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尽与未尽——朱熹丧祭礼中的鬼神观
1
作者 毛国民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0-151,160,共13页
朱熹理气观下,人死之后,鬼神只是气;气屈为鬼,气伸为神。但是,人死之后气是“散尽”还是“未尽”,值得讨论。朱熹却两者兼论,认为人死有常理和非常理两种情形,常理下“安于死者”,气自散而尽;非常理下气凝结而“未尽散”,易成为“四类... 朱熹理气观下,人死之后,鬼神只是气;气屈为鬼,气伸为神。但是,人死之后气是“散尽”还是“未尽”,值得讨论。朱熹却两者兼论,认为人死有常理和非常理两种情形,常理下“安于死者”,气自散而尽;非常理下气凝结而“未尽散”,易成为“四类”鬼怪。于是,使死者气散尽且“安”,而不变为鬼怪,必须践行儒家的丧祭礼。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丧礼重在慎终,丧尽其礼,“安顿”人死之气,使其“顺死”“安死”“自然老死”,不会变成“历鬼”;但祭礼重在追远,祭尽其诚,与祖先之气“感通”交接。总体上看,朱熹鬼神观仍然属于日月大化流行宇宙论的阐释框架,这一方面有利于排斥唐宋时期“幽明隔断”人格化的佛教鬼神观,另一方面也使“祖考来格”打上浓重的神秘主义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鬼神观 丧祭礼
下载PDF
清华简《三寿》《汤在啻门》二文中的鬼神观 被引量:11
2
作者 曹峰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3-40,共8页
清华简《殷高宗问于三寿》和《汤在啻门》两篇文献都对鬼神非常敬重。《殷高宗问于三寿》中彭祖反复强调,让"神"与"民"均得到满足,是衡量统治者是否高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汤在啻门》讨论了构成"人""... 清华简《殷高宗问于三寿》和《汤在啻门》两篇文献都对鬼神非常敬重。《殷高宗问于三寿》中彭祖反复强调,让"神"与"民"均得到满足,是衡量统治者是否高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汤在啻门》讨论了构成"人""邦""地""天"的重要因素,其中"四神"和"九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此二文既重视鬼神,又不惟鬼神;既重视人的理性思考,又借重鬼神作为禁忌所能产生的神秘作用,因此和将鬼神视为绝对力量的墨家无关,思想倾向更接近黄老道家。《汤在啻门》出现了"地真"这个特定的道教用语,"四神"和"九神"也很有可能和道家、道教中的"神人""真人"等神仙有关。所以,后世道教可能从这些战国文献的鬼神观中吸收了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鬼神观 黄老道家 道教
下载PDF
论《墨子·墨语》墨家后学之鬼神观 被引量:8
3
作者 丁四新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2,共12页
《墨语》诸篇大体上反映了墨家后学的观念。与《明鬼》等篇相较,《墨语》对于鬼神之有无及其明知与否的问题在观点与论证方式上作了较大的转变或演进:对于"鬼神之有",《墨语》主要是通过对儒者的驳斥来展现和维护的;对于"... 《墨语》诸篇大体上反映了墨家后学的观念。与《明鬼》等篇相较,《墨语》对于鬼神之有无及其明知与否的问题在观点与论证方式上作了较大的转变或演进:对于"鬼神之有",《墨语》主要是通过对儒者的驳斥来展现和维护的;对于"鬼神之明知",墨氏后学则充满了怀疑;《墨语》对"厚葬"的观念几乎未作批评,这与墨者夷之"厚葬其亲"的行为是一致的;墨家后学之鬼神观在目的上更加突出生人之利,在内容上则着重以"健康"作为祭祀及为义活动的意义所在。墨氏后学从对于魂魄实体的关注转而对肉体的健康产生深度的忧虑,这很可能受到阴阳哲学的"生命"观的严重影响。墨术废而不传,当与墨家后学鬼神观有较大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子》 《墨语》 墨家后学 鬼神观 健康
下载PDF
关于子产天道鬼神观的误解与探正 被引量:4
4
作者 陈泳超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8年第5期47-51,共5页
禳火、详梦、祀鬼是最能体现子产天道鬼神观的三件大事,历来论者或认为子产是思想复杂甚至互相矛盾的人物,或执一端不及其余。其实,这三件事在子产时代并无矛盾。禳火之事,子产反对的“天道”是占星家们的自然神秘之天,而他对于传... 禳火、详梦、祀鬼是最能体现子产天道鬼神观的三件大事,历来论者或认为子产是思想复杂甚至互相矛盾的人物,或执一端不及其余。其实,这三件事在子产时代并无矛盾。禳火之事,子产反对的“天道”是占星家们的自然神秘之天,而他对于传统的有意志之天鬼神灵是恭敬有加的,其内在原则即看是否合乎礼制。详梦也是对礼的具体运用。祀鬼略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产 禳火 详梦 祀鬼 天道鬼神观
下载PDF
理性与非理性之间:朱熹的鬼神观辨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冯兵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32,共7页
朱熹的鬼神观主要是在有关礼乐的讨论中形成的,它既与传统礼学一脉相承,又有着较为浓厚的理学背景,是儒家鬼神论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集大成者。朱熹认为:鬼神"实有",源于理气的共同作用;出于"正理"的鬼神"无形与... 朱熹的鬼神观主要是在有关礼乐的讨论中形成的,它既与传统礼学一脉相承,又有着较为浓厚的理学背景,是儒家鬼神论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集大成者。朱熹认为:鬼神"实有",源于理气的共同作用;出于"正理"的鬼神"无形与声",而"非理之常"的鬼怪却有可见之"形质";鬼神思想是构成礼学的重要部分,鬼神与礼乐有着内在相通性。朱熹对鬼神的讨论,主体上是一种哲学化的鬼神观,但十分复杂,它既有较强的理性主义精神,又受到了世俗的鬼神迷信及佛道二教的影响,从而染上了一定的非理性色彩,可视为传统儒家鬼神观念的一个代表,具有历史的普遍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鬼神观 礼学 理学
下载PDF
天人之间:鬼神观与法文化——以传统为视角 被引量:1
6
作者 叶晓川 焦利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04年第5期77-82,共6页
鬼神观是中国传统法文化中核心观念之一。鬼神观与中国传统立法文化、司法文化、法律思维以及法学之间有着密切联系,甚至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传统法文化的精神特质。
关键词 鬼神观 法文化 立法文化 中国 法律制度
下载PDF
畏天命 敬鬼神──论孔子的“天命”观和鬼神观 被引量:4
7
作者 诸葛忆兵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1-76,共6页
畏天命敬鬼神──论孔子的“天命”观和鬼神观诸葛忆兵天地、祖光、鬼神的崇拜和信仰,构成华夏先民宗教生活的主体,进而演为某些基本的哲学范畴。承天之佑、先祖有灵、鬼神赐福,是先民宗教活动的主要目的,也是他们生存价值之依据。... 畏天命敬鬼神──论孔子的“天命”观和鬼神观诸葛忆兵天地、祖光、鬼神的崇拜和信仰,构成华夏先民宗教生活的主体,进而演为某些基本的哲学范畴。承天之佑、先祖有灵、鬼神赐福,是先民宗教活动的主要目的,也是他们生存价值之依据。这种先古宗教观,形成于生产力低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天” “天命”论 鬼神观 鬼神而远之 《论语》 鬼神信仰 鬼神崇拜 “民本”思想 天命
下载PDF
孔子的生死观和鬼神观 被引量:5
8
作者 胡玉冰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1期78-82,共5页
孔子是中国儒家学说的创建者,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孔子生死观的基本倾向是重生轻死,主张积极入世,是一种乐生的思想。孔子对鬼神的态度首先是信其有,提倡要敬鬼神,重祭祀;但他又不过于迷信鬼神,主张对鬼神要敬而远之,这反映了孔子... 孔子是中国儒家学说的创建者,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孔子生死观的基本倾向是重生轻死,主张积极入世,是一种乐生的思想。孔子对鬼神的态度首先是信其有,提倡要敬鬼神,重祭祀;但他又不过于迷信鬼神,主张对鬼神要敬而远之,这反映了孔子思想的矛盾性。与人事相比,孔子认为鬼神之事居其次,而且敬鬼神往往是为了重人事。《论语》是记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儒家著作,本文试就该书中所反映的孔子的生死观和鬼神观浅析如下,请教于学术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思想 生死 鬼神观 积极入世 重人事 矛盾性 乐生 后世影响 基本倾向 儒家学说
下载PDF
彰显圣人“神道设教”的创作动机与矛盾的鬼神观天命论——《阅微草堂笔记》思想文化意蕴研究之一 被引量:5
9
作者 吴波 《船山学刊》 2005年第4期89-91,共3页
《阅微草堂笔记》的思想文化意蕴存在着两方面的矛盾,一是纪昀本人对鬼神持怀疑态度,而在《阅微草堂笔记》里却又肆意称道灵异、张扬鬼神;另一方面,虽然强调天命的不可更改性,却又不断地强调人改变天命的主观能动性。这是由其彰显圣人... 《阅微草堂笔记》的思想文化意蕴存在着两方面的矛盾,一是纪昀本人对鬼神持怀疑态度,而在《阅微草堂笔记》里却又肆意称道灵异、张扬鬼神;另一方面,虽然强调天命的不可更改性,却又不断地强调人改变天命的主观能动性。这是由其彰显圣人“神道设教”的创作动机所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微草堂笔记》 文化意蕴 创作动机 神道设教 天命论 鬼神观 矛盾 圣人 彰显
下载PDF
鬼神、气与中医学——鬼神观衰落、气论观兴起与中医理论形成 被引量:5
10
作者 姚春鹏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20-25,共6页
医学作为探索人的生老病死的秘密和治疗疾病的学问,是一门产生很早的重要的学科。不同的人类文明和同一文明不同历史时期因为世界观和人观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国医学也即中医学,在春秋战国之前表现为以鬼神观为基础的... 医学作为探索人的生老病死的秘密和治疗疾病的学问,是一门产生很早的重要的学科。不同的人类文明和同一文明不同历史时期因为世界观和人观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国医学也即中医学,在春秋战国之前表现为以鬼神观为基础的巫术医学理论体系,在春秋战国之后表现为以气论自然观为基础的天人医学理论体系。成书于汉代的《黄帝内经》是天人医学理论体系成熟的标志,以至于今天的中医学的理论结构仍然是《黄帝内经》所体现的天人医学理论体系。不懂得气论就不懂得中医理论体系,气论是中医学建立理论体系的核心,也是我们理解中医学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理论体系 巫术医学理论 天人医学理论 鬼神观 气论
下载PDF
论孔子的鬼神观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茜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10-12,34,共4页
孔子是否具有鬼神崇拜观念 ,是颇有争议的问题。学界普遍认为 ,孔子在这方面已完全“净化” ,是春秋时期理性唯物主义者的代表。笔者以为此说不妥。本文试图将孔子思想置入周代文化背景中对其鬼神观进行重新考察 ,并肯定了孔子是具有鬼... 孔子是否具有鬼神崇拜观念 ,是颇有争议的问题。学界普遍认为 ,孔子在这方面已完全“净化” ,是春秋时期理性唯物主义者的代表。笔者以为此说不妥。本文试图将孔子思想置入周代文化背景中对其鬼神观进行重新考察 ,并肯定了孔子是具有鬼神崇拜观念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孔子 鬼神观
下载PDF
刘文典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鬼神观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伟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21-25,共5页
在中国社会急速转型的民国时期,民众精神思想极度贫乏,因而封建鬼神的唯心主义思潮进入大众视野。刘文典用文章对封建的鬼神观进行严厉批判,同时引进了一些西方先进的哲学理念。他深信观念的改变对于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都具有重要作用,... 在中国社会急速转型的民国时期,民众精神思想极度贫乏,因而封建鬼神的唯心主义思潮进入大众视野。刘文典用文章对封建的鬼神观进行严厉批判,同时引进了一些西方先进的哲学理念。他深信观念的改变对于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都具有重要作用,主张从西学的角度来改变国人的精神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文典 新文化运动 鬼神观
下载PDF
二程之鬼神观探析
13
作者 张海英 张松辉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18,共4页
在现实生活中程颢和程颐并不相信鬼神,认为鬼神之事不足信,杂信鬼怪异说者是"烛理不明";但在理论上说到鬼神是否存在时,二程的态度却是暧昧和模糊的,并不是从根本上否认鬼神的存在,而是对鬼神的存在予以有限的承认。这种矛盾... 在现实生活中程颢和程颐并不相信鬼神,认为鬼神之事不足信,杂信鬼怪异说者是"烛理不明";但在理论上说到鬼神是否存在时,二程的态度却是暧昧和模糊的,并不是从根本上否认鬼神的存在,而是对鬼神的存在予以有限的承认。这种矛盾的鬼神思想与古代"神道设教"的影响有关,也与他们继承的正统儒家的鬼神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程 鬼神观 天命 祭祀
下载PDF
南宋地方官的鬼神观与地方实践——以朱熹为中心的考察
14
作者 陈曦 田浩 《人文论丛》 CSSCI 2014年第2期183-201,共19页
在宋学的发展和演变中,产生过多个思想派别,众多士人不同程度地被卷入其中。[1]两宋士大夫的学术思想不仅在政治、经济主张中得到体现,也反映在他们治理地方社会的措施里。在南宋地方官群体中,不少人因为学术思想活跃特别引人注目,如朱... 在宋学的发展和演变中,产生过多个思想派别,众多士人不同程度地被卷入其中。[1]两宋士大夫的学术思想不仅在政治、经济主张中得到体现,也反映在他们治理地方社会的措施里。在南宋地方官群体中,不少人因为学术思想活跃特别引人注目,如朱熹、陆九渊、叶适,等等。这些思想家在出守地方时,将其哲学观融入地方治理,鬼神观的实践就是其中一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官 鬼神观 南康军
下载PDF
被忽略的一位战国儒家学者——董无心鬼神观探幽
15
作者 赵小花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2期73-76,共4页
战国时期儒家学者董无心,所撰《董子》一篇现已亡佚,从部分古典文献里零星记载中反映出,董无心坚持儒家对鬼神"敬而远之""存而不论"的基本立场。董无心攻讦抨击墨家缠子鬼神学说,同时又看重民心得失,将祖先祭祀看... 战国时期儒家学者董无心,所撰《董子》一篇现已亡佚,从部分古典文献里零星记载中反映出,董无心坚持儒家对鬼神"敬而远之""存而不论"的基本立场。董无心攻讦抨击墨家缠子鬼神学说,同时又看重民心得失,将祖先祭祀看作是一种情感的表达,亦为一种朴素人文关怀的写照,清晰地表现出了董无心的儒家情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无心 《董子》 儒家 鬼神观 祭祀 人文关怀 墨家
下载PDF
从《封禅书》管窥司马迁鬼神观之进步性
16
作者 张虹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18-21,共4页
《史记·封禅书》可谓司马迁鬼神观念的集大成,在神鬼之事的记载中又展现出质疑与反思,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和进步意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对神仙方术的尽情揭底与讥嘲;崇神鬼与重人事互为表里;重仪式意义而轻神道目的。这种局限中不失... 《史记·封禅书》可谓司马迁鬼神观念的集大成,在神鬼之事的记载中又展现出质疑与反思,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和进步意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对神仙方术的尽情揭底与讥嘲;崇神鬼与重人事互为表里;重仪式意义而轻神道目的。这种局限中不失进步的鬼神观直承了先秦文化传统尤其是儒家文化的精义,又与司马迁个人广博深邃的史学眼光和沟通天人的创作动机分不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迁 《封禅书》 鬼神观 进步性
下载PDF
孔子鬼神观与祭祀观的内在统一性浅析
17
作者 侯东晓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6年第7期20-22,共3页
从《论语》中可以看出,孔子一方面对鬼神敬而远之、避而不谈;另一方面却又极力呼吁人们要重视祭祀,这两组观点在《论语》中似乎是一对矛盾性的存在。通过对《论语》中所谈及的鬼神和祭祀方面的具体章节的考察可知,孔子所强调的远鬼神是... 从《论语》中可以看出,孔子一方面对鬼神敬而远之、避而不谈;另一方面却又极力呼吁人们要重视祭祀,这两组观点在《论语》中似乎是一对矛盾性的存在。通过对《论语》中所谈及的鬼神和祭祀方面的具体章节的考察可知,孔子所强调的远鬼神是把关注重点放在了人的本身,专注于人自身内部的自我修行;而重祭祀则是把重点放在祭祀的礼节上,强调"礼自外作",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仁。显然,强化自身的道德修养,以期实现仁的理想社会,正是孔子鬼神观和祭祀观的内在统一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鬼神观 祭祀 统一性
下载PDF
《淮南子》鬼神观理性精神探析
18
作者 王巧慧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40-43,共4页
在继承先秦道家以事物本身解释自然的宇宙观的基础上,《淮南子》将人的生死置于宇宙变化过程之中,从气自然而然之变化来解释宇宙万物(包括人)的产生,排除了神创论的目的说和意志说,否定了"人死为鬼"的观点。《淮南子》还借助... 在继承先秦道家以事物本身解释自然的宇宙观的基础上,《淮南子》将人的生死置于宇宙变化过程之中,从气自然而然之变化来解释宇宙万物(包括人)的产生,排除了神创论的目的说和意志说,否定了"人死为鬼"的观点。《淮南子》还借助理智判断和逻辑分析阐明了世俗鬼神观产生的原因。它从自然主义和认识论的角度否定鬼神存在,又从祭祀仪式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实用价值为鬼神存在留下必要空间,认为祭祀鬼神的仪式是为了达到人的德性完善、社会公正、国家安定、人民富足。《淮南子》鬼神观对当今人们处理科学、信仰与迷信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子 鬼神观 理性精神
下载PDF
《论语》中孔子的鬼神观探微
19
作者 徐瑾 《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 2014年第B12期226-233,共8页
人们通常从"敬鬼神而远之"认为孔子不相信鬼神,从"未知生,焉知死"认为孔子否定"人死为鬼"。那么,孔子的鬼神观真的是这样吗?通过对《论语》中有关孔子鬼神观内容的细致探究,我们得以重新诠释孔子的鬼神观及其宗教情怀。一到底有... 人们通常从"敬鬼神而远之"认为孔子不相信鬼神,从"未知生,焉知死"认为孔子否定"人死为鬼"。那么,孔子的鬼神观真的是这样吗?通过对《论语》中有关孔子鬼神观内容的细致探究,我们得以重新诠释孔子的鬼神观及其宗教情怀。一到底有没有鬼神?在孔子看来,鬼神到底有没有呢?我们来看《论语》里的相关内容。其一,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鬼神观 孔子 宗教情怀 内容 知生 知死
下载PDF
孔子鬼神观的再分析
20
作者 刘明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58-60,共3页
 传统观点认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学派是否认死后世界存在的,或者说对死后世界采取存而不论的态度。通过对大量文献分析表明,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学派本意并不在于否认死后世界的存在,而是强调处理丧事的理性化,对待人事的重...  传统观点认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学派是否认死后世界存在的,或者说对死后世界采取存而不论的态度。通过对大量文献分析表明,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学派本意并不在于否认死后世界的存在,而是强调处理丧事的理性化,对待人事的重要性。孔子对鬼神信仰和死亡问题的理智态度、谨慎的方法对于我们今天处理所谓的"封建迷信"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鬼神观 丧事 理性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