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股骨颈骨折、髋关节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等疾病中。随着做THA手术的患者逐渐增多、手术患者年轻化,需行全髋关节翻修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THA手术失败的原因主要是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股骨颈骨折、髋关节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等疾病中。随着做THA手术的患者逐渐增多、手术患者年轻化,需行全髋关节翻修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THA手术失败的原因主要是磨损颗粒导致假体周围骨溶解,从而引起假体无菌性松动,其他原因包括假体位置不良、感染、反复脱位等。展开更多
全身麻醉下闭合复位加髋人位石膏固定是治疗24月龄以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的通用方法,但闭合复位后仍有约1/3的患儿存在残余髋臼发育不良。尽管骨盆截骨术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残余髋臼发育不良...全身麻醉下闭合复位加髋人位石膏固定是治疗24月龄以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的通用方法,但闭合复位后仍有约1/3的患儿存在残余髋臼发育不良。尽管骨盆截骨术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残余髋臼发育不良的治疗,但其手术时机和手术指征仍不明晰。本研究拟通过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非随机对照试验探讨DDH闭合复位后残余髋臼发育不良的手术干预时机和指征。研究设计拟纳入283例DDH闭合复位后残余髋臼发育不良患儿,包括观察组183例,手术组(采用骨盆截骨术)100例。手术组根据患儿年龄采用Salter、Pemberton、骨盆三联或髋臼周围截骨术。所有患儿随访10年,拟在DDH闭合复位后8个时间点(闭合复位术后1、2、3、4、5~6、7~8、9~10年以及10年以上)拍摄髋关节正位X线片,测量髋臼指数(acetabular index,AI)、中心边缘角(center-edge angle of wiberg,CEA)和Reimer指数(Reimer's index,RI),根据末次随访时正位X线片上髋关节Severin分级分为满意组(Severin分级为Ⅰ、Ⅱ级)和不满意组(Severin分级为Ⅲ、Ⅳ级),利用Logistic回归和Cox回归分析残余髋臼发育不良的风险因素,比较两组患儿AI、CEA、RI及Severin分级情况。这一多中心前瞻性研究可以为DDH闭合复位后残余髋臼发育不良的手术干预时机和指征提供循证医学证据。展开更多
老年人髋部骨折的发病率正在上升,这可能是由于人口老龄化加重和生活方式更积极等多方面原因所致[1]。由于创伤后缺血性坏死和继发性髋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生,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疗效较差,并发症发生率高,尤其是髋臼移位...老年人髋部骨折的发病率正在上升,这可能是由于人口老龄化加重和生活方式更积极等多方面原因所致[1]。由于创伤后缺血性坏死和继发性髋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生,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疗效较差,并发症发生率高,尤其是髋臼移位性骨折和股骨头粉碎性骨折的患者[2-3]。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老年髋部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案之一,该术式可以使髋关节快速实现全负重,避免因长期卧床而产生并发症,并且有可靠的临床预后结果[4],但其面临的挑战是实现髋臼假体的稳定置入和髋臼骨缺损的修复。展开更多
目的:深入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治疗髋臼骨折继发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2年6月,采用THA治疗15例髋臼骨折继发创伤性关节炎患者,男8例,女7例,年龄40~76(59.20±9.46)岁...目的:深入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治疗髋臼骨折继发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2年6月,采用THA治疗15例髋臼骨折继发创伤性关节炎患者,男8例,女7例,年龄40~76(59.20±9.46)岁。记录术前及术后假体松动、髋关节脱位、髋关节活动度、神经损伤等情况,采用Harri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影像学检查评价髋关节功能及手术疗效。结果:1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神经、血管损伤,术后切口均Ⅰ期甲级愈合,无感染。随访时间6~39(18.33±9.27)个月。其中1例术后半年发生髋臼侧假体松动,经过翻修手术后恢复良好;1例髋关节脱位,经切开复位处理后治愈,无不良后果。术后末次随访Harris评分(88.60±4.01)分,与术前(47.20±11.77)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末次随访VAS评分1(1)分,与术前8(2)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本组所有患者疼痛症状减轻或消失,关节功能满意;末次随访影像学资料显示关节假体贴合良好,无异位骨化发生,假体无松动。结论:THA治疗髋臼骨折继发创伤性关节炎疗效可靠,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术前对患者全面评估、骨缺损评估,术中髋臼、股骨、内固定物与骨缺损的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展开更多
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目前较为常见及成熟的骨科手术,能有效缓解髋关节疼痛和改善髋关节功能。在THA中,髋臼杯的安放角度对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而脊柱-髋关节关系则是决定髋臼杯安放角度的关键因素之一。脊柱-...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目前较为常见及成熟的骨科手术,能有效缓解髋关节疼痛和改善髋关节功能。在THA中,髋臼杯的安放角度对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而脊柱-髋关节关系则是决定髋臼杯安放角度的关键因素之一。脊柱-髋关节关系对THA术中髋臼杯安放角度的影响一直是骨科领域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本文从脊柱-髋关节关系的生物力学变化、异常脊柱-髋关节关系对THA的影响、THA术前脊柱-髋关节关系的评估、THA术中髋臼杯的安放4个方面对脊柱-髋关节关系对THA术中髋臼杯安放角度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展开更多
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治疗终末期骨性关节炎及股骨头坏死等髋关节疾病有着较为显著的疗效,髋臼假体的准确定位成为手术的关键,诸多学者提出以髋臼横韧带为参考定位髋臼假体能降低术后脱位的发生率,这种定位方法...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治疗终末期骨性关节炎及股骨头坏死等髋关节疾病有着较为显著的疗效,髋臼假体的准确定位成为手术的关键,诸多学者提出以髋臼横韧带为参考定位髋臼假体能降低术后脱位的发生率,这种定位方法无需额外器械辅助,具有简便、快速、经济的优点,能够避免高BMI及术中骨盆旋转对假体安置的影响,帮助初学者快速掌握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假体安置的技术要领。本文将阐述髋臼横韧带的基础解剖,并从髋臼假体的角度、覆盖率及旋转中心等方面对髋臼横韧带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对髋臼假体的定位意义进行综述。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线上线下整体优化干预在伴肌少症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104例伴肌少症老年THA,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围手术...目的探讨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线上线下整体优化干预在伴肌少症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104例伴肌少症老年THA,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围手术期干预,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以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线上线下整体优化干预。对比2组住院情况、不良事件发生率、依从性、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简易躯体执行能力测试量表(SPPB)、髋关节伤残和骨关节炎问卷(HOOS)、Harris髋关节功能及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观察组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3 d、术后7 d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3.85%(2/52)低于对照组17.31%(9/52)(P<0.05);观察组总依从度96.15%(50/52)高于对照组78.85%(41/52)(P<0.01);术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SPPB、HOOS及Harris、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线上线下整体优化干预应用于伴肌少症老年THA患者中,可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感,减少不良事件,提升依从性,促进髋关节及躯体功能好转,有助于患者预后恢复。展开更多
文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股骨颈骨折、髋关节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等疾病中。随着做THA手术的患者逐渐增多、手术患者年轻化,需行全髋关节翻修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THA手术失败的原因主要是磨损颗粒导致假体周围骨溶解,从而引起假体无菌性松动,其他原因包括假体位置不良、感染、反复脱位等。
文摘全身麻醉下闭合复位加髋人位石膏固定是治疗24月龄以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的通用方法,但闭合复位后仍有约1/3的患儿存在残余髋臼发育不良。尽管骨盆截骨术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残余髋臼发育不良的治疗,但其手术时机和手术指征仍不明晰。本研究拟通过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非随机对照试验探讨DDH闭合复位后残余髋臼发育不良的手术干预时机和指征。研究设计拟纳入283例DDH闭合复位后残余髋臼发育不良患儿,包括观察组183例,手术组(采用骨盆截骨术)100例。手术组根据患儿年龄采用Salter、Pemberton、骨盆三联或髋臼周围截骨术。所有患儿随访10年,拟在DDH闭合复位后8个时间点(闭合复位术后1、2、3、4、5~6、7~8、9~10年以及10年以上)拍摄髋关节正位X线片,测量髋臼指数(acetabular index,AI)、中心边缘角(center-edge angle of wiberg,CEA)和Reimer指数(Reimer's index,RI),根据末次随访时正位X线片上髋关节Severin分级分为满意组(Severin分级为Ⅰ、Ⅱ级)和不满意组(Severin分级为Ⅲ、Ⅳ级),利用Logistic回归和Cox回归分析残余髋臼发育不良的风险因素,比较两组患儿AI、CEA、RI及Severin分级情况。这一多中心前瞻性研究可以为DDH闭合复位后残余髋臼发育不良的手术干预时机和指征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文摘老年人髋部骨折的发病率正在上升,这可能是由于人口老龄化加重和生活方式更积极等多方面原因所致[1]。由于创伤后缺血性坏死和继发性髋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生,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疗效较差,并发症发生率高,尤其是髋臼移位性骨折和股骨头粉碎性骨折的患者[2-3]。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老年髋部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案之一,该术式可以使髋关节快速实现全负重,避免因长期卧床而产生并发症,并且有可靠的临床预后结果[4],但其面临的挑战是实现髋臼假体的稳定置入和髋臼骨缺损的修复。
文摘目的:深入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治疗髋臼骨折继发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2年6月,采用THA治疗15例髋臼骨折继发创伤性关节炎患者,男8例,女7例,年龄40~76(59.20±9.46)岁。记录术前及术后假体松动、髋关节脱位、髋关节活动度、神经损伤等情况,采用Harri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影像学检查评价髋关节功能及手术疗效。结果:1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神经、血管损伤,术后切口均Ⅰ期甲级愈合,无感染。随访时间6~39(18.33±9.27)个月。其中1例术后半年发生髋臼侧假体松动,经过翻修手术后恢复良好;1例髋关节脱位,经切开复位处理后治愈,无不良后果。术后末次随访Harris评分(88.60±4.01)分,与术前(47.20±11.77)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末次随访VAS评分1(1)分,与术前8(2)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本组所有患者疼痛症状减轻或消失,关节功能满意;末次随访影像学资料显示关节假体贴合良好,无异位骨化发生,假体无松动。结论:THA治疗髋臼骨折继发创伤性关节炎疗效可靠,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术前对患者全面评估、骨缺损评估,术中髋臼、股骨、内固定物与骨缺损的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文摘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目前较为常见及成熟的骨科手术,能有效缓解髋关节疼痛和改善髋关节功能。在THA中,髋臼杯的安放角度对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而脊柱-髋关节关系则是决定髋臼杯安放角度的关键因素之一。脊柱-髋关节关系对THA术中髋臼杯安放角度的影响一直是骨科领域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本文从脊柱-髋关节关系的生物力学变化、异常脊柱-髋关节关系对THA的影响、THA术前脊柱-髋关节关系的评估、THA术中髋臼杯的安放4个方面对脊柱-髋关节关系对THA术中髋臼杯安放角度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文摘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治疗终末期骨性关节炎及股骨头坏死等髋关节疾病有着较为显著的疗效,髋臼假体的准确定位成为手术的关键,诸多学者提出以髋臼横韧带为参考定位髋臼假体能降低术后脱位的发生率,这种定位方法无需额外器械辅助,具有简便、快速、经济的优点,能够避免高BMI及术中骨盆旋转对假体安置的影响,帮助初学者快速掌握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假体安置的技术要领。本文将阐述髋臼横韧带的基础解剖,并从髋臼假体的角度、覆盖率及旋转中心等方面对髋臼横韧带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对髋臼假体的定位意义进行综述。
文摘目的探讨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线上线下整体优化干预在伴肌少症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104例伴肌少症老年THA,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围手术期干预,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以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线上线下整体优化干预。对比2组住院情况、不良事件发生率、依从性、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简易躯体执行能力测试量表(SPPB)、髋关节伤残和骨关节炎问卷(HOOS)、Harris髋关节功能及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观察组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3 d、术后7 d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3.85%(2/52)低于对照组17.31%(9/52)(P<0.05);观察组总依从度96.15%(50/52)高于对照组78.85%(41/52)(P<0.01);术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SPPB、HOOS及Harris、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线上线下整体优化干预应用于伴肌少症老年THA患者中,可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感,减少不良事件,提升依从性,促进髋关节及躯体功能好转,有助于患者预后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