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8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腔镜术后患者麻醉复苏室低体温发生的围术期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吴裕华 张清华 +2 位作者 刘建东 黄巍 何丽云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28-333,共6页
目的分析胸腔镜手术患者麻醉复苏室发生低体温的临床特征,探讨其围术期影响因素,为临床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的1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复苏室低体温发生与否将其分为... 目的分析胸腔镜手术患者麻醉复苏室发生低体温的临床特征,探讨其围术期影响因素,为临床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的1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复苏室低体温发生与否将其分为正常体温组和低体温组。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ASA分级、入室体温、准备时间、麻醉方式与时间、术中输液量、原发疾病、术前血糖、白蛋白水平以及手术结束至麻醉复苏室时间,对有统计学差异的上述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麻醉复苏室低体温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182例胸腔镜手术患者中,麻醉复苏室发生低体温86例(低体温组),正常体温96例(正常体温组)。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BMI、麻醉方式、麻醉时长、入室体温、准备时间、手术结束至麻醉复苏室时间是低体温发生的影响因素,低体温组与正常体温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性别、ASA分级、术中输液量、原发疾病、术前血糖及血清白蛋白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加、复合麻醉、麻醉时长≥3 h、准备时间≥1 h、手术结束至苏醒时间延长为影响患者麻醉复苏室低体温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BMI>24 kg/m^(2)和入室体温≥36.5℃为保护因素。术后低体温组麻醉复苏室滞留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长于正常体温组(P<0.05),尿量明显少于正常体温组(P<0.05)。结论胸腔镜手术患者麻醉复苏室低体温的发生率较高,对于年龄较大、采用复合麻醉、麻醉时长≥3 h、准备时间≥1 h、手术结束至苏醒时间延长的高危患者应予以重视,及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以降低麻醉复苏室低体温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体温 胸腔镜手术 影响因素 麻醉复苏室 围手术期
下载PDF
舒适护理对麻醉复苏室恢复期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
2
作者 王燕燕 隆新冉 +1 位作者 高天勤 王树贞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17期123-125,共3页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对麻醉复苏室恢复期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并转入麻醉复苏室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对麻醉复苏室恢复期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并转入麻醉复苏室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态、舒适度、复苏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焦虑、抑郁、舒适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意识清醒程度、肢体活动度评分以及复苏质量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麻醉复苏室恢复期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能够提高其护理满意度、舒适度以及复苏质量,降低其焦虑、抑郁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复苏室 舒适护理 心理状态 满意度
下载PDF
麻醉复苏室护士对麻醉苏醒期风险认知和患者安全胜任力现状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陈丽丽 王丽丽 +1 位作者 徐维昉 李丽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46-152,共7页
目的研究麻醉复苏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护士对麻醉苏醒期风险认知和患者安全胜任力现状,并分析麻醉苏醒期风险认知和患者安全胜任力相关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聚类抽样法于2022年6月-8月抽取新疆16所综合性医... 目的研究麻醉复苏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护士对麻醉苏醒期风险认知和患者安全胜任力现状,并分析麻醉苏醒期风险认知和患者安全胜任力相关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聚类抽样法于2022年6月-8月抽取新疆16所综合性医院的228名PACU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子问卷形式,问卷由一般资料、麻醉苏醒期风险认知调查问卷和患者安全胜任力护士评价量表组成,收集PACU护士对麻醉苏醒期风险认知和患者安全胜任力情况,分析患者安全胜任力和麻醉苏醒期风险认知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结果PACU护士麻醉苏醒期风险认知总得分为(97.34±8.06)分,患者安全胜任力护士评价量表总得分为(148.72±11.80)分。在不同医院级别、学历、职称、麻醉护理工作年限、麻醉风险应急预案和麻醉风险培训频率PACU护士的患者安全胜任力和麻醉苏醒期风险认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ACU护士麻醉苏醒期风险认知与患者安全胜任力各维度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麻醉护理工作年限、职称、麻醉风险培训频率、苏醒期风险认知总分是PACU护士患者安全胜任力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PACU护士的麻醉苏醒期风险认知和患者安全胜任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麻醉苏醒期风险认知水平的改善有助于PACU护士提高患者安全胜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复苏室 麻醉苏醒期 风险认知 患者安全胜任力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在脊柱侧弯矫正术后麻醉复苏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颖 朱雅莉 +1 位作者 陈祖棋 于明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5期165-167,192,共4页
目的探究在脊柱侧弯矫正术后麻醉复苏室护理中应用多学科协作(MDT)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5月在核工业四一六医院行脊柱侧弯矫正术患者104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2例。全部患者术后均送... 目的探究在脊柱侧弯矫正术后麻醉复苏室护理中应用多学科协作(MDT)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5月在核工业四一六医院行脊柱侧弯矫正术患者104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2例。全部患者术后均送至麻醉复苏室接受相关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接受MDT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术后苏醒相关指标。结果试验组患者完全苏醒时间、麻醉复苏室滞留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后,试验组体温高于对照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躁动程度、寒战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T护理模式缩短苏醒时间及麻醉复苏室滞留时间,减少躁动、寒战发生,维护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 脊柱侧弯矫正术 麻醉复苏室 复苏护理
下载PDF
麻醉复苏室全麻患者院内转运脉搏血氧饱和度下降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5
作者 张子贤 吕桂萍 +2 位作者 邓雪琴 张悦 金瑛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23期2503-2509,共7页
目的构建预测麻醉复苏室(PACU)全麻患者转运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下降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并进行临床评价,以期做到早期识别、降低转运危险。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3至9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791例PACU全麻患者作为建模组,2021年... 目的构建预测麻醉复苏室(PACU)全麻患者转运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下降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并进行临床评价,以期做到早期识别、降低转运危险。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3至9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791例PACU全麻患者作为建模组,2021年9月至2024年6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及杭州市中医院共419例PACU全麻患者作为验证组。根据SpO_(2)下降是否>5%进行分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PACU全麻患者发生SpO_(2)下降的独立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采用R软件绘制列线图并作验证。结果SpO_(2)下降发生率为29.1%,最终进入模型的影响因素有年龄、BMI、吸烟史、从手术室转运到PACU SpO_(2)下降情况、在PACU吸氧、早期预警评分、Ramsay镇静评分、PACU滞留时间、转运时间、转运人员职称、转运过程中与患者沟通。建模组的AUC、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分别为0.878、0.822、0.793、0.615;验证组模型准确率为80.19%。结论列线图模型区分度、校准度较好,对识别PACU全麻院内转运患者发生SpO_(2)下降的风险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复苏室 转运 血氧饱和度 危险因素 列线图
下载PDF
脑动脉瘤术后恢复期患者的麻醉复苏室舒适护理效果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杨翠丽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3期117-120,共4页
目的探究麻醉复苏室舒适护理对脑动脉瘤术后恢复期患者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21年7月—2022年9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实施手术治疗的70例脑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5例在脑动脉瘤术后恢复期实施常... 目的探究麻醉复苏室舒适护理对脑动脉瘤术后恢复期患者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21年7月—2022年9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实施手术治疗的70例脑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5例在脑动脉瘤术后恢复期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35例则实施麻醉复苏室舒适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不良情绪、疼痛程度、舒适程度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评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程度各评分包括生理舒适、环境舒适、心理精神、社会文化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动脉瘤术后恢复期患者在麻醉复苏室实施舒适护理能够提高舒适程度,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麻醉复苏室 舒适护理 生活质量 不良情绪
下载PDF
麻醉复苏室低体温患者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及对自主呼吸时间的影响评价
7
作者 刘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185-0188,共4页
观察循证护理在麻醉复苏室低体温患者护理中对自主呼吸时间的影响。方法 时间资料:2023年4月到2024年3月,共计筛选出67例全麻手术低体温患者。对照组(34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33例)采取常规护理联合循证护理。结果 观察组麻醉复苏情... 观察循证护理在麻醉复苏室低体温患者护理中对自主呼吸时间的影响。方法 时间资料:2023年4月到2024年3月,共计筛选出67例全麻手术低体温患者。对照组(34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33例)采取常规护理联合循证护理。结果 观察组麻醉复苏情况良好,体温稳定(P<0.05)。结论 循证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麻醉复苏质量,使患者能够尽快恢复自主呼吸,确保患者体温稳定性,提高临床护理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复苏室 低体温 自主呼吸时间
下载PDF
麻醉复苏室低体温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8
作者 毛小燕 凌嘉发 朱晓彤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40-346,共7页
目的:分析麻醉复苏室(PACU)患者发生术后低体温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效能。方法:便利抽样2022年7月1日-2023年6月30日期间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PACU137例低体温患者为低体温组,按照术间进行倾向性匹配292例患者为非低... 目的:分析麻醉复苏室(PACU)患者发生术后低体温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效能。方法:便利抽样2022年7月1日-2023年6月30日期间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PACU137例低体温患者为低体温组,按照术间进行倾向性匹配292例患者为非低体温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ACU患者发生低体温独立影响因素,绘制列线图并进行验证。结果:低体温组与非低体温组患者在年龄、BMI、ASA分级、术中是否发生低体温、术中是否冲洗、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中输液量、术中是否液体保温等10个指标均有明显差异(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ASA分级高(OR=2.441,95%CI:1.388-4.388)、术中发生低体温(OR=30.307,95%CI:10.557-128.713)和术中有冲洗(OR=3.316,95%CI:1.785-6.283)是PACU期间发生低体温的独立危险因素,而BMI>24(OR=0.387,95%CI:0.200,0.728)为独立保护因素。预测模型训练集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46(95%CI:0.803-0.890),H-L拟合优度检验显示拟合优度良好(χ^(2)=4.313,P=0.828);验证集中ROC曲线下面积为0.777(95%CI:0.696-0.857),经验证本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结论:筛选的4项预测因素为PACU发生低体温的特异性因素,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有较好的预测效能,临床应针对低体温的危险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体温 麻醉 麻醉复苏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麻醉复苏室患者应用舒适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9
作者 喻春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33期177-179,共3页
目的分析麻醉复苏室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舒适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麻醉复苏室接收的6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舒适化护理干预,各32例。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 目的分析麻醉复苏室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舒适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麻醉复苏室接收的6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舒适化护理干预,各32例。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完全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除气管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均比对照组短,且苏醒期HR、MAP、SpO2比对照组高,病房管理、专科技术水平、重点环节管理、环境管理、交流沟通护理质量评分更高,心理、环境及生理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麻醉复苏室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舒适化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生命体征维持稳定状态,有助于降低并发症风险,促进患者尽快苏醒,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复苏室 舒适化护理 护理质量 并发症
下载PDF
麻醉复苏室患者躁动的常见原因及针对性预防护理的应用效果
10
作者 陈素棉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20期63-65,共3页
目的分析麻醉复苏室患者躁动的常见原因及针对性预防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治疗的88例手术麻醉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预防护理,对比两组静息期... 目的分析麻醉复苏室患者躁动的常见原因及针对性预防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治疗的88例手术麻醉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预防护理,对比两组静息期、苏醒期的心率和血压水平以及躁动发生率及躁动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静息期,两组患者心率和血压对比无差异(P>0.05);苏醒期,观察组血压和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躁动发生率、躁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麻醉复苏室患者通过实施针对性预防护理,能有效降低躁动发生率,降低对血压、心率的影响,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复苏室 躁动 针对性预防护理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患者在麻醉复苏室护理中采取复合保温护理措施对其体温及术后苏醒的影响分析
11
作者 袁圆 张雷 荆力 《中外医疗》 2024年第23期152-154,167,共4页
目的研究腹腔镜手术患者在麻醉复苏室护理中采取复合保温护理措施对体温及术后苏醒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22年1月-2024年1月六盘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腹腔镜手术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研究组(n=35,采取复合保温护理)... 目的研究腹腔镜手术患者在麻醉复苏室护理中采取复合保温护理措施对体温及术后苏醒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22年1月-2024年1月六盘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腹腔镜手术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研究组(n=35,采取复合保温护理)和对照组(n=35,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不同阶段体温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7.10%(34/35),高于对照组的80.00%(2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81,P=0.024)。两组患者手术结束时体温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进入麻醉恢复室时、进入麻醉恢复室30 min、出麻醉室时体温水平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71%(2/35)低于对照组的25.71%(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9,P=0.037)。结论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复苏室护理中实施复合保温护理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保温护理 腹腔镜手术 麻醉复苏室 术后苏醒 体温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麻醉复苏室患者躁动原因及预见性护理的效果研究
12
作者 刘晴晴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4期77-79,共3页
目的:分析麻醉复苏室患者躁动原因及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抽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于兖州区人民医院行麻醉复苏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n=40)与研究组(n=40),常规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实行预见性护理... 目的:分析麻醉复苏室患者躁动原因及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抽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于兖州区人民医院行麻醉复苏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n=40)与研究组(n=40),常规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实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躁动评分、躁动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别较大,研究组更优(P<0.05)。研究组患者躁动评分与躁动发生率低于常规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别较大,研究组更优(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组,两组数据差别较大,研究组更优(P<0.05)。结论:麻醉复苏室患者出现躁动情况的概率相对较大,所以实行预见性护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护理人员要注重患者观察,稳定麻醉复苏期的血流动力学,有效避免发生不良事件,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复苏室 躁动原因 预见性护理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麻醉护理一体化模式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后麻醉复苏室中的应用价值
13
作者 江华琴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7期189-192,共4页
目的:分析麻醉护理一体化模式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后麻醉复苏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82例,按分层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 目的:分析麻醉护理一体化模式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后麻醉复苏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82例,按分层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麻醉护理一体化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应激指标、负性情绪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引流管留置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以及排气时间较短(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应激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满意率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麻醉护理一体化模式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后麻醉复苏室中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调节患者负性情绪,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护理一体化模式 腹腔镜 直肠癌根治术 麻醉复苏室
下载PDF
麻醉复苏室患者术后发生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及预见性护理对策
14
作者 姚程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197-0200,共4页
调查麻醉复苏室术后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并分析预见性护理措施。方法 以30例麻醉复苏室患者为样本,摸球后分组,有一般组、预见组,均有15例,一般组为传统护理,预见组为预见性护理,均在2023年4月-2024年4月入选,统计低氧血症发生情况并分... 调查麻醉复苏室术后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并分析预见性护理措施。方法 以30例麻醉复苏室患者为样本,摸球后分组,有一般组、预见组,均有15例,一般组为传统护理,预见组为预见性护理,均在2023年4月-2024年4月入选,统计低氧血症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比较恢复指标,记录并发症,调查满意率。结果 低氧血症在预见组有13.33%的发生率,在一般组有53.33%的发生率,预见组在两组之中明显更低,P<0.05。低氧血症人群中≥60岁者占比60.00%,BMI指数≥25kg/m2者占比70.00%,吸烟者占比50.00%,基础病者占比60.00%、手术时间≥60min者占比70.00%,均高于非低氧血症患者,P<0.05。苏醒、体征平稳时间以及出院时间等在预见组明显短于一般组,复苏室费用在预见组明显低于一般组,P<0.05。预见组在复苏期间并未出现并发症,一般组则有26.67%的发生率,预见组在两组之中明显更低,P<0.05。两组满意率均为100.00%。结论 抽烟、BMI过高、高龄等均为危险因素,可能会增加麻醉复苏室内的低氧血症事件,予以预见性护理对策后可减少各类事件,预防其他复苏并发症,缩短麻醉复苏周期,提高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血症 预见性护理 并发症 危险因素 麻醉复苏室
下载PDF
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用于高血压手术患者麻醉复苏室中的研究
15
作者 许婷婷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2期272-274,共3页
分析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用于高血压手术患者麻醉复苏室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01月~2022年12月102例高血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管理模式)与观察组(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对比两组的生命体征、麻醉复苏情况、并发症... 分析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用于高血压手术患者麻醉复苏室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01月~2022年12月102例高血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管理模式)与观察组(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对比两组的生命体征、麻醉复苏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高血压手术患者麻醉复苏期间,应用麻醉护理一体化模式,可显著改善患者生命体征、麻醉复苏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确保患者满意度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护理一体化 高血压 麻醉复苏室 生命体征 麻醉复苏情况 并发症发生率
下载PDF
优质护理在麻醉复苏室全麻患者复苏期的应用价值研究
16
作者 李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90-0193,共4页
探讨麻醉复苏室全麻患者复苏期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研究区间:2022年5月-2023年9月;研究资料:全身麻醉手术且术后需要麻醉复苏的,共计200例。研究资料来源:梧州市人民医院。分组标准:本次研究运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组成为参照与... 探讨麻醉复苏室全麻患者复苏期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研究区间:2022年5月-2023年9月;研究资料:全身麻醉手术且术后需要麻醉复苏的,共计200例。研究资料来源:梧州市人民医院。分组标准:本次研究运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组成为参照与试验两组,参照组的100例患者采用了较为普通的常规化护理模式,试验组的100例患者采用了较优质化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不同时间躁动评分、负面情绪得分比参照组低(P<0.05)。试验组并发症比参照组少(P<0.05)。试验组麻醉苏醒时间比参照组短(P<0.05)。试验组舒适度评分比参照组高(P<0.05)。结论 经研究发现,针对全麻患者在手术复苏期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后,可有效减少其躁动、并发症、缩短麻醉苏醒时间以及提升舒适度,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复苏室 优质护理 全麻患者 复苏期护理
下载PDF
麻醉复苏室中循证理论下的预见性护理对麻醉术后患者康复水平及苏醒期躁动的影响分析
17
作者 李岩 支慧 《临床研究》 2024年第8期160-163,共4页
目的探究麻醉复苏室中,基于循证理论下开展的预见性护理,对于麻醉术后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样本共计140例,均选取于河南省人民医院麻醉复苏室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收入待苏醒的全麻术后病例,依据护理方案的差异性,将其分为研究... 目的探究麻醉复苏室中,基于循证理论下开展的预见性护理,对于麻醉术后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样本共计140例,均选取于河南省人民医院麻醉复苏室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收入待苏醒的全麻术后病例,依据护理方案的差异性,将其分为研究组(n=70,采取基于循证理论下开展的预见性护理+常规护理)、对照组(n=70,采取常规护理),分析两组恢复情况、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指标(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疼痛评分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留室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期,两组的血压、心率指标均升高,但研究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与疼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评分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复苏室中,基于循证理论下开展的预见性护理,对于麻醉术后患者的应用价值较为理想,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苏醒期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提升术后恢复情况,降低疼痛感,提高患者对满意度与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复苏室 循证理论 预见性护理 苏醒期
下载PDF
疼痛护理干预在麻醉复苏室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18
作者 王苗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203-0206,共4页
探究疼痛护理干预在麻醉复苏室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62例麻醉复苏室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患者,将其随机等分为A、B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B组术后各时间段... 探究疼痛护理干预在麻醉复苏室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62例麻醉复苏室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患者,将其随机等分为A、B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B组术后各时间段疼痛感评分均低于A组,P<0.05;B组手术指标水平优于A组,P<0.05;B组各时间段VAS评分低于A组,P<0.05。结论 疼痛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疼痛干预小组能够制定更加科学的护理方案,进而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疼痛知识宣教能让患者积极应对各类疼痛症状;疼痛干预能够有效缓解其疼痛感,改善其精神状态,从而加快其身体恢复速度,因此此类护理模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护理干预 麻醉复苏室 胆囊炎 腹腔镜手术
下载PDF
优质护理在口腔颌面外科麻醉复苏室全麻患者复苏期的应用效果
19
作者 韦莹 覃红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192-0195,共4页
探究优质护理在口腔颌面全麻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口腔颌面全麻患者80例(2022.8—2023.8),运用奇偶数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分别采取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留室、苏醒时间... 探究优质护理在口腔颌面全麻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口腔颌面全麻患者80例(2022.8—2023.8),运用奇偶数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分别采取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留室、苏醒时间较短(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情况较低(P<0.05);护理前舒适度相比较(P>0.05),护理后观察组较高(P<0.05);满意度上,观察组较高(P<0.05)。结论 优质护理能够缩短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改善患者疾病预后情况,提高舒适度,促进患者疾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 麻醉复苏室 复苏
下载PDF
精细化护理对全麻术后患者在麻醉复苏室并发症发生率的改善探讨
20
作者 蒋甘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92-0195,共4页
探讨精细化护理对全麻术后患者在麻醉复苏室并发症发生率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100例全麻患者,病例收集于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我院麻醉恢复室,按不同护理方案分组,比较对照组(n=50,常规护理)与观察组(精细化护理)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 探讨精细化护理对全麻术后患者在麻醉复苏室并发症发生率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100例全麻患者,病例收集于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我院麻醉恢复室,按不同护理方案分组,比较对照组(n=50,常规护理)与观察组(精细化护理)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术后苏醒、自主呼吸恢及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5.994,3.851,5.707;P<0.05)。干预后,两组的焦虑评分(42.06±6.12)分、抑郁评分(41.15±6.08)分均低于对照组(t=2.984,3.222;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更少,护理满意度更高,均优于对照组(x2=4.332,6.061;P<0.05)。结论 麻醉恢复室全麻患者护理实践中积极引用精细化护理可缩短麻醉恢复时间,减轻负性心理,减少并发症,改善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护理 全麻术后 麻醉复苏室 并发症发生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