淑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6期369-371,共3页
目的总结儿童骶管囊肿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23年5月手术治疗的9例骶管囊肿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护理经验。结果9例患儿年龄均较小,理解、配合能力及依从性差,术前采取心理疏导、与家长密切合作、俯... 目的总结儿童骶管囊肿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23年5月手术治疗的9例骶管囊肿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护理经验。结果9例患儿年龄均较小,理解、配合能力及依从性差,术前采取心理疏导、与家长密切合作、俯卧位及床上大小便训练,术后体位管理、手术切口观察、脑脊液漏护理、大小便及饮食护理。经过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9例患儿均顺利治愈出院。结论儿童骶管囊肿发病率低,围手术期护理难度大,应重视心理、手术切口、饮食、大小便等护理,术后严格俯卧位,预防切口感染、脑脊液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管囊肿 儿童 围手术期 护理
下载PDF
CT引导下骶管囊肿穿刺造影及抽液减压术 被引量:9
3
作者 吴春根 程永德 +4 位作者 李明华 娄强 顾一峰 谢添智 宋国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1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抽液减压术 CT引导下 骶管囊肿 穿刺造影 MRI检查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生物蛋白胶治疗骶管囊肿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彪 李世和 +2 位作者 龚跃昆 刘卫华 韩丹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1032-1033,共2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医用生物蛋白胶黏合剂治疗骶管囊肿的疗效.[方法]2000年2月~2006年6月,对16例骶管囊肿患者,在CT引导下定位,用腰穿针经骶孔进入囊肿内,抽出囊内液后,注入医用生物蛋白胶.[结果]16例患者得到随访,平均随...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医用生物蛋白胶黏合剂治疗骶管囊肿的疗效.[方法]2000年2月~2006年6月,对16例骶管囊肿患者,在CT引导下定位,用腰穿针经骶孔进入囊肿内,抽出囊内液后,注入医用生物蛋白胶.[结果]16例患者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6年,患者术后腰骶部疼痛及骶神经根症状明显缓解,MRI显示囊肿消失,无复发.[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医用生物蛋白胶黏合剂治疗骶管囊肿,疗效满意,微创操作,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管囊肿 经皮穿刺 生物蛋白胶
下载PDF
C型臂下经皮穿刺注射生物蛋白胶治疗骶管囊肿19例 被引量:8
5
作者 聂会勇 杨小立 +1 位作者 王忠华 王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18-418,F0003,共2页
目的探讨C型臂下经皮穿刺注射生物蛋白胶治疗骶管囊肿的疗效。方法在C型臂下,对19例骶管囊肿患者经皮穿刺抽出骶管囊液,然后注射医用生物蛋白胶闭合囊腔。随访2年,观察症状缓解程度和囊肿消失情况。结果经过医用生物蛋白胶治疗骶管囊肿... 目的探讨C型臂下经皮穿刺注射生物蛋白胶治疗骶管囊肿的疗效。方法在C型臂下,对19例骶管囊肿患者经皮穿刺抽出骶管囊液,然后注射医用生物蛋白胶闭合囊腔。随访2年,观察症状缓解程度和囊肿消失情况。结果经过医用生物蛋白胶治疗骶管囊肿后,患者症状较术前均明显缓解(P<0.05)。结论 C型臂下注射生物蛋白胶治疗骶管囊肿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管囊肿 经皮穿刺 注射治疗 生物蛋白胶
下载PDF
带蒂脂肪瓣及神经根包裹术在神经根型骶管囊肿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李传坤 何百祥 +2 位作者 鲍刚 廉民学 王宁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7-189,共3页
目的探讨带蒂脂肪瓣及神经根包裹术在神经根型骶管囊肿手术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分析我科收治的14例神经根型骶管囊肿的手术指证、手术技巧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在显微镜及神经电生理监测的辅助下,14例患者,囊壁全切9例,囊壁包... 目的探讨带蒂脂肪瓣及神经根包裹术在神经根型骶管囊肿手术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分析我科收治的14例神经根型骶管囊肿的手术指证、手术技巧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在显微镜及神经电生理监测的辅助下,14例患者,囊壁全切9例,囊壁包裹6例,全切率64.3%,术后症状明显改善。结论神经根型骶管囊肿手术中采用带蒂脂肪瓣及神经包裹术,可以有效保护神经根,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并显著降低复发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部 蛛网膜 骶管囊肿 带蒂脂肪瓣 神经根包裹术
下载PDF
骶管囊肿的MRI、CT影像对比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周永红 符有文 +2 位作者 刘文慈 罗泽斌 陈武标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8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评价MRI和CT对骶管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骶管囊肿的MRI与CT表现,5例仅行MRI检查,8例同时做CT和MRI。结果骶管囊肿的MRI表现较具特征性,囊肿信号表现与脑脊液一致,对病变的定性明显优于CT。结论MRI... 目的评价MRI和CT对骶管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骶管囊肿的MRI与CT表现,5例仅行MRI检查,8例同时做CT和MRI。结果骶管囊肿的MRI表现较具特征性,囊肿信号表现与脑脊液一致,对病变的定性明显优于CT。结论MRI可作为一种常规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骶管囊肿患者进行诊断和追踪,CT的优势在于能清楚地表现相邻骨质改变,两者相结合是诊断骶管囊肿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管囊肿 磁共振成像 断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骶管囊肿显微手术治疗1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高英琳 杨彦钊 +1 位作者 崔春泽 闫惊涛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0年第5期581-582,共2页
骶管囊肿是指发生于骶管内的囊性病变,其临床发病率约1%~4.6%,由于医学影像学的发展,特别是磁共振成像(MRI)的普遍应用,对本病的诊断率明显提高。2003年2月至2009年7月收治我院骶管囊肿18例患者,均行显微手术切除,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骶管囊肿 临床分析 手术治疗 显微手术切除 医学影像学 磁共振成像 2009年 囊性病变
下载PDF
3.0T-MRI 3D-SPACE序列显示神经根与骶管囊肿的关系 被引量:7
9
作者 魏海港 李传亭 +1 位作者 张和平 靳海英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1期117-119,共3页
目的观察3T磁共振3D-SPACE(sampling perfection with application-optimized contrasts by using differentflip angle evolutions,SPACE)序列在显示神经根与骶管囊肿关系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9例神经根囊肿患者行3T磁共振常规扫描及3D-... 目的观察3T磁共振3D-SPACE(sampling perfection with application-optimized contrasts by using differentflip angle evolutions,SPACE)序列在显示神经根与骶管囊肿关系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9例神经根囊肿患者行3T磁共振常规扫描及3D-SPACE序列扫描,并在工作站对原始图像沿神经根走形进行冠状位、横轴位重建,分析常规序列及3D-SPACE序列重建图像MRI征象。结果 19例患者3D-SPECE序列冠状位重建图像均清晰的显示出神经根与骶管囊肿的关系,其中神经根中央型9例,神经根周围型7例,灯笼状3例。结论磁共振3D-SPACE序列具有扫描层面薄和多方位重建优势,能够清晰的显示囊肿的解剖部位以及囊肿与神经根的关系,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多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管囊肿 磁共振成像 三维快速自旋回波成像序列
下载PDF
显微手术治疗骶管囊肿4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彬 王振宇 +8 位作者 谢京城 马长城 陈晓东 孙建军 李振东 于涛 张嘉 林国中 赵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04-1108,共5页
目的探讨骶管囊肿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1月,显微外科治疗骶管囊肿43例,后正中切口行椎板切除或椎板切开保留回置,显微镜下行囊肿漏口修补、神经根松解、神经根袖状成形缝合或漏口缝扎、切断外终丝,小囊肿在神经电生... 目的探讨骶管囊肿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1月,显微外科治疗骶管囊肿43例,后正中切口行椎板切除或椎板切开保留回置,显微镜下行囊肿漏口修补、神经根松解、神经根袖状成形缝合或漏口缝扎、切断外终丝,小囊肿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电凝塑形,明胶海绵、止血纱与人工硬脊膜材料或椎旁肌肌肉瓣填充骶管内残腔。结果行神经根袖状成形25例,其中合并小囊肿予以囊壁电凝塑形2例;囊肿漏口缝扎17例,其中9例行外终丝切断;臀大肌肌皮瓣填充1例。椎板切除28例,椎板回置15例。手术时间82~300 min,中位数161 min,术中出血10~300 ml,中位数50 ml。随访6~27个月,中位时间15个月。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显著降低[中位数6分(0~10分)vs.0分(0~8分),Z=-5.230,P=0.000],JOA评分显著升高[21分(4~28分)vs.28分(20~29分),Z=-5.314,P=0.000]。治愈19例(44.2%),显效12例(27.9%),有效4例(9.3%),无效8例(18.6%),总有效率81.4%(35/43)。结论依据囊肿类型采取分类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骶管囊肿微创、安全,能够明显改善疼痛症状及神经功能,囊肿漏口的处理和神经根松解是治疗的关键,应早期治疗以恢复骶管正常解剖学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管囊肿 显微手术
下载PDF
CT引导微创注射生物蛋白胶治疗骶管囊肿围手术期异常事件的防治 被引量:7
11
作者 吴宏斌 邵增务 +2 位作者 杨述华 郑启新 柳曦 《颈腰痛杂志》 2008年第5期421-424,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微创注射生物蛋白胶治疗骶管囊肿围手术期异常事件产生的原因,提出防治措施。方法2006年1月-2007年10月行CT引导微创注射生物蛋白胶治疗骶管囊肿37例,其中L5S17例,S1-212例,S2-318例。回顾分析围手术期出现的异常事件和... 目的探讨CT引导微创注射生物蛋白胶治疗骶管囊肿围手术期异常事件产生的原因,提出防治措施。方法2006年1月-2007年10月行CT引导微创注射生物蛋白胶治疗骶管囊肿37例,其中L5S17例,S1-212例,S2-318例。回顾分析围手术期出现的异常事件和产生的原因。结果血性囊液13例,抽不出囊液4例,骶管内积气28例,骶神经根刺伤2例,术后发热8例,剧烈头痛,呕吐3例,症状无缓解3例,除骶管内积气外,上述并发症多发生于该微创技术早期应用的病例中,与术中穿刺和抽液技术,病例选择不当有关。结论CT导向下的穿刺和抽液技术有一个学习和熟练的过程,掌握技巧,正确选择病例和完善围手术期处理是防治围手术期异常事件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手术 骶管囊肿 CT 并发症
下载PDF
内含终丝的骶管囊肿21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林国中 王振宇 +3 位作者 谢京城 刘彬 马长城 陈晓东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82-585,共4页
目的:总结内含终丝的骶管囊肿的特点,探讨其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7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21例内含终丝的骶管囊肿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和手术方法。临床症状以腰骶部及会阴区疼痛、双下肢无力和二便功能障碍为主。磁... 目的:总结内含终丝的骶管囊肿的特点,探讨其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7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21例内含终丝的骶管囊肿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和手术方法。临床症状以腰骶部及会阴区疼痛、双下肢无力和二便功能障碍为主。磁共振成像表现为骶管内长T1、长T2囊性信号,囊内可见终丝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均合并脊髓低位。手术包括囊壁切除、终丝切断、脊髓拴系松解和终池重建等主要步骤。结果:囊壁全切除14例,次全切除7例。21例均将终丝分离切除,彻底松解拴系,并全部完成终池重建。术后除7例有轻度肛周麻木感外,无其他新发神经功能障碍。病理检查证实囊壁和终丝符合脊膜囊肿和终丝结构。术后患者腰骶部及会阴区疼痛消失、双下肢无力及大小便功能障碍逐渐恢复。视觉模拟疼痛评分从术前(5.24±1.41)分降到术后的(2.01±1.33)分;运动障碍者手术后肌力提高1~2级;括约肌障碍者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从(2.09±0.99)分上升到(2.78±0.52)分。随访3个月至7年,平均2.25年,所有患者脊髓功能达到McCormick分级Ⅰ级,仅1例囊肿复发。结论:内含终丝的骶管囊肿罕见,以腰骶部及会阴区疼痛和脊髓拴系症状为主要表现。磁共振成像有助于该病的诊断,表现为囊肿内脑脊液信号和终丝结构,伴有脊髓圆锥低位。手术应在显微镜下切除囊壁,切断终丝并松解脊髓拴系和重建终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管囊肿 终丝 脊髓拴系综合征 显微外科手术 肌电描记术
下载PDF
普瑞巴林联合氨酚羟考酮对骶管囊肿切除术后神经痛的早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静 陶熔 +2 位作者 马松鹤 姜迎海 夏令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2942-2944,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氨酚羟考酮及普瑞巴林对骶管囊肿术后神经痛的早期疗效。方法:对102例骶管囊肿切除术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普瑞巴林组(A组)、氨酚羟考酮组(B组)、普瑞巴林联合氨酚羟考酮组(C组)以及安慰剂对照组(D组)。结果:不同试验...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氨酚羟考酮及普瑞巴林对骶管囊肿术后神经痛的早期疗效。方法:对102例骶管囊肿切除术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普瑞巴林组(A组)、氨酚羟考酮组(B组)、普瑞巴林联合氨酚羟考酮组(C组)以及安慰剂对照组(D组)。结果:不同试验组患者用药后VAS评分与安慰剂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试验组患者用药后VA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随时间延长VAS值逐渐下降。单独使用氨酚羟考酮组与单独使用普瑞巴林组于用药3d后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联合使用氨酚组羟考酮与普瑞巴林组在14d以后VAS评分与单用氨酚羟考酮组或单用普瑞巴林组VAS评分均有明显差异。结论:联合使用氨酚羟考酮及普瑞巴林对骶管囊肿切除术后神经痛疗效确切,且副作用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管囊肿 神经痛 普瑞巴林 氨酚羟考酮
下载PDF
成人症状性骶管囊肿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绍辉 尚爱加 +3 位作者 高超 丁平 崔建飞 梁树立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6年第11期676-678,共3页
目的 探讨成人症状性骶管囊肿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收治症状性骶管囊肿32例,均在术中监护下手术,采取囊壁大部分切除+漏口缩窄+自体脂肪瓣填塞术17例,囊壁切除+交通孔缝扎+自体脂肪瓣填塞术8例,囊壁部分切... 目的 探讨成人症状性骶管囊肿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收治症状性骶管囊肿32例,均在术中监护下手术,采取囊壁大部分切除+漏口缩窄+自体脂肪瓣填塞术17例,囊壁切除+交通孔缝扎+自体脂肪瓣填塞术8例,囊壁部分切除+神经袖套重建+自体脂肪瓣填塞术7例。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改良腰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估手术前后功能状态及疼痛程度。结果 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22个月,无复发;29例症状改善,功能恢复良好,术后1年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改良腰椎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结论 依据骶管囊肿的分型,采取相应手术,可缓解患者疼痛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性骶管囊肿 Tarlov囊肿 成人 手术治疗 疗效
下载PDF
CT引导经皮穿刺注射生物蛋白胶治疗骶管囊肿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宋阳 赵丽 +2 位作者 朱本藩 赵家贵 陈家骅 《安徽医药》 CAS 2011年第6期715-717,共3页
目的探讨CT引导经皮穿刺注射生物蛋白胶(FG)治疗骶管囊肿的操作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对于有临床症状骶管囊肿20例患者在CT引导下定位穿刺并注入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依据囊肿与蛛网膜下腔是否相通分为A(n=12)、B(n=8)两组,通过Oswestry... 目的探讨CT引导经皮穿刺注射生物蛋白胶(FG)治疗骶管囊肿的操作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对于有临床症状骶管囊肿20例患者在CT引导下定位穿刺并注入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依据囊肿与蛛网膜下腔是否相通分为A(n=12)、B(n=8)两组,通过Oswestry和VAS评分、MRI评价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Oswestry、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1个月随访,两组有效率分别为83.33%和87.5%。术后1个月复查MRI示囊肿消失。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FG治疗骶神经根囊肿,具有微创操作、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管囊肿 经皮穿刺 纤维蛋白粘合剂
下载PDF
肌电图监测在骶管囊肿显微填塞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慧 钟永林 +3 位作者 徐文鑫 林江凯 冯华 吴国材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0年第8期499-500,共2页
目的探讨肛门外括约肌、尿道外括约肌肌电图监测在骶管囊肿显微填塞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科16例骶管囊肿病人进行术中肛门外括约肌、尿道外括约肌肌电图自由连续性监测,观察手术操作对肌电图的影响。结果术中出现不同程度的肌电活动... 目的探讨肛门外括约肌、尿道外括约肌肌电图监测在骶管囊肿显微填塞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科16例骶管囊肿病人进行术中肛门外括约肌、尿道外括约肌肌电图自由连续性监测,观察手术操作对肌电图的影响。结果术中出现不同程度的肌电活动,其中肛门外括约肌出现肌电活动15例,尿道外括约肌出现肌电活动11例,两者同时出现9例,无变化1例。手术后,所有患者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结论术中自由连续肌电图监测,实时观察分析肛门外括约肌、尿道外括约肌肌电图可减少术中神经功能损伤,为手术提供安全保障,减少术后功能障碍的发生和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外括约肌肌电图 尿道外括约肌肌电图 骶管囊肿 显微填塞术 术中监护
下载PDF
骶管囊肿手术并发脑脊液漏20例的处理体会 被引量:2
17
作者 贾学军 寇剑铭 +4 位作者 王玺 侯建文 田伟 高冲 刘艺 《颈腰痛杂志》 2016年第5期442-443,共2页
由于核磁检查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骶管囊肿的检出率愈来愈高。随着治疗手段的更新,手术已成为治疗骶管囊肿的重要手段,骶管囊肿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但相关文献却很少见。术中术后一旦发现脑脊液漏,应立即采取积极... 由于核磁检查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骶管囊肿的检出率愈来愈高。随着治疗手段的更新,手术已成为治疗骶管囊肿的重要手段,骶管囊肿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但相关文献却很少见。术中术后一旦发现脑脊液漏,应立即采取积极措施,若处理不当、合并颅内感染,可产生灾难性后果。本科自2004-01—2015—02,有20例骶管囊肿手术患者并发脑脊液漏,现将其防治体会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管囊肿 脑脊液漏 硬脊膜破裂
下载PDF
骶管囊肿引发盆腔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病例报道 被引量:1
18
作者 吕莹莹 周瑾 杜冬萍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957-958,共2页
骶管囊肿是常见的骶管内先天性异常结构,大部分没有症状,引起盆腔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骶管囊肿更不常见,以泌尿生殖系统症状为主的病例几乎未见报道。本科于2013年7月-12月间对15名年龄介于50-74岁的女性患者进行了观察分析,所有患者均有... 骶管囊肿是常见的骶管内先天性异常结构,大部分没有症状,引起盆腔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骶管囊肿更不常见,以泌尿生殖系统症状为主的病例几乎未见报道。本科于2013年7月-12月间对15名年龄介于50-74岁的女性患者进行了观察分析,所有患者均有尿频、尿急、尿痛伴或不伴会阴区阵发性或者持续性疼痛数年、经泌尿外科和妇产科长时间检查找不到确切病因且对症治疗无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骶管囊肿 会阴区 泌尿生殖系统 先天性异常 泌尿外科 脊膜囊 骶管阻滞 对症治疗
下载PDF
骶管囊肿伴脊髓拴系的显微外科治疗 被引量:1
19
作者 崔志强 修波 +2 位作者 萧凯 罗天宝 段宏宇 《北京医学》 CAS 2010年第10期792-794,共3页
目的评价骶管内囊肿伴有脊髓拴系显微外科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35例骶管内囊肿伴脊髓栓系患者,行神经系统检查和MRI检查,并行显微外科手术。术后评价:①按疗效包括显效、有效、无效和加重进行评定;②按复查后MRI影像学表现。结果手术疗... 目的评价骶管内囊肿伴有脊髓拴系显微外科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35例骶管内囊肿伴脊髓栓系患者,行神经系统检查和MRI检查,并行显微外科手术。术后评价:①按疗效包括显效、有效、无效和加重进行评定;②按复查后MRI影像学表现。结果手术疗效:显效14例(40%),有效20例(57.1%),无效1例(2.8%),加重0例(0%)。复查MRI结果:影像学检查显示脊髓均有不同程度的上移,囊肿均无复发。结论显微外科手术对脊髓拴系伴有骶管内囊肿的同时治疗是可能的,并且是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拴系 骶管囊肿 显微外科
下载PDF
CT引导经皮穿刺注射纤维蛋白黏合剂治疗骶管囊肿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宋阳 陈家骅 《安徽医学》 2011年第7期1025-1028,共4页
骶管囊肿在医学文献中[1]又称骶骨脊膜囊肿、骶骨蛛网膜囊肿、骶骨神经根囊肿等,发病机制不明,1938年Tarlov首次报道骶管囊肿。该病往往累及骶2~3神经后支,或背侧神经节,MRI或椎管造影可以明确显示其部位和大小,有的为多发性,有症状的仅... 骶管囊肿在医学文献中[1]又称骶骨脊膜囊肿、骶骨蛛网膜囊肿、骶骨神经根囊肿等,发病机制不明,1938年Tarlov首次报道骶管囊肿。该病往往累及骶2~3神经后支,或背侧神经节,MRI或椎管造影可以明确显示其部位和大小,有的为多发性,有症状的仅占1%。此病由于临床上较少见,并且临床表现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及椎管内肿瘤相似,故常被误诊或漏诊,需注意鉴别[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管囊肿 经皮穿刺 纤维蛋白黏合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