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8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玉米新品种引种比较综合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文奎 张海强 +1 位作者 焦智辉 王雯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429-433,共5页
通过研究不同玉米品种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稳产性及丰产性,以期为该区玉米新品种的筛选及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以引进10个玉米品种为试材,对参试各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特征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强盛399、伊丹... 通过研究不同玉米品种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稳产性及丰产性,以期为该区玉米新品种的筛选及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以引进10个玉米品种为试材,对参试各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特征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强盛399、伊丹131、金穗1915折合产量高,分别为11850.1、11605.0、11411.9 kg/hm2,较对照品种金穗702分别增产14.54%、12.17%、10.30%;并单39、丰田101、敦玉9号折合产量较低,分别较对照品种金穗702减产3.76%、10.86%、30.76%。利用综合评价法对参试玉米品种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产量结果表明,强盛399、金穗306、伊丹131、金穗702表现出良好的丰产性与稳产性,同时表现出静态稳定性高、品质优异、生态适应性强的特点,是适用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种植的玉米新品种,建议予以推广。金穗1915、FT806、强盛388综合评价居中,建议继续引种观察。敦玉9号、丰田101、并单39号综合评价较差,建议淘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新品种 引种比较 生育期 植株性状 产量性状 综合评价指数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下载PDF
晋西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清水河流域径流对土地利用与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27
2
作者 唐丽霞 张志强 +2 位作者 王新杰 王盛萍 查同刚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00-810,共11页
水资源短缺是黄土高原面临的最为关键的一个生态环境问题。研究黄土高原地区河川径流演变对土地利用与气候变化的响应是开展适应性流域管理的基础。该文以黄河流域中游山西省吉县境内的清水河流域(面积436km2)为研究对象,采用非参数统... 水资源短缺是黄土高原面临的最为关键的一个生态环境问题。研究黄土高原地区河川径流演变对土地利用与气候变化的响应是开展适应性流域管理的基础。该文以黄河流域中游山西省吉县境内的清水河流域(面积436km2)为研究对象,采用非参数统计秩检验法(Mann-Kendall)、滑动t检验和跃变参数分析法,对该流域1959-2005年的年径流量、降水量和潜在蒸发散量进行了趋势分析和突变点验证;用遥感数据判读和解译的结果分析了该流域不同时期土地利用变化;在此基础上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和气候变化对流域径流变化的贡献,并采用FDC曲线法分析了二者对高、中、低流量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流域年径流量在1959-2005年的47年间呈显著下降趋势,突变点出现在1980年,但该流域降水量没有出现明显的趋势性变化,而以Hamon公式计算的流域年潜在蒸发散则呈显著上升趋势,其突变点出现在1997年。该流域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年径流减少的贡献率分别为46.79%和53.21%。综合以上结果可以看出,潜在蒸发散增加和乔木林地面积增加是导致该流域径流减少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土地利用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清水河流域 径流量
下载PDF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小叶杨沙棘混交林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宋西德 侯琳 +4 位作者 罗伟祥 穆兴民 许学选 王文龙 张国昌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17,27,共4页
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小叶杨(Populus simonii)、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混交 林和小叶杨纯林生物量进行了研究,同时应用Miami模型和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对... 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小叶杨(Populus simonii)、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混交 林和小叶杨纯林生物量进行了研究,同时应用Miami模型和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对 林分气候生产潜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叶杨、沙棘混交林与小叶杨纯林相比,混交林能够 显著提高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能有效地利用当地气候资源,小叶杨与沙棘混交林林分生物量 为40.442t/hm2,小叶杨纯林的生物量为20.710t/hm2,混交林是纯林的1.95倍;小叶杨、沙 棘混交林的生产力比纯林小叶杨生产力提高了40.9%。小叶杨、沙棘混交林是适于黄土丘陵 区发展的混交林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杨 沙棘 混交林 生产力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生物量
下载PDF
基于DEM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沟谷网络节点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李军锋 李天文 +2 位作者 陈正江 刘学军 汤国安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6-391,共6页
选择黄土高原3个典型地貌类型区为试验样区,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沟谷网络与沟谷网络节点自动提取技术,得到了各样区沟谷网络节点,并从地貌形态学、沟谷成因学以及水文学原理出发,对不同级别沟谷网络节点水流累积属性进行了深入分析,... 选择黄土高原3个典型地貌类型区为试验样区,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沟谷网络与沟谷网络节点自动提取技术,得到了各样区沟谷网络节点,并从地貌形态学、沟谷成因学以及水文学原理出发,对不同级别沟谷网络节点水流累积属性进行了深入分析,结合数理统计方法获得了:(1)同一沟谷系统不同分辨率沟谷网络节点水流累积量均值分级统计规律;(2)不同地貌类型样区相同分辨率沟谷网络节点水流累积量均值分级统计规律。该结论能够有效解释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各级沟谷系统的形成机理及其空间分异规律,同时能够合理地说明沟谷系统发育与地表侵蚀、切割强度之间的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沟谷网络节点 水流累积量 分辨率
下载PDF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 被引量:18
5
作者 许红梅 贾海坤 黄永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64-1074,共11页
构建了机理性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Vegetation- Soil- Integrated- Model,VSIM) ,该模型将土壤水分动态过程与植被生长过程相耦合,用以分析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土壤水分对植被生产力的影响。模型考虑了叶片尺度上气孔导度对净光合过... 构建了机理性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Vegetation- Soil- Integrated- Model,VSIM) ,该模型将土壤水分动态过程与植被生长过程相耦合,用以分析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土壤水分对植被生产力的影响。模型考虑了叶片尺度上气孔导度对净光合过程和蒸腾过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考虑植被冠层结构和地形因素的影响对模型进行尺度转换,并以位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纸坊沟流域的观测数据对模型进行参数化和验证。结果表明对于生物量的模拟草本和半灌木比乔、灌木好,主要植被类型L AI的季节变化与观测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模型能够反映出流域降雨-产流过程,并且基本上也能够反映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范围。模拟结果表明,刺槐林和苹果林属于高光合-低蒸腾类型,农作物、白羊草群落和达乌里胡枝子群落属于高光合-高蒸腾类型,铁杆蒿群落和茭蒿群落属于低光合-低蒸腾类型,而沙棘灌丛和柠条灌丛的净第一性生产力居中,但蒸腾量较高。流域内土壤水分在多年序列上基本平衡,而在不同的水文年表现出失衡。其中刺槐林、苹果林和沙棘灌丛的多年平均土壤水分在年内存在少量亏缺,铁杆蒿群落和茭蒿群落略有增加,而其它植被类型基本保持平衡。丰水年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含水量都明显高于欠水年,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在丰水年表现为盈余,而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孔导度 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 土壤水分动态 模拟模型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下载PDF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不同土地利用模式对土壤机械组成和速效养分影响分析 被引量:34
6
作者 邹诚 徐福利 闫亚丹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8年第12期424-427,共4页
通过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不同土地利用模式土壤机械组成和速效养分的测定,论述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不同土地利用模式对土壤机械组成和速效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草地的在两个土层速效养分含量差别不大,而其他土地利用模式0~20cm土层的... 通过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不同土地利用模式土壤机械组成和速效养分的测定,论述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不同土地利用模式对土壤机械组成和速效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草地的在两个土层速效养分含量差别不大,而其他土地利用模式0~20cm土层的速效养分含量均高于20~40cm土层。关中土壤的速效养分明显高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草地的速效养分都低于其它土地利用模式。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土壤机械组成分布大致为:粉粒>细砂粒>粗砂粒≈粘粒。速效养分只与0~20cm的粘粒含量承显著正相关。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土壤肥力结构不协调,尤其是氮磷比失衡,磷肥施用量过度。各种经济模式应调整施肥结构及耕作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土壤机械组成 速效养分
下载PDF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不同土地利用模式对土壤氮素淋溶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邹诚 徐福利 闫亚丹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4-116,共3页
通过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不同土地利用模式土壤剖面NO3^--N、NH4^+-N、有机质和全氮分布的测定,论述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不同土地利用模式对土壤氮素淋溶的影响,对当地农业发展提出建议。结果表明:在200 cm内土壤NO3^--N最大值都出现... 通过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不同土地利用模式土壤剖面NO3^--N、NH4^+-N、有机质和全氮分布的测定,论述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不同土地利用模式对土壤氮素淋溶的影响,对当地农业发展提出建议。结果表明:在200 cm内土壤NO3^--N最大值都出现在200 cm处,其中日光温室最大为20.36 mg/kg。土壤NH4^+-N在200 cm内是较均匀的分布在10~25 mg/kg。不同土地利用模式对土壤剖面土壤NH4^+-N、有机质和全氮分布没有影响。随着深度的变化对土壤NH4^+-N分布也没有影响。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在土壤剖面的分布是,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少,60 cm以下有机质保持在1.07~5.95 g/kg,全氮保持在0.12~0.35 g/kg。根据试验结果得出,土壤氮素淋溶的主要成分是NO3^--N,土壤NO3^--N淋溶程度与降雨、灌溉、施肥量呈正比,在坡地的淋溶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氮素淋溶 NO-3-N淋溶
下载PDF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动态 被引量:12
8
作者 蔡燕 王会肖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9-81,共3页
在黄土丘陵沟壑区选择典型植被油松林(Pinus tabulaeformis)、柠条(Caragana microphylla)、人工草地(Clover)、农田、荒地和裸地,对其土壤水分进行观测分析。得出结论:观测期内林地和草地的土壤储水量最低,农田和灌木的储水量较高。与... 在黄土丘陵沟壑区选择典型植被油松林(Pinus tabulaeformis)、柠条(Caragana microphylla)、人工草地(Clover)、农田、荒地和裸地,对其土壤水分进行观测分析。得出结论:观测期内林地和草地的土壤储水量最低,农田和灌木的储水量较高。与荒地和裸地相比,灌木的耗水量少,其次是草地、农田,林地最次。灌木和草地的水分补偿程度较高,其次是农田,而林地是负补偿。这些结果为该地区植被恢复中的植被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典型植被 土壤水分动态 耗水量
下载PDF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多种参考作物需水量模型对比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白一茹 汪有科 汪勇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34,共4页
利用米脂地区2000—2005年逐日气象资料,以FAO56-PM方程计算结果为标准,通过线性回归、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偏差,在日、月及年时间尺度上分析、评价10种ET0计算模型。结果表明,除Hargreaves和Turc模型外,其他8种模型计算的日ET0值与F... 利用米脂地区2000—2005年逐日气象资料,以FAO56-PM方程计算结果为标准,通过线性回归、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偏差,在日、月及年时间尺度上分析、评价10种ET0计算模型。结果表明,除Hargreaves和Turc模型外,其他8种模型计算的日ET0值与FAO56-PM的R2均大于0.9。不同模型与FAO56-PM日ET0值的RMSE为0.35~1.78。多数计算模型在冬季(11、12、1月)和春季(2、3、4月)的准确性高,而在5—10月表现较弱。通过年值分析发现Priestley-Taylor、FAO24-BC和Penman这3种模型与FAO56-PM计算值最为接近。而对于FAO24-Rad、Makkink、Hargreave与Turc等参数较少的公式,在应用时利用当地气象要素进行经验系数校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考作物需水量 对比研究 计算方法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Penman-Montieth公式
下载PDF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土壤侵蚀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0
作者 张翼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1-124,128,共5页
通过对近年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土壤侵蚀研究成果的综合分析 ,详细论述了这类地区土壤水力侵蚀的类型与机理、土壤侵蚀的营力机制、主要影响因素及流域产沙的预报与防治 ;指出了土壤形成与流失、输运与沉积、“利”与“害”、侵蚀和保... 通过对近年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土壤侵蚀研究成果的综合分析 ,详细论述了这类地区土壤水力侵蚀的类型与机理、土壤侵蚀的营力机制、主要影响因素及流域产沙的预报与防治 ;指出了土壤形成与流失、输运与沉积、“利”与“害”、侵蚀和保持的动态平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发生机理 预报 防治
下载PDF
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德芳 孙虎 延军平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3-127,共5页
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出发,以生态重建与环境恢复为目的,引用生态经济系统原理和生态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提出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经济发展基本思路、生态经济类型划分的初步框架和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从而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 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出发,以生态重建与环境恢复为目的,引用生态经济系统原理和生态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提出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经济发展基本思路、生态经济类型划分的初步框架和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从而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最终目的,使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与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生态经济 生态环境
下载PDF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林木生长状况调查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军超 阳灿 梁宗锁 《陕西林业科技》 2001年第4期13-15,49,共4页
通过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典型代表区的安塞县高桥乡 3个小流域不同立地条件林木的生长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提出了当地适宜在沟谷、阴坡地进行造林 ,其它立地条件适宜栽植灌草植被 。
关键词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立地条件 林木 生长状况 沟谷 阳坡地 植被配置 水土保持
下载PDF
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经济系统评价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德芳 孙虎 延军平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05-110,共6页
从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学研究的角度出发,以生态重建与环境恢复为目的,引用生态经济系统原理和生态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提出研究区生态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标,并根据数据资料进行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经济系统的综合效益评价.评价... 从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学研究的角度出发,以生态重建与环境恢复为目的,引用生态经济系统原理和生态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提出研究区生态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标,并根据数据资料进行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经济系统的综合效益评价.评价结果为:西南部梁状丘陵沟壑区的生态经济系统相对处于较好状态,而其他两个区不仅生态系统表现脆弱,同时经济系统也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生态经济系统 生态经济评价
下载PDF
陇中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次降雨产流产沙特征 被引量:6
14
作者 朱燕琴 赵志斌 +2 位作者 齐广平 康燕霞 赵霞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20-927,共8页
基于甘肃省清水县汤峪河径流小区2015-2017年的观测数据,研究不同植被恢复模式条件下坡面次降雨入渗、产流产沙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恢复模式条件下的土壤入渗量与降雨强度呈二次函数关系,存在入渗量达到最大值的临界降雨强度。入渗... 基于甘肃省清水县汤峪河径流小区2015-2017年的观测数据,研究不同植被恢复模式条件下坡面次降雨入渗、产流产沙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恢复模式条件下的土壤入渗量与降雨强度呈二次函数关系,存在入渗量达到最大值的临界降雨强度。入渗速率与降雨历时可以用幂函数关系表达,符合考斯恰可夫入渗模型。不同植被恢复模式条件下的产流率在0.0033~0.0036 mm·min-1之间,相对裸地的减流率为54%〜58%。产流率与降雨强度之间呈二次函数关系(R2>0.88),产流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降雨强度。径流含沙量平均值乔灌混合区(3.13 g·L-1)>灌木林(2.95 g·L-1)>乔木林(2.79 g·L-1)>草地(2.58 g·L-1),径流含沙量与降雨强度呈线性递增函数关系。裸地的产沙量显著高于各植被小区(P<0.05),是各植被小区的43~57倍,各植被小区的减沙率在93%~94%之间,减沙效益高于其减流效益。各植被坡面土壤流失量与降雨侵蚀力呈线性递增函数关系;产流率与侵蚀产沙率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二者间可采用二次函数关系表达。本研究成果可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优化配置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径流场 植被恢复模式 产流产沙
下载PDF
基于HYDRUS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土壤水分入渗模拟 被引量:3
15
作者 董起广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0-92,98,共4页
根据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的观测资料,利用HYDRUS软件建立了该区域的土壤水分运移模型,分析了在降水条件下沟道不同地理位置及不同土层深度下土壤水分的分布规律,将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同时利用该模型对暴雨条件下土... 根据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的观测资料,利用HYDRUS软件建立了该区域的土壤水分运移模型,分析了在降水条件下沟道不同地理位置及不同土层深度下土壤水分的分布规律,将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同时利用该模型对暴雨条件下土壤水分的运移进行了模拟。结果显示,建立的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当地土壤水分的运移状况,模拟结果显示暴雨结束后,上游20及40 cm深处土壤水分含量降低相对较快,下游40 cm深处土壤水分含量降低最慢,且保持了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HYDRUS模型 土壤水分
下载PDF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春季温度变化对苹果花期冻害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志超 孙智辉 雷延鹏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31-136,共6页
统计分析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以延安为例)12个县(市、区)2000—2020年的春季温度资料,结果表明,延安春季温度变化平缓,但3月温度上升明显且年度变化剧烈,导致近年苹果花期异常,是近年苹果冻害加重的主要原因。延安春季升温过程中,从气... 统计分析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以延安为例)12个县(市、区)2000—2020年的春季温度资料,结果表明,延安春季温度变化平缓,但3月温度上升明显且年度变化剧烈,导致近年苹果花期异常,是近年苹果冻害加重的主要原因。延安春季升温过程中,从气候平均情况来看,容易出现3月下旬初、4月9—12日、4月20—26日、5月上旬末至中旬初等4个降温时段,形成4—5月苹果花期冻害的3个主要时段。分时段苹果花期冻害风险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沿岸延川县、宜川县,西北部吴起县、志丹县为花期冻害轻风险区;子长市、延长县、黄陵县为中风险区;洛川县、富县、宝塔区、安塞区为高风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季温度 苹果冻害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延安
下载PDF
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聚落适宜空间模式研究——以米脂县东沟为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田达睿 唐皓 谭静斌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63-276,共14页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是我国西部新型城镇化实践的克难攻坚地,在未厘清地域性特征的情况下,现代城乡规划设计的介入对当地环境和文化产生了较大冲击。以陕北米脂县东沟为例,基于卫星遥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DEM)等数据,利用格网法揭示东...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是我国西部新型城镇化实践的克难攻坚地,在未厘清地域性特征的情况下,现代城乡规划设计的介入对当地环境和文化产生了较大冲击。以陕北米脂县东沟为例,基于卫星遥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DEM)等数据,利用格网法揭示东沟地形变化与聚落规模的空间分布特征,借助四象限散点图法和立体网格分维模型测度并评价东沟地形复杂性与聚落集聚性的耦合协调关系及聚落空间分布效率,总结适宜于沟壑区的聚落空间营建模式。结果表明:(1)东沟聚落从沟口至沟内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如聚落逐步偏离河岸,其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呈现从高到低、再升高降低的变化等。(2)根据东沟地形复杂度与聚落集聚度的叠加分析,平缓地形中的集聚聚落与复杂地形中的分散聚落属于人地关系协调的聚落类型,这两类聚落约占所有聚落总规模的70.5%。(3)东沟聚落的立体网格分维数分段特征明显,其中台地行列式和自由行列式聚落的立体分维数最高,为2.35~2.55。(4)在5种东沟典型人居空间模式中,台地行列式、自由行列式及密集斑块式聚落具有人地协调、空间利用高效的双重特征,可作为丘陵沟壑区聚落空间营建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聚落空间模式 人地协调 立体网格分维 米脂县
下载PDF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饲用玉米引种筛选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周泉佚 马先锋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21年第4期32-36,共5页
为筛选适宜干旱半干旱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种植的高产优质饲用玉米新品种,在甘肃省定西市的安定区、通渭县、陇西县开展了12个饲用玉米引种品比试验。结果表明,文玉3号、雅玉青贮26、京九青贮23、西蒙青贮707、五谷8567五个品种的株高和... 为筛选适宜干旱半干旱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种植的高产优质饲用玉米新品种,在甘肃省定西市的安定区、通渭县、陇西县开展了12个饲用玉米引种品比试验。结果表明,文玉3号、雅玉青贮26、京九青贮23、西蒙青贮707、五谷8567五个品种的株高和鲜草产量居前5位,株高3.34~3.54 m,鲜草产量127200~142550 kg/hm^(2),粗蛋白含量均在10%以上。综合表现优于其他品种。综合分析认为,文玉3号、雅玉青贮26、京九青贮23、西蒙青贮707、五谷8567五个品种适合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春播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饲用玉米 引种试验
下载PDF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治理,应走水保生态农业之路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娥 《甘肃科技纵横》 2005年第5期20-20,8,共2页
作者从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地理特点,分析了该区应走水保型生态农业的道理,简述了水保型生态农业的内涵与特点,总结并提出了水保型生态农业的治理模式和技术体系。
关键词 水保型生态农业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治理模式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生态农业 水保 治理 黄土丘陵沟壑区 地理特点 技术体系
下载PDF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困难立地条件柠条造林试验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志刚 陈旭吉 周玉燕 《林业科技》 2017年第3期37-39,共3页
通过采用营养袋苗、裸根苗及直播造林试验对照调查,结果显示营养袋苗的造林成活率、保存率、高生长量均高于直播苗和裸根苗,各项指标由高到低的排序是完全一致,在荒山造林实践中应大力推广。
关键词 柠条 造林 困难立地条件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