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斑蓝子鱼幼鱼对水温、盐度和溶解氧的耐受研究
1
作者 黄小林 劳智鸿 +5 位作者 杨育凯 李涛 黄忠 虞为 舒琥 林黑着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55,共8页
为研究黄斑蓝子鱼(Siganus oramin)幼鱼对养殖环境的耐受力,对体质量为(3.25±0.83)g的黄斑蓝子鱼幼鱼开展了水温、盐度和溶解氧等环境因子的耐受性实验,同时监测了极限水温和盐度条件下黄斑蓝子鱼幼鱼的耗氧率和呼吸频率变化,以期... 为研究黄斑蓝子鱼(Siganus oramin)幼鱼对养殖环境的耐受力,对体质量为(3.25±0.83)g的黄斑蓝子鱼幼鱼开展了水温、盐度和溶解氧等环境因子的耐受性实验,同时监测了极限水温和盐度条件下黄斑蓝子鱼幼鱼的耗氧率和呼吸频率变化,以期为黄斑蓝子鱼的养殖生产提供参考。结果显示,黄斑蓝子鱼幼鱼适宜水温为23.0~28.0℃,可耐受的水温范围为12.1~32.5℃;适宜盐度为8.0‰~59.0‰,可耐受的盐度范围为3.5‰~75.0‰;正常环境下窒息临界点溶解氧质量浓度为(1.47±0.52)mg·L^(-1)。临近耐受极限的水温和盐度均对黄斑蓝子鱼幼鱼的窒息临界点、窒息点以及极限低氧耐受有较大影响,其中低盐对窒息点的影响最大。研究表明,黄斑蓝子鱼幼鱼对温度和盐度耐受范围较广,但超出适宜范围时耗氧率和呼吸频率均发生显著性变化,出现应激反应;黄斑蓝子鱼幼鱼窒息点高,易缺氧,建议养殖全过程溶解氧质量浓度不低于6 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蓝子鱼 水温 盐度 溶解氧 耐受力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浒苔对黄斑蓝子鱼生长性能与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9
2
作者 周胜强 游翠红 +1 位作者 王树启 李远友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57-1265,共9页
试验用黄斑蓝子鱼(Siganus canaliculatus)幼鱼捕白汕头大学南澳临海试验站附近海域,在海上网箱中暂养半个月后将其转入室内水族缸(容积200L)中驯养2周,饵料为自制配合饲料。新鲜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从汕头市南澳县盐... 试验用黄斑蓝子鱼(Siganus canaliculatus)幼鱼捕白汕头大学南澳临海试验站附近海域,在海上网箱中暂养半个月后将其转入室内水族缸(容积200L)中驯养2周,饵料为自制配合饲料。新鲜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从汕头市南澳县盐田采得,用水清洗后晒干,经小型粉碎机粉碎,过60目筛,制成海藻干粉。选取体质量约23g黄斑蓝子鱼进行试验。在蛋白水平32%、脂肪水平8%的情况下,配制6种配合饲料,其中3种饲料分别添加5%、10%和15%的浒苔干粉,另2种添加10%、15%浒苔的饲料中还添加0.2%非淀粉多糖酶(NSP酶),对照组饲料不添加浒苔。养殖试验周期为8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5%浒苔组鱼的生长性能不受影响(P〉0.05),但10%和15%浒苔组鱼的生长性能显著降低(P〈0.05);然而,在添加0.2%NSP酶的情况下,10%和15%浒苔组鱼的生长性能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俨〉0.05)。各饲料组鱼的成活率及全鱼的水分、蛋白、脂肪、灰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鱼相比,浒苔饲料组鱼肝和肌肉中的过氧化氢酶及谷胱甘肽过氧物酶的活性增高,丙二醛含量降低。结果表明,黄斑蓝子鱼配合饲料中浒苔的添加比例可达5%;在加入一定量NSP酶的情况下,其添加比例可达10%~15%。饲料中添加适当比例的浒苔可提高鱼体的抗氧化能力。本研究旨在探讨浒苔作为黄斑蓝子鱼配合饲料原料加以利用的可行性,为浒苔资源开辟一条有效的利用途径,并为研发高效、低成本蓝子鱼配合饲料提供指导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蓝子鱼 配合饲料 海藻 浒苔 非淀粉多糖酶 生长性能 生理生化
下载PDF
南海黄斑蓝子鱼的目标强度测量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陈国宝 李娜娜 +3 位作者 陈丕茂 李永振 于杰 黎小国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93-1299,共7页
2008年10月在大亚湾人工鱼礁海域的渔排上,使用鱼类目标强度测量装置,包括分裂波束式SimradEY60便携式水声学测量系统(120kHz),采用"绳系控制实验法"对16尾黄斑蓝子鱼(Siganusoramin)逐尾进行单体鱼的目标强度测量。样品鱼为... 2008年10月在大亚湾人工鱼礁海域的渔排上,使用鱼类目标强度测量装置,包括分裂波束式SimradEY60便携式水声学测量系统(120kHz),采用"绳系控制实验法"对16尾黄斑蓝子鱼(Siganusoramin)逐尾进行单体鱼的目标强度测量。样品鱼为在大亚湾海域现场采用渔笼捕捞的单体活鱼样品,其叉长范围为7.3~19.5cm,平均叉长为11.3cm,体质量范围为4.6~135g,平均体质量为33.2g。结果表明,南海黄斑蓝子鱼目标强度(TS)与其叉长的关系式采用常规的20lgL形式为TS=20lgL-74.1分贝。本研究采用"绳系控制实验法"对16尾黄斑蓝子鱼逐尾进行单体鱼的目标强度测量,旨在为提高渔业资源声学调查与评估的准确性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蓝子鱼 目标强度 绳系控制实验法 南海
下载PDF
黄斑蓝子鱼幼鱼对蛋白质和脂肪适宜需要量的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树启 徐树德 +5 位作者 吴清洋 张亮 张涛 游翠红 郑怀平 李远友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8-22,共5页
采用酪蛋白为蛋白源、鱼油为脂肪源,配制脂肪含量为8%而蛋白水平分别为24%、28%、32%、36%和40%,以及蛋白含量为32%而脂肪水平分别为3%、6%、9%和12%的9种配合饲料,对黄斑蓝子鱼(Siganus canaliculatus)幼鱼开展8周的生长试验,以研究... 采用酪蛋白为蛋白源、鱼油为脂肪源,配制脂肪含量为8%而蛋白水平分别为24%、28%、32%、36%和40%,以及蛋白含量为32%而脂肪水平分别为3%、6%、9%和12%的9种配合饲料,对黄斑蓝子鱼(Siganus canaliculatus)幼鱼开展8周的生长试验,以研究其对蛋白质和脂肪的适宜需要量。结果显示,饲料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对蓝子鱼的生长性能、饲料利用率及鱼体生化成分等都有一定的影响。蛋白水平过高(40%)或过低(24%)的饲料组鱼的生长效果较差;32%蛋白水平组鱼的增质量率和蛋白质效率最好、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而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其他各组。鱼体的蛋白质含量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但水分、粗脂肪和灰分的含量不受影响。3%~9%脂肪水平组鱼的增质量率、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相互间无显著差异,但它们的增质量率及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12%脂肪水平组鱼,而饲料系数正好相反。肝体指数和鱼体脂肪含量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而升高,但鱼体的蛋白质和水分含量受饲料脂肪水平的影响不大。3%脂肪水平组鱼的成活率较低。根据增质量率及蛋白质效率与饲料蛋白水平的二次回归分析,获得蓝子鱼幼鱼对蛋白质的适宜需要量为29.01%~34.37%;综合考虑上述指标,认为蓝子鱼幼鱼饲料中脂肪的适宜添加量为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蓝子鱼(Siganus canaliculatus) 蛋白质需要量 脂肪需要量 生长
下载PDF
黄斑蓝子鱼皮肤黏液对刺激隐核虫及一些病原菌的抑杀作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黎睿君 刘芳 +1 位作者 王方华 李安兴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3-251,共9页
黄斑蓝子鱼(Siganus oramin)具有天然抗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能力,并从其血清中分离纯化了一种抗虫蛋白。以黄斑蓝子鱼皮肤黏液为对象,研究了其对刺激隐核虫(C.irritans)、多子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布... 黄斑蓝子鱼(Siganus oramin)具有天然抗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能力,并从其血清中分离纯化了一种抗虫蛋白。以黄斑蓝子鱼皮肤黏液为对象,研究了其对刺激隐核虫(C.irritans)、多子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布氏锥虫(Trypanosoma brucei brucei)及一些病原菌的杀灭和抑制效果。结果显示:黄斑蓝子鱼黏液对刺激隐核虫、多子小瓜虫和布氏锥虫均具有明显的杀虫效果,黏液蛋白对3种寄生虫的最低杀寄生虫浓度(Minimum Parasiticidal Concentration,MPC)分别为4.0、5.0和3.0 mg/mL。显微镜观察发现,刺激隐核虫和多子小瓜虫的幼虫在经过黄斑蓝子鱼黏液作用后,均出现纤毛脱落、虫体肿胀、外膜破裂和内容物泄漏等现象。黏液抑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除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外,黄斑蓝子鱼皮肤黏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星形诺卡氏菌(Nocadia asteroides)和美人鱼发光杆菌杀鱼亚种(Photobacterium damselae subsp.)皆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在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测定中,黄斑蓝子鱼黏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霍乱弧菌、海豚链球菌、溶藻弧菌、温和气单胞菌和副溶血弧菌的MIC分别为0.16、0.16、0.08、0.63、0.63和0.63 mg/mL。黄斑蓝子鱼皮肤黏液对小麦赤霉菌(Gibberella saubinetii)和黑曲霉菌(Aspergillus niger)没有明显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蓝子鱼 黏液 刺激隐核虫 抗寄生虫 抗菌
下载PDF
黄斑蓝子鱼LC-PUFA合成代谢与渗透压调节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谢帝芝 徐树德 +3 位作者 陈芳 王树启 游翠红 李远友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50-959,共10页
为探讨黄斑蓝子鱼(Siganus canaliculatus)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ong-chain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LC-PUFA)合成代谢与渗透压调节的关系,本研究以鱼油(FO)和混合植物油(苏子油与双低菜籽油,VO)为脂肪源配制两种等氮等脂饲料,投喂... 为探讨黄斑蓝子鱼(Siganus canaliculatus)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ong-chain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LC-PUFA)合成代谢与渗透压调节的关系,本研究以鱼油(FO)和混合植物油(苏子油与双低菜籽油,VO)为脂肪源配制两种等氮等脂饲料,投喂饲养在3种盐度(10、20和32)下的黄斑蓝子鱼幼鱼8周后,分析了各处理组幼鱼的生长性能和鳃的磷脂脂肪酸组成、Na+/K+-ATPase(NKA)活力及其基因表达。结果显示,相同盐度下,VO组和FO组鱼的生长性能差异不显著(P>0.05);FO组鱼鳃磷脂中的n-3 LC-PUFA含量显著高于VO组(P<0.05),但VO组鱼的n-6 LC-PUFA水平显著高于FO组(P<0.05);VO组鱼鳃的NKA酶活力及其m RNA表达量都显著高于FO组(P<0.05)。不同盐度下,无论VO组还是FO组的鱼,盐度10组鱼的生长性能显著低于盐度20和32组(P<0.05),而其鳃的LC-PUFA含量、NKA酶活力及其m RNA表达量都显著高于盐度20和32组(P<0.05),各指标在后两个盐度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盐度10对黄斑蓝子鱼具有一定的胁迫性,导致其生长性能较差。摄食鱼油脂肪源饲料,可以提高鱼鳃磷脂的n-3 LC-PUFA水平;而摄食植物脂肪源饲料时,鱼体可能通过自身合成的n-6LC-PUFA调控鳃的NKA基因表达及其酶活力以调节渗透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蓝子鱼 盐度 脂肪源Na+/K+-ATPase 渗透压调节 LC-PUFA合成代谢
下载PDF
石莼饲料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对黄斑蓝子鱼(Siganus canaliculatus)生长以及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游翠红 李茜 +1 位作者 王树启 李远友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6-54,共9页
为探讨酶制剂是否有助于提高黄斑蓝子鱼(Siganus canaliculatus)对石莼(Ulva pertusa)海藻饲料的消化利用率,在总蛋白水平为32%、总脂肪水平为8%情况下配置6种饲料,其中两个对照组(未添加石莼为C1、添加15%石莼为C2)、4个实验组,饲养黄... 为探讨酶制剂是否有助于提高黄斑蓝子鱼(Siganus canaliculatus)对石莼(Ulva pertusa)海藻饲料的消化利用率,在总蛋白水平为32%、总脂肪水平为8%情况下配置6种饲料,其中两个对照组(未添加石莼为C1、添加15%石莼为C2)、4个实验组,饲养黄斑蓝子鱼幼鱼56 d,通过比较鱼的生长性能、消化道消化酶的活性及饲料的表观消化率等,以确定酶制剂的效果及其适宜添加量。结果显示,4种实验饲料养殖的黄斑蓝子鱼在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等方面均优于C2对照组,与C1对照组无显著差异(T4实验组的蛋白质效率除外)(P>0.05)。全鱼生化成分及胃、前肠、肝脏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在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鱼对饲料中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C2对照组(P<0.05)。添加石莼组鱼肌肉中除多不饱和脂肪酸18:2n6、20:5n3、22:5n3和必需氨基酸Met、Tyr含量显著降低(P<0.05)以及Glu与His氨基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外,无其他显著变化。结果表明,石莼饲料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可提高黄斑蓝子鱼的生长效果和饲料利用率,且对鱼肉品质无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淀粉多糖酶 黄斑蓝子鱼 海藻饲料 消化酶 表观消化率
下载PDF
大型海藻用作黄斑蓝子鱼配合饲料原料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游翠红 张文涛 +1 位作者 王树启 李远友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60-64,共5页
为探索大型海藻作为水产动物配合饲料原料的可行性,将大型海藻石莼和龙须菜干粉与其他3种常用的饲料原料小麦淀粉、麸皮淀粉及玉米淀粉等各按30%的比例添加到植食性海水鱼类黄斑蓝子鱼的配合饲料中,对黄斑蓝子鱼幼鱼进行2周的养殖试验,... 为探索大型海藻作为水产动物配合饲料原料的可行性,将大型海藻石莼和龙须菜干粉与其他3种常用的饲料原料小麦淀粉、麸皮淀粉及玉米淀粉等各按30%的比例添加到植食性海水鱼类黄斑蓝子鱼的配合饲料中,对黄斑蓝子鱼幼鱼进行2周的养殖试验,比较不同组鱼的营养成分表观消化率及肠道消化酶活力。结果表明:蓝子鱼对5组饲料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以小麦饲料组最高(60.48%),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其他4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蛋白质表观消化率以小麦饲料组最高(56.94%),显著高于玉米饲料组(P<0.05),而海藻石莼饲料组(44.13%)与龙须菜饲料组(43.20%)仅次于小麦饲料组;能量表观消化率仍然以小麦饲料组最高(65.59%),2种海藻饲料组最低,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前肠淀粉酶活力在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小麦淀粉为黄斑蓝子鱼最适的饲料能量原料,但使用会与人类争食,石莼和龙须菜海藻可作为黄斑蓝子鱼新型的饲料原料加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海藻 配合饲料 黄斑蓝子鱼 表观消化率 淀粉酶
下载PDF
黄斑蓝子鱼CRH基因的克隆及其在浅水应激后的mRNA表达 被引量:3
9
作者 游翠红 卢玉标 +1 位作者 王树启 李远友 《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2期43-51,共9页
鱼类应激时主要启动两种生理反应系统,即"交感-嗜铬组织"系统/和/或"下丘脑-垂体-肾间组织轴"(HPI轴)系统.在实际生产操作中,鱼类容易受到浅水暴露应激.为了探讨黄斑蓝子鱼在受到浅水应激后HPI轴是否被激活,本研究... 鱼类应激时主要启动两种生理反应系统,即"交感-嗜铬组织"系统/和/或"下丘脑-垂体-肾间组织轴"(HPI轴)系统.在实际生产操作中,鱼类容易受到浅水暴露应激.为了探讨黄斑蓝子鱼在受到浅水应激后HPI轴是否被激活,本研究克隆了下丘脑中启动HPI轴活性的关键因子—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的基因,并检测其在应激前和受到浅水应激后不同时间点(0、20、40、60、80 min)的mRNA水平.结果显示,CRH前体的cDNA全长为1025 bp,编码170个氨基酸(aa),分别由一个信号肽(24个aa)、一个功能未知保守区(13个aa)和一个成熟肽(41个aa)组成;该CRH前体和成熟肽与其他鱼类的相应肽分别具有62%-98%和78%-100%的序列相似性.当鱼体受到短暂(4 min)浅水应激后80 min内,脑中CRH mRNA水平在应激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说明黄斑蓝子鱼在受到急性浅水应激后可能主要启动"交感-嗜铬组织"系统而不是HPI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蓝子鱼 浅水应激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基因克隆与表达
下载PDF
浅水应激后黄斑蓝子鱼生理指标变化及牛磺酸的抗应激作用 被引量:17
10
作者 卢玉标 游翠红 +1 位作者 王树启 李远友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8-74,共7页
研究报道黄斑蓝子鱼受到短暂(4min)浅水应激后鱼体相关应激指标的变化及应激后20、40、60、80min时的恢复情况,以及牛磺酸的抗应激作用。结果表明,浅水应激后,该鱼血清肾上腺素浓度显著升高(P<0.05),从应激前的(2.00±0.22)ng/m... 研究报道黄斑蓝子鱼受到短暂(4min)浅水应激后鱼体相关应激指标的变化及应激后20、40、60、80min时的恢复情况,以及牛磺酸的抗应激作用。结果表明,浅水应激后,该鱼血清肾上腺素浓度显著升高(P<0.05),从应激前的(2.00±0.22)ng/mL达到应激后的(15.12±1.04)ng/mL,之后逐渐恢复到应激前水平;皮质醇和胆固醇浓度没有显著性变化(P>0.05);葡萄糖浓度在应激后20min达到最大值(7.10±0.38)mmol/L,是应激前(2.15±0.02)mmol/L的约3.5倍(P<0.05)。应激后60min时,脑中HSP70 mRNA的表达量达到最大值,为应激前的11.54倍(P<0.05)。0.02‰牛磺酸浸泡能够显著降低蓝子鱼应激后的血清肾上腺素和葡萄糖水平以及脑HSP70 mRNA表达量(P<0.05)。结果说明,交感神经-嗜铬组织系统可能是黄斑蓝子鱼的急性应激途径之一,鱼体通过释放肾上腺素来提高血糖浓度以满足应激时的能量需求,同时通过提高细胞HSP70的表达水平来增强鱼体的保护作用;牛磺酸具有一定的抗应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蓝子鱼 急性应激 肾上腺素 葡萄糖 HSP70 牛磺酸
下载PDF
黄斑蓝子鱼的池塘驯养及有关生物学初探 被引量:19
11
作者 张邦杰 梁仁杰 +1 位作者 毛大宁 张邦豪 《现代渔业信息》 1999年第4期11-16,共6页
黄斑蓝子鱼Siganus oramin是广盐、广温、植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喜单一品系,体型相当,成群巡游、索饵,至个体重120~150g后开始具地域性攻击行为。池养条件下属等比生长型,能用Von Betalanffy生长方程表示,求得L_∞=261.9072[1—e^(-0... 黄斑蓝子鱼Siganus oramin是广盐、广温、植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喜单一品系,体型相当,成群巡游、索饵,至个体重120~150g后开始具地域性攻击行为。池养条件下属等比生长型,能用Von Betalanffy生长方程表示,求得L_∞=261.9072[1—e^(-0.0599(t+1.4038))];W_∞=1.048.4897[1—e^(0.0599(t+1.4038))]^(2.7712)。体重生长拐点位于15.6饲养月龄处。进行0.94hm^2的池塘单养,平均单产5838.5kg.hm^(-2),最高单产6828.9kg/.hm^(-2)。可与多种河口近岸鱼类合理混养,是极具前途的咸、海水池养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蓝子鱼 池塘驯养 生物学
下载PDF
黄斑蓝子鱼生物学特征及网箱养殖技术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锤 《水产科技》 2006年第5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网箱养殖技术 黄斑蓝子鱼 生物学特征
下载PDF
黄斑蓝子鱼Δ6Δ5 Fads2蛋白重组表达和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13
作者 陈翠英 程宇 +5 位作者 王懿 范春兰 钟文杰 陈创思 李远友 王树启 《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3期50-57,共8页
黄斑蓝子鱼(Siganus canaliculatus)是首个被发现具有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C-PUFA)合成能力的海水鱼类,而脂肪酸去饱和酶(Fads2)是内源性合成LC-PUFA的关键限速酶.为深入研究鱼类Δ6Δ5 Fads2的生物学功能及其表达调控机制,本研究选取... 黄斑蓝子鱼(Siganus canaliculatus)是首个被发现具有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C-PUFA)合成能力的海水鱼类,而脂肪酸去饱和酶(Fads2)是内源性合成LC-PUFA的关键限速酶.为深入研究鱼类Δ6Δ5 Fads2的生物学功能及其表达调控机制,本研究选取黄斑蓝子鱼Δ6Δ5 fads2基因的编码区序列长255 bp,通过限制性内切酶EcoR I和BamH I双酶切,将其插入质粒pGEX-6p-1,获得Δ6Δ5 fads2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经IPTG诱导表达获得大量重组表达蛋白.以纯化后的Δ6Δ5 Fads2重组蛋白为抗原注射免疫KM小鼠后提取血清,并进行Western blot鉴定产生多克隆抗体的特异性.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构建了pGEX-6p-1-Δ6Δ5 Fads2原核表达载体,表达纯化后获得大小约35.4 ku的Δ6Δ5 Fads2重组表达蛋白,利用KM小鼠得到的多克隆抗体特异性好,其效价约为1∶3.2×104.该抗体可为深入研究鱼类Δ6Δ5 Fads2的生物学功能及其表达调控机制提供基础条件,从而有助于研发提高鱼体内源性LC-PUFA合成能力的方法,降低养殖鱼类饲料中鱼油添加比例,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蓝子鱼 Δ6Δ5 Fads2 诱导表达与纯化 多克隆抗体 Western blot
下载PDF
三丁基锡对蓝子鱼的激素和酶指标及组织显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杜永兵 李远友 +5 位作者 禹龙香 郑一军 胡长博 陈伟洲 孙泽伟 章跃陵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96-802,共7页
采用静态暴露方式研究三丁基锡氯化物(TBTCl)对黄斑蓝子鱼(Siganus oramin)的毒性效应.当蓝子鱼暴露于40~4000ng·L-1TBTCl中10d或20d后,雌鱼和雄鱼的肝体指数显著升高,鳃、肝脏、脾脏、心脏、皮肤等组织的显微结构发生明显的病理... 采用静态暴露方式研究三丁基锡氯化物(TBTCl)对黄斑蓝子鱼(Siganus oramin)的毒性效应.当蓝子鱼暴露于40~4000ng·L-1TBTCl中10d或20d后,雌鱼和雄鱼的肝体指数显著升高,鳃、肝脏、脾脏、心脏、皮肤等组织的显微结构发生明显的病理变化;上述病变随毒物暴露剂量或暴露时间的增加而加剧.与对照组相比,暴露10d后,40ng·L-1组的血浆睾酮水平和400ng·L-1组的血浆皮质醇水平显著升高,4000ng·L-1组的血浆皮质醇水平显著降低、肝脏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极显著升高;暴露20d后,各处理组的血浆睾酮和皮质醇水平无显著变化,但40、400ng·L-1组的肝脏GST活性显著升高.结果提示,肝体指数、肝脏代谢酶活性、血浆皮质醇水平,以及有关组织的病理变化可以作为评估三丁基锡等环境污染物毒性效应的生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丁基锡 黄斑蓝子鱼 肝体指数 组织病理变化 谷胱甘肽-S-转移酶 类固醇激素
下载PDF
基于裤式拖网法的虾拖网网囊网目选择性试验与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炳忠 杨吝 +3 位作者 谭永光 晏磊 张鹏 李杰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6-44,共9页
为研究虾拖网网囊网目对主要渔获种类的选择性,于2017年9月在南海区采用裤式拖网法进行选择性试验。在SELECT模型框架下,使用极似然估算法,结合单网次和联合网次的数据,同时考虑网次间差异,估算网囊对主要渔获种类的平均选择性。共完成1... 为研究虾拖网网囊网目对主要渔获种类的选择性,于2017年9月在南海区采用裤式拖网法进行选择性试验。在SELECT模型框架下,使用极似然估算法,结合单网次和联合网次的数据,同时考虑网次间差异,估算网囊对主要渔获种类的平均选择性。共完成14网次作业,其中对照网囊之间的渔获性能比较试验4次,试验网囊的选择性试验10次。研究表明:对照网囊的位置对其渔获性能无显著影响;试验网囊对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的网次50%选择体长(L 50)为78.84~92.09 mm,平均为82.38 mm,网次选择范围(SR)为5.01~11.32 mm,平均为6.39 mm,网次相对作业强度(p)为0.44~0.71,平均为0.52;试验网囊对黄斑蓝子鱼(Siganus oramin)的网次L 50为59.20~76.80 mm,平均为71.17 mm,网次SR为5.30~16.87 mm,平均为14.20 mm,网次p为0.43~0.71,平均为0.63。试验网囊对刀额新对虾的网次和平均L 50值均大于其首次性成熟体长(80 mm),可见试验网囊对刀额新对虾的资源利用是合理的。本试验的裤式拖网法和数据处理方法可为今后拖网选择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拖网 裤式拖网法 网囊网目 选择性 刀额新对虾 黄斑蓝子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