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1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循证护理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麻醉恢复室患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葛蓓 叶金灵 胡敏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3期365-366,共2页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麻醉恢复室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全髋关节置术患者86例,术后均进入麻醉恢复室,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常规护理+循证护理)和对照组(43例,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生理...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麻醉恢复室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全髋关节置术患者86例,术后均进入麻醉恢复室,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常规护理+循证护理)和对照组(43例,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生理功能、并发症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出室时,观察组血压、呼吸、活动力、意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5%,低于对照组的23.26%(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79.07%(P <0.05)。结论 循证护理可改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麻醉恢复室患者的生理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全髋关节置换术 麻醉恢复室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在妇科麻醉恢复室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
作者 魏娇娇 袁亚苹 +2 位作者 张盼盼 侯丽莉 杨娟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12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妇科麻醉恢复室(postanesthetic care unit,PACU)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2021年11—12月进行手术治疗的120例妇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数字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妇科麻醉恢复室(postanesthetic care unit,PACU)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2021年11—12月进行手术治疗的120例妇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数字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取集束化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苏醒速度、舒适度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PACU中的停留时间为(29.18±8.62)min,短于对照组的(33.58±11.1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舒适度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PACU中实施集束化护理可以缩短患者的麻醉苏醒时间,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 围术期 麻醉恢复室
下载PDF
舒适护理在骨科全麻手术患者术后麻醉恢复室复苏期的效果观察
3
作者 葛蓓 叶金灵 胡敏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2期235-236,共2页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骨科全麻患者术后麻醉恢复室复苏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126例骨科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舒适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的舒适度、不良护理事件。结果 舒适护理组的生理、环境...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骨科全麻患者术后麻醉恢复室复苏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126例骨科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舒适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的舒适度、不良护理事件。结果 舒适护理组的生理、环境、心理精神、社会文化舒适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舒适护理组的不良护理事件总发生率为4.7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46%(P <0.05)。结论 舒适护理可提高骨科全麻手术患者麻醉恢复室复苏期舒适度,减少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全麻手术 麻醉恢复室 舒适护理 不良护理事件
下载PDF
持续质量改进对麻醉恢复室全麻低体温患者复温效果的影响观察
4
作者 万代红 陈琳 汪晓玲 《麻醉安全与质控》 2024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麻醉恢复室(PACU)全麻低体温患者复温效果的影响观察。方法运用持续质量改进对低体温发生率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相关护理常规流程,全程监督反馈,进行质量改进。结果PACU全麻低体温发生率由49.83%降到了6.67%。结...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麻醉恢复室(PACU)全麻低体温患者复温效果的影响观察。方法运用持续质量改进对低体温发生率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相关护理常规流程,全程监督反馈,进行质量改进。结果PACU全麻低体温发生率由49.83%降到了6.67%。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可有效降低PACU全麻恢复期患者低体温发生率,达到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质量改进 麻醉恢复室 全身麻醉 低体温 护理
下载PDF
优质护理对椎体骨折术后麻醉恢复室患者心率和血压的影响
5
作者 陈丽萍 段华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3期369-370,共2页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椎体骨折术后麻醉恢复室患者心率和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椎体骨折手术患者82例,随机分为优质护理组(41例,基础护理+优质护理)与对照组(41例,基础护理),比较两组负面情绪及疼痛情况...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椎体骨折术后麻醉恢复室患者心率和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椎体骨折手术患者82例,随机分为优质护理组(41例,基础护理+优质护理)与对照组(41例,基础护理),比较两组负面情绪及疼痛情况、心率、血压、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优质护理组HAMD、 HAMA、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优质护理组苏醒期心率、收缩压低于对照组(P <0.05)。优质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优质护理可改善椎体骨折术后麻醉恢复室患者负面情绪,减轻术后疼痛,避免生理、心理应激引起心率及血压波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椎体骨折 麻醉恢复室
下载PDF
前馈控制在麻醉恢复室全身麻醉患者躁动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6
作者 刘东 蔚慧茹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235-238,共4页
探讨了在麻醉恢复室对全身麻醉患者采用前馈控制护理策略以管理其躁动行为的成效。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月间,在本院麻醉恢复室接受全身麻醉的98例患者,并通过信封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 探讨了在麻醉恢复室对全身麻醉患者采用前馈控制护理策略以管理其躁动行为的成效。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月间,在本院麻醉恢复室接受全身麻醉的98例患者,并通过信封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则实施前馈控制护理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在恢复室的停留时长、气管插管拔除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以及躁动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此外,观察组在恢复室的停留时长、气管插管拔除时间以及意识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同时躁动的发生率也明显更低(P<0.05)。经过相应的护理干预后,患者的主观感受得分普遍提高,特别是观察组的得分比对照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麻醉恢复室对全身麻醉患者采取前馈控制护理方案能够取得确切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馈控制 麻醉恢复室 全身麻醉患者 躁动护理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全身麻醉术后患者麻醉恢复室中发生低体温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
7
作者 刘守萍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24期30-32,共3页
目的:分析导致全身麻醉术后患者麻醉恢复室(PACU)中发生低体温的影响因素并探讨相关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23年5—7月于青海红十字医院行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进入PACU时核心温度进行分组,分为低体温组(21例)... 目的:分析导致全身麻醉术后患者麻醉恢复室(PACU)中发生低体温的影响因素并探讨相关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23年5—7月于青海红十字医院行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进入PACU时核心温度进行分组,分为低体温组(21例)和正常体温组(79例)。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使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全身麻醉术后患者PACU中发生低体温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年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输液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麻醉时间≥4h、手术时间≥4h、术中输液量≥1000mL为全身麻醉术后患者PACU中发生低体温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龄、麻醉时间≥4h和手术时间长、术中输液量多是导致全身麻醉术后患者PACU中发生低体温的独立危险因素,需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以降低低体温发生风险,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麻醉恢复室 低体温 护理
下载PDF
护理标识牌对麻醉恢复室不良事件的预防效果分析
8
作者 张伟丽 张昌盛 +3 位作者 路晓霞 韩燕敏 邓曼丽 高远 《麻醉安全与质控》 2024年第4期211-214,共4页
目的根据临床需求自制护理标识牌,并探讨其对麻醉恢复室(PACU)不良事件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8-02/2019-05期间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PACU收治的全身麻醉手术患者6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00)和试验组... 目的根据临床需求自制护理标识牌,并探讨其对麻醉恢复室(PACU)不良事件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8-02/2019-05期间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PACU收治的全身麻醉手术患者6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00)和试验组(n=30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流程,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护理标识牌用于医护交接班及PACU护理工作中。观察2组患者液体外渗、苏醒延迟、非计划性拔除气管导管、非计划性拔除动脉置管等不良事件发生率,采用护理质量调查问卷对PACU护士进行评价,包括对管道管理、患者安全管理、交接班内容完整性、沟通交流和转运管理5个维度;用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对护士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试验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使用护理标识牌后护理质量各难度评分较对照组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标识牌应用于PACU护理中能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质量,适宜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标识牌 麻醉恢复室 不良事件
下载PDF
标准化沟通模式在麻醉恢复室护理床旁交接班中的应用
9
作者 郭秋月 赵婧 陈培炎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0期173-176,共4页
目的探讨标准化沟通模式在麻醉恢复室护理床旁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8月洛阳市中心医院的麻醉恢复室复苏的300例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22年3月至5月纳入的150例患者对照组,2022年6月至8月纳入的150例患者... 目的探讨标准化沟通模式在麻醉恢复室护理床旁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8月洛阳市中心医院的麻醉恢复室复苏的300例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22年3月至5月纳入的150例患者对照组,2022年6月至8月纳入的15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传统口头和常规交接单进行交接;观察组在常规交接基础上采用标准化沟通模式进行规范交接。比较两组患者交接不良事件发生率,中文版护士交接班评估量表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实施标准化沟通模式交接后,患者交接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全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文版护士交接班评估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沟通模式在麻醉恢复室护理床旁交接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进一步规范麻醉恢复室护理床旁的交接,提高护理人员的交接工作质量,降低了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沟通模式 麻醉恢复室 护理床旁交接 全身麻醉
下载PDF
全身麻醉术后病人年龄与麻醉恢复室住院时间的相关关系研究
10
作者 郭先才 孙艺 +2 位作者 蓝涛 蓝婷露 龚丽霞 《全科护理》 2024年第14期2595-2598,共4页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病人年龄与术后麻醉恢复室住院时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从电子信息系统提取数据,选取2022年6月—2023年3月在医院手术的4795例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限制性立方样条及线性回归模...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病人年龄与术后麻醉恢复室住院时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从电子信息系统提取数据,选取2022年6月—2023年3月在医院手术的4795例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限制性立方样条及线性回归模型来分析全身麻醉病人年龄与麻醉恢复室住院时间的关系。结果:年龄对麻醉恢复室住院时间有独立作用,多因素分析中年龄为连续变量时,模型Ⅰ中效应值(β)为0.63,95%CI[0.56,0.70],P<0.001;模型Ⅱ中β为0.44,95%CI[0.35,0.53],P<0.001;模型Ⅲ中β为0.41,95%CI[0.33,0.50],P<0.001;将年龄按65岁分层时,年龄≥65岁组与年龄<65岁组比较,模型Ⅰ中β为17.83,95%CI[15.24,20.41],P<0.001;模型Ⅱ中β为11.35,95%CI[8.58,14.12],P<0.001;模型Ⅲ中β为11.58,95%CI[8.87,14.30],P<0.001。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发现,年龄与麻醉恢复室住院时间存在曲线关系,拐点分析得出拐点数值为65.653,即在约65岁时出现拐点。结论:全身麻醉病人年龄是影响麻醉恢复室住院时间的独立因素,年龄与麻醉恢复室住院时间之间呈现曲线关系,拐点在约65岁,年龄≥65岁的病人较年龄<65岁的病人麻醉恢复室住院时间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恢复室 苏醒延迟 护理 年龄
下载PDF
麻醉恢复室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护理研究进展
11
作者 刘聃 曾梅菇 +1 位作者 陈美玲 刘雄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01-0004,共4页
全麻苏醒期躁动是麻醉苏醒期常见并发症之一,易导致患者苏醒延迟、拔管困难、医疗纠纷等,是全麻苏醒期护理的重点和难点。麻醉恢复室作为麻醉患者术后康复管理的重要场所,在确保患者安全、提高术后康复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广泛应... 全麻苏醒期躁动是麻醉苏醒期常见并发症之一,易导致患者苏醒延迟、拔管困难、医疗纠纷等,是全麻苏醒期护理的重点和难点。麻醉恢复室作为麻醉患者术后康复管理的重要场所,在确保患者安全、提高术后康复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对麻醉恢复室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恢复室 全麻苏醒期 躁动 护理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对麻醉恢复室全身麻醉术后患者苏醒时间、麻醉恢复时间及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12
作者 吴君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188-0191,共4页
分析预见性护理干预方法在麻醉恢复室全身麻醉术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麻醉恢复室于2021年1月~2023年5月间收治的130例全麻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后,观察组65例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照组65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 分析预见性护理干预方法在麻醉恢复室全身麻醉术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麻醉恢复室于2021年1月~2023年5月间收治的130例全麻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后,观察组65例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照组65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术后苏醒时间与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早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质量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在麻醉恢复室患者护理干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缩短恢复与苏醒时间的有效措施,也可以有效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恢复室 全身麻醉 预见性护理干预 并发症 苏醒时间
下载PDF
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麻醉恢复室转出延迟预测模型的建立
13
作者 王荣 姚明 +4 位作者 盛晗 朱志红 周清河 周煦燕 杨国芳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5-58,63,共5页
目的构建与验证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麻醉恢复室转出延迟的风险预测模型,为识别转出延迟高风险患者提供评估工具。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某三甲医院的手术患者511例,分为训练集361例和验证集150例。运用logis... 目的构建与验证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麻醉恢复室转出延迟的风险预测模型,为识别转出延迟高风险患者提供评估工具。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某三甲医院的手术患者511例,分为训练集361例和验证集150例。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麻醉恢复室转出延迟的风险因素,绘制列线图模型,在验证集中验证模型预测效果。结果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麻醉ASAⅢ级、低体温、高血压、术中出血>200 mL、中重度贫血5项因素为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麻醉恢复室转出延迟的主要危险因素。使用这5项因素构建转出延迟风险预测模型,训练集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05[95%CI(0.752,0.857)],最大约登指数为0.484;验证集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28[95%CI(0.753,0.914)],最大约登指数为0.569,校准曲线为斜率近似于1的直线。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能为临床早期甄别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麻醉恢复室转出延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肿瘤 全麻手术 麻醉恢复室 转出延迟 风险预测 列线图 低体温 高血压
下载PDF
麻醉恢复室的研究热点与趋势:2003-2023年文献计量学分析
14
作者 韩阳 郭炜 +1 位作者 刘晓 缪慧慧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9期55-61,共7页
目的量化关于麻醉恢复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学术论文的基本信息,探索辨识关于PACU研究领域的研究趋势、热点及最具有影响力的论文。方法通过在SCI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检索2003—2023年关于PACU的研究论文,收集并分析计量学基... 目的量化关于麻醉恢复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学术论文的基本信息,探索辨识关于PACU研究领域的研究趋势、热点及最具有影响力的论文。方法通过在SCI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检索2003—2023年关于PACU的研究论文,收集并分析计量学基本信息,包括发表年份、国家、作者、期刊名称、学术机构、研究学科与热点。结果共1541篇文献纳入本研究。发表相关论文最多的国家是美国(n=814),其次是中国(n=146)与加拿大(n=97)。Dexter Franklin是最具影响力的作者,共发表30篇关于PACU研究领域的论文。哈佛大学是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机构,发表52篇论文,总被引用次数为1338次,平均每篇文章被引次数为25.73次,H指数为20。期刊Anesthesia and Analgesia共刊登232篇论文,数量最多。关于PACU研究领域的热点有“术后疼痛”“全身麻醉”“恢复”“风险因素”和“术后恶心”等。数据显示“加强术后恢复”“疼痛管理”是近二十年的爆发关键词。结论基于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本研究提供较为全面的关于PACU研究领域发展的分析总结。未来该领域的“加强术后恢复”与“疼痛管理”仍可能是热门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恢复室 文献计量学 研究热点 研究趋势
下载PDF
消化内镜中心麻醉恢复室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的构建
15
作者 徐秋香 马森 《上海护理》 2024年第8期14-17,共4页
目的 建立一套适用于消化内镜中心麻醉恢复室(PACU)的护理敏感指标,为临床监控和评估麻醉护理质量提供规范化、科学化的依据。方法 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理论,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拟定PACU敏感指标体系框架,采用德尔菲法对来自国... 目的 建立一套适用于消化内镜中心麻醉恢复室(PACU)的护理敏感指标,为临床监控和评估麻醉护理质量提供规范化、科学化的依据。方法 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理论,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拟定PACU敏感指标体系框架,采用德尔菲法对来自国内4个省市的20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最终确立消化内镜中心PACU敏感性指标。结果 2轮专家函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95%和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36和0.867,各项指标的变异系数均<0.30,Kendall’s W系数为0.311~0.346(均P<0.01),最终建立了包含3项一级指标,18项二级指标的PACU护理敏感指标体系。结论 消化内镜中心PACU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为消化内镜中心麻醉管理提供参考,有利于保证患者围麻醉期的安全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内镜中心 麻醉恢复室 护理质量 敏感指标
下载PDF
全身麻醉患者术后滞留麻醉恢复室的影响因素分析
16
作者 郭玉梅 凌美凤 林贞 《医疗装备》 2024年第6期129-131,共3页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患者术后滞留麻醉恢复室(PACU)的影响因素,以指导临床拟定干预措施,降低全身麻醉患者术后滞留PACU的风险。方法将2022年2月至2023年7月于医院行全身麻醉手术且术后滞留PACU(PACU停留时间>1 h)的40例患者纳入发生组,...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患者术后滞留麻醉恢复室(PACU)的影响因素,以指导临床拟定干预措施,降低全身麻醉患者术后滞留PACU的风险。方法将2022年2月至2023年7月于医院行全身麻醉手术且术后滞留PACU(PACU停留时间>1 h)的40例患者纳入发生组,将同期于医院行全身麻醉手术且术后未滞留PACU(PACU停留时间≤1 h)的40例患者纳入未发生组。收集两组一般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全身麻醉患者术后滞留PACU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的年龄、低氧血症、血液循环不稳定、PACU入室低体温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性别、手术类型、术中输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全身麻醉患者术后滞留PACU的危险因素为年龄较大、低氧血症、血液循环不稳定、PACU入室低体温(OR>1,P<0.05)。结论全身麻醉患者术后滞留PACU与年龄较大、有低氧血症、血液循环不稳定、PACU入室低体温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麻醉恢复室 滞留 低氧血症 低体温
下载PDF
NBASS-APS模式护理在麻醉恢复室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7
作者 赵义辉 郭秋月 孙佳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3期159-161,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疼痛管理(NBASS-APS)模式护理在麻醉恢复室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150例麻醉恢复室老年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目的:观察急性疼痛管理(NBASS-APS)模式护理在麻醉恢复室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150例麻醉恢复室老年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NBASS-APS模式护理。比较两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舒适度[Kolcaba的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和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入室后30 min,两组VAS评分均低于入室后5 min,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室前3 min,两组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和环境等GCQ评分均高于入室后5 min,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BASS-APS模式护理应用于麻醉恢复室老年患者可提高舒适度评分,降低疼痛程度评分和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疼痛管理模式护理 麻醉恢复室 老年 舒适度 疼痛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体温护理对麻醉恢复室全麻患者清醒及呼吸恢复时间的影响分析
18
作者 杨晓兵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8期0197-0200,共4页
对麻醉恢复室内全麻患者进行体温护理并分析护理效果,尤其是对清醒及呼吸恢复时间的影响。方法 以麻醉恢复室内的全麻患者为研究对象,且从2022.04-2024.04这段时间内选出足量病例样本(此次共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并做对比研究,说明... 对麻醉恢复室内全麻患者进行体温护理并分析护理效果,尤其是对清醒及呼吸恢复时间的影响。方法 以麻醉恢复室内的全麻患者为研究对象,且从2022.04-2024.04这段时间内选出足量病例样本(此次共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并做对比研究,说明对照组(n=46/基础护理)在术后恢复速度、疼痛程度上与观察组(n=46/联合体温护理)的差别,了解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麻醉恢复室内,观察组的清醒及呼吸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的疼痛评分有显著的组间且观察组更低(p<0.05);2组都出现了并发症但观察组的总发生率较低(p<0.05),对于护理的满意度,观察组则显著更高(p<0.05)。结论 对麻醉恢复室内全麻患者行体温护理有助于患者快速清醒,可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并预防多种并发症,患者对此更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温护理 麻醉恢复室 全麻患者 清醒时间 呼吸恢复
下载PDF
麻醉恢复室全麻术后患者常见并发症类型与护理体会
19
作者 沈丹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77-0180,共4页
近些年来,随着对高质量医疗的逐渐重视,在进行全麻手术时,人们的目光不仅仅局限在手术效果,也逐渐关注患者术后生存质量。预防并发症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麻醉恢复室是对麻醉后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和监测,直至患者的生命指征恢... 近些年来,随着对高质量医疗的逐渐重视,在进行全麻手术时,人们的目光不仅仅局限在手术效果,也逐渐关注患者术后生存质量。预防并发症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麻醉恢复室是对麻醉后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和监测,直至患者的生命指征恢复稳定的单位。临床上很多疾病的手术后并发症并不会在手术中发生,而是具有一定延迟性,容易被忽视而影响患者生存质量以及身体健康,甚至可能导致患者死亡。因此麻醉恢复室护理在临床上对全麻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面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不同类型并发症分类研究和护理体会分享,总结麻醉恢复室的护理的特点和重点,为临床护理的进行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恢复室 全身麻醉 并发症 护理体会
下载PDF
人性化护理在麻醉恢复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
作者 卢芳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90-0193,共4页
人性化护理在麻醉恢复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方法 研究选取2022年1月-2022年6月我院接收100例患者,纳入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设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统计护理满意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 人性化护理在麻醉恢复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方法 研究选取2022年1月-2022年6月我院接收100例患者,纳入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设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统计护理满意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程度显著增高,组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在麻醉恢复室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具有缩短麻醉复苏室驻留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 麻醉恢复室 患者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