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杂交3倍体泥鳅鳍细胞系染色体组构成研究
1
作者 郭文轩 周子昱 +4 位作者 马可馨 杨悦瑶 李逸帆 李雅娟 周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8期67-70,77,共5页
通过天然4倍体(4n=100)和2倍体(2n=50)泥鳅杂交创制不同子代杂交组合(4n♀×2n♂、2n♀×4n♂)。以传代20次的杂交3倍体泥鳅鳍细胞系为材料,采用常规冷滴片法制备染色体标本,通过吉姆萨染色确定数目及核型;通过银染法及CMA_3/DA... 通过天然4倍体(4n=100)和2倍体(2n=50)泥鳅杂交创制不同子代杂交组合(4n♀×2n♂、2n♀×4n♂)。以传代20次的杂交3倍体泥鳅鳍细胞系为材料,采用常规冷滴片法制备染色体标本,通过吉姆萨染色确定数目及核型;通过银染法及CMA_3/DA/DAPI三重荧光染色技术对其进行带型分析。结果显示:正反交3倍体鳍细胞系的染色体分裂相数目为3n=75,核型公式15m+6sm+54t,NF=96;正反交3倍体泥鳅鳍细胞系的染色体分裂相中显示有3个银染点,均位于第1组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1)短臂的端部区域;正反交3倍体泥鳅鳍细胞的染色体中期分裂相中显示有3个CMA_3荧光信号点,均位于M1区域。研究表明:杂交3倍体泥鳅鳍细胞经细胞培养传代20次后的染色体组成未发生改变,其染色体数目、核型和带型与3倍体泥鳅其他体细胞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3倍体泥鳅 鳍细胞 核型分析 银染 CMA_3/DA/DAPI
下载PDF
大菱鲆鳍细胞系的建立 被引量:21
2
作者 樊廷俊 耿晓芬 +7 位作者 丛日山 姜国建 于秋涛 付永锋 王晶 于苗苗 杨秀霞 吴建东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59-766,共8页
建立大菱鲆(Scophthalus maximus)鳍细胞系,文中采用胰蛋白酶、透明质酸酶和Ⅱ型胶原酶消化法启动大菱鲆鳍组织的原代培养,并通过培养液配方和培养条件的优化成功进行大菱鲆鳍细胞的继代培养。研究结果显示,在pH=7.0-7.4、温度20-24... 建立大菱鲆(Scophthalus maximus)鳍细胞系,文中采用胰蛋白酶、透明质酸酶和Ⅱ型胶原酶消化法启动大菱鲆鳍组织的原代培养,并通过培养液配方和培养条件的优化成功进行大菱鲆鳍细胞的继代培养。研究结果显示,在pH=7.0-7.4、温度20-24℃的培养条件下,培养于含有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羧甲基壳多糖、N-乙酰葡萄糖盐酸盐的Leibovitz-15培养液(20%胎牛血清)中的大菱鲆鳍细胞,其生长分裂状况最好,细胞形态为成纤维细胞样。经继代培养后,细胞生长分裂依然十分旺盛,第60代大菱鲆鳍细胞系的群体倍增时间为62.4 h,虽然出现了染色体的非整倍性,但其特征性染色体仍为44条。该细胞系细胞经液氮冻存后仍保持有原有形态和较高存活率。现已成功建立了连续性大菱鲆鳍细胞系,目前已传至第65代。该细胞系的建立对于查清病毒对大菱鲆细胞的感染途径与感染机理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病毒疫苗研制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鳍细胞 原代培养 传代培养 细胞
下载PDF
大黄鱼鳍细胞系的建立及久效磷对其毒性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樊廷俊 孙爱 +3 位作者 杨秀霞 姜国建 徐晓辉 郭雪阳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4-70,共7页
为了建立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鳍细胞系,为其细胞毒理学、病毒学与细胞工程等研究奠定基础,本文采用酶消化法使用含有20%胎牛血清(FBS)的DMEM/F12、Leibovitz L-15和DMEM培养液(pH7.2)在22~28℃分别启动了大黄鱼鳍组织的... 为了建立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鳍细胞系,为其细胞毒理学、病毒学与细胞工程等研究奠定基础,本文采用酶消化法使用含有20%胎牛血清(FBS)的DMEM/F12、Leibovitz L-15和DMEM培养液(pH7.2)在22~28℃分别启动了大黄鱼鳍组织的体外培养,通过添加促细胞贴壁和分裂的物质在最适培养条件下对大黄鱼鳍细胞进行了原代培养和继代培养,并研究了久效磷对大黄鱼细胞系鳍细胞的毒性作用。体外培养结果显示,大黄鱼鳍细胞的最适培养液为20%FBS-DMEM/F12,最适培养温度为25℃,体外培养鳍细胞的形态主要为成纤维细胞样,22 d后便可形成汇合细胞单层,经过连续继代培养成功建立了大黄鱼的连续性鳍细胞系,目前已传至第112代;对第60代大黄鱼鳍细胞系细胞的鉴定结果显示,其群体倍增时间为50.96 h,分裂状态十分旺盛,虽然出现了染色体的非整倍性,但其特征性染色体数目仍为48条,并具有正常的6m+6sm+36t二倍体核型,证明所建立的细胞系确为大黄鱼鳍细胞系。不同浓度久效磷处理的检测结果显示,大黄鱼鳍细胞对久效磷敏感,20~160μg/mL久效磷可引起鳍细胞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持续性显著降低,引起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显著升高并随着浓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久效磷对该细胞系细胞的48 h半抑制浓度(IC50)为43.05μg/mL,证实久效磷对大黄鱼鳍细胞具有显著的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鳍细胞 细胞 久效磷 毒性作用
下载PDF
泥鳅鳍细胞系的构建及特性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马辰 王福景 +2 位作者 李霞 秦艳杰 李雅娟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9-113,共5页
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对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鳍组织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并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传代,目前已传63代。原代培养和早期传代培养所用培养基为DMEM/F12,并添加体积分数为20%的胎牛血清(FBS)、10 ng/mL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 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对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鳍组织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并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传代,目前已传63代。原代培养和早期传代培养所用培养基为DMEM/F12,并添加体积分数为20%的胎牛血清(FBS)、10 ng/mL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20 ng/mLⅠ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Ⅰ)和10μg/mL硫酸软骨素。30代以后所用培养基为20%FBS-DMEM/F12,在CO2培养箱(5%,25℃)中培养,培养的鳍细胞形态为成纤维细胞样,群体倍增时间为56.85 h,特征染色体数目为50条;细胞经液氮冷冻保存30 d,解冻复苏后,存活率为81.31%±1.46%。病毒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泥鳅鳍细胞系对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敏感,病毒滴度为105.62TCID50/mL,而对鱼类诺达病毒(YGNNV)不敏感。泥鳅鳍细胞系的建立丰富了鱼类细胞系的种类,并为泥鳅毒理学、病毒学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鳅 鳍细胞 生物学特性 病毒敏感性
下载PDF
松江鲈鳍细胞体外培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丹生 李娟 王旭 《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3期194-197,共4页
利用胰蛋白酶消化法成功启动了松江鲈鳍细胞的原代培养,并通过利用不同培养基、培养温度、pH值对松江鲈鳍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含20%FBS的DMEM/F12(pH=7.2)是松江鲈鳍细胞体外培养的最适培养基,鳍细胞的最适培养温度为2... 利用胰蛋白酶消化法成功启动了松江鲈鳍细胞的原代培养,并通过利用不同培养基、培养温度、pH值对松江鲈鳍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含20%FBS的DMEM/F12(pH=7.2)是松江鲈鳍细胞体外培养的最适培养基,鳍细胞的最适培养温度为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江鲈 鳍细胞 体外培养
下载PDF
石鲽鳍细胞系的建立及三丁基锡对其毒性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魏云波 刘书花 +2 位作者 王兴民 周延生 孙爱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9期13-14,18,共3页
为建立石鲽鳍细胞系并研究三丁基锡对其毒性作用,根据石鲽鳍组织的特点采用特定酶消化法启动原代培养,并成功传代。试验结果显示,在24℃,培养于含有碱性成纤维样生长因子及2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pH值7.2)中的鳍细胞,生长分裂状态... 为建立石鲽鳍细胞系并研究三丁基锡对其毒性作用,根据石鲽鳍组织的特点采用特定酶消化法启动原代培养,并成功传代。试验结果显示,在24℃,培养于含有碱性成纤维样生长因子及2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pH值7.2)中的鳍细胞,生长分裂状态佳,为成纤维样细胞。传代培养后继续保持旺盛的生长分裂速度,可稳定传代。第60代石鲽鳍细胞的群体倍增时间为46.7 h,特征性染色体数目为48条。目前鳍细胞已传至第68代,已成功建立石鲽鳍细胞系。不同浓度三丁基锡处理后结果显示,1~80 ng/mL三丁基锡均可对鳍细胞产生明显的毒性作用,三丁基锡对鳍细胞的48 h-IC50值为39.87 n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鲽 鳍细胞 建立 三丁基锡 毒性作用
下载PDF
稀有鮈鲫鳍细胞系的建立及其作为测定重金属毒性模型的探讨 被引量:12
7
作者 谭凤霞 杨方星 +2 位作者 王卫民 王敏 Yuan'an Lu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67-771,共5页
关键词 细胞培养 稀有鮈鲫细胞 重金属 毒性检测
下载PDF
杀虫单对不同倍性泥鳅鳍细胞系的毒性作用
8
作者 向阳 李霞 +2 位作者 秦艳杰 单莉娟 杨艳津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8-315,共8页
以泥鳅鳍二倍体(DIMF)和三倍体(TRMF)细胞系为受试细胞,研究杀虫单对2种细胞系的毒性作用。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得DIMF与TRMF 24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19.73 mg·L-1、146.26 mg·L^(-1)。DIMF的敏感性明显高于TRMF。经杀虫单处... 以泥鳅鳍二倍体(DIMF)和三倍体(TRMF)细胞系为受试细胞,研究杀虫单对2种细胞系的毒性作用。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得DIMF与TRMF 24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19.73 mg·L-1、146.26 mg·L^(-1)。DIMF的敏感性明显高于TRMF。经杀虫单处理的活体细胞表现为细胞伸长,空泡化和脱落并游离于培养基表面的现象。2种细胞系酶活力测定的结果显示:杀虫单浓度为0~100 mg·L^(-1)时,SOD和GST活力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100~200 mg·L^(-1)浓度组酶活力逐渐降低;0~200 mg·L^(-1)时,ACh E活力与杀虫单浓度呈负相关,并且三倍体3种酶活力均高于二倍体。微核试验结果显示:50 mg·L^(-1)杀虫单就能对细胞核造成损伤并形成微核,微核率随杀虫单浓度增加而增加。当杀虫单浓度达到200 mg·L-1时,微核率出现最大值,DIMF和TRMF分别为3.3‰和3.7‰,2种细胞的测试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对照组DIMF和TRMF超微结构无明显差异;DIMF和TRMF病理变化情况相似:染色质凝集趋边,细胞核分解成多个,细胞内出现空泡和凋亡小体,表现出凋亡的特征。研究表明杀虫单的细胞毒性机制是通过改变细胞内酶活性从而诱导凋亡,不同倍性细胞系之间的差异主要与多倍体细胞体积大,胞内物质多,分裂快,生长旺盛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单 泥鳅鳍细胞 二倍体 三倍体 酶活力 微核率 超微结构 凋亡
下载PDF
条斑星鲽连续性鳍细胞系的建立与鉴定 被引量:2
9
作者 樊廷俊 徐晓辉 +3 位作者 姜国建 郭雪阳 孙爱 徐彬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2-27,共6页
为了建立条斑星鲽鳍细胞系,为其细胞工程及病毒学研究奠定基础,对经Ⅱ型胶原酶和透明质酸酶联合消化法所得鳍组织碎块分别用DMEM/F12、L-15和M199培养液(pH7.2)在18~26℃进行了鳍组织的体外培养,并在所筛选出的最适培养液和培养温度下... 为了建立条斑星鲽鳍细胞系,为其细胞工程及病毒学研究奠定基础,对经Ⅱ型胶原酶和透明质酸酶联合消化法所得鳍组织碎块分别用DMEM/F12、L-15和M199培养液(pH7.2)在18~26℃进行了鳍组织的体外培养,并在所筛选出的最适培养液和培养温度下通过添加羧甲基壳寡糖、碱性成纤维样生长因子(bFGF)和I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I)启动了鳍细胞的原代培养。体外培养结果显示,条斑星鲽鳍细胞的最适培养液为DMEM/F12培养液,最适培养温度为22℃,原代培养鳍细胞的生长分裂状态旺盛,细胞形态主要为成纤维样,20d后便可形成汇合细胞单层,经过连续的继代培养已建立了条斑星鲽的连续性鳍细胞系,目前已传至第135代;生长特性检测结果显示,第60代鳍细胞系细胞的群体倍增时间为56.9h,其生长分裂状态依然十分旺盛;染色体分析结果显示,第60代鳍细胞系细胞虽然出现了染色体的非整倍性,但其特征性染色体数目仍为46条,并具有2sm+44t的正常二倍体核型,证明所建立的细胞系确为条斑星鲽连续性鳍细胞系。该细胞系为条斑星鲽的细胞工程育种和病毒-细胞相互作用提供了一个理想的体外研究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斑星鲽 鳍细胞 原代培养 继代培养 细胞
原文传递
鲤鱼鳍条细胞的原代培养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东明 李月红 +1 位作者 付云红 苗富春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2-54,共3页
通过对鲤鱼鳍条细胞进行原代培养,摸索出最佳的培养条件。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取一小块鳍条组织在不同培养基、温度、pH、CO2等培养条件下进行培养,对其生长状况进行观察。培养48 h可见组织块周围有细胞迁出,并形成生长晕,培养1周可形成... 通过对鲤鱼鳍条细胞进行原代培养,摸索出最佳的培养条件。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取一小块鳍条组织在不同培养基、温度、pH、CO2等培养条件下进行培养,对其生长状况进行观察。培养48 h可见组织块周围有细胞迁出,并形成生长晕,培养1周可形成单层细胞,主要由上皮样细胞和少量成纤维样细胞组成。本研究初步确立了鲤鱼的鳍条细胞培养条件为:培养基为M199,培养温度为25~27℃,pH为7.2~7.6,CO2浓度为5%,原代培养血清浓度为15%~20%,连续培养12 d后可得到纯化的鳍条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鱼 细胞 原代培养
下载PDF
不同冻存液对长江鲟鳍条细胞冷冻效果的影响
11
作者 刘娟娟 刘雪清 +2 位作者 胡亚成 王彬忠 杜合军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9-85,共7页
为了探究不同浓度配比冻存液对长江鲟(Acipenser dabryanus)鳍条细胞(Dabry′s sturgeon fin-derived cells,DSFCs)冷冻效果的影响,选择传代培养处于对数生长期的DSFCs,将第8代DSFCs置于液氮(-196℃)中冻存。根据冻存液中培养基(MEM)、... 为了探究不同浓度配比冻存液对长江鲟(Acipenser dabryanus)鳍条细胞(Dabry′s sturgeon fin-derived cells,DSFCs)冷冻效果的影响,选择传代培养处于对数生长期的DSFCs,将第8代DSFCs置于液氮(-196℃)中冻存。根据冻存液中培养基(MEM)、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及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的配比不同,分为8个实验组:①含不同浓度DMSO配比实验组:5%DMSO+45%MEM+50%FBS,10%DMSO+40%MEM+50%FBS,20%DMSO+30%MEM+50%FBS;②含不同浓度FBS配比实验组:10%DMSO+90%FBS+0%MEM,10%DMSO+70%FBS+20%MEM,10%DMSO+50%FBS+40%MEM,10%DMSO+30%FBS+60%MEM,10%DMSO+10%FBS+80%MEM,对各组分采用形态学观察、CCK-8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综合分析不同冻存液组分对DSFCs冻存后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浓度DMSO配比实验组中,DMSO的浓度为20%时,细胞复苏后难以贴壁,存活率下降非常明显,仅为38.3%;而5%和10%DMSO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存活率分别为80.2%和78.7%。不同浓度FBS配比实验组中,90%、30%和10%实验组细胞活力显著高于70%和50%实验组。FBS浓度为30%和10%的冻存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90%的冻存组(8.24%,15.35%vs 3.54%),3组之间相互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细胞周期结果显示,与FBS浓度为90%的冻存组比较,FBS浓度为30%和10%冻存组G 0/G 1期细胞比例均明显增加(P<0.05),S期和G 2+M期细胞比例均显著降低(P<0.05),FBS浓度30%与10%冻存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研究表明,长江鲟细胞的长期冷冻保存宜采用稍低浓度的DMSO(5%~10%)和高浓度的F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鲟 细胞 超低温保存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下载PDF
草鱼呼肠孤病毒感染鳍条细胞株出现的变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迎喜 陈燕新 吴笑春 《福建水产》 1989年第3期49-52,64,共5页
草鱼出血病(Hemorrhage of grass carp)是草鱼种的一种严重疾病,通常在水温25—30%时发病,1980年水生生物研究所病毒组从草鱼肾组织超薄切片(在电镜下)观察到品格状排列的病毒颗粒,并暂名为疱疹病毒。经进一步研究,1982年正式定名为草... 草鱼出血病(Hemorrhage of grass carp)是草鱼种的一种严重疾病,通常在水温25—30%时发病,1980年水生生物研究所病毒组从草鱼肾组织超薄切片(在电镜下)观察到品格状排列的病毒颗粒,并暂名为疱疹病毒。经进一步研究,1982年正式定名为草鱼呼肠孤病毒(Reovirus of grass carp)。此病毒属双股RNA类型。把病毒接种到草鱼鳍条细胞株,在28℃、72小时以后能清晰的看到细胞病变(CPE)。病变初期,细胞受刺激后无限制地加速生长,致使细胞间隔不清,出现一些颗粒状物。病变中期,细胞收缩,整个细胞单层拉成网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呼肠孤病毒 细胞 病害
下载PDF
斑马鱼鳍和鳞片色素细胞的显微观察 被引量:8
13
作者 林金杏 冯丽萍 +1 位作者 胡建华 高诚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17年第2期94-101,共8页
目的观察斑马鱼鳍和鳞片色素细胞的组成、分布及形态特征。方法应用光学显微镜对AB品系斑马鱼鳍和鳞片色素细胞的显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斑马鱼鳍上分布有黑色素细胞和黄色素细胞,未观察到虹彩细胞。根据色素细胞的分布规律,将斑马鱼鳍... 目的观察斑马鱼鳍和鳞片色素细胞的组成、分布及形态特征。方法应用光学显微镜对AB品系斑马鱼鳍和鳞片色素细胞的显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斑马鱼鳍上分布有黑色素细胞和黄色素细胞,未观察到虹彩细胞。根据色素细胞的分布规律,将斑马鱼鳍分为有、无斑马鱼条纹两类。鳞片中分布有黑色素细胞、黄色素细胞和虹彩细胞。黑色素细胞较大,形态上主要分为呈树突状、颜色较浅、体积较大的I类黑色素细胞和呈团状、颜色较深、个体较小的Ⅱ类黑色素细胞。黄色素细胞个体最小,呈黄色或者橙黄色。虹彩细胞较长呈长棒状或梭形,数量最少。结论斑马鱼体表有黑色素细胞、黄色素细胞和虹彩细胞三种类型色素细胞,但鳍和鳞片在色素细胞组成和分布上存在着差异,鳞片中色素细胞的种类和形态特征较鳍中色素细胞更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鳞片色素细胞 黑色素细胞 黄色素细胞 虹彩细胞
下载PDF
褐点石斑鱼三种组织细胞系的建立 被引量:11
14
作者 樊廷俊 魏云波 +2 位作者 徐晓辉 孙爱 姜国建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61-964,1004,共5页
为建立褐点石斑鱼鳍、心脏和鳔组织细胞系,本文利用不同培养液和培养温度对褐点石斑鱼鳍、心脏和鳔组织细胞进行了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实验结果显示,在24℃培养于含有羧甲基壳寡糖、碱性成纤维样生长因子、I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20%胎... 为建立褐点石斑鱼鳍、心脏和鳔组织细胞系,本文利用不同培养液和培养温度对褐点石斑鱼鳍、心脏和鳔组织细胞进行了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实验结果显示,在24℃培养于含有羧甲基壳寡糖、碱性成纤维样生长因子、I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2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pH=7.2)中的3种细胞,均为成纤维样细胞,其生长分裂状态最佳,可以持续稳定传代。第60代褐点石斑鱼鳍、心脏和鳔细胞的群体倍增时间分别为50.6 h、40.3 h和43.3 h,其特征性染色体数目均为48条。目前鳍、心脏和鳔细胞已分别传至第90代、第70代和第75代,已成功建立了3种细胞的连续性细胞系,为鱼类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机制等鱼类病毒学基础研究,以及鱼类病毒的分离、鉴定、繁殖及病毒疫苗研制等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点石斑鱼 鳍细胞 心脏细胞 细胞 细胞
下载PDF
姬松茸提取物组分体外抗病毒感染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樊廷俊 钱冠兰 +2 位作者 杜玉堂 袁文鹏 吕雅萌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75-780,840,共7页
为了探明姬松茸提取物的体外抗病毒感染活性及其作用方式,进而为水产养殖鱼类高效抗淋巴囊肿病毒(lym-phocystis disease virus,LCDV)感染活性物质的开发和鲆蝶类淋巴囊肿病的防治奠定基础,利用热水浸提和酒精沉淀法得到了5种姬松茸提... 为了探明姬松茸提取物的体外抗病毒感染活性及其作用方式,进而为水产养殖鱼类高效抗淋巴囊肿病毒(lym-phocystis disease virus,LCDV)感染活性物质的开发和鲆蝶类淋巴囊肿病的防治奠定基础,利用热水浸提和酒精沉淀法得到了5种姬松茸提取物组分(E1~5),并利用MTT、细胞病变程度观察等方法研究了5种组分对LCDV感染体外培养大菱鲆鳍细胞(turbot fin cells,TF细胞)的影响作用。细胞毒性实验结果显示,5种组分对体外培养TF细胞均无毒性。细胞病变程度结果表明,本文所得5种姬松茸提取物组分尤其是E5组分具有显著的抗LCDV感染TF细胞的活性。不同方式感染的实验结果进一步显示,5种姬松茸提取物组分抗LCDV感染TF细胞的作用可能主要是通过直接灭活病毒和/或阻断病毒吸附细胞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姬松茸提取物 淋巴囊肿病毒(LCDV) 大菱鲆鳍细胞(TF细胞) 感染
下载PDF
抗锦鲤疱疹病毒的植物药物筛选及其效果比较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俊超 马杰 +4 位作者 曾令兵 范玉顶 徐进 周勇 张辉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2-67,共6页
采用细胞病变效应(CPE)观察和活细胞染色法(MTS),研究了银黄等几种天然植物药物在细胞培养模型(体外培养的锦鲤鳍条细胞)上抑制锦鲤疱疹病毒(KHV)复制的效果。药物安全浓度试验结果表明,银黄、黄芪多糖、板蓝根、炎琥宁以及穿心莲对锦... 采用细胞病变效应(CPE)观察和活细胞染色法(MTS),研究了银黄等几种天然植物药物在细胞培养模型(体外培养的锦鲤鳍条细胞)上抑制锦鲤疱疹病毒(KHV)复制的效果。药物安全浓度试验结果表明,银黄、黄芪多糖、板蓝根、炎琥宁以及穿心莲对锦鲤鳍条组织细胞的安全浓度分别为15.63、2.5、31.25、31.25 mg/mL和6.25 mg/mL。在先给药后感染试验组,银黄、黄芪多糖、板蓝根和炎琥宁的浓度分别为安全浓度时,对KHV有明显的抑制效果,治疗指数分别为22.88±3.26、21.07±4.86、24.76±3.24和18.20±2.78;穿心莲抑制病毒复制的效果不明显。在先感染后给药试验组,银黄、板蓝根和炎琥宁浓度分别在安全浓度时,对KHV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治疗指数分别为33.21±7.71、21.99±3.12和15.91±3.23。使用天然植物药物处理病毒后再感染细胞,仅观察到板蓝根在浓度为31.25 mg/mL体外对KHV有较弱的直接杀灭作用,治疗指数为5.7±1.62,而银黄、黄芪多糖、穿心莲和炎琥宁没有直接杀灭KHV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鲤疱疹病毒 锦鲤细胞 植物药物 抗病毒
下载PDF
CHARACTERIZATION OF LACTATE DEHYDROGENASE ISOZYME PATTERN AND MORPHOLOGY OF THREE MARINE FISH CELL LINES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华荣 张士璀 +2 位作者 李红岩 童裳亮 相建海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26-231,共6页
Three continuous marine fish cell lines of FG (i.e., Flounder Gill) from flounder ( Paralichthys olivaceus) gill, SPH (i.e., Sea Perch Heart) from sea perch ( Lateolabrax japonicus ) heart and RSBF (i.e., Red Sea... Three continuous marine fish cell lines of FG (i.e., Flounder Gill) from flounder ( Paralichthys olivaceus) gill, SPH (i.e., Sea Perch Heart) from sea perch ( Lateolabrax japonicus ) heart and RSBF (i.e., Red Sea Bream Fin) from red sea bream ( Pagrosomus major ) fin, were characterized by 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 isozyme and morphological analysis. The LDH isozyme patterns of these three cell line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tissues of origin were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ed: (1) No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the LDH isozyme patterns of FG and flounder gill tissue. However, the LDH isozyme patterns of SPH and RSBF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ir corresponding tissues of origin; (2) LDH isozyme patterns of FG, SPH and RSBF were markedly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and could serve as genetic markers for species identification and detection of cross contamination. Morphological change analysis of these three cell lines in comparison to their original tissues indicated that FG cells still appeared epithelioid without morphological transformation. However, morphological changes were found in SPH and RSBF compared to their original tissues. Therefore, the cellular morphology was still plastic in the relatively stable culture conditions, and it was possible that change of LDH patterns was related to 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fish cells in vitro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ll line lactate dehydrogenase cellular morphology FLOUNDER sea perch red sea bream
下载PDF
Osmic acid staining of myelin sheath in normal and regenerated peripheral nerves 被引量:2
18
作者 卫丽萍 何风春 +3 位作者 陈逊文 卢士璧 Marco Lanzetta Robbert De Iongh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CAS 2007年第2期86-89,共4页
Objective : To introduce a practical, economical, and time-saving method to stain (with osmic acid) the myelin sheath in normal and regenerated peripheral nerves. Methods: A total of 12 Sprague Dawley rats, weighi... Objective : To introduce a practical, economical, and time-saving method to stain (with osmic acid) the myelin sheath in normal and regenerated peripheral nerves. Methods: A total of 12 Sprague Dawley rats, weighing 250-320 g ( mecan = 276 g ± 38 g ),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 normal nerve group (n = 6 ) and a regenerated nerve group ( n = 6 ). In the normal nerve group, the ventral and dorsal roots of L4 to L6 and their sciatic nerves were harvested for histological analysis. While in the regenerated nerve group, the right sciatic nerves were severed and then repaired with an epineurial microsuture method. The repaired nerves were harvested 12 weeks postoperatively. All the specimens were fixed in 4 % paraformaldehyde and transferred to 2 % osmic acid for 3-5 days. Then the specimens were kept in 75% alcohol before being embedded in paraffin. The tissues were cut into sections of 3 ten in thickness with a conventional microtome. Results: Under a light microscope, myelin sheaths were clearly visible at all magnifications in both groups. They were stained in clear dark colour with a light yellow or colorless background, which provided high contrast images to allow reliable morphometric measurements. Morphological assessment was made in both normal and regenerated sciatic nerves. The ratios of the myelin area to the fibre area were 60. 28 % ± 7.66 % in the normal nerve group and 51. 67% ± 6. 85% in the regenerated nerve group, respectively (P〈0.01). Conclusions: Osmic acid staining is easy to perform and a very clear image for morphometrical assessment is easy to obtain. Therefore, it is a reliable technique for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nerve morph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ipheral nerve REGENERATION Myelinsheath STAINING Osmium Tetroxid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