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61篇文章
< 1 2 2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鱼腥草叶斑病及茎斑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1
作者 张重梅 谢杰 +8 位作者 张蕾 杨潇湘 黄小琴 邓越 胡孜进 余垚颖 鲜赟曦 马凡 刘勇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2期119-125,共7页
为了明确引起四川省广汉市鱼腥草新型叶斑及茎斑类病害的病原菌种类,为该病的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对采自广汉市的鱼腥草病茎叶通过组织消毒分离、离体接种、形态学观察与基于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TS)、延长因子(tef1)、钙调蛋白(cal)和... 为了明确引起四川省广汉市鱼腥草新型叶斑及茎斑类病害的病原菌种类,为该病的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对采自广汉市的鱼腥草病茎叶通过组织消毒分离、离体接种、形态学观察与基于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TS)、延长因子(tef1)、钙调蛋白(cal)和组蛋白(his3)基因的分子鉴定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结果表明,病原菌菌丝呈灰白色到浅褐色,其分生孢子器可产生纺锤形到椭圆形的α型分生孢子以及丝状或钩状β型分生孢子。多基因联合系统发育分析表明,病原菌在大豆间座壳(Diaporthe sojae)和菜豆间座壳(D.phaseolorum)分枝外单独聚为一枝,并且3枝一起聚为一个大枝,因此建议成立一个新种—鱼腥草间座壳(D.houttuynia)来容纳此类病菌。结合形态学和分子鉴定结果,将引起广汉市鱼腥草新型叶斑及茎斑类病害的病原菌鉴定为鱼腥草间座壳(D.houttuyn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 叶斑病 茎斑病 分离鉴定 鱼腥草间座壳
下载PDF
低共熔溶剂提取鱼腥草中绿原酸工艺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顾东雅 金绍娣 +1 位作者 谢佳伶 史怡颖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3-576,共4页
目的 优化低共熔溶剂提取鱼腥草中绿原酸工艺。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绿原酸提取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 最佳条件为提取溶剂氯化胆碱-乙酸(1∶3),含水量20%,料液比1∶30,... 目的 优化低共熔溶剂提取鱼腥草中绿原酸工艺。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绿原酸提取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 最佳条件为提取溶剂氯化胆碱-乙酸(1∶3),含水量20%,料液比1∶30,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60 min,绿原酸提取率为5.43%。结论 低共熔溶剂既可提高提取率,又能减轻环境压力,有利于绿色环保提取鱼腥草中绿原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 绿原酸 低共熔溶剂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下载PDF
鱼腥草保鲜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纪红 胡中立 +1 位作者 刁英 严守雷 《中国果菜》 2024年第3期23-27,共5页
鱼腥草属于药食同源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良好的保健功效。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功效,在我国西南地区如黔贵川等地深受欢迎。然而鱼腥草不耐贮藏。本文综述了鱼腥草保鲜和加工研究进展,其中保鲜方法包括低温保鲜、可食用膜阻隔保鲜、气调... 鱼腥草属于药食同源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良好的保健功效。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功效,在我国西南地区如黔贵川等地深受欢迎。然而鱼腥草不耐贮藏。本文综述了鱼腥草保鲜和加工研究进展,其中保鲜方法包括低温保鲜、可食用膜阻隔保鲜、气调保鲜方法以及化学保鲜方法,本文比较了上述各种方法,并提出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为鱼腥草产业发展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 保鲜 加工
下载PDF
鱼腥草素钠及其类似物的抗细菌与抗真菌活性研究进展
4
作者 郭威 游雪甫 +1 位作者 杨信怡 卢曦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6期808-816,共9页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形势日益严峻。从天然产物中寻找具有抗菌活性的化合物,是发现新抗菌药物或抗菌药物增敏剂以及应对当前耐药形势的有效途径。鱼腥草素钠是中草药鱼腥草的主要抗菌活性成分鱼腥草素的亚硫酸氢钠加成物,具...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形势日益严峻。从天然产物中寻找具有抗菌活性的化合物,是发现新抗菌药物或抗菌药物增敏剂以及应对当前耐药形势的有效途径。鱼腥草素钠是中草药鱼腥草的主要抗菌活性成分鱼腥草素的亚硫酸氢钠加成物,具有抗细菌和抗真菌活性。新鱼腥草素钠是鱼腥草素钠的类似物。鱼腥草素钠可以影响多种细菌和真菌的基因表达,抑制生物被膜形成,改变细菌或真菌的细胞形态,与某些现有抗细菌或抗真菌药物联用具有协同作用。鱼腥草素钠及其类似物新鱼腥草素钠的药代动力学、抗细菌与真菌活性、潜在抗菌作用机制和毒理学研究进展等在本文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从中药来源的化合物中发现抗菌药物或抗菌药物增敏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素钠 鱼腥草素钠 抗细菌 抗真菌
下载PDF
鱼腥草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及抗植物病原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丽 孙建鹏 巴其斌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6-621,共6页
采用硅胶、大孔树脂、葡聚糖凝胶、MCI树脂、薄层色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等色谱分离方法,从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地上部分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运用质谱、核磁共振等波谱技术和文献对比法鉴定了其结... 采用硅胶、大孔树脂、葡聚糖凝胶、MCI树脂、薄层色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等色谱分离方法,从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地上部分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运用质谱、核磁共振等波谱技术和文献对比法鉴定了其结构,分别鉴定为去氢催吐萝芙木醇(1)、5,6-环氧-3-羟基-β-紫罗兰酮(2)、黑麦草内酯(3)、pubinernoid A(4)、槲皮苷(5)、槲皮素(6)、阿福豆苷(7)、4-甲氧基苯-1,2-二醇(8)、4-羟基苯甲醛(9)、苯甲酸(10)。化合物1~4为首次从鱼腥草中分离得到的降碳倍半萜。对所有化合物进行了抗植物病原菌活性筛选,结果显示:在40 mg/mL浓度下,化合物5~7对禾谷镰刀菌、褐枝孢菌、番茄灰霉病菌、瓜类球腔菌和棉花枯萎病菌抑菌率介于38%~5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 分离鉴定 降碳倍半萜 抗植物病原菌活性
下载PDF
鱼腥草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系统评价
6
作者 陆海 狄一 马一平 《甘肃医药》 2024年第8期684-688,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鱼腥草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疗效和安全性,为其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WANFANG DATA),The CochraneLibrary、PubMed和Embase等中外文数据库,检索鱼... 目的:系统评价鱼腥草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疗效和安全性,为其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WANFANG DATA),The CochraneLibrary、PubMed和Embase等中外文数据库,检索鱼腥草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日期均从建库起至2023年5月1日。由两名研究者依据纳入和排出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的筛选、数据的提取和风险偏倚评估后,利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随机对照试验,共计1737只眼。Meta分析结果显示,使用鱼腥草滴眼液的观察组治疗干眼症的总有效率[OR=5.82,95%CI=(3.81,8.89)]、泪膜破碎时间(BUT)[WMD=1.87,95%CI=(1.28,2.46)]、泪液分泌量[WMD=1.74,95%CI=(1.18,2.29)]、角膜荧光素染色[WMD=-0.25,95%CI=(-0.30,-0.20)]、不良反应发生率[OR=0.54,95%CI=(0.31,0.94)]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OR=1.73,95%CI=(0.74,4.05)]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鱼腥草滴眼液治疗干眼症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但仍需高质量的研究文献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滴眼液 干眼症 系统评价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仙鹤草-鱼腥草-紫草”角药治疗放射性肠炎的潜在靶点及作用机制研究
7
作者 李杰 陈延杰 李帅军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10期1925-1933,共9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仙鹤草-鱼腥草-紫草”角药治疗放射性肠炎的潜在靶点及作用机制。方法:首先运用TCMSP和Genecards、OMIM数据库分别筛选药物、疾病的潜在靶点并取两者交集基因,导入String12.0数据平台构建蛋白...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仙鹤草-鱼腥草-紫草”角药治疗放射性肠炎的潜在靶点及作用机制。方法:首先运用TCMSP和Genecards、OMIM数据库分别筛选药物、疾病的潜在靶点并取两者交集基因,导入String12.0数据平台构建蛋白互作网络,运用Cytospace3.9.1软件构建“药物-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基于DAVID数据库采用R语言进行交集靶点KEGG与GO富集分析。结果:从3味中药中筛选出22种活性成分,与放射性肠炎共有160个交集基因,预测潜在核心作用成分有鞣花酸、山柰酚、儿茶素、木犀草素、槲皮素;主要潜在核心靶点基因有TP53、AKT1、JUN、TNF、IL-6等。富集分析示作用机制主要与氧化应激、免疫应答、炎症反应、抗肿瘤等多种信号通路相关。分子对接显示核心靶点基因与核心活性成分具有高度亲和性。结论:“仙鹤草-鱼腥草-紫草”角药可能通过炎症反应、免疫应答、氧化应激、血管生长等相关基因发挥多靶点、多机制治疗放射性肠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肠炎 角药 仙鹤草-鱼腥草-紫草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新鱼腥草素钠抑制胰腺癌Panc-1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8
作者 叶晓荣 李修靖 +1 位作者 刘铭宇 余跃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302-1306,共5页
目的探究新鱼腥草素钠(SNH)对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自2023年3月至2024年2月,取对数期人胰腺癌Panc-1细胞,分为对照组(无菌双蒸水)、各不同梯度SNH处理组(100µmol/L组、200µmol/... 目的探究新鱼腥草素钠(SNH)对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自2023年3月至2024年2月,取对数期人胰腺癌Panc-1细胞,分为对照组(无菌双蒸水)、各不同梯度SNH处理组(100µmol/L组、200µmol/L组、400µmol/L组、600µmol/L组及800µmol/L组)。细胞计数试剂(CCK-8)实验检测Panc-1细胞活率;细胞划痕及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细胞基因水平的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凋亡蛋白胱天蛋白酶-3(caspase-3)、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PARP)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神经钙黏素(N-cadherin,CDH)、闭合蛋白(occludin,OCLN)的表达。结果CCK-8实验结果显示,24 h时,100、200及400µmol/L组细胞活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00、800µmol/L组显著降低(P=0.002,P<0.001);48、72 h时,100、200µmol/L组细胞活率未见降低,400、600、800µmol/L组明显下降(P<0.001),各组48 h细胞活率分别为(62.51±9.59)%、(36.94±5.06)%及(17.94±0.56)%,72 h降至(46.00±3.04)%、(22.93±4.75)%及(5.80±0.42)%。细胞划痕结果显示,100µmol/L组24 h细胞迁移率即下降(P<0.05),48 h迁移率(4.37±1.92)%及72 h迁移率(3.75±2.4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00µmol/L组细胞迁移率同样下降,72 h迁移率为(6.25±5.16)%;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24 h时200、400µmol/L组侵袭细胞数显著减少(均P<0.001);qRT-PCR结果显示,400µmol/L组CDH2基因表达下调(P<0.05),OCLN表达上调(P<0.05);蛋白质印迹法检测,400µmol/L组caspase-3、PARP表达降低(P<0.05),cleaved caspase-3升高(P<0.05)。200、400µmol/L组CDH表达降低(P<0.001),OCLN升高(P<0.001)。结论SNH抑制胰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可能与SNH促进细胞凋亡,抑制EMT进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 细胞凋亡 鱼腥草素钠 胰腺癌 细胞增殖 肿瘤侵润 迁移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鱼腥草破壁饮片单次和重复给药毒性试验
9
作者 雷夏凌 邓雯 +6 位作者 陈炜璇 戴锦龙 郭健敏 黄远铿 张前亮 成金乐 杨威 《药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19-23,34,共6页
目的研究大鼠单次和重复给予鱼腥草破壁饮片后的毒性反应,为临床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的依据。方法鱼腥草破壁饮片和鱼腥草饮片均以7.2 g·kg^(-1)的最大给药量单次灌胃给予大鼠观察毒性反应,并持续观察2周;鱼腥草破壁饮片以1.35、2.7... 目的研究大鼠单次和重复给予鱼腥草破壁饮片后的毒性反应,为临床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的依据。方法鱼腥草破壁饮片和鱼腥草饮片均以7.2 g·kg^(-1)的最大给药量单次灌胃给予大鼠观察毒性反应,并持续观察2周;鱼腥草破壁饮片以1.35、2.70、5.40 g·kg^(-1),鱼腥草饮片1.35、5.40 g·kg^(-1),连续3个月对SD大鼠灌胃给药,恢复期4周,进行临床观察、体重、摄食量、血清生化学、血液学、肾损伤生物标志物及病理学等各项检查。结果鱼腥草破壁饮片、鱼腥草饮片以7.2 g·kg^(-1)对SD大鼠单次灌胃给药,未见明显毒性反应;鱼腥草破壁饮片及鱼腥草饮片重复给药3个月,各剂量组各项检查均未见异常。结论鱼腥草破壁饮片、鱼腥草饮片单次经口给药对SD大鼠的最大耐受剂量(MTD)>7.2 g·kg^(-1)。鱼腥草破壁饮片、鱼腥草饮片对SD大鼠连续灌胃给药3个月的无毒作用剂量(NOAEL)为6.4 g·kg^(-1)。鱼腥草破壁饮片、鱼腥草饮片在相同给药剂量下,SD大鼠毒性反应无明显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破壁饮片 鱼腥草饮片 单次给药毒性试验 重复给药毒性试验 肾脏毒性
下载PDF
不同产地鱼腥草药材质量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温倪婷 杨昌贵 +4 位作者 周涛 康传志 赵丹 王升 江维克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5-429,共5页
目的评价不同产地鱼腥草药材的综合质量。方法以总黄酮、浸出物、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为指标,采用熵权法对各指标客观赋权,以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计算的相对关联度(ri)为测度,综合评价鱼腥草药材的质量。结果总黄酮、总灰分、水分... 目的评价不同产地鱼腥草药材的综合质量。方法以总黄酮、浸出物、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为指标,采用熵权法对各指标客观赋权,以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计算的相对关联度(ri)为测度,综合评价鱼腥草药材的质量。结果总黄酮、总灰分、水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的权重分别为0.2955、0.2273、0.1887、0.1451、0.1434,总黄酮和总灰分的权重相对较大。30批药材的ri为0.2332~0.6739,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和资源县产样品的平均ri最高,分别为0.6383、0.5987,其次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0.5561)和云南省建水县(0.4528),上述产地药材质量整体较好且稳定。结论熵权法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可用于综合评价鱼腥草药材的质量;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产的鱼腥草药材整体质量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熵权法 多指标 综合评价
下载PDF
不同部位鱼腥草多糖的结构表征与生物活性
11
作者 和梦瑶 董泽宇 +3 位作者 张兰兰 吴婷 潘思轶 徐晓云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6-286,共11页
鱼腥草是我国传统的药食同源植物,其富含的多糖已被证明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目前,关于鱼腥草多糖的研究多集中在全株或地上部分,不同部位鱼腥草多糖结构与活性的差异鲜有报道。本研究对鱼腥草的地下茎、茎和叶3个部位的多糖分别进行提取... 鱼腥草是我国传统的药食同源植物,其富含的多糖已被证明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目前,关于鱼腥草多糖的研究多集中在全株或地上部分,不同部位鱼腥草多糖结构与活性的差异鲜有报道。本研究对鱼腥草的地下茎、茎和叶3个部位的多糖分别进行提取分离,并测定其结构、体外抗氧化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旨在探究鱼腥草多糖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鱼腥草3个部位的多糖均为酸性多糖,均由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以及少量的岩藻糖、甘露糖、木糖和葡萄糖醛酸组成,但比例各不相同;分子质量范围是4.11×10^(4)~1.20×10^(6)u;红外结构基本相同;叶多糖具有较多的甲酯基和乙酰基基团,其含量分别为0.95%和1.05%;3种多糖的表面形态均为光滑平整的片状结构;叶多糖不具有三螺旋结构而地下茎多糖和茎多糖存在三螺旋结构。叶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与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最强。试验发现不同部位鱼腥草多糖的结构和生物活性存在差异,研究结果为鱼腥草多糖的构效关系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鱼腥草多糖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 多糖 结构 抗氧化 Α-葡萄糖苷酶
下载PDF
鱼腥草中产槲皮素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
12
作者 贾方芳 方玉鹏 +3 位作者 孟娜 石文立 王妍 李勤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6-142,共7页
【目的】探索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 Thunb.)中是否存在产槲皮素的内生真菌。【方法】采用组织块法对鱼腥草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培养,分离纯化后收集菌丝利用薄层色谱(TL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其代谢产物中的槲皮素,并分析其产量... 【目的】探索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 Thunb.)中是否存在产槲皮素的内生真菌。【方法】采用组织块法对鱼腥草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培养,分离纯化后收集菌丝利用薄层色谱(TL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其代谢产物中的槲皮素,并分析其产量。采用形态学和内部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分析鉴定产槲皮素的内生真菌。【结果】从鱼腥草不同部位共分离得到9株内生真菌,其中由根中分离得到的菌株YXC-G1具有产生槲皮素的能力,为笋顶孢属(Acrostalagmus sp.)真菌,菌丝中槲皮素的含量为8.296 mg/g。【结论】从鱼腥草根部分离到1株产槲皮素的内生真菌YXC-G1,其可作为生产槲皮素的备选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 内生真菌 槲皮素 分子鉴定 次级代谢产物
下载PDF
复方鱼腥草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中Sirt1/PGC-1α通路的影响
13
作者 沈越 孙靖烨 +1 位作者 修彦凤 王海颖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3-499,共7页
目的探讨复方鱼腥草提取物(牛蒡子及鱼腥草的挥发油、水提物、醇提物的混合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中Sirt1/PGC-1α通路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罗格列酮组(0.3 mg·kg^(-1))、白藜芦醇组(0.12 g·kg^... 目的探讨复方鱼腥草提取物(牛蒡子及鱼腥草的挥发油、水提物、醇提物的混合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中Sirt1/PGC-1α通路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罗格列酮组(0.3 mg·kg^(-1))、白藜芦醇组(0.12 g·kg^(-1))及复方鱼腥草提取物组(4.5 g·kg^(-1)),每组10只。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联合小剂量腹腔注射1%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1))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检测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24 h尿白蛋白、尿肌酐以及血清肌酐水平,计算肌酐清除率、肾脏指数。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组织中Sirt1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肾皮质中Sirt1、PGC-1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给药4、8周后,模型组大鼠的24 h尿蛋白及尿白蛋白水平、肌酐清除率、肾脏指数均明显升高(P<0.05);肾小球体积明显增大,可见肾间质伴有炎性细胞浸润,系膜区可见明显扩张;免疫组化显示肾脏组织中的Sirt1表达显著下调(P<0.01);肾皮质中Sirt1、PGC-1α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复方鱼腥草提取物组大鼠的24 h尿蛋白及尿白蛋白水平、肌酐清除率、肾脏指数均明显降低(P<0.05);肾小球增大、系膜增生与基质聚积均有明显改善;免疫组化显示肾脏组织中的Sirt1表达显著上调(P<0.01);肾皮质中Sirt1、PGC-1α蛋白表达均明显上调(P<0.05,P<0.01)。结论复方鱼腥草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早期肾脏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肾皮质中Sirt1/PGC-1α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鱼腥草提取物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肾脏保护作用 Sirt1/PGC-1α通路 大鼠
下载PDF
基于分析质量源于设计理念的鱼腥草芩蓝合剂水提浓缩液中7种化学成分的定量研究
14
作者 田甜 王欣雨 +3 位作者 聂复礼 李今豪 汪娟 龚行楚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87-1696,共10页
该研究基于分析质量源于设计理念,建立了测定鱼腥草芩蓝合剂水提浓缩液中绿原酸、隐绿原酸、槲皮苷、黄芩苷、汉黄芩苷、汉黄芩素、黄芩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鱼骨图识别可能影响方法属性的方法参数,通过确定性筛选设计明确关键... 该研究基于分析质量源于设计理念,建立了测定鱼腥草芩蓝合剂水提浓缩液中绿原酸、隐绿原酸、槲皮苷、黄芩苷、汉黄芩苷、汉黄芩素、黄芩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鱼骨图识别可能影响方法属性的方法参数,通过确定性筛选设计明确关键方法属性为槲皮苷与前后峰的分离度和最后一个色谱峰的保留时间。首先采用加权决定系数法筛选出关键方法参数为第一梯度结束时间、第三梯度结束时间、第四梯度结束时间、柱温、流速,随后通过逐步回归法建立关键方法参数与关键方法属性之间的定量模型,模型的决定系数(R2)值超过0.90。采用不达标概率值定量表征不同参数组合下的风险大小,根据风险大小确定方法可操作设计区域,并成功验证了其可靠性。确定的色谱条件为:Sunshell-C_(18)(150 mm×4.6 mm,2.6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60%甲酸水(A)-乙腈(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60 nm和326 nm,流速0.80 mL/min,柱温39.0℃,进样量10μL。对优化后的分析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方法线性良好,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试验结果良好,相对标准偏差均在5.0%以内,7种成分的平均回收率为92.6%~106%,相对标准偏差在2.0%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质量源于设计 高效液相色谱法 鱼腥草芩蓝合剂水提浓缩液 确定性筛选设计 方法可操作设计区域
下载PDF
当阳鱼腥草花叶病病原分子鉴定
15
作者 周洁 吴方华 +3 位作者 燕飞 齐传东 郭凤领 吴金平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4-58,共5页
明确当阳鱼腥草花叶病致病菌种类,为当阳鱼腥草花叶病的田间防治提供依据。采集鱼腥草花叶叶片提取当阳鱼腥草典型病样的总RNA,利用sRNA深度测序,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初步确定病原菌,利用该病毒外壳蛋白(CP)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检测,所... 明确当阳鱼腥草花叶病致病菌种类,为当阳鱼腥草花叶病的田间防治提供依据。采集鱼腥草花叶叶片提取当阳鱼腥草典型病样的总RNA,利用sRNA深度测序,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初步确定病原菌,利用该病毒外壳蛋白(CP)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检测,所得序列进行BLAST比对和系统进化树构建,以进一步确定病原菌种类。利用sRNA深度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初步确定鱼腥草花叶病致病菌为黄瓜花叶病毒(CMV),特异性引物扩增得到878 bp特异性条带,经BLAST比对发现其与已发表的CMV序列高度同源,相似性最高达97.84%。通过CMV病毒C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可得鱼腥草花叶病病毒属于CMV亚组Ⅱ。引起鱼腥草花叶病的病原属于黄瓜花叶病毒Ⅱ亚组,研究结果为鱼腥草花叶病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 黄瓜花叶病毒 sRNA深度测序 RT-PCR
下载PDF
鱼腥草挥发性成分“印迹模板”特征研究
16
作者 李文姣 高湘婷 +2 位作者 李海英 潘雪 贺福元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1203-1212,共10页
目的通过对144批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时间鱼腥草根部挥发性成分“印迹模板”的定量分析,阐明其特征,为中药印迹质量评价提供理论参考和实验依据。方法采集全国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的鱼腥草,用水蒸气蒸馏法获取根部挥发油,通过GC-MS法获得... 目的通过对144批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时间鱼腥草根部挥发性成分“印迹模板”的定量分析,阐明其特征,为中药印迹质量评价提供理论参考和实验依据。方法采集全国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的鱼腥草,用水蒸气蒸馏法获取根部挥发油,通过GC-MS法获得指纹图谱并建立相应的成分数据库。对各批鱼腥草挥发性成分“印迹模板”进行定量表征,获得其分子连接性指数(molecular connectivity index,MCI)、物芯指数(core index,CI)、总量统计矩参数、信息熵、信息量等参数。结果各批样品化学成分种类、数目、含量有较大差异,各批样品间峰面积、信息量变化很大(RSD值分别为68.67%、79.72%),峰数变化较大(RSD值为22.03%);而信息熵、总量统计一阶矩、物芯指数(Xvp零阶、Xvp一阶、Xvp二阶)的变化不大(RSD值分别为16.17%、13.32%、5.46%、6.38%、6.03%)。结论鱼腥草生长过程中以“印迹模板”为中心修饰而成的具体成分及含量是随时随域变化,整体表现为“变”与“不变”规律,其印迹性质量评价可为中药更全面准确的质量控制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 挥发油 指纹图谱 物芯指数 总量统计矩 信息熵 信息量 印迹模板
下载PDF
鱼腥草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网络药理学分析
17
作者 李华道 林丽桥 +2 位作者 梁羽冰 黄恩浩 潘灵辉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77-284,共8页
目的探讨鱼腥草(Herba Houttuyniae)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使用不同浓度的鱼腥草提取物处理肝癌细胞SMMC-7721和SK-Hep-1,利用CCK-8检测细胞的活力,使用Transwell实验检测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细胞... 目的探讨鱼腥草(Herba Houttuyniae)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使用不同浓度的鱼腥草提取物处理肝癌细胞SMMC-7721和SK-Hep-1,利用CCK-8检测细胞的活力,使用Transwell实验检测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细胞免疫荧光实验检测转移相关蛋白MMP-9的表达情况,活性氧(ROS)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ROS水平,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采用网络药理学筛选鱼腥草的活性成分并构建蛋白间相互作用(PPI)网络识别鱼腥草治疗肝癌的作用靶点,通过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探索与鱼腥草抗肝癌作用靶点相关的信号通路,利用qRT-PCR检测关键靶点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CCK-8、Transwell、细胞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鱼腥草提取物可抑制SMMC-7721和SK-Hep-1细胞的活力、迁移和侵袭能力以及转移相关蛋白MMP-9的表达(均P<0.05)。TUNEL染色、ROS检测、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鱼腥草提取物可促进SMMC-7721和SK-Hep-1细胞凋亡及升高细胞中ROS水平和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水平(均P<0.05)。网络药理学预测鱼腥草治疗肝癌主要通过作用于TNF、AKT1、TP53等靶点,涉及癌症、TNF、PI3K-AKT等信号通路。qRT-PCR证实鱼腥草提取物可降低SMMC-7721和SK-Hep-1细胞中TNF-α、AKT1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增加TP53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均P<0.05)。结论鱼腥草可能通过调节TNF、AKT1、TP53等基因抑制肝癌细胞的细胞活力及迁移和侵袭能力,且促进肝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鱼腥草 网络药理学 药理机制
下载PDF
云贵地区鱼腥草挥发性成分的对比分析
18
作者 双京新 吴正 +4 位作者 苏艳梅 台培翔 王婧 王隽怡 张宁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4期234-242,共9页
以我国云南和贵州地区的鱼腥草为研究对象,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对比分析。首先采用电子鼻(Electronic nose,E-nose)对鱼腥草的风味特征进行比较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 以我国云南和贵州地区的鱼腥草为研究对象,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对比分析。首先采用电子鼻(Electronic nose,E-nose)对鱼腥草的风味特征进行比较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比分析样品间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差异。并对鱼腥草进行炒、煮等简单烹饪,分析两地鱼腥草的风味特征和物质组成的变化。结果显示:云贵地区鱼腥草的主要香气成分均为酯类、烯烃类和酮类,云贵地区鱼腥草风味的差异主要源于鱼腥草烯烃类物质、酯类物质和酮类物质含量和种类的不同。云贵地区新鲜鱼腥草共检测出45种挥发性物质,其中有29种共同的挥发性物质。月桂烯是贵州新鲜鱼腥草挥发性物质中含量最多的物质,而在云南新鲜鱼腥草中甲基正戊酮的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挥发性成分 电子鼻
下载PDF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复方鱼腥草糖浆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研究
19
作者 赵杰 朱萍 +4 位作者 苌俊明 别静洋 李德亮 王海云 杨柳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3期104-109,共6页
目的:观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复方鱼腥草糖浆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对症状控制、炎性细胞因子、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16例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氨酚麻美干混悬剂... 目的:观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复方鱼腥草糖浆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对症状控制、炎性细胞因子、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16例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氨酚麻美干混悬剂、复方鱼腥草糖浆、布洛芬混悬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症状控制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3 d、5 d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 (IL-1)]、免疫球蛋白A (IgA)、免疫球蛋白M (IgM)、免疫球蛋白G (IgG)、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28%,高于对照组84.48%(P<0.05)。治疗后,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鼻塞与流涕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咽喉红肿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3 d、5 d后,2组血清IL-6、TNF-α、CRP、IL-1水平均逐渐降低(P<0.05);治疗3 d后观察组血清IL-6、TNF-α、CRP、IL-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5 d后,2组血清IL-6、TNF-α、CRP、IL-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5 d后,2组血清IgA、IgM、IgG水平均逐渐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3 d、5 d后,2组血清CD3^(+)、CD4^(+)、CD4^(+)/CD8^(+)水平均逐渐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复方鱼腥草糖浆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能加快症状缓解,促进患儿恢复,增强机体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呼吸道感染 儿童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 复方鱼腥草糖浆 炎性细胞因子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基于HPLC-ECD测定鱼腥草叶多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雷娇 邵起菊 +4 位作者 肖欣 李志荣 洪金伶 王森 陈荣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1-228,共8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HPLC-ECD)测定鱼腥草叶中多酚类化合物,并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明确不同多酚单体化合物对于抗氧化活性的贡献。方法:鱼腥草叶经80...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HPLC-ECD)测定鱼腥草叶中多酚类化合物,并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明确不同多酚单体化合物对于抗氧化活性的贡献。方法:鱼腥草叶经80%(v/v)甲醇超声提取,基于建立的HPLC-ECD检测方法测定12种多酚化合物含量。采用福林酚法测定鱼腥草叶总酚含量,以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采用聚类热图和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建立的HPLC-ECD方法线性、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均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3.25%~103.97%,RSD为1.99%~4.47%。不同来源的鱼腥草叶的总酚含量为5.98~52.86 mg GAE/g,其含量与ABTS+、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显著性相关(P<0.05)。鱼腥草中含量较高的多酚类化合物为咖啡酸和槲皮素的衍生物,12种酚类化合物均与抗氧化活性有较高的关联度,其中异槲皮苷、槲皮苷、异绿原酸A、金丝桃苷、芦丁的相关性最高。本研究明确了鱼腥草叶抗氧化的主要活性成分,可以为鱼腥草质量评价和资源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 含量测定 抗氧化活性 多酚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